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中职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中职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中职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中职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1.全卷22题,150分;

2.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33分)

1.(3分)选出拼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雅舍.(shě)榛.莽(zhēn)蓖.麻(bì)气息奄.奄(yān)

B 卜.居(bǔ)岑.寂(c?n)贬谪.(dí) 灯影幢.幢(zhuàng)

C 浣.洗(huàn) 纤.细(qiān) 巷.陌(xiàng) 窸窸窣.窣(sū)

D 纶.巾(guān) 堵塞. (sa) 盘桓.(huán) 悲悲戚.戚(qì)

2.(3分)选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

A 暮霾猖獗奢望瘦骨粼粼

B 鹧鸪江渚潦倒无语凝噎

C 樯橹气概松驰咋暖还寒

D 威摄迁徙杀戳舞榭歌台

3.(3分)选出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 明天他就要乘车去北京了,在他弥留之际

....,我一定要和他合影留念。

B 市长勉励大家要恪尽职守

....,勇于担当,艰苦奋斗,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C 听到韩老师介绍自己竟然是“来自星星的我”,同学们忍俊不

...禁.地笑了。

D父亲不苟言笑,对我十分严厉,却有一颗温柔的心,真可谓外强中干

....。

4.(3分)选出词语填写正确的一项。

①黄河是划分河南省与河北省的一条重要。

②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我军终于了402高地。

③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用事,否则只会把事情办砸。

A 界线克复意气

B 界限克服意气

C 界线克服义气

D 界限克复义气

5.(3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 学校开展的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6.(3分)选出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

A “新华澳报”报道,中央政府将向澳门赠送名为“奇妙”和“蜀祥”的两只大熊猫。

B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文学史册上。

C 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D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7.(3分)选出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

A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论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才能“垂拱而治”的道理。“疏”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

B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C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山居秋暝》体现了苏轼所赞的“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D 辛弃疾的词风以豪放为主,又不失婉约。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8.(3分)选出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

A 听了这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

B 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C 文学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一定不会空手而归。

D 用一根思想的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陈情表(节选)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3分)选出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到了

B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悯

C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过:过错

D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

10.(3分)选出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 明日

..,徐公来,孰视之

B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C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D 傲物则骨肉

..为行路

11.(3分)选出“以”字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一项。

例句: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A 皆以美于徐公

B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C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二、综合题(57分)

12.(6分)用现代汉语翻译第一大题文言短文中的句子。

①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13.(4分)将下面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不能改变原意)。

大家都赞美洈水这颗镶嵌在金松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14.(3分)下面是悼念鲁迅的挽联,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注】彷徨:一语双关,既指徘徊,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又指鲁迅文集《彷徨》。

15.(8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将下面一句话扩充成一段有情境的话。(不少于40字)

秋深了!树叶儿穿上红衣了!

16.(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相合: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①(4分)全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用两个词语加以概括。

②(4分)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7.(10分)将以下古诗文句补充完整。

①,暗风吹雨入寒窗。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③今宵酒醒何处?。

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⑤,又岂在朝朝暮暮。

⑥,到黄昏,点点滴滴。

⑦想当年,,。

⑧令初下,群臣进谏,。

⑨,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⑩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8—21题。

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职高高一语文下期末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适用班级: 一、 基础知识检测(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词语中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叨(t āo )扰 证券(qu àn ) 数(shu ò)见不鲜 B 、联袂(m èi ) 泊(p ò)位 恬(ti án )不知耻 C 、羞赧(n ǎn ) 果脯(p ǔ) 咬文嚼(ju é)字 D 、湍(tu ān )急 颤(zh àn )动 一曝(p ù)十寒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眼花瞭乱 贪赃枉法 冷寞 痉挛 B 、伶牙俐齿 不胫而走 凋敝 通牒 C 、娇生惯养 毛骨悚然 寒暄 拇指 D 、语无伦次 脱颖而出 国籍 气概 3、下列作家、作品、文体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毕淑敏--《我的空中阁楼》—散文 B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文言文 C 、鲁迅--《呐喊》--小说 D 、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议论文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它的原理多见于各种医学书刊,临床使用又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B.最近几年,俄罗斯杜布纳核研究所可谓是惨淡经营:国家拨给的预算实际上只能到位一半,研究所只能向各种基金组织申请研究补助。 C.台独分子吕秀莲数典忘祖,竟公开宣称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乃是台湾人的大幸,台湾和大陆是“远亲”和“近邻”的关系。 D.《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结果韵味全失,中国读音简直不可理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B .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 .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莫言的散文集《会唱歌的墙》,早在1998年就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发行出版。 B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C .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实现: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 D .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力。 7、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A .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 “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出了山雀顽皮可爱的特点。 B .选段将山雀们的歌声比喻成“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的,把人“全身淋透”的“音乐雨”,生动地写出了雨势大而急促的特点。 C .选段中运用“它们……像……”的排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雀们轻捷、活跃、美好的生活情态。 D .选段最后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山雀们因为生长在“这片深山广林”才能快乐自由地歌唱。 8、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 )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此话没错。 是这所宅邸的三个主人——和珅、庆郡王永璘、 宅邸所处的北京城龙脉之上的风水宝地,或者是富丽堂皇的殿堂与幽深秀丽的 园林, 为恭王府带来了无穷魅力。 A .不仅 或者 都 B .不仅 而且 都 C .无论 还是 因此 D .无论 还是 都 班级: 姓名: 考号:

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

邢台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爱芬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是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

中职 语文高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A.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试题 卷2016年秋期《语文》期中考试.注 射剂十分灵验,药水立刻止住了病人的疼痛,恢复了神智。 B C.当 然不是说不要引人家的话,而是说不要处处盲目地都引。.小碑座的四周,雕 刻着以牡丹、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 D朵象征着坚忍、 纯洁和品质高贵。分)303分,共一、语文基础知识(10小题, 每小题) 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下列 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 吧!1ng) A.敷衍(yǎn)抚恤(xuè)(yì)有求必应札幌(huǎng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 i) 鬼使神差(chā(shú) 皑皑 (ái) 瘦削(xuē).私塾B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3) ě(q) 绮丽í) 唱一个喏(r(xiC.半晌ǎng) 摇曳(yè○.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没精打采的。4ng) 气氛D.震颤(chàn) (fèn) 绯红(fē i) ī战战兢兢 (j拟人反问 B拟人反复对偶 A反复对偶设问)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是(比喻设问拟人排比比喻 C拟人排比反问 D恶除云开镌刻分量A.暮霭“她是……教 练”中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 7. B.打 烊刮痧战粟万劫不复)妥帖的一项是 (无动于衷 C.概率阻厄装裱○○○ ○○53 国家队里(的)1优秀的篮球(教练)2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4竟 技拥挤不堪津贴.轶事D ○6女(教练) 一位(教练)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6124623545 B13 A(_______1)辽阔的大草原上,炎炎的烈日烘烤着他,他一连几天在 中颠簸。○○○○○○○○○○○○564

(完整版)职高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职高部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是() A、休憩(x I)眉黛(d d)点缀(zhu》遒劲(j in) B、皱褶(zh e)砂砾(l i)訇然(h mg)尸骸(h 8) C、阡陌(qi oi)粗糙(z ao)踽踽(j ?)拽断(zhu① D 奖券(ju cn)笨拙(zhu 0 禅师(ch 8)逶迤(w ei y》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担误了女儿的青春。 B、这套子竞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C、从他的像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 D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黑黢黢(黑)打蔫(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缩) B、乍(张开)着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C、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宁谧(平静) D迥(差得远)乎不同袖珍(体积较大便于携带的)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 B、学校准备举行秋季运动会,大家都兴致勃勃,体育委员更是推波助澜... 积极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加。 C、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或因此居功自傲...,都是不对的。 D他的文章体裁新颖,内容生动,有不少观点是一孔之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矿工中唯一的一位幸存者。 B.母亲买了很多水果有香蕉、苹果、草莓、西红柿。 C.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D.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 6、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②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 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③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④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 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 A、比喻移用拟人移用 B、比喻拟人移用移用 C、比喻移用通感移用 D、比喻拟人移用通感 7、下列对小说和散文的文学样式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故事的情节发展, 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B、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C、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其中以故事情节为中心。D散文的表达方式可叙、可议、可说明、可抒情,活泼自由;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运用最多的是描写。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把老天比喻为一个画师的话,那么它在春夏时节为大自然涂抹的是如 梦似的温柔之色; _,_。_, _。_,于苍茫中呈现着端庄、宁静的圣洁之美。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3-2014上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___ 总分 说明: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A (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点缀.(zhuì) 中.肯(zhòng) 脍.炙人口(huì) B.栖.息(qī) 婀娜.(nà) 游目骋.怀(chěng) C.踟躇.(chú) 奖券.(quàn) 安静宁谧.(mì) D..睥.睨(pì) 伫.立(chù) 阡.陌(q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黝黑慰籍羞涩无影无踪 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 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 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 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______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②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__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___鼓吹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体味公开 B.经历体味公然 C.经历体验公然 D.经受体验公开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 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 B.白领人士中,“文明病”与“生活方式病”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逮.捕dǎī教诲. hǔī犄.角 jǐ干瘪.bīě B、称.呼chēng 召.唤zhào 迂.回yū撩.起līāo C、脊.骨 jí憎.厌zèng 卓.越 zhúo 慰藉.jìe D、睫.毛jí怪癖. pì敷.演 fú洞穴.xuè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翔实沉缅逸事绣钝 B、锁碎耗废决择焦躁 C、脉搏笔杆寥廓恢弘 D、若大祟高激励磕拌 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单靠报纸和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 (2)我将冷静地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3)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象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孩子,我希望我们有这么令人不愉快的关系。 (4)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A、偶尔检查不致祛除 B、偶尔检查不至驱除 C、偶然检点不致祛除 D.偶然检点不至祛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初春时节,草儿泛绿了,叶儿发芽了,可谓春意阑珊 ....,正适合出外踏青。 B、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 ....,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C、王选、黄昆两位院士都是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功底, 更有敢于在别人不曾走过的原野里独树一帜 ....的勇气。 D、何老师认为,在当今这个网络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中,人们通过文本阅读获取信息 仍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看法可称是不易之论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的学习态度。这里一是要有信念,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B、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C、在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中,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D、2004年4月14日的美国股市高科技板块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因投资者恐惧通货膨胀而在尾市狂跌400点,是今年以来单日下跌点数最多的。 6、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部恰当的一组是(1)漂流要闯过48道明滩暗礁,沿江两岸,(a山花吐香,清风送爽,茂林修竹,飞瀑流泉,危崖辣峙,奇石满布,b危崖辣峙,奇石满布,飞瀑流泉,清风送爽,茂林修竹,山花吐香,)雄奇险绝中透出清丽妩媚。 (2)在“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朗诵者为我们提供的既不是摇头晃脑的自我陶醉和精神扩张,也不是对古人作品的简单“克隆”,那种限于一域一地的得失和个人烦恼的杯水风波,他们传递的(a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b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现实与历史的沟通,是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二、阅读与理解 (一) 7、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完成回答。 不要说:“我年纪轻轻担不起沉重。”不,命运把你们的未来早已安排定,你们的任务将几倍地超过你们的年龄。前一代——你们的父辈真正称得起开天辟地的先锋,他们用热汗和鲜血做出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事情,而伟大到无边的事业却还远没有完成,你们当然会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呵呵,你们这一代将是怎样的光荣!不驯的长江将因你们的奋斗绝对服从,混浊的黄河将因你们的双手变得澄清,北京的春天将因你们的号令停止了黄沙的飞腾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将因你们的劳动变得和江南一样遍地春风。 (1)作者为什么用“加倍地英勇”,“以竟全功”这样的词语? (2)从现实来看,青年人应该怎样去做? (3)这三节诗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4)作者是怎样写“斗争”的? (二) 回忆《劝学》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中:中间 B、金就.砺则利就:靠近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 C、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D、吾尝终日 ..而思矣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及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取之于.蓝(2)寒于.水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A、(1)(2)相同,(3)(4)不同 B、(1)(2)不同,(3)(4)相同 C、(1)(2)不同,(3)(4)不同 D、(1)(2)相同,(3)(4)相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高一(职高)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高一(职高)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Array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知识)和第Ⅱ卷(语言应用)两部分。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基础知识共33分) 一、本大题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 1、找出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敷衍.(yǎn)撮.土(zuō) 窘.迫(jiǒng) 奖券(juàn) B、复辟.(pì) 庞蕴.(yùn) 抽噎.(yān) 哽咽.(yè) C、黢.黑(qū) 笨拙(zhuó) 休憩.(qì) 沙砾(lè) D、粗糙(cāo) 逶迤.(yí)饿殍.(piǎo)殷红(y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礼筹码家谱持之以恒 B、忽略坚困健硕踽踽而行 $ C、遒劲清冽缥缈姿态翩然 D、伏法寂寥任性毛骨耸然 3、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笑靥:笑时脸上露出的酒窝,也指笑脸。 B、惊诧:惊讶,觉得奇怪。 C、燠热:天气阴沉,空气湿润。燠:湿润。 D、睿智:英明有远见。睿:看得深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 眼睑,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 ....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等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不曾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B、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兴高采烈 ....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C、小屋迷失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 之侧的空中楼阁 ....。 D、那时候订婚讲究门当户对 ....,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5、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职高)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013-2014上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测试题 班F级姓名学号总分 说明:本试卷共12页,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A (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 A.点缀(zhu 1) 中肯(zh dng) 脍炙人口(hu 1 B.栖息(q $ 婀娜(n Q 游目骋怀(ch和g) C.踟躇(ch?奖券(qu m) 安静宁谧(m 1) D:睥睨(p 1 伫立(ch 0 阡陌(qi m)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 A.黝黑慰籍羞涩无影无踪 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 C.隔模笨拙炫耀良师益友 D.踌躇积攒寂寥恰如其分 3.下列各句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_______ 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②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___ 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鼓吹占领别国 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体味公开 B. 经历体味公然 C.经历体验公然 D. 经受体验公开 4.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 A.在废墟里埋了一天一夜的他竟安然无恙,简直是个奇迹。 B.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C.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 D.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 部省却别具匠心的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5.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 B.白领人士中,“文明病”与“生活方式病”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原 因,尤其是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和心理方面的疾病等。 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

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月考试卷(语文)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以前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英国人在比较英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时常这样做,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也用这一方式。比如,尼采说英国文化是懒惰的猪猡文化,英国学者则说德国文化是浪漫的、非理性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不用强人政策,而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之糟粕与外人之精华相比,越比越矮。胡适把中国文化的简单概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体现其社会年轻,充满活力。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这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包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自由主义者胡适,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乃至大文豪巴金、鲁迅。“五四”时期,这些文化激进主义者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认真地反省民族文化的弱点,抨击民族灵魂中的缺陷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采取了十分情绪化的偏颇态度,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掺进非常严重的自贱自虐心理,觉得自己的民族什么都不如别的民族,从而产生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文化激进主义遂转变为民族虚无主义。 任何文化,既有相似性一面,又有民族性一面。不同的民族文化,原本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吸纳,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却流行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轮,甚至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欧洲中心主义者。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序言中就说:“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张白纸。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发映时代要求,从而就会游离于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之外,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但是,吸收外来文化,绝不能人为地斩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 继承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不是对传统一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而应该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才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选自《中国文化论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五四”运动以来,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甚至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在比较研究中也用矮人政策。 B.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

中职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敷衍(y a n)和(hu 6)泥冲坍(tm)豪恸(d eng) B笨拙(zhu o)困窘(ji eng)殷(y n)勤铿锵(qi a ng)C璀璨(c巾)惦(di m)念撑(ch m g )持腌(a)制D愕(0)然 城隅(y u)踟(ch i)?梦寐(m引以求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双手捂着脸,号淘大哭,声泪俱下,荡气回肠,毫不掩饰。 B. 信中嘱附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在疑惑。 C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种上厮杀疆场的男儿英雄气慨。 D.她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就是记下少年时父辈们讲述的那段可歌可泣的血泪史。 3?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拟人) B.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反复) C.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 D.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比喻) 4. 下列各句中引号的用法表示特定的称谓的是() A. 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B. 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 C.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D.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革命烈士诗二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 进一步扩大招生,使更多的人能够进入高等学府。 B. 本次联赛大爆冷门的八一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积极拼抢,终以1: 1逼平了志在卫冕桂冠的申花队。 C. 经过美国的持续轰炸打击,使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已基本土崩瓦解。 D.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___ 。全书主要收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0多年间的作品。《诗经》在内容上分为、、三类。 2. ____ 查字典的常用方法有三类,分别是 , , 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__ , O! 4 ____________ ,魂魄毅兮为鬼雄。 5. ______ , ________ O________ , _________ 。行道迟迟,载渴载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kě)寂寥(liáo)彷(páng)徨惆怅(chàng) B.方遒(qiú)颓圮(pǐ)瓦菲(fēi)青荇(xìng) C.浪遏(è)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huò) D.虔(qián)诚忸怩(ní)深邃(suì)团箕(qí)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 说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3)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 是() ①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君知其难也 B.诚能得樊将军之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夜缒而出,见秦伯因人之力而敝之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掠夺、夺取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刻毒 C.执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D.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没有 (7)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是寡人之过也 (8)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又前而为歌曰 2.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每格1分,共12分) (1)携来百侣曾游。。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怅寥廓,,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职高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升学部高2020级2017年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撮( ch to) 土廿(ni a n)位绰(chu o)号讣(pd)告 B 、坼(ch e)裂蔫(ni a n)花几绺(li u绯(f e)闻 C 、抽噎(y e)踽(y 口)踽而行弥(mi)咼兀(w u)兀穷年 D饥馑(j in)跬(ku i)步肉袒(t n睨(n i)柱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望无迹凛冽高梁候车 B 、油腻污秽退辟感概崭新 C 、眼花缭乱沉默垝垣骐骥 D川流不息揉烂无耐暴燥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 B、“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气吗?命当如此” !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 C、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D红套子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变化莫测的自然力面前他们半是勇士、半是愚人。 B、真是莫名其妙,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么一个姑姑。 C、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 D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因此被安排担任县长一职。 B、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C、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人才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她觉得她生下来就是为着过咼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墙壁的________ ,家具的—,衣料的—,都使她苦恼。 A寒伧暗淡陈旧粗朴B 寒伧黯淡破旧粗陋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试题21440

黄陵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①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主要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通常所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欣赏。 ②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形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么,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看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雷雨》第二幕表现出多种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阶级之间的矛盾。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属于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属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③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呤”“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虽然顺着周的话语说“哦,好地方”,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④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另外,还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交化。因为,人物形象是在戏剧冲突的发展中通过戏剧语言来刻画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它为人物性格所决定,同时又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要完整地了解一个人物形象,还要弄清在冲突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物形象有无变化,以及有哪些变化。 1.根据文意,下列对“戏剧”与“戏剧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

中职语文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婀娜nu O颔首h d n遒劲q iu栖息q I B愤懑短暂zh m伫立zh u蹒跚p d ng C燠热y u奖券qum家当d m g抽噎y百 D尸骸h d奖券qum聆听l ing点缀zhu 1 2.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o 3分 A叨难羞涩飘亮兴咼米烈B馈赠白皙胆怯心喜若狂 C抽屉笨拙凄寒上型下声 D 犹豫集赞寂寥恰如其份 3.下列词语中,不全是成语的一组是()o 3分 A盲人摸象狐假虎威B闻鸡起舞亡羊补牢 C起早贪玩坐井观天D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4. 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别有忧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逢何必曾相识。 4)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非生而知之者,。 6) ________________ ,术业有专攻。 7)_________________ ,仙及鸡犬。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曰:“三人行,。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锲而舍之, 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驽马十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姓名:分数: 5. 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句子,与文段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 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A.碌碌无为 B .无所作为 C?虚度光阴 D. 虚度年华 二. 阅读理解。(13分)《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 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劝学》是《》开篇之作。(1分)。 2. 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蟹六跪而二螯 D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翻译。(每题2分,计4分) 1)学不可以已。

(2020年整理)职高基础模块一年级下语文期终考试卷.doc

珠兰示范学校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终测试卷 高一语文基础模块(下) 命题人:张富骏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I卷 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并把答案写在下方答题卡内。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木直中.绳(zhōng)调tiáo和愚氓(máng)抚(fǔ)养 B.茆(máo)草竹篾(miè)空(kòng)隙朽.(qiǔ)木不折 C.执拗.(niù)觊.(jì)觎嗟.(jiē)乎或否.(fǒu)焉 D.孔子师郯.(yán)子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期(jī)年之后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杳无音信层峦叠嶂直言不讳明枪暗剑B.大声急呼走投无路翻天覆地舐犊情深 C.哄堂大笑平心而论常年累月出类拔萃 D.沧海一粟语无伦次入不敷出始作俑者 3. 解释加点的词错误的一项是() A.微风鼓(吹动)浪,水石相搏(搏斗),声如洪(洪亮)钟 B. 今以(用)钟磬置水中,虽(虽然)大风不能鸣也,而况(何况)石乎 C.余(我)自齐安舟行适(到……去)临汝,而长子迈将赴(就职)饶之德兴尉 D.因(因为)笑谓(对……说)迈曰:汝识(记住)之乎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光彩。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盛楼,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 糊,如有隔岸观火 ....,什么也看不清楚。 B.进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矿难使很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起彼伏 ....,接连发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C.尽管没有周杰伦的酷,没有比尔盖茨的富,但我们并不自惭形秽 ....,因为我们有最宝贵的财富—青春。 D.遭受地震海啸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实武牙市,整个城市一度人去楼空。近日,居民们陆续返回家园,这座海棠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昔日的生活景象

中职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 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 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 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 5、将下列5句话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①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③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④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⑤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A、⑤②④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⑤②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 B.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C.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备受欢迎的。 D.这篇文章赞扬的人很多。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B.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C.刚才放的那些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山色斑斓,风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是: 9、诗句默写(每题2分,共10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 ③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 ④,不扶而直;,与之俱黑。 ⑤,不辞长作岭南人。 10、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