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倍的认识》课堂实录

《倍的认识》课堂实录

《倍的认识》课堂实录
《倍的认识》课堂实录

苏教三上数学《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能用“倍”说明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联系“倍”的认识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借助直观、由具体到抽象建立倍的概念活动中,感受概念学习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联系已有认识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现实世界,并与原有的知识具有联系;感受数学内容的特点,体会不同事物之间可以比较,比较的方法可以不同,对数学方法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拍手游戏 一、情感驱动,激趣引新 1.谈话引入。 2.出示2朵黄花,再依次出现1朵、2朵红花。 问:黄花朵数和红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

3.揭示课题。红花的朵数和黄花的朵数一样多,我们还可以这样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1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 (板书:倍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黄花的朵数和红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引领,让学生明白两种数量相比,除了原来学过的多与少的相差关系外,还有着倍的关系。从差比到倍比, 2 水到渠成的引出课题。】 二、探析数理,自主建构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黄花2朵不变,红花增加4朵,问:这时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2朵黄花圏起来,表示1份。 (3)说明:把2朵黄花看成1份,红花有3个2朵,也就是这样的3份,我们就可以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4)3倍什么意思?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 2.形成概念。 (1)提问:红花再增加2朵,这时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2)先圈一圈,再填一填,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交流: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 (4)小结:有几个黄花的朵数那么多,就是黄花的几倍? 3.认识算法。 (1)引导:用每2朵圈一圈的方法,可以看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如果要求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可以怎样计算呢?请小朋友们结合刚才图上的分法想一想要用哪种算法,拿出练习纸,列式计算。

《倍的认识》说课稿教学内容

《倍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50页,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课件中4个例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巩固对倍的含义的认识,以及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前两题,认识“倍”并加深理解。这两题的练习重点要放在“几个几”到“几倍”的推理上,用看到或摆出的“几个几”解释“几倍”。第二个层次是第3题,列式计算“是几倍”。先在图上连线,体会每几个一份地平均分,推理得到“是几倍”;再列式求得有关的倍数。这道题的练习重点是体会“几里面有几个几”的含义,经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里面有几个几”。第三个层次是第4题,在初步建立了“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直接用除法解决问题,体会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对本课学习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生是在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具备了认识“倍”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目标定位 1、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过程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张冬梅《倍的认识》设计与评析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作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张冬梅南京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周晓军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7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 1.引出“倍”,揭示课题。 谈话:春天来了,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都张开了笑脸!瞧,这里有黄花和蓝花(课件演示同样多的黄花和蓝花)。 提问:黄花的朵数和蓝花的朵数怎么样?(课件演示增加黄花的朵数)现在谁来说说黄花和蓝花的朵数关系呢? 小结:其实,黄花与蓝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小朋友们刚才所说的多与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 谈话:如果我们把蓝花的2朵圈起来,看作一份的话,(师边说边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可以在练习纸的第一题上圈一圈,再告诉大家。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呢?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小结: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板书)课件出示:蓝花2朵,黄花12朵。 提问:黄花变成12朵,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吗?在练习纸的第二题上试一试。 提问:谁来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圈的?发现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了? (修改板书: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设疑:我们来观察刚才的两幅图。你们是怎么一眼就从图中看出第一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3倍,而第2幅图中黄花是蓝花的6倍的? 追问:第二行有3个圈就是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倍,有6个圈就是有这样的6份,也就是6倍。真就这么简单吗?

倍的认识评课稿

倍的认识评课稿 “倍的认识”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起始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倍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倍的认识”是三年级数学教学重点、难点之一,它的概念比较抽象。 林荔香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通过拍手游戏进行引入,复习了几个几、求几个几可以用表内乘法计算,为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做了铺垫。接着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圈一圈等活动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并进一步拓展学生认识几倍、知道标准量不变、比较量改变,倍数也改变,无形中渗透了正比例的思想。再通过改变萝卜的数量,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改进的地方: 1、没有揭示今天的课题。 2、由于时间的不充足,后面的环节有些赶。在火眼金睛环节,学生还没思考,就进行下一环节,应先让学生先思考,再数一数,整理清楚后,再发言。以及其中的两个小环节忘记表达。 高华群教师在该教学中通过课前的小游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接下去的学习兴趣;以及通过圈一圈、摆一摆摆等游戏,直观形象地了该节课的内容,同时易于学生接受,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由例题开始,要学生摆图,学生边摆边想边说,初步感知“倍”的含义。接着做第一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充分观察图,讲数理;再做第二层次画图(第一行有5根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让学生画小棒)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除了巩固知识外,还加强数理的表述,看图找倍数关系,起到巩固知识,反馈检查,灵活运用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这个数理来帮助学生建立“1倍数”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数的数量,在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并且及时的表扬孩子,并让孩子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在练习环节,通过设计有层次的练习,深化孩子对倍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孩子爱动脑的好习惯;跳绳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段表示倍的关系,为解决问题做下铺垫。但是在最

张冬梅倍的认识课堂实录

张冬梅倍的认识课堂实录 游戏一:先听老师怎么拍的,再学着老师的样子拍一拍,教师边拍边说:“哒、哒;哒、哒”。 师:你觉得在拍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有节奏、中间要人停顿。 游戏二:教师边拍边说“哒、哒、哒”,要求学生拍2个这么多。 学生齐拍。 师:刚才你们拍了几下? 生:6下,一次拍3下,拍了2个3下。 师:大家表现真棒,伴着这节奏明快的掌声,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 生:萝卜。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看一看。 出示主题图。 师: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信息。 生: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教师在黑板上随意贴出: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师:红萝卜比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 生: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胡萝卜比红萝卜少4根。 生: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你真厉害!连这个都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倍的认识) 师: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它看成1份,那红萝卜呢? 生:红萝卜有3个2根。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到上面来摆一摆,让大家看得清楚一些。 请一个学生上台摆一摆,并介绍自己是怎么摆的。 生:我是2个2个摆的。 师:请你把它圈起来。 师: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胡萝卜的3倍。这句话有谁会说? 指名让学生说,接下来让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圈一圈。 师:刚才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到了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的关系。请你在作业纸上也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出白萝卜的根数与 胡萝卜的根数关系。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再请一个学生板演。 师:同学们,他圈的和你一样吗? 请学生汇报,怎么圈的?为什么这样圈?它们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 是胡萝卜的5倍。 课件出示: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白萝卜有9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 课件出示:白萝卜有10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白萝卜有100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倍。

《倍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名师优质资料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拍手游戏: 师:上课之前,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让学生说出是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 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就是刚才这道题,全班共同拍3个2)预备:(师做好示范的动作)开始!(师边拍边数1、2;空一小会儿,再1、2;再空一小会儿,1、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预备,心里数,开始!(老师带全班学生共同拍,师口型数数,不出声音) 3、刚才咱们合作做了个小游戏,现在哪两个同学愿意到前边玩?你们俩分分工,谁先拍,谁后拍?开始吧! 4、你们想玩吗?两人一组,每人玩一次。 5、我们看这组同学是怎样玩的? 指其中的一个人:他给你出题了,你来拍,大家一起来猜他(指出题人)出的是什么题目?大家猜完后反问:你出的是 ?(换另一个学生拍)师:课下同学们可以两人一组,继续玩,现在我们开始上课,看谁最精神!

《倍的认识 》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例1,例2“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出现的。运用找萝卜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引导学生建立几个几的方式,“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4.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萝卜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引导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通过观察主题图萝卜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倍的认识》教学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倍的认识》教学实录一、教学设想: 《倍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已掌握“比多”、“比少”、理解“份”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份总关系”的观念基础上进行的。基于以上分析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份”初步认识“倍”,使学生初步理解有几份就有几倍。 (2)、让学生经历“份”迁移到“倍”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类比、迁移等能力。 (3)、初步渗透事物之间彼此联系的思想、渗透集合思想。 二、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请两名同学自我介绍,(一高一矮)两个人站在这,你能从他俩个子上发现点什么? 生:**高,**矮. 师:他的思维真敏锐,用到了“比较”(板书)老师与他比呢?生:老师高,同学矮. 师:为什么一会说他高一会说他矮呢? 生:他刚才与同学比,现在与老师比 师:比较要有标准

师: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正是秋季,金秋采摘节又到了,都谁去参加采摘节了,谁愿意介绍介绍我们这都有什么特产?有这么多好吃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调动学生兴趣)(一)知识铺垫: 师:上周日我也参加了采摘节,摘到了这些水果。 1、课件出示图片:***(梨)师: 有几个梨?(3个) ******(苹果)师:有几个苹果?(6个) 2、师:梨和苹果比,它俩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苹果比梨多3个.你一下就看出来了,真了不起。还有吗?生答,师重复。 3、师:这就是原来我们在比较时都是比的“多少”,比较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比“份”(板书)如果3个梨是1份,(画圈)6个苹果的个数是几个3?(2个3)那么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几份呢?(2份)其他同学呢?都谁同意是2份? 师: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数一数。师:几个梨是一份?那应该几个苹果圈在一起?数苹果123圈起来。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几份?谁的个数是这样的两份? 生:苹果的个数是2份. 师:3个梨是1份,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2份。 师:看到我们这么多同学都参加了采摘节,,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们也想来参加,你们同意吗? (二)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意义: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倍 的认识》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

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5 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

爽爽文库汇编之 教研组长展示课资料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51页的例2。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乘除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本课教学的知识点主要有在建立倍的概念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由“倍”的含义,自主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生已掌握的“倍”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时,我创设情景,采用有效方式唤醒学生对以上知识的回忆。如,说一说“2的4倍”的意义,通过让学生说“2的4倍就是4个2”的意义,巩固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为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做好认知上的准备。 (三)说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尊重学生,注重发展”。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通过对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

倍的认识 评课稿

首先,感谢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精彩课堂,让我们听课的每一位老师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学习这节课后的感受: 一、首先这是一节“有知识”的课,这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知识不是讲的越多就越好,要讲的精准、精炼、精彩。少则得,多则惑。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取决于你对规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困惑在哪。听完黄丹老师《倍的认识》这节课可以看出课前她有认真钻研教材,能认真领会教材编排意图,运用好教材确定重难点。《倍的认识》选自于数学教材三上第五单元。原来这一内容是二年级的,但因为二年级只认识了乘法,所以只能从乘法的角度去理解倍的含义。这样就知识本身来是不够完整的。因此,2011版的数学教材将其安排在了三年级上册,这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也认识了除法,教学时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与应用,学生可以学得更好,理解得更透彻。“倍的认识”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目的在于认识倍,知道倍的含义,“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这一概念知识的生长点是乘法的意义,有关倍数的三类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这些都与“倍”的概念有很密切的联系,所以“倍”的概念建立至关重要。是三年级数学教学重点、难点之一,它的概念也是比较抽象的。 为了更好建立倍的概念,黄老师没有给“倍”直接下定义,而是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明白“把什么当作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从而逐步建构“倍”这一概念,整节课黄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对“倍”的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让学生分清三种萝卜及名称后,通过组织学生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整节课对知识的传授非常流畅,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二、这是一节“有方法”的课 知识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如何让学生愉快的学知识,这就得有方法,黄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巧妙,很有方法,课前游戏环节轻松愉悦,巧妙渗透本课关键“标准量”,探究新知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第七次修改) 育英小学蒋程芳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83页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九1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 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具准备:小棒,题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蓝精灵之歌,让孩子们一起唱。 师:这是什么歌啊?(蓝精灵)瞧!(出示PPT)今天咱们可爱的蓝精灵们带来了很多的 水果,咋们去看看吧! 一、比较引入,初步感知 PPT出示3个苹果,6个梨子。 师:瞧,这是蓝爸爸的水果,比较一下苹果和梨子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苹果比梨子少3个,(师引导,适时板书水果数量)也就是3比6小,6比3大,(还有什么发现)6里面有2个3,3+3=6. 师:在比较两个数的时候,除了发现数量之间有多和少的关系,还有倍的关系。(板书:倍) 师:关于“倍”,你想知道什么呢?(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它。(补充板书:倍的认识) 二、认识“2倍”,建立概念 1、学习“倍”的意义: (1)、分一分,说一说 师:如果把第一排的3个苹果圈起来看作一份(PPT演示),那么第二排6个梨子里有这

样的几份呢?请你在题单上圈一圈。(学生活动,师巡视正确圈法。) (抽生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圈的? 生:我是三个,三个圈的。(师在黑板上演示) 师:真能干,用圈一圈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6个梨子里有这样的两份。像这样(演示PPT)把第一排的苹果的数量看作一份,在6个梨子里能圈出2个3,也就是这样的两份,我们可以说6里面有2个3,也可以说6是3的2倍,这就是6和3的倍数关系。 师:大家跟我一起完整地说一说它们的倍数关系。 (隐藏三句话) 师:如果没有这三句话了,你还能说吗?(抽生说,师板贴) (2)、PPT出示不同的“2倍”关系 师:说的真棒,蓝妹妹和聪聪也带来了些水果,他们也比较了梨和苹果的倍数关系,请 看,这是蓝妹妹的水果,她说梨子的个数是苹果的两倍。下面是聪聪的水果,他也说他的梨 子的个数是苹果的两倍?他们说的对吗?(PPT出示图,学生观察图,然后判断蓝妹妹的话)生:对的。 师:别着急下结论,请大家像刚才(师指黑板)这样,在题单上圈一圈,填一填,然后 再判断他们说的是否正确?(师巡视,指导台下学生汇报,在抽生上台汇报。)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吧?(提醒学生“先说你是怎么圈的,再说你是怎么填的”。)学生汇报:两个两个圈,发现4里面有2个2,4是2的两倍,所以梨子的数量是苹果的2倍,所以蓝妹妹说的是正确的,聪聪的水果里,把4个苹果看作一份,在梨子里面4个4个圈,发现8里面有2个4,8是4的两倍,所以聪聪也说对了。(学生互动评价)师:看来大家都能判断,真能干! 师依次出示三幅图(包括前面的)追问:那同学们请看蓝爸爸的水果,蓝妹妹的水果, 聪聪的水果,是一样多的吗?(不是)那为什么都是2倍的关系呢?小组讨论一下,待会请同学汇报。 生:因为梨子的数量都是苹果的两份那么多。/因为梨子都圈的两份。 师:那是把什么看作一份来圈的呢?(学生回答,若有学生提到了苹果) 师:大家从不同中看到了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苹果与梨子的数量都是一份与两份的关系。 (3)判断笨笨的话,巩固一份数。 师:接下来再来看看笨笨的水果,(出示PPT)判断一下他说对了吗? 生:错了。

倍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的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指导。为此,在设计上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数一数的过程,逐步建立倍的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

《倍的认识》评课稿

《倍的认识》评课稿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吴老师在本课的设计以及执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了多种素材让孩子圈一圈、说一说、从而引出课题“倍的认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分散了本课的难点。再通过学生活动,摆圆片既让学生主动去设定一份数,还思考怎么摆能令人一目了然看出倍数关系,这就让学生时刻不忘一份数这个标准量,对倍概念的建立强化巩固了,也使新知识(倍)和旧知识(几个几)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给予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积极地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去主动探索,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练习的设计中,教师请学生摆3倍关系,当学生汇报摆的结果时,引导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述,使学生对“倍”的概念以及“一个数的几倍”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吴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学、说、圈,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刘松《倍的认识》(课堂实录整理)教案

刘松《倍的认识》(课堂实录整理)教案 一、从生活出发,体会标准量 挑选学生A并选出比A高和矮的学生各一名。 师:为什么A的身高没有变,你们一会儿说A高,一会儿说A矮呢? 生:因为他和不一样高的人比。 师:A和不同的人在作比较,也就是说,比较的标准不同,那结果自然会发生变化,对吗?所以A同学一会儿高,一会儿矮。如此深刻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了,那这节课的学习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二、体验感知,认识“倍” (一)认识1倍,感知倍的含义 (贴3朵黄花) 师:这是几多黄花?请问三朵黄花是多还是少呢? 师:其实说多说少都不科学,因为没人和它比较,也就无所谓多和少。没人和黄花比较,它很孤独,这是红花来了(3朵)。红花和黄花比,现在怎样?(一样多) 师:此刻红花和黄花比,红花黄花一样多,也叫同样多,还叫相等,其实就是一样多。师:红花和黄花一样多这件事情,除了我们刚刚讲的同样、相等之外,在我们数学上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可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红花和黄花一样多,除了说一样多,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呢?(指“倍”引导)聪明的同学已经想到了。 师:除了说红花黄花一样多,还可以说,红花是黄花的一倍。这时候可以说红花是黄花的一倍,一倍就是一样多,一样多就是一倍。 (二)认识多倍,理解倍的含义 1、(贴一朵红花) 师:现在还是一倍吗?叫一倍多一;(再贴)一倍多二;(再贴)一倍多三还是二倍。你们同意吗?(再贴)......“3倍”。此刻红花与黄花比,红花是黄花的3倍,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红花是黄花的3倍的啊?怎么解释这件事呢?没举手的同学,3倍没错,可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生:它比黄花多2个3朵。 师:你听懂了吗?老师听懂了,接下来换个人说说,让所有人都听明白,怎么看出来红花是黄花的3倍的。 生:红花有9朵,9÷3=3 师:黄花有3朵,红花有9朵,红花比黄花多6朵。他刚刚说9÷3=6,那说明红花里有几个3?黄花里有几个3?黄花有1个3,红花有3个3,那当然红花是黄花的3倍。 师:谁还能讲得更清楚一些,让一年级的小朋友都能听明白,可以圈一圈。 生:3个一组,3个3就是1倍。 2、(课件) 师:红花是黄花的几倍?我们学最后那位老师圈一圈。OO这是一份黄花,红花有这样的几份?(3份)所以红花是黄花的3倍。 (展示4朵的情况) 师:现在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师:我们还是把4朵黄花看成一份,红花有这样的几份?(3份)所以红花也是黄花的几倍?师:仔细看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的认识)说课稿 桥头小学汤奕棋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

倍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的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静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入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霹整数倍莎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出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髓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跨的概念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

“倍的认识抒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新课标歸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指导。为此*在设计上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说一说r画一画、数一数的过程,逐步建立倍的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的方式,使学生建立篥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 把握理解髓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倍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本课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说教材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 “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目标如下: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的学具操作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经历、体验和探索,在亲身感受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例外层次的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概念。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调和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详尽意义。 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详尽来说说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安排了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在课件中出示熊出没的图片,问;“大家喜欢看熊出没吗?今天熊出没的小动物们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和做游戏。首先,熊大要考考大家,请看题目:出示课件学生仔细观察,根据题意,口头列出算式,并总结出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引领复习旧知,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唤起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环节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三年级备课组(王玉民、刘丽珠、王劲青、欧友凤、吕凌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思路。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预设:(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全班共同拍3个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

提问:怎样判断第二行星星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教师板书:4个星星为一组,第二行摆了3组,所以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3、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动手操作 师: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同学们会摆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动手摆一摆。 汇报交流(说清第二行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来) 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过程。 (2)结合实际说一说。 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例子,用倍的关系说一说。 (31)师小结:比较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是以较小数为一份数,再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较大数就是较小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几个这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判断,进一步来巩固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圆片观察,使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三、巩固拓展 1、拍手游戏。同桌对拍练习。 2、完成教材第50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再填空。 (情调:以较小数为一份数,再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 3、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1)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2019倍的认识教案公开课

一、旧知迁移,引入“倍”的概念。 1、师摆圆片○○ ○○○○○○ 师:小朋友们,瞧,老师摆了两行圆片。比较一下,第一行和第二行,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行的圆片比第二行的圆片少4。第二行的圆片比第一行的圆片多4。 师:还有吗? 2、师:以前,我们比较两个量经常用多、少来表示,其实有时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倍”来表示,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 3、师:把第一行的2个圆片看成1份(圈一圈),那么第二行就有这样的几份呢? 师: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圈一圈。1份、2份、3份。(师边圈)师:把第一行的2个看成1份,第二行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 完整表述:把第一行看成一份,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所以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指名3个。)

师:你会说了吗?同桌一起说一说吧!大家一起说一遍。 二、再次感受,加深“倍”的理解。 1、师:现在老师继续摆,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还是摆6个。 (1)师:这两行圆片之间有倍数关系吗?(有)你来说。 生: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2)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可以让大家一下子就看出第一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2倍? 预设①生:圈一圈。(用虚线) 师:你打算怎么圈?(3个3个圈)为什么是3个一圈? 生:因为第一行有3个圆片,所以第二行也3个3个圈。 师:确实,像这样圈一圈,能让我们一下就发现两行之间的倍数关系。 师:再想一想,除了圈一圈,怎样摆,也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生:3个3个分开摆。(请该生上台摆一摆) ○○○ ○○○○○○ 师:真聪明!为了让我们一眼看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也可以这样3个3个分开摆。(师分开摆) 师:不管师圈一圈(用虚线分一分),3个3个分开摆,都是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