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整合全县应急救援力量资源,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县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民兵工作条例》和市政府、军分区《关于加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合资源、提高应急效能为目的,着眼于适应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坚持任务牵引,注重质量效益,构建一支平战结合、适度管用、精干高效的民兵应急救援力量。

二、队伍性质与任务

队伍性质。民兵应急救援队伍是民兵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担负应急机动任务的基干民兵组织,分为综合应急分队和专业救援分队。

担负任务。平时,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在当地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遂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任务。战时和战备期间,在县国动委统一指挥下,遂行重要目标守护、战备执勤、配合部队作战以及其他作战保障任务。

三、建设规模与种类

综合应急分队。按照“人员编组专业化、遂行任务多样化、培训素质多能化、管理实施军事化、装备保障配套化”要求和“就近就地、相对集中”的原则,依托粮食、林业、水利等部门和部分企业,将县民兵应急连、乡镇(场)应急排整合重组为具备防卫作战、反恐维稳、森林灭火、抗洪抢险等复合功能的综合型民兵应急分队,达到“一支队伍、多种装备、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具体编组:县依托粮食局、供电公司、建设局、水务局组建县民兵综合应急连(编制125人,分别是粮食局36人、供电公司28人、建设局28人、水务局33人);各乡镇(场)建一个民兵应急排(编制40人)。

专业救援分队。重点建好以下五支队伍:(1)森林灭火分队:将林业局现有的森林灭火分队按现行建制纳入民兵应急救援队伍。(2)通信保障分队:由新昌镇依托县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部门组建1支通信分队(编制19人)。(3)工程抢修分队:县依托芳溪镇(16人)、石市镇(34人)组建1支工程抢修分队(编制50人),主要担负应付突发事件时和战时道桥抢修任务。(4)医疗救护分队:县依托卫生局组建1支医疗救护分队(编制19人)。(5)水电气抢修分队:县依托供电公司(10人)、建设局(12人)、自来水公司(6人)、燃气公司(6人)组建1支水电气抢修分队。

以上综合应急分队和专业救援分队各预编10%的预备人员数。

四、军事训练与演练

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军事训练与演练依据《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组织实施。

综合应急分队训练。综合应急分队训练,由县人武部组织实施,分入队训练、单兵训练和分队训练。年度训练时间为80小时。入队训练以基本常识与基本技能为重点,主要进行军事理论学习和组织队列、轻武器射击、单兵战术训练。单兵训练以专业技能为重点,突出紧急出动、重点目标防卫、重要区域封控、抓捕搜剿、营救人员、抗洪、灭火救援等行动能力的训练。分队训练主要进行重点目标防卫对抗性演练、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课题的训练,分队每3年组织一次综合演练,提高各级综合应急分队以遂行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基础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专业救援分队训练。由县人武部和各组建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年度军政训练时间为80小时,分为入队训练、专业训练和应用训练。入队训练由县人武部组织,一般集中在县民兵训练基地进行,主要进行军事理论学习和组织队列、轻武器射击、单兵战术训练。专业训练由组建单位负责,主要采取在岗训练的方式进行,人武部负责检查指导。应用训练由人武部负责,主要训练本专业遂行军事任务和应急任务时的战术技术要求和程序、方法等,分队每3年组织一次综合演练。指挥机关综合演练。依据平时和战时方案计划,组织县、乡镇(场)两级联合指挥机构,进行重要目标防卫、保交护路、快速动员集结等动员支前行动和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处臵突发事件等应急救援行动的课题演练,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组织指挥能力。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由县应急办牵头,动员支前行动演练由县国动委牵头,每年选择1

至2个课题组织演练,提高各级指挥机构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组织指挥能力。

五、分队教育与管理

政治教育制度。应急救援队伍每年政治教育时间不少于16个课时,每年集中教育不少于4次,教育面积达90%以上。主要结合形势任务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思想实际,有针对性进行战备形势、职能任务、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政治意识、国防意识和职能意识。本文来自政治审查制度。每年结合民兵组织整顿等时机,参照新兵政治条件,对分队人员进行一次政治审查,建立档案资料,从严把好出入队关;建立跟踪考察制度,随时掌握其现实表现情况,对不合格人员及时调整出队,确保政治上纯洁可靠。

干部配备制度。综合应急连军事主官由人武部指定相应职务的现役军官担任,政工干部可由地方党政干部兼任。民兵应急排、专业救援分队干部由组建单位提名,报县人武部和国动委分管专业办公室任免,并保持相对稳定。

行政管理制度。平时管理,由组建单位负责。集中训练、演练期间,由组建单位和组训单位负责。执行任务期间的管理,联合指挥机构负责。建立干部例会、人员外出请销假、定期联系、定期活动、检查点验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平时人员在位率不低于90%。

战备值班制度。平时,分队干部保持24小时通信联系畅通。元旦、春节、“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和有重大情况时,担负战

备值班的任务分队建立24小时昼夜干部值班制度,分队人员在位率保持95%以上。

组织整顿制度。每年第一季度结合民兵组织整顿,对分队人员进行一次调整,人员出入队调整比例控制在15%以内。平时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人员时,应实行随缺随补,确保分队人员满编。

六、组织领导与指挥

理顺领导指挥关系。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坚持县委、政府和人武部领导指挥机关的统一领导。平时,滤布由组建单位统一领导;应付突发事件时,以县应急办为主体成立指挥部,人武部派员参与,统一指挥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战时或战备期间,由县国动委统一指挥遂行军事行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人武部、县政府办公室牵头,每年组织县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和县应急办以及卫生、林业、水利、安全监察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势,互通情况,及时协调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明确工作职责分工。加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是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武部以及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共同职责。(1)综合应急分队。平时建设以人武部为主,主要负责抓好分队的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军事训练,协同有关部门拟制防卫作战、动员支前、维护社会治安、抗洪抢险和森林防火等行动预案以及装备物资保障计划等;各乡镇(场)和相关部门负责落实有关物资器材以及经费保障等。(2)专业救援分队。平时建设由国动委各专业办公室和组建单位为主,主要负责抓好分队的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人武部和国动委各专业

办公室及组建单位共同拟制平战时各类行动预案及计划,抓好分队的军事训练演练。

七、装备器材与经费保障

装备器材保障。(1)应急救援队伍所需轻武器从现有民兵武器装备中择优配备,在县民兵装备仓库中单独存放。(2)应急救援队伍所需的防暴器材、抢险救灾专用物资器材、单兵装具等,按分队编制要求,由各乡镇(场)和人武部共同制订计划,逐年完善配套,并建立装备物资器材库,所配备的装备器材统一存放装备物资器材库。(3)对应急救援队伍遂行任务所需车辆、医疗救护、通信等军民通用装备,建立登记制度,逐个分队制订预征计划,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

相关经费保障。(1)从今年起,各乡镇(场)和各相关单位每年安排经费不少于5000元,用于保障应急救援队伍军事训练、教育管理以及规范化建设。(2)应急救援队伍购臵所需防暴器材、压滤机滤布抢险救灾专用物资器材、通信器材、单兵装具等物资装备器材经费,由乡镇(场)及相关组建单位解决。(3)应急救援分队队员购买意外伤亡保险经费由组建单位解决。(4)依据《关于加强民兵分队建设若干规定》(赣办字[2006]62号)以及上级有关规定,应急救援队伍平时担负战备执勤、抗洪抢险、扑灭山火、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等急难险重任务时等所需经费,由乡镇(场)、使用单位共同解决。对因公致残、牺牲等所需医疗费、抚恤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奖励与惩处

奖励。在参战、支前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规定的奖励项目和批准权限,由人武部给予奖励;在遂行地方急难险重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由各乡镇(场)和人武部给予奖励。

惩处。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各单位提请县人民政府、县人武部或者乡镇(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视情追究有关单位领导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而拒绝组建的;

(二)组建单位拒绝完成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的;

(三)组建单位擅自取消应急救援队伍的;

(四)公民应当参加应急救援队伍而拒绝参加的;

(五)分队人员拒绝、逃避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任务或者非战争军事行动经教育不改的。

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

长期在位人员优先、转业退伍军人优先、专业对口人员优先、服务保障人员优先、党团员优先

成都龙泉驿区“某地发生毒气泄漏”!接到消息后,戴着防毒面具的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的民兵立即奔赴现场:营救中毒人员、稀释毒气……昨日,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第一营在龙泉驿区成立。成立大会上,民兵们进行了应急救援等演习。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今年5月组队筹建,是一支具备快速履行城市防空、城市消防、抗洪抢险、地

质灾害处置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新型民兵队伍。队员全部来自成都各地的退伍军人,每人都将签合同、买保险。

实战化训练抢险救援样样精

“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是支具有野战部队风格的专业常备应急救援力量。”成都警备区有关负责人说,该队今年5月4日正式组队筹建,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该队完成了场地选址、人员编组、集中整训、营区建设等任务。今后该队将是一支具备快速履行城市防空、城市消防、抗洪抢险、地质灾害处置等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新型民兵队伍。

大队成立后,将根据抢险救灾、服务地方建设的原则,采取基础科目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挂钩的方式,训练内容突出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训练时,大队将与驻军友邻单位、军事院校和公安武警建立教学训练协作机制,采取短期多批和联训等方式,与相关单位挂钩训练森林防火、水上救援、地震救援,提高大队的实战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在训练时我们将努力提升训练的科技含量,开展专业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成都警备区有关负责人说,一般的民兵队伍流动性较强、持续动员困难、专业

水平较低、装备落后,组建这支队伍,就是着眼解决这些问题。

签合同买保险队员全是退伍军人

成都市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是一支常备常驻民兵队伍,人员全部是成都各地的退伍军人,年龄在18岁—28岁的未婚青年,所有队员平时都在大队训练、生活,常驻待命,每周星期天民兵们轮流回家休息。大队将设置炮兵连、城市消防连、森林防火连等建制。每个队员都将签合同、买保险,普通民兵每月工资1500元,2年合同期满后,优秀的可续签合同,不续签合同的则推荐就业。

“大队安排有不少的训练,好像重新回到了部队。”对于退伍后成为了一名民兵,邛崃小伙子刘鹏十分高兴,退伍后找了几份工作,但总是不适合。现在加入民兵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刘鹏感到十分满意

从“两度”跨省救援看民兵预备役建设必须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四川省军区在“两度”赴青海玉树、甘肃舟曲跨省救援行动中,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示命令,按照成都军区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快速动员集结支援灾区,应对快、运转快、行动快、合力快,创造了奇迹,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从“两度”跨省救援行动来看,民兵预备役部队要完成好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解决好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必须把党管武装原则贯穿到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建设始终

党管武装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从“两度”跨省救援来看,党管武装必须把管政治方向、管思想建设、管组织指挥、管解决重大问题突出出来,才能确保民兵预备役人员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一是必须突出抓好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保证。要在扎实抓好民兵整组、训练、演习、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等有利时机集中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电视等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教育的开放性和实效性,切实打牢“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思想基础。二是必须突出提升战斗精神。战斗精神培育是“举旗铸魂”的重要载体,也是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强大动力。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中,能否经受住各种复杂条件的考验,关键在于平时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我军根本职能和战略形势教育,并根据战时可能担负的任务,加大实战化训练力度,把信心、意志、战斗作风训练贯穿于执行各项任务之中。三是必须突出加强组织建设。民兵基层党组织担当着一线战斗堡垒的重要职责,肩负着提高打赢能力的使命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落实好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党(工)委书记和行政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任民兵营教导员、连指导员,配齐基层专武干部,同时加强民兵应急营(连)建设,指派相应职务的现役干部兼任营(连)长,教导员、指导员由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相应职务的干部兼任,排长由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兼任。

必须把有效履行使命贯穿到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建设始终

为更进一步适应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必须积极探索更加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新路子,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民兵应急队伍建设。民兵应急队伍是遂行应急任务的骨干力量。为加强和规范民兵应急队伍建设,我们按照有利于领导和管理、有利于集结和机动、有利于开展训练和执行任务、有利于平衡负担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强高素质民兵应急分队的建设。科学合理地在城市和农村组建民兵应急分队,重点编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及经过军事训练的基干民

兵。二是抓好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在汶川抗震救灾中,专业救援力量不足、缺乏专业救援设备等,影响了救援的速度和效果。为提高救援能力,四川省按照“可靠、精干、管用”原则,围绕“实现由一般化建设向专业化建设转变、由一般装备向专业装备转变、由一般应急向紧急救援转变”的“三个转变”目标,狠抓省、市、县、乡、村五级应急救援力量的新建、调整、改建和能力建设,确保各市(州)、县(市、区)都有一支永不撤离的应急救援队伍,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建在平时、用在关键”的拳头力量。三是抓好勤务保障队伍建设。组建民兵勤务保障队伍,必须明确任务和要求,考虑到民兵建设的实际,定专业,弄清任务,编实人员,尽最大可能满足部队作战保障和民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从跨省救援行动来看,加强民兵预备役勤务保障队伍建设尤其重要。各级应突出应急维稳、救援、防护等力量建设,做到军队没有的专业保障力量多建,军地都需要的力量重点建。省、市、县三级都要重点建设应急通信、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运输等专业保障分队,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保障能力。

必须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贯穿到团结协作的联合行动始终

多军兵种团结协作,有助于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多次抢险救灾中,各救援部队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部队与部队之间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救援任务。从实践来看,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应置于联合指挥行动中,整合地域相邻、专业相近、类型相似的各类力量,才能确保联合行动取得更大成功。

一是要打破地域界限。玉树发生地震和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四川省军区部队始终把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地就近就便快速动员集结参与救援,第一时间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跨省投入抢救伤员、转移群众、搬运物资、搭建帐篷等救援任务,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宝贵时间。救援涉及军地多个领域和部门,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非常复杂,这就要求做到不管是不是一个省的、不管是不是一个地区的,只要有利于救援灾区群众的行动,就要打破地域界线,不分彼此,赋予任务。二是要打破隶属关系。从玉树、舟曲救援来看,均是军警民联合、专业队伍与非专业队伍联合的全国性抗灾救灾斗争。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对夺取救灾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军地联合指挥部要不拘泥于传统的用兵模式,敢于打破隶属关系,打破指挥惯例,打破行政区划,建立平战结合、军地一体、联合高效的指挥机制,成立由党政军主要领导和军地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指挥机构,明确军地各级各部门职能任务和协调方法,确保对参加救援的各种力量进行统一指挥,对救援行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无缝”协作。三是要打破兵种界限。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舟曲抢险救灾的实践证明,救援任务情况复杂多变,单靠任何一个军种、兵种都无法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打破兵种界限,实现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投入抢险救灾。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其他兵种部队要继续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平时要努力实现现役部队、公安消防部队、交通战备和人防专业分队、民兵应急分队、地方各行业专业抢修分队的有机整合,实施模块编组,确保应对突发事件同心协力,快速反应。

必须把解决棘手问题贯穿到推动军地融合发展始终

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非战争行动任务愈加艰巨,应急能力作用日益凸显。跨省救援,光靠人力是不行的,在技术、装备、经费等问题上,必须借助地方经济发展,解决技术力量不够专业、装备器材不够配套、经费保障不够到位等棘手问题,才能在推动军地融合发展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一是要培养技术人才。各级要采取军地结合,以地方为主,共同实施,在人防、水利、地震、公安、消防、应急办等部门,以及在部队工兵、防化、舟桥等专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中,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专家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借助地方力量,培养军队自身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要完善装备器材。先进的装备设施是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在装备保障上,要坚持管好用好现有装备,同时根据任务需要不断添置新装备。四川省先后投入资金,为省级各类灾害救援专业队伍配备了生命探测仪、光学探测仪、冲锋舟、挖掘机、排爆车、多功能救援车等装备;为市(州)应急救援专业分队配备了橡皮舟、植桩机、救生衣、推土机、风力灭火机等救援装备;各县(市、区)应急维稳连和乡级应急队伍也配备了相应的装备,确保关键时刻专业工程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益。三是要搞好经费保障。经费保障是确保民兵预备役建设质量的基础,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四川省下发《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各类应急队伍在属地执行重大任务或参加重大活动实行一事一报,所需伙食、误工、医疗、各类保险等经费,由同级政府解决,跨区执行应急任务时,由批准使用的政府协调解决。各地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生活保障经费都应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进行统一保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