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1章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1章教案

第1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1.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3.掌握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和维修方法

4.掌握计算机维修的基本原则

5.了解计算机系统对环境的要求

基本概念

"

1.计算机的安装

(1)硬件的安装

(2)软件的安装

2.维护

维护是使计算机部件和程序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的活动,包括检查、测试、调整、更换、修理等。

3.故障

故障是使用计算机硬件或程序不能实现其正常功能的事件。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4.故障诊断

确定故障设备,进行故障定位

5.故障维修

是指计算机发生故障后,通过检查某些元器件的机械、电气性能,或更换已失效的可更换部件,使计算机系统功能恢复的手段和过程。

6.故障定位

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确定设备发生故障的地方

7.故障测试

就是利用设备向逻辑电路的输入端输入测试码,并观察其输出响应,以确定电路中是否有故障并指出故障的位置。

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1.2.1 硬件系统

机箱

电源

主板

CPU

内存

外部存储器

#

声卡

显卡

显示器

键盘

鼠标

1.2.2 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a)操作系统

b)?

c)语言处理程序

d)系统服务程序

e)数据库管理系统

2.应用软件

a)专用应用软件

b)通用应用软件

c)

计算机故障的分类及维修"

计算机故障维修分类:

一级维修:对设备故障定位、替换、排除

二级维修:对板卡、元器件、芯片等维修

1.3.1 故障的分类

1.按软、硬件分类

a)硬件故障

b)软件故障

2.按故障的影响程序分类

a)'

b)非关键性故障

c)关键性故障

3.按故障的持续时间分类

a)间歇性故障

b)固定性故障

1.3.2 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

1.维修准备工作

a)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结构、性能及特点

b)】

c)掌握有关元器件的主要参数及测试方法

d)熟悉各种计算机检测程序及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e)准备一定数量的备件,并确保其完好

f)准备好检测维修仪器

g)认真做好维修检测记录

2.维修的原则

a)先软件后硬件

b)先外围后主板

c)(

d)先测试后分析

e)先确诊后处理

1.3.3 硬件故障的维修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敲击与手压法

3.插拔法

4.替换法

5.升降温法

6.%

7.电源拉偏法

8.利用软件工具

1.3.4 硬件故障诊断

1.开机阶段常见故障

(1).电源风扇不转动

(2).屏幕无显示、无报警声

(3).硬盘指标灯常亮

2.致命性硬件故障

&

由CPU、主板、内存、显卡等关键设备引起的故障

3.非致命性硬件故障

主要是由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其它非关键设备引起的故障

计算机系统对环境的要求

1.电源

2.温度

3.湿度

4.清洁度

5.避免振动冲击

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构成,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和维修方法、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最后介绍了计算机系统对使用环境的要求。

作业:

1.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2.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什么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3.计算机维修的方法有哪些

4.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极限与配合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一、孔和轴 孔——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内表面,包括圆柱形内表面和其它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包容面。 轴——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外表面,包括圆柱形外表面和其它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被包容面。 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 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大小的数值。长度包括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和中心距等。 尺寸由数值和特定单位两部分组成。例如30 mm。 注:机械图样中,尺寸单位为mm时,通常可以省略单位。 2.基本尺寸(D,d) 基本尺寸——由设计给定,设计时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试验或类比的方法,并经过标准化后确定基本尺寸。 注:孔的基本尺寸用“D”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d”表示。 3.实际尺寸(Da,da)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由于存在加工误差,零件同一位置的实际尺寸不一定相等。4.极限尺寸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 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三、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偏差 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分类: (1)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 (2)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1)极限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 ES=Dmax - D 轴: es=dmax -d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 EI=Dmin -D

轴: ei=dmin -d (2)实际偏差 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规定的上、下偏差之间。 【例1-1】某孔直径的基本尺寸为φ50mm,最大极限尺寸为φ50.048mm,最小极限尺寸为φ50.009mm,求孔的上、下偏差。 【例1-2】计算轴φ60mm -0.012+0.018的极限尺寸。若该轴加工后测得实际尺寸为φ60.012mm,试判断该零件尺寸是否合格。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

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基础 授课教案 教学计划说明: 本课程主要介绍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结合的公差和检测等。考虑到学生学过机械制图有一定的基础,况且本课程学时较少,内容较多故主要讲授了前三章内容。

课题:绪论 教学时数: 2 学时 授课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互换性的概念 明确本课程的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强调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内容: 绪论 一、互换性概述 1.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指机械工业中,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互换性的优势:使用和维修方面 加工和装配方面 设计方面 互换性包括:几何参数(如尺寸、形状等)的互换 机械性能(如硬度、强度等)的互换 2.几何量的误差、公差和测量 零件的几何量误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精度、计量器具精度、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及生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加工后得到的几何参数会不可避免地偏离设计时的理想要求,而产生误差。 几何量误差主要包含:尺寸误差 形状误差 位置误差 表面微观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 几何参数的公差——零件几何参数允许的变动量,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只有将零件的误差控制在相应的公差内,才能保证互换性的实现。二、本课程的任务 了解 ?国家标准中有关极限与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

?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的检测方法 ?普通螺纹公差的特点 熟悉或理解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 ?常用计量器具的读数原理 ?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 ?螺纹标记的组成及其含义 掌握 ?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常用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 ?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标注方法 作业布置: P1 一 教后感:

(完整版)公差与配合教案.

教案 1

一、新课导入: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术测量,主要学习和研究互换性,围绕零件的制造误差和公差概念及其使用要求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解决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二、新授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互换性 (一)互换性基本概念: 所谓互换性是指在制成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作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如选配或钳工加工)就可以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达到设计要求。 举例说明:自行车手机电脑零部件的互换性。 (二)互换性的种类: 根据零件的互换范围不同: a)完全互换性: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作任何选择或附加加工。 b)不完全互换性:零、部件在装配时,允许进行附加加工、选择与调 整。 完全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三)分组装配法:为了解决加工困难和装配精度要求之间的矛盾。 把零件的互换性范围限制在同一组内的方法,称为分组装配法。属于不完全互换性。 第二节加工误差和公差 (一)加工误差: 1、加工误差的定义:零件的实际尺寸和理论上的绝对准确尺寸之差。

2、加工误差的分类: a)尺寸误差; b)形状误差; c)位置误差; d)表面粗糙度误差; e)波纹度误差。(未标准化) (二)公差: 1、公差的定义: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几何位置关系及表面粗糙度参 数值允许变动的范围。 2、公差的分类: a)尺寸公差; b)形状公差; c)位置公差; d)表面粗糙度公差; 第三节极限与配合标准 (一)标准化和标准: a)标准化:制定标准和贯彻执行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 b)标准:指为产品和工程上的规格、技术要求及其检测方法方面等所作的 技术规定。 (二)国家有关标准: 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第四节技术测量概念 (一)技术测量的意义和对象: a)技术测量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 b)所谓技术测量就是把被测出的量值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从而确定被测量的量值。 c)技术测量的对象: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公差与配合第1章教案

第1章极限与配合及检测 学习及技能目标 1.理解有关公差、极限偏差等术语的定义及有关计算,并会查表标注尺寸的极限偏差值。 2.理解配合制的概念及公差等级的选用、配合类型的选择。 3.掌握零件检测(测量方法、测量误差、测量精度等)的基础知识。 4.能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典型零件进行测量。 第1讲 课题: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 授课形式:讲授 教学目的:1.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熟练计算极限尺寸、会绘制公差带图 3.掌握间隙、过渡、过盈配合的特点及极限盈、隙的计算。 教学重点:有关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基本偏差的概念 教学难点:1.计算、绘制公差带图 2.间隙、过渡、过盈配合的特点及极限盈、隙的计算。 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精讲:重点讲清有关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基本偏差的概念 多练:在讲授后,通过练习、讨论和分析归纳帮助学生自我消化、自 我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本章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础。要求对各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要明确,本次课开始学习有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 1.1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知识

1.1.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1.孔 孔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孔的直径尺寸用D表示。 2.轴 轴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轴的直径尺寸用d表示。 孔与轴的区别:从装配关系讲,孔是包容面,轴是被包容面。从加工过程看,随着余量的切除,孔的尺寸由小变大,轴的尺寸由大变小,如图所示。 1.1.2 有关要素的术语定义 1.要素 即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2.尺寸要素 是指由一定大小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确定的几何形状。 3.尺寸 是指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4.公称尺寸(原称基本尺寸) 是由设计给定的,通过强度、刚度等方面的计算或结构需要,并考虑工艺方面要求后确定的,孔用D表示,轴用d表示。 5.实际(组成)要素(原称实际尺寸) 由接近实际(组成)要素所限定的工件实际表面的组成要素部分。 6.极限尺寸 指尺寸要素允许的两个极端尺寸。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应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 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上极限尺寸;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下极限尺寸。分别用Dmax ,dmax 和Dmin ,dmin 表示,如图1-2所示。 1.1.3 有关尺寸偏差、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第一章极限与配合习题

第一章几何精度习题 班级时间姓名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6.某孔要求尺寸为,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单件小批生产的配合零件,可以实行”配作”,虽没有互换性,但仍是允许的。)10.图样标注的孔,可以判断该孔为基孔制的基准孔。() 11.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12.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的公差等级愈高。()13.孔、轴配合为φ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14.配合H7/g6比H7/s6要紧。() 15.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 二、选择题 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 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E.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2.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__。 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 B.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C.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 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 E.标准规定,标准公差分为18级。 三、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__的限制性措施,__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不完全互换是指__。 3.完全互换是指__。 4.实际偏差是指__,极限偏差是指__。 5.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决定大小,由__决定位置。 6.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__mm,下偏差为__mm。 7.孔的公差等级为__,基本偏差代号为__。 8.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_mm,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9.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__μm,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10.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其ES=__mm,EI=__mm,es=__mm,ei=__mm。 11.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mm,公差为0.01mm,则它的上偏差是__mm,下偏差是__mm。 12.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_。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少学时 教案

孔、轴极限偏差数值的确定 教学目的:1、理解极限偏差的确定方法 2、掌握孔、轴的极限偏差查表方法 教学重点:极限偏差表的使用以及根据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代号确定极限偏差。教学难点:极限偏差与尺寸公差以及配合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举例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极限偏差定义: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 由于极限尺寸有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分,极限偏差又可分为上偏差和下偏差。 1、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2、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一、基本偏差——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所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基本偏差一般都是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二、基本偏差查表要点 (1)基本偏差代号有大、小写之分,大写的查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小写的查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大孔小轴) (2)查基本尺寸时,对于处于基本尺寸段界限位置上的基本尺寸该属于哪个尺寸段,不要弄错。(如φ10,应查大于6至10,而不是查大于10至18)(3)分清基本偏差是上偏差还是下偏差。(每个表格第二行会注明)

(4)代号j、k、J、K、M、N、P~ZC的基本偏差数值与公差等级有关,查表时应根据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查表中相应的列 三、另一极限偏差的确定 根据第一节所学尺寸公差,孔的公差Th=│Dmax-Dmin│ =│ES-EI│ 轴的公差Ts=│dmax-dmin│ =│es-ei│ 同理,另一个极限偏差的数值,可由极限偏差和标准公差的关系式进行计算。轴es=ei+IT 或ei=es-IT 孔ES=EI+IT 或EI=ES-IT 【例1-9】查表确定下列各尺寸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并计算另一极限偏差。 (1)φ8e7 (2)φ50D8 四、极限偏差表及其应用 查表:附表三、附表四 由基本尺寸查行,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查列,行与列相交处的框格有上下两个偏差数值,上方的为上偏差,下方的为下偏差。 【例1-10】已知孔φ25H8mm与轴φ25f7mm相配合,查表确定孔和轴的极限偏差,并计算极限尺寸和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判定配合类型,并求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及配合公差。 小结:1、用基本偏差表查一极限偏差 2、再用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求其另一极限尺寸。 3、极限偏差与尺寸公差以及配合之间的关系

【K12学习】极限与配合第一章教案

极限与配合第一章教案 第一章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一、孔和轴 孔——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内表面,包括圆柱形内表面和其它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包容面。 轴——通常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外表面,包括圆柱形外表面和其它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被包容面。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 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大小的数值。长度包括直径、半径、宽度、深度、高度和中心距等。 尺寸数值和特定单位两部分组成。例如 30 mm。注:机械图样中,尺寸单位为mm时,通常可以省略单位。 2.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设计给定,设计时可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试验或类比的方法,并经过标准化后确定基本尺寸。注:孔的基本尺寸用“D”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d”表示。 3.实际尺寸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于存在加工误差,零件同一位置的实际尺寸不一定相

等。 4.极限尺寸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三、偏差与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偏差偏差——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分类: 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极限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 ES=Dmax - D 轴: es=dmax -d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孔: EI=Dmin -D 轴: ei=dmin -d 实际偏差 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规定的上、下偏差之间。 【例1-1】某孔直径的基本尺寸为φ50mm,最大极限尺寸为φ,最小极限尺寸为φ,求孔的上、下偏差。 【例1-2】计算轴φ60mm -+的极限尺寸。若该轴加工后测得实际尺寸为φ,试判断该零件尺寸是否合格。 2.尺寸公差

公差与配合第1章教案

第1章极限与配合及检测 第1讲 课题: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极限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 3.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4. 尺寸的检测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熟练计算极限尺寸、会绘制公差带图 3.掌握间隙、过渡、过盈配合的特点及极限盈、隙的计算。 教学重点:有关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基本偏差的概念 教学难点:1.计算、绘制公差带图 2.间隙、过渡、过盈配合的特点及极限盈、隙的计算。 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精讲:重点讲清有关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基本偏差的概念 多练:在讲授后,通过练习、讨论和分析归纳帮助学生自我消化、自 我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题 本章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础。要求对各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要明确,本次课开始学习有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 1.1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1.1.1 孔和轴 1.孔 孔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

面形成的包容面)。孔的直径尺寸用D表示。 2.轴 轴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轴的直径尺寸用d表示。 孔和轴的区别:从装配关系讲,孔是包容面,轴是被包容面。从加工过程看,随着余量的切除,孔的尺寸由小变大,轴的尺寸由大变小,如图1-1 所示。 图1-1 孔和轴 1.1.2 有关尺寸的术语定义 1.尺寸 是指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2.基本尺寸(D,d) 基本尺寸是由设计给定的,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孔用D表示,轴用d表示。 3.实际尺寸(D a ,d a )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孔的实际尺寸以D a 表示,轴的实际尺寸以d a 表示。 4.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它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大、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Dmax ,dmax 和Dmin ,dmin 表示,如图1-2所示。

极限配合备课本教案

第周

第周

2.上偏差、下偏差分别为多少? 三、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1.偏差:某尺寸减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1)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之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之差,ES(es)表示ES=Dmax-D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之差,EI(ei)表示EI=Dmin-D (2)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之差 合格零件的实际偏差应在上偏差、下偏差之间 注意: 1.偏差可以为正、负值或零,在其不为0值前必须标上“十”或“—”号。 2.零件图上通常给出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的标注形式。(如上面图) 标准规定:上偏差标在基本尺寸右上角,下偏差标在基本尺寸右下角,0偏差不能省略标注。 【练习2】某孔D=?50,Dmax=50.048,Dmin=50.009,求ES、EI。 【练习3】 【小结】 1.孔和轴的定义 2.有关“尺寸”的术语和定义 3.偏差的术语和定义 4.识读图上尺寸的标注。 课后作业: 反思录: 第周

课 题 §1-1 基本术语及定义 所需课时 2 教学目的 1.掌握尺寸公差的定义及相关计算2.理解公差带图的表示 重点 尺寸公差的定义及相关计算 难点 画公差带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尺寸和偏差的术语及定义。 识读尺寸标注及相关计算。如 ?125 【讲授新课】 三、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1.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公差数值是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差减下偏差的之差。 孔Th 、轴Ts 表示。 公式:Th=︱Dmax- Dmin ︱=︱ES-EI ︱ Ts=︱dmax- dmin ︱=︱es-ei ︱ 注意:公差是绝对值,无正负之分,不应取零值。 【练习1】求轴?25承 的尺寸公差。 2.零线与尺寸公差带 用图直观地将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的关系表示清楚,称极限与配合示意图。 图1-10 1)零线: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零线以上为正,以下为负。 2)公差带: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者最大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简称公差带图。 作图步骤: 1)作零线:水平方向划一条直线,标上0、+、-号,用单向箭头标上基本尺寸值。 2)作公差带:作出上、下偏差线(左右用线段封闭成矩形,再加剖面线),标出上、下偏差值。 例题1-5 绘出孔和轴 的公差带图。 例题分析 +0.041 -0.013 +0.025 -0.013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

山东英才职业技工学校 (理论教案) ? 课程名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傅丽云

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模块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对互换性的讲解,引出了全课程的内容,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趣味性来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1.了解互换性的含义; 2. 懂得学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加工误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 (3)理解标准化与计量、优先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讨论讲述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教学安法。 教学过程:课题引入: 一、概述 换性是互现代化生产的一个重要技术原则,它普遍应用于机电设备的生产中。 在日常生活中,互换性的例子也很多。如自行车的内、外胎破了,可以换上同规格的新胎,机器设备零部件突然损坏时,可迅速用相同

规格的零部件更换。 讲述相关知识点: 1、互换性的含义: 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例:同型号的轴 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内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 2、作用 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有利于采用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 ①完全互换性: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 不需调整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 (当不限定互换范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

山东英才职业技工学校 (理论教案) 课程名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傅丽云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模块作为本课程的开篇,通过对互换性的讲解,引出了全课程的内容,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趣味性来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特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1. 了解互换性的含义; 2. 懂得学习《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及其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加工误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 (3)理解标准化与计量、优先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讨论讲述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教学安法。 教学过程:课题引入: 一、概述 换性是互现代化生产的一个重要技术原则,它普遍应用于机电设备的生产中。 在日常生活中,互换性的例子也很多。如自行车的内、外胎破了,可以换上同规格的新胎,机器设备零部件突然损坏时,可迅速用相同规格的零部件更换。

1、互换性的含义: 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例:同型号的轴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内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2、作用 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有利于采用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方式。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 ①完全互换性: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 不需调整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当不限定互换范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范 围内互换时,称为不完全互换法。 4、互换性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