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当代西方哲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第一节现代西方哲学

一、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

1、关于现代

(1)19世纪4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终结

(2)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

(3)20世纪初一战、俄国十月革命

(4)20世纪50年代二战

哲学:介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学科。

2、为什么将19世纪40年代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端?

(1)一种崭新的哲学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工业革命以及第一次自然科学革命;

(3)1848年德法资产阶级革命;

(4)西方资产阶级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3、现代西方哲学与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不同:

(1)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特点:

①政治上是革命的,思想上是进步的;

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占主要地位;

③理性主义哲学。

(2)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

①在本体论上,主观唯心主义占上风;

②在认识论上,非理性主义占上风;

③对待辩证法的态度,或否认或歪曲;

④在社会历史观上宣扬唯心史观和悲观主义。

4、现代西方哲学的定义;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指19世纪上半期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来,至今100多年来在欧美各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主要哲学流派和思潮。

二、两大思潮的对立

1、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潮的特征:

①拒斥“形而上学”,以追求实证知识为目的,企图超越哲学党派;

②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

③重视方法论研究(分析法、现象学方法、辩证法)。

2、人本主义思潮

①重视对人的研究;

②在认识论上重视非理性的直觉或体验;

③重视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宣扬悲观主义人生观。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

1、人本主义:叔本华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

2、实证主义:孔德(早期实验主义)

马赫主义(经验批判)

逻辑实证主义

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现代西方哲学

1、三次思想交锋

第一次,1978年左和右;

第二次,1991年,讨论姓资还是姓社;

第三次,1997年,讨论姓公还是姓私。

2、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

①既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利于我们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有助于我们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能力。

第二章意志主义

第一节概况

一、意志主义的形成

1、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利益;

2、思想来源:西方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东方佛教;

3、理论渊源

①古希腊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

②中世纪教父哲学奥古斯丁意志自由与恶

③中世纪唯名论司各脱意志高于理智

④德国古典哲学康德绝对命令

二、意志主义的流传和影响:自己编吧。

第二节叔本华

一、《论女人》

1、缺点:①智力低下;②浪费;③虚伪、狡诈、嫉妒性强;④女人一生的工作只为了获得男人的关心。

2、不能对女人有太多奢望,不能给予太多

①反对男女平等;②反对一夫一妻;③反对女性继承财产

二、本体论

(一)生存意志

1、什么是意志?

①意志是一种奋斗不懈、百折不挠、不可遏制的欲望冲动,其本质特点是求生存;

②这种意志是超出人类认识范围的非理性的存在;

③这种意志既无空间性也无时间性,却存在于占有时空的个体中;

④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2、意志是人的本质(近代—理性是人的本质)

①人的肉体;②人的性格;③人的记忆力、注意力;

④人的理解力;⑤人的智力;⑥意志优于智力。

3、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意志:→动物、植物、无机物

(二)生殖意志

1、种族意志高于个人意志;

2、爱情是最佳优生学;

①直接关系:种族典型之条件A年龄(18--28);B体格;C肤色;D互相矫正;

②关于精神性质之条件—性格、智慧;

③互相对称之条件:性格、体格;

④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三、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一)生活在痛苦世界之中

1、意志是人生苦难之源;

2、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

3、痛苦和无聊是人生的两大基本要素;

4、生命越高等,痛苦越大;

5、人生就是战争,人便是吃人的狼(霍布斯)

(二)摆脱痛苦的方法

1、精神错乱;

2、自杀;

3、从事文学艺术创作;

4、学习哲学;

5、信仰宗教。

第三节尼采

一、1、三反:反女性;反道德;反传统。

2、发疯的原因:①性格;②新旧思想的冲突;③对一切的厌恶,尤其是人;④疾病的折磨。

3、尼采思想的分期:

①合群时期肯定

②沙漠时期否定

③创造时期自己

A审美艺术阶段1870----1876

B科学怀疑阶段1876----1883

C伦理阶段1883----1889

二、尼采的本体论: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一)酒神精神

日神阿波罗理性绘画、雕刻、史学

酒神狄俄尼索斯生命本能歌舞、音乐、戏剧

(二)强力意志

1、强力意志是人的内在本质;

2、强力意志本质上是自我超越、扩张、创造性力量;

3、强力意志就是世界的本质。

(三)评价

1、是唯心主义观点,不以物质作本原;

2、有提倡自强精神的一面。

三、重新评估一切的价值

(一)对宗教的批判

1、揭露基督教复仇精神;

2、揭露基督教禁欲主义;

3、揭露基督教荒诞不经。

(二)对传统道德的批判

1、道德相对主义(善←→恶)

2、贵族道德古希腊鹰

奴隶道德基督教羊羔

3、从三个方面批判传统道德

①认为基督教道德提倡柔弱,压制生命的本能;

②认为基督教道德提倡谋私,抹杀个性;

③认为基督教道德反对创新,扼杀了有创造精神的人。

4、怜悯

①怜悯真正的目的是为自己;

②怜悯否定了他人与自己的平等地位;

③同情是虚伪的。

5、关于中国传统道德

①压制本能生命,“存天理,灭人欲”;

②提倡无私,抹杀个性;

③不重视创新。

(三)推广到其他领域

①对科学的看法;②国家;③医学;④历史。

(四)评价

1、尼采能在基督教统治了大多数人思想的19世纪对宗教和道德大加批判,这种胆略和勇气令人钦佩;

2、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虽然使人类失去了信仰,但他赋予了人类更多的东西;

3、尼采对传统道德的批判肯定了人的生命力、人的价值、人的创造力,符合历史发展要求;

4、尼采对传统道德和人类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不科学的。

四、超人哲学

1、超人与末人相对末人:无个性,谨小慎微。

2、超人的产生过程:

精神三变:骆驼→猛狮→婴儿

重负凶猛天真、新的开始

3、超人的基本特征:

①超人是天才,是天生的精华;

②超人有极大地权力欲与统治欲;

③超人处于善恶的彼岸(超人不受传统道德的约束);

④超人喜欢冒险,喜欢斗争,具有高昂的激情;

⑤超人最孤独。

第三章早期实证主义

孔德

一、生平著作

二、实证的要素:

1、实证知识必须是真是的而不是幻想的;

2、实证知识必须是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3、实证知识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4、实证知识必须是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5、实证知识必须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6、实证知识必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7、实证知识必须是有感情的。

三、思想发展三阶段(人类智力发展规律)

1、基本内容;

⑴神学阶段(虚构)封建神学统治人类思想原始社会→封建社会

(A拜物教B多神论C一神论)

⑵形而上学阶段(批判)改头换面的神学阶段,用抽象的概念代替神

⑶科学阶段(实证)实证主义思想统治人类最高阶段

2、孔德认为这是一条普遍规律,无论个人、各门学科、人类社会

各门学科:古代科学知识受神学统治。

3、分析和评价:

①孔德把人类思想的发展同科学、同政治制度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是正确的;

②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采取了历史的态度,肯定了它们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③把思想本身当作社会发展的原因,陷入了唯心主义;

④过于简单,没有看到人类认识及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

第五章实用主义

第一节

一、实用主义

1、强调哲学要立足于生活,把确认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作为主要手段,把获取实际效果作为最高目的。

2、Pragmatism的含义:实践主义、语用主义、实用主义、实效主义。

二、历史发展

1、萌芽时期;

2、形成时期;

3、发展时期。

三、实用主义在中国

1、解放前的旧中国:宣传与论战

宣传:胡适全面通俗传播;蒋梦麟传播伦理思想;陶行知传播教育思想。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2、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彻底的批判与否定。

3、80年代至今重新认识与误解

四、中国的实用主义

邓小平的“猫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反唯成分主义,反空谈政治。

第三节詹姆士(第二节皮尔士不考,故略)

一、生平著作

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奠基人。

二、彻底的经验主义—本体论

1、基本内容:

⑴彻底的

⑵中立的→智者状态、意识、角色

所知的物客观内容、物质角色

⑶多元的

2、特点:

①把纯粹经验说成是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东西;

②纯粹经验有流动性、变化性;

③对经验主义的解释具有意志主义的色彩。

三、真理观

1、真理是人们的一些观念或信念,是人的思想认识;

2、真理是与实在相符合的观念;

3、观念的真理性在于其证实过程;

4、真理是有利于人们生活的行动工具。

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真理即效用

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有用即真理

5、真理是多元的、相对的。

第四节杜威

实践的探索理论

1、“刺激—反应”是杜威关于实践的基本含义;

2、实践是一种尝试,一种冒险;

3、杜威把实践探索分为五个阶段,又称思维五步法。

①感到疑难的存在;

②确定疑难之所在和一般性质;

③假定种种解决疑难的办法;

④通过推理看哪种方法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

⑤进一步观察或实验引导出可信或不可信的结论。

第六章弗洛伊德主义

第一节概论

一、弗洛伊德主义的形成

1、最初只是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和技术----自由联想法;

2、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心理学理论;

3、弗洛伊德主义

二、弗洛伊德主义的历史演变

1、古典弗洛伊德主义

⑴产生和创立时期1895—1911

⑵修正和分化时期1911----20世纪30年代

2、新弗洛伊德主义

三、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特征

1、从心理学角度----对人和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2、特别突出了“无意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格外关注“性”的问题。

四、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自己找吧。

第二节弗洛伊德

一、无意识理论

(一)三个系统

1、意识系统①清晰的思想;②面向外部世界;③意识的地位和作用;

意识是人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意识不是心理的实质,只是心理的一个属性。

2、前意识

3、无意识

定义:没有被我们的意识所意识到的意识

①掐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服从快乐原则;

②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意识不到也体验不到;

③它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特点:原始性、主动性。

弗洛伊德抬高无意识,贬低意识,认为无意识在先,意识在后;

无意识是因,意识是果;

无意识为主,意识为次。

(二)分析与评价:

1、在精神病分析与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提供了哲学研究的新视角;

3、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

二、泛性欲主义

(一)性

1、19世纪90年代与生殖活动有关的性欲

2、20世纪初快感

3、爱欲

(二)力比多对人格影响的五个阶段

1、口唇阶段0—1岁接受、咬嚼、吐弃、闭合、咬住不放

2、肛门阶段1—3岁

3、男性器官崇拜阶段3—5岁恋母嫉父俄狄甫斯情节;恋父嫉母伊莱克戳情节。

4、性潜伏阶段7—12岁

5、青春期12—18岁

(三)评价:

1、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对冲击西欧禁欲主义道德观,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起了某些积极作用;

2、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预见了性荷尔蒙这种物质的存在;

3、过分夸大了性的作用。

三、人格结构理论

(一)本我相当于无意识的别名,遵循快乐原则;

(二)自我相当于人类的意识性,代表理性和常识,奉行现实原则;

(三)超我在父母、教室和文化影响下,儿童逐渐形成一种伦理道德感、法律观、宗教信仰和民族感情等。具体来说,超我表现为人的良心和理想,遵循至善原则。

四、两种本能理论

(一)本能的来源:身体内部的需要和冲动。

(二)本能的最终目标:解决身体需要问题。

特点:保守、回归、重复

(三)本能的种类:自卫本能、生殖本能、死的本能。

(四)本能释放和转移的途径:

1、移位:从一个对象向另一个对象能量转移的过程;

2、升华:替代对象比原来对象高的文化目标;

3、精神病爆发方式;

4、梦。

①关于梦的解释:A把梦看作神谕;B把梦看作托兆;

C把梦看作灵感的来源;D把梦看作精神作用。

②弗洛伊德对梦的观点:

A梦是愿望的满足或达成;

B梦所满足的愿望最根本的是性;

C梦的工作是指梦的加工,伪装工作。

5、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第八章存在主义

第一节概况

一、存在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战争的爆发以及战后的危机所造成的残酷现实

1、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最早萌芽于19世纪初期,代表人物是丹麦的克尔凯戈尔----

“存在主义之父”;

2、为什么存在主义思想最早萌芽于克尔凯戈尔?答: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

3、为什么克尔凯戈尔的思想没有很快流行?

答:①危机没有全面爆发;②科技异化;③理性至上。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运动,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雅斯贝尔斯《世界观的心理学》,海德洛尔《存在与时间》。20世纪50年代后,存在主义由德国转到法国。代表人物:萨特。(二)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加深了人的异化;

1、最显著特征:丧失自我。

2、丧失自我的原因:科技异化(对象化且对立)

①一方面使地球上各个角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使人们分离,变得苦闷孤独;

②一方面使人生活舒服、方便,另一方面使人变得懒惰。

第二节克尔凯戈尔

一、宗教哲学研究对象:孤独个体。

1、含义:指一种非理性的主观心理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是只有与上帝相联系的个人才能在自己的存在中领会和意识到的。

2、特征:精神性、非理性、个体性、和上帝相联系。

二、宗教哲学的研究内容:孤独个体的存在状态

1、恐慎恐慎是人生最基本的存在状态,区别于畏、怕(具体的事物)

A虚无;B选择;C人的条件。

2、厌烦

3、忧郁

4、绝望绝望是致死的病

三、伦理学(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

1、美学阶段①偶然性;②空虚性;

2、伦理阶段①承认及普遍遵守道德规律;②仍处于理性和感性的矛盾之中;

3、宗教阶段①必须认识到自己有罪;②要选择去信仰,而且要带有极大的热情。

第三节海德格尔

一、本体论关于存在的学说

(一)存在的真正含义:此在或亲在

1、批判以往哲学都是关于“存在物”或“存在者”的学说,是“无根的哲学”;

2、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关于“此在”即“人的哲学”。

(二)此在的两个基本特征:

1、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即可能性;

2、此在总是“我”的存在,①此在是一种个体的存在;②此在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三)“此在”在世界中何为?

1、“此在”在世的非本真状态

①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利用自然,人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②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A用自我代替他人介入,B使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成为常人。常人的特征:平凡、服从、迁就、公众性、不负责任、适应感。

2、“此在”在世的本真状态----烦、畏、死

①烦烦心(人与物之间)、麻烦(人与人之间),担心、渴望、焦虑

②畏虚无

③死死亡的定义: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是不确定的,超不过的可能性。

A死亡既是一种可能性,又是一种必然性;

B死亡既本己,又无关;

C死亡既是确知,又是不确定的。

(四)分析和评价:

1、它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了宿命论;

2、它在政治上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死去。

第四节萨特

一、思想分期

1、介绍存在主义本体论《存在与虚无》

2、人道主义“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3、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辩证主义批判》

4、研究福楼拜(心理学)《家庭傻瓜》

二、自由观

(一)自由观的理论前提—存在先于本质

1、物:裁纸刀本质先于存在

2、有神论者本质先于存在

3、无神论者本质先于存在抽象人性论

(二)自由观的重要内容--自由选择论

1、自由是一种思想上、精神上的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

2、自由选择的特点:

①选择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自由不受任何外在的人和物的限制;

③选择没有任何先验的道德标准;

④自由选择必然排斥他人的自由。

(三)自由和责任

1、必须要对自己负责;

2、必须对全人类负责。

(四)分析与评价

1、在政治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为了号召人们同德国法西斯作斗争;

2、反对了宿命论、决定论;

3、萨特的自由观从性质上讲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第九章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节概况

一、产生和演变

(一)定义: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学流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70年代衰弱。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为中心的社会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者集团,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批判,创立了著名的社会批判理论。(二)产生和演变

1、欧洲时期:1924—1939

2、美国时期:1939—1949

3、德国时期:1949—1969

(三)基本特征:

1、主张把哲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对社会作综合研究;

2、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3、把否定辩证法作为社会批判学的方法论;

4、政治上坚持超然独立。

第二节阿多尔诺

一、文化工业伦

(一)什么是工业文化论?

1、定义:阿多尔诺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现代形态及文化工业以商业化、标准化、快速化为标志、操纵。控制人的思想及情感,扼杀人的个性,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集权主义的一种表现。

2、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现代形态。

(二)大众文化:商品化、标准化、操纵性、肯定性

操纵性:①通过娱乐的方式控制人们的闲暇生活;

②通过灌输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

第三节马尔库塞

一、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

(一)、存在的单度性:

1、定义:单向度性指在发达工业社会的自动化与工业化过程中,人们丧失了最本质的品质,即批判性和否定性,从而丧失了主体性,依附现实、顺从现状。

2、这种单向度性广泛地表现在政治、生活和文化的各个功能中。

政治:各种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

生活:生活方式的同化;

文化:高级文化和现实的同一。

(二)发达的工业社会是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

1、为什么?

①它控制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它不仅是一种恐怖的政治协作,而且是一种非恐怖的技术协作。

2、极权性的表现:

①市场需求代替了人们的实际需求;

②控制了人们闲暇时间;

③控制了人们的意识甚至是无意识。

(三)发达工业社会是具有攻击性的社会

1、高生产、高工资、高消费的恶性循环;

2、富裕社会的军事化;

3、爱欲的受压抑和环境污染;

4、法西斯先兆;

5、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混乱。

(四)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

制作人:第五纵队(T. McGrady)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和洞喻)、知识论、回 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主义卢克莱修:丰富伊壁鸠鲁学派物理学、以原子论为基础批判宗教迷信、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 早期 + 巴内休斯:折中斯多亚学派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说;伦理学方面 否认哲人之德提倡中庸之道 晚期希腊斯多葛主义中期

【题】西方哲学史经典试题

2012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10) 1.爱利亚派 2.精神助产术 3.托马斯阿奎那 4.洞穴假相 5.实体(笛卡尔) 6.爱尔维修 7.复杂观念 8.公意(卢梭) 9.自我非我 10.《精神现象学》 二、论述(25分*4) 1.柏拉图“灵魂回忆说”的理论基础 2.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 3.休谟怀疑论的理论基础 4.康德的绝对命令 2012年北京大学861西方哲学史二试题简答题 1.泰利斯 2.火

3.形式因 4.奥康剃刀 5.太一 6.广延(笛卡尔) 7.必然知识(休谟) 8.启蒙运动 9.绝对同一 10.哥白尼革命 论述题 1.柏拉图洞喻的哲学意旨 2.斯宾诺莎的观念次序与事物次序 3.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论 4.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2011年北京大学624西方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5) 1.智者 2.我思故我在 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4.不能控制情感就是不自由(斯宾诺莎) 二、简答(5*5) 1.罗吉尔·培根认为掌握真理的四个障碍是什么?

2.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级统治的国家最好? 3.爱尔维修认为什么是国家不幸的原因? 4.托马斯·阿奎那把哲学分为哪几门学问? 5.卢梭认为,人间的不平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三、论述题(25*4) 1.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在他的心目中哲学地位如何? 2.为什么康德认为要把人当做目的看待,绝不是把人仅仅当做手段使用? 3.为什么黑格尔认为精神的本质是自由? 4.在贝尔看来,莱布尼茨的预定谐和论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2011年北京大学628外国哲学试题 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生命科学(柏格森) 2.《作为一直和表象的世界》 3.存在主义 4.逻辑专名 5.以言行事 二、论述 1.试述尼采关于主奴道德的思想

学习资料:赵敦华_西方哲学史笔记

西方哲学史笔记 应对该课程的对象、大概内容范围、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所认识。 、应以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哲学史”的冠名下,有许多内容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论著。显然存在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诸如“西方”、“哲学”、“发展的过程划分”等,而其中的关键是对“哲学”的理解,造成不同的“哲学史”。 思考: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上不同阶段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含义表述的分析,从中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和结论)尽管存在差异,但是各异的哲学史表现出来的共性又是明显的和主要的 1、哲学问题的终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2、哲学问题的综合性; 3、哲学问题的超越性; 4、具体是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这样的基本问题。 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哲学史收录的史料大同小异,当然在编排和分析利用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二、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 概括三点: 1、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通过学习,可以大大增长和深化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3、学习哲学史是培养和锻炼我们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除了体观点: “学习哲学最好学习哲学史”。它应该集中地体现了学习哲学史的重要性和意 义,现了以上第3 点的意义外,强调了哲学的历史性和探索真理的过程性,更符合哲学本身的性质。 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同时也要划清辩证法与形而上 学、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线。 当然这里有一个如何去划线的问题。 2、坚持阶级分析、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3 、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的原则。 4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尝试与哲学特性一致的方法 : 辩证法(论辩的方法、对话的方法) 思考题 1、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2、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3、西方哲学史中的哲学家的 “哲学 ”范畴(概念)分析。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 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 、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 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 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 : “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

当代文学笔记

名词解释: (一)、“伤痕小说”:主要指暴露“文革”十年灾难小说。这类小说揭露“文革”十年的黑暗现实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给人们心灵造成的创痛,它遵循现实主义“写真实”的原则,具有浓重的悲剧风格。(伤痕小说的内容:1、精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2、心灵情感的压抑与残缺;3、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美丽关系的严重破坏。伤痕文学的意义:1、冲破了四人帮极左文艺的种种清规戒律,突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社会问题,并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2、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开启了八十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3、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文学人物,描写了人性遭受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摧残的悲剧,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伤痕文学”的美学特征:它呈现明显的伤痕格调,具有悲剧美学风格,但从艺术审美来看,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不高,刚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暴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艺术上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明显。)伤痕文学代表作:刘心武《班主任》,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韩少功的《月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王蒙的《最宝贵的》,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 (二)、反思小说:是指对建国以来的社会历史生活重新审视,深入思考的小说,在现实主义深化主张的倡导下,他将笔触伸向更为深奥的历史。在对历史进程的再认识中,呈现出相当的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特点: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的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情形,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反思文学代表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其标志),高晓声的《李顺造大屋》,古华的《芙蓉镇》,路遥的《人生》王蒙《布礼》《蝴蝶》,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韩少功《西望茅生》,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气的土地》《雪城》,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 (三)、改革文学(改革小说):是指反映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及由此尤其的社会心理,人物命运变化的小说。改革文学表现出一种雄壮,磅礴的英雄气概,也显示出一种深沉博大的反思精神。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系列…改革文学的代表作: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柯云路《三千万》《新星》,张洁《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男人的风格》,张炜《秋天的愤怒》《古船》,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浮躁》《腊月,正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王蒙的《坚硬的稀粥》 (四)、寻根小说:通常我们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的一般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挖掘的小说创作潮流称为寻根小说。特点:以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法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等抽象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韵。其代表作家韩少功、张承志、贾平凹。寻根小说代表作: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王安忆《小鲍庄》《大刘庄》,阿城《棋王》《孩子王》《遍地风流》,陆文夫《美食家》,贾平凹《古堡》,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汪曾祺《受戒》《大淖纪事》,邓友梅《那五》《烟壶》,冯骥才《神鞭》 (五)、先锋派:主要指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作家所创作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有马原、洪峰、残雪、余华。他们重视叙事的实验,在创作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四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泰州学派 1.封建社会后期到末期特征 (1)从王朝的更替来看,它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 (2)从政治体制上看,它从加强中央集权起始,守内虚外以至于积贫积弱,最后败于金、亡于元;从明代开始,又由废除宰相制度,导致普遍的腐败与宦官专权,最后陷于内外交困,终于败亡于清。 (3)从经济上看,新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这种新的经济成分不但给社会以巨大影响,而且给思想界以很大的冲击。 2.市民阶层的崛起 (1)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最大变化是市民阶层的崛起,而市民阶层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 (2)随着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出现许多工商业城市,又由于农村土地兼并,大量流民涌入城市,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泰州学派 (1)泰州学派对阴阳乃至整个理学作出了新的解读,成为新崛起的市民意识的代表,其虽以阳明的后继者出现,实际上却包含着对阳明乃至整个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2)泰州学派冲决了理学的理欲之防,表达了新崛起的平民阶层的呼声,其“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认欲为理的自然人性论,表达了平民阶层的愿望。 (3)泰州学派与平民阶层并无直接关系,但泰州学派在对阳明的继承中对天理、良知作了新的解读,使天理成为“天然自有之理”,良知成为“现成的知觉”。这样一来,存天理、致良知便是顺自然之理、依本能之觉,正代表了平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反映了他们求生存、争平等的呼声。 二、心学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王艮、罗汝芳 1.心学的“日用常行” 王阳明为了落实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任务,重视“愚夫愚妇”,强调“日用常行”,使其存理灭欲的任务落实于愚夫愚妇心头,落实于日用常行之间。 2.王艮 (1)简介 王艮(原名银,后阳明为其更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作为王阳明的门人,一度使王学风行天下。 (2)思想 王艮将安身的问题提到了修齐治平之首,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出发点。所有的道德实践活动全然被王艮作了自然本能式的诠释,这就迈出了改变王学内涵的最关键的一步。 3.罗汝芳 罗汝芳(公元1515~1588年)字惟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罗汝芳进一步将天理

同济大学869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同济大学869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21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现代西方哲学》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西方现代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2021年西方哲学史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5.兄弟院校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考研真题及详解 导言 0.1 复习笔记 一、西方哲学史 1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讲述的是从公元前6世纪以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 2世界哲学的划分 世界上的哲学划分为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三大哲学形态,西方哲学史有时也被称作“欧洲哲学史”。 二、哲学问题 1哲学问题 哲学史要回答“哲学是什么”或者“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哲学史可以看作是哲学家们代表人类精神对于永恒无解的哲学问题进行不断地探索的记录,哲学史也可看作问题史。

2什么是哲学 从词源上看,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philosophia,本义是“对智慧的爱”或“爱智慧”;从定义上来说,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科学与宗教 (1)科学源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它诉诸理性而以自然为其认识的对象。 (2)宗教产生于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理想,即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在永恒无限的精神层面上关注人类的来源与归宿,它诉诸情感而以超自然的存在作为其信仰的对象。 (3)哲学,它像自然科学一样诉诸理性,但又像宗教一样,以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作为其希图实现的理想,如果说宗教是信仰的世界观,则哲学就是理性的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问题的特点 (1)哲学问题有历史性的特点,就哲学这门学科而论,有一些一般性的基本问题是任何一位哲学家都必然会关注的。 (2)哲学问题有时代性特点,由于小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问题,因而就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言,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些富于时代特色的、具有特殊性的哲学问题。 (3)哲学具有理想性的特点,它不仅关注终极关怀的最高理想,同时也关注社会生活的现实理想。 三、哲学史 1哲学的基本特征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了气本原说。 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方面,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 气有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稀疏为火,浓聚则依次为云、水、土、石。冷和热的性质依浓聚和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有两方面:(1)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他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2)内在的本源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是根相互争斗的“恨”。他用四根说来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 种子说: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理念:理念是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统一性和实在性的观念,是普遍的概念,共享和形式。柏拉图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它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悬搁判断:“悬隔”即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因为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皮罗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其理论意义是为了避免怀疑的悖论。 飞矢不动: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是静止不动的。 二分法悖论:运动着的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要先完成全程的1/2,在到达1/2前又要完成它的1/2,如此无穷的分割,就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 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温和唯名论认为共相是对个别事物的抽象概括,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唯实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极端唯实论认为共相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独立实在;温和唯实论认为共相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智者:来自“智慧”一词,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公元前5世纪前智者泛指聪明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直到公元前5世纪后期,“智者”才专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

现代西方哲学考试真题及答案要点

1?尼采把苏格拉底看作理性主义传统的肇始者加以批判,在什么意义上他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是恰当的?(20分) 2?分析杜威的有用就是真理”的思想,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认识实用主义真理观。(20分) 3.试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20分) 4?论述前期维特根斯坦与后期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性质和意义的不同理解。(20分) 5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说明我们和传统文化的关系。(20分) 答案要点: 1.答:尼采指出传统理性主义消极的意义:把某种外在的权威绝对化,苏格拉底以来由理性主义支配的思想和文化的一个根本的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人的生命和本能,忘记了或有意识掩盖了它们也只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而把它们当成世界自身的本质,造成对生命本身的敌视而不是提升生活。为理性所支配的思想和文化使人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变成一架缺乏激情和创造性的机器,从而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10分)尼采并不是提倡非理性主义,而是让人们认识到知识或理性的限度,

理性主义可能本身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10分) 2.答:杜威的基本观点是认为思想、观念、理论是人的行为的工具, 它们的真理性标准在于能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功。杜威认为任何 思想、概念、理论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是理性发明的解决疑难困境的方式和工具。工具无所谓真假,只有有效或无效、适当或不适当、经济或不经济之分。如果它们对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有用,能使他们成功便是真理,否则便是谬误。(10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认识实用主义真理观,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强调行动、实践、注重功效是实用主义的显著特点,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等价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为每一个个体的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把获得最实用、最现实的实际效果当作最终目的的实用主义被人们接纳和认同,促进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同时实用主义盲目追求“实际”、“务实”,把关注的焦点落到了物质利益和短期回报上,致使一些人从个人私利出发,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10分) 3.答:自为的存在,其本质不是既定的,没有什么先定的本性。人的存在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成为什么样的存在,取决于他主观上的设计、筹划和选择,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是一种自我设计、自我谋划和自我造就的存在物。人总是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塑造自己, 成为他愿意是的那种人。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人首先存在着,遭遇他们 自身,出现于世界之中,然后界定他们自己,成为他们自己所创 造的东西。(10分) 对于人的存在而言,说他的存在先于本质,实际上说人是自由的,人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打印版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 第一章希腊哲学得精神与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得地位 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得观点来讲: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得西方思想体系得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与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得所有得问题与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得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得体系得一个最好得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就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得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得,应在历史中理解它得地位。 二、希腊哲学得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1、以人类活动经验得积累与生产技术得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得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就是希腊哲学产生得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得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与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与世界得眼界,活跃批评与思索得精神。 2、政治制度得特性有助于理性得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得哲理就是古希腊哲学重要得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得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得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就是诞生出来得,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得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得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得问题由外在得自然向内在得人类本身转移得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得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得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得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 2、辩证: 3、演绎: 4、理智: 5、实践: 四、希腊哲学得重要范畴 1、自然: 2、本原: 3、基质(始基): 4、存在(就是者): 5、理性(逻各斯): 6、灵魂(心灵): 7、原子: 8、宇宙: 9、神: 对希腊哲学中得范畴得含义得理解,尤其要根据其在文中得关系来进行理解。 思考题 1、解释古希腊自然哲学得范畴:自然、本原、基质(始基)。 2、希腊哲学得思辨精神特点就是什么? 3、分析希腊哲学得产生原因。 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 包括:(一)认为本原就是一且变化得: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与赫拉克利特) (二)认为本原就是多且不变得:毕达哥拉斯派 (三)认为本原就是一且不变得:爱利亚派 (四)认为本原就是多且变化得:元素派与原子论者 一、米利都派 (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 哲学观点:1、认为水就是万物得本原。(本原论) 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物活论) (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 哲学观点:1、认为万物得本原就是“无定”(无限者)。 2、认为万物得生成就是得“无定”分化,万物得消亡则就是万物归复于“无定” 。 3、认为事物得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得消亡。她把这叫做“补偿原则”,这也意味着她第一次明确得表达了运动必然性与原因得观念。 (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6/545年) 哲学观点:1、认为“气”就是世界得本原。 2、认为气有冷与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得浓聚与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以上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得哲学观点得联系: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部分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精读散文(一)社稷坛抒情(秦牧) 一、(抒情内涵)主题思想1、围绕社稷坛的特殊场所生发联想2、通过对五色土象征意义的阐发3、表达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和最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未来的祝愿 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征(秦牧散文特征:文思活泼,联想丰富) 1、结构似松散、行文流水,仿佛各种意象漫不经心的随意组合,但中心突出,主题明确①起始:描述社稷坛景象②中间:对照其他名胜,突出特点,展开想象③最后: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积累起来,才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这一中心 2、内在结构①显示了较为清晰的观念框架②论证的逻辑线索 三、重知识、重趣味,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问题风格 1、知识性(学术气息)①从社稷坛、五色土→古代五行观念②比较了古印度、古希腊世界万物起源的哲学思想 2、趣味性与知识性紧密联系(五行观念) 3、运用杂文和随笔的写法调合到抒情散文中,夹叙夹议加强谈天说地的趣味性;涉古论今投入感情, 以丰富的知识,给人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精读散文(二)黄鹂——病期琐事(孙犁) 一、主题思想1、通过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观感回忆和描叙 2、对照童年时代和战争时代的回忆 3、表达对“美的事物”的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 4、揭示“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表达自己在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二、艺术特点1、构思看似自然随意、而实际富于匠心①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表现主题 ②四次不同场合写黄鹂,看似娓娓道来,其实层层递进,不同侧面描写美的本质和意境 2、引用对比、白描、渲染和烘托的艺术手法表现主题①渲染:开头童年的回忆→神气和美丽 ②烘托:第一次抗战时见的黄鹂→声音和色彩→烘托美丽 ③白描:第二次猎鸟场景→对“老史”描写→突出灵性 ④最后两次黄鹂不同处境的对比 3、质朴、自然间蕴含深长的意味(文笔朴实、语言简洁又带感情色彩 精读散文(三)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一、主题1、通过对台湾春寒斜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 2、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子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青少年时代的大陆记忆给他带来慰藉和痛苦,相 隔25年催生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滋养了对故乡的想象 3、通过塑造这一形象传达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4、表现了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由衷的赞美 二、结构特征(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多种意向会聚于统一意境) 1、以写诗的方法写散文,以情感和意境来组织和结构文章,将多种与雨有关的意向会聚于一体抒发情感①对人民忠诚→救担架员民工牺牲生命②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借被子知是嫁妆要送回③关心同志→给“我”馒头开饭 2、写台北的春雨,交叉运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幻想等联想和想象方式编织成

西方哲学史 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马工程版)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姓名:xx 学号:xxxxxx

第一编古代哲学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第二章:古典时期希腊哲学 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哲学 题目:古希腊早期哲学 时间:2019、09、12 地点:15301 授课: 内容:一、自然哲学的划分 从学派上划分:毕达哥斯拉学派米利都学派 爱菲斯学派爱利亚学派 原子论 从地域上分伊奥尼亚地区各派哲学 南意大利地区的哲学 阿布德拉地区的原子论哲学 哲学思想性质上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倾向哲学 (一)泰勒斯 论断:水是世界的本原 主要哲学思想: 1、关于世界的产生 2、关于宇宙的形成与结构形成:汪洋——陆地——世界万物 结构:大地浮于水上 3、关于灵魂的思想:物活论 思想简评:·“水是世界的本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命题,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的正式诞生 古希腊人开始用自然本身去说明万物的存在,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 古希腊人力图在感性观察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去对自然的起源和统一做出理论上的抽象 概括,宣告了人类理性的胜利 理论局限: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这种特殊的,感性的事务,只能勉强说明世界的起源和构成,表现了哲学思考的朴素性 2、展现了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不自觉的理解 (二)阿那克西曼德 主要哲学思想:世界的本原是“无定” 思想简评:“无定”比泰勒斯的“水”更有高度,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无定可分离的思想包含着辩证法的幼芽 (三)阿那克西米尼 主要哲学思想:气是万物的本原 万物的生长过程 关于灵魂的思想 思想简评:稀薄和浓聚两种运动更能说明世界的生成,开辟了用量的不同来解释事务性质差异的新途径 关于灵魂的观点表现出用感性物质形态来解释一切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 (四)赫拉克利特总体特征:流变 主要哲学思想:1、万物变的本体和根基是火(火是万物的始基,一切生于火,一切又都归于火) 2、万物变的普遍性 3、变的原则和规律(火按一定分寸燃烧,按一定分寸熄灭) 4、变的源泉或原因(对立面之间的对立与统一) 5、变的总体特征(循环和平衡) 思想简评: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在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上系统阐述自发辩证思想的哲学家 其辩证法以感性直观为基础,具有朴素性,自发性,神秘性,关于世界的循环流变观也 是荒谬的

西方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西方哲学 一、名词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实证自然科学的精神来改造和超越 传统形而上学的流派。它是在西方近代哲学陷入危机以及随之在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对它的批 判浪潮中形成的。世纪年代最早出现于法国。主要代表有孔德、穆勒和斯宾塞。 生命哲学:生命哲学是世纪末至世纪上半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 哲学思潮。它把揭示人的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存在及其全部认识和实践,特别是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再由人的生命和存在推及人的历史 和文化,以至人与周围世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换言之,由对生命的揭示而推及对整个 世界的揭示。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格森。 工具主义:广义地说,工具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别称,狭义地说指他关于认识和真理 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思想、观念、理论是人的行为的工具,它们真理性的标准在于能 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功。 现象学:现象学是胡塞尔开创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它对整个当代西方哲学、特别是本世纪初德国哲学和本世纪中期法国哲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广义的现象学包括舍勒、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人的哲学。现象学不是统一的学说,而是一场浪推浪的哲学运动。 此在:海德格尔肯定,任何一个存在者均有其存在。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在其存在 过程中提出和追问存在问题,揭示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被他称为此在, 即先于主客心物之分的、没有规定性的源始状态下的人的存在。此在的存在称为生存。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存在的意义和方式进而揭 示个人与他人及世界的关系的哲学流派。它是在胡塞尔现象学推动下对世纪中期以来出现的 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理性派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潮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海 德格尔、萨特等。 权力意志:尼采认为人的认识和道德价值观念都取决于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后者不是来自上帝或者其他物质和精神实体,而来自人的生命本身。人的生命是一种冲动、冲力、创造力,或者说一种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倾向。尼采把生命的这种倾向看做是 生命的愿望、意志,认为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意志。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改善、增 长生命力本身的意志,即“权力意志”。 唯意志主义:把人的意志至于人的理性之上,并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活动意志全 部精神和物质活动,体现了一种在整体上与传统理性主义哲学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唯意志主义突出以情感意志为中心得本体论,而且由于人的非理性活动除了意志欲望外还有其他形 式,因此唯意志主义可看作是非理性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 西方哲学的三大转向: 西方哲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转折:

西方哲学史考研笔记-,自己整理好的打印版

xx 西方哲学史笔记 应对该课程的对象、大概内容范围、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所认识。 一、应以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哲学史”的冠名下,有许多内容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论著。显然存在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xx“西方”、“哲学”、“发展的过程划分”等,而其中的关键是对“哲学”的理解,造成不同的“哲学史”。 (思考: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上不同阶段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含义表述的分析,从中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和结论) 尽管存在差异,但是各异的哲学史表现出来的共性又是明显的和主要的: 1、哲学问题的终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2、哲学问题的综合性; 3、哲学问题的超越性; 4、具体是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这样的基本问题。 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哲学史收录的史料大同小异,当然在编排和分析利用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 概括三点: 1、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通过学习,可以大大增长和深化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3、学习哲学史是培养和锻炼我们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观点:“学习哲学最好学习哲学史”。它应该集中地体现了学习哲学史的重要性和意义,除了体现了以上第3点的意义外,强调了哲学的历史性和探索真理的过程性,更符合哲学本身的性质。 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同时也要划清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线。 当然这里有一个如何去划线的问题。 2、坚持阶级分析、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3、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的原则。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尝试与哲学特性一致的方法:辩证法(论辩的方法、对话的方法) 思考题 1、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2、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3、西方哲学史中的哲学家的“哲学”xx(概念)分析。 第一章 xx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xx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用xx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xx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xx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xxxx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 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世界文学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 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标示: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文学生力军建设 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照,(叶圣陶) 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什么叫本原:即根本,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 2四根说(32):提出四根说的是恩培多克勒,他认为万物由四种不同元素,即水、火、土、气组合而成。四根不是单一的物质本原,而是物质内部构造的四个基本元素,它们不再通过表面的物态变化,而是通过结合和分离的构造活动,是事物生成和毁灭。他们之间分合需要外部力量:爱恨 3种子说(33):提出种子说的是阿那克萨哥拉,他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和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千差万别的事物各有自己的本原:最小的微粒-“种子”-“同类的部分”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4努斯(34);也称心灵,*努斯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对每一事物具有全部的洞见和最大的力量。*努斯是独立的、自为的和能动的,它从外部推动宇宙,但其本身却与宇宙相分离(第一次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努斯[心灵]不论大小,都是一样的。”(将主观目的注入客观世界的进程之中) 5精神助产术(49); 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苏格拉底方法——“精神助产术”。 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和回答的方式,从具体问题出发,随着讨论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达到正确的普遍的知识的过程。黑格尔把它说成是“苏格拉底式的讽刺”。意义: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直接为柏拉图所继承和发展,不仅对哲学也对后来西方整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进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要归功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妇,他把自己的方法比作精神助产术。他在对话中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产,而不是自己生育;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临产前的阵痛,这是获得真理的必须途径;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生命。} 6柏拉图四线段喻、线喻(55): 1、“线喻”--无知、意见与真理 “原始物质”“可见世界”“可知世界”(理念) 无知意见真理 想象信念理智理性 2、“洞喻”--灵魂的不断“转向” 3、“日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 7洞穴比喻(58): (柏拉图这个洞穴的意图不仅要说明洞外之物之于洞里阴影正如理念之于可感事物,太阳之于世间万物正如善的理念之于理念世界一样,而且也试图表明人的灵魂石通过转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即从洞壁转向洞口,从洞口的火光转向外面的事物,从水中的倒影转向天上的太阳。转向就是反思和再反思,虽然是不段的转回头,但总的来说使知识呈现为一个线性的上升过程。所以,柏拉图又用线喻表明了这个上升过程的各个阶段。)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的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 1、比较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在存在问题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差异: 赫拉克利特典型的观点就是“某物存在又不存在”; 而巴门尼德观点与之相反,认为“某物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 赫拉克利特就是“火本原论”者,她第一个提出“逻各斯”的概念,并开启了辩证法之门。“万物流转,无物常住,亦无物永为同一之物。”在经验中她观察到世界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而且这种变化正在发生,即变化就发生在现在。对于一个特定的事物,它正在发生着变化,正转化为她物。那么在现在的这一刻瞧来,它有它本身的这一面,也有已经转化为她物的那一面,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某物确实既就是又不就是它本身,既存在着又不存在。如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在这里,她并不否认变化中“河流”自身性质的保留,也就就是说,她就是主张当我踏进河流的时候,这条河流既就是又不就是这条河流,有“就是”的一面也有“不就是”的一面,两者皆有。 巴门尼德第一个把“就是者”提升为真理的对象,提出“就是者”(存在)就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与统一性。她指出“所就是的东西不能不就是,不就是的东西必定不就是”可以理解为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没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原因就是:“能被思维者与能存在者就是同一的。”既然“存在者”与被思想与表达的东西同一,“不存在者”不能被思想与表达,那么这两者就截然的分开了,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联系。在她瞧来,真理性认识表现在“存在就就是存在,不存在就就是不存在”,绝不就是赫拉克利特那种既存在又不存在,一切都向自己对立面转化。 两种存在观的局限性与合理性 合理性 赫拉克利特基于变化阐明“某物存在又不存在”,这就是很好理解的。变化就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对于此刻的某物,它既保存着自身的本性,又包含着转变为她物的趋势,因此它存在又不存在。 局限性: 赫拉克利特认为的万物都变化,事物存在而又不存在。这怎么可能?如果说能,那就就是说某种东西存在与某种东西不存在,无能生有,有能变无。或者,如果存在有变化,它一定产生于非存在或产生于存在。如果产生于非存在,它产生于无,这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产生于存在,那么它就是产生于自身,这就等于说,它同它自身就是同一的,过去一直就是同一的,没有变化。 巴门尼德受到经验的局限,巴门尼德认为“能被思维者与存在者就是同一的”,存在就是思想的对象,而不就是感官的对象。如果没有存在作为对象,思想就是不可能的。但有的时候人们往往在“空想”。 2、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的关系,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亚里斯多德的实体论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直接的关系,实体论就是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批判理念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思考与缜密论证创立的。实体论克服了理念论关于一般能够脱离个别、理念可以脱离可感事物独立存在的错误观点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叫做“理念”,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就是idea与eidos(多数时候用的就是前者),本义指“瞧见的东西”即形状或相,转义为心灵、灵魂可以瞧见的东西。柏拉图主张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就是个别、相对与偶然的,而理念则就是永恒不变的,理念就是在现象界之外的,决定现象接的永恒不变的、普遍的、绝对的、必然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柏拉图关于理念可以完全脱离可感个体事物单独存在的瞧法与观点。亚里士多德指出: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理念就是无用的设定。她质问道:抽象的共性怎能单独存在?比如:您能说人只就是人(抽象共性)而不就是动物(可感共性)不?因为人类就是从动物界演化而来。所以,在批评自己老师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经过长期的思考与缜密的论证创立了她的实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