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_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笔记_方连庆

战后国际关系史纵向时间脉络

(2009-06-10 12:47:01)

转载标签: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四川大学考研笔记

一、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1. 对五国和约的缔结

背景: 二战后,如何处理战败国和缔结对战败国和约,是关系到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大问题. 经过三次外长会议和巴黎和会,与会各国终于缔结对五国和约.

意义: 五国合约的缔结是美苏英法等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产物,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其积极意义在于以条约形势结束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律上的战争状态, 确立了该地区的国际新秩序; 挫败了英美等西方国家企图孤立苏联,重新控制五国的阴谋;巩固了反法西斯的胜利成果,;对意大利等国的非法西斯化起了重要作用. 但有些条款侵犯了战败国的领土主权,为日后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埋下祸根.

多瑙河会议: 二战后,英法企图恢复对多瑙河航行的支配地位,而美国则想在国际化名义下取代英法控制多瑙河. 1948年多瑙河会议召开并通过<多瑙河航行制度公约>. 新的多瑙河公约是历史上关于多瑙河航行制度的第一个公证的公约,打破了西方大国长期控制的局面,维护了沿岸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也照顾到其他使用国的利益.

2. 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斗争

二战后,苏联同英美之间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不同,在处置德国问题上发生尖锐分歧. 双方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模式和意图来建立德国. 双方斗争之焦点在对德赔偿问题上,同时英美扶植双占区,进行货币改革同苏联进行对抗.最终触发第一次柏林危机. 柏林封锁期间,出现分裂,成为德国分裂之先导.

3. 美国对日的单独占领

背景: 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日本从属美国, 使其受美国控制并为其称霸世界政策服务. 美国在战后初期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 <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是纲领性文件.

意义: 反封建,反法西斯军国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战后经济恢复和重建,客观上促进日本社会进步.

转变: 1947年以后,国际形势巨变. 美国出于称霸全球战略的需要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对苏进行遏制. 其远东战略重点转移, 以罗亚尔演说为转折点,标志美国对日政策由多方限制,打击改为积极扶植和帮助,从而构成占领后期对日政策. 表明美国开始把日本纳入其远东战略轨道.

二、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

1. 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

2. 战后美国企图通过建立国际性组织,实现其领导下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表现:政治上,建立联合国,其基本思路是在美国领导下,通过大国合作维持战后世界秩序。强调大国合作和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生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3. 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决定性胜利,美苏在战后世界安排和欧洲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锐化。两国关系从合作走向对抗。乔治凯南提出对苏遏制理论,该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政策确立和执行产生直接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4. 为了在美国国内制造苏联“扩张”和“威胁”的舆论,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中流砥柱”的演说。史称铁幕演说。反映了二战后,英国因国力没落,企图借助美国,在欧洲抗衡苏联的心理,同时符合美国战后企图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丘吉尔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为杜鲁门主义的公开出笼做了舆论准备。

5. 杜鲁门是美国战后对苏冷战的主要决策者。二战后,美国借援助希、土两国为由,提出杜鲁门主义。并将两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成为在地中海地区遏制苏联的屏障。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标志着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从此美苏以欧洲为重心的冷战全面展开。

三、从“马歇尔计划”到《北大西洋公约》

1. 二战后,西欧各国遭受战争巨大破坏。经济萧条,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震撼各国资产阶级统治。面对残酷现实,西欧各国为稳固统治,争取经济好转,对付共产主义威胁,探索西欧联合自强道路。英国提出“三环外

交”。法国为防止德国法西斯势力再起,实行西欧联合政策,提出《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又称“敦刻尔克”条约。该条约标志英法在建立西欧联盟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2. 战后初期,西欧政治经济形势艰难。为美国控制西欧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为了夺取和占领西欧市场;帮助西欧经济复兴和稳定政局;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并进而离间苏联和东欧各国关系,抛出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既马歇尔计划。意义:该计划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巩固西欧资本主义统治。同时也促进了美国商品和资本对西欧输出,为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道路;抑制了西欧各国的革命运动,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影响;促进了西欧和美国在对抗苏联战略上的协调,增强了遏制力量,并为西方政治军事联盟正式形成奠定基础。

3. 1948年3月17日,英、法、荷、比、卢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其实质是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是北约的前奏。1949年4月4日,西欧十二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美国通过在北约的领导地位,加强了对西欧政治和军事的控制,并在欧洲大陆形成一个遏制苏联的包围圈,标志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基本完成。

四、美国在拉美的扩张和“第四点计划”

1. 战后,美国镇压拉美人民斗争,发展战略阵地。力图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使拉美成为美国拓称霸世界的稳固战略后方。拉美人民反对美国干涉内政和军事控制的斗争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1947年9月2日拉美各国同美国签订《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既里约热内卢条约。该条约是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而缔结的第一个区域性政治军事同盟条约,不仅为美国巩固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政和镇压该地区民运提供便利,而且为此后美国在其他地区建立一系列军事政治同盟开创了先例。1948年美洲国家组织建立。加强了美国对拉美的控制和干涉,并将其作为对外发动冷战的重要基地。

2. 战后美国为了在世界各地削弱英法殖民势力,抑制共产主义和民运发展,以达到全面控制亚非拉的目的,提出美国在外交方面的“第四点计划”既技术援助不发达地区。该计划是美国打着反共和技术援助的旗号大规模向亚非拉渗透的重要措施,是战后初期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步骤,带动了私人垄断资本输出,为美国工业发展取得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五、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其同东欧和南斯拉夫的关系

1. 苏联国际地位提高及其对外政策

苏联在二战中的突出贡献,维持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斗争都极大的提高其国际地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成为美国最强大对手。

苏联根据变化的国际力量对比提出了两大阵营、两大体系、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并以此为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战后初期苏联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保证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发展同人民民主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社会主义阵营;支持国际民运;维护世界和平、反帝侵略战争;实行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表现: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政策;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为裁军开展广泛斗争;以民主原则解决战后遗留问题;承认中国革命的胜利。评价:战后初期总体看来苏联执行的是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与国际合作。此举为国家建设赢得和平的国际环境,提高其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也存在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这不仅损害苏联声誉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发展。

2. 苏联同东欧及南斯拉夫的关系

二战中及战后,东欧各国在苏联胜利进军,同盟国击败德国条件下,通过武装起义和武装斗争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东欧国家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适应了人民革命的需要。在苏联的帮助下,为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表现在:加速政权建立与建设;进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计划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加强同苏联的联系,争取苏联的全面支持与援助,以维护国家政治,经济上的独立。

苏联同东欧和南斯拉夫签订友好互助条约联合成社会主义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相互支持,。这些条约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国家间联系与团结,确保各自安全意义重大。在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上,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提出莫洛托夫计划。通过与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加强彼此经济联系,顶住西方压力,与马歇尔计划抗衡。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该组织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广泛的多边经济合作基础,扩大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

3. 欧洲共产党的建立及苏南关系破裂

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美国以此向苏联开展激烈的冷战攻势。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苏联提出要组织力量对抗。一方面加速东欧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和巩固,同时提出加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战斗,要求欧洲各国共产党彼此加强联系,统一认识以利于共通对抗美国。1947年工人党情报局成立。该组织在开展反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政策,提高各国对战争认识,组织反侵略战争及维和斗争和抵制帝国主义思想进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战后,苏南关系日益恶化。关键是苏共推行大党大国政策,将其意志强加于南斯拉夫的结果。

六、亚洲各国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

1. 越南和朝鲜革命的胜利

越南八月革命胜利,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建立起人民革命政权。胡志明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脱离与法国殖民关系,废除法国一切特权。粉碎了封建制度和殖民统治,解开越南历史的新篇章。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鲜获得解放。9月建国。后因美国操纵联合国军进驻,导致朝鲜分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联系,对内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 东南亚和南亚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战后初期,印尼人民发动八月革命,开展了一场抗击英、荷殖民主义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1945年8月17日苏加诺宣布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成立。

在菲律宾人民不断斗争下,1946年7月4日菲律宾共和国成立。该国人民为争取独立和民主政治进行了坚决斗争。推翻亲美独裁政治,建立民主政权。

3. 1945年3月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联盟发动全面大起义,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英俊借此机会占领缅甸主要阵地,企图恢复殖民统治。此举激起缅甸人民反抗浪潮。在缅共领导下,爆发战后历史上最大全国性总罢工。英国迫于压力,同意谈判。1948年1月4日缅甸联邦成立,正式脱离英联邦。标志缅甸民族独立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开始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4. 战后初期,鉴于世界民运高涨和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英国为继续保持殖民利益,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通过蒙巴顿方案,印巴独立建国。基本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加速了英国的衰落和殖民体系的瓦解。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5. 西亚各国人民反帝,反殖斗争蓬勃发展

战后,叙利亚和黎巴嫩两国依然处于英法军事占领下。严重威胁两国的民族以利和国家主权。两国组织罢工、示威并开展武装斗争。后在联合国干预下,英法撤军,两国人民反对外国军事占领,争取民族独立和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取得初步胜利。

6. 战后联大对巴勒斯坦地区采取分治决议,触发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全面对抗,使该地区出现长期动乱不稳的局面。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以色列建国。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英美两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采取各自袒护一方的政策。最终以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挫折告终。战争结果使阿以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此后双方围绕巴勒斯坦问题的争端愈演愈烈。

七、美国对华政策破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美国对华政策破产

二战后美国对华首先企图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共产党问题,马歇尔使华企图将中共纳入宪政政体和军事范围内。呼吁停战,进行政治调停。后由于蒋介石破坏停战协定,调停失败。美国政策由“援蒋抗日”转变为“扶蒋反共”。1949年8月5日,美国政府发表“白皮书”。招来反对派猛烈抨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标志人民革命胜利。它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改变战后东西方力量对比,增强了反战维和的力量。打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世界的计划,为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开展反帝反殖斗争创造了有利国际环境。对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反共名义下抢夺中间地带,推行新殖民主义给予沉重打击。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采取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有效地防止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之后又肃清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特权。维护了国家主权,激发了全民爱国热情。

战后国际关系史(2)---纵向时间脉络

(2009-06-10 12:53:29)转载标签: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四川大学考研笔记

文化军事教育杂谈分类:川大国关笔记

五十年代国际关系

一、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方式:首先,在“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方针影响下,新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无需谈判直接建立外交关系。此举对于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是强有力的保证。其次,先谈判后建交,积极建立同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前提要求对方明确“三个是否”。到1955年底,先后同23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表明新中国真诚愿意在独立自主和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发展平等、和平与友好的关系,也表明上述国家对新中国的理解和支持。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废除1945年8月14日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作废。中国承认外蒙独立,苏联将其从日本人在东北获得的财产无偿移交给中国政府。意义:《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巩对固新生政权,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加速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密切两国人民的友谊,保障两国安全,以及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意义重大。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实施

1953年12月31日印度派代表团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6月29日,中、印、缅发表联合声明,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这对于制止侵略,反对干涉他国内政,缓和紧张局势,保障亚洲和世界和平意义重大。此后中国继续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先后与周边国家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中国与上述国家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打破帝国主义对华孤立和封锁政策。

中美大使级会谈

从1955年8月到1970年2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共举行136次会议,使得两国在互不承认的对立情况下有了一个保持某种接触的联系渠道。

2. 美国对朝武装干涉

二战期间,美国就企图把整个朝鲜半岛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使其成为控制亚洲和阻止苏联在亚洲扩张的前哨阵地。1945年9月8日美国登陆朝鲜,在其操纵下,朝鲜分裂,韩朝分别建立政权。南北对峙局面最终形成。1950年6月25日内战爆发。美国对朝鲜的武装侵略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0月25日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五次大型战役,将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为胜利奠定基础。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协定》。中朝人民的伟大胜利粉碎了美国企图以武力吞并朝鲜半岛和扼杀新中国的阴谋,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维护了远东及世界和平,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革命斗争。

3. 美国单独对日媾和与日美安全体系的确立

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打乱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部署。美国决心把对亚洲政策的重点转向日本,以挽回其对华政策失败的影响。力求在远东继续维持有利于美国的战略格局。为了把日美关系由原来的敌对国转变为同盟国,美国决定结束对日占领,通过缔结和约使日本恢复所谓的合法地位。1951年9月4日,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1952年4月28日《日美安全条约》《日美行政协定》《对日和约》同时生效。和约的生效给日本的独立披上一层合法外衣,但由于《日美安全条约》是个不平等的军事同盟条约,日本的国家主权受到极大损害和限制。对日和约生效后,美国改变对外战略,提出通过和平手段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政策”,1954《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两国军事同盟进一步加强,美国在东京设立军事顾问团,向日本提供军事装备和技术,加速扶植日本的军事工业,把日本完全纳入以美国为中心的远东安保体系。1952年日台谈判,缔结《日台和约》,此举激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怒和强烈反对,给中日关系正常化设置严重障碍,致使战后20多年中,两国不能结束战争状态。4. 印度支那战争和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以越南人民的抗法战争为主战场。美国为推行遏制战略,维护全球战略利益,力图维持并扩大这场战争。加强对法国军事援助。1954年艾森豪威尔提出多米诺理论。为了维护美国在东南亚乃至全球的战略

利益,美国担心在印度支那革命形势日益发展,害怕中国革命影响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对美国极为不利的连锁反应。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经长时期争论,于1954年7月21日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达成协议。日内瓦协议包括最后宣言,三个停战协定,法国及印支三国政府分别发表的声明。该协议肯定了印度支那三国的独立和主权,并给各交战方人民带来了和平,是亚洲和世界人民的胜利,特别是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由于美国等侵朝国家发表了旨在破坏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共同宣言》,致使朝鲜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二、西欧联合趋势的发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1. 从舒曼计划到“伦敦-巴黎”协定

为了保障欧洲地区和平,振兴西欧国家经济,加强在世界上的地位。西欧各国趋向联合。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该计划选择将德国鲁尔的煤钢资源置于法德两国共管之下,并向所有国家开放,使之成为通向欧洲联合的突破口。该计划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为消除法德之间一切争端创造前提,为西欧联合开辟道路。1951年4月18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有效促进成员国冶金工业的发展,最终导致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

韩战爆发后,美国坚定重新武装西以反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决心。出于共同反苏的需要,英法两国向美国妥协。后采取法国总理普利文变通建议,西德以参加欧洲防务集团的方式加入北约,集团对其武装做一定限制。1952年5月27日,在巴黎签署《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又称《欧洲军条约》。韩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缓和,法国民议会于1954年8月否决欧洲防务集团条约,英美两国积极斡旋。1954年9月伦敦会议,与会九国外长签订一系列协议,连同巴黎会议签订之文件统称“伦敦-巴黎”协定。1955年5月5日正式生效。西德正式获得国家主权,加入北约,完善了美国自四十年代末以来苦心构筑的遏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集团。苏联联合东欧七国于1955年5月14日成立华约组织。欧洲东西方的对立便以这两大集团的对峙为主要标志而持续下去。

2.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1957年3月25日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机构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之目标是通过逐步消除欧洲各国政治疆界对经济的影响,为在欧洲建立一个持久和紧密的联盟奠定基础。其任务是在整个共同体内赢得和谐发展,促使经济提高,加强各国联系。其目标为三级火箭:关税同盟,经济同盟,政治同盟。关税同盟是实施西欧一体化的起点和基石。其主要内容:成员国之间取消全部关税和贸易限额,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关税,以建立工业品和农产品两个排他性的商品市场。1962年1月1日,成员国制定共同农业政策。关税同盟计划和共同农业政策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共同市场得以实现。

1958年1月13日,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发生叛乱,戴高乐临危受命出任总理。上台后,平叛、稳定国内政局、为谋求法国大国地位进行外交政策改革。其要旨为: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统治,维护法国的独立自主;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组织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的第三势力,发挥法国的大国作用。其支柱为:建立法国的核大国地位;推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恢复法国完全主权;联合西德在六国共同体的基础上组建以法国为领导的西欧集团;对苏联实行“缓和、谅解和合作”的政策;支持非殖民化,奉行积极的第三世界政策,与美苏争夺第三世界。戴高乐制定的方针在整个冷战期间成为法国对外政策的行为准则,对增强法国大国地位,起到积极作用。

三、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化

1. 斯大林逝世后的苏联外交

对奥和约的缔结

奥地利二战中是德国盟国。战后初期由美苏等国军事管制。双方分歧主要是苏联要求实行奥地利民主化和反对加入北约;美国和北约力图将其拉入北约作为同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战斗的前哨阵地。1953年苏联采取一系列放宽占领制度和同奥地利关系正常化的措施。1955年5月15日美苏英法四国同奥地利代表在维也纳签署《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维也纳条约)结束了盟国对奥地利的军事管制和占领,消除了欧洲地区的一个紧张源,有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日内瓦四国首脑会议

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二战后第一次四大国最高级会晤。会议围绕裁军,扩大交流,欧洲安全与德国问题展开。由于在一些众多国际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会议未达成任何有实际价值的协议。但有助于缓和紧张气氛,为解决国际问题提供了可效仿的模式。

苏联同日本恢复外交关系

韩战结束,远东紧张局势得到缓和。美国单方面签订对日和约。苏联认为必须同日本结束战争状态,发展经贸往

来。美国竭力阻挠苏日恢复邦交进程。1956年10月15日,日本首相访苏,签署日苏恢复邦交协议。两国恢复了外交和领事关系,结束了战争状态。苏联履行了诺言,日本加入联合国,日苏经贸关系有所发展。但由于日本在外交方面追随美国对苏推行冷战政策,在政治上进行抵制,经济上进行制裁,两国关系最大障碍,即北方领土问题未获得解决。

戴维营会谈

赫鲁晓夫推行和平共处总路线,把改善同美国关系放在苏联外交政策首位。1959年9月15日,赫鲁晓夫访美。两国领导人在戴维营举行会谈,涉及东西方关系的各个方面,主要议题是德国和柏林以及裁军问题。9月28日发表联合公报。戴维营会谈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根本分歧。但有助于缓和东西方关系。美苏领导人经常利用这种高级会晤来调整两国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

2. 苏联同东欧各国关系出现的新情况

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并加紧重新武装西德。苏联对此保持高度警惕。1955年巴黎协定生效,西欧联盟产生,西德恢复主权加入北约。苏东各国反应强烈,宣布废除苏英,苏法友好条约。随后与东欧各国签订《华沙条约》。华沙组织的成立是苏东各国对西德加入北约做出的公开反应,巩固了苏东各国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标志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有利于维护欧洲和平与稳定,保证成员国的安全。条约为苏联军队驻扎在东欧各国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苏联外交政策的变化,华约组织逐步成为苏联干涉他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和手段。华沙组织成为由苏联控制与指挥的同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组织。

苏南关系改善

苏南断交后,南斯拉夫顶住巨大压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实行自治制度,自上而下自治改革。斯大林死后,苏联领导人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环境调整对南政策。1953年6月15日经双方协商,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1533年6月1日铁托访苏,签署联合声明和两党宣言,既莫斯科宣言。苏南关系改善是苏联采取务实外交的结果,适应其外交新路线的需要。1956年10月匈牙利事件爆发,南斯拉夫对苏联出兵匈牙利持批评态度,两国关系重新开始紧张。

波兹南事件

波兰局势在苏共二十大后呈现不稳定状态。政治动荡,经济衰退,内忧外患。最终导致波兹南事件(人民对物价上涨,生活水平下降,官僚主义不满)。苏联试图干预。波兰政府按照自己的原则排除苏联干预来分析处理波兹南事件。抵制与挫败了苏联推行的大党和大国主义,对于苏波关系的正常发展意义重大。

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建立人民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一味按照苏联模式造成政治经济混乱,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苏共二十大对匈牙利局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波兹南事件对匈牙利造成直接影响。知识分子组成“裴多菲俱乐部”要求政府进行改革,并举行示威游行。匈牙利政府请苏军援助镇压进一步恶化局势。而后宣布退出华约组织,向联合国呼吁要求四大国保护匈牙利中立。最终导致苏联大规模出兵匈牙利,控制局势。该事件表明由于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大党主义,东欧国家不愿再效仿苏联模式,要求走自主之路,显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倾向。

3. 中苏关系变冷的趋势

中苏分歧的背景

赫鲁晓夫掌权后,对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果以及苏共的历史全盘否定。中共对其错误观点进行批判,对其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进行揭露。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是中苏分歧的根本原因。中苏分歧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提出和平过渡和全盘否定斯大林。赫鲁晓夫为了推行和“平共处总路线”,不顾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要求或强迫社会主义国家服从其外交需要。苏联打着国际主义的旗号,利用各种方式干涉他党,他国的内部事务,甚至明目张胆的攥取他国国家利益。中共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同苏联的大国、大党主义,损人利己的民族主义进行坚决斗争。

“共建长波电台”与“联合潜艇舰队”问题

苏联在加强全面合作的旗号下,试图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1958年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潜艇舰队”表明苏联妄图在军事上对中国进行控制。此举是苏联瓜分中国主权的尝试。中国坚持原则挫败其意图,赫鲁晓夫记恨在心,给中苏关系的发展投下阴影。

赫鲁晓夫对台湾问题和中印边界冲突的立场

赫鲁晓夫推行“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外交政策,要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均要纳入这一轨道。1955年以后苏美关系缓和,中苏在如何对待美国和处理同美国关系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苏联对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持反对态度。生怕这样会刺激美国,打断美苏合作的进程,破坏其全球战略。在台湾问题上,苏联持否定态度。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牺牲中国的利益来实现美苏合作。中国政府进行坚决抵制。1959年8月25日,中印爆发边境冲突,赫鲁晓夫害怕此举对其外交政策与美国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不顾中方多次解释和劝阻,发表关于此事件的塔斯社声明。公然袒护印度,指责中国挑起冲突。

四、亚非会议和亚非国家反帝斗争的高涨

1. 亚非国家万隆盛会

反法西斯战争中,亚非人民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民族意识不断提高。亚非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民族独立国家不断涌现。战后许多国家并非真正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尤其是经济控制。许多亚非国家迫切需要团结合作,共同反殖反霸。科伦坡五国总理会议与印尼茂物会议准备。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会议讨论了殖民主义,世界和平与合作,如何确定亚非国家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共同原则等问题。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最后发表联合公报,被人们成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是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为亚非各国团结树立典范。

2. 苏伊士运河事件和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事件是埃及人民收复苏伊士运河以及由此引发的抗击英法以武装侵略的伟大斗争。1956年7月26日埃及收回运河管理权。此举得到埃及和世界人民的普遍支持。英法等西方国家对此施加一系列政治讹诈与经济制裁相继破产后,转而支持以色列重兵侵入西奈半岛,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全民皆兵,奋勇抵抗。后经联合国调解,英法以三国撤军。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在中东地区取代英法不断巩固和加强影响,苏联加紧渗透,并逐步取得立足点。中东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反殖反霸斗争任务更为艰巨。

五、艾森豪威尔主义与美国军事干涉黎巴嫩的失败

1. 艾森豪威尔主义

美国为了排挤英法传统势力,镇压中东民族解放运动,防止苏联势力渗透,进而独霸中东。1957年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作为新的中东政策。其中心思想是通过军事援助与合作计划填补中东力量真空。

2. 伊拉克革命对中东军事联盟的打击

二战后,英美帝国主义为了在经济,政治和军事各方面控制中东地区,镇压该地区民运,积极策划组织中东军事集团。1955《巴格达条约》。巴格达条约组织对中东各国的独立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遭到中东各国人民和政府的反对。1958年伊拉克建立共和国。新政府反殖反帝,维护民族独立,加强同阿拉伯国家的团结,奉行和平中立外交政策。1959年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伊拉克革命的胜利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东殖民统治的根基,砍断了美国在中东建立霸权统治的一大支柱,打乱了帝国主义在中东的均是侵略体系,增强了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鼓舞和推动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

3. 美国军事干涉黎巴嫩的失败

1957年黎巴嫩爆发武装起义,反对亲美政权。美国担心产生多米诺效应,对黎巴嫩进行军事干涉。此举招来强烈反对和谴责。后黎巴嫩新政府上台,美国失去继续干涉的借口,被迫撤军。美国军事干涉黎巴嫩的失败表明美国力量的局限性,使其在中东的影响进一步削弱,宣告了艾森豪威尔主义的破产。

战后国际关系史(3)---纵向时间脉络(2009-06-10 13:05:32)转载标签: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四川大学考研笔记文化军事教育杂谈分类:川大国关笔记

六十年代国际关系

一、美苏争霸格局形成

1. U-2飞机事件和第二次柏林危机

1960年5月1日美国出动U-2飞机对苏联进行侦查,被击落。苏联谴责此为侵略性的挑衅行为。美国地位尴尬。四国首脑会议随即夭折,其直接原因是U-2飞机事件,但根本原因是东西国家之间存在的尖锐分歧。事实证明赫鲁晓夫的路线与政策并不为西方尤其是美国所接受。赫鲁晓夫在国内政治舞台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地位因此受到一次严重的挑战和损害

60年代,肯尼迪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在总结前任政策得失的基础上提出对外政策的和平战略。强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加强西方盟国的地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与扩张,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加强军事力量,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寻求同苏联对话,扩大同东欧国家来往,进行和平演变;以援助开道,向第三世界扩张;坚定维护西方利益。

巴黎四国首脑会晤因U-2飞机事件夭折后,赫鲁晓夫把解决柏林问题,改善苏美关系的希望寄托于美国新总统。1961年6月3日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在维也纳举行会谈,涉及到禁止核试验,柏林问题、老挝、古巴、刚果和联合国等问题。禁止核试验和柏林问题是会谈重点。该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1958年10月27日,民主德国领导人提出西方国家没有权利留在柏林,这是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序幕。(见宝书) 2. 古巴导弹危机和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1959年1月1日,古巴革命胜利,建立新政权,期望得到美国支持,未果,转而进行土地改革和国有化运动。美国持反对态度,两国关系恶化。美国采取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侵略政策。收买雇佣兵和流亡分子,直接入侵古巴,企图颠覆政权。策划吉隆滩战役,遭到奋勇抵抗,惨痛失败。此后两国关系继续恶化。美国对古巴的政策为苏联进入拉美提供方便。古巴转向苏联。苏联对古巴大规模援助。美国将古巴看作是苏联在西半球扩张的跳板和基地,变本加厉的推行敌视古巴的政策。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引起美苏两国在加勒比海的尖锐矛盾。吉隆滩事件后,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偷运导弹进入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美国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撤走导弹,并威胁不惜使用武力,战争一触即发。在美国强大压力下苏联最终做出妥协,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面临一场核战争的危险。关键时刻,两国领导人表现克制态度,互相妥协使危机降温。在这场危机中,古巴只是美苏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其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1963年10月10日生效《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对于减少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是有利的,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的支持。该条约是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两国关系缓和的积极成果。

3. 第三次中东战争和格拉斯保罗会谈

60年代,苏联利用美国陷入越战之机,加紧在中东扩展势力。美国为维护既得利益,加紧推行孤立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排挤苏联、全面武装和支持以色列的政策。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先后对埃及、约旦、叙利亚发动攻击。挑起第三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或六五战争)。阿方力量处于劣势,严重损失。后经联合国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占领阿拉伯国家领土,双方停战,承认对方主权与领土完整。但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阿以关系进入不战不和的时期。

1967年6月23日柯希金与美国约翰逊于格拉斯保罗举行会谈。这是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美苏两国首脑首次举行会谈。会谈涉及中东问题,欧洲问题,防止核扩散问题,反导系统及越南问题。史称“格拉斯保罗”会谈。

二、西欧、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

1.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及其同英美之间的矛盾

6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走向稳定发展时期。顶住了来自英美的压力,克服困难乃至内部危机,顺利建成共同市场,提前实现关税同盟,调整机构,加强领导。1965年4月8日《布鲁塞尔条约》合并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机构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称欧共体。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建立共同农业基金,调节农产品市场,进行农业结构改革。克服了“伏歇方案”和“空椅子”两次危机,共同体的体制开始稳定下来,出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时期。美国把欧洲的共同市场视为向西欧进行经济扩张的障碍。发动“狄龙回合”和“肯尼迪回合”对欧共体施行高压政策。通过“贸易战”和GATT,迫使共同体向美国开放市场。欧共体六国顶住美国压力,与之抗争。最后迫使美国接受关税“削平”的原则。标志战后欧美不平等关系出现转折,美国无法轻易将其意志强加于西欧盟国。

2. 英国起初敌视欧共体,后企图加入,未获批准。联合西班牙等国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对抗。未果。随即再次申请加入。英国对共同体前倨后恭反映了其地位衰落的结果。英国经济经不起与共同体竞争;对共同市场的依赖加深;为了维持英美特殊关系,需要在欧洲发挥影响。

3. 法国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戴高乐决心建立法国独立核力量作为自主外交政策的保证。美国反对,试图说服法国放弃计划。提出多边核力量计划。法国鲜明反对。在欧洲政策上,以法德和解与合作为基础,建立法国为中心的西欧集团,通过西欧联合,成为同美苏对话的一种力量。1963年1月22日《法德合作条约》签订。而后退出北约。与中国建交。

4.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60年代,世界局势缓和,美苏关系趋向合作,法国提出对苏东“缓和、谅解与合作”。东德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西德决定调整“哈尔斯坦主义”,在作为北约和欧共体成员的前提下与东方和解,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

容:承认并保证战后欧洲边界,改善同苏东各国关系;发展同东德关系,承认其主权,主张建立“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特殊关系。对东德以“通过接近促其演变”的方法实现统一。在该政策指导下,西德通过与苏东等国签订的一系列双边条约,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客观上满足了苏联巩固战后欧洲现状的要求,缓和紧张局势,为德国统一创造条件。新东方政策也表明西德对于美国的离心倾向。

5.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日美安全条约的修改

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美两国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两国间矛盾随之显露出来。两国关系出现既依靠又竞争的局面。在两国政治关系上,日本在实现日苏邦交和加入联合国后,对旧有的日美安全条约表示不满,要求摆脱该条约所强加的不平等,确立对等关系,提高日本国际地位。1960年1月8日《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签署,该条约增强了日美军事同盟成分,突出日本在远东军事战略的地位,加剧了亚洲地区的动荡。

三、苏联恶化中苏关系和加强对东欧的控制

1. 中苏关系恶化

1960年开始,中苏关系全面恶化,其步骤是两国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合同,撤走专家,给中国建设造成严重困难。意识形态上攻击中国,在国际上孤立中国。1962年,在新疆进行大规模颠覆活动。1965年,苏共在莫斯科召开19国共产党会议,中朝等7国拒绝参加,中苏关系全面破裂。1969年入侵珍宝岛地区,挑起边界武装冲突。

2.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勃列日涅夫主义

1968年捷克掀起改革运动,提出建立一个新的民主的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方针。人民对此高度拥护。整个社会充满民主气氛,史称“布拉格之春”。捷克改革触怒苏联。苏联认为这是“复辟资本主义”的颠覆活动。1968年8月20日,出兵入侵捷克,捷共领导人被劫持到莫斯科进行会谈。8月26日双方达成协议,主张改革的领导人被撤换,改革政策停止实施,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夭折。

苏联为出兵捷克,炮制了勃列日涅夫主义。包括有限主权论、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利益有关论和大国特殊责任论。表明苏联打着国际主义旗号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四、第三世界的兴起

1. 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亚非独立国家阵营壮大。亚非会议鼓舞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双方开始争夺第三世界。为摆脱大国控制,1961年在铁托、尼赫鲁、苏加诺的倡议下,于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意义:有利于稳定国际局势;反对大国霸权主义;推动民族解放运动;主张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我国一贯支持和重视不结盟运动,高度评价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不结盟运动成立后,亚非国家积极争取以经济独立巩固政治独立。强烈要求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抵制发达国家经济霸权,维护合法经济权益,谋求经济发展。1964年3月《77国联合宣言》,标志七十七国集团正式形成。七十七国集团诞生同时,亚非拉新兴国家为维护经济权益还组织了一系列地区经济组织和原料生产国,输出国组织。如欧佩克、非洲国家咖啡组织,西非货币联盟等。

2. 亚洲反帝斗争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建立

60年代,东南亚国家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各国希望脱离西方影响,争取独立发展进而谋求地区合作。1967年8月东南亚五国《曼谷宣言》,东盟宣告成立。后文莱加入,成员变为六国。其宗旨:加速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繁荣、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东盟的出现标志东南亚地区合作进入新阶段。

印支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60年代,美国扶植印度支那反共政权的冷战政策终于导致美国对越南的武装干涉。在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人民的顽强斗争下,美国的侵略以失败告终。成为美国由盛转衰的起点,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非洲国家独立的浪潮

50年代末60年代初,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高潮,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席卷非洲大陆。英法调整政策,由武力镇压转为承认殖民地人民独立自决权利。1960年非洲17国家独立,成为非洲独立年,整个六十年代又有17个国家独立,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终结。

经过漫长斗争,1962年3月18日阿尔及利亚同法国签订《艾维昂协议》。7月3日正式独立,法国在阿尔及利亚

长达132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最终完全胜利。

1963年5月《非洲统一组织宪章》,非洲统一组织成立。其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加强内部各方面的合作;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根除殖民主义;促进国际合作。非统的建立对推进非洲各国民族经济发展,争取经济独立发挥了积极作用。给非洲地区国际关系带来深刻变化。

4. 拉美反帝爱国斗争

巴拿马政府为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和经济权益反复同美国进行交涉。1967年6月美巴经过三年谈判后宣布废除旧的运河条约,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及运河区的主权

1965年多米尼加政变,美国担心局势恶化,唯恐出现另一个古巴,对该国武装干涉。遭到顽强抵抗。后迫于各方压力,美国操纵美洲国家组织赴该国维持停火。1966多米尼加进行选举,同年九月包括美军在内的美洲国家和平部队全部撤离。

60年代,美苏争夺拉美,地区和平与安全、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受到威胁。拉美各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联合自强摆脱美苏控制。经济上团结互助,自主发展经济,中美洲共同市场、安蒂斯集团成立。1966《波哥大宣言》标志拉美国家团结互助,争取自主发展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5. 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1955年4月中国和印尼在亚非会议期间签订《中国和印尼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1960年12月,双方又制定并公布了《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的实施办法》。60年代,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经过谈判与协商,中国先后同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解决边界问题,并签署相关协定。这是亚非国家友好合作的胜利,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的胜利,对于巩固该地区的和平以及加强亚非各国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战后国际关系史(4)---纵向时间脉络(2009-06-10 13:10:05)转载标签: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四川大学考研笔记文化军事教育杂谈

七十年代国际关系

一、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

1. 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

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上台后,内忧外患。提出尼克松主义。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其伙伴关系是要加强同北约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在亚洲要加强同日本的关系,以及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解决它们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对付苏联的扩张。其具体措施如下:加强同北约成员国和日本的伙伴关系;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缓和政策,改善同苏联和中国的关系;退出越战。尼克松推行现实主义外交,并且取得一定成效。这是美国战后外交的一次重大调整,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苏联的全球攻势战略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明显加强。在外交上采取进攻态势,展开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角逐。勃列日涅夫执政以来,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国内局势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局势力量发展,尤其是核武;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勃列日涅夫主义。苏联把缓和当作外交政策的战略,在缓和的掩护下积极推行进攻战略,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同美国进行缓和,谋求大国地位;施行南下战略,同美国争夺第三世界,加强同古巴联系,在美国后院培植反美势力。加强对南亚地区的渗透与扩张,支持印度支那的存在。积极介入非洲内部争端,查收安哥拉内战和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之间的冲突,在南部非洲扩大了影响,1979年出兵阿富汗。

2.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美苏及北约和华约进入缓和时期。欧洲处于缓和状态。西德推行“新东方政策”以西方合作为基础,积极发展同东欧国家关系;承认战后边界现状,承认两个德国存在的现实;发展同苏东各国关系,解决战后遗留问题。西德政府积极推行新东方政策,与苏联、波兰、东德签订《莫斯科条约》、《华沙条约》和《基础条约》简称《东方条约》。东方条约的签订与实施解决了西德同苏东各国悬而未决的问题实现了双边关系正常化,扩大交流。在缓和的大背景下,解决柏林问题的时机成熟。1970年3月26日,苏美英法四国关于柏林问题的大使级会谈举行,签订《关于柏林问题的四方协定》。促进了东方条约的签署与实施,也消除了召开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一个障碍。有利于欧洲缓和。

美苏两国领导人为了解决相互冲突,增进彼此了解,70年代举行了五次首脑会谈。签订了一百多个条约、协定,制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美苏高级首脑会谈是两国政治缓和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期间还举行了两次关于

限制进攻性战略核武器的谈判。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在苏联等华约组织的倡议及推动下召开的。会议的举行也是苏美、东西方缓和与进行讨价还价的结果。会后签署《赫尔辛基最后文件》。欧安会的召开以及最后文件的签署肯定了二战后欧洲确立的边界状态,推动了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员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缓和。

1973年10月30日中欧裁军会议于维也纳召开。会议争论激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与会各方缺少应有的信任。

3. 苏联在缓和掩盖下加紧向外扩张

苏联出于全球战略需要,积极向南亚渗透与扩张。苏联打着支持民族独立的旗号指望搞好同南亚各国的关系,以扩大在第三世界和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加强与美国对抗的地位。注重发展苏印关系,给予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支持与援助。并逐步向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尼泊尔渗透。在非洲事务上,苏联也进行干涉。支持埃及反对以色列,大规模卷入安哥拉内战,援助索马里,向埃塞俄比亚提供各方面支持。与此同时,在亚洲苏联支持越南反华和侵占柬埔寨,严重阻碍了印度支那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在缓和的掩盖下凭借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力量大举向第三世界扩展,80年入侵阿富汗,打破该地区稳定,引起了国际关系的新变化。此举给苏联国内带来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巨大压力。使苏联陷入了类似美国的侵越战争泥潭。

二、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和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1. 欧共体的扩大和政治合作的进展

七十年代,欧共体接纳英国、爱尔兰和丹麦为正式成员,实现第一次扩大;实现了完全统一的外贸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建立欧共体“自有财源”制度。实现了自身的扩大,并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在政治联合上,先后通过“卢森堡报告”和“哥本哈根报告”,欧洲政治合作制度由此正式建立。

2. 欧共体在对外政策上协调行动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使得西欧在中东问题上与美国分道扬镳。推动西欧联合起来,在外交领域谋求欧洲同一性。以中东问题为开端,“用同一个声音讲话”成了欧共体成员国在外交领域开展政治合作自觉追求的目标。对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大规模事件表明了独立立场。针对西欧的上述举动,美国提出“大西洋关系宣言”企图重新把西欧拉回到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上去。1974年6月北大西洋集团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签署《大西洋关系宣言》。宣言的签署使美欧表面上有了一个新的开端,但未能解决深刻分歧。在对待苏联问题上,西欧国家推行“防务+缓和”政策,重在进行和平演变,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政治、文化渗透。该政策大体上维持了欧洲地区的安宁,增强了西欧独立自主的行事能力,并对东欧和苏联的和平演变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在经济上打开了苏东市场,获得不少经济实惠。在对待第三世界国家上,西欧提出“以对话代替对抗”的方针,1975年与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双方关系取得长足进展。

3. 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导致其瑞外政策发生转变。借助对外经济援助,日本提高自身国际地位。开展多边自主外交和全方位外交政策。表现在:推行亚洲外交,力图在印度支那问题上取得发言权,对东盟与印度支那实现和平共处发挥影响力;为确保石油供应实行“新中东政策”;加强同苏联对话,增大外交自主性。与此同时日本对东盟政策也在进行调整。对东盟地区进行经济扩张,举行“日本-东盟”论坛等三次会议,提出“福田主义”标志日本已经开始从全球观点出发,把对东盟政策纳入日本对外总体战略中,构成八十年代日本推行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第三世界联合反殖、反霸、反帝斗争的新局面

1. 东南亚国家的反霸斗争

70年代,尼克松上台,对待印度支那战争设计和平谈判与军事进攻交相进行的双轨政策。企图以战促和。战火燃遍印支三国。印支人民奋起抵抗,得到世界各国的声援和支持。此时美国内忧外患,1973年1月签订停火协议。印支三国抗美救国战争胜利。此后,苏联出于全球战略考虑,支持越南发动对柬埔寨全面侵略,遭到世界各国谴责。七十年代,亚太地区形势急剧变化使东盟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走上联合反霸道路。1971年11月,吉隆坡宣言标志东盟选择团结自强独立发展的道路。

2. 阿拉伯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以色列侵略的斗争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爆发,阿拉伯产油国在外交领域发动石油战争,迫使西方分化,打击了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提高了自身的经济能力以及在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中东战争交战双方遭受了巨大损失,阿拉伯国家未能通过战争收复领土,却依靠自身力量打破中东不战不和局面,粉碎了以军不可战胜

的神化. 十月战争后,美国调整对中东政策,大力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关系。1974年埃美复交。苏联在中东以及非洲的势力受到动摇,企图干涉,遭到埃及和苏丹强烈抵制。埃苏友好合作条约废除,埃及的外交战略完成根本转变,开始联美抗苏。1978年9月埃美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埃及成为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国。此举导致阿拉伯世界分化,埃及受到孤立。

3. 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霸斗争

七十年代美苏在非洲之角争夺激烈。双方分别支持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地区冲突。在非洲之角形成针锋相对的对峙局面,进而插手前葡属殖民地国家事务,企图填补势力真空。与此同时南部非洲人民开展了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的斗争

4. 拉美的联合反霸斗争

七十年代,拉美国家开始积极行,维护自己海洋权益,打破欧美海上强国的霸权。1972年签署《圣多明各宣言》基本明确了海洋权益的基本内容。拉美国家争取海洋权益的斗争得到了亚非国家的呼应和支持。与此同时拉美各国经济发展,出现了维护民族经济权益,谋求自主发展的浪潮。七十年代初国有化运动以及经济一体化运动,使拉美国家团结互助,抵制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联合自强争取民族经济持续发展。1977年8月美巴达成协议。巴拿马正式收回运河主权,维护了自身民族权益。

四、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1.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国际威望的提高

七十年代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为恢复中国合法权益不屑斗争的结果。不管美国如何费尽心机,施展何种手段,终究无法阻挡历史潮流。中国加入联合国后,恪守宪章,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维护本国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利益的正当要求,并且积极进行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斗争。

2. 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

七十年代,美国面对约占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加深,与苏联的争霸斗争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急需调整政策,改善同中国关系。经过“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等前期铺垫,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上海公报》,标志中美两国关系进入新时期,对亚洲及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伺候双方经贸,科技,文化以及政府官员互访往来增多。经过长期谈判,双方于1978年12月16日发表联合公报,中美正式建交。结束了长期以来两国关系不正常状态。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于维护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符合两国利益。

3. 中日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访华后,日本调整政策积极谋求与中国恢复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田中访华,双方举行会谈,焦点集中在战争责任,台湾归属和结束战争状态三个问题上。经过激烈交锋,最终两国首脑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否定了台湾归属未定论,为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发展长期友好关系奠定基础,有利于缓和亚洲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

4. 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

七十年代,随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西欧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1975年欧共体与中国建交。而后又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建交。中国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双方人员互访,以及各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同事扩大了经贸、科技、文化众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战后国际关系史(5)---纵向时间脉络(2009-06-10 13:30:43)转载标签:战后国际关系史方连庆四川大学考研笔记文化军事教育杂谈分类:川大国关笔记

八十年代国际关系

一、苏争夺新态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美苏争夺新态势

(1、)卡特政府上台,提出“世界秩序战略”,即卡特主义。强调地区安全,调整与西欧和日本关系;强调以经济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更多关心第三世界事务;施行人权外交,把中美关系放在首位,其目标仍是维护美国衰落中的霸权地位,其收效不大。

(2、)二十世纪80S是美国全球战略新发展阶段。里根上台,面对苏联的强大攻势提出“新遏制政策”。80S中期,

美国各方面实力增强。针对苏联古巴在中美渗透提出“里根主义”,即运用军事,经济,外交等手段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将苏联推回去。80S末期,苏东巨变,美国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即在不放弃对苏联遏制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手段对苏东和平演变,终于导致苏联全面危机和解体。

(3)80S前期,苏联对“新遏制政策”采取全面强硬抗衡政策。1985年戈尔巴乔父上台。在国内政策中提出“公开性”与“改革”试图结束勃列日涅夫后期以来苏联出现的停滞状态,谋求社会政治经济的复兴和发展。在外交政策上提出新思维,指望改善在国际舞台上的不利处境,从而加强同美国的竞争。。

4)80S中期,美苏进行政策调整,积极推行高级会晤。以1986.10雷克亚未克会晤最重要。会议涉及中程导弹问题,削弱战略核武器等问题。未达成协议,无联合声明。1987.12.8美苏首脑签订《美苏两国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表明两国实际裁军,减少地区压力,加强相互信任,有利于两国关系发展。

2、西欧联合步伐加快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西欧一体化进程加快。1986《欧洲统一文件》使欧共体发展壮大。1986年建立“尤里卡”计划,促进欧洲科技联合。在联合防务上也取得良好发展。法、德各个领域加强合作,并推动西欧联盟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军工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东欧巨变,对西欧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应对机遇和挑战,欧共体国家决定加强自身建设,加速一体化进程。1987和1989,两份“德洛尔计划”预示欧共体各国即将向宏伟目标发起冲刺。

3. 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开始“政治大国外交”。1981.5铃木首相访美。关于“第二次远航”是个标志。1982中曾根公开举起“要做政治大国”的旗帜。此后,历届政府把“政治大国”做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为此日本做了一系列的努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科技立国代替贸易立国;增强日圆的货币职能;提出综合安保战略;参加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协作关系,分担防御责任;稳定发展中日关系,继续与苏联对抗且不放弃对话,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二、第三世界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

1、亚洲地区热点问题

由于宗教,文化,领土等纠纷,1980.4两伊战争爆发。UN出面调停。双方面临压力,1988.8停火撤军,战争结束。中东和平进程停滞。美国调整对以色列政策,从经济,政治,军事上全力支持。1982.6.6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巴解组织处境艰难。后经各国调节,双方停战撤军。与此同时,柬埔寨与阿富汗人民分别与苏联越南侵略军艰苦斗争。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对内政治,经济上改革,外交上提出新思维。苏越于88,89从阿富汗和柬埔寨撤军。这是阿富汗与柬埔寨人民坚持抵抗的结果,是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反霸的一大胜利。随着美苏关系缓和,中东和平进程出现转机。巴勒斯坦建国,美国调整中东政策,提出“贝克计划”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以色列推行内外强硬政策成为和平进程的障碍。

2、非洲局势动荡

1980津巴布韦成立共和国,获得独立。南非出于自身利益,对纳米比亚干预,拒绝接受联合国决议。在美国支持下提出“联合方案”继续殖民统治纳米比亚。80S乍得内战,利比亚出兵。美国出于利益考虑,武装干涉。西撒哈拉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进行斗争,把民选推向高潮。1988年全球热点降温,西撒冲突出现转机。在此背景下1988年12月13日西南非洲和平协议,该地区实现和平,推进纳米比亚独立。1990.3.21纳米比亚独立。500年非洲殖民统治结束。

3、拉美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80年代初,资本主义体系出现危机,拉美国家经济恶化。1987.8清偿危机,拉美经济遭到严重损害。此时阿根廷经济衰退,政府决定武力收复马岛,以转嫁社会压力。美国先调停,后转为支持英国。阿根廷伤亡惨重,被迫停战。阿政府更迭,但仍坚持对马岛的主权要求。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苏大力争夺中美地区,使中美出现危机。尼加拉瓜,阁内达先后;萨尔瓦多推翻亲美政权。美苏的干预使该地区局势越发动荡。1983《关于中美和平坎昆宣言》,孔塔多拉集团。1987“中美和平协定”后美苏调整政策,使协议得以落实。

4、发展南南合作发展南北对话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获得独立后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希望以经济自主巩固政治独立。南北问题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各国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一次贸发会上77国集团成立。此后,南北对话经历了艰难历程。70年代取得一定成效,80年代后出现不利趋势。与此同时发展南南合作受到广大南方国家重视。不结盟运动与七十

七国集团成为核心作用,八十年代成效卓著。

三、中国对外关系的变化与发展

1、1979年美国通过《对台湾关系法》。里根上台后继续对台军售,并提高武器性能,严重损害中美关系。1982年中美双方签定“8.17联合公报”关系缓和,高层互访增多。1989.6政治风波后美对华施行特别制裁,两国关系恶化。80S两国经济技术合作有较快发展,人员交流次数增多。两国关系中的困难与障碍主要集中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对台军售;贸易逆差等方面

2、中国同苏东和南斯拉夫关系的改善与发展

中苏关系80年代发展较快。1989戈尔巴乔夫访华。两国发表,中苏联合公报》标志中苏新型国家关系建立。两国关系正常化。这对亚太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80年代中国调整对外政策,提出处理兄弟党关系四原则,同东欧国家关系广泛发展。中罗,中南关系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加强。同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先后实现关系正常化,领导互访增多。各方面合作全面展开。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关系也有所发展。

3、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80年代中日关系稳定发展。1983中日友好关系四原则: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相互信赖。这四项基本原则与《中日友好和平条约》和《中日联合声明》一道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友好合作是80年代中日关系的主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歪曲历史,掩盖罪行,修改教科书,政府参拜靖国神社和光华寮案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影响两国关系大局。

4、中国同第三世界团结合作加强

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巨大发展。双边经贸互访合作增加。中朝关系进入新阶段;同蒙古,越南,老挝关系正常化;与印尼复交,与新加坡建交;作为观察国参加东盟论坛,使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坚持反霸,维和,加强同第三世界关系。出访中美多国和非洲十一国,并在经济,医药等方面加以援助。扩大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领导人多次互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