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18最新教材)

2018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18最新教材)

2018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18最新教材)
2018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18最新教材)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例1、例2、例3,P3—课堂活动1、2,P5课堂活动1,练习一第1、2、3。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要用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来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在合作学习中探讨计算方法,体会某些方法的合理性与简捷。

3、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重点:探讨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师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到过体育馆看过比赛吗?几个小朋友来到了北京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这儿听听,那儿瞧瞧。发现了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1、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据能解决那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表示吗?

3、这些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见过吗?有什么特点?(因数都是两位数)

引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

1、体育馆的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你能用算式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怎样计算48×10=?说说你的想法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中汇报)

生1:10个十是100,48个十是480

生2:48×9=432,再加上48,就是480.

生3:48的10倍是480。

……

师:你们想出的这些方法都不错,能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棒!

3、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加以比较,掌握一种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你更愿意用那种方法计算?

4、算一算

96×10 54×8 85×10

(1)、先独立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方法,并相互评判。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和左边男孩子的问话:“一共有多少袋面粉?你们能帮他计算吗?

1、怎样列式?

2、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与例1的计算相比较,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例3:20×40

1、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怎样口算最简便。积极动脑,完成知识迁移。

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4、及时反馈组织学生完成算一算:

21×20 45×30 50×32

先独立计算,同桌相互评价。

三、课堂小结

1、我们这节课讨论的是什么计算?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说说通过讨论计算方法后,你的收获。

四、课堂活动:完成P3,P5的课堂活动。

1、同桌互相出题算一算,说说口算的方法。

2、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3、完成练习一第1、2、3题。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材P4~例4,P5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较快地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喜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讨估算方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

2、说一说:20×30,你是怎样口算的?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二、学习新知出示例4图:熊猫阿姨的小卖部有许多商品,学校买了11个皮球,大约要多少钱?你能帮忙算一算吗?

1、怎样列式?

2、集体讨论估算方法。

3、指名说说。

(1)、先自主探索估算方法。

(2)、同桌互相说一说。

a. 18×11,买10个要180元,买11个要比180元多一些。

b. 1个大约20元,10个大约200元

…….

(3)把不同的估算方法进行比较。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7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全班交流算法。

2、处理练习一4、5、6、8、9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P8~例1、例2,P11课堂活动1、2题。

教学目标

1、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必须写在十位上的道理。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口算:

30×20 12×40 50×20

40×16 10×23 53×30

12×4 12×10 25×10

学生独立口算,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出示例题:算这些卷笔刀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板书:12×14

1、可以怎样计算?

(1)先算4盒多少个,再算10盒多少个,最后把它们加起来。

(2)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2、在竖式计算中,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计算?

4、重点理解第一步先算什么,积表示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积又表示什么,应该怎样书写。

12× 1 4

4 8表示4 个12 是48

1 2 0表示12 个10 是120,所

1 6 8以这个“2”必须写在十位上。

简写为:

12 × 1 4

48

12

168

3、在竖式计算中探讨计算方法。

(1)先算什么?积表示什么?

(2)再算什么?积又表示什么?

(3)书写要注意哪些问题?

4、试一试:

142 14 3

× 2 7× 8 5×2 6

教学例2:

出示例题图

1、看懂图意,列出算式。

2、在竖式里怎样计算?(集体讨论)

3、重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每一步表示什么,使学生在理解每部分积是怎样得来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板书:

3 4× 2 5

1 7 0□×□的积

6 8□×□的积

8 5 0□+□的积

4、讨论:

(1)例1、例2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3)师小结:先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课堂练习:

1、笔算79×80,一人板书,其余同练。

2、再算一算:

73×21 96×15 45×18独立练习,同桌互相检查。

3、课堂活动 P11~1、2题。

1、算一算,说一说。

2、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两个数相乘的积。并观察第三个乘积与前面的两个乘积有什么联系。

(1)、学生独立计算,说一说。

(2)、先计算,再观察、发现此题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10~例3,P11课堂活动3题,练习二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加深对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方法的理解。

2、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3、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可以验算乘法。

教学重点:理解进位数的书写。

教具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5×10 20×23 54×20 30×50

2、计算:

3 5 2 8

× 1 2× 1 6

两人板演,全班齐算,集体订正。

二、知识迁移例3:

出示例3。

1、理解题意,养鸡场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3、重点关注积的连续进位。强调板书:

85

× 41

85

340百位上为什么写4

3485

4、尝试练习。

41

×85

5、比较这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6、算一算:

38 4236

×42×38×25

(在计算方法的讨论中,强调运用知识迁移构建新的点: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活动独立完成P11~3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课堂练习练习二第1、2、3、4、5题,独立完成。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教材P13~P14,练习二第6~10题,以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计算、较快地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喜欢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27×10 34×20 29×3

10×67 25×30 40×50

2、 P13~6。(装桃比赛)

3、 P13~8。

4、 P14~9。(算一算,填一填)

二、巩固练习独立完成第7题,先在作业本上笔算,再填在书上。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及时评讲。学生笔算在作业本上。

三、解决问题10题:

1、要求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再订正。

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弄清题意,正确列式计算。

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四、找窍门思考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填一填。

组织学生积极动脑,说一说应该怎样来填写,从哪个□开始填起。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探索规律。教材P15例1,课堂活动1、2题,练习三第1、3、5、6题。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学习通过现象探索发现某些简单规律的方法。

2、能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3、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学习通过现象探索发现某些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例1主题图。

1、逐一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并通过他们的对话的情景。

2、告诉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情况,并将小汽车的行驶情况列成表。

每时行驶(km) 60

行驶时间(时) 1 2 6 12

行驶路程(km) 60 120

(1)、学生填表。

根据学生填好的表格,让学生说明自己填表的方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从表上看,你发现了什么?

分组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

生1:每小时行的路程不变,时间用得越多,行的路程就越多。

生2:每小时行的路程不变,时间扩大几倍,路程也就扩大几倍。

生3:它们的速度不变,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4、在生活中你遇见过这样的问题吗?举例说一说。

5、看算式,找规律。

学生观察交流后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课堂活动

1、出示课堂活动一算式,根据算式填结果。

2、看算式找规律,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汇报。

完成练习三3、4题。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三第1、2、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探索规律。教材P16例2,课堂活动2题,数学文化杨辉三角,练习三第5、6、7、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能从数的排列中去发现隐含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规律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能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现象发现探索某些简单规律的方法。

一、故事引入

教师:我国南宋末年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就是杨辉。他在数学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其中计算技术方面的成就最突出,著名的“杨辉三角”对人类数学研究作出了贡献。今天我们要发现的规律就与“杨辉三角”有关(出示例2)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数列,请学生观察这些数的排列,找找其中的规律,再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汇报。

生1:每排左、右两边的数都是1,只有中间的数在发生变化。

生2:每排都比它前一排多一个数。

生3:从第一排的1斜起看,依次是1、2、3、4……

生4:每排中间的数都等于前一排左、右两个数的和。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了这么多新发现,每排的第一个数都是1,中间的数都是它前一排左、右两个数的和等等,找到了这些规律,你们能知道第5排该填哪些数吗?试一试。再填出第6、7排各数。按这样的规律再往下面填,还会填吗?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只要我们找到了事物内部隐藏的规律,就能正确地填出未知的各数。

三、巩固提高

1、独立完成练习三第5、6、7、8题。

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思考题:引导学生先计算,再观察例子并思考。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P20~例1,P21课堂活动,练习四1、2、3题。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2、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方法。

3、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教师出示例一情景图

问:你从情景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在生活中这样的排队现象里也有许多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3、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师出示例1的有关条件,并提出问题:22所小学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团体操训练?

2、根据你了解的信息,能不能自己解决这一问题?

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4、指导学生看书验证,并填写在书上。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

(2)全班交流汇报。

四、完成练习四第1、2、3题。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21例2,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

2、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解决方法。

3、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探索等差数列求和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小朋友喜欢喝饮料吗?

出示例2。说说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师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解决问题。

二、学习新知

(1)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 要求题中的问题要知道什么条件?可以用哪些方法算,怎样算?

a、学生分组谈论。

b、分组汇报解题思路。

(3)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活动: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练习,然后小组讨论解题思路,最后分组汇报。

2、完成练习四的4、5、6、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P22~例3,P23课堂活动,练习四8--13题。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2、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方法。

3、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老师讲解春游的故事,同时出示例3情境图

激趣引入: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问:你从情景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排队上车)

2、在生活中这样的排队现象里也有许多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3、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师出示例1的有关条件,并提出问题:参加春游的同学有多少人?

2、题中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根据已知条件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生一:先算共坐了几辆车,再算这些车上坐了多少人,最后算一共有多少人。生二:先算已经走了多少人,再算又走了多少人,最后算一共有多少人。

师:解决问题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呢?

4、指导学生看书验证,并填写在书上。

三、应用拓展

1、课堂活动。

(1)学生看图后独立进行选购。

(2)同桌互相议一议,商量选购办法。

(3)汇报选购情况。

2、根据购物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独立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4、全班交流汇报。

四、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四第8----13题。

第二单元

面积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材P31――34,主题图.例1.例2及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认识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经历认识面积.比较面积大小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教学准备:

教具:钉子板、橡皮筋.完整的树叶。

学具:钉子板、橡皮筋.完整的树叶。

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探索新知:

1、认识面积

一、认识周围物体的表面。

(1)、出示几样物体,认学生观察物体的表面(全班交流)。

(2)、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你有什么感觉?

抽生回答,全班交流。

生:我摸了摸,发现它们的面很光滑.表面很平。有些能全部摸完,有些面摸不完。有的面我能摸到边沿,有的不能摸到边沿。

(3)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摸一摸.看一看,都能发现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它的这个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例如:书的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4)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教室这些物体的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二、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⑴、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这是我们以前认识过的一些平面图形,你能用颜色涂出它们的大小吗?涂颜色的部分也就是它们的什么?(面积)⑵、小结: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比较面的大小。

(1)、讨论比较方法。

我们要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有什么好方法吗?抽生回答。

(2)、进行类比,感觉比较方法。

看书P35图A和图B,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吗?

以学生的发言,引发思考:当测量单位不统一时,我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要想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必须统一标准来进行比较。

(3)、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找一找教室的面积。

四、课堂作业:

1、围图形.画图形,感受图形面积的大小。

①P34课堂活动第1题。在钉子板上围也你喜欢的图形,每围一个图形,要数出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格?

②课堂活动第2题。画3个面积等于9个方格的有趣图形。

要求:

1、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之间互相帮助。

2、独立完成,抽生反馈,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是谁?(面积)哪什么是面积呢?生活中还有哪地方会有面积呢?

认识面积单位(二)

教学内容:教材P35――37,例3及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到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2、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建立cm2.dm2.m2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3、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对长度单位与相应的面积单位进行比较,能更好建

立长度与面积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在操场上画出一个1m2的正方形。

学具:直尺、铅笔.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什么内容吗?哪什么是面积呢?复习面积的定义,抽生回答面积的含义。

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感知1cm2

(1)、做一做。

请同学们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学生完成以后,这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成1cm2。

(2)、量一量

估计一下,文具盒的上表面大约有多少cm2?并量一量文具盒的上表面的面积是多少cm2?可以边量边作记录。

2、感知1dm2

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剪下来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这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成1dm2。

估计一下,课桌的面积是多少dm2?并量一量,课桌实际的面积有多少dm2?3、感知1m2

(1)做一做。

在黑板上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看一看,这个正方形有多大。这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成1m2。

(2)估计一下,教室的地面大约有多少m2?

4、说一说身边的物体表面大小。

5、小结:我们刚才认识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如果要测量和计算更大的面积时,我还可能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例如:公顷.平方千米等等。

课堂作业:

1、课堂活动第1题。

数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图中的一格表示1平方厘米)

2、课堂活动第2题。

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图形,王欢已经摆出了下面4个,你还能摆出哪些?

3、课堂活动第4题。

说一说生活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

1、抽生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2、小组合作,动作操作。

3、在老师画出图形的基础上感受1平方米.

4.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面积单位方面的知识。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面积单位的认识(三)

教学内容:教材P37―38,练习六

教学目标:

1、在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积极主动地参与面积单位的感受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准备:

教具:钉子板

学具:钉子板、1平方厘米的方格子。

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那么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

3、引入新课

那么你们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巩固新知:

1、练习六第38页第3题。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做之前先复习所学过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练习六第38页第4题。

拼一拼,填一填(1格是1平方厘米)面积可能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纸拼一拼,周长可以动手量一量。有没有什么好方法,不用拼和量就能知道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3、练习六第38页第5题。

按要求在钉子板上围图形。

(1)面积是10平方厘米。

(2)周长是16平方厘米。

提倡多种方法,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4、练习六第38页第6题。

估一估,量一量。量的过程中注意准确性。

5.练习六第38页第7题。

王大爷卖豆腐干。如果正方形的那块卖1元,那么,其他各块大约要卖多少钱?观察其他的各块豆腐的大小与正方形的那块有什么联系?

例如:三角形的哪块正好是正方形哪块的一半,那么它就能卖1元的一半,5角。1、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2、动手操作,认真思考后完成。汇报结果。

3、独立完成,抽生汇报,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几块豆腐大小之间的联系。

6.练习六第38页第8题。

小调查:

了解你自己所住房间的面积大小约是多少。

根据学生课前调查的情况,小组展开交流.讨论。全班交流各组的信息。7.思考题

看一看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哪些相等?

图2和图4以及图5都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它们的面积相等。

先独立观察.思考,再互相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8.你知道吗?

我国陆地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是300万平方千米。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多吗?都有哪些呢?

面积计算(四)

教学内容:教材P40-41例1.2及相关的课堂活动1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并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实验中.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直尺、卷尺、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2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具:直尺、卷尺、每个学生准备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20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怎样规定的?

指名回答: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拼长方形并填表。

(1)、拼一拼,用一些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出不同的长方形。(2)、说一说,你拼出的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抽生回答,全班交流。

(3)、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把学生所拼出的各种长方形展示在黑板上。并根据

(4)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5)小结:长方形里小正方形的个数就等于它的长X宽。

2、教学例2

1、量出下面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1cm2的正方形纸片去覆盖每个长方形,并填表。

活动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并完成表格。

(2)、汇报结果,整理在黑板上。

(3)、根据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之间有什么联系?

(4)

2、自己动手拼一拼。

要求:

(1)、学生独立拼长方形。

(2)、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拼出的长方形。

(3)、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长方形的面积以及长.宽有多长。

(4)、学生观察表格,小组讨论,汇报发现。

师生交流,总结归纳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课堂作业:

1、P42课堂活动第1题。

你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并算出面积。分组活动,独立完成,填写表格。

2、量一量周围的物体(规则的)长和宽,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四)、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索,发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要祝贺大家。希望同学们下节课也像今天一样积极.勇跃的去研究去发现。

面积计算(五)

教学内容:

教材P42,例3及相关的课堂活2题,练习七第5、6、7、8、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通过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实验中.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视频展示台。

学具:钉子板.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2、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生回答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X宽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师问:电视机荧屏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求电视机荧屏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面积的?我们需要什么条件呢?(长和宽)

怎么计算呢?

一起列式计算

56X42=_____cm2

(2)遮电视机的方巾是什么图形?怎样算它的面积呢?

分组讨论,交流。

(3)小结:长方形面积=长X宽,正方形的长和宽都是一样的,就是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4)要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现在我们会计算方巾的面积吗?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新知

1、课堂活动第2题。

在钉子板上围图形。

(1)围出面积是16cm2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2)围出面积分别是4cm2和2cm2的图形。

2.练习七第1题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3.练习七第2、3题。

独立审题,说思路,列式解答。

4.练习七第4题填表。

根据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完成表格。

5.练习七第5题。

配一块与方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

6.思考题。

右图是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54cm,1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cm2?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解决。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发现同学们能非常熟练的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

面积计算(六)

教学内容:

教材P45,例4以及相关的课堂活动,练习八1-----6题。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运用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积极主动地参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数学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明确面积和周长各自的定义,感受面积和周长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教具直尺

学具钉子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长方形面积=长X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2、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那么你们会用我们学过的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

教学例4

1、估计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1)说一说,你怎么去估计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好办法?

分组讨论,怎样估计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抽生汇报,全班交流。

2、测量出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1)动手操作,测量长和宽。

(2)独立完成,计算面积和周长。

3、对比估算得到的面积和通过测量计算得出的面积的不同,说一说估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新知

1.课堂活动第1题。

在钉子板上围出下面4个图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

汇报:用平移法可以知道,这四个图形的周长是一相的。而面积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图形形状的变化就直接影响到图形面积的变化。)

2、课堂活动第2题。

先估计教室的面积,再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按要求完成。

(1)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

(3)抽生汇报,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处理练习八相关习题。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简单的换算(七)

教学内容:

教材P48、49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练习九1-5题。

教学目标:

1.在认识cm2.dm2.m2.km2.hm2的基础上,探索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2.会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面积是1dm2.1m2的正方形

学生准备 1 dm2 1 cm2大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学习过那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下面这个大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呢?

生:数格子,一个小格子边长是1厘米,面积就正好是1平方厘米。大正方形里正好有100个小正方形,因此它的面积就是100平方厘米。

生: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边长X边长就是10X10=100平方厘米。生:大正方形的边长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面积就是1X1=1平方分米。........

师:同样的一个大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也是1平方分米。那么,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师: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

生: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边长X边长就是

1X1=1平方米。

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呢?

生: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也就10分米;那么面积就是10X10=100平方分米。

........

师:同样的一个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分米,也是1平方米。那么,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1平方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进率又是多少呢?鼓励学生积极探讨。

4、教学例3

出示例3图,计算这块窗户的面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量一量,再换算。

2.课堂活动第2题。比赛说一说,谁的反映最迅速?

3.练习九第1题。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练习九第2、3、4题。

5.练习九第5题。明确被洒水的地面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就要用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强调哪些是较小的单位,哪些是较大的单位。)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52,例1.例2.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估计的过程,获得一些基本的估计方法。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2)集体读题,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3)要求这块田可以收油菜子多少千克,需要知道什么?

(4)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分组汇报。

(5)独立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尝试练习

练习十第1题,独立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教学例2

(1)出示例2,读题理解题意。

(2)指导学生画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3)怎样计算草坪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分组汇报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种方法解决。

生1:用整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路的面积。

生2:把两块草坪接在一起,是一个长方形。

(5)现在要给小路铺上地砖,如果9块砖正好铺1平方米,那么至少需要多少块地砖?

(6) 1平方米用9块,有多少平方米,就有多少个9块,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7)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2,折一折,画一画。

把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2.练习十第二题。

师问:求这个正方形花园的面积用什么方法?,求周围一圈的篱笆也就是求什么?怎样算?

3.练习十第4题估计这块麦田可以收小麦多少kg?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又有了哪些收获呢?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3、5、7、9题

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61、62页

教学要求:1、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经历活动,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想去思考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2、强调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又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3、通过活动的总结与回顾,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资源:素质教育基地。

教学环节:

一、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了解活动基地的基本情况,并向学生作介绍。

有篮球场、乒乓台、苗圃地、绿化带、果园,还喂有鸽子、鸡、鸭、鹅、小兔、小猪、小羊等,还设有气象观测区、野炊区、实作区等……

2、讨论分组

(1)讨论:根据老师的介绍,结合数学知识,我们应该成立那些活动小组?

(2)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分组报名,教师作协调。选出小组长。

3、物质准备

各组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准备好所需工具。

二、开展活动

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活动。

步骤:a.认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

b.收集数据进行整理。

c.解决问题

要求:提出有价值、思考性强的问题,仅可能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越多越好。

教师各组看看,作适当的指导。

三:活动总结

1、小组内总结,将自己的收获、感受与同伴分享。

2、班级交流,小组长汇报,组员补充。

3、请班干部把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整理出来,供全班解决。

第三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和估算(一)

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材第63~64页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初步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小动物们为了活动活动筋骨也开起了运动会,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教师:动物运动会上都有哪些比赛项目?

学生:有赛跑、拍皮球比赛、吹泡泡比赛、荡秋千比赛、跳绳比赛、、、、、、

教师:仔细观察,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学生:我发现了一只小猪吹泡泡2分吹了88个,另外一只小猪3分吹了135个,它们谁每分吹的多?

教师:很明显啊,135个比88个多啊!

学生:老师不能这样比的,88个是2分吹的,135个是3分吹的。

教师:哪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只要计算出它们平均每分钟吹的泡泡数,再进行比较就行了。

教师:能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能,135÷3,88÷2.(板书)

教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看来要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要用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导观察

洛龙区为了美化绿化校园化,在各个学校都在开展植树活动。(出示例题1)

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1:学校门口有6捆树苗(

学生2:我还知道一个有600株树苗,有可能每捆是100株,6捆就是600株。学生3:图中还告诉我们,这600株树苗要平均分给2所学校,问每所学校分得多少株?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算式。

教师:怎么列?(引导学生写出600÷2。)

学生:600÷2

2、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算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方法。

教师:这个除法算式与过去学习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它的被除数是三位数,以前学过的是两位数。

教师:能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计算方法吗?自己动手算一算?

(2)、汇报交流

学生A:因为一捆是100株,6捆就是6个100,600÷2就是把6个百平均分成2份,6个百除以2等于3个百,就是300。

学生B:因为3个百乘2得6个百,所以600÷2=300。

学生C:因为原来我们学习过6÷2=3,60÷2=30,我想600÷2=300。

教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我想、、、、、、

三、归纳小结,得出方法。

教师:通过对这道百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解决,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新北师大版2018-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数学期末质量测试卷(北师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准确填空。(第1题4分,第7题3分,其它每题2分,共21分。) 1、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8,最低位上是1,万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读作() 2、和99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你所在班级的面积是()平方米,大约()间教室是10000平方米。 4、A÷21=20……(),在括号里最大能填(),这个被除数最大是()。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428000 ≈()万74990 ≈7() 5600000000 =()亿1295330000 ≈()亿 6、下面各数你是怎样估算的? ①一瓶饮料重485克,大约是()克。 ②某足球场可以容纳观众20498人,大约是()人。 7、明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那么他向西走40米记作()。如果明明从0点处出发,先向东走30米,再向西走50米,这时明明的位置是()。 8、在○里填上“<、>或=”。 57003 570030 98920 98902 30000 3万 -5 5 0 -8 -13℃-23℃ 9、观察下列算式,找出规律并填空。 (43+34)÷(3+4)=11 (67+76)÷(6+7)=11 (73+)÷(+)=11 (+)÷(+)=11 10、求角的度数。(如右图)∠1=45°∠2=( )度 ∠3=( )度∠4=( )度∠5=( )度 二、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的数,()一个零也不读。 A、30407000 B、30047000 C、34007000 D、34000070 2、下面的数,()是精确数。 A、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约80圈。 B、我们班有56人。 C、笑笑每天睡眠时间约9小时。 D、我国约有人口1300000000人。 3、下午5时整,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 )。 A. 直角 B. 钝角 C. 锐角 D.平角 4、若A×40=360,则A×4=()。

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虎门销烟:1、鸦片流毒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直接 危胁到清朝的财政。3、军队丧失战斗力。1839年6月3日, 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林,开眼看世界第一人)4、意义: 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 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国际禁烟日) 二、鸦片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侵略者:英国。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3、结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 三、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时间:1842年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 ※内容:a、割香港给英国b、赔款2100万元户c、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 的税款中国须向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领土完整受到破坏;政府财政吃紧,人民负担加重;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失去官税自主权。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政治腐败导致落后,闭关锁国、科技落后也会被动挨打。我们要富国强兵,状大国力,走向富强。 二、魏源与《海国图志》 1、生活年代:鸦片战争时期。 2、突出贡献:“师夷长技以制夷”编成〈海国图志〉。(睁眼看世界) 3、思想主张: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企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主要罪行:(1)※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2签订《北京条约》,增开汉口、南京、天津通商口岸。※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爱珲条约》《尼布楚条约》,并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3、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018-2019年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课时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学习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算一算 84÷6= 124×8=

二、导学新课 1.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图书200本,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你能画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看谁的方法直观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你的想法。 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1):200÷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2)200÷2÷4 =100÷4 =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3)200÷(2×4) =200÷8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教材“练一练”的3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200÷2÷4 200÷(2×4) =200÷8 =100÷4 =25(本)=25(本).

(完整word版)最新北师大版2018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 班别:姓名:评分: 一、计算。(12分) 12-6= 11-2= 16-7= 4+8= 17-8= 12-3= 17-9= 6+7= 13-7= 11-7= 14-7= 9+5= 二、填一填。(8分) 1、6比13少(),15比6多()。 2、妈妈买回13个桃子,吃了一些后还剩下6个,吃了()个。 3、给每只小动物1个雪梨,还差()个。 4、7再添上()就是15,5加()等于14。 5、()比12小5,()比12大5。 三、算一算,给小鱼排排队。(将算式填入鱼缸中)(10分) 15-9 18-8 13-8 17-8 12-9 >>>>

四、小蜜蜂采花蜜。(算一算,连一连)(10分) 6+7 13-4 13-8 17-4 16-9 13 7 5 9 15-6 12-5 9-0 5+8 14-7 五、在○里填上“<”“>”或“=”。(6分) 18-9○17-8 16-8○5+0 15-6○18-9 11-2○3+8 14-6○15-7 15-8○16-7 六、看图列式(16分)?只 1、 2、 ?本 8只 13本15 只 □○□=□(本)□○□=□(只)3、 □+□=□(只)□-□=□(只)

七、谁多?多几?(10分) (1) -□=□(只) ()多□ (2) -□=□(个) ()多□ 八、解决问题。(28分) 1.(13分) (1)()个,()个,()个 ○ = (个)(2)比少()个。 (3)下面的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11-8= (个) 解决的问题是:

2018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共10套

六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总复习综合练习题 班别:姓名:评分:等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由3个十万,4个千组成的数写作(),改写成“万”为单位是 ()。 2、3时45分=()时 3.08升()毫升 3、1 2 千米:8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4、某地早晨气温-5℃,中午气温6℃,从早晨到中午气温上升了()℃。 5、60千克是40千克的()%,1米的3 5 和()米的20%一样长。 6、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每段长()米。 7、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在一张长是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卡纸中,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 是()平方分米。 9、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在这幅地 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8.8厘米,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在24、22、20、26、26、26、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众数是(), 平均数是()。 11、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总和是60立方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12、4根小棒长分别是2厘米,3厘米、5厘米,7厘米,选其中的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13、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两个三角形需要5根,摆3个三角形需要() 根小棒,摆m个三角形需要()根小棒。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0.8和0.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一样。() 2、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3、师徒两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徒弟生产的零件合格率是90%,那么师傅生产的零件合 格率是110%。()

(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应用题全集500题

1.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 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 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

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 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 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5-5)*120=1200 1200/(10+2)=100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 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8)*60=480 480/(8+2)=48 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 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钱?给小红多少钱? (7+5)/3=4 8/4=2 2*(7-4)=6 8-6=2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北师大版:检测(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检测(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 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 解析:选D从对图腾崇拜到对祖先、祖宗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对祖宗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D项正确。 2.《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武王此举主要是为了() A.体现新政权的合法性B.分封功臣以巩固政权 C.学习圣人的英明之举D.体现天下为公的精神 解析:选A武王分封先代贵族意图得到先代贵族对新政权的认可,故A项正确;材料中武王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先代贵族后代,不是分封功臣,也未提及学习圣人之举,故B、C两项错误;材料体现天下为家的观念,故D项错误。 3.(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经历了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并重新建“国”的过程。这说明分封制初期() A.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C.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D.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 解析:选B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与材料中诸侯平定部族反抗无关,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诸侯受封后,需要平定当地部族反抗,重新建国,可知分封制初期具有开拓领土,确定疆界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与当地部族对抗,不是诸侯之间的争夺,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维护周天子地位的内容,故D项错误。 4.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 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 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 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 解析:选A材料中孝王和夷王的继位均反映了血缘宗法制在权力继承中的地位,故A 项正确;B、C两项本身说法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诸侯争霸的信息,故D项错误。 5.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2018年高中历史综合质量评估北师大版选修1

综合质量评估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梭伦关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改革() ①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②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③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④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梭伦改革实行的是财产等级制度,财产的不平等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不可能有真 正的平等。将带①项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 2?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选项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②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③什伍、连坐法④焚烧诗书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商鞅变法触犯了人民利益,题肢中的四项全部反映了这一问题, 故选A项。 答案:A 3.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 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解析:题目中的“肃明纲纪”“赏罚必行”和“时多奉法”表明孝文帝通过整顿吏治,官吏多遵纪守法,吏治明显好转。 答案:C 4. 下列对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变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 太学的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 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D. 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解析:A、B、C三项都是王安石变法中有关教育方面的改革;D项属于“庆历新政”的

2017-2018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 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7米的18 与8米的1 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 58 B. a ÷ 58 C. a ÷ 32 D. 3 2 ÷a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 7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A. 20% B. 80% C. 2% D. 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 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 确的列式是( ) A. 12000×35 B. 1200+12000×35 C. 1200-12000×3 5 D. 1200÷3 5 5、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 12.56 B. 14 C. 16 D. 20 四、计算题(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三乘法》练习题0001

4?!司学仃J 进彳亍形養撵K 津 ?铤扫F 工之 人 ■尹斗非 18 5. 阳比步校纺名只冋爭们舎枫吃瑟饰? 士丁 58名学生和网位屯!ffp. 茨 12 丸——弓长, 老呻「丁球 1? 兀 水,他彳门穽广寸快—— K 社丁 C =.仔细雄舷 ■淮碗判断 o C 村 8卄"V 砖8 卄“ X ”J>C5 金》 1- 陶仅嫩乘网位效白勺禾只——走不尼:网仇致。 N. 22 X 5S g 机白勺木疋貝右1个00 3. 56X36的槟——定不足UU 但教。 4. 根垢 25 X3 = 75 可彳导 2 5 X 30 =750。 5? 网 V-乘救白勺木呢设右 1 于 O,冋FUX 穆壬的未雀也——走论育 O 。 三、林疑细选 ■拧优臬取。 C 才巴疋呦琴聚 S 序号煤住林号单:> C 丄0 分〉 JL. O 杓彳壬彳可歟柏乘部彳导( I △? c H. f£彳町数 U.不确于 N ?O 和彳壬仆寸敎和力口者15彳导" > . ->r 麺号 — 1 ■■ 四 35L 才、 七 ?分 —.认樓谨翹■疋碇瑕空。< a 令〉 1 . X 50 ■稈良 g 木知 C 》十 O ? ^R?7< 2. ■供电白勺01*金戋;?: 12 1 2 X 2 4 4 8 2 4 2 B 8 --------------- O* /2S^71 C 1 >x <2> <3>^ 4常1」空乓邸打[应彳寸C NO 旳J 年上乓肆扌白应彳寸( N4萄?J 戸农球孑白应彳寸C 〉^€ko > 。 o 排,——共刁me

亠O B.伐炖敷丰号U.不确》

24 : 7 8 X 3S = 王 9 X 26 48 X N3 — IS- 2 -1 X 4 LOO ——o 皐 c LOO X <> JE± 1 OC> -f-O GOS X 7 g 毛只十冋刁h< /V. 1 Q <3. O ? -4 1 €S JLNS X 8 U> 76 X 2 1 I 琢*^£1° C K 护 J 師 . 6 S 13 6 纟P C 12 十^9^ o N7 X 1 ? -= O 乍 6 ■ 1 2-1 T- N4 _卜 24 r^T "A "T 勿 < Nd +N4

北师大版(2018)九历史上第4课 古代罗马文明

第4课古代罗马文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罗马的建立,了解三次布匿战争的经过,知道罗马帝国建立及衰亡的基本史实,了解基督教的兴起及其教义的演变,知道古代罗马文化的代表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文字、地图、插图等)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和解读地图,梳理出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通过了解基督教产生的背景、基本教义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罗马帝国兴起、扩张与衰落,知道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而从中借鉴其历史经验教训;罗马帝国建立后,政局稳定,出现了“罗马和平”时期,说明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认识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通过学习古代罗马文化,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帝国的衰落。 【教学难点】 基督教的兴起,古代罗马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罗马文明兴起于西地中海世界的意大利半岛。罗马文明的兴起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产生之间有什么联系?罗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又说明了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古代罗马文明》。 二、新课讲授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教师讲解: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在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畔建立了罗马城,成为罗马的第一个王。公元前510年,罗马人推翻了王的统治,建立了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不断向周边扩张。 2.教师讲解: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遇到了西地中海世界的另一强国迦太基,它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迦太基,开始走上称霸地中海之路。观察教材第16页《布匿战争图》,简要叙述三次“布匿战争”的经过。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细心、认真才能取得好成绩。祝你成功! 一、填一填,我能行!(每题1分,计22分)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 );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40( );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 )。 2.5 1 的倒数是( ),8的倒数是( )。 3. 3米长的绳子,截成 4 1 米长的小段,可以截成( )。 4. 一个数的4 3是9,这个数是( )。 5. ( )× 41=7×( )=8 5 ÷( )=1 6. 0.75=()() =( )÷( )=( )% 7. 一块体积为40立方米的长方体大理石,底面积是8平方米,高是( )。 8. 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3立方米=( )立方分米=( ) 升 9.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骰子, 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 )( )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 ( ) 。 10.把一根长5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最多能锯( )块。 二、辨一辨,我能行!(对的“√”,错的打“×”计7分) 1、因为3 1+3 2=1,所以3 1和3 2互为倒数。 ( ) 2、一袋饼干共15块,吃了3 1 ,还剩10块。 ( ) 3、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比原数大。 ( ) 4、校园里栽了125棵红花,活了120棵,成活率为120%。 ( ) 5、一个小正方体木块,放在桌子上有4个面露在外面。 ( )

6、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它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7、张师傅做101个零件,其中100个合格,合格率是100%。 ( ) 三、精挑细选,我最棒!(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计5分) 1、一个长方体粮仓的占地面积是30( )。 A 、米 B 、平方米 C 、立方米 2、在50、60、60、60、60、65、70、85这组数中,( )是众数。 A 、60 B 、50 C 、65 3、护士要把一个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绘制( )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4、一件上衣八折销售,现价是40元,原价是( )元。 A 、32 B 、50 C 、60 5、下图中哪个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计28分) 1.口算(每题1分,计6分) 125×4= 73÷73= 203×9 4 = 15÷21= 0÷1001= 53-6 1 = 2.你认为怎么简便就怎么算。(每题2分,计8分) 52×15÷85 41+43÷8 3 73 ×31+74×31 (21+31+6 1)×18 A B D C

2017-2018学年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习题集

买铅笔练习题 1、比一比,算一算。 9+( )=13 13-9=( ) 9+( )=17 17-9=( ) 9+( )=12 12-9=( ) 2、圈一圈,算一算。 14-9= -9 =3 里填上“>” “<”或“=”。 15-- 9 12- -4、填表。 5、快帮小猫来钓鱼,用线连一连。 捉迷藏练习题 算一算,把结果等于花蕊里的数的算式打上“√”。 2里。 12盏

18-8 16-7 12-5 14-6 3、比一比,哪辆车跑得快。 4、、小动物们 第3课时 解决问网http://www.lspjy.co 快乐的小鸭练习题 1 15 9 4 2、 看图写算式。 □□□ □□□□ ★★★ ★★★ □□□ □□□□ ★★★ ★★★★ 14-= 14-=2.看图列式计算

(3) 开会了练习题用数学 (1)小明买书还差多少钱 (2)猫妈妈钓了多少条鱼? (3)小明和小奇共条了多少下? 跳伞表演练习题1、算一算 5+7= 7+6= 8+7= 3+8= 12-5= 13-6= 15-7= 11-3=

12-7= 13-7= 15-8= 11-8= 2、填一填,算一算 8朵朵 16朵 ()--()= () 飞走只 原来有12只()--()=()3、算一算,连一连 14-5+6 9 16-9 12+3-8 15 9+9 16-7+9 7 13-4 美丽的田园练习题 1. 在○里填上“>”、“<”或“=”。 3○11-9 4○15-9 2. 做减法, 把得数填在方格内。

3. 填空。(1)9+( )=13 9+( )=11 9+( )=15 9+( )=17 9+( )=14 9+( )=12 (2) (3) 4.用箭头表示算式,并计算。 5. 判断题。(1)被减数是18,减数是9,差是9 ( )。 (2)16-9=9+7 ( )。 看一看(一)练习题 一、填一填。(复习) 1. 9 ()() 12 13 ()() 16 ()()19 () 2、13和18两个数,()接近10,()接近20。 二、把每个人拍到图像连上线。

【2018年最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 【时间共90分】 班级 考号 姓名 成绩 一.口算:(时间5分,4∶1) ⑴=+3725 ⑹21.7÷7= ⑾=?12 5 53 ⒃=? 5 425 ⑵70-34= ⑺==+23.13.12 ⑿=-5 141 ⒄=? 22 711 ⑶1.3+27= ⑻=÷5.005.1 ⒀6÷=83 ⒅=÷29 4 ⑷45-0.5= ⑼=-9 498 ⒁=+2 152 ⒆=+2 132 ⑸25×0.4= ⑽=+7 372 ⒂=?426 1 ⒇ =÷13 7107

【第2页】 基本题:做对11题以上(含11题)为达标 一.口算(时间:5分,4∶1) 二.填空(2∶1) ① 四千五百万零七百写作(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万。 ②1.5时=( )分, 450毫升=( )升 ③把72分解质因数是(72= )。 ④在 8 5 、0.606、66%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⑤把1.6∶5 2 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是( )。 ⑥《大百科全书》原价每套500元,现实行八五折优惠后,每套( )元。 三.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画“×”。(2∶1) ①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 ②用100克药粉和1千克水配制成的药水浓度是10%。……………… ( ) ③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6米,面积就增加 36平方米。……… ( ) ④如果)都不等于0,(,54b a b a =,那么 4 5 =a b ……………………… ( ) 四.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1) ①4263004050÷- ②5.04×6.5 – 2.76 ③175107103175?+? 五.列式计算(1∶1) ①1.8除以2减1.6的差,商是多少? ②X 的 5 4 比39多21,求X 。 【时间共90分】班级 考号 姓名 成绩 密封线

北师大版(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通过“人民解放军在进军西藏时为什么要采取"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方针”的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新中国成立的史料,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国旗、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成等小故事,采访亲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把搜集到的故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以宣染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们熟悉的国庆节是什么时侯? 答:10月1日。 大家知道,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请同学们先看本课的导言。 二、新课: (一)、筹建新中国 本目主要叙述了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 首先引导学生先看完本节,由老师列出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2、参加政协会议的有哪些人?这说明了什么? 3、《共同纲领》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4、大会还做出了哪些决定? 学生掌握后,教师可参照教室里面的国旗、国徽、国歌进行介绍。 说一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 学生可先阅读一遍,然后看一段《开国大典》,享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民的心境。 1、提问:

2018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比例的认识 教学内容:比例的认识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16-18 教学目标: 1.结合“图形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 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 比例。 2.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渗透情感,导入新课 1.媒体出示国旗画面,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签约仪式 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

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2.媒体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 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 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 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 签约仪式:长15厘米,宽10厘米。 师: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 含着什么共同点呢?师生交流。 3.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二、认识比例,发现特征 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媒体出示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国旗长和宽。学生计算出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 比值。 并板书:2.4∶1.6 =3/2 60∶40=3/2 师指出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中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并指出像这样 的式子叫比例。

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18新教材)(20200618015341)

一加与减(一) 课题:买铅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课题:捉迷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

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 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探索新知巩固新知 学生活动 观察图,理解图意 一共有13个小朋友,去掉 图上的8个,剩下的就是 藏起来的人数 13-8 摆小棒 1)先摆13根小棒,再从 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8 根后,就知道还剩5根。 (2)先把摆好的13根小 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 10根里拿掉8根剩2根, 把这2根加上3根,就得到 还5根了。 (3)把8根小棒分两次 拿。先从13根里拿走3 根,再从10根里拿走5 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4)想8+5 = 13,反过 来13-8 = 5 做练一练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 景图 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 少个? 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 式来吗? 教师活动 课前调整(手写) 13-8 = ?该怎么算呢? 下面同学们用小棒先摆 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肯定和评价 16-8 设计意图引 起兴趣从学生 熟悉的生活情 境入手,进而 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 探索方法 实践方法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备课时间: 教材内容: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共有4个子目,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神曲》中的人性”、“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第一子目从整体上讲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内容、实质和影响。第二、三、四子目通过诗歌、绘画、戏曲三个方面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突出了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 一、课标要求 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3、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二、教学目标 知道但丁和《神曲》。说出达芬奇的主要成就。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通过对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作品的朗诵与分析,理解其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认识文艺复兴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感受文化巨人对封建教廷的抨击与控诉、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人生观,认识文化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本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确定本课教师的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通过看图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堂展示 [导入新课] 名言赏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教师引入:改革开放以来,对个性的追求成为一股潮流。近30年来,很多大中小学生在他们的毕业留言册上都写过这句话,或者在憧憬未来时表达过这样的

思想。同学们,在你们的留言册上有过这句话吗?你们谁能说出这句名言的作者和他揭示的主题思想吗?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作新课导语:社会越是发展,对个性的追求就越为社会所尊重。作为新新人类的“90后”,同学们是追求个性化的主力军。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段人类历史上最早追求个性解放、尊重人权的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运动。 [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①西欧社会的最高主宰力量是(),他们的专制统治禁锢思想,扼杀人性。 ②()世纪,西欧许多人发掘和继承()和()的文化传统,追求()和(),表现了人类()的本性。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 ③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是《》,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向()过渡的标志。这部作品批评了()的罪恶,强调()的伟大;提倡追求(),反对()。 ④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和(),还涉足()等各个科学领域。堪称()的文化巨人。 ⑤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国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和《》,合称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以上是我们本节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那么,同学们看看四个子目的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边讲解知识结构,边板书或使用多媒体展示) 文艺复兴:14-16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

2018年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整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整合 册别单 元 内 容 版 块 标题课题摘要 一年级上册 前言数学来源于生活 第 一 单 元 生 活 中 的 数 数 与 代 数 1、可爱的校园10以内的个数有什么,有多少,数一数 2、快乐的家园数的意义1、2、 3、4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3、玩具5以内的数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 4、小猫钓鱼0的认识生活中用到0的地方 5、文具6—10的认识数一数,写一写,6—10分别可以 表示什么。 第 二 单 元 比 较 统 计 与 概 率 1、动物乐园比多少知道符号>,=,<的意义;会读,会 写 2、高矮比高矮谁高谁矮,比一比 3、轻重比轻重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第 三 单 元 加 减 法 ( 一 ) 数 与 代 数 1、有几支铅笔什么是加法认识加号,理解加号的意义,会读 加法算式。 2、有几辆车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 的位置,和不变。 3、摘果子什么是减法认识减号,理解减号的意义,会读 减法算式。 4、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依次减,直到减到0为止。 练习一5以内的加减法 5、猜数游戏做加法想减法,做减法想加法 6、跳绳8和9的加减法数一数,算一算 7、可爱的企鹅8、9的应用题 练习二9以内的加减法 8、分苹果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 9、操场上求谁多谁少的应用题甲比乙多4→乙比甲少4 10、乘车一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从前往后,依次计算 练习三10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一)0—10加减法表 11、大家来锻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 四 单 元 分 类 统 计 与 概 率 1、整理房间大分类怎样整理,分类依据 2、整理书包小分类怎样整理,分类依据 第 五 单 位 置 与 空 间 与 1、前后森林运动会,看图说一说 2、上下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3、左右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另一只手是?

2018年高考一轮北师大版历史 第8单元 第16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6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探索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 1.国民经济恢复 (1)时间:1949—1952年。 (2)背景 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长期掠夺、压迫。 ②国民政府肆意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破坏。

(3)完成: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4)意义: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内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 (4)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内容 ①农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易误辨析]“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过渡时期”,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时间:1956年9月。 (3)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