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一年级拼音教学策略

浅谈一年级拼音教学策略

浅谈一年级拼音教学策略

浅谈一年级拼音教学策略

(武胜县民族小学校武胜 638400)

语言是人们生存的基本工具,只有熟练地运用它,才能更好地与社会交流,与社会共同成长。学好语言,首先要学好汉语,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在一年级的语言教学中,抓实

拼音关,对于孩子们学好普通话,全民族推广普通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一年级的

拼音教学中,我切实抓好每一个环节,力求孩子们学得轻松快乐。

一、教学拼音时,加强孩子对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训练。

四川人大多是h与f的音分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抓住舌根音h的发音要领与唇齿音

f的发音要领进行区别,反复练习。当大部分同学都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就故意装出糊

涂样子,把h与f的读音混读,并且叫在座的孩子们来做我的“小老师”。这时,孩子们侧耳

倾听,就想找出我发音时的错误。我开始发这两个声母的音了,当我读得准确时,孩子们就

大声地跟我读,当我发音错误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错了,错了,把h读成f 了。”给我正音。这样,一堂枯燥的声母教学课,有了孩子的参与而显得活泼有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听话能力与辨识力。

二、拼音教学过程中融入儿歌及绕口令的教学,丰富课堂趣味。

教学声母n与l时,我除了教会孩子鼻音和边音的区别外,为了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

有趣,我还利用儿歌和绕口令的方法来进行区别两个声母的读音。比如出示绕口令:“六六妞妞去放牛,大牛小牛有六头。六六拉着大牛走,妞妞牵着小牛遛。六头牛,牛六头,六六妞妞,妞妞六六都爱牛。”孩子们开始读时一塌糊涂,直摇头太难了。我给孩子们示范读绕口令,读音明朗,语速渐快,大家都惊呆了,也纷纷向我挑战,都想读得比老师好呢!积极学习的

氛围被调动起来了。

然后,适时让孩子上讲台来展示自己的朗读,并让小朋友来评比,评出优胜者及时奖励,有

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后,孩子自主学习的欲望就更强了。

三、营造普通话交流的氛围,鼓励孩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口语交际课上,孩子有强烈的交流欲望,可是当老师把他叫起来讲述自己的想法时,他却把

四川话带进课堂来,许久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我待孩子说完,然后又将他说过的话重新用

普通话叙述一遍,孩子听了直点头。此刻,我深刻认识到在平时的生活中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从此,课堂上,我坚持用普通话上课,课后,我接谈学生仍然用普通话交流,甚至鼓励

孩子在课间玩耍时用普通话交流。

总之,现代社会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好普通话,运用好普通话十分重要。学好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坚实的奠基石。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根据孩子的学习情

况制定相应策略,营造良好氛围大力推广普通话。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心得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心得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心得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上来,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学校集体生活,语文学习方面主要以拼音识字为主。汉语拼音是他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的一把金钥匙。只有掌握了汉语拼音,有了这把钥匙,才能开启广博的汉字大门,为今后五年的小学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提出了教学要求: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做到直呼音节。对汉语拼音要求一步步的提高,这也表明了小学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一、利用儿歌来学拼音 新的S版教材中,穿插了很多的儿歌来学习拼音。在这些有着优美韵律的儿歌中,学生学起来感觉特别轻松。可以先学儿歌,在儿歌中领悟拼音的读法,写法;也可以先学拼音的读法,写法,再在儿歌中巩固。如,教学j、q、x和ü相拼时,可利用ü的礼貌来学习它们的拼读。如: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老师)要脱帽。这样在儿歌的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拼读方法和拼写方法。它们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了那两点(就是那小帽子),还进行了对待长辈要有礼貌的人文教育。还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我在网上下载了拼音童谣快乐屋,通过动画的形式将拼音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乐于接受,课堂效率提高了很多。 二、在游戏中掌握拼音

在教学中还可采用各种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拼音,掌握拼音。如击鼓传花、传卡片,用备好的小鼓一边敲一边传卡片,鼓停了传到谁,谁就一口读出来,读错了,让大家教他;他对了,让他教教大家,让大家跟着学会,大家还会举起小手说:“嗨,嗨,你真棒!”找朋友如在教学声母与韵母的拼读时,可把声母与韵母分别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扮演角色,唱着《找朋友》的歌曲,让学生自由组合,看谁找得又快又好,读得又准又响。此外,还有很多的游戏,摘星星(苹果)、开火车、用儿歌猜音节或声、韵母、送拼音宝宝回家、配对子等等的游戏,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生动活泼的学习兴趣的影响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感知事物,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情绪高涨,从而也在游戏中掌握了拼音,运用了拼音。 三、用肢体语言来学拼音 比如,学习b和d及p与q的比较课时,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小拳头,伸出大拇指,以不同的方向来比划它们,让他们找出b、d、p、q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也可以让同桌的和两个小朋友上台来表演身体游戏:“做望远镜游戏”,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弯着靠拢,其余仨手指伸直,然后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相互顶着,放在眼睛边上向外望,嘴里念:bbb,ddd,望左眼bbb,望右眼ddd,望了才会记心中。在比较p与q时,让俩学生头碰头,向对方鞠躬,配一定的乐曲,同时嘴里唱啊:p啊p啊,有礼貌,q啊q啊有礼貌。见了面啊点点头,点点头啊乐呵呵。通过动手比划,学生会记忆非常深刻。

“互联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策略解读论文

“互联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策略解读论文 小学一年级新生进入语文课堂的首个学习任务是学习汉语拼音。从韵母、声母、声调 到整体认读音节,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温故知新、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如今,互联网已 经普及,“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生态的新变化提醒教师要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教 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家庭生活和课余时间结合互联网工具高 效学习拼音,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新课标要求和新教材设计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1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 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这是《标准》对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共 性要求。在结合新时代发展特点的前提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也提到: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 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 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扩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 将网络工具运用到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工具学习拼音,这是基于《标准》的要求提出的,也是教师自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 方法。 2021 年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准确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倡学生在玩中学,在游 戏活动中学习。要求教师避免简单枯燥的机械训练,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真 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自 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新教材摒弃了旧版教材孤立学习拼音的思路,把拼音、图画、阅读、说话有机 地结合起来。新教材的每一课都用图画引出要学习的拼音字母,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 生记住发音,通过图画反复朗读音节。然后,在学生巩固发音以后再朗读课文简短有趣的诗歌、儿歌等。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图画中的内容。 《标准》和新教材的设计理念给教师的启示:传统的拼音教学被“活化”,教学策略 要与时俱进,除了在课堂上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提高拼音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以外,还 应该重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的模仿教学方式,明显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学 习需求。互联网技术的日趋发展,驱使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网 络等推进拼音教学。

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d2831551.html, 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作者:张小芹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阐述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指出部编版语文教材汉语拼音编排的特点,提出教学策略。即巧妙设计游戏情境,体验玩耍中学习的快乐;善用情境图画,在发现的过程中自主建構;加强板块间的融合,不断复习并巩固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材;一年级;汉语拼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1-0102-01 汉语拼音不仅仅是识字的有效工具,也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拼音教育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尽早学会并运用拼音开始识字学习,有助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奠定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部编版语文教材从拼音学习的内在客观规律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更加注重实用性,使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1.教材特点 1.1 先识字,再学习拼音,遵循认知规律。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对汉语拼音的编排顺序做了调整,确立了汉字第一的理念,拼音的助学的工具,有了汉字学习的基础,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学习,在口耳相传、反复诵读中积累,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字帮助学习拼音,更能与汉语拼音的学习建立联系,实现自然过渡。更重要的是,对初入小学的学生,符号化的拼音有较大难度。因此,先学字后学拼音,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和过渡,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的兴趣。 1.2 多元素整合,加强实践运用。 情境图是部编本学校语文教材的创新之处,将情境图与表音、表形的小图进行整合,注重以图示字母的音或形,帮助学生借助形象的事物建立音与形的联系。比以往单图的情景功能更加丰富,以丰富的故事情境将拼音学习融入学生喜爱的看图讲故事活动中,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1.3 抓住重点、难点,提高学习实效。 教材凸显了拼音的工具性、实用性这一重点。首先改变了传统的拼读过程与不带调拼读的方式,而是带调音节呈现,并精选常用的高频音节,链接生活实践,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练习题(精选8套)

一、照样子写一写: j y h t zh ai onɡer 二、比一比,再写一写: b —d l—i an—anɡer—en kua—ɡua pínɡ—qínɡ 三、按规律填空: 1、韵母:a o ( ) i( ) ( ) ai ei ( ) ( ) ou ( ) ie ( ) ( ) an en ( ) ( ) ( ) ( ) ( ) ( )onɡ2、声母: 四、默写整体认读音节:

一、帮拼音找家。 ai j h gua zhi u en hong yun l w ui ao er ie ri yue 声母: 韵母: 音节: 二、请把音节涂上红色,把韵母涂上绿色: ei fu jun ui i ng jiang huan yi rui u yuan zuo ye an dian un ong ci 三、请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黄色: hu zhi kuan ju ri yuan yue wu hao ye jie ying 八、照样子写一写: 例:pu (p )—(u ) zhù()—()huà()—()—()jué()—()kě()—()guàng ()—()—()qún ()—()xù()—()juǎn ()—()—()jù()—()

一、照样子,写一写。 例:pu (p )—(u ) lu ()—()quàn ()—()—()lǜ()—()xùn ()—()duǒ()—()—()lüè()—()qǔ()—()guà()—()—()xún ()—()2、例:h—u—hu(注意j q x和ü的相拼规则) zh—u—( ) h—u—a—( ) x—i—a—( ) j—üe—( ) q—ǚ—( ) j—ü—án—( ) q—ü—àn—( ) x—üè—( ) ch—e—( ) ch—u—an—( ) q—i—ang—( ) l—üe—( ) x—ǚ—( ) g—u—ò—( ) h—u—ǎng—( ) k—ǎ—( ) 3、 g (gǎ)zh ( ) b ( ) k ( ) ch u—ò( ) p ǎn ( ) h ( ) h ( ) m ( ) q ( ) j ( ) j ( ) n ( ) q ü—ān ( ) q i—à ( ) x ( ) x ( ) x ( ) 二、按要求标调:(注意标调规则) 一声:hu—()四声:juan—()二声:luo—() 三声:xia—()二声:wu—()四声:chui—()一声:jiu—()三声:qiu—()二声:huang—()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研究

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4T11:11:51.74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7月13期作者:林凤青[导读] 一年级拼音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使语文教学得以更加顺利地进行,拼音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语文各方面的学习,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 林凤青(广西百色市平果县黎明乡中心小学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一年级拼音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使语文教学得以更加顺利地进行,拼音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语文各方面的学习,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15(2018)07-168-01 拼音部分的教学内容容量小,也比较简单,学生刚刚升入小学,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一、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本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刚升入小学,学习的内容都与之前幼儿园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教学进度不宜过快,内容也不宜过于枯燥,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在教学之余,教师要通过互动做游戏等方式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倾向,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最后,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和认可,教师不妨投其所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ɑieiui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成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一边打电话一边练习:“uiuiui,我是小ɑi你是谁?”“uiuiui,你是小ɑi,我是ei”。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之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我国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具体的应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只是摆设,流于形式,能够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寥寥无几。在小学拼音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大课堂容量,及传统的板书所不能及,节省课堂时间,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在传统的拼音教学中,教师需要十分标准地为学生示范拼音的书写方法,而这一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起来也比较费时费力,但多媒体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多媒体制作技术,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认识,将多媒体的使用落到实处。例如,在讲授j、q、x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近似于拼音的动画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讲“q”时,我设计了一幅五颜六色的气球动画,而在讲“x”时,我引入了一半西瓜被斜切两刀,切成了交叉状的动画,使教学更加的生动形象。 三、运用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课堂一味的枯燥乏味,学生难免会丧失学习兴趣,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教师为何不投其所好,寓教于乐呢?运用一些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方面能够增添课堂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j、q、x的注音规则,我教学生掌握了一首儿歌“j、q、x小淘气,见到雨点要挖去”并搭配着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反复的训练中强化记忆,这样一来,看上去死记硬背的规则就不那么困难了。 四、加强拼音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语文如此,拼音也是如此。常常有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学的东西与生活毫无关联,所以才会提不起兴趣,教师要做的不是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自己所讲内容的重要性,而是在实际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拼音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例如,在讲授y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其形状,像不像一枝树杈?那树杈可不可以用来晾衣服?那它的读音是什么?这样一来,顺理成章地讲授了新课,并且还将其联系到生活实际之中,学生也不再将学习拼音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总而言之,拼音教学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学问,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牢固而又坚实,后续的教学才会更加顺利,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拼音教学的重要性,在这个关键阶段就将基础打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学生的一生来讲,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符小莉.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践行探讨[J].语文学刊,2013(8). [2]刘忠民.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J].才智,2014(14).

读书心得——读如何做好一年级拼音教学工作.doc

如何做好一年级拼音教学工作 我是一个刚刚踏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师,在教学方面有很多生疏的 地方。经过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与摸索,我对拼音教学有了以下心得体会: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现在拼音教学已即将结束,学生们从掌握简单的“ a、 o、e”逐渐到难度较大的 “z、 c、 s;zh 、 ch、sh、r ”,一路这么“风尘仆仆”地走过来,作为老师还 真有一种成就感。反思自己的拼音教学,我有以下一些收获: 1、拼音教学应图、形、音结合记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字词,没有句子,更没有故事情节,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每堂课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这些符号既难 读又难记,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应该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在教学时应该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而要充分借助插图的情景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愉快的认读、书写。 2、形近字母比较识记 汉语拼音是符号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笔画组成,包括左半圆、右半圆、 长竖、短竖,等等。在教授由这些笔画组成的 b、 p、 d、 q 等字母时,可将这四个 字母分成两组启发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这组形近字母在比较时,可以引导学 生想: b-p 都是右半圆,听广播 (b) 天线往上拉,泼水 (p) 水往下流 ;d-q 都是左半 圆,马蹄 (d) 向上带土,气球 (q) 下边拉绳。还可同时加上手势和口诀:右下半圆 b,左下半圆 d ,右上半圆 p,左上半圆 q 。学生在边看、边说、边比划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两组字母的记忆。两个相近字母一目了然,使学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3、顺口溜辅助记 “一个门洞 n,两个门洞 m,小棍赶猪 l l l 。”当学生们背着这些琅琅上口的口 诀时,字母的音和形已被他们牢牢掌握。在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孩子喜爱诵读 的特点,尽量设计一些口诀让他们背诵。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唤起学生的创编激情,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学生自编口诀。学生们对这种提 议积极性很高,还能够自已编出一些儿歌助记,如:一根棍儿有个小米粒(i); 一 个 1 上面有个小水滴 (i ); 小圆圈 o o o 等生动形象的顺口溜。 4、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学习拼音 比如在学习前鼻韵母“ an 、en、 in 、un、ü n”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这一只小兔子,名叫安安。小朋友们先一起和跟他打声招呼,( 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n 的读音,练读an) 在读准了an 以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把故事编下去:有一天,安安的妈妈对他说:“孩子你已

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

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的认知倾向。儿童对某物有兴趣,就想学,爱学、乐学,就会很好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点:一、借助教材特点,诱发学生兴趣。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和语境歌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兴趣。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遵循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可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课堂上应多设计一些儿歌、故事、游戏、活动。三、重视指导学法,发展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做到“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形成自己识记、拼读、书写的方法。 汉语拼音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阅读、写作打基础,其作用显而易见。小学生一入学就要用近两个月的时间来学习相对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有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正因为如此,《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所抱有的积极态度和特殊的认知倾向。儿童对某物有兴趣,就想学,爱学、乐学,就会很好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借助教材特点,诱发学生兴趣。 拼音教学一般来说较简单、枯燥,特别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要他们记住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的读法、写法和声调、音节及整体认读音节,确实比较困难。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充分考虑儿

童的心理特点,从诱发儿童兴趣出发,每一课拼音均配有生动形象的“情境图”, 儿童一看便会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都会愿意学习。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琅琅上口的儿歌,营造出一个学习拼音的愉悦情境来,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了“画面――字母――拼音”这样一个学习链。 如:在教学声母“b p m f”时,教师导入新课后,引导看图,通过谈话引出有关的声母。 师:(指导看图)这位老爷爷拿着拐杖站在那看什么呀? 生:看大佛。 师:对,这就是“大佛”的“f”(板书“f”) 师:(指着山坡的部位)这位小朋友在干嘛? 生:爬山坡。 师:对,这就是“山坡”的“p”,板书“p”。 师:这两个小朋友在门这里玩什么? 生:捉迷藏 师:对了!那玩捉迷藏是不是要把眼睛蒙住,蒙住看不到怎么办呢? 生:就想用手去摸。 师:对,这就是“用手去摸”的“m”(板书“m”),这个时候,旁边的大喇叭正在广播,,这就是“广播”的“b”(板书“b”)。 这样的设计引出“b p m f”,然后再教会小朋友正确认读,教小朋友念顺口溜“右上半圆ppp,一根拐杖fff,右下半圆bbb,,两个门洞

一年级拼音学习方法总结【5篇】

一年级拼音学习方法总结【5篇】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一年级拼音学习方法总结【5篇】 汉语拼音是认读汉字字音的基础,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石,也是阅 读写话的工具。 一年级拼音学习方法总结1 ⑴图片法 教材中的插图,是根据声韵母的音、形特征配置的,不仅贴近 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具有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等特点。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挖掘插图的含义,体会编者的意图并创造性的运用插图,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让学生记忆“b”的外形特征时,运用插图:同学们,b像什么?像收音机。左边的竖像什么?像天线。于是老师 和学生一起总结:一台收音机,天线高高竖起,这就是“b”。这样 紧紧依靠插图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⑵日常用语法 教师要积极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 联系日常用语学拼音,学普通话。 ⑶口诀法

儿歌口诀是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最便捷、最直观 的形式。而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儿歌有着较强的偏爱,在拼音教学中 采用歌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声韵母,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 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记忆的速度。 ⑷表演法 表演,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情境,使“静”的课堂变为“动”的课堂,使“死”的课堂变为“活”的课堂。儿 童的天性是贪玩好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拼音教学的实际需要, 适时的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新知。如在学习“a”时,教师可以扮作医生为学生检查口腔,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会。结合所学的内容,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⑸游戏法 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教学活动能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儿童们在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中 学会汉语拼音。 ⑹竞赛法 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 契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表现自我,让他们在与他人的正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基础练习题合集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基础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写出由下列单韵母可以组的复韵母。 a o e i u ü 二、给下面的字母分类。 ai b zhi yuan ui f yin r ei yun ci h l o ang er yue yu 三、选择正确的音节写在图画的下边。 fáng zi hú dié xiǎo niǎo qīng wā

四、你可以根据拼音画画吗? Píng guǒ xiǎo cǎo xiāng jiāo 五、把下面音节的声母写在()里。 cǎo ( ) hiú( ) zhuō( ) ruì( ) xióng( ) yǎng ( ) 六、按顺序填空。 b ( ) m ( ) ( ) t ( ) l ( ) k ( ) ( )( ) x zh ( ) ( ) r ( ) c ( ) ( ) ( ) 七、把下列韵母表补充完整。 a ( ) e i u ( ) ( ) ei ( ) ao ( ) ( ) ( ) üe er an en ( ) ( ) ( ) ( ) eng ( ) ( ) 八、连线。

là zhú tài yáng qiāng bǐ qì qiú 九、写出下面音节的韵母。 Kāi ( ) xuě ( ) jú ( ) mǐn ( ) què ( ) jīng ( ) hǔ ( )jùn ( ) kǒu ( ) zhēng( )qǔ ( ) lǜ ( ) 十、你知道多少个整体认读音节?写下来。 一年级汉语拼音练习(1---9) 班级姓名学号

一、默写六个单韵母。(6分) 二、按顺序默写二十三个声母。(23分) 三、按要求分类写下来。(12分) a ɡ u t m e r ü p i c o 单韵母: 声母: 四、照样子写音节。(7分) b—ù→( bù) zh—è→( ) x—ǜ→() d—u—ǒ→( ) n—ǚ→() h—u—à→( ) q—ǜ→() z—u—ō→( ) 五、把图与对应的音节连起来。(4分) shīzi

浅谈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

浅谈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 明诚小学 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然而,拼音教学有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量掌握汉语拼音呢?倪海曙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学习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 一,导课新颖,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源自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境,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唤起学生继续感受的意愿,引起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教学iu,ui时,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分别叫小iu 和小ui ,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弟兄,长相几乎一样,又经常穿一样的衣服,带一样的帽子。他们的妈妈有时也很难分辨清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可聪明的阿凡提却一眼就能分清。小朋友,你们想知道阿凡提是用什么办法把他们分清的吗?”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教师抓住这一极佳的时机,导入新课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借助实物,投影,录象,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把所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活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学习声母“q”时,老师拿来几个五颜六色的气球,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借助气球的形状和“气”的发音,学生很快就记住了“q”的音和形。 三:启发质疑,培养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汉语拼音第六课《jqx》中着部分学习内容,以往教学时,都是由教师告诉学生jqx 与ü相拼的省写规则。这次学习,教师调整了教学思路,首先板书了这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没过多久,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学生说:ju,qu,xu中韵母ü上的两点怎么没有了?有的说:“本来韵母是ü,只是书写时省写了两点。这是因为,再普通话里,jqx不能和ū相拼,所以和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可以省去。你能编个儿歌记

浅谈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心得

浅谈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心得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就要从幼儿比较自由的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学习转入小学以多门学科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为主的习,并且最先要学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它本身没有意义,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如何把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首先就要从了解一年级的新生的认知特点入手。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据专家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因此,我在刚开学的时候,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的学习课堂气氛。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环境中积极地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难关。 一、课堂上教学与游戏活动并存。 教学新的内容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新内容的记忆,单靠硬邦邦的读与背,学生会很被动,教学的效果也不见效,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特点,在新授后加入一些简单有趣地活动。如,教学声母g k h,加入一个拍手游戏,老师找一个学生上来跟老师一起玩,后同桌的一起玩,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掌握,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巩固知识。游戏如下:你拍一我拍一,9字加弯ggg;你拍二我拍二,小蝌蚪kkk;你拍三我拍三,一把椅子hh h﹍不同课形采用不同的游戏。如:摘苹果、找朋友等。学生能在学习中动口、动手、动脑。 二、大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具,开发直观教学。 充分利用课文中显有的插图、字母卡,教学时把新授的拼音与相对应的卡结合起来。必要时,还自制一点颜色鲜艳的图卡,以补充课本中显成教具的不足。如教学声母w时,可自制了一幅“乌鸦和乌鸦图”,在指导学生看图的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乌鸦站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后,问,这个树枝像什么?学生加答后,肯定学生的回答,像今天我们学习的声母w。然后把这个树枝贴在声母w的旁边。从中比较,加深学生对声母w的记忆。指导发音时,叫学生读“乌鸦”这个词的音,后要求把这个“乌”的音发得轻短,就是声母w 的音。边发音边讲解w的写法,又结合自制图上的“树枝”,由两个小树枝组成乌鸦站着的树枝,边讲边写:v v–w ,两笔写成,在中格.充分利用图画,直观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音形。 三、人机交互,自主学习。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教学内容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汉语拼音教学则是低年级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使学生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求得发展的多边活动。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取得教学的整体优化,就必须遵循汉语拼音教学的四大规律。 其一,汉语拼音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一年级的小学生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虽充满了新鲜感与好奇心,但由于缺乏感性的实践而给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常常会出现厌学、怕学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再现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保护孩子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汉语拼音的任务。 其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调控者,也是学生解疑探究的协作者。刚入学的儿童犹如一张白纸,不仅具有发展的潜力,而且具有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权,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在课堂中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信任。刚入学两周的学生,在上汉语拼音复习课时,认读双音节词:sī ɡuā zhuō zi,注意轻声音节,有一定的难

度。但不能一味地由教师主控,领着一遍又一遍地读,而应充分信任学生,发挥自主权与小组合作权,尝试拼读。会读了就站起来读;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范读,再鼓励他们大胆地站起来拼读,还给予热烈的掌声。这些学生在教师的鼓舞与信任下,终于展示了自主学习的过程,对汉语拼音的学习越来越有自信了。 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统一发展的条件之一。在汉语拼音巩固教学中,习题形式丰富多样,更要求教师参与学生活动之中,开展有趣的巩固活动,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国标教材人教版、国标教材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练习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可以凭借这些丰富的作业类型,达到强化汉语拼音的目的,例如:可采取读卡认拼音式的训练,抽读卡片巩固音节;可以做游戏——找朋友、摘苹果、鸽子送信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音节;可采用连线式的训练,强化学生识字能力;还可以动手涂一涂,增强学生审美能力。这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 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抄一抄,写一写(用所学音节写话),读一读(补充阅读课外拼音读物或古诗文),以达到识字、说好普通话、扩大阅读量的目的。 其三,掌握汉语拼音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功能的确定决定了汉语拼音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才能

一年级拼音教学方案(韩兴娥)

拼音教学提速的策略 韩兴娥 熟练拼读有待以后阅读 拼音教学要想提速首先要明确一个理念:大部分学生对音节的拼读不能在学习拼音期间就达到熟练的程度,即使按参考书上要求的教六个星期,也无法让大部分学生达到熟练拼读的程度,所以干脆提前用最短的时间教完拼音,让学生以后在阅读中逐步拼读熟练。我最近十三年教过的三届一年级(其中2006年的那个一年级班只教了一年)都只用了三个星期教学拼音,用正常教学时间的一半肯定教得不扎实,但由于学生以后的阅读量大,在阅读中需要不断地练习拼读音节,所以全班100%的学生拼读非常熟练,无一例外。而按常规教学的班级中总有个别几个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无法快速正确地拼读。 后来听陈琴说她两个星期就能教完拼音,而且拼读比较熟练。于是我吸取了她的一些教法,并且配了与这种快速教法相关的教材。 任老师随意发挥的识字书 开学前,我先编排了一本《读儿歌识汉字》,在新生入学前就发给了各班老师。这本小册子共分三部分——《唱儿歌》《入学教育》《汉语拼音情境歌》,都没有注音,是供学生在学习拼音阶段阅读识字用的。这三部分中的儿歌,先学哪首,后学哪首,应根据实际情况,不要拘泥于编排的顺序。比如《唱儿歌》中的《两只老虎》、《咏鹅》、《静夜思》绝对是所有学生熟悉的儿歌,那就先用这三首教给孩子“定位认读”的方法:小孩子把儿歌下面方框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到儿歌中找出来,借助已经会读会背的儿歌识字。小孩子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圈划,可以用不同的图形圈划,做到即好玩又能识字为最好。 《唱儿歌》中的《闪烁的小星》《卖报歌》《蜗牛和黄鹂鸟》很长,可能不是学生熟悉的儿歌,那就不要急着学,之所以选择这些并不熟悉的儿歌,是因为后期要学习《成语儿歌100首》《多音字儿歌200首》,我找人用儿童歌曲的调子唱了《成语儿歌100首》《多音字儿歌200首》,并录了音,唱那些儿歌的的曲调大部分是《蜗牛和黄鹂鸟》等。所以这些不熟悉的儿歌可以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学,可以把录音发到各班的公共邮箱中,家长会随时放给孩子听的,听熟了,会唱了,就可以通过“定位认读”来识字。 老师们还可以欢迎家长参与意见,哪些儿歌是孩子更熟悉的,老师远没有家长了解,欢迎家长和老师们一起补充修改《唱儿歌》这一部分:家长把孩子熟悉的、好玩的儿歌文本及录音发给孩子的老师。 《入学教育》中的儿歌也是老师根据常规教育的内容随意选择先学哪首,再学哪首,比如上课铃一响,可以齐读《上课歌》,写字前读《写字歌》……有些内容老师们是可以随意改的,如,小册中的《课前准备歌》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准备工作快做好,嘴巴不动静悄悄。这是我从陈琴的博客上下载的,没经大脑思考就复制了。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改成:下课铃声响,不急出课堂,书本铅笔准备好,嘴巴不动静悄悄。 《汉语拼音情境歌》是淄博的徐美华两年前教人教版的一年级时编排的,我一直没有看人教版的课本和参考书,任课老师认为哪首儿歌教着方便就教哪首,教着不方便就不教,就自己寻找或创编。但如果老师的创编没有明显的优势就用现成的小册子照本宣科最省事。 整体输入与定位认读 无论拼读音节还是阅读、识字,整体输入与定位认读都是我惯用的教法,学生惯用的学法。整体输入与定位认读也是拼音教学和识字阅读教学提速的不二法门。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前鼻韵母B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和Bnenin组成的11个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点、难点: 1、前鼻音n的发音。 2、三拼音的拼读,特别是介母i和韵母Bn的拼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9个——(复 韵母)。谁能大胆地把6个单韵母来背一下。(指名背) 2、(边出示卡片边说)9个复韵母有没有记住?(开火车抽读 卡片) 过渡:小朋友们的本领У谜婧谩=裉欤我们再来学新本领。请同?们看图。 二、观察语境图,引导看图说话。 1、(投影示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弟弟把遥控器一摁,荧屏映出了什么?(天安门)色彩非常鲜艳。同时传来了美妙的音 乐声。编书的叔叔们给这幅图编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2、(听录音)想不想学?我们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念一遍。

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越看越开心。 三、揭示课题,学习前鼻音n。 1、根据语境歌中“摁一摁”的“摁”,“天安门”的'“安”,“音乐美”的“音”就引出今天我们要学的前鼻韵母Bnenin(贴卡片) 2、找共同点,学习前鼻音n。A同学们找找这三个韵母都有一个什么字母?(用红笔描出)B师:在这里,它不是声母n,而是一个 前鼻音n。这个鼻音n怎么发呢?C教发音方法:我们只要把舌尖顶 住上牙床(用手指上牙床),鼻子出气发音。(师示范,学生模仿,个别读)声音是从鼻子前部发出的,我们叫做前鼻音。(开火车读,抽读) 过渡:学会了发前鼻音n后,再来学今天的韵母就很容易了。 四、教学前鼻韵母Bnenin。 1、(指图上的天安门)问:这是什么? 2、出示卡片Bn,今天学的前鼻韵母Bn就是读“天安门”的“安”。 3、指导发音。Bn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师用手先遮住n, 再用手遮住B)发音时,我们先摆B的口形,然后把舌尖顶住上牙 床发前鼻音n。(教师用手势演示)(师示范,领读,开火车读, 抽读) 4、学习en。 A、按照我们刚才的发音方法,en先摆什么口形?然后......? B、en就是摁遥控器的“摁”的发音。 5、学习in。 A、学会了Bnen的发音,你能按我们学习Bnen的发音方法,自 己来发第三个前鼻韵母吗?(学生自己练读,抽读检查)

如何做好一年级拼音教学

如何做好一年级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的有效工具。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确、写规范是件很重要的事。然而,汉语拼音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注音符号,字母的识记、音节的拼读,单调枯燥、容易厌倦,要使初入学的儿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也是很难的事。但汉语拼音学得如何,对于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有着直接的影响。经过不断的探索,我在拼音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把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归纳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这种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为,教师的责任在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引导他们“入景入情”,从而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求得快乐。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到汉语拼音的学习中去,让学生学得有趣。 1、模拟场景,创设情境 汉语拼音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一幅情境图,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如“z c s”的一课中,一幅“蚕宝宝认字母”的图,让我想起何不让学生也来当一回蚕宝宝,自己来当一回蚕老师呢。于是我让学生来扮演蚕宝宝,自己做蚕老师,领着蚕宝宝念字母,也就是带着学生学习要学习的新知识,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习得很有趣。 2、童化语言,创设情境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最易分散,一节课只有十五分钟是集中注意力在听的,但他们对于新鲜的事又很好奇,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儿童化、诙谐的语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之一。在教学“j、 q 、x”与“ü”相拼的拼写规则时,我利用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就对学生说,老师有个小秘密,想把它告诉给大家听,这时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我就把“j、 q 、x,小淘气,遇见鱼眼就挖去”的顺口溜告诉大家,帮助学生记忆。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轻松。 二、新授导学,保持兴趣。 “儿歌”是低年级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模仿内容。很小的时候,儿童就接受家长们“摇篮曲”之类“儿歌”的启蒙,稍大些又会被家长、幼儿教师引导背诵“唐诗”、“宋词”等。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儿歌”

汉语拼音教学总结

汉语拼音教学总结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声母、韵母和音节,没有词语、句子,更没有故事情节,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每堂课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号,而且这些符号既难读又难记,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乏味。经过近一个多月的教学实践,我对拼音教学作了如下总结: 一、儿歌串连记忆汉语拼音 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字母的发音,还是规范字母的形式,我都运用了大量的儿歌,有的是传统的儿歌。例如。“圆圆脸蛋羊角辫,嘴巴张大aaa;太阳出来红彤彤,拢圆嘴巴 ooo;清清池塘一只鹅,嘴巴扁扁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像吹笛子üüü。”让学生边念儿歌边做动作。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慧。 二、手脑并用亲密接触汉语拼音 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身体来演演字母,用小手来做做字母,用身边可利用的东西来摆摆字母,用橡皮泥来捏捏字母,用纸来制作拼音图片等,让抽象的拼音字母变得那样的形象直观、可以触摸,使学生感受到拼音字母是那么的可亲可近,它就在我们的身上,就在我们的周围。这种手脑并用的学习,既培养了动手能力,有开拓了思维,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手段。 三、图、形、音结合记忆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字词,没有句子,更没有故事情节,缺乏一定的语言文字情境。每堂课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这些符号学生学起来易感到枯燥乏味。应该将字母的形和发音与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激发学生的情趣。从看图说话导入,让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图中的拼音的形,在发现形的过程中学会写。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一)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 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的读音和形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声韵母的读音只能靠机械记忆。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或生活中的形象教儿童学习发音,通过形象帮助学生记忆拼音字母的形体,从而帮助儿童掌握字母的读音与形体。 (二)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 入学儿童已会说很多话了。从语音学角度来看他们已经掌握很多音节的发音了,但是他们不会分解音节和四声。如看见小草,他们能读出草(cǎo),却不会将cǎ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拼音教材中的音节拼读练习很多是与学生生活中的语言紧密联系的,教师可以运用孩子的生活语言,解决拼读难点。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应该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语言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写一句话,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学习拼音音节的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学习拼音 儿歌和童谣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学习体裁。儿童入学前在幼儿园和家中就会诵读许多儿歌童谣。用诵读儿歌和童谣的方式可以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声韵母的读音。拼音教学中可以由老师编,也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编。 近年出版的各种语文教材在拼音教材中,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把学拼音与学儿歌识生字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安排不仅有利于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自主学习生字,并且亲身体验到汉语拼音的用途,提高拼音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四)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 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来就不吸引人的汉语拼音教学难上加难。为了把枯燥的拼音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广大教师创造出大量的的方法。寓拼音教学于游戏之中,可以有效激发和保持儿童学习拼音的兴趣,使儿童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汉语拼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