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课本第21页

一、名词解释

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如何最好地利用稀缺经济资源,从事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满足人们无限消费欲望的社会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

1.西方经济学认为,所有社会都要解决( D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何时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答案都对

3.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B )。

A.《国富论》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经济学原理》

D.《经济学:原理、问题和政策》

4.微观经济学理论是根据( A )假设提出来的。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5.( B )主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A.实证经济学

B.规范经济学

C.微观经济学

D.宏观经济学

三、多项选择题

1. 正面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ABC)。

A.就业理论 B.分配理论

C.通货膨胀理论

D.价格是如何产生的

2. 正面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范围的问题的有(ABC)

A.我们应该将人民币的利率限制在一定范围

B.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C.政府应该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中占主导地位

D.降低出口退税会对我国的纺织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 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资源主要有(ABC )

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

C.资本资源D.以上都不正确

第二章课本第44页

一、名词解释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一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其不仅在于这种商品或劳务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而且这种效用的大小是由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这种主观感觉所决定的。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数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堷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二、单项选择题

2.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D)

A.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消费其他商品的总效用之比

B.等于该商品的价格

C.是消费该商品产生的总效用与该商品的数量之比

D.是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3.如果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那么(A)

A.该商品的总效用已经是最大

B.商品没有效用,它不是消费者想去享用的东西

C.在考虑要购买这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达到了他的均衡点

D.该商品的总效用肯定也等于零

4.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是200元,商品X的价格是20元,商品Y的价格是6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取最大效用,他应该(C )

A.停止购买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

C.增购Y,减少X的购买量D.同时境购X、Y

5.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

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第三章课本第71页

一、名词解释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企业的全部生产要素的规模同比例改变而获得规模报酬的变化趋势。主要包括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

内在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后,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产量增加和成本下降。

外在经济:是指行业规模扩大以后对个别企业带来有利于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的因素。

机会成本:是指把某种资源投入一种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它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收益。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的进化论做出体积决策都无法收回的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

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2.当某厂商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产量时,那它(D)

A.总效益为零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不能获得最大利润D.无法确定能否获得最大利润

3.下列因素中,(C)

A.机器折旧B.厂房租金

C.可以无偿解雇的雇佣工人的工资D.高层管理者的薪金

4.如果总产量从10单位增加到12单位,总成本从60增加到90,那么边际成本等于(D)

A.30 B.60 C.90 D.15

6.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B)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7.企业的不变成本是指(D)

A.购买投入的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

B.在最有利的经营条件下任意给定产量的最小生产成本

C.在相当长的未来时期己确定下来的单位成本,例如与某一工会签订的长期工资契约

D.即使产量为零也必定会发生的成本

三、多项选择题

1.属于生产活动的是(ABCD)。

A.运输B.娱乐C.种地D.看病

2.生产要素包括(ABCD)。

A.土地B.劳动C.资本D.企业家才能

3.经济学上关于短期生产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CD)。

A.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因素的数量

B.没有固定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之分

C.机器设备、厂房属于固定投入

D.劳动、原材料属于可变投入

4.下列因素中,(ABD)是固定成本。

A.机器折旧B.厂房租金

C.可以无偿解雇的雇佣工人的工资D.高层管理者的薪金

第四章课本第103页

一、名词解释

吉芬商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反而上升,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我们称之为吉芬商品。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产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之点所对应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

二、单项选择题

3.建筑材料价格的提高将使(A)

A.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上升

B.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下降

C.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下降

D.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上升

5.市场上某种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D)

A.产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B.产品是优质品

C.产品供不应求D.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6.在得出大米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种外均保持为常数( D )

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D.大米的价格

7.需求定理表明:(C)

A.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

B.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

D.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

10.在下列各种情形中,何种情况意味着是吉芬商品(D)

A.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正的

B.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负的

C.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但需求的价格弹性为负

D.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但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正

三、多项选择题

2.构成需求的基本条件包括(AD)

A.消费者的购买欲望B.供给者的供给能力

C.消费者性格D.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3.在西方经济学中所讨论的资源主要是指(ABD)

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C.文化资源D.资本资源

4.影响商品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CD)

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本身的价格

C.其他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

5.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ACD)

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本身的价格

C.其他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

四、问答题

4.2006年某澳大利亚葡萄酒公司在北京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推销活动。活动结束后,葡萄酒的价格狂涨,但公司的管理人员担心这种价格迅速上涨会引起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又会引起价格下跌。请问会发生这种情况吗?为什么?

答: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管理人员没有正确区分影响需求量变化和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需求量的变化是价格变化影响需求的结果,需求的变化是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需求的结果。这次葡萄洒价格的上升,是因为成功的广告宣传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偏好,使人们更加喜欢喝葡萄洒或更多的人喜欢喝葡萄洒,从而使葡萄洒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移动的需求曲线使得整个葡萄洒市场的均衡价格上升。同时市场的均衡数量也上升,人们对葡萄洒的有效需求扩大了。因此,葡萄洒价格的上涨不会引起需求的减少,并进而引起价格的下跌。

6.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馆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答:(1)餐饮业属于需求富有弹性(有替代品),中小学教科书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由教育部门指定,无替代品)。

(2)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降价可使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即降价会使总收益减少。

(3)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降价促销,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不能降价促销。

第五章课本第131页

一、名词解释

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中没有丝毫的垄断因素,所有市场主体没有任何垄断意识。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最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商品市场是(B)。

A.电力市场B.农产品市场C.牙膏市场D.自来水市场

11.在垄断竞争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货摊途径是(D )。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的产量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D.以上途径都有可能

12.一个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略有差别(A)。

A.垄断竞争B.完全垄断C.完全竞争D.寡头垄断

三、多项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将市场划分为(ABCD)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

4.完全垄断市场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AB)。

A.单一的卖方B.价格的制定者

C.数量众多的供应商D.可以自由地进出市场

6.属于自然垄断行业的是(AC)。

A.电力公司B.电脑软件业

C.供水以及天然气行业D.飞机制造业

8.下面哪些行业具有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ABCD)。

A.食品行业B.餐馆C.百货商店D.洗化行业

13.正面哪些行业具有寄养垄断市场的特征(ABCD)。

A.飞机制造业B.汽车制造C.胶卷D.石油化工业

四、简答题

3.寡头垄断市场有哪些特征?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1)企业极少;(2)相互依存;(3)产品同质或异质;(4)进出不易。

4.非价格竞争主要有什么方式?

非价格竞争的主要方式:(1)产品创新策略;(2)产品品牌个性化;(3)产品服务竞争策略;(4)战略联盟;(5)广告策略。

第六章课本第171页

一、名词解释

工资:工资是使用劳动这种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动供求均衡时的价格,主要由维持劳动者生存的资本、维持其家属生存的资本和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所构成的。

利息:利息是指以货币表示的延期消费或承担风险所获得的报酬。

利率: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与借贷资本的比率,是资本的价格。利率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前者指现实中直接用货币表示的利率;后者还要用通货膨胀率对名义利率进行调整后才能得到。

地租:地租是使用土地(包括地面、矿藏、水域等)而支付的价格或出租土地的报酬。

二、单项选择题

1.劳动的供给曲线与一般产品的供给曲线的差别在于(D )。

A.它是一条水平线B.它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

C.它是一条双曲线D.这是一条后弯的劳动曲线

2.资本和土地的报酬分别为(C )。

A.利息和利润B.地租和利润

C.利息和地租D.利润和工资

6.假如某教授的年薪是20万元,若他从事其他的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他所获得的经济租金为(B)。

A.20万元B.17万元C.3万元D.不确定

8.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A )。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

9.假定工资率上升,那么对于劳动者来说,替代效应是(D )。

A.若工作时间不变,劳动者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B.若劳动者保持收入不变,则可以工作较短的时间

C.劳动者愿意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提高带来的享受替代闲暇带来的享受

D.以上都对

三、多项选择题

1.生产要素包括(ABCD)。

A.劳动B.资本C.企业家才能D.土地

2.李教授每月从学校财务处领取工资8500元,该工资属于(BC)。

A.计件工资B.货币工资C.名义工资D.实际工资

3.土地的自然特性表现为(ABCD)。

A.数量有限B.位置不可移动

C.肥沃程度和土地位置具有差异性

D.使用得耐久性或土地使用价值的永久性

4.现在在广州附近,很多人利用很多的资金兴建了专门用于出租的房屋,他们租金比较便宜吸引力很多在广州的外地打工人员。广州当地人兴建出租屋的热情依然高涨,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ABD)

A.数量有限B.位置不可移动

C.肥沃程度和土地位置具有差异性

D.使用耐久性或土地使用价值的永久性

四、问答题

1.请阐述影响劳动供给量的因素。

(1)工资率,工资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劳动量的价格;

(2)劳动者规模;

(3)劳动力与其他要素相比较的投放比例,如资本与劳动的投放比例;

(4)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职业及地理分布;

(5)有关劳动的制度因素,如最低工作年龄立法、对妇女就业的态度、退休制度等;

(6)劳动者的偏好,指劳动者对收入和闲暇的权衡与选择。

3.利息率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利息率是可贷资金的价格由资本市场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点决定。包括:

(1)家庭选择现期消费借入资金形成需求。

(2)厂商进行投资借入资金形成需求。

第7章课本第207页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范围内,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会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本国国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又称洛伦茨系数,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做出的判断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并由此得名。它是指一种对收入分配不均的量度。基尼系数的含义:一般把全国人口分为五个档次,由低到高,看到20%的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情况。

税收:税收是指对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所征收的货币和实物的总称。税收又可以解释为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政府的收入与支出。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来调节利率,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以达到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张的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衡量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尺度是(B)。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D.进出口总额

2.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A )。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收入D.进出口总额

3.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B )。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用的最重要的手段是(D)。

A.增加税收B.减少支出C.利率政策D.发行公债

8.中央银行调节经济时所采用的最重要的货币政策是(B)。

A.贴现率B.公开市场业务C.利率政策D.法定准备率

三、多项选择题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ABCD)。

A.价格水平B.充分就业C.经济增长D.国际收支平衡

3.具有稳定经济的财政政策主要有(ABC)。

A.所得税B.转移支付C.农产品价格D.B和C

4.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采用的政策有(ABCD)。

A.降低贴现率B.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证券D.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四、问答题

3.财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答: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政府的收入与支出。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收入水平、债务收入及其他收入。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及转移支付。

财政预算指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财政预算可以促使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4.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货币政策是指中同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来调节利率,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以达到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其工具包括: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

(2)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贷的利率,称之为贴现率。

(3)法定准备金率,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对其拥有的存款要保留一部分,保留的部分与存款的比值称之为法定准备金率。

(4)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性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元化,出现了一些供选择使用的新措施,如消费者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等。

五、计算题

3.已知某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亿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2

4.4亿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0.9亿美元,消费为22.8亿美元,对外贸易赤字为0.5亿美元。试求:

(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4)税收。

答:(1)储蓄=24.4-22.8=1.6(亿美元)

(2)投资=30-1.6-[(30-24.4)+0.9]-(-0.5))=22.4(亿美元)

(3)政府支出=(30-24.4)+0.9=6.5(亿美元)

(4)税收=30-24.4=5.6(亿美元)

第八章课本第265页

一、名词解释

货币:狭义上,货币是指用作交换商品的标准物品。广义上讲,货币是指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的物品。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也可以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二、单项选择题

1.当我们每个月给工人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是(C)。

A.交换媒介B.价值标准C.延期支付标准D.储藏手段

2.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倾向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3.货币存量主要有一个层次,其中属于M2的是(D)。

A.旅行支票B.活期存款C.其他支票存款D.储蓄存款

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A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C)。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8.当我们用货币购买商品时,倾向承担的功能是(A)。

A.交换媒介B.价值标准C.延期支付标准D.储藏手段

三、多项选择题

1.货币的演变形式是(ABC)。

A.贵金属B.铸币C.纸币D.以信用工具为主的货币

2.下面由收入决定的货币需求是(BC)。

A.投机需求B.交易需求C.预防性需求D.投资需求

5.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ABD)。

A.改变法定准备率B.调整再贴现率

C.“道义劝告”D.公开市场操作

四、问答题

1.假定有两个老人都有购房行为,其中一个老人说,我攒了一辈子的钱,昨天总算买了一套房,住了一夜就来到了天堂;另一位老人说,我也很辛苦,住了一辈子的房,起到昨天才还清买房的贷款,今天就来到了天堂。如果真有这样两位老人,你认为哪位老人聪明些?为什么?

答:显然,后一个老人聪明些。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单个消费者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当前的绝对收入来做消费决策,而是根据终生的或持久的收入来做决策,也就是说,消费者不单单考虑本年度可支配收入,还把他们在将来可能获得的可支配收入考虑更动,当他们购买住宅或汽车之类的需要大量资金,而他们目前的收入和已经积累起来的倾向又不足以支付如此巨大的金额时,就可以凭借信用的手段用贷款来完成购买行为,用以后逐年逐月获得的收入来归还贷款。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提前获得消费品的享受,所以我们说后一们老人更聪明些。

3.简述货币需求的动机。

(1)交易动机;

(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

(3)投机动机。

第九章课本第306页

一、基本概念

失业:失业是指凡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的人所处的状况。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现象。

二、单选题

1.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C)。

A.社会制度的调整B.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

C.技术进步D.以上都不正确

7.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

A.减少货币供给量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D.增加工资

三、多选题

3.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ABCD )。

A.制度因素B.资本C.技术进步D.劳动

4.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包括(ABC)。

A.批发物价指数B.零售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会则算的价格指数D.国内生产总值擅自的价格指数

5.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BCD )。

A.对收入分配的影响B.对政府收益的影响

C.对财产分配的影响D.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