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赵毅衡

意象派,是本世纪初由一些英美青年诗人组成的诗派,一九一O——一九二O年左右活动于伦敦。意象派历史不长,创作成果不大,却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在美国,这影响至今没有消失。因此,意象派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开拓出最大前景的文学运动”①,很多文学史著作把它作为英美现代诗歌的发轫。

意象主义,是这批青年诗人对后期浪漫主义(即所谓维多利亚诗风)统治英美诗坛感到不满,在多种国外影响之下开创出来的新诗路。他们反对诗歌中含混的抒情、陈腐的说教、抽象的感慨,强调诗人应当使用鲜明的意象——描写感觉上具体的对象——来表现诗意。

当然,诗歌一向都是使用意象的,但往往在一段具体描写之后就要引出抽象的、“提高一层次”的发挥。而意象派强调把诗人的感触和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意象背后。意象派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引起的感觉上,而不去探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也不去阐发这联系的社会意义。但是,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意象派作了十分有意义的开拓工作。意象派所探索的,实际上是形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某些具体规律。因此,它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诗派。东方诗歌(中国古典诗歌、日本古典诗歌)对意象派起了很大影响。日本文学界对意象主义及其日本渊源作了很多研究工作,而对意象派所受的中国诗歌影响我们至今没有加以研究。实际上,意象派受中国古典诗歌之惠远比受之于日本诗者更为重要。

开风气之先的是意象派前期主将埃兹拉·庞德。一九一五年他的《汉诗译卷》(Cathay)问世,这本仅有十五首李白和王维短诗译文的小册子,被认为是庞德对英语诗歌“最持久的贡献”②,是“英语诗歌经典作品”③,其中《河商之妻》(即李白《长干行》)、《南方人在北国》(即李白《古风第八》)等篇章脍炙人口,经常作为庞德本人的创作名篇而选入现代诗歌选本,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常要论及,从而使庞德从T.S.爱略特手中得到“为当代发明了中国诗的人”的美名、一个国家的现代文学受一本翻译诗集如此大的影响,这在世界范围内是很少见的事。

这本译诗触发起英美诗坛翻译、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历久不衰的热潮。意象派后期挂帅人物、美国女诗人爱米·洛威尔邀人合译了中国古典诗歌一百五十首,于一九二O年出版《松花笺》(Fir—F1ower Tablets),爱米·洛威尔直到临死还在计划继续译中国诗。在庞德译诗出版后的五年之内出现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本,至少不下十种。文学史家惊叹,这些年月,中国诗简直“淹没了英美诗坛”。④

意象派诗人之所以迷恋于中国古典诗歌,并非纯属猎奇,或给自己的诗添些异国风味,他们觉得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的主张颇为吻合,可以引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来为自己的主张作后盾。庞德说:“正是因为有些中国诗人,满足于把事物表现出来,而不加说教或评论,所以人们不辞繁难加以迻译。”⑤所以,意象派之与中国古典诗歌结合,是有一定姻缘的。“按中国风格写诗,是被当时追求美的直觉所引导的自由诗运动命中注定要探索的方向”。⑥而著名汉诗翻译家卫律(A ythur Waley)在一九一八年出版的《中国诗170首》甚至被文学史家认为是“至今尚有生命力的唯一意象派诗歌”。⑦

意象派从中国古典诗歌学到的技巧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全意象”

庞德对汉语文字学的无知引出非常有趣的结果。当时庞德对汉字可以说目不识丁,他是根据一个研究日本文学的“专家”费诺罗萨死后留下的对汉诗逐字注释的笔记进行翻译的。

据费诺罗萨的观点,中国诗中的方块字仍是象形字,每个字本身就是由意象组成的,因此中国作家在纸上写的是组合的图画。例如太阳在萌发的树木之下——春;太阳在纠结的树枝后升起——东。这样中国诗就彻底地浸泡在意象里,无处不意象了。于是庞德找到了扫荡浪漫主义诗歌抽象说理抒情的有力武器,⑧而为意象主义最早的理论家赫尔姆的想入非非的主张“每个词应有意象粘在上面,而不是一块平平的筹码”⑨找到了有力根据。一九二O年庞德发表《论中国书面文字》(Essay on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s)—文,详细阐明了他的看法,引起学界哗然。

但是庞德不顾汉学家的批评,坚持他的看法。虽然比他早几个世纪培根和莱布尼茨就对中国字大感兴趣,但庞德搞出了对中国字魔力的崇拜。他的长待《诗章》中经常夹有汉字,好象方块字有神秘的象征意义。

但他更经常做的是从方块字的组成中找意象。《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被他反用入诗句:

学习,而时间白色的翅膀飞走了,

这不是让人高兴的事。

《诗章》第七十五章

这个“白色的翅膀”是他从習字分化出来的。《诗经·大雅·崧高》首句:“崧高维岳”被他译成:

高高地,盖满松林的山峰,充满回音……

“崧”字中,被他抓出了“松树”与“山”,而“岳”中被他挖出了“言”。这句诗挺美的,只是作为翻译未免太过。幸好,庞德翻译著名的《汉诗译卷》时,还未能自己辨认汉字,只是根据别人的注释翻译,所以没有过分失真。

庞德虽然把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主义”的原因搞错了,但他的错误是个幸运的错误,他的直觉是正确的,他敏感地觉察到中国诗是意象派应该学习的范例。不少中国古诗,尤其是唐诗,的确是浸泡在意象之中。我随便举一些选本必录的名诗为例:刘长卿《送灵彻》,韦承庆《南行别第》,韦应物《滁州西涧》,张继《枫桥夜泊》,杜牧《山行》、《寄扬州韩绰判官》,温庭筠《咸阳值雨》等等,这些诗都可入意象派诗集。我们可以发现唐诗中的“意象诗”大多是绝句,律待起承转合结构分明,往往必须从具体意象“拔高”,而绝句比较自由,可以只在意象上展开。宋之后,以理入诗,“意象诗”就少了。同样情况也在词中出现:小令比长调多“意象诗”。

庞德的错误之所以是“幸运”的,其第二个原因是,从汉语文字学称为“会意字”的那一部分字的象形构成中,的确能够发掘出新鲜而生动的意象。让我们看意象派诗人弗莱契描写黄昏的诗句:

现在,最低的松枝

已横画在太阳的圆面上。

《蓝色交响乐》第五章

显然,他是从“莫”(暮)字中得到启发。类似的例子使评家说他写此诗时“处在中国诗决定性的影响之下”⑩。

二、“脱节”

一九一三年意象派诗人弗林特在《诗歌》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著名的意象派三原则,要求“绝对不用无益于表现的词”。这条过分严酷的原则,意象派诗人自己也无法贯彻初衷,所以后来再不见提起。但是汉语古典诗歌,由于其特别严谨的格律要求以及古汉语特殊的句法形态,往往略去了大部分联结词、系词以及各种句法标记,几乎只剩下光裸裸的表现具体事物的词。这样,中国古典诗歌就取得了使用英语的意象派无法达到的意象密度。这种情况,使意象派诗人十分兴奋。但接着就出现了如何把中国诗的这种特殊品质引入到英语中来的问题。庞德这样翻译李白的诗《古风第六》中“惊沙乱海日”一句:

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11。

开创了“脱节”翻译法的先例。

对于这个问题,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副教授,华裔学者叶维廉最近作了仔细的研究。他举出杜审言的两句诗为例: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他觉得可以译成:

云和雾在黎明时走向大海,

梅和柳在春天越过了大江。

但不如译成:

云和雾

向大海;

黎明。

梅和柳

渡过江;

春。

为什么?因为“缺失的环节一补足,诗就散文化了。”12的确,翻译时,加上原诗隐去的环节,就是解释词之间的关系,而解释是意象派诗人最深恶痛绝的事。赫尔姆说:“解释,拉丁文explane.就是把事物摊成平面,”13因此不足取。

但问题是,中国古典诗歌是不是真正“脱节”的?大部分古典汉诗的诗句,词之间的句法关系虽然没有写出,却是明摆着的,古典汉诗的特殊句法规定不必在字面上表达这些联系,但翻译时只有补起来才是忠实于原文。例如“惊沙乱海日”一句,就连鼓吹“脱节”译法的叶维廉自己的译本中也译作:

惊起的沙迷乱了“瀚海”上的太阳 (14)

但是他却认为柳宗元的《江雪》应译成:

孤独的船。竹笠。一个老人,

钓着鱼:冰冻的河。雪。

这是不足为法的。“脱节”法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是我们欣赏诗歌时的惯例,也是翻译中应使用的办法;第一种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诗句本来就是由孤立的意象并列而成的;第二类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些诗句一句之中压入了二个基本上各自独立的意象,它们之间有点关系,但不必要去点明,我们欣赏诗歌时,能自动把二个意象联系起来,却不一定需要弄清二者究竟是什么句法关系;第三类如上文谈到的杜审言的诗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隐去的环节很玄妙,不是加几个词能解决的,这就强迫我们使用“脱节”译法。我们可以猜想,庞德当初写出“惊奇。沙漠的混乱……”这妙句,是因为他在费诺罗萨笔记上只看到每个字的解释,在“海”字上碰到难关而无法串解全句,这才想出的绝招。

同样的“脱节句”也出现在李白古风第十四首(庞德改题为《边卒怨》)的译文之中。“荒城空大漠”一句被译成:

荒凉的城堡,天空,广袤的沙漠。

这可能是原文“空”字过于难解而逼出来的翻译法。不管庞德的动机是什么,这样解除了句法环节只剩下名词的诗句,对于句法标记十分明确的印欧语系各语言,的确是叫人瞠目结舌的新东西。

庞德马上觉悟到他“以李白为师”学到了一种十分巧妙的诗歌技巧,他把这方法用到创作中去:

雨;空旷的河,一个旅人。

……

秋月;山临湖而起。

《诗章》第四十九

但在英语中,这样只剩下孤立名词的诗句,终嫌不自然。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脱节”法在意象派诗人手里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保留一些句法关系标记,但在诗行写法上把它打散。庞德的名诗《地铁站台》当初在《诗歌》杂志上刊登时是这样写的:

人群中出现的这些脸庞:

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评者认为这是明显地想追求方块字意象脱节的效果。15另一种是拆成短行的方法,这在意象派诗人中十分盛行。而威·卡·威廉斯这首诗把每行压到只剩一个词(而且大部分是单音节词),似乎走极端,但实际上是实践了庞德的想法。

《槐花盛开》

就在

那些

翠绿

坚硬

古老

明亮

折断的

树枝

中间

白色

芳香的

五月

回来吧。

而庞德这首诗采用梯形写法:

忘川的形象,

布满微光的

田野,

金色的

灰悬崖

下面

是海

硬过花岗岩……

《大战燃眉·阿克塔孔》

在美国,“梯形诗”不是“马雅柯夫斯基体”,是威·卡·威廉斯首先在较长的诗中稳定地采用这种写法,或许应该称“威廉斯体”。

间隔、短行、梯形三种写法,同样是追求使意象“脱节”孤立起来的“聚光灯”效果,加强每个意象的刺激性,同时使人感到意象之间的空间距离。这样,显然句法联系标记保留了,但读者被引导去体会意象之间比句法关系更深一层的联系。

三、“意象叠加”

然而,意象派师法中国古典诗歌还学到更多的法宝。

一九一一年某一天,庞德在巴黎协和广场走出地铁,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一张张美丽面容,他怦然有所动。想了一天,晚上觉得灵感来了,但脑中出现的不是文词,而是斑驳的色点形象。他为此写了三十行诗,不能尽如人意;六个月后,改成十五行,仍不能满意;一年之后,他把《地铁站上》这首诗写成目前的形式:只有二行。

人群中出现的这些脸庞:

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这首极短的诗,是意象派最负盛名的诗作,“暗示了现代城市生活那种易逝感,那种非人格化。”16从诗的意象本身看不出这种“暗示”,这些丰富的联想大部分产生自这首诗奇特的

形式。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学的日本俳句17,这只是从表面上看问题,实际上这种技巧是从中国诗学来的。早在得到费诺罗萨的笔记之前,庞德就对中国诗如痴如醉,那时他从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中直译的诗歌译文中找材料进行改译。让我们将他改译的一首诗逐字反译成现代汉语:18

丝绸的窸窣已不复闻,

尘土在宫院里飘荡,

听不到脚步声,而树叶

卷成堆,静止不动,

她,我心中的快乐,长眠在下面;

一张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这最后一句显然是个隐喻,但采用了奇特的形式,它舍去了喻体与喻本之间任何系词,它以一个具体的意象比另一个具体的意象,但二个意象之间相比的地方很微妙,需要读者在想象中作一次跳跃。庞德称他在中国诗里发现的这种技巧为“意象,叠加”(Supes-position),《地铁车站》就是袭用这种技巧的,因此有的文学史家称这首诗是应用中国技巧的代表作品。19 庞德认为这种叠加,才是“意象主义真谛”20一一“意象表现瞬间之中产生的智力和情绪上的复合体。”作为意象的定义,庞德的说法是错误的;意象不一定要有比喻关系,很多意象是直接描写事物的所谓“描述性意象”,更不能说只有这种形式特别的隐喻才是真正的意象。

但是这种意象叠加手法,的确有奇妙的效果;它使一个很容易在我们眼前一滑而过的比喻,顿时变得十分醒目,迫使读者在一个联想的跳跃后深思其中隐含的意味。

让我们看庞德那首译诗的原文:据传为汉武帝刘彻所作的《落叶哀蝉曲》21

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

感余心之专宁。

这里,“落叶依于重扃”嵌在诗当中,乍一看似乎是实写景,并不是隐喻。但这可能正是我们对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些意象技巧的敏感性反不如意象派诗人的地方,意象派诗人在选取最富于诗意的意象上,的确独具只眼。

“叠加”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并不是罕见的例子。很多诗句中的“叠加”,不需要意象派诗人用冒号、破折号、分行、空格等办法来提醒注意,我们也认得出。下面是随手采集的一些例子。(因为只录下个别诗句,上下文意义不分明,我在叠加部分[喻体]下划一条线。)

有正常次序的:

照影溪梅,怅绝代佳人独立。

辛弃疾《满江红·题冷泉亭》。

有倒过来的: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

也有与喻体挤入一句之中的:

自把玉钗敲砌竹,

清歌一曲月如霜。

高适《听张立本女吟》

这种手法,一经庞德倡用,其它意象派诗人也竞相采用。我们可以举奥尔丁顿的诗为例:《R·V和另一个人》

你是敏感的陌生人

在一个阴霾的城里,

人们瞪眼瞧你,恨你——

暗褐色小巷里的番红花。

爱米·洛威尔下面二首诗把喻体放在前面:

《日记》

狂风摇撼的树丛里,颠荡着银色的灯笼,

老人回想起

他年青时的爱情,

《比例》

天空中有月亮,有星星;

我的花园中有黄色的蛾

围着白色的杜鹃花扑腾。

赫尔姆曾要求;“二个视觉意象形成我们可以称之为视觉和弦的东西,联合起来提示一个与二者都不同的意象。”“视觉和弦”这个名称倒也生动。意象派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找到了把一个寻常比喻变成含不尽意于言外的“视觉和弦”的技巧,并给予更醒目、更生动、也更富于诗意的形式。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歌给意象派带来的影响是健康的、有益的。除了上面说的三点具体处理意象的技巧外,我们还应当指出下列两个问题:

一九一二年费诺罗萨的寡妻在《诗歌》杂志上看到庞德的意象主义诗作,觉得写出这种风格的诗的人.是完成其丈夫遗业的合适的人选,因此,她把一五O本笔记本交到了庞德手中,庞德这才开始翻译中国诗。

我们不能说意象派是从中国古典诗歌发源的,只能说中国诗丰富了意象派诗人的技巧,加强了他们的信念。

意象派在英美兴起时,正是欧洲大陆上后期象征主义向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过渡而执欧洲诗坛牛耳的时期,意象派诗人不可避免要以法国象征主义为师,但意象派的诗歌与象征主义很不相同:意象派诗歌大都色彩比较明朗、清晰、诗情藏而不露却并不难懂,很少如象征主义诗歌那样的晦涩,那样充满过于费人猜想的象征。这显然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轻捷明快有关。“中国诗歌的自由诗译文是对后期象征主义趋势的矫正剂。”22 意象派诗人不仅热衷于翻译、改作、模仿中国诗,不仅向中国诗学技巧,进而在选材上、

意境上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爱米·洛威尔甚至写了一组著名的诗,《汉风集》(Chinoi series)。我们试举一首为例:

《飘雪》

雪在我耳边低语。

我的木屐,

在我身后留下印痕.

谁也不打这路上来,

追寻我的脚迹。

当寺钟重新敲响,

就会盖没,就会消失。

虽然木屐是日本货,这首诗仍有点李清照的情调。的确意象派诗人学中国诗,企图超出形似而追求神似的努力,似乎没有白费。

同时意象派学中国诗并非一味效颦。中国古典诗歌几乎全部意象是从大自然景色中选取的,这是几千年农业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作为现代诗人,就不能讳言城市生活。我们在意象派诗人的作品中看到不少将城市意象与大自然意象揉合入诗的好例。庞德的《地铁站台》效果奇妙原因之一就是将一个大自然意象贴合在一个城市意象上,充分利用了情调上的对比。弗莱契《幅射》中的某些章节也是二种意象揉合比较成功的例子。此外,意象派诗歌全部是自由诗,却比英语格律诗更好地表现了格律严谨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风貌,这也是意象派的一个成功的探索,开了汉诗翻译一派的先河。

意象派诗作之短小凝练也与东方诗歌有关。固然,意象派的原则——以情绪串接意象——使他们的诗能展开的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难以对生活中的重大课题作深入探讨,但就某些题材来说,抒情诗的短小又何尝不是优点?《地铁站台》定稿那二行不比初稿的三十行更令人激赏?

固然古希腊有二三行的短诗,但在罗马人手里短诗就成了写讽刺诗的专用形式。英国首先学拉丁诗的本·江生和海利克等人更把短诗搞成俏皮的警句诗。浪漫主义诗人雨果等开始写严肃题材的短诗.但短诗之盛行,是在东方诗歌影响下形成的。十九世纪法国人对俳句之醉心,有如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人对十四行诗的狂热。而俳句促进了法国现代诗歌走向凝练的趋势。23固然,很早就有人提出所有真正的诗必须是短诗,但那是针对密尔顿的《失乐园》或华兹华斯的《序曲》那样太冗长的诗而言的。24大量忏悔诗短到只有二至五行,这是东方诗歌形式的影响所致。

意象派诗人向东方诗学习,首先从日本诗开始,这有历史原因。十九世纪上半期(约1800—1870)法国文艺界盛行中国热,而下半期(约1865—1895)盛行日本热。意象派受到法国诗歌影响,首先搬过来的自然是日本热。

但意象派主要迷恋于日本诗形式的精巧简练,无韵的日本诗又似乎可为他们的自由诗主张张目。自从庞德倡学中国诗后,意象派发现中国诗内容和技巧都更丰富,因此出现了一个矛盾的情况:爱米·洛威尔把自己的一本诗集取名为《飘浮世界的图景》,名字套自日本传统版画名称“浮世绘”,弗莱契的诗集干脆名之为《日本版画》,但评者认为其中的诗“与其说是象日本诗,不如说象中国诗。”25

意象派学日本诗是承法国余风,而学中国诗基本上是独辟蹊径,他们在这里得到更大的收获。意象派是如此深地打上中国印记,以至有的文学史干脆名之以“意象主义这个中国龙”,来

与“象征主义这条法国蛇”并称,26作为现代美国诗歌国外影响的两个主要来源。

说清这个问题,倒不是与日本人争强赌胜,而是还历史本来面目。我们民族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荣誉,不便拱手让人。

而意象派学中国诗的经验,对我们今天研究我国古典诗歌是很好的借镜。我们的新诗向古典诗歌学习至今难说已有很大成效。有的人刻意模仿,却把古典汉语也搬了进来,弄得半文不白;有的诗作意象陈旧,象仿古的园林,放不进现代建筑。意象派当然也有学得很肤浅的作品,但他们深入解剖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元件”,在创作中发展中国诗的技巧;他们能用自由诗形式表现中国古诗意趣;他们把中国诗式的大自然意象与现代城市风光揉合——这些,都应当对我们有所启发。

注释

①Howard Munford Jones 《Guide to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Its Background Since 1890》(How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59二版)

②《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by Robert E`spiller Willand Thorp等,(Mac Millan and Co。1974,四版)P1338

③Kenneth Rexroth《100 Chinese Poews》附文献书目注释

④《Digest of World Literature》卷四,Poetry of Pound

⑤Ezra Pound 《Chinese Poetry》,转引自Wai-Lim Yip,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77) P29

⑥Hugh Kenner (Faber and Faber,London,1972)P196

1963,P458

⑧< Guide to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Emily Dickenson to the Present Day> by James T. Callow. Robert J.Reilly,1973

⑨见Hulme笔记,转引自 by, Glenn Hughes(Bowes,London.1960) P20

⑩同⑨P137

?原文Surprised. Desert turmoil. Sea sun.据《唐诗选》(余冠英等注,人民文学78年版),杜审言此二句诗应解为:“破晓时云气被朝阳照耀好像与旭日一起从海中升出;到江南见梅柳开花抽芽,似乎大自然一过长江就换上春妆。”

?同⑤P9

?Halme (Lincoln Neb,1955)

?同⑤P20 英文:Startling sand confounds the sun above the “V ast sea”.

?同⑤

?同⑤P79

?Earl Mine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aw Jersey,1958)P117

?Herbert A·Giles,此书与法国Judith Gautier所作《Le Livre De Jade》同为意象派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教科书。

?同④

?1913年意象派诗人弗林特在《诗歌》杂志上发表文章,形式上是与一个意象派诗人(即庞德的化身)的对话,稳重提出了著名的意象主义三原则。但之后被访者又提到一个“意象主义真谛”,问者求一解释,而对方故作神秘而不答。知道1915年庞德已脱离意象派,才在一篇回顾性的文章中解释了这种“复合体”概念。

21此诗据说是汉武帝思怀李夫人所作,见于前秦方士王嘉所传《拾遗记》,该书语多荒诞,这首诗恐怕为后人依托。但近人也有认为并非伪作的。

22 同⑤P196

23 同15,P129引Schwatz语

24 T.S.Eliot一文,又见同⑧P76

25 同⑨P137

26 by Bruce Weirick.(New Y ork 1934) P145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导学案(教师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2014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2014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高考研究 2014-01-07 0939 2014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 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 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以李白为例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慢慢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汨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颂》等;说起古浔阳,谁都会想到枫叶芦花,看到琵琶声中白居易湿透的青衫;说起黄河,谁都会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万里黄河绕黑山……忆秦汉,说唐宋,游长城,渡乡关,饮美酒,唱幽情,抒抱负,谁都会看到听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歌,“靖康耻,犹未雪”时的岳飞冲起的帽冠,水调歌头苏东坡多情的婵娟,王维渭城客游时青青的柳……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普及之广泛,流传之久远,影响之巨大,是世界许多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所难以比拟的。下面我以诗仙——李白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之所在。 一、美在感染力和说服力上。有人概括说诗美在形象上。诗是情感的象征性图画,诗歌创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形象的可感性。通过物象的塑造,使读者受到感染,进而再心灵上达到共鸣。《周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文心雕龙》中也有“神与象通、神与物游”的主张。我国古代诗人善用形象思维者,三李也。这三李即为李白、李商隐、李贺。其中李白的形象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例如:“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郢门秋怀》)运用不同空间的山衔落日、江汉晚天烘托秋景,又把洞庭湖上的游客与南飞的大雁映衬对照,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漂泊的孤苦情怀。犹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蜀巴。”子规鸟又名杜鹃,而映山红因杜鹃啼叫时开放而名杜鹃花,诗人巧妙的将不同性质的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两地相思,委婉动人,给人以尺幅千里之感,意蕴深远。 二、美在情感上。黑格尔说过“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任何文学体裁,都不能缺少情感因素,而诗词的情感因素,比起其他体裁来说,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诗的本质是抒情,是思想感情的抒发。“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精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就可以看出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能感受到诗人坚定不移的冲破重重阻碍的意志。 三、美在风格上。中国诗词有直与曲,露与藏的风格之分。直露型的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刚健质朴,其诗风往往是阳刚豪放,其诗以阳刚美取胜。曲藏型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委婉曲折,其诗风往往是含蓄细腻,以阴柔美取胜。当然,无论是阳刚美的诗,还是阴柔美的诗,其风格审美效应是可以并存于一体的,古今往来的一些诗人也往往做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兼济互补,实现豪放与婉约并举,阳刚与阴柔互济、直露与曲藏风格的完美统一。如豪放派代表人物李白写了不少美诗,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DOC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着深深的中国的情结,他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 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灵和智慧,让夜雪山深明烛秋音,黄昏细雨娓娓道出强烈的美感与悲怆,让我们用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的耳朵去感悟倾听从河洲水湄就唱响的心音。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那是我们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历经500年岁月的淘洗,洗尽了铅华,洗尽了岁月的风沙,它拥有诗的清雅,有经的深邃,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 有着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忧伤,千年的沧桑,千年的雄奇。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

情,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讲究“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究“含蓄凝练”,“朦胧蕴藉”,“风流婉约”,“妩媚宛转”,讲究“言有尽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 教化广运而久长,以寄讴歌与祝福之意。 而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

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 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3.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

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 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 面之间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落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落花意象 花是植物美丽的部分,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开花并不是目的,花开花谢只是生存繁衍过程中的自然环节,花开并不意味着幸福,花落也不代表忧伤。 但是人说:世界因为人的存在而有意义。诗歌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浓缩。自然事物经由人的思考而成为诗歌意象,必然打上人类情感的烙印。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时光流逝,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给诗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 《诗经》中没有对花的直接描写,更没有对落花的咏叹。诗人以盛开的桃花比喻新嫁娘,以累累梅子暗示青春的生命力,以椒实蕃衍祝福子孙众多。人们关注的是果实,是生命延续的希望,而不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关注花,落花不会给他们带来忧伤。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传统源头的《楚辞》,主要作者是因谗去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屈原。他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一著名诗句,表现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但草木零落是秋天的景象,与暮春落花意象无关。《离骚》中却有这样一句:“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说想要趁着花朵未落之时折取下来,物色一个美丽的侍女赠送给她(其实是为了接近她那威严高贵的主人)。此处“荣花未落”比喻容颜未老,“及……”的句式,实际上是“恐美人之迟暮”的另一种说法。诗人委婉地通过对落花的想像,和象征手法,将花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表达美人迟暮的忧虑,这在后世诗人那里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法。 晋代《子夜四时歌·春歌》描写落英缤纷的美景:“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林花随风飘舞,风中弥散着花香;南朝诗人谢眺则有“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的诗句。诗人们对落花持欣赏的眼光,我们在落花中读不到丝毫忧伤。不过,晋时一首《前溪歌》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不复鲜。”落花随水一去不返,轻微的叹息声中似乎隐隐传出生命流逝的无奈。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

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一朵娇艳的小花是美的,座座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也是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固然能引起我们的喜悦的感情,令我们陶醉;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景色,也会激荡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心旷神怡,也达到了强烈愉悦的审美效果。正如惊涛骇浪与叮咚山泉,崇高和优美都属于审美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 崇高又称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通过对象的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产生敬仰、赞叹的情怀。优美与崇高相对,又称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它是美的一般的形态。 从根本上讲,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粗砺强劲,雄奇怪涎,令人惊心动魄。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而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玲珑小巧,娇柔透剔,令人舒心惬意,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平和统一。 在我国古代,通常把崇高称为“大”“阳刚”“气势”“风骨”等。孔子曾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列子·汤问》中记载钟子期对于伯牙鼓琴的两次回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种音乐的内容,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也可以称之为“崇高”。这种崇高不仅仅指崇高的这一种形态,更主要的是气势。我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所欣赏对象的气势比起形态来,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崇高”,心灵的震撼相对于视觉的感受更容易令人领会、感悟。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撤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虽然陆机并没有指出“优美”到底是什么,但他对这些文体风格的概括,已经包含了优美的本质。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文章风格美分为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其中,典雅、精约、新奇就是与优美有关,而远奥、繁缛、壮丽则与崇高有关。 在我国古典诗歌艺术中,这两种形态各异的美比比皆是。 比如,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首脍炙人口的杰作,千百年来,人们盛读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优美迷濛的意境,折射出迷人的艺术光辉。词是这样写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不时俯头探望河中游鱼;山上,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山中,微风吹拂,桃花瓣飘零,随波逐流;山脚,烟波浩淼,游鱼蹦窜;岸边,烟波迷濛处,一位披蓑戴笠的垂钓者正凝神专注地垂钓,他陶醉于眼前的空濛山色和柔美风光,竟怡然自乐,不想回家了。多美的画面,岂止是“烟波钓徒”张志和沉缅于山光水色,我们品味吟咏,又何尝不是深深地痴迷于词人所描摹的山水风情呢?显然,这里意境纯美、柔和、宁静、高远;色调斑斓绚丽,欢快明朗;构图精微考究,细腻逼真;情趣高雅恬淡,清爽宜人。这一切充分展示了词人热恋山水,厌恶官场的情趣,显示了艺术领域里的优美范畴的审美特征。 相反,李白的诗作《望天门山》恰恰给我们揭示了一种雄奇壮阔的崇高美。“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贮立舟头,极目远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水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水意象 一、爱情的阻隔物 水始终在人类文化心理中扮演着可爱又可恨的角色。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古人选择住处更愿择水而居,水边也是青年男女相会的地方。但是水又会给人带来灾难,它还给古人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这首诗把男女相恋的艰难追求放入河水阻隔意象中进行描写,再以秋天的凄凉加以衬托,就创造出一个扑朔迷离、凄清感伤的艺术境界,在那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面里,蕴含着无穷无尽、难以言传的中国文化情韵。《迢迢牵牛星》则描述了另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与织女为天河所阻,望眼欲穿,虽有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但“忍顾鹊桥归路”。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情人不能相依相守,古往今来,不知曾经打动过多少读者。水不仅装点了客观环境,而且也使相恋的人阻隔重重,尝尽相思之苦。 二、万物依附的母体 崇拜自然之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之一。诗人寄情山水,讴歌自然之美,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社会理想,创造出独特的审美艺术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在他的《观沧海》中写出了大海的宏伟浩大: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掀起层层巨浪,而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仿佛是万物依附的母体一般。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话桓凯旋时所作,这种波澜壮阔的气势,艺术地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借助水来写雄浑阔大的意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起潮落,江海一色,海天相接,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张照的《观海》“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大海似把天地一切融为一体,日月映于大海之中,有如双丸浸在水中。杜甫在他的《登岳阳楼》诗中则更胜一筹。“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广袤数千里的吴、楚大地在此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薄!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壮丽。从这气象万千的画面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胸有丘壑、心存天下的博大胸襟。 三、剪不断的愁绪 流水与愁绪有着相似的状态,恰如李白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描述的。流水不停,愁绪难理,用有形的流水表达无限的思绪,既增加可感性和表现力,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牺牲精神,表现了对爱国壮士的深情缅怀和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鱼玄机的《江陵愁望有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晏殊的《清平乐》“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长流不息的江河水啊,你奔流而下,有谁知道这离别的愁绪呢?严仁的《鹧鸪天》“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温庭筠《忆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你看那悠悠江水,恰似绵绵的离情别绪。李清照的《一剪梅》更是把这无奈的相思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是诗人借以表情达意的重要组成/ 元件0, 是诗人进行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意象创造的规律进行诗歌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意象包括/ 意0和/ 象0两部分, 是诗人独特的内在情思与生活中典型的外在物象艺术的统一, 是诗人将意融入客观物象后创造出来的可感触、以表意的具象。意象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基本美学范畴, 前人早就对它进行过论述。从现在所看到的资料分析, 关于意象理论的阐述, 其渊源最早可上溯到5易传#系辞上6: / 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0。意思包含: / 象0来自自然又超脱自然, 是诗人对自然物象的再现、表现,自然物象创造为诗歌意象后可以帮助/ 尽意0; 另一方面, 取象本身并非目的, / 立象0 是为了达/ 意0[ 1] ( P. 49) 。当然,5易传6所云/ 意0、/ 象0与后来诗歌理论中的/ 意象0还有相当距离, 但提出/ 立象以尽意, 系言以明象0 的主张, 为后人把/ 意象0作为诗歌美学的基本范畴奠定了基础。意象概念在六朝刘勰5文心雕龙6中得到了进一步阐述, 刘勰在5文心雕龙6里明确提出意象概念, 并认为/ 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 诗篇之大端。0刘勰把/ 意象0 的作用提高到/ 驭文0、/ 诗篇0 之/ 首术0、/ 大端0的位置。意象内涵在唐代得到继承和发展, 皎然就说: / 取象曰比, 取义曰兴, 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 义类同者,尽入比兴,5关雎6 即其义也。0[ 2] ( P. 164) 皎然已经精辟地指出了意象创造的方法, 并认识到/ 禽鱼草木人物名数0均可入象达意的规律, 关于意象内涵的认识深化了。意象理论在明清时期已渐趋成熟,李东阳曰: / 意象俱足, 始为难得。0[ 3] ( P. 514) 何景明曰: / 意象应曰合, 意象乖曰离。0[ 4] ( P. 246) 王廷相曰: / 夫诗贵意象透莹, 不喜事实粘着。古谓水中之月, 镜中之影可以目睹, 难以实求也。,,言征实则寡余味也, 情直致而难动物也, 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 感而契之, 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0[ 5] ( P. 126) 他们强调意象创造的艰难、象和意有机结合的要求等, 至此, 意象已经成为一个有关中国古典诗歌形象创造的根本范畴, 具有审美本体的意味。 古代诗歌意象理论指导着诗歌创作的实践,产生了难以胜数的丰硕成果, 呈现在今人面前的是瑰丽多姿、绚烂多彩的意象世界。她们像夜晚满天的星斗, 交相辉映, 各放异彩; 又像百花园圃里盛开的鲜花, 品种繁多, 姿态万千。为了认识这些意象, 准确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人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意象类型的研究工作, 或从形式的角度,或从结构的角度, 或从手段的角度等等, 产生了不少成果。笔者认为, 如从意象创造的目的性角度切入, 可以高屋建瓴,很清晰地把握意象的类型。因为诗人创造意象的目的不外乎描摹物象、抒发胸臆两种情况, 所以, 我们把古典诗歌意象的类型分为两类, 即再现性意象和表现性意象, 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再现性意象 所谓再现性意象是指诗人以个性化的诗歌语言再现生活物象, 以达到描摹物象、表达情思目的的那么一种意象。从意象形式的角度研究意象类型的研究者称之为/ 描述性意象0[ 6] ( P. 364) 。再现性意象是一种侧重描述物象的意象, 由于这类意象创造的目的是艺术地再现生活物象, 它的特点是诗人忠实于客观自然事物的原生状态, 一般不作曲折、深奥的寄托性的主观/ 附着0, 诗人遵循客观存在和创作的规律, 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验, 用诗歌语言来描绘和渲染自然万物。我国许多古典诗诗歌就以再现性意象的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如晋人傅玄5天行歌6: / 天时泰兮昭以阳, 清风起兮景云翔。仰观兮辰象, 日月兮运周。俯视兮河海, 百川兮东流。0通过对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些物象的描述,歌颂了自然的伟大力量及其运转不息的精神, 全诗气势磅礴, 境界雄阔, 完全忠实于自然原生状态。再如杜甫5绝句6: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0诗歌展现的自然物象选择之精当、声音表现之婉转、色彩搭配之和谐、空间转换之灵动, 逼真、谐和地再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原生印象, 透露着原生态自然的动人气息, 洋溢着欢快激越的情绪。全诗格调清新, 摄像开阔生动, 确如东坡所云: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概念与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之比较

摘要:“意象”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西方的“意象”概念与中国有很多不同,尤其是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本文对二者作一比较,以审美的眼光探讨二者异同,希望对建立一个包容中西意象概念的现代审美意象概念有所启发。关键词:意象;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概念作为审美表现成果的意象,其概念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生于汉代;第二阶段,发展于晋代;第三阶段,完备于六朝;第四阶段,认同于唐代“而概念的术语产生于唐代”。(一)意象概念的内涵萌生于汉代学者解经释骚的比兴。《毛诗序》运用了“诗六义”这一术语,汉儒解《诗经》,总结出赋比兴的三种表现手法。王逸指出《离骚》的“香草美人”是一种新的比兴寄托手法,应视为对意象内涵的扩充。(二)陆机《文赋》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意象内涵的发展。他对意象概念内涵的发展有两点贡献:1、提出了“隐”“曲”“喻巧”说。2、《文赋》开篇曰:“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文赋》对“比兴”一词避而不谈,不论其用意如何,客观上却昭示了隐含寄托手法不仅为诗骚所独有。陆机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汉代《诗经》、《楚辞》研究的比兴说的继续和发展,与意象概念的内涵是同质的。(三)意象概念的内涵在《文心雕龙》的《隐秀》篇中得以完备。刘勰将“隐”“秀”并举为最优秀的表现手法。“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秀”就是篇中的名句。而“隐”就是意象。(四)意象的内涵认同于唐代诗人和诗评家。在诗学领域,皎然率先将意与象的寄托关系作了明确地揭示。“象下之意”,即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托隐含的诗人的主观情致,它的出现标志着意象概念术语的出现。意象的内涵完备于刘勰,至此,意象概念正式诞生。唐人论及意象使用的另一术语是“内意”“外意”。“外意”指客观象的意义,“内意”指作者的主观情致。意象概念内涵可以作如下归纳: 1、象指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包括视觉不可见的物质和人自身的一切外在表现,如声音、风和人的情态行为等。意指诗人主观的一切意识活动,如感情、志向、认识、幻觉等。 2、意象的本质是寄托隐含,委婉不露,不直接言意而将意寄托隐含于象中,因而意象具有双重意义,即外意和内意,也称字面意义和隐意。不具有双重意义的词语、诗句或诗,不是意象。 3、意是主,象是宾;意是目的,象是手段;意是内容,象是载体。 4、象和意必须具有某种联系,才能构成意象。 5、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成果,同一个象,对于不同的作家和同一作家的不同时空,可以寄托不同的意。二、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在西方,image作为一个理论术语,首先出现于认识论和心理学领域。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对image的解释是:一个表象(representation),一个据称是表征外部客体的心的图画(mentalpicture)。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意象被认为与知觉、思维等认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即我们在感知、认识外界事物时伴随着一种心理意象的产生。这一观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感觉和思想都是外部模压的意象造成的,没有这种意象,它们都不会发生。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没有心灵图画(意象)的伴随,便不可能去思维”。此后,这一思想在西方近代哲学尤其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中获得了继承和发展。洛克和休谟都认为观念和意象是同一个东西,因此,思维活动和具有心理意象是等同的。显然,西方哲学领域中的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意象概念相去甚远。这种差异,对于我们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研究审美意象恰恰是一种补充。现象学的诞生,导致对意象的研究获得了一种质的推进。在这方面,现象学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一种方法论的突破,即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客对立的认识论视野,从而揭示了意象作为一种意向性建构的产物所具有的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同时性的本质关联在一起的整体结构。胡塞尔关于知觉、想像之意识活动以及时间意识结构等的分析,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意象的构造问题。在此,我们仅就萨特的理论作一分析,因为在西方当代哲学家中,对意象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的,当首推萨特。萨特对意象的初步定义是:“意象”这个词只能指意识同对象的关系。因此,意象是一种意识。更确切说,是一种想像

古典诗歌中的问句和意境

古典诗歌中的问句与意境 课程目标及简介:意境是古典诗歌的核心范畴,问句是古典诗歌的常见表达形式。从问句中的奇问角度,对意境进行分析,以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而从这种分析中,又能看出中国人诗心深处永恒的焦虑。本课程从古典诗词的奇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这种分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 期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导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除了反问和设问之外,另外有种奇问句,它对古诗意境有很奇特的艺术表现力。本文从古典诗歌中的奇问出发,以意境为大背景,具体分析奇问对诗歌意境的独特表现力。借助这种分析,展示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折射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理性之光。一、典诗歌中无疑而问的问句 无疑而问的问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根据问话者的本意是否在问句之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其中,一类不在其中。 1、问话者的本意在问句中的,是反问句。列如: (1)、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生年不满百》) (2)、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曹丕《杂诗》) ⑶、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燕歌行》)

⑷、我几时离这绣罗帷?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狂客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 着俺那人儿啼。(曾瑞《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鹃》) 反问“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内容的修辞方式。”①或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或者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义。采用问句的形式,主要在于使诗歌的语言更富于变化,避免直露,同时加强或强调说写者的本意。 2、问话者的本意不在问句中,有两种,即设问和奇问。 1)、设问 (1)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2)卖炭所得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呸,却是你。(張可久《中 吕山羊坡闺思》) (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身如飘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 月半明时。(徐再思《又调摘桂令春情》)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即“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再做出回答”。②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读者积极思考。在读者看到问句,思维展开之后,马上又给出答案,让思维集中到答案上,从而达到强调作者本意的目的。设问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引起思考之后,更进一步强调本意,让情感更有力地打动人心。 注释:①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

2015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2015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高三 2015-01-10 11:15 2015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 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 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