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4.2《工业地域的形成》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4.2《工业地域的形成》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4.2《工业地域的形成》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4.2《工业地域的形成》说课稿

说课:《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教材内容:《工业地域的形成》

二、授课类型:电脑辅助教学课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在学生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工业区位选择》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工业生产活动因为相互联系而产生的集聚,进而形成了工业地域作进一步重点论述,三部分内容紧密联系,逐步递进,同时本节也为将要学到的《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等章节作了相关的知识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应用理论知识的辽阔空间,培养学生实际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地理技能素质。

2、教学目标:

1.工业联系的方式。

2.工业生产的集聚和分散。

3.工业地域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4.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

5.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

(3)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

2.难点

(1)新兴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

(2)工业地域之间的差异。

3.解决办法

(1)关于工业的联系问题,关键是使学生明确工业之间联系的方式。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工业产品入手,链接课文插图,说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列出工业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①生产联系;②空间联系;③信息联系。

(2)由于学生对工业的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对工业的集聚原因和优点比较容易理解。在讲述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部分内容。而对于新兴工业的分散问题,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利用改革开放后当地兴建的“三资”企业为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3)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简单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弊端,尤其是工业集聚所引起的工业“饱和”、污染加剧、各种资源供应紧张、交通负荷加大等严重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学会全面地分析问题,而且也是为后面学习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发展变化奠定基础。

(4)工业地域的形成,涉及到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开发历史、经济结构和水平等诸多因素,在此不宜过于展开,只需要让学生知道工业地域是由工业的联系和集聚而形成的,待后面的具体工业地域中再作分析。本节中应主要讨论工业地域的不同类型及其主要特点,并以启发式和谈话式引导学生对其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4、教材处理:

①文字:以该节课文中的三个小标题为主线,列出“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工业的集聚与分散的主要原因”、以及“工业地域的特点”为讲课的三个重点内容,用POWERPOINT 幻灯片制作软件制作成幻灯片形式展开论述;

②图片:将课本中5.33、5.35、5.36图以及地图册P13中《中国上海渚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图作为讲述三个重点内容的链接说明,详细说明新兴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及工业地域的之间的差异,以求难点突破,其它图片作为辅助教学之用。

③巩固学习:在新课结束前,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的优点,通过对馈练习的提问及讲评,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这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充分捕捉反馈信息,作为未来的教学中的参考。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根据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特点,主要采取教师重点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一些富有启发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采取讲议结合的方式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辅以反馈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形象生动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奋点,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学法指导:

1、依据教学目标,精读课文,把握重点;

2、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4、联系已学知识,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及理论依

【引入新课】

【重点提示】

【展示工业联系的

1.如右图,围绕图中

的铁矿资源分布,本地可发展哪些工业?

2.要在此地建一钢铁厂,应布局在那里?需要解决哪些

问题?事实上,由于钢铁厂建成后,这里还会出现相关

的一些工厂,如机械厂、造船厂等,这样我们就看到了

一个以钢铁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地域出现了。那么,什么

利用幻灯

片提出问

题引入新

课,有利

于吸引学

生的注意

力,有效

调动学生

的学习兴

趣,唤起

参与意

识。

标题】

【链接图例,逐一分析】

【展示工业的集聚与分散标题】是工业地域?它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

个问题。

在屏幕上列出本节课的三个重点内容: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

因;3、工业地域的特点

一、工业联系(1)生产联系(链接图例:纺纱厂、织

布厂、印染厂)指导学生读图5.33,思考:A、图中各

厂之间的哪些方面存在工业联系?(投入和产出)B、各

厂集聚在一起形成的工业区,有什么特点?(面积大,

发育程度高,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2)空间联系(链接图例:服装厂、鞋帽厂、电器厂)

我镇的桃城经济开发区有哪些工厂?这些工厂之间是

否具有投入与产出上的联系?那么这些厂之间具有什

么样的关系?(共用公共设施)(3)信息联系(链接图

例:计算机联网)除上述物质上的联系以外,工厂之间

还有信息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1)工业的集聚工厂之间集聚

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工厂会这样集聚?引导学生讨论,

得出原因。

突出重

点、明确

学习目标

不同联系

方式用图

例加以说

明,有利

学生举一

反三,化

难为易。

【提出问题】

【师生讨论】

【师生归纳】

【提出问题】

【师生讨论】

【师生归纳】

【展示工业地域的标题】

【按形成条件分类分析】在这些原因共同作用下,工厂间的集聚会导致什么样的

结果?(形成专业化生产地域)

中关村集聚有大量新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并不存在生产

上的联系,为什么会集聚呢?(接近市场、接近用户、

及时反馈信息)

小结:工业集聚形成两种不同工业类型:专业化生产集

聚地域(链接图例:北京燕山石化工业区的集聚)和新

兴工业区(链接图例: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2)工业的分散

a.从工业分散的角度考虑,为什么三沙华美实业有限公

司会发展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三车"配件基地?("三

车"配件短、小、轻、薄,运输成本低)。

b. 链接图例:指导学生读图5.35思考,福特公司为什么

元件来自世界各地?(寻找最佳区位,如接近市场、接

近原料地、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

小结:分散的原因有二:运输成本低或寻找最佳区位

三、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

业地域

2、形成条件

⑴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

工厂在地理上相互接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⑵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把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

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或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

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各工厂是由于共同利用

通过学生

讨论让学

生大胆想

象,提出

自己的看

法,培养

学生的发

散思维,

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

力。

结合身边

熟悉的事

例,分析

新兴工业

的分散原

因。较容

易实现难

点突破,

同时进行

热爱家

乡、建设

【按类型分类分析】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的。(链接图例:上海漕河泾新

兴技术开发区。)

3、工业地域的类型

⑴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依赖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的

初步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工业。一般在经济比较落后的

地区,面积小、发展潜力小、资金和技术条件有限。问:

面粉厂、制糖厂为什么不能发展成为"糕点城"、"糖果

城"?(面积小、发展潜力小)

⑵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链接图例:中国钢城鞍山的

工业地域):工厂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如钢铁工

业,由许多工厂集聚在一起,再加上方便众多工人生活

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面积大,发展程度高,由

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其位置由核心工厂

的区位因素而定。如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煤炭区位→

铁矿区位→ 市场区位

家乡的爱

国主义教

育。

用相应图

例加以说

明,化难

为易,便

于学生举

一反三,

增强理

解。

【总结扩展】

【反馈练习】

【布置作业】工业的联系导致了工业的集聚,工业的集聚促使了工业

地域的形成(用幻灯片突出显示)。不同的工业地域有

不同的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的基本线索。那么,

一个工业地域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已经形成的

工业地域如何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进行改造和调整?

我们将在下几节课中,结合几个世界著名的工业地域进

行讨论。

读课本P31图,完成下列练习(先提问,后出示答案)

⑴图中各专业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

⑵图中各专业工厂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工业地域,其特

点是面积广,,发育程度较高,容易扩展形成工业城市。

钢铁工业区早先指向煤炭,区位,20世纪初指向铁矿区

位,二次大战后指向港口区位。钢铁工业区区位的发展

变化,主要受其核心工厂区位因素的制约。

(3)从投入产出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的

是:( C )

A、化纤厂

B、电视机厂

C、汽车厂

D、皮革厂

(4)下列四组工厂之间,基本上没有投入产出联系的

一组是:(B)

A、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

B、服装厂、鞋帽厂、包

带厂C、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D、炼油厂、石油化

工厂、塑料制品厂

(5)下列工业区中属于专业化生产集聚地域的是:( C )

A、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

B、苏州工业园区

C、上海宝

山冶金工业基地D、深圳蛇口工业区

(6)下列以工厂为主的工业地域中,发育程序较低,往往

形成了工业城市的是:( A )

A:甘蔗制糖厂B、石油化工厂C、汽车制造厂D、

钢铁厂

通过总结

与扩展,

与课前的

重点提示

相呼应,

并且为下

一节的新

课学习作

了铺垫。

新课结束

后,利用

多媒体教

学课堂容

量大的优

点,通过

对反馈练

习的提问

及讲评,

有利于学

生对所学

知识的运

用与巩

固。

通过社会

实践活

1、构思设计一处工业地域,并画出示意图。要求:(1)至少包括三个在生产过程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2)要有若干个向同一工厂提供零部件的工厂;(3)要有若干个围绕同一基础条件(如劳动力、交通等)集聚的工厂;(4)尽可能体现出一定的工业科技含量;(5)布局有序、合理,并能体现出对环境保护的考虑。

2、本周六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三沙华美实业有限公司等地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对本地区的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情况进行调查,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动,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研究、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七、板书提纲: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的联系

1、生产联系

2、空间联系

3、信息联系

(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1、工业的集聚

2、工业的分散

(三)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2、工业域的形成

(1)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2)规划建设建设的工业地域

3、工业地域的类型

(1) 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2)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的基本步骤与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如:

1、参与式

2、讨论式

3、互动式

4、体验式

5、研究性学习

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

三、说学法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五、说板书

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

说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

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3、教学目

的的确定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4、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战士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小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

3、理论与实际要

有机统一。

三、实效性原则--说课活动的核心

任何活动的开展,考试大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

2、针对性强大。

3、准备充分。

4、评说准确。

四、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教学构想转化为教学活动之前的一种课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为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