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

1996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120分钟

古代文学一、填空(每空0.4分,共8分)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作品大致始于______初年,止于___________中期,时间长达五百年之久。

(二)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是________________,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体。

(三)"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见于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中。(四)屈原《九章》共有九章,《九歌》共_________________篇。

(五)汉乐府《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

(六)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绝大部分收录在宋朝郭茂倩编的_________________。

(七)___________是继曹丕《典论·论文》后的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

(八)主张"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的是杰出散文家_______________。

(九)宋代号称"三苏"的文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元代"水浒戏"写得最多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

(十一)明代著名短篇小说集《三言》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清代诗人_____强调诗是"心之声也,性情之所流露者也",诗人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倡导_________说。二、选择,把正确答案填入空处(每空0.4分,共4.8分)

(一)《国语》和_________的编写体例相同,都是国别史。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二)《国殇》是_________中的一篇。A.屈原《九章》B.屈原《九歌》C.宋玉《九辩》D.刘向《九叹》

(三)曹操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A.清峻通脱B.豪放不羁C.雄浑恣肆D.犀利深刻

(四)南朝吴声歌曲和西曲歌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A.五言四句B.七言四句C.长短自由D.五、七言交错

(五)__________是杜甫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A.慷慨激烈B.飘逸自然C.含蓄深沉D.沉郁顿挫(六)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擅长__________这一诗体。A.五言绝句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七言律诗

(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雨霖铃》中的名句。

A.秦观 B.贺铸 C.柳永 D.苏轼

(八)著名杂剧__________中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习,晓来谁染霜林醉,终是离人泪",一向脍炙人口。A.《西厢记》 B.《救风尘》 C.《牡丹亭》 D.《汉宫秋》

(九)著名长篇小说_________中的重要人物杜少卿、沈琼枝是作者赞美的正面人物。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B.《官场现形记》C.《老残游记》 D.《儒林外史》(十)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专喜"谈狐说鬼",其"谈狐"之篇有________。

A.《青风》 B.《白秋练》 C.《小谢》 D.《席方平》(十一)清末曾抗击日本侵略台湾的台湾籍爱国诗人________,是当时"诗界革命"的鼓吹者之一。A.黄遵宪 B.丘逢甲 C.夏曾佑 D.康有为(十二)清末反对桐城派古文,作?quot;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人称"新文体"的是著名的________。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柳亚子三、判断正误(每题0.4分,共4.8分)(一) "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都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

《史记·项羽传》中记述项羽经历的几个重要片断。()(二)"建安七子"中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当

推王粲。()

(三)诗人谢脁又称大谢,与谢灵运一起人们并称之为"二谢" ()(四)唐朝崔颢《黄鹤楼》曾被古代诗论家推为唐七律中的压卷之作。()(五)在诗歌语言艺术方面,李白主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六)张养浩的《潼关怀古》是杂剧中的名作之一。()(七)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慷慨悲壮,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

(八)郑光祖写过十八种杂剧,《倩女离魂》是其代表作。()(九)元剧《梧桐雨》和清剧《长生殿》都是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十)晚明公安派作家张岱擅长小品散文,著有《陶庵梦忆》()(十一)明代长篇小说《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儒林外史》都是杰出的佳作。()(十二)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在《登泰山记》中描绘了泰山的美景。()四、词语解释(4.4分)

新乐府运动五、回答问题(8分)

简单谈谈李煜词的特点

现代文学

一、填空(0。4)(一)1917年1月___在《新青年》上发表__针对旧文学的形式主义等弊端,提出文

学改良的"八事"。

(二)鲁迅接受进化论,是因为受了严复所译赫胥黎的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三)胡适、陈独秀发表文章,提出了文学革命主张之后,积极响应的还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人。

(四)中国新文学早期,除了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之外,重要的还有:A__________,代表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代表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的___、___、__等人对____等人发动的批判,是新文学阵营左派之间的一场误会。

(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__________年在__________成立,其会刊是__________。

(七)毛泽东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解放区文坛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主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歌剧________________及长诗

___________________。

(八)茅盾的三个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组成长篇小说__________。

(九)曹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秀剧作,为现代话剧创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十)《新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填入空处(每空0.4分,共6分)

(一)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A.《怀旧》B.《阿Q正传》C.《药》D.《狂人日记》

(二)历史剧《屈原》是__________的代表作。A.曹禺B.田汉C.郭沫若D.阳翰笙

(三)叶绍钧的小说代表作分别是--和--。A潘先生在难中》B.《倪焕之》C.《稻草人》D.《古代英雄的石象》(四)闻一多的代表诗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A.《红烛》 B.《洗衣歌》 C.《太阳吟》 D.《死水》

(五)老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A.《二马》 B.《老张的哲学》 C.《赵子曰》 D.《猫城记》

(六)蒋光赤小说中最成熟的作品是_____。A.《少年飘泊者》B.短裤党》C《冲出去围的月亮》D 咆哮了的土地》

(七)__________是艾芜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A.《芭蕉谷》 B.《南行记》 C.《海岛上》 D.《荒地》

(八)__________标志着田汉话剧创作艺术技巧的成熟。A.《咖啡座之一夜》 B.《获虎之夜》 C.《名优之死》

D.《回春之曲》 E.《丽人行》(九)1936年发表的报告文学作品__________和_______标志着报告文学在思想艺术上的显著进步。A.《萍踪寄语》 B.《莫斯科印象记》 C.《一九三六春在太原》D.《包身工》 E.《中国的西北角》

(十)小说《生人妻》的作者是__________。A.柔石 B.罗淑 C.丁玲

(十一)《八月的乡村》作者是______,《生死场》作者是_______。A.萧红 B.萧军 C.端木蕻良 D.舒群

三、判断正误(每题0.4分,共6分)

(一)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诗集是《女神》。()(二)进化论是鲁迅的终生信仰。()(三)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一部主张妇女婚姻自由的小说。()(四)许地山是一位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作家。()(五)创造社作家在创作上追求为人生,艺术风格上追求现实主义。()(六)《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七)由《雾》《雨》《电》组成的"爱情三部曲"的作者是茅盾。()(八)《哀中国》是蒋光赤的处女诗集。()

(九)丁玲的短篇小说《水》和《田家冲》,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新收获。()(十)张天翼的小说多写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知识分子的庸俗虚伪及其矛盾的心理状态,其短篇名作有《包氏父子》和《华威先生》。()(十一)三幕剧《名优之死》是洪深的代表作。()(十二)三十年代初期,在上海以写小品散文主的"论语"派作家,其代表人物是丰子恺。()(十三)周朴园、繁漪、周萍、鲁贵是《北京人》里的主要人物。()(十四)《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第一部诗集。()(十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绘了农民的翻身斗争,塑造了赵玉林等贫苦农民形象。()

四、词语解释(每题4分,共8分)

(一)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三大主义"的主要内容。(二)山药蛋派

五、回答问题(8分)

简述《女神》的艺术特色。

文化知识

一、填空(每空0.4分,共8分)

(一)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学者是__________。

(二) __________残卷是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

(三)元朝__________在《农书》一书中记载了自己发明的制造木活字方法以及一整套印刷技术。

(四)端砚产于我国广东省__________市。

(五)中国的姓起源于__________氏族社会。

(六)唐朝的国号源于李渊祖父的封号,李渊的祖父李虎曾被追封为__________。

(七)万历是__________朝的年号。

(八)广西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新疆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未央宫和大明宫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建筑。

(十)我国著名私家园林个园,建在__________。

(十一)莫高窟又称__________。

(十二)有人把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及比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名为__________。

(十三)汉代实行以察举和__________为主的选举制度。

(十四)明清科举考试,乡试又称__________。

(十五)辛亥革命前我国彩用的历法是__________历。

(十六)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

(十七)我国的七大古都是__________、西安、洛阳、南京、开封、__________、北京。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填入空处(每空0.4分,共4.8分)

(一)一夫一妻制得到确定并成为主要婚姻形式是__________。

A.五帝时代 B.夏代 C.商代 D.周代

(二)坟茔竖立碑之风起于__________时代。

A.春秋 B.战国 C.秦代 D.魏晋

(三)清代三品武官补服上绣的兽是__________。

A.豹 B.虎 C.狮 D.麒麟

(四)褚遂良是__________代著名的书法家。

A.隋 B.唐 C.宋 D.元

(五)吴昌硕是__________代的大画家。

A.宋 B.元 C.明 D.清

(六)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是__________。

A.元谋猿人 B.蓝田猿人 C.北京猿人

(七)明清时代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__。

A.国子寺 B.国子监 C.太学

(八)《七略》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其作者是__________。

A.刘向 B.刘歆 C.郑玄

(九)曹操所建著名的铜雀台,其遗址在今__________。

A.河北临漳县 B.河南洛阳市 C.河南许昌市

(十)__________所制"地球墨",曾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

A.曹素功 B.胡开文 C.汪近圣 D.汪节庵

(十一)《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宋代大画家__________。

A.李公麟 B.张择端 C.李唐

(十二)我国古桥最多的城市是__________。

A.扬州 B.苏州 C.绍兴

三、判断正误(每题0.4分,共4.8分)

(一)秦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二)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食品科学论著。()

(三)西晋时在今河南汲县魏襄王墓中出土的《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是写

在竹简上的。()

(四)喇嘛教藏传佛教,信奉喇嘛教的人都集中在我国西藏、甘肃两地。()

(五)《伤寒论》作者是东汉医学家张机。()

(六)采用雕板印刷术刊印儒家经典是宋代开始的。()

(七)明末清初的大画家八大山人本名石涛。()

(八)使用色彩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九)太宗、中宗等是皇帝的谥号。()

(十)我国饮酒的历史最迟始于商代。()

(十一)宋代行政区划的"路"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省。()

(十二)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

四、词语解释(4.4分)

四书五经

五、回答问题(8分)

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

1998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题(时间:120分钟)

古代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晁错是__________代著名的散文作家。

2、建安文学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创田园诗派的人是__________。

4、中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是__________。

5、北宋初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

6、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是__________编选的。

7、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中国古典小说趋向成熟。

1、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杜少卿是古典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3、保存中国古代神话最多的古籍是《__________________》。

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语句。

5、除《窦娥冤》外,关汉卿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6、《公孙丑》、《告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的篇目名。

7、《漱玉词》是_______________的词作集。

三、词语解释(限120—150字,4分)

《史记》

四、简述唐代诗歌发展概况(400字左右,10分)

当代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二十年代初小说创作的三大潮流是:问题小说、____________小说和乡土小说。

2、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现代文艺思想上有划时代的意

义。

3、在三十年代的诗歌流派中,以戴望舒等为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立于1938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抗战时期全国文艺界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

5、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主要思想倾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七月派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所主持的杂志《七月》等为中心形成的一个文学流派。

7、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创作方法,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为_____________的创作方法。

8、新时期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是_____________文学与反思文学的相继盛行。

1、五四时期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奠基之作是诗集《__________________》。

2、《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3、老通宝是小说《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

4、《南行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5、开启抗战时期讽刺文学先河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6、朱老忠的形象来自于小说《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8、“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语解释(限120—150字,4分)

两个口号论争

四、简述鲁迅的《呐喊》、《彷徨》对小说现代化的贡献(400字左右,10分)

文化知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1、一般认为,道教的创立者是汉代的______________。

2、明清时期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统称为___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__。

4、隋代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在现在的河北___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太学是在______________时期。

6、明清科举考试所举行的“乡试”,因为在秋天举行,所以又叫______________。

7、日本佛教律宗是由中国高僧______________传过去的。

8、成语“草木皆兵”,是因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战而来。

9、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______________。

10、中国书法史上所说“二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是______________菩萨的道场。

12、皇帝死后在太庙时受祭时享有的称号,称为______________。

13、宋代编纂的______________是一部大型史料性类书。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3分)

1、中国科举制度是______________代开始建立的。

A.隋B.唐C.五代D.宋

2、学术上所称的“龙山文化”,其发现地在______________的龙山镇。

A.山东省章丘市B.山东省泰安市

C.河南省安阳市D.河南省淮阳市

3、下列名胜古迹全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

A.北京故宫、江西庐山、武汉黄鹤楼、云南丽江古城

B.长城、山西平遥古城、西藏布达拉宫、杭州西湖

C.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

D.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四川九寨沟

4、苏州狮子林原本为寺庙园林,其始建年代应当是______________。

A.明代B.清代C.宋代D.元代

5、《四书五经》的四书是______________。

A.《论语》、《尔雅》、《孟子》、《中庸》

B.《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C.《论语》、《中庸》、《大学》、《礼记》

D.《孟子》、《中庸》、《大学》、《礼记》

6、下列对古代书院“讲会制度”的解释,其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

A.请儒学名流到书院讲学B.不同学派之间的论争

C.师生之间的学术讨论D.师生之间的聚会方式

7、宋代大型御书《太平御览》,其“太平”二字是指年号“太平兴国”,使用这个年号的皇帝是______________。

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仁宗

8、清代皇家藏书楼“文源阁”的所在地是______________。

A.北京故宫B.沈阳故宫C.承德避暑山庄D.圆明园

9、下列省市自治区名称完全由境内两地地名合并而成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

A.辽宁、吉林、福建B.福建、江苏、甘肃

C.江苏、安徽、陕西D.宁夏、重庆、甘肃

10、通常所说的江南三大名楼是______________。

A.黄鹤楼、滕王阁、太白楼 B.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

C.滕王阁、黄鹤楼、烟雨楼

11、宋代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是______________。

A.木活字B.泥活字C.锡活字D.铜活字

12、利马窦来华传教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

A.明中叶B.明晚期C.明清之间D.清初年

13、道教重要著作《抱朴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A.陶弘景B.葛玄C.葛洪D.陆修静

三、词语解释(限120—150字,4分)

西学东渐

四、简述书院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今天教育的借鉴意义(400字左右,10分)

1999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题(时间:150分钟)

中国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汉代著名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又名《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以“苦吟”著称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贾岛。

3、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宋代豪放词派的两位代表词人是苏轼和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杂剧中最为著名的悲剧作品是《窦娥冤》和《__________________》。

6、《墙头马上》是元代剧作家____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7、“前后七子”是明代文坛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他们的文学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8、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四部作品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9、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清人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11、“五四”时期的文学社团中,创造社的基本创作倾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12、现代小说上,茅盾的作品主要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形象系列。

13、老舍在30—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描绘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________________世界。

14、当代小说塑造改革者形象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不再使用,而代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秋水》和《养生主》是《__________________》中的篇目。

2、《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赋《子虚赋》和《上林赋》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性作品。

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是曹歪《__________________》二首。

5、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干宝的《__________________》。

6、“穷年忧黎元,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诗句。

7、北宋后期“江西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明代文坛上倡导“性灵说”的袁氏三兄弟是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

9、清代中期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派是_________________。

10、晚清谴责小说家吴趼人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鲁迅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为《__________________》。

12、“新月派”前期的主要代表诗人有闻一多和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13、抗战初期被称为“时代鼓手”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14、《向困难进军》、《望星空》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15、谌容在80年代写出了著名的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语解释(每词100字左右,4分,共12分)

1、乐府

2、传奇

3、“反思文学”

四、论述题(每题300字左右,9分,共18分)

1、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概况

2、简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中国文化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司马迁《史记》记载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________开始的。

2、汉代经学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对天地、祖先、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崇拜最为突出。

4、在行政区划方面,从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__________________制”。

5、当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6、明清时代国家最高学府叫__________________。

7、现存规模最大、体例最善、用途最广的类书是清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

8、集宋代理学之大成的学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9、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1、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木塔是__________________。

12、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__________________和荀慧生。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编号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

1、明清时代,乡试及格的人叫___________。

A.生员(秀才)B.童生C.举人D.贡生

2、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___________和浙江普陀山。

A.河南嵩山B.安徽九华山 C.江苏栖霞山 D.湖北武当山

3、西藏从___________开始正式划入中国版图。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4、中国火药发明的时间至迟是在___________。

A.汉代B.南北朝C.隋代D.唐代

5、我国最早一部家庭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的《颜氏家训》。

A.颜之推 B. 颜渊 C. 颜真卿 D. 颜师古

6、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杰出画家是___________。

A.吴道子B.阎立本C.顾恺之D.宋徽宗赵佶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___________的主张。

A.孔子B.墨子C.荀子D.孟子

8、据史料记载,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先后到达___________余个国家。

A.三十B.四十C.五十D.六十

9、中国保存完好的古城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

A. 北京城

B. 南京城

C. 荆州城

D. 西安城

10、通常所说的中国四大菜系,指___________四大菜系。

A.川、鲁、淮、湘B.川、鲁、淮、粤C.川、鲁、淮、皖D.川、鲁、淮、闽

三、词语解释(每词100字左右,4分,共8分)

1、经、史、子、集

2、甲骨文

四、论述题(限400字以内,10分)

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00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题(时间:150分钟)

中国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出自__________________。

2、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3、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昭明太子主持编订的__________________。

4、唐人刘禹锡学习巴楚民歌写成的一批小诗称作__________________。

5、唐末诗风衰落,文坛上大放光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__________________。

7、元代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8、“三言”是冯梦龙编选而成的,“二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主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10、近代文坛上__________________曾用古文翻译了大国外国小说。

11、《边城》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后期“新月派”人物中有“雨巷诗人”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新时期小说创作,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文学。

14、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形成问题小说、__________________和乡土小说三大潮流。

15、“开一代诗风”的中国新诗奠基作是以郭沫若的《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

1、先秦历史散文著作__________________曾被后人称作“春秋外传”。

2、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东汉著名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4、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刘义庆编纂的__________________。

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出自唐诗__________________。

6、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南戏___________________改编的。

8、明代前期百余年文坛上流行的诗风是___________________。

9、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清被誉为“诗界革命”一面旗帜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以《大堰河,我的褓姆》享誉文坛,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是____________。

12、巴金后期小说创作影响较大的是长篇《寒夜》和中篇《________________》。

13、以穆时英、刘呐欧为代表的小说流派,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九三O年,叶圣陶《________________》与茅盾《子夜》一道成为现代长篇繁荣的开端。

15、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间,滞留在上海租界内的部分作家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文

艺运动,人们称这一时期的文学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敦煌变文

2.话本小说

3.“朦胧诗”

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需答300字左右,共18分)

1.简要评述苏轼在宋词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为什么说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中国文化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

1、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海峡两岸在清朝______________年间又归于统一。

2、喇嘛教是在我国______________地区流传的佛教。

3、我国四大石窟指的是云冈石窟,敦煌石窟、龙门石窟和______________。

4、中国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______________代。

5、历史上全面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

6、中国算学发展有着辉煌的历史,南北朝时的大数学家______________把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

至3.1415927之间,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7、中国的茶文化注重茶的意趣,而不注重它的功用,所以在历史上形成了两种风气:品评泉水与

______________。

8、古文经学与______________是汉代经学的两大派别。

9、唐代僧人玄奘所著的《______________》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10、西方传教士的先行者和奠基人______________在明朝官绅和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编号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2分)

1、中国佛教的四大禅林,不包括__________ 。

A.山东灵岩寺B.浙江天台寺 C.湖北玉泉寺 D.河南白马寺

2、基督教于公元__________ 传入我国。

A.二世纪B.五世纪C.七世纪D.九世纪

3、下列不属于类书的是__________ 。

A.《元和郡县志》B.《太平御览》C.《册府元龟》D.《艺文类聚》

4、皇帝作为我国古代专制君主的称呼是从__________ 开始的。

A.周文王B.秦赢政C.刘邦D.孔子

5、在中国史书上记载较早的几座历史名桥中,不包括__________。

A.浙江的断桥B.河北的赵州桥C.陕西的灞桥D.北京的卢沟桥

6、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把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考试依据,是从__________ 代开的。

A.宋B.元C.明D.清

7、唐初的四大书法家不包括__________ 。

A.虞世南B.魏征C.褚遂良D.薛稷

8、我国的民俗传统节日起源于__________。

A.庆贺B.祭祀C.农事D.社交

9、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是画家__________ 的杰作。

A.任伯年B.张择端C.徐悲鸿D.吴道子

10、“知行合一”的概念是由理学家__________明确提出来的。

A.程颐B.张载C.王阳明D.朱熹

11、中国古代的服饰最初并没有明确的等级观念,中是到了__________代,差别才变得明显起来。

A.商 B.周C.秦D.汉

12、由朱熹整理而成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中庸》与《__________》。

A.尚书B.尔雅C.春秋D.大学

三、名词解释(共两题,每题4分,共8分)

1.纪事本末体

2.孔孟之道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左右,10分)

简评中国的科举制度。

2001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时间:150分钟)

中国文学(6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出自( )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 )中的名句

3、谢灵运是南朝时期扭转玄言诗风,开创( )派的关键人物。

4、被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诗的作者是( )

5、“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出自词人( )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

6、“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具体是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及( )。

7、汤显祖的《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和《牡丹亭》合称( )

8、清中叶,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的著名散文流派称作( )

9、清代传奇的杰作当推洪升的《长生殿》和( )的《桃花扇》。

1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为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和( )

11、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鲁讯小说集是( )和( )。

12、“五四”时期出版的中国第一部新诗集是( )

13、巴金的小说《雾》、《雨》、《电》合称( )。

14、现代小说史上善于创造“市民世界”的作家是( )

15、“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

2、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七言乐府诗《燕歌行》系( )所作

3、我国第一部专评五言诗的文学批评论著是( )

4、沈约等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创作( )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 )一诗中的名句。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 )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7、唐代散文作家中以山水游记著称的是( )

8、《西厢记》中的( )是该剧中对封建礼教最具冲击力的女性形象

9、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10、《红楼梦》写出了所谓“乾隆盛世”具有代表性的( )四大家族的兴衰。

11、《雷雨》剧中,具有“雷雨”般性格的人物是( )

12、( )是以描写湘西地区“宁静”生活和“民情淳朴”见长的作家。

13、夏衍的戏剧代表作是( )。

14、《创业史》的作者是( )

15、孙少平、田晓霞是路遥长篇小说( )中人物形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江西诗派

2、古文运动

3、问题小说

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需答300字左右,共18分)

1、简述《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分)

2、简述《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9分)

中国文化(4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2分)

1、封建时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以( )最为隆重

2、甲骨文以后的文字是金文,又叫( )

3、历史上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乐曲属于( )

4、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是( )

5、京剧的形成,始于清乾隆年间的( )

6、素有“东南名园之冠”称誉的私宅园林是( )

7、楹联又叫对联,起源很早,普及和兴盛则是在( )

8、“流觞曲水”是古人在( )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9、中国佛教中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派是( )

10、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中国的黄山属于( )

11、第一部由西方人撰写的介绍中国的著作是( )

12、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 )三个组成部分。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选择写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 )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河姆渡文化

2、从历史记载中可知,我国纸写本书籍最早出现在( )

3、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不包括( )

A、岳麓书院

B、丽泽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洞书院

4、我国最早出现的园林属于( )

A、寺庙园林

B、私宅园林

C、公共园林

D、皇家园林

5、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是( )

A、浙江宁波的天一阁

B、江苏常熟的汲古阁

C、山东聊城的海源阁

D、江苏常熟的绛云楼

6、“变文”是唐代的说唱艺术,宋元时发展成著名的( )

A、鼓子词

B、元杂剧

C、诸宫调

D、傀儡戏

7、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除春节、中秋节外还有(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8、历史上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病杂论》

D、《诸病源侯论》

9、我国三大古代建筑群不包括( )

A、北京故宫

B、山西晋祠

C、曲阜孔庙

D、嵩山中岳庙

10、中国人民币上共有5种文字,汉字以外的其他4种分别为( )等少数民族文字

A、蒙、满、回、藏

B、蒙、藏、维、彝

C、蒙、藏、维、回

D、蒙、维、藏、壮

三、名词解释(共两题,每题4分,共8分)

1、海上“丝绸之路”

2、“颜肥柳瘦”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左右,10分)

简要评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儒、道互补现象

2002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题(时间:150分钟)

中国文学(6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先秦历史散文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

2、汉末聚集在“三曹”父子身边的一批文人史称( )

3、代表着南朝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是抒情长诗( )

4、文学史上山水诗取代玄言诗的重大变化发生在( )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盛唐诗人( )的名句

6、宋元南戏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地区,被称为( )

7、元散曲作家贯云石和徐再思的作品被人合辑为(《》)

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9、明代与“公安派”同时起来反对拟古主义的另一文学流派是( )

10、清代影响最大的两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分别是《聊斋志异》和(《》)

11、“五四”新文化运动量初的阵地是创刊于1915年9月的( )

12、鲁讯先生的第三部小说集是具有杂文化小说特色的( )

13、后期“新月派”人物中有“雨巷诗人”美称的是( )

14、20年代小说创作的三大潮流是:问题小说、( )小说和乡土小说

15、茅盾先生曾称赞叶圣陶的长篇小说( )是“扛鼎之作”。

1、“鹜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出自先秦散文著作( )

2、《楚辞》中为祭祀神灵而作的一组乐舞歌词谓之( )

3、文学史上广受赞誉的《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 )

4、以《三都赋》赢得“洛阳纸贵”声誉者是晋代文学家( )

5、唐代诗坛上被推为“五言长城”的诗人是( )

6、宋代文人中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见解的是( )

7、元代优秀爱情题材剧《梧桐雨》的作者是( )

8、元末明初流行的南戏《拜月亭记》作者相传为( )

9、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李贽的文学创作上倡导( )

10、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堪称“诗界革命”先驱是是近代诗人( )

11、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神》是诗的《呐喊》,那么他写于1921-22年间的( )就是诗的《彷徨》

12、通过病态与感伤人格描写揭示“时代病”的小说可以( )的《沉沦》为代表

13、茅盾是沈德鸿(字雁冰)先生发表第一篇小说( )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4、以《大堰河,我的褓姆》享誉文坛,有“吹芦笛的诗人”之称者是( )

15、林道静、卢嘉川是小说( )中的主要人物。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元曲

2、拟话本

3、“山药蛋”派

四、论述题(共两题,每题答案不少于300字,共18分)

1、简要评述中唐“新乐府运动”对乐府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2、简要分析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人生悲剧意义

中国文化(40分)

一、填空

1、距今7000年左右长江流域文化区的代表性文化是( )文化。

2、编钟为( )时期的乐器

3、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的( )

4、“六礼”这一婚俗起始于( )代

5、战国时期水工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位于现在的( )省。

6、中国姓氏的来源十分复杂,司马这个姓是以( )为姓的。

7、中国在汉代正式形成了封建教育体系,明确规定郡国设学,乡设( )

8、公元754年,冒死东渡日本成了日本律宗始祖的是中国名僧( )

9、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 )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盆地”。

10、通常人们所说的中国“四大茶系”,指的是鲁菜、川菜、粤菜和( )

11、中国的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公共园林和( )四大类

12、从总体上说,中国人突出的是对天地、君师与( )的崇拜。

二、选择填空(将正确的选择写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10分)

1、宋代在原有十二部经书的基础上加入了( ),成了后人所说的“十三经“。

A、《孟子》

B、《孝经》

C、《论语》

D、《尚书》

2、茶最早是被人们当作( )来使用的

A、调料

B、饮料

C、药物

D、食物

3、据最新发现,中国在()时代就有了“十二生肖“的说法

4、“东南名园之冠“指的是()

A、扬州的“个园”

B、上海的“豫园”

C、苏州的“拙政园”

D、无锡的“寄畅园”

5、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人口数量相关很大,人口最多的超过1500万,人口最少的在()以下。

A、一万

B、五万

C、十万

D、二十万

6、经史子集是中国图书的一种分类方法,它起始于(),四库全书就是按照这种方法编选的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7、流芳百世的《兰亭序》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A、王献之

B、柳公权

C、颜真卿

D、王羲之

8、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精确程度领先于欧洲()年。

A、100年

B、500年

C、800年

D、1000年

9、由张栻、朱熹、吕祖谦和()主持的四个书院是南宋时期全国最有影响的理学学术中心。

A、张载

B、王阳明

C、陆九渊

D、程颐

10、利马窦来华传教大致是在()

A、明中期

B、明晚期

C、明清之间

D、清初期

三、名词解释(共两题,每题4分,共8分)

1、二十四节气

2、纪传体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左右,10分)

简析中国古代科学的基本特点

2003年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1、《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见载于古代典籍《》

2、古人每称“诗有六义”,其所指当为()

3、魏晋之际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史称()

4、甫朝乐府民歌中的“吴声”、“西曲”等皆属于《》

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诗《》

6.元代散曲在体裁上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7.李伯元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的结构形式是()

8.近代文坛上梁启超的散文风靡一时,被世人称作()

9.茅盾的小说《幻灭》、《》、《追求》,合称“蚀三部曲”

10、散文诗集《野卓》的作者是()

11、以描写湘西风情见长的小说《边城》是()的代表作.

12、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的作者是()

13、老舍描写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市民生7百的长篇小说是《》。

14、徐迟的报告文学《》塑造了数学家陈景润的动人形象。

15、()的小说《浮躁》、《腊月。正月》敏锐的反映了农村价值观念的变化。

二、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孔融巴金田汉魏源冰心谢跳鲍照曹植湖畔寒夜

阿英舒婷曹丕北岛杨炼饮酒王粲尝试集绿化树朱白清

关汉卿俞平伯黄遵宪郭沫若牧马人黑骏马周作人归园田居

山谷体金瓶梅龚自珍王实甫诚斋体马致远铁崖体昭明文选

天山牧歌玉台新咏昨日之歌西线轶事醒世姻缘传今夜有暴风雪

艺文类聚读山海经镜花缘

1、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

2、“建安七子”从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

4、南北朝时期为七言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诗人是()

5、宋人杨万里作诗独辟蹊径,自成一格,时人称之为()

6、元杂剧作家中享有“曲状元”之称誉者是()

7、清初西周生的婚姻寡庭题材长篇小说是()

8、首开近代文学风气的杰山文学家和思想家是()

9、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曾出版了《》和《春的歌集》两部合集。

10、白音宝力格是张承志小说《》中的人物。

11、()的早期散文分别收入《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谈虎集》。

12、四十年代,()创作了《橖棣之花》、《虎符》等历史剧。

13、新时期散文《怀念萧珊》、《小狗包弟》、《说真话》的作者是()

14、章永磷、马缨花是张贤亮小说《》中的人物。

15,诗歌《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春秋左氏传》

2、“临川四梦”

3、文学研究会

4、伤痕文学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以上,10分)

简要评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中国文化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文化,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的文化特征。因其遗物中常有彩陶,所以又称“彩陶文化”。

2、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制成了最初的指南工具()

3、《》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军事理论的著作。

4、东汉末年的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被后人尊为“医圣”。

5、公元7世纪,佛教从印度和中国内地传人西藏地区.与藏族文化融合形成藏传佛敦,俗称()。

6、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民间造纸经验,造出了轻便而又经济适用的纸,人们称这种纸为()。

7、在中国,笔、墨、纸、砚被合称为()

8、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是清代编撰的《》

9、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和()称为佛教四大名山。

10、在当代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二、选择填空(把正确的答案标号填到横线上,每空一分,共10分)

1、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A、李悝

B、吴起

C、商鞅

D、韩非子

2.佛教是在传入中国的。

A、战国时期

B、西汉初年

C、两汉之际

D、东汉末午

3.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A伏羲 B、黄帝

C、尧

D、舜

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5、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当时他用的是

A、泥活宇

B、锡活字

C、铅活字

D、木活字

6.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其中“乡试”是在举行的。

A、乡一级

B、县一级

C州一级 D、省一级

7.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A、魏源

B、张之洞

c林则徐 D.康有为

8、中国现存最大并保存完好的皇家园林是

A.颐和园 B、圆明园

C、北海公园

D、承德避暑山庄

9、是拥有少数民族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云南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10、是中医学最古老而完整的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A、《黄帝内经》

B、《脉经》

C、《伤寒杂病论》

D、《诸病源候论》

三、词语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道教

2、梨园

四、论述题(需答300字以上,10分)

简论郑和下西洋对中外交流的影响

文学

一、填空(15分,每题1分)

1《诗经》和《楚辞》合称()

2《史记》的()和列传以记人为主。

3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录了()

4()是晚唐作品最多,影响最大的词人

5李清照的作品当时被收入()

6关汉卿、白扑、马致远、郑光祖合称()

7元代有两大戏曲圈,北方一大都为中心,南方一()为中心

8《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合称()

9 20年代的创造社的艺术倾向是()

10 现代最早的新诗集是(尝试集)

11()的《棠梨之花》、《虎符》

12赵树理的最大贡献是塑造了一大批()

13鲁迅小说通过对下层百姓病态灵魂的描写,尖锐指出了()这一主题14老舍在20、30年代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

15《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诗人()

二(15分,每题1分)

1先秦最早的载言记事散文是()

2《过秦论》的作者是()

3左思的()导致洛阳纸贵

4文起八代之衰的诗文大家()

5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的诗句

6元杂剧的结构是()

7章回小说有()发展而来。

8近代用文言翻译外文小说的是()

9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

10 冰心早期的问题小说代表作是()

11曾文清是曹禹话剧()的主人公

12有时代鼓手之称的是()

13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诗人是()

14湛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篇代表作是()

15陈奂生系列的作家是()

三、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诗经三言二拍五四新文学运动孤岛文学

四、论述题

论述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0分,300字以上)

文化

一、填空(10分,每题1分)

1中国文化发源有不同的区系,河姆渡属于()区系

2秦汉实行的是()行政区划

3白马非马是哲学家()提出的

4在经史子集中,天文历算等是()部分

5三大名楼中的()位于江西南昌

6三大崇拜是天地()君师崇拜

7从()开始,洋务派(后少抄若干字),称洋务运动

8宋元有别于官学的私学是()

9长城秦始皇修建,后有11个朝代继续修筑,以汉()规模最大10古代乐器分吹拉弹()四类

二(10分,每题1分)

1不是三级行政区划的是自治区特区专区乡

2依斯兰四大寺

3乾嘉学派以()和考据为主

4四大名旦是

5阿注婚是()族摩梭人的婚姻形式

6南宋四大书院在江西庐山的是

7()写的《伤寒杂病录》

8最大的类书是明代的()

9明末清初传教的1582年来华的意大利人是()

10道教产生于()时期

三、名词解释(10分,每题5分)

1、人民代表大会制

2、岁寒三友

四、论述题

论述中国宗教的特点(10分,300字以上)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每月一家 2007.091 文学教育 语言教学的内容是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共同组成的,对外汉语教学同样包括这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关于汉语语言教学,目前已经有许多系统而优秀的成果,随着汉语和汉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对外汉语教学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随之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如《中国概况》、《中国文化史》、《中国书法》、《中国文化地理》、《中国文学》等,很多院校还开设了相应的文化课。这些文化知识对留学生了解中国、学习汉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除了这种文化课上系统的文化教学,我们认为,文化教学还有很多是应该而且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的。 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和文化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因为汉语的词汇里包含着大量丰富的文化信息。这里要谈的就是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文化的界定。季羡林先生说:“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也就是说文化包括表层的 物质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礼仪等,深层的精神文化包括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即文化的精神内核。 以上两种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是有一定层次的。表层的物质文化教学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应侧重于表层物质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教学则难度较大,因为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容易理解,所以,到了中高级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就文化教学的阶段性而言。(这种划分只是就总体原则侧重点而言,实际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授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体现。)不管表层物质文化还是深层精神文化,可以说都离不开词汇的教学。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词汇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不同语言的词义由于历史、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民族特点。因此,从词汇中可以反应很多文化要素,这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词汇教学来传授文化知识。下面结合实例分阶段讨论一下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衔接。 在初级阶段进行文化教学 时,可以通过词汇教学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如:解释“聘礼”、“迎亲”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礼俗文化;介绍“姑妈”、“姨妈”这些亲属称谓时,可以对比汉英亲属称谓的不对称性来介绍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解释“龙井”、“旗袍”等词汇时介绍中国的饮食、服饰文化;遇到“中秋”、“端午”等节日的词时,可以介绍与之相关的风俗和节日来历;解释“京剧”、“唐诗”等词汇时介绍文学艺术文化;解释“胡同”、“园林”等词汇时介绍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这样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了解了中国文化,既有利于他们了解中国,又能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再介绍深层的精神文化。 精神内容的教学,比物质文化的教学困难得多,除了讲授词汇和成语的表面意义之外,还要介绍较深层次的引申意义。比如不同文化对同一动物不同的隐含意义,大家所熟知的“狗”在东西方文化中就有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这样在介绍到相关词或熟语时就要介绍相关的隐含义;同样的例子还有对“鼠”的不同态度,中国文化贬鼠,有“鼠辈、鼠目寸光、鼠窃狗盗、贼眉鼠眼”等;而英语mouse却可喻指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 石 瑛 硕士论坛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件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件 一.背景 1.教学内容: 1.1讲解十二生肖的代表 1.2分析中国十二生肖的含义及所含文化。 1.3十二生肖各属相的成语解析。 2.教学目的: 2.1外国学生能鉴别中国十二生肖的代表及象征意义。 2.2外国学生能描述十二生肖的特殊含义及其所包含的文化知识。 2.3能说出十二生肖各属相的成语 3.教学对象:学到一定程度汉语的外国学生 4.教学手段:黑板、PPT 5.教学地点和时间: 二.教学过程 1.讲解十二生肖的代表 1.1你们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吗你能说出来有那些生肖吗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1.2讲解各生肖的来历:(1)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讲故事) 1.3你们知道自己的属于哪一个生肖吗(

5) 课堂活动:12年一个轮回,推测所给出年份的属相 1999兔2004猴1987兔2015羊 2.你们知道每一个属相的含义吗? 十二生肖是的中国人的祖先很实在.我们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这是祖先对我们第一组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 老虎和兔子.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作到胆大心细.如果勇猛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这一组也非常重要,所以,防在第二位置上.中国人看者这些贵族,补上一句:当我们表现出谨慎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没有勇敢的一面. 龙和蛇,龙代表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的祖训. 马和羊,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祖先对我们的第四组期望.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综述 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门正式学科的历 史还不到两百年[1],但是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 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同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直也是饱受争议的对象。语言教学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已经成为对外汉语学界的探讨话题,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紧密相关,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的地位(限于年代久远,本文所涉及到的研究以20 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献为主)。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文化的渗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迫进行对比,对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的争论也未曾间断。到21世纪,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的研究基本上形成 了定论――将文化作为教学因素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因此,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 的研究中主要盛行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以纯语言教学为主,忽视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并且提出语言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教学不能离开文化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因此,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升文化

教学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纯语言教学,以此来建立一种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语言文化教学 或者称“文化语言教学”。另一种则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本来 就是语言的教学,文化只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因素。主张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确保语言教学的首要地位。 21世纪期间,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及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依然是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热议话题。在这期间,由于孔子学院的开办,使得文化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时期的研究主要以“如何有效地将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主。总体上看,21世纪在有关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研究中重心已经开始偏移,具体表现为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争议探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初探阶段 在众多的研究之中,金路(1993)可以作为语言教学地位发生变化的正式开端。文章明确提出了语言教学以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教学为主,语言教学是一种纯语言的教学,是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2]。并且认为这种传统的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存在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即注重语言本身而轻视语言行为。于是,开始提倡将语言与文化综合起来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文化 语言蕴藏着民族文化的内涵,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表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修辞特征往往与汉文化思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 为汉语修辞就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修辞现象是一种外部因素影响与制约下的一种内部语言结构的生成活动。外部因素主要指题旨、情境与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包括历史 的与现代的,是其中关联紧密、至关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决定语言 内部词语与句式的选择和调整。具体到汉语中的修辞文化,我们还 要了解汉文化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1.修辞现象的文化心理 第一,炼字与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常用的修辞手段是使词语变异,突破一般词语搭配的习惯,比如临时改变词性,临时仿造词语,成语的活用和翻造。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是“气管炎”,就是因为 “气管炎”和“妻管严”谐音而有了新的含义。第二,认同与谦逊 的文化心理。受儒家文化影响,谦逊、谦和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重 要组成部分。我们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中国人之间拉家常的时 候常常问一些能拉近彼此距离的问题,来达到一种认同,比如:你 今年多大了?你家孩子多大了?在送别时,我们说:“慢走,走 好!”“别送了,请留步”,突出了谦逊的心理特征。第三,求吉避 凶的文化心理。戴昭铭曾说:“耽于语言幻想大概是因为李泽厚说 的中国人‘乐感文化’的国民性表现之一。”这里的“乐感文化” 体现在汉民族在生活中处处讲究“讨个好彩头”,如短信中的祝福语,命名(人名、地名、商店名)的'含义。第四,追求美辞的文化心理。其中包括以“均衡”为美的审美心态。体现在修辞里的对偶和 排比,诗歌里的平仄和押韵;追求“典雅”“含蓄”的审美心态,体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摘要]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使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因而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树立文化习得意识,重视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的作用,以及汉语词语对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具有渗透中国文化的意识,以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技能专业术语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怎样把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中国文化与汉语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化深层次渗透于汉语言中,汉语成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标志,所以学习汉语必须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否则要学好汉语是不可能的。 一、树立文化习得意识,运用文化语言观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工具主义语言观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起着主导作用,使人们只注意对语言系统内部组织规律的学习和研究,忽视了对制约工具使用的外部因素的学习和研究。其结果是:使语言学习者只能学到静态的语言知识,而不能学到运用语言的知识;使他们只能了解语言符号的语言意义,而不能真正把握言语的语用意义。“文化语言观”是从文化的角度学习语言,不是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文化系统之外的语符系统,而是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其他要素赖以存在的基础。它强调,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要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注意考虑语言以外的行为和各种环境,养成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 二、中国文化在汉语释义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文化里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几种不同的传说和记载。如其中一种是《易经·系辞》上有关八卦产生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象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者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使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在“仰天”“俯地”以及观察天地之间万物后,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近几年来,我国与各国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或出于对我国当前经济持续发展的看好,或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 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字, 2006年在华留学生来自184个国家,总人数已超过16万。随着外国留学生规模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语言机能训练为核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各国来华留学生渴望了解中国文化、进行深层交流沟通的需求。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能力是首要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并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注重语言教学中蕴含着的文化因素教学。一方面,积极而充分的文化因素教学对语言教学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进和深化语言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为后者提供传播的方式和手段。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完全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以往的语言教学,重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忽视文化的教学,尤其是忽视不同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虽然现在的“汉语热”日渐升温,但是从总体上看,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教师在汉语教学中,仅仅教给学生最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就汉语讲汉语,重视了语言结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却忽视了文化的教学。有的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虽然没有什么问题,能说比较标准的汉语,但对汉文化知之甚少,在交际中不懂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尤其是不懂交际礼节和规则,常常会使用一些不得体以致不正确的话语。对外汉语教学中这种只重表层因素而忽视其他文化因素渗透和拓展的做法影响了留学生对汉语的深入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应面对这一事实,将汉语教学与汉文化熏陶结合起来,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语言教学的同时要进行文化教学,选择恰当的文化教学手段,这一点已逐步成为共识。 那么对外汉语的教学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又该如何运用呢? 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日渐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总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利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

“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8.06.016 收稿日期20180311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学研究课题(2018―2018Y007);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中部地区留学生的学习适 应研究(16NDJC309YBM);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2018年度自设资助项目“来华尼日尔商人迁移行为研究――基于义乌与广州的调查分析” (FYZS201808);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项目 陈宇鹏(1979―),男,吉林白山人,副教授,硕士,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从事国际教育研究。 随着中非贸易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非洲人来华交流和学习,汉语学习成为非洲国家来华留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来华非洲留学生不仅是汉语的学习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播,对外汉语教学要强化实践教学,优化教学体系。培养知华、友华的非洲朋友,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中非关系健康发展。 一带一路;文化传播;非洲;对外汉语教学 H195A10017836(2018)06004403 一、中非教育交流与合作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新中国成立后,中非教育交流重要的方式是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学生培养和派遣援非教师。由于受到国际和国内实际情况的影响,培养学生数量和援非教师数量不多。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非国家教育支援力度,探索开展多种类型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形式。随着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中非教育合作与交流逐渐成为一种新形式的南南合作。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推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范围的建立,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中国政府加大奖学金力度,吸引国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定义“对外汉语教学”为在国内对来华留学生进 行的汉语教学,定义“汉语国际教育”为在海外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立足“请进来”,汉语国际教育立足“走出去”[1]。2018年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 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中,非洲来华留学生数增长显著,为49 792名,占同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2.52%,位居亚洲、欧洲、美洲之后的第三位。2018年非洲来华留学生数同比增长为19.47%。2018年来华留学生中,非学历留学生所占比例为53.53%,而非学历生中大部分是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加上专业中学习汉语言和汉语国际教育的留学生,来华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数量比例明显高于学习专业的

浅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课 文档

浅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课 一、文化传播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上下五千年中,文化传播曾出现过多种形式,而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早在唐朝,日本、大食、新罗等国家就派出遣唐使来学习中国文化。唐代长安国子监曾接纳大批西域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典籍,接受中国式教育,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这些遣唐使和留学生成了当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外国人对中国这个神秘大国越发感兴趣,“汉语热”持续升温。据统计,至2013年各类外国留学生已经达到了35万6499名,并且分布在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毋庸置疑,各国留学生的来华学习将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外汉语教学应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有意识地将汉语知识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内涵,减少两国文化间的冲突,从而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比较侧重语言结构的学习,忽略了文化教学和学生背景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教学。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其背后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支撑的语言,就如婴孩的随手涂鸦,虽有其形却无其意,亦无人通晓。所以,透彻

理解一种语言必须与其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平常的对外汉语课堂中,留学生主要学习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在这些知识点中渗透的中国文化比比皆是,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文化教育的内容落到实处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文化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语言教学,在现代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会在语法教学上进行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层面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这种强化式教学方式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笔者认为,在知识统合方面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对文化零散浅显的认识加上学生主观因素的认知和负迁移的影响,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化的曲解,所以在汉语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有必要计划性地增设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学,增加文化教学的比重,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学,加深留学生的文化底蕴。 针对留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高校已经有意识地开展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为语言学习打下基础。但由于课程开展中出现一些问题,使得教学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1.学生个体学习情况 )对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性不强。在华留学生当中,部1( 分学生以学习汉语为主要目的,忽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认为语

如何进行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

关于如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几点感触 拎着重重的行李登机的那一刻,我还是忍不住回头再望了望这个我生活了十个月的地方。2008年的9月,我带着几多好奇几多忐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希望来到这里,以一名汉语助教的身份开始为期十个月的中外文化交流。而今天已经是2009年7月1日,我坐上飞机,把手表调成北京时间,想到国内的同仁们估计此刻也要作学期结束总结了。作为一个中国教师,我本能的也想对自己这十个月与众不同的教学经历作个总结。 在这一年不到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从一开始仅仅是摸索尝试,到后来慢慢有所积累和提高,回想起来,这段经历想必会成为我人生中难能可贵的一页。这次到英国,主要是要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因此如何进行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也是我一直以来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结合自己十个月的教学实际,我主要想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第一,以生活为载体,重在实用。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习俗、饮食、音乐、建筑……光列举题纲我都觉得有点数不过来了。要让一群对中国几乎 一无所知的英国孩子在十个月里对中华文化有面面俱到的了解,那是不可能 的。与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倒不如选择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再选择几个重 点,让学生学过并要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生活, 任何经典均来自生活。考虑再三,我给自己十个月的文化交流课定了一个标 准——以生活为载体,重在实用。无论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每天都在衣食 住行的日常生活中穿梭忙碌,所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在生活中能找到典型 的,应该就是学生们最感兴趣也是最容易理解接受的。至于实用,我就是希 望在将来的某一天,不管是求学还是旅游,当他们来到东方这个美丽古老的 国度,碰到类似的情况时,他们能记起我所讲的点点滴滴,或者说我所告诉 过他们的点滴能够派到用场,那么我就会很有成就感了。在信息如此发达交 通这般便利的地球村,我的这个希望应该不是奢望吧。按照这个标准,我在 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主要在中国概况、中国书法、中国传统节日、中国饮食、 中国功夫等几个方面多安排了一些内容。 第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我们在国内上课也强调不要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从头讲到尾,要有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那么,给外国学生讲课就更是如此。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

1996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 120分钟 古代文学一、填空(每空0.4分,共8分) (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作品大致始于______初年,止于___________中期,时间长达五百年之久。 (二)先秦诸子散文中最早的集子是________________,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体。 (三)"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见于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中。(四)屈原《九章》共有九章,《九歌》共_________________篇。 (五)汉乐府《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 (六)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绝大部分收录在宋朝郭茂倩编的_________________。 (七)___________是继曹丕《典论·论文》后的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 (八)主张"唯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的是杰出散文家_______________。 (九)宋代号称"三苏"的文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元代"水浒戏"写得最多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 (十一)明代著名短篇小说集《三言》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清代诗人_____强调诗是"心之声也,性情之所流露者也",诗人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倡导_________说。二、选择,把正确答案填入空处(每空0.4分,共4.8分) (一)《国语》和_________的编写体例相同,都是国别史。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汉书》 (二)《国殇》是_________中的一篇。A.屈原《九章》B.屈原《九歌》C.宋玉《九辩》D.刘向《九叹》 (三)曹操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A.清峻通脱B.豪放不羁C.雄浑恣肆D.犀利深刻 (四)南朝吴声歌曲和西曲歌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A.五言四句B.七言四句C.长短自由D.五、七言交错 (五)__________是杜甫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A.慷慨激烈B.飘逸自然C.含蓄深沉D.沉郁顿挫(六)唐代诗人王昌龄最擅长__________这一诗体。A.五言绝句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七言律诗 (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雨霖铃》中的名句。 A.秦观 B.贺铸 C.柳永 D.苏轼 (八)著名杂剧__________中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习,晓来谁染霜林醉,终是离人泪",一向脍炙人口。A.《西厢记》 B.《救风尘》 C.《牡丹亭》 D.《汉宫秋》 (九)著名长篇小说_________中的重要人物杜少卿、沈琼枝是作者赞美的正面人物。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B.《官场现形记》C.《老残游记》 D.《儒林外史》(十)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专喜"谈狐说鬼",其"谈狐"之篇有________。 A.《青风》 B.《白秋练》 C.《小谢》 D.《席方平》(十一)清末曾抗击日本侵略台湾的台湾籍爱国诗人________,是当时"诗界革命"的鼓吹者之一。A.黄遵宪 B.丘逢甲 C.夏曾佑 D.康有为(十二)清末反对桐城派古文,作?quot;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人称"新文体"的是著名的________。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柳亚子三、判断正误(每题0.4分,共4.8分)(一) "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都是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 《史记·项羽传》中记述项羽经历的几个重要片断。()(二)"建安七子"中诗歌创作成就最高的当

最新对外汉语文化课教案设计

关于“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课 的教案设计 一、课型:综合课 二、课文题目:反义词歌 三、教学对象: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 四、教学内容:反义词笑——哭胖——瘦高——矮大——小 黑——白高兴——难过好处——坏处减少——增加快乐——忧伤整齐——-杂乱龙飞凤舞 五、教学目的: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认识反义词,体会反义词意义上的相反或相对,主动积累词语。教学重点;学会寻找反义词,龙飞凤舞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什么是反义词、积累反义词。 七. 教学准备: 教师:1.生字卡片印有龙凤的图片 2.大小差别较大的纸(课间发给学生,同方的一大一小) 3.美丽的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写上要认识的字,共15个) 学生:自己准备生词卡片,把形容词写在上以便讲反义词时用

八、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复习讲解简单反义词笑——哭胖— —瘦高——矮大——小黑——白丑——美,第二课时讲解较难反义词高兴——难过好处——坏处减少——增加快乐——忧伤整齐——-杂乱) 九、教学过程: 1、观察比较,激趣导入 教师拿出黑白相对的纸,提问:同学们,你发现老师手中的纸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说出“黑——白”,教师板书在黑板一角。然后请孩子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的纸,同桌比较,看看两张纸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大——小”并板书。 随后教师小结一下:像“大——小、黑——白”这样的一对对词,反映了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意思相对或相反,我们把这样的一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中国汉语中特有的语法概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反义词歌。 2、复习检查 ○1检查是否完成前次课所布置的作业。 ○2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序号,念简单形容词哭笑、胖瘦、高矮、大小、黑白、丑美、高兴难过、好处坏处、减少增加、快乐忧伤、整齐杂 乱、龙飞凤舞等,一一叫学生上黑板写出来。

汉语与中国文化课介绍自己家乡特色

最 爱 的 城 市 学校:洛阳师范学院 院系:文学传媒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姓名:马伊 学号:100124059

特色哈密 作为一名曾经支援过新疆的大学生来说,我本人对新疆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哈密,可算得上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今天我想谈谈哈密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国最甜的城市---哈密,一个永远值得我怀念的地方。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喜欢那里的自然风光,蓝天白云,晴空万里。 哈密,顾名思义让人想起哈密瓜,当然,这座城市名字的来源并不仅仅如此。哈密这座城市名字的由来那是特别具有历史说法儿的。哈密最早的名称为:西漠(西膜)、古戎地。《穆天子传》载:“己巳,至于文山,西漠(西膜)之所谓口,觞天子于文山,西漠之人乃献食马三百,牛羊二千…...”意思为流沙之西,《穆天子传》成书于战国时代,由此可见,哈密被称为“西漠”(西膜)是战国之前,如果从周穆王算起的话,时间距今为3000年左右。但是,在查看资料时,《伊犁历史与文化》一书对“西漠”(西膜)就不仅仅是哈密的地名那么简单了,很可能是哈密当时就是以塞人为主要居民的地区了,因而就以自己的人种命名了当时的哈密绿洲。他们和黄种人也就是羌人共同生活在这一片绿洲大地上,造就了哈密三千年前的绚烂多彩而又神秘的游牧文化。这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哈密和伊犁都曾是塞人的根据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个名称就是“昆莫”。唐朝《元和郡县图志》说:“禹贡九州之外,古戎地。古称昆莫,周穆王伐西戎,昆吾献赤刀,后转为伊吾,周衰戎狄杂居泾渭之北,伊吾之地又为匈奴所得。”现在,哈密地区

还有伊吾县,保留着名称的传承。春秋战国时代以前,从河西走廊到哈密、罗布泊都是游牧民族,包括外来的欧罗巴人种的塞人、大月氏、乌孙。其中,塞人、大月氏、乌孙人都是哈萨克的主体族源。他们都曾游牧在敦煌到哈密之间。有些学者如著名西域史专家苏北海等认为哈密原来的名称应为昆莫,他在他的那本著名的《西域历史地理》中写道:哈密的名字源于乌孙人的首领“昆莫“,伊吾之音是由昆莫转变而来,从而可知昆吾、伊吾、伊吾卢,以及后来释城的哈密、哈密力、哈迷里都是昆莫的一音之转。汉人在古代译兄弟民族名称时,把库木尔译成昆莫,而少数民族则直称库木尔。昆在突厥语中是太阳的意思,莫是统治者的意思,因此,哈密二字是就像太阳一样的统治者的意思。对这个说法,有学者不同意,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傅振伦认为:哈密古为昆莫之地,古籍记载不甚详备。但是,乌孙人和塞人血缘关系浓厚,从某种意义上讲,乌孙人是塞人的后裔。乌孙作为历史上被称为:“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以东”,是不会有问题的。这里的祁连山,大多数专家学者已承认应该是位于哈密境内的东天山。乌孙人与大月氏人、羌人杂居于敦煌至哈密绿洲也是顺理成章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著名维吾尔学者阿不都西库.穆罕木德.伊明提 出的,他认为,哈密二字的意思要从哈密在新疆的位置入手考虑,他经过大量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哈密本意就是新疆东大门之意。 归纳起来,哈密名称沿革为:西漠——昆莫——昆吾——伊吾(汉)——伊吾庐——伊州(唐)、库木尔(维)——柯模里——哈密力(元)——哈密卫(明)——哈密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文化传播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在汉语教学课堂上往往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基础理论教学,忽视了文化的渗透和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的传播指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民俗等一切与文化有关的因素贯彻到教学过程之中,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文化传播力度。全面树立文化教学理念,坚持语言和文化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借语言文化的渗透,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1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语言交际能力一部分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文化教学。文化教学要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着重解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介绍目的与国家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为语言教学服务。 2要想学好汉语,必须同时学习中华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

是语言的内核。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汉语的学习和传播始终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汉语教学中,学生要真正理解中华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载体的汉语;学好汉语,必须同时学习汉语所负载的中华文化。越是深刻细致地了解中国的文学、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3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出现脱节,因此必须强调结合进行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根本目的往往不只是掌握一种语言而已,而是在掌握汉语的基础上,去深刻地理解和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相应的其他自然和社会科学。对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亦即文化适应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文化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汉语教学变成了仅限于传授学生字词句、说话、写作等基本应用知识的技能课,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对汉语之美认识的严重不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下降。教学实践证明,汉语教学必须也只能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同时,积极倡导现代教学理念,才能重新激发其活力,展现其魅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原则 语言教学本质上是交际文化的传授。交际文化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四方面的原则:适时性原则,即交际文化教学必须与语言教学的阶段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答案-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答案 【中国文学】 一、填空 1.山海经 2.《离骚》 3.山水诗 4.王昌龄 5.柳永 6.警世通言 7.临川四梦 8.桐城派 9.孔尚任 10.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1.呐喊和彷徨 12.胡适《尝试集》 13.爱情三部曲 14.老舍 15.高晓声 二、选择 1.司马相如 2.曹丕 3.《诗品》。 4.永明体 5.《使至塞上》 6.刘禹锡 7.柳宗元 8.红娘 9.金瓶梅 10.贾王史薛 11.蘩漪 12.沈从文 13.上海屋檐下 14.柳青 15.平凡的世界 三、名词解释 1.江西诗派——以江西人黄庭坚为代表而得名。主张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无一字无来处”。积累古人的“佳句善字”,以备检用。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在诗歌创作中“以故为新”。还要求诗人以“自成一家”为努力目标,在下苦功掌握艺术技巧的基础上摆脱技巧的束缚而达到"无斧凿痕"的最高艺术境界。成为宋代影响最大的流派。江西诗派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品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风格是构成宋诗独特风貌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诗歌理论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2.古文运动——中唐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文学家,为了挽救文坛危机,打着复古旗帜,提倡写秦汉那样的散文,反对骈文,并提出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明理的主张,认为写文章应“有为而作”起讽喻和褒贬作用,同时也要重视作家的思想修养。在语言上要“务去陈言”、“文从字顺”。要把秦汉散文作

为典范。这个古文运动打击了骈文的写作,恢复了古文的创作传统。 四、论述题 1、简述《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史记》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传记文学名著。它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①《史记》为后世的史书编纂树立了楷模。从《汉书》起,所谓“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是承袭《史记》的。 ②《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批判现实的求实精神,为后世进步作家树立了榜样。 ③唐宋以来的散文学更无不熟读《史记》。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把《史记》的文章看成为文的规范。当古文学们反对形式主义的繁缛或艰涩古奥的文风时,《史记》常常成为他们的一面旗帜。 ④在文学创作方面,唐以后传奇文以至《聊斋志异》等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受《史记》的影响。《史记》对明清以来的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艺术方法为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它的人物、故事为后世的小说或戏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中国文化】 一、填空题 1.封禅 2.钟鼎文 3.清商曲 4.清明上河图 5.四大徽班进京 6.豫园 7.清明两代 8.修禊xiu xi 9.禅宗10.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1.马可波罗游记12.新界 二、选择题 1.B 2.C 3.C 4. 5.A 6. 7.D 8.A 9.B D 10.D 三、名词解释 1.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因中国丝绸等通过此路大量西运,故名。又因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颜肥柳瘦——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划写得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柳公权有意避开颜体竖划的肥壮,把横竖划都写得均匀硬瘦,把点划写得如刀切一般,独创“柳体”,世称“颜肥柳瘦”。 四、简要评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儒、道互补现象。 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差异是十分广泛的,但就其最主要的方面而言,莫过于理论上各有偏重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大体来说,孔子开创的儒家的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投身社会事业。老子开创的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主要内容。在这漫长的时期中,随着历史文化条件的变迁,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也呈现出阶段性,大体经历了两次高潮。 儒道两家思想的第一次大规模、深层次互相影响和互相补充,发生在战国中后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中。这一时期的儒道互补,其理论成就主要表现于道家的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百家争鸣的重要成果,具有集各家之长于一身的综合性的理论优势。黄老道家(主要是稷下的黄老道家)在伦理思想和政治主张上吸收了儒家的仁义学说和礼治文化,儒家的孟、荀则主要通过黄老之学的中介作用,在哲学上受到了道家的宇宙论和自然观的影响。 儒道互补的第二个高潮,发生在宋明时期。这一时期,儒学对道家思想的进一步引进和吸取,对于重建儒学新体系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宋代以后,儒学复兴,与此同时,道家思想在更深的层面上融入了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中,成为儒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家思想融入理学,对于儒家学说有重要的意义,使儒学在哲学思维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并由此建立起完备、深邃而庞大的新儒学体系。以程、朱和陆、王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在当今被称为新儒学。新儒学之新,就在于它不同于较为纯粹的传统儒学,这同道家思想的在更深程度上的介入有很大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讨论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不同语言、国家、民族人士之间的交际,这种因语言不同而引起的跨文化交际,集中出现在汉语母语者(如:对外汉语教师)和非汉语母语者(如:留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及教学过程中。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教学中,应当注重当代中国交际文化,尤其是语言交际文化。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对中华文化进行有筛选的介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 现代语言学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大体上是: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3、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的,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甚至决定着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影响。脱离了语言,文化就无法实现,脱离了文化,语言就成了空壳。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既要有语言教学,又要有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不是语言本体研究的对立物,而是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学好汉语的最高境界是能顺利的完成跨文化的交际,立足于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教学,目标就是结合语言教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扫除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而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球外语学习标准》在5C(沟通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连贯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社区Communities)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调整和修订,在此次修订中将文化的地位提高到了第二位,这就强调了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二者共同作用才能铸造一个成功的外语学习者。更新的《全球外语学习标准》更加强调语言学者的文化能力和文化理解,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应该具有在不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s)下与人互动、理解口头外语材料的能力。外语学习者与交际相关文化知识的充足,是外语学习中完成“沟通”的重要条件之一,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正是完成“沟通”的催化剂与润滑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可以理解为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s)的导入,在新的《全球外语学习标准》中我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到文化语境对语言文化交际与语言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语境讲解语言是使学习者得体使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课之中国龙的故事

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课之中国龙的故事 Magical Chinese Dragon 对外汉语课程教学对象:此课件适用于中等汉语水平国外汉语学习者。 教学对象:此课件适用于中等汉语水平国外汉语学习者。 教学内容:龙的起源,龙字演变,龙的成语故事,有关龙的歌曲欣赏和游戏等。 教学建议:1.教师身着带有龙形图案的服装。教师身着带有龙形图案的服装 2.准备剪刀、彩纸若干用于教学剪纸游戏环节。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素材进行整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素材进行整再用于实际教学过程。 神奇的中国龙 Magical Chinese Dragon 主要内容:Dragon 和龙中国人生活中的龙龙的特征龙的历史龙字演变成语故事歌曲欣赏 中国龙的特征: 能腾云驾雾 头上有角 遍身鳞甲尖利的爪身体庞大 中国龙和外国龙的区别 龙是十二生肖中人们喜欢的动物龙是十二生肖中人们喜欢的动物十二生肖 中国龙的特征Features of Loong 蛇身猪头鹿角 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 Loong is the totem of Chinese nation, originated in ancient time. The image of loong comes from snake. 中国龙起源 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后来华夏族又联合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合成龙图腾 龙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

原始农业时期,没有灌溉工程,必须依赖雨水,更怕河水泛滥,于是便渴望有一种控制水的能力。但在当时,他们实在难以具有这种能力,便将希望寄托在所创造的龙的这种神话形象上。1987年在河南濮阳发掘了一处距离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人身边出土了一条用蚌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最早的龙,人称“中华第一龙” 中国龙的历史: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龙是皇权的象征,单词:龙椅龙床龙颜大怒龙床 龙的歌曲:龙的传人 龙的成语:龙飞凤舞叶公好龙龙蟠虎踞望子成龙龙争虎斗龙吟虎啸画龙点睛飞龙乘云

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时间演变,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屹立在世界东方。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与沉淀之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介绍以及将这种文化引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研究,并且以一种节日为例设计了教案,目的是分析传统文化节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引导汉语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提高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最终增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标签:中华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传统节日;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发展完善而保留下来的精神文明成果,它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高深莫测的文化内涵,纵览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以下几方面:传统思想、文学艺术、传统服饰、宗教、饮食、建筑等,每一方面都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刻的文化观念。 纵观近几年的国际局势,中国显然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不论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政治局势的稳定和谐,都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预料到学生对传统文化方面的渴求,便会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开设剪纸课、书法课,开展武术、太极的汇报表演活动等,这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内涵及影响 节日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和节气有关,以阴历计算。这种“季节气候计算法”到唐代发展较为完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按照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它们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人们农休欢庆的重大事宜。 节日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是中华文明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日益积淀形成的,人们用家人团聚、欢歌达旦、饮酒助兴的方式庆祝节日,从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这种习俗经久不衰,扎根在華夏儿女的心中。其中既包括外在的物质文明,分别表现在习俗、饮食、活动等方面,又包括内在的精神文明即占主导支配地位的深层内涵,反映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的群体文化,是我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