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的个人经济价值

教育的个人经济价值

教育的个人经济价值
教育的个人经济价值

教育投资对个人经济增长的分析

一、前沿

教育是一种培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培养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看,现代教育给予了人一种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包含劳动者技术能力、知识水平、劳动体力和劳动素养。

当然,在手工生产的时代,劳动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基本上是在劳动过程中和家庭中进行,主要形式是学徒制,因此在手工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里,没有提出通过系统教育和训练来培养劳动力的要求。只是到了近代,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才从生产活动分化出来,劳动力的培养和训练才主要通过教育进行,并出现了现代教育及现代学校。学校教育活动也因此成为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也正因为如此,传统观念把用于教育的支出仅仅当作消费支出,或当作一种社会福利支出。到了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增长越来越迅速,相应的要求人的素质越来越高,经济社会投资到教育中所培养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对社会生产及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得以充分地表现出来,教育因此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良,教育是消费传统观念因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视为一种生产性的投资活动。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思维定势,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总是把教育等同于上层建筑,把它的政治属性作为唯一的甚至是压倒一切的属性,直到从中推演出教育是一种消费支出,这也是中国对外开放后,教育才真正向具有经济性的教育产业,追求产业效率,最大化产业效益的发展形式发展。而这种大形势的教育产业的效率化发展,对于在教育已投入了时间与金钱成本的个人来说,其经济效益是否带来增长呢?这个增长又是如何衡量的?

二、从投资性质角度看教育投资

对于现代教育所具有的投资性质越来越得到普遍认同,那是因为:首先,从个人作为劳动者的角度看,用于劳动力的投资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劳动力恢复、维持和延续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显然属于消费。但另外一部

分是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这部分费用可以保持、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是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而且可以使劳动者用于教育的花费得到补偿并获得收益,这部分显然具有投资性质。

其次,从社会整体角度看,现代社会需要现代教育来培养和训练专门劳动者,现代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因素推进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用于教育的投资,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在补偿了教育投资之后,还可以带来增值的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

此外,教育只有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托的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具有投资意义,方能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收益。那种盲目“扩张”的教育不仅不具有投资性质,反而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害;盲目投资多方面的教育也是不仅浪费时间与金钱,更是让青春一去不复返了,人生能有几何,教育的长效性与迟效性,让人不得不望而兴叹其收益几何才能有所回报。因此,教育投资能为个人带来怎样的经济收益呢?

三、教育投资对个人经济收益的分析

教育既然具有投资性质,那么教育这种投资活动所带来的收益有哪些,对个人的收益增加是否有所帮助呢?

所谓教育收益即教育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而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各种利益。教育收益分为两大类:教育的经济收益和教育的非经济收益,教育的经济收益指教育带来的货币收益,教育的非经济收益指的是教育带来的非货币性收益。

(一),教育的个人非经济收益

教育的个人非经济收益是表现在非货币性的收益。一般包括能力,名誉,社会地位,或者文化底蕴的沉淀等。

(1)、受教育程度高者,社会适应能力强

受过较多教育的人与受过较少教育的人相比,具有较大的职业适应性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较高的受教育程度的求职者被录用的可能性相对大一些。而

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有些生产部门衰落下去,甚至被淘汰,而在新兴的、日益发展的生产部门中,往往都是技术构成较高的部门,对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要求较高。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新技术、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强,他们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相比,失业的可能性更小一些,在职业与职位选择上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更容易变换和谋取更好的职业、职位,并且可以获得更大的职业乐趣。

(2)受过教育者可以实现间接收益

教育投资给个人带来的另一种间接收益,是受教育者个人由于较强的能力而实现的消费支出的节省。支出的节省虽然不像收入的增加那样明显,但它在性质上与收入的增加是相同的,因此也是一种收益,只不过是间接的。受教育者个人因受教育而实现的消费支出的节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选购方面支出的节省。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相比,未受教育或受教育较低者对商品选购方面就可能支出较大,或者支出相等的情况下得到的满足较小。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由于掌握了更多的市场知识和商品知识,则有可能在商品选购方面实现支出的节省,或者在支出相等的情况下得到更大的满足。

2)、购买他人劳务方面的支出的节省。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相比,由于他们具有更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更高的劳动技能,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从而减少了购买他人劳务的依赖,从而在购买他人劳务方面实现支出的节省。例如,他们对耐用品消费品能够正确地使用和维护,甚至自己能够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从而减少了购买他人劳务的支出。

3)、医疗保健方面支出的节省。关于教育与健康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和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之间也存在着正相关。未受教育或受教育较少的人,由于缺少保健知识,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和安全知识,相对来说,患病、受伤或致残的可能性就更大些。反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由于有了必要的卫生健康常识、保健常识和安全知识,患病、受伤和致残的可能性就会小些。此外,学校的体育课交给了他们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使他们的体魄更加健壮,延长寿命。这样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有可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的支出。

4)、能够作预见性投资,为子女省下一笔费用。比如有工作时购买老年保险,为退休后的自己暂存工资多少年,那么退休后他将自有一笔钱,就不需再让自己的孩子再出赡养费或是医疗费等,给自己做了一定的保障,也为自己的未来省下了一笔费用。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与消费的合理性是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而且,

教育还可以使个人拥有更好的储蓄和投资能力等。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可以懂得如何享受经济又舒服的品质生活,比受教育较低者懂得规划未来,更懂得生活即对的起自己又对的起荷包。

(3)教育的代际影响所带来的收益

还有教育的代际影响所带来的收益。所谓代际影响,就是由父母的受教育增量所引起的他们子女的受教育增量。许多调查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完成较高教育水平的可能性越大。这是因为,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明确,也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对子女的文化学习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较高者的子女与受教育程度较低者的子女在受教育机会相等、天赋相等和学习努力程度相等的情况下,由于前者的子女在学习方面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与后者的子女在学习方面形成了差距,后者为了使自己的子女不至于在学习方面落后与前者,需要增加某些教育支出(如请家庭教师补习或让子女进补习学校等)。因此,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对子女在学习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可以有支出方面的节省。

(二),教育的个人经济收益的计算

要知道受教育程度对个人收入是否有提高的作用,那就需要分析教育个人的经济收益是如何测量的?

教育个人收益或称教育私人收益,是指个人接受某级某类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经济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费用后净收益。一般对个人的教育投资效益统计,从成本,教育基本成本是从上小学到初中,高中或者大学的某一个阶段的教育资金投入,加上额外的教育投入,比如上补习班,素质教育投入等费用,即教育成本=教育基本成本+教育额外成本。从收入,从正式工作开始的收入到退休或者停止收入的那天算起的所有的总收入。

因此,教育投资收益=教育总收入/教育总成本。

当然,对于家庭或个人的教育收益是不可能等到年老时才去做这个帐的,都是取大多数人的平均数来做预测,以能为个人或家庭的投资做作预测性的投资信息。个人经济收益的测量加上必要的人生选择,教育投资回报是指日可待的,绝不同于股票基金用资金就可调控局势,而教育投资是摸不着的,收益又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教育投资收益绝对有的就是保障。

受过较多教育的人与受过较少教育的人相比,在一生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的这种终生收入带来的差别,就是教育给个人带来的经济收益。从理论上来讲,受过较多教育的劳动者的劳动是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在同样长的时间内可以创造更高的工资收入。从实证上看,许多研究者通过“纵向跟踪法”和“横向比较法”,研究了就业者的工资与受教育层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工资收入也逐渐增加。尽管受教育层次高者在上学期间因没有收入和支付学费而有所损失,但在其毕业后,这种损失可以迅速得到补偿,并使其终身收入远远高于受教育层次低者。

(图一)

由2000年国家统计局对以往受过不同层次教育,不同年龄人的收入统计调查分析表明,如图一,在大约22岁前的人,由于受教育较低者或未受教育者已经参加工作,因此收入比受教育较高者收入高,而且,受教育较高者属于纯消费,即投入还未到时期有产出或者说效益(这期间可能有参加社会兼职工作,但收入甚小,可忽略不计)。而这期间(22岁前)发生的是受教育较高者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即高等教育时的学费、书本费等,在纵轴以下;机会成本,即因为上大学而不能工作失去的工作收入,在纵轴之上。由图我们可以看出,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机会成本是远远大于直接成本的。在22岁后的收入,受较高教育的人收入差距随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在中年达到最大,然后受较低教育者的收益曲线开始下降,而受较高教育者的收益曲线继续上升。

四、结束语

通过教育投资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要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带来的效益。教育投资带来的收益不仅体现在货币提升,对个人生活或视野与智力的提升也带来了很大的提高,对国家的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带来了很大的提升。有报道表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有一大部分是来自技术与知识。现在我国教育普及后,对国民收入的增长有很大帮助,从另外一个角度,教育也实现了国民富强的愿景。教育投资是一支增长股,增长局势缓慢但趋势一定上升,因为教育投资的是不可见的因素,包括知识,技能,道德,人格等等都是不能用金钱就能遥控的了的投资项目。教育对受教者的收益来说只有增无减,而对社会发展来说更是推动人类文明的铁臂。人是社会的元素,社会是人赖以生活的环境,一个人因受教育而自我发展,许多人因受教育而自我发展,整个社会还能不发展吗?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发展,这许多人以外的人还能不发展?发展教育,普及教育,为国家兴旺提供强大的力量。

五、参考文献

[1]教育经济与收入测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3]教育经济学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4]学校管理与收益分析,教育出版社

[5]教育经济收益,机械工业出版社

[6]教育经济与个人收入的相关网站资源

论大学教育的价值

论大学教育的价值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句话特别流行—“当年是不上大学一辈子受穷,而现在是上了大学马上就受穷。”我却从来不这样认为,因为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例如流行感冒。 有人说,大学教育基本上是基础教育,专业性不是很强。上大学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其实这只是一个表象,看看你身边,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的,怕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思维方式方法,处理问题的角度,说大点就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不一样。所以,有句话讲得好:“上大学后悔三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 2002年芝加哥大学的安德鲁·阿伯特教授在开学典礼上所作的演讲《教育的目的》中曾经说到,“受教育比不受教育要好。因为教育本身就是好的。教育不是那种有可预测的目的的东西。除了它本身,它没有目的可言。教育没有目的。教育是一个最具价值,最有人性的并最富人文关怀的平台,有助于个人成就自我。你们可以凭借这里无与伦比的资源系统,来找寻开悟之光,以照亮你们内心教育的光芒。” 安德鲁·阿伯特教授既然说教育是没有目的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呢?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学生忘记了所有他们所学的知识,剩下的便是教育的本质了。 教育的“教化”之处,就是养成一种好习惯,以探求新的含义,寻找新的联系,将体验复杂化,广泛化使其更丰富更持久。教育的目的是无法被预测的,教育除了其自身之外,没有任何目的。 贾馥茗女士在《教育的本质》一书中曾经提到:真正的教育,其责任是必须引导学习者以成人为务,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 有个莘莘学子未进入大学校门的高中生曾经问到:好多人都说上大学没用,那为什么没有把大学取消呢?那是因为,认为上大学有用的人,比好多人要多很多。 其实说上大学没用的人,大多是在学校里没有好好上课,没有认真读书或者说读错了书的。你可以问问那些说上大学没用的认真上过几节课,对他所学的专业有怎样的认识,或者是让他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他肯定回答不上来。不要被那些“伪大学生”所蒙蔽。相信大家很少见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那些高材生说上大学无用的,因为他们真正努力学习知识了,而且也学到了东西。而现在全国很多普通高校的现状是:多数人专业课不学,课外书不看。游戏电玩上瘾,恍然三四年过去,发现什么都没学会,到社会上处处碰壁,才会发牢骚说:上大学无用!其实他没权利说上大学无用,因为他上大学的时候就压根没好好学习。 他们所谓的三四年的学历,完全就是混一纸文凭。 大学生活看似浑浑噩噩,其实不然。高中所学的东西与在大学里所学到的东西永远不会是一样的, 在大学,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例如你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社团来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等到毕业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和一个高中生的差距了。大学是我们从学生到社会人的一个过程,在大学你要学的不仅仅就是课本中的知识了,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方法,学会一门生存的技能,为你的未来打个好的基础,大学文凭也将成为我们找工作的敲门砖,毕业后的工作不一定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因为这得看个人

教育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经济学 1、学科概念:P6 ①教育投资:又称教育投入、教育资本、教育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是指 一个国家、地区、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像教育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 ②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 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 ③教育经济效率:又称教育经济效力、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 率、教育投资效率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④教育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也叫教育社会经济效益、教育社会经济价值、 教育经济收益、教育经济收效等,是指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 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或者通俗地将,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到的国民收入加以比较,所得的国民收入抵偿教育投资的余额。 ⑤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 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达的一门边缘学科。 2、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萌芽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三 个阶段。 (一)萌芽时期: 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学科萌芽起点的研究是斯特鲁米林1924年写 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是世 界上最早运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用数量化、定量化的语言专门阐述教 育的国民经济意义。沃尔什1935年写的《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 为是有关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它采用了现值折算法。到1960 年,教育经济论文达到53篇。这一时期的特点:①有了教育经济学方 面的论文及专著;②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从观察在业劳动者身上 论述与充分调动教育的经济意义和价值。 (二)形成时期:20世纪60年代涌现大批教育经济学学者,使这门学科在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体系上基本上确立起来。形成标志:①1963年国际经济学会召开讨论教育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了《教育经济学选集》,这一选集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

投资发展部的工作思路及工作职责

投资发展部的工作思路及工作职责 一、完善集团投资管理制度建设 以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系统、严密的程序,促进集团投资决策程序的优化,形成风险可控、责任可明确、牵涉部门相互制约、符合投资决策科学规律和现代集团化企业投资管理流程的投资管理制度。以科学、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与评价体系,对投资业务的前期筹备、论证,中期运营、管理和后期评估、考核进行全面把控。保证集团投资业务实现不仅要成功,而且要方案最优、效果最佳、效益最大的目标。 拟定的投资制度应当注重财务、内控、投资、风控和子公司等部门间形成权力、义务和利益间的合理牵制与制约关系,有效扼制业务部门的自利冲动或“业绩冲动”及在缺乏激励机制或监督机制下的不作为倾向,从而促使投资业务能够在理性决策和有关各方全面评估的框架下启动和运行,严格保证投资的安全性、科学性、效益性。 在制度设计中,特别注意流程的优化和某些重要岗位的设置及其职能定位。 二、加强管控制度设计 鉴于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子公司数量不断扩大,其业务量也不断增加,实力也不断增强.子公司自身具有的“自利”天性会使其在财务上、业务上甚至战略规划上自觉不自觉地希望摆脱母公司的控制, “小金库”、“独立王国”、“两本帐”等现象往往都是在母公司管控不足

甚至缺位的情况下产生的。如何对子公司的重大业务进行监控如何统筹规划子公司的资源和未来发展战略如何保证子公司的投资不会脱离母公司的合理监督在这一过程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就显得越发重要。如果子公司发展方向错误、重大投资失误、业务运作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或战略发展需要,也势必影响母公司的稳健与正常发展。 实行母子公司管控,需要对集团母子公司情况进行分别调研和分析,(甚至有必要的话需和子公司部分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结合其运营模式、资源情况,设计一套合理的母子公司管控制度。 投资发展部应当定位为实现集团母子公司管控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发挥投资分析、项目管理、战略规划、管理诊断、经营分析、经营计划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核心与牵头作用。但是,在实现母子公司管控职能的同时,还不应当仅仅定位于消极的“管控”,还要对子公司和整个集团的投资发展业务起到积极促进、主导或协助的作用。 具体的职责与拟开展的工作任务如下. 三、投资发展部拟开展工作和应实现职能 随着工作的熟悉和逐步深入,将逐步推进以下工作(当然某些设想现阶段看可能仍是远景的,在投资发展部完全健全、制度平台完全建立及随着集团业务扩大和相应的专业人员配备比较完备后,将逐步实现其预设的全部职能)。 1. 投资管理 包括项目前期筹备、立项、项目策划、项目评估与论证、项目报批与

第八章个人教育理财问题库

第八章个人教育理财问题库 单项选择题 1. 作为个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大”、“夜大”这样的教育形式属于( C )。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教育 D.职业教育 2. 子女教育理财规划的最基本原则是( D )。 A.足额 B.高收益 C.及时 D.稳健安全 3. 个人教育理财同其他理财形式不同的最主要特点是( A )。 A.不具备时间、费用弹性 B.花费难以准确预计 C.教育金需要由家长准备 D.理财时间长,金额高 4. 以下选项不属于传统教育理财投资工具的是( D )。 A.个人储蓄 B.定息债券 C.教育保险 D.股票 5. 学校与政府贷款的主要优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D )。 A.低利息 B.针对性较强 C.还款周期长 D.风险低 6. 个人教育理财之所以是一项生产性投资,其原因是( B )。 A.教育是人一生中必须的 B.教育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主要成份 C.教育投资即未来投资 D.教育投资是以子女成才为目的的 7. 以现金偿还短期借款后产生以下哪种结果?( D ) A.营运资金减少 B.营运资金增加 C.流动比率降低 D.流动比率提高 8. 以下属于个人教育理财规划的非货币风险的是( A )。 A.因长期同父母生活导致的无法及早自立 B.投资失败导致子女失去留学机会 C.选择政府贷款后因无力偿还导致债券转嫁到子女身上 D.教育金归属权发生争议 9. 个人教育理财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D )。 A.及早规划 B.稳健理财

C.及时沟通 D.追求收益 10. 对于个人教育理财,盲目投资是一大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不能盲目投资,要精打细算 B.不能盲目投资,要详细制定子女教育计划并严格实施 C.不能盲目投资,因此放弃任何高风险的投资形式 D.不能盲目投资,但是要做到全面覆盖和宁滥毋缺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可作为个人教育理财投资工具的有( ACD )。 A.个人储蓄 B.教育贷款 C.债券 D.教育保险 2. 教育储蓄的优点包括( ABC )。 A.可优先办理助学贷款 B.利率优惠 C.存期灵活 D.收益率较高 3. 教育由( ABCD )等组成。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教育 D.职业教育 4. 个人教育理财有以下特征( ABCD )。 A.没有时间与费用弹性 B.子女教育金必须靠家长准备 C.子女的资质及其所花费的费用难以事先掌握 D.子女教育金支出时间长、总额大 5. 个人教育理财基本原则包括( ABCD )。 A.及早规划原则 B.充分与子女沟通的原则 C.稳健理财原则 D.灵活宽松、资金充裕的原则 6. 目前市场上教育保险的类型有( ABD )。 A.可固定返还的保险 B.理财型保险 C.年金保险 D.纯粹的教育金保险 7. 个人教育理财除承担普通商业风险外,还可能面临下列特有风险( ABD )。 A.过度投入教育可能导致的风险 B.特定教育理财方式可能导致的风险

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论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教育起源于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生产与劳动,需要更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现代教育通过渗透于科学技术进展的方方面面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功能。所谓渗透包涵促进生产力中知识技术含量的增加和更新速率的加快,以及科技成果的普及和应用,将潜在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导致现代社会的教育、经济、科学技术日益融合而成为一体化。教育对经济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育人这一途径实现的。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一个国家所培养的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程度。因此,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之一主要体现在对参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者素质的培养上。 教育可以影响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规范劳动力行为,增加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经营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是生产的主体。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人,或者说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因而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受教育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任何生产方式下,一定的教育都是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途径。人的劳动能力生产发展和提高,主要是通过后天教育和训练活动中获得的。教育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实行全面的影响,授以全面的教育,从而使未来的劳动力和在职的劳动力在体力和智力上都得到发展;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和发展还具有较高的效率。教育可以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概括教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短时间内能掌握和运用。 第二,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是由“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1共同构成的,是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相结合的总体能力。作为物的因素的生产资料和人的因素的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物质资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劳动力就不能生存,生产也就不能进行下去。反过来,没有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亦不过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物而已,不仅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不能进行,而且已进行的生产过程也要中断。所以,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成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所以比生产力中任何其他因素的地位都重要,原因在于劳动者是活劳动力,劳动者的劳动是活的劳动。而劳动者的劳动所以能成为活的劳动,是由于人的劳动不单单是体力的运用,还有比体力 更重要的智力的运用。诚如马克思的著名定义所揭示的那样:“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因此,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衡量劳动力的大小,不光要衡量体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衡量一个劳动者智力的高低。然而,不论是体力的改善还是智力的提高,都要靠教育去完成。人的体力虽然属于肉体的自然能力,但体质的增强与体能的发展,也要靠良好教育的培养和训练。至于智力的提高,则要完全靠教育的有意识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和增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仅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生产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系统训练,就

谈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论述题 1、谈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答:(一)知识经济对宏观层次教育价值的影响 宏观层次教育价值表明的是教育与人类社会及个体发展的关系,它具体表现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两种类型。一方面,知识经济提升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知识与社会、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联系。社会拥有知识,才能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个人拥有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知识的价值不再是抽象的观念,而是实在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实在的综合国力。这就加强了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对知识的需求。教育是生产知识、传播知识、满足社会与个体对知识需求的重要途径。因而,教育的价值也就得到提升。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提出了普遍提高人们智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也就加强了个体主体对自身智力发展的需求。教育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其价值也同样得到提升。在宏观层面上教育价值的提升,反映到教育实践中,则表现为教育将普遍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会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不一定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选择,教育战略地位观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由于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中对人们的智力要求是不同的,因而,教育的发展将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与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相适应,教育将更加专门化,强调英才教育,重视天才的培养。与知识的分配和使用相适应,教育将更加全民化,注重教育的普及。由于知识的生产和使用的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因而,教育的专门化和全民化都将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但是,知识所提升的主要是知识的经济价值,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也是为了最终取得经济利益。追求经济利益是知识经济的本性。因而,在宏观的教育价值层面上,就社会主体而言,它实际强调的是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个体主体而言,它实际强调的是教育的生存价值。这反映到教育实践上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片面性。其一,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属性,如片面追求教育的经济利益或片面强调能获取经济利益的知识的生产和传授,而淡化(忽视)教育的政治、文化等属性,从而有可能使教育在知识经济的旗帜下走上片面性;其二,强调个人为了经济目的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作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高低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知识创新依赖于人的创新的素质。但是,并不是人的任何素质都能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在追求最佳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就不符合经济利益的原则。这就有可能促使人们把有限的教育资源仅仅用于与经济有关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的其他素质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对微观层次教育价值的影响 教育价值的微观层次表明的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体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为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学生作为价值主体的一方面是更为主要的,可以说,在微观层面上,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学生主体的发展。因而,在学生成为价值主体的关系中,知识经济的两个变化将会转化为学生主体对新知识的追求和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教育者要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这种需要,就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水平,提高自身的修养。反映到教育实践中,未来的教育者将成为一个学者、研究者与教育者三结合的新形象。终身学习、不断创新成为未来教育者的基本信念;不断地学习、研究以实现自我更新,将成为教育者的一项日常活动。 在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上,知识经济对于作为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内容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知识经济强调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强调工艺性的、可操作的知识,这就带来了两个直接的结果:一方面是知识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知识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知识迅速陈旧过时,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经济效益探析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经济效益探析 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对个人而言,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好处是带来了经济效益,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究竟是不是一种有效的投资,主要是看其所投入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对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个人教育投资进行分析,探索出个人教育投资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并从中得出提高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的一些启示。 教育投资成本分析 教育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名学生需要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生,在上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教育成本的分类依据支出的目的、主体性质和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若干类别,这里主要探讨教育直接成本与教育间接成本。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个人所需支付的教育费用,诸如学杂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费等;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是指个人为了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 个人教育投资的边际成本递增递增的原因在于:第一,个人直接教育成本增加。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直接成本增加趋势非常明显,全国高校学生人均学费已涨到5000元左右,加上各类杂费每年1万元左右,这大大增加了受教育

者的成本。第二,机会成本上升。机会成本即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比方说现在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没有进入大学而是直接去打工,以其3年至4年的机会成本来计算,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相比会更高。 教育投资收益分析 教育收益的概念及分类教育投资收益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及素质,在物质生产与精神方面取得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额。所谓个人教育投资效益,就是个人通过对教育的投资而获得的教育效果和增加的经济收入的总和。高等教育能给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预期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是指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收入总量会高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收入总量。非经济收益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得到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并在上学期间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个人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随着个人边际教育投资额逐步增加,边际收益逐步递减。这是因为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随着接受教育的时间的增长,其教育投入就越多,结果是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时间缩短,其能够回收教育投资的时间就短,因此个人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就慢。在教育投资最开始的时候,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会出现递增现象,但是这一过程非常短暂,从长期看,随着边际教育投资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出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人的脑力总

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

1998年第2期 第35卷(总186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 U RN A L OF PEK IN G U N IV ER SI T 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 o.2,1998  Gener al No.186 Vo l.35 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 闵维方 内容提要 本文指出高等教育从其本质上看,不仅是一种成本很高的产业,而且是一种成本递增的产业。目前建立起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新机制,显得十分重要。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在全体 社会成员中的配置结构的公平性,是从长远的宏观角度考察的。然而从现实的微观的角度来考察, 在实行大学收费改革的同时,一定要制定必要的配套政策,例如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减免学费,建立 奖学金、助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从而使大学收费改革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成本补偿 社会公平 在党的十五大关于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精神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正在步步深入,全面展开。在当前众多的高教改革热点问题中,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相关的大学收费改革是最引人注意的问题之一。国家教委多次重申,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高等学校可以向学生收取部分培养费,改变由国家独揽统包办学经费的局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新体制,使学校逐步走上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办学、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轨道。对学生来讲,则开始了统一实行收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改革进程。一石击水,引起众说纷纭,其中议论最多的是社会公平问题。有人指出,实行高等院校收费的这种成本补偿政策的确可以增加大学的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但是,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大学收费会不会对社会公平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又应该怎样在高等教育中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对这些问题,近年来人们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这既是一个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又是一个迫切需要予以认真解答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出发,对此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一、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为了理解大学收费问题的本质,就必须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高等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是要发生成本的,其中包括教职员的工资、教学业务费、教学设备费、图书资料费、行政管理费、校舍修建费、后勤服务费,等等。高等教育从其本质上来看,不仅是一种成本很高的产业,而且是一种成本递增的产业。这是因为,大学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能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高级人才,它就应该而且必须反映并代表社会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水平,因此就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配置先 179

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价值思考

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价值思考 摘要:现代社会,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高等教育评价多元化的主体,如政府(国家)、社会、高校、个人等,根据自身发展的利益要求,对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评价提出了不同的、多样化的价值诉求,其深刻影响了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在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评价应贯彻价值尊重原则,鼓励并维护高等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表达;应贯彻价值协商原则,支持并维护高等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协商;应贯彻价值引领原则,坚持始终以“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引领性原则,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根本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多元主体;价值 当今世界,随着高等教育系统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也日益完善。高等教育评价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人们对高等教育评价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同时,高等教育评价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其中,高等教育评价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高等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正如美国学者克拉克所指出,“现代大学是一种多元的机构——在若干意义上的多元:它有若干个目标,不是一个;它有若干个权力中心,不是一个;它为若干种顾客服务,不是一种”。①现代社会,由于高等教育评价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群体趋向于获得或增加自己对高等教育评价的话语权,这便影响了高等教育评价主体体系,产生了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结果。就目前来看,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既是高等教育评价发展的现实,也是未来趋势,我们需对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进行理性分析和价值思考。 1评价和教育评价 1.1评价 “评价”一词由来已久,在我国,“评价”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宋史·戚同文传》中记载,“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欺”。②在这里,“评价”是评论价格的意思,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评论价格也就是评论价值,是对物品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评价”有两个词性,一是动词词性,二是名词词性。动词词性下意指衡量、 ①[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96. ②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

关于《教育的经济价值》的若干思考

摘要:本文阐述了作者对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的评价以及结合当前现状做出了思考与评述。 关键词:教育;经济价值;人力资本 教育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教育的经济价值这个问题,无论在教育学领域还是经济学领域都有广泛的讨论,当然迄今仍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教育的经济价值》这本书是受福特基金会委托撰写的一篇专论,目的是请舒尔茨来评论迅速发展起来的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著作。本书的主体主要包括了教育的经济成分、教育费用、教育的经济价值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让我的思维得到了扩充。 一、关于“教育的生产性和消费性”的思考 在第一部分里最值得注意的是舒尔茨提出,学校教育的经济价值有消费成分和生产成分。学校的消费成分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当前的消费,另一方面是将来的消费。而生产成分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投资,它带来的是将来收入的增加。人们从学校教育得到的满足系属消费部分,其价值可能是道德的培养、情趣的满足,甚至于消费观念的转变。在我看来,这两个部分都是一种投资。在消费的部分,获得的是非货币性的回报,教育是用一个生命感染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我们得到的是情商的培养、感情的塑造,发现了正真的自我。作为生产部分,这显而易见是对生产能力、谋生手段的培养。 对教育产品进行分析,会发现首先教育具有私人产品属性:1、最早的教育是在“私塾”中进行,那么这个“私”字已经呈现出了教育的私人产品属性;2、通过教育可以使个人受益; 3、教育有层次和类别的差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 4、对教育产品可以通过收费技术有效的排他。但是教育产品也会显现出准公共性:1、教育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在一定范围内,一个人消费教育产品,并不排斥他人同时进行消费。但是这发生在“一定条件”下,于是会产生排他性;2、消费竞争性。超过了既定的范围,消费者(学生)数量太多,消费需求太大,原有的教室、教师等必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3、教育产品具有外部收益。教育的目标是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机集合。因而教育在产生内部效益的同时,也就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培养,在让其在社会中谋得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通过教育,使得遗留下来的美好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发展。随着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会增加,法律知识会更加明晰,人们的道德修养会提高,其带来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会相应降低。教育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激发人们的创造力,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和科学发展必将提高,从而带来的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仔细一想,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居然有这么多。而当前人们是否能意识到受教育除了可以为自己带来收入之外还能为国家为社会的进步带来长足的动力。在物质匮乏的五六十年代,人们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是那么强,只要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回想起,小学一年级时,全班同学都想努力学习,因为长大的理想是做科学,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单纯,但是值得反思,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似乎只着眼于教育的消费性。 二、关于“教育成本”的思考 所谓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个人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舒尔茨的这本书,是教育经济学的奠基文献。在第二章中,他专门论述了教育成本,虽然没有准确的对教育成本给出定义,但他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这一概念。他认为,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二是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在这一部分里,舒尔茨做了很多的数据统计来测算教育的成本,当然他自己也列举了局限之处。目前,教育经济学界对教育成本形成了基本认同,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指出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教育所造成的价值损失。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中的五个关键内容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中的五个关键内容 制定国企的“十四五”规划,精简下来有以下五个关键内容。 一、“十三五”发展规划内容回顾与总结 系统梳理总结公司“十三五”期间工作及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公司“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和关键战略指标的完成情况,深刻剖析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对策和意见。 图1:“十三五”发展规划回顾与总结举例 二、战略分析——“十四五”规划期间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立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使命愿景、战略定位以及企业总体规划等。

图2:战略分析过程举例 三、确立“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体系 结合内外部分析及对标研究,依据上级的战略和重点,明确公司发展定位,建立“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体系。 图3:企业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体系确立 四、“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分解和重要工作举措制定

战略目标及“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确定后,利用战略地图将“十四五”规划目标体系中各个要素及其因果关系清晰地描述出来,并通过以下六个步骤绘制出动态角度的战略地图,进行“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分解和重要工作举措制定: (1)找出目标差距,(2)调整客户价值主张,(3)为持续性结果规划时间表,(4)确定战略主题(少数关键流程),(5)确定和协调无形资产(人力/信息/组织资本),(6)确定执行战略所要求的战略行动方案并安排预算。 图4:“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分解和重要工作举措制定 五、“十四五”规划组织实施保障 1、建立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

着力加强管控能力建设,以战略为导向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选择适当的管控模式,科学设立企业管理机构,完善管控制度,统筹安排和协调企业的战略规划实施;其次根据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围绕企业目标,建立专业化的战略管理和投资管理单元。 2、构建规划实施信息保障(预算和控制体系) 完善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将战略实施过程转化为企业的预算管理和执行过程,使企业战略、规划、计划及个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对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与互动式管理;以预算为基础,建立战略规划实施的控制体系,及时对战略实施过程加以控制。 3、全面加强党建工作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科学理论指导企业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4、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在企业现有的品牌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借鉴和吸收权属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其共同的文化基因加以提炼,构建引领、激励和凝聚下属成员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使命及发展愿景。

第一章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是由“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的,是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相结合的总体能力。作为物的因素的生产资料和人的因素的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物质资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劳动力就不能生存,生产也就不能进行下去。反过来,没有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亦不过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物而已,不仅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不能进行,而且已进行的生产过程也要中断。所以,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成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所以比生产力中任何其他因素的地位都重要,原因在于劳动者是活劳动力,劳动者的劳动是活的劳动。而劳动者的劳动所以能成为活的劳动,是由于人的劳动不单单是体力的运用,还有比体力更重要的智力的运用。诚如马克思的著名定义所揭示的那样:“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因此,在现代化生产的今天,衡量劳动力的大小,不光要衡量体力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衡量一个劳动者智力的高低。 然而,不论是体力的改善还是智力的提高,都要靠教育去完成。人的体力虽然属于肉体的自然能力,但体质的增强与体能的发展,也要靠良好教育的培养和训练。至于智力的提高,则要完全靠教育的有意识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和增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仅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生产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系统训练,就是劳动经验的传递也要靠教育,才能实现周转的高速度与高效率。所以马克思在考察生产劳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时,盛赞教育对生产力的重大作用,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 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主要是指人的自然潜能,按照现代生产要求,劳动力是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3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17世纪,18世纪,19世纪,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掌握的生产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都大不相同。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较高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当

高等教育分类办学的多元价值分析

高等教育分类办学的多元价值分析 一、办学目标定位:高等学校发展的方向性价值分析 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办学者对学校性质及目的的总体认识,它不仅体现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而且体现在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治学方略和发展战略等方面,是高等学校在较长时期内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根本追求。高等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确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举办者的理想和办学出发点、办学者的理念和策略、社会的愿望和期待、学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政府的要求和政策导向等都会对学校的办学目标产生影响。但是,高等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社会需求与自身办学条件的内在统一,社会需求是每一所高等院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高等学校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专门化的教育类社会机构,社会必然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赋予特定的期望和要求,高等学校根据这些期望和要求确定自身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依据社会需要制定教育目标,依据教育规律设计教育过程,依据社会的评价来判断教育质量的高低。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只有主动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才能体现出高等教育的价值和生命力。 回顾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历史,无不具有鲜明、优良的目标定位和理念,而这些目标定位和理念的形成,都和该大学的创办者以及在办学历史中杰出校长的作用密不可分。例如,洪堡1809年筹建洪堡大学时就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和“学术自由”的目标定位和理念,才使当年新建的洪堡大学能够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埃利奥特秉持“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定位和理念,经过40年的努力,终于使哈佛大学从一所培养牧师的小学院发展成为美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范海斯担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期间开创的“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目标和理念,使威斯康星大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蔡

有关教育经济学论文范文2篇

有关教育经济学论文范文2篇 有关教育经济学论文范文一:教育经济源流价值与职业教育探究 一、西方教育经济思潮之流 西方国家的教育经济思想最早产生在近代的资本主义初。在这一时期下,比较著名的就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中《富国论》中将人的经验、知识以及能力看成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与生产要素之一。随后,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工业教育委员会首次给出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韦锥发表自己的《教育经济学》,而这正是教育经济主义思潮的出现标志。这一思潮的出现不仅为教育行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更为西方国家的经济与教育的进步产生了很大的作用。西方国家的教育经济主义思潮可以分成三种流派:首先,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思潮又被人们称作是主流教育经济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舒尔茨的观点为:人力资本是当前与未来产出和收入流的主要源泉,资本有着非常大的价值的存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提升了人的某项技能,同时还加快了市场经济的经济决策速度。其次,反主流派教育经济主义。反主流派教育经济主义延续了制度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涉及到了教育和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向人力资本理论发出了多重挑

战,包括教育的发展未缓解就业率低的问题,教育机会均等未实现收入平均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教育的经济意义的新思维模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最后,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派。该学派通常是指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派。苏联著名的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教育的经济价值。这三个流派均从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与角度阐述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育经济思想与职业教育 一般大家谈到教育发展是一类多数人共同需求的东西,此类现象一般能够用来理解为两种方面。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性通过平等的方面研究,代表着无论谁都拥有相同的经济作为权,国家必须加强经济发展投资力度,召开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会、尤其是通过最可靠、最实际的方式把现有物质投入到经济资本的促进经济发展,用来确保我国公民都有促进经济发展义务,这样就能增加所有国民的经济创新能力与业务水平,完成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通过经济的方面观察,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性一般包括经济发展理念的客观规律,因为经济发展理论客观属性,国家应当展开经济发展规划。但是,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性一般不会与经济发展的规模创新相冲突。这样,我们从整个国民素质水平看,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性依旧离不开教育水平。 三、提高我国教育经济价值的对策

投资发展部的工作思路及职责

投资发展部的工作思路及工作职责 工作思路: 一、完善集团投资管理制度建设 以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系统、严密的程序,促进集团投资决策程序的优化,形成风险可控、责任可明确、牵涉部门相互制约、符合投资决策科学规律和现代集团化企业投资管理流程的投资管理制度。以科学、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与评价体系,对投资业务的前期筹备、论证,中期运营、管理和后期评估、考核进行全面把控。保证集团投资业务实现不仅要成功,而且要方案最优、效果最佳、效益最大的目标。 拟定的投资制度应当注重财务、内控、投资、风控和子公司等部门间形成权力、义务和利益间的合理牵制与制约关系,有效扼制业务部门的自利冲动或“业绩冲动”及在缺乏激励机制或监督机制下的不作为倾向,从而促使投资业务能够在理性决策和有关各方全面评估的框架下启动和运行,严格保证投资的安全性、科学性、效益性。 在制度设计中,特别注意流程的优化和某些重要岗位的设置及其职能定位。 二、加强管控制度设计 鉴于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子公司数量不断扩大,其业务量也不断增加,实力也不断增强.子公司自身具有的“自利”天性会使其在财务上、业务上甚至战略规划上自觉不自觉地希望摆脱母公司的控制, “小金库”、“独立王国”、“两本帐”等现象往往都是在母公司管控不足

甚至缺位的情况下产生的。如何对子公司的重大业务进行监控?如何统筹规划子公司的资源和未来发展战略?如何保证子公司的投资不会脱离母公司的合理监督?在这一过程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就显得越发重要。如果子公司发展方向错误、重大投资失误、业务运作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或战略发展需要,也势必影响母公司的稳健与正常发展。 实行母子公司管控,需要对集团母子公司情况进行分别调研和分析,(甚至有必要的话需和子公司部分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结合其运营模式、资源情况,设计一套合理的母子公司管控制度。 投资发展部应当定位为实现集团母子公司管控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发挥投资分析、项目管理、战略规划、管理诊断、经营分析、经营计划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核心与牵头作用。但是,在实现母子公司管控职能的同时,还不应当仅仅定位于消极的“管控”,还要对子公司和整个集团的投资发展业务起到积极促进、主导或协助的作用。 具体的职责与拟开展的工作任务如下. 三、投资发展部拟开展工作和应实现职能 随着工作的熟悉和逐步深入,将逐步推进以下工作(当然某些设想现阶段看可能仍是远景的,在投资发展部完全健全、制度平台完全建立及随着集团业务扩大和相应的专业人员配备比较完备后,将逐步实现其预设的全部职能)。 1. 投资管理 包括项目前期筹备、立项、项目策划、项目评估与论证、项目报批与

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9月1号晚上,听过校长、教师、教练的发言,感受颇深,仔细想想、回忆下执教这几年的感悟。深深地让我明白到、意识到:何为教育、如何教育、教育的价值、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著名企业家——任正非就说道:“把教育做好,国家才有未来。”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在受着教育。你的言行举止都受周围影响学习而来。一个人受教育无非从这三个方面。即一个人受教育的三个方式。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也是受教育的起点。说句根深蒂固的话你在娘胎时都在受着教育,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胎教一说。我们受教育的过程无非是信息采集的过程,你还没出生时你在妈妈肚子里就可感受到外界信息。这往往也会给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和兴趣爱好多多少少带来影响。家庭教育一方面是我们常说的家教,往往体现在待人接物礼仪方面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是兴趣、爱好的发现、挖掘、培养。结合实际生活的培养孩子们的各方面兴趣、爱好为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中有个阶段叫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说学习也是你的义务。我个人认为:在大的方面它是个系统化的教育,它更是一个基础化、基本化、常识化的教育。换句话说你在学校学的知识都是你必须掌握的,最少书本上的知识必须掌握。当你进入高中、大学、考研、考博、硕时。才是你真正受教育的阶段。你要主动的接受知识洗涤、接受知识改造、接受知识的熏陶、渲染。此时此刻之后你才会有可能成为国家、社会有用之人。 三、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学习知识历练的阶段、自我检验的阶段、是走向成功的阶段。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知识珍不珍贵,在于你给予了谁?知识有没有价值,在于给予人体会。这是我对知识的感悟,也是对教育的感悟。不同的知识给予不同的人它的价值就不一样,而给了不一定有价值。价值在于个人体会。而知识的体会,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不是你的东西,你永远无法了解,也永远无法记住。 知识产生的原因,它的发展过程,这些你永远不了解,知识你也永远不能记住。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