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原理复习重点

电视原理复习重点

电视原理复习重点
电视原理复习重点

1.像素:图像处理系统中,组成画面的细小单元称为像素。

2.图像帧:一幅图像的各像素传送一遍称为进行了一个帧处理,或称为传送了一帧。

3.并行传输(无法实现):可同时把不同位置上具有不同亮度的像素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再分别用各个相应信道把这些信号同时传送出去。

4.串行传输(实际应用):按顺序传输,特点:

第一是要求传送速度快。第二是传送要准确。收发双方应同步工作。

5.扫描方式:逐行、隔行扫描,50次/S 扫描的作用:转换为单值函数。

6.摄像管:光电转换特性可近似认为是线性的;

显像管:电光转换特性则是非线性的。

7.逐行扫描: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因而称其为逐行扫描。

8.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别称为奇场和偶场。

优点:减小了闪烁感,使图像的带宽减小为逐行扫描的一半。

注意:

1、要求每帧扫描的总行数为奇数。

2、整个画面的变化是按场频重复的,但就每行而言,每秒重复25次,近看有闪烁感。

行频fH :15625Hz;

行周期TH:64μs

行正程时间THS:≥52μs

行逆程时间THR:≤12μs

每帧扫描行数Z:625行

每场扫描行数:312.5行

场频fV :50 Hz(帧频25 Hz)

场周期TV:20ms

场正程时间TVS:≥18.4 ms

场逆程时间TVR:≤1.6 ms

每帧显示行数Z/:575行

每场显示行数:287.5行

视频信号带宽6MHZ

9.图像信号特点:⑴具有直流成分,其数值确定了图象的背景亮度,是单极性信号。⑵对于一般活动图像,相邻两行或相邻两帧信号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信号差别极小,可近似认为是周期信号。10.图像信号的基本参量(亮度、对比度和灰度)对比度K :是客观景物最大亮度Bmax与最小亮度Bmin之比K=Bmax/Bmin

11.行、场消隐脉冲:消除行场逆程回扫线的消隐脉冲分别称为行、场消隐脉冲。复合消隐脉冲(信号):行、场消隐脉冲合称为复合消隐脉冲。

12.图像信号的频谱特征:①以行频及其谐波为中心的离散频谱。②主要能量分布在低频端.③各群谱线间存在着很大空隙。

13.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饱和度

14.彩色电视中所采用的三基色为:红色、绿色、和蓝色。

15.三基色原理:(1) 三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即其中任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基色混合而产生。(2)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都可以用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或者说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都可以分解为三基色。(3) 三个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了混合色的色调和饱和度。(4) 混合色的亮度等于构成该混合色的各个基色的亮度之和。

16.彩色图像的摄取:由三基色原理知,要实现彩色电视发送,首先要将一幅彩色图像分解为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以获得三基色信号电压R、G、B。

17.彩色图像的重现:收到的彩色全电视信号恢复成三基色电信号并还原成三基色图像,然后由显像管将其叠加,从而恢复原彩色图像。

18.全电视信号:主体信号和辅助信号统称为全电视信号。

主体信号:图像信号称为主体信号。

辅助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槽脉冲和均衡信号,这些信号属于辅助信号。

图像信号出现在正程;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槽脉冲和均衡信号出现在逆程。

19.兼容的必要条件:

1 电视信号中应有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两部分。

2 彩色电视信号通道的频率特性应与黑白电视通道频率特性基本一致,而且应该有相同的频带宽度、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

3 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应有相同的扫描方式及扫描频率,相同的辅助信号及参数。

4 应尽可能地减小黑白电视机收看彩色节目时的彩色干扰,以及彩色电视中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干扰

20.色度信号:在NTSC制中,它是将正交调幅与平衡调幅结合起来,将两个色差信号分别对正交的两个副载波进行平衡调幅,由此得到已调信号,称其为色度信号。

21.平衡调幅:是指抑制载波的一种调制方式。它与普通调幅不同之处在于,平衡调幅不输出载波。

22.平衡调幅的特点:1. 平衡调幅波的幅度与调制信号幅度的绝对值成正比。与载波振幅无关。2. 调幅信号为正值时,平衡调幅波与载波同相;调制信号电压为负值时,平衡调幅波与载波反相。

23.平衡调幅的优点:1、抑制了载波,使所需功率减少2、减少副载波对亮度信号的干扰。

24.正交调幅:将两个调制信号分别对频率相等、相位相差90°的两个正交载波进行调幅,然后再将这两个调幅信号进行矢量相加,从而得到的调幅信号称为正交调幅信号,这一调制方式称正交调幅。

25.同步检波:是利用两个色度分量FU和FV的相位差来解调出色差信号的,也称为同步解调。

26.色同步信号特点:与副载波同频同相,接收端据此恢复副载波

27.NTSC制编码器:

任务:将三基色信号R、G、B编成一个带宽和幅度

与黑白电视信号相同的FBAS。

组成:矩阵电路、亮度通道、色度通道,副载波形成电路和混合放大器。28.NTSC制解码器

任务:从FBAS中分离出三基色信号R、G、B供彩色显象管使用。

组成:亮度通道、色度通道、副载波恢复电路和矩阵电路。

29.NTSC制的特点:(1)现有的三种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中,NTSC制色度信号组成方式最为简单,因而解码电路也最为简单,易于集成化,特别是,在许多场合需要对电视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因而NTSC制在实现各种处理也就简单。(2) NTSC制中采用1/2行间置,使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亮度串色影响因之减小,故兼容性好。(3) NTSC制色度信号每行都以同一方式传送,与PAL制和SECAM制相比,不存在影响图像质量的行顺序效应。(4) 采用NTSC制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存在着相位敏感性,即存在着色度信号的相位失真对重现彩色图像的色调的影响。30.PAL克服了NTSC制对相位敏感的特点。克服因相位失真引起的畸变的实质是用逐行到相的方法使相邻两行色度信号的相位失真方向相反,再将它们合成,从而得到相位不失真的色度信号,以消除相位失真。

31.色同步信号:作用:提供解调时所需的-cos sct、cos sct开关信号。位置:每一行的色同步信号中,即相邻两行色同步信号的相位分别为+135和-135。

https://www.doczj.com/doc/5d3593880.html,D摄像管特点:

寿命长:一般为20年左右

成本低:没有机械装配及附属装置

机械性能好:耐震、耐撞

体积小:没有玻璃真空管及电子强等

重合精度高:CCD与镜头固定牢靠、匹配精度高

暂留特性好:适于拍摄运动图像

https://www.doczj.com/doc/5d3593880.html,D摄像管的缺点:主要是存在垂直拖尾现象,但采用帧行间转移(适合)型CCD可以基本克服这种现象。

https://www.doczj.com/doc/5d3593880.html,D 的工作原理:能将入射光变为电荷包(势阱),并对电荷包加以储存和转移的器件.包括:光电转换、信号电荷积累、电荷转移三个过程。

35.电视信号的传播特性:(1) 视距传播。沿直线方向传播到直接可见的地方,即视距传播。(2) 多径传播。电视信号经过地面或遇到障碍物就会产生反射,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在接收天线上相互干扰,形成多经传播。(3)绕射传播在传播途径中遇到大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这种现象叫做电波的绕射。

36.扩大电视覆盖范围的方法:微波中继、电视差转、及卫星电视广播。

37.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实质包括节目摄制,编辑,发送,传输,存储,接收和显示灯环节,全部采用数字处理的全新的电视系统。

38.数字电视系统包括3个部分:发送端的

信源部分,传输或存储的信道部分,接收端的信宿部分。

39.数字电视的优点:(1)数字电视的抗干扰能力强。(2)数字电视信号易实现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从而能进行包括时间轴和空间的二维,三维处理,实现采用模拟方法难以得到的各种信号处理功能。(3)数字设备输出信号稳定可靠,易于调整,便于生产。(4)数字电视信号的由于具有数字信号的共同形式,容易和其他信息链接,便于加入公用数据网络。(5)数字电视采用数据压缩技术,传输信道带宽较模拟电视大为减小,频带利用率大为提高。

40.数字电视分类:

1.按清晰度高低分:1)普通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2)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3)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

2.按数字电视传输方式分:1)数字卫星电视DVB-S。2)数字有线电视DVB-C。3)数字地面电视DVB-T。4)IPTV数字电视。

41.数字电视的标准:1)美国ATSC标准。2)欧洲DVB标准。3)日本ISDB标准。

42.为什么要进行电视信号的压缩编码:编码信号的码率非常高,要进行远距离传输时,将要占用很宽的频带。这不但在频率资源利用上很不经济,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很有必要再保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数字图像信号的码率,压缩数字电视信号的频带。43.视频压缩编码方法:1)预测编码(主要消除时间冗余和生理冗余)。2)变换编码(主要消除空间冗余)。3)熵编码。44.视频编码标准:1)H.26x标准系列。2)MPEG标准系列。3)JVT标准

45.MPEG的三种类型的图像:I帧,P帧,B帧。

I帧只使用本帧内的数据进行编码的图像。即只对本帧内的图像块进行DCT变换,量化和熵编码灯压缩处理。

P帧是根据前面最靠近的I帧或P帧作为参考帧进行向前预测编码的图像。

B帧是根据一个过去的参考帧和一个将来的参考帧进行双向预测的编码图像,其参考可以是I帧或P帧。

46.数字滤波器计算题:1)写出传输函数H(z)。2)将z=e^jw带入。3)求H(z)的模。4)化为实际频率w=2Πf/fs或w=2Πf/fH 在考虑fs=4fsc。Fsc=(284-1/4)fH。

47.时基处理:数字电视信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进行存储。存入,取出由外部的定时信号决定。若在存储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存入和取出定时信号,就可以将电视信号在时间上进行变换,这种变换称为时基处理。

48.差错控制技术:差错控制编码,差错控制解码。

1.差错控制方式:1)前向纠错FEC。2)反馈重发ARQ。

3)混合纠错HEC。

2.差错控制编码:1)RS编码。2)卷积编码。3)TURBO编码。4)网格编码调制。5)级联编码。

49.数字电视系统的信道编码(和调制)方案:1)A TSC系统信道编码(或调制)方案。2)DVB系统信道编码(或调制)方案。3)ISDB-T系统信道编码(或调制)方案。

50.数字电视的调制解调技术:1)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2)正交幅度QAM调制。3)残留边带VSB调制。4)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

51.

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试题

第一篇电视技术基础知识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1..天空中传输的电波遇到导体会在导体上感应出。该导体被称为。天线的和直接影响电波的灵敏度。 2..常用的声音信号调制方法有两种,和。 3..电视信号主要由和两大部分组成。图像信号的频率为,伴音信号的频率一般为。 4 .我国射频电视信号的波段分为和两波段。其中前者频率范围 为,后者频率为。 5..在PAL 制编码中,两色差信号的带宽为。 6..在PAL 制编码中,两色差信号的色副载波相位差为。 7..PAL 开关的控制信号为行频。即7.8kHz 的,它由经分频整形后得到。 8..在PAL 制编码中,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在进入加法器前,亮度信号还要进行大 约 的延迟。再加入及形成PAL 。 9..我国电视信号彩色编码采用的是制,它是将NTSC 制中色度信号的一个 逐行倒相,抵消了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把相位误差的容限由NTSC 制的 提高到。 10 .PAL 制信号的主要特点是和。 11 .在正交平衡调幅中,合成矢量的相位角代表,合成矢量的振幅代表。 12 .PAL 是的缩写,是在正交平衡调幅的基础上加一个措施,所以称为。把倒相行称为,把不倒相行称为。 13 .解码电路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 14 .色度信号处理电路的作用是将已编码的还原成 3 个,在末级视放 中与亮度信号相加还原成。 15 .色同步处理电路的作用是恢复、和的副载波,使准确地还原。 16 .色度信号处理电路中,带通滤波器的带宽为,阻止,取出。 17 .梳状滤波器是由、、组成的。它又称。 18 .视频信号中各种信号分离的方法是: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采用分离法,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采用分离法,U、V 两信号的分离采用分离法。 19 .电视图像是由摄像机将变成进行传输的。一幅图像是由和 排列的构成的。 20 .在电视技术中,一幅静止的图像叫,每秒传输的帧数称为,用 精品资料

电视机的历程和原理

电视机的历程和原理简介 电视机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让我们了解到外界重要 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中端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电视台发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解调,并将放大的图像信号加至显像管栅机极或阴极间,使图像在屏幕上

重现,将伴音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放出声音。另外,在同步信号作用下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行、场扫描电流,供给显像管偏转线圈,使屏幕重现图像。目前电视机大都采用超外差内载波方式。 1. 电视的接收方式与信号分离 (1) 电视的接收方式 电视信号的接收,主要分为地面广播电视接收、电缆电视技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接收三种方式。电视接收机的任务就是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转变成黑白或者彩色图像。它对电视信号可采用模拟或者数字处理方式。目前电视机正处在从模拟信号处理向数字信号处理过渡的阶段,电视信号的接收正朝着数字处理和多种视听信息综合接收的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①利用数字集成电路,对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压缩频带,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②利用超声波、红外线和微处理技术实现遥控。完成选台、音量调节、对比度、亮度、色饱和度、静噪控制、电源开关、复位控制等遥控动作。 ③利用微处理技术进行自动搜索,自动记忆,预编节目程序。利用频率合成技术和存贮技术,在屏幕上显示时间、频道数和作电视游戏等。 (2) 电视信号的分离 微弱和高频电视信号必须先经过高频放大、变频、中频放大和视频检波后,才能变成具有一定电压幅度的彩色全电视信号;然后根据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同步信号和色同步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中的特点,利用它们在频率、相位、时间、幅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离。 2. 黑白电视接收机的组成 黑白电视接收机主要由信号通道(包括高频头,中放,视放和伴音通道),扫描电路(包括同步分离,场、行扫描电路)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信号通道的任务是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变换成视频亮度信号和音频伴音信号。亮度信号激励显像管产生黑白图像,伴音信号推动扬声器产生电视伴音。扫描电路的任务是为显像管提供场、行扫描电流和各种电压,使显像管产生与电视台摄像管同步扫描的光栅。电源部分的任务是将交流市电转变成电视机所需要的各种直流电压。 (1) 信号通道 电视天线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由天线和输入电路选出欲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再经过高频放大器有选择性的放大,与本振输出的频率较高的正弦波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在变频前,图像载频低于本频道的伴音载频;变频后,图像中频高于伴音中频。这是由于本振频率高于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的缘故。但是,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之差不变,例如,保持6.5MHz 图像和伴音两中频信号经公用通道放大进入视频检波级。检波器有两个作用:一是从中频信号中检出其包括---视频全电视信号;二是利用检波器的非线性作用,完成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的差拍作用,产生出6.5MHz调频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不仅馈给视放级,而且馈给同步分离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及伴音中放电路,因此采用射随器进行预放大,以加强其负载能力。 预放级也有两个作用:一个将全电视信号和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分离。二是将全电视信号进行电流放大,分别馈级视放级,同步分离级和AGC电路;将第二伴音中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馈级伴音通道。因此,从天线至预视放称为黑白电视机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和公共通道。全电视信号的一部分经视放级放大去激励显象管产生黑白图象。另一部分送到同步分离级,分离同步信号,用以控制接收机的扫描电路,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扫描运动。第三部分送到AGC电路,对高频头和图像中放的增益进行自动控制,从而保证接收机的稳定接收。 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经伴音中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和限幅,由鉴频器解调出伴音信号,再经低频放大,推动扬声器产生电视伴音。鉴频前为调频信号,从天线至混频的载频为伴音载频,混

电视原理现代电视系统(期末考试_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色温是(D) 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 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用RGB计色制表示单色光时有负的色系数,这是因为(D) A、这样的单色光不存在 B、这样的单色光饱和度太高 C、这样的单色光不能由RGB三基色配出来 D、这样的单色光要由负系数对应基色的补色配出来 4、水平扫描的有效时间的比例可以由(C)反映。 A、行频 B、场频 C、行逆程系数 D、场逆程系数 5、均衡脉冲的作用是(B) A、保证场同步期有行同步 B、保证场同步起点的一致 C、保证同步信号的电平 D、保证场同步的个数 6、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C) A、隔行扫描一帧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B、逐行扫描一帧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 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 7、下面的(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 A、频谱交错 B、大面积着色原理 C、恒定亮度原理 D、三基色原理 8、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D) A、相同 B、U分量不同 C、V分量不同 D、完全不同 9、从彩色的处理方式来看,(A)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辩率最高 A、NTSC B、PAL C、SECAM D、都差不多 10、NTSC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B) A、实现频谱交错 B、减少视频带宽 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 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 11、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C) A、行同步脉冲上 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 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 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 12、关于平衡调幅以下哪一种是正确的(C) A、平衡调幅中有载频分量 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 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 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 13、彩电色度通道中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的分离采用的是(B)方式。 A、幅度分离 B、时间分离 C、相位分离 D、频率分离 14、彩电中行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D)。 A、为显像管提供工作电压 B、为小信号供电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C、为ABL电路、行AFC电路提供控制信号 D、A和B和C 15、彩电高频头(高频调谐器)的输出信号是(B)。 A、高频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 B、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一伴音中频信号 C、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D、视频图像信号与音频信号 16、彩色电视机中同步分离电路是将复合同步信号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来,它常采用( A)

影视技术概论复习资料(重点)

影视技术概论复习资料(重点) 1.电影拍摄可分为几个时期? (1)前期拍摄阶段(2)拍摄阶段(3)后期制作阶段 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几个时期 (1)电影的雏形时期:1895年前的活动图画时期 (2)电影的发明:活动图画演变为活动影像时期 (3)电影的稳固和发展时期 (4)电影面临挑战的时期 2. 视觉暂留现象的概念及提出人物和提出时间 1824年英国人Peter Mark Roget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概念:即人眼观看目标时,光信号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视觉影像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持短暂的时间,一般为1/5~1/30秒,常取1/10秒。 3.摄影术的发明时间和人物 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 4.电影的诞辰日,人物和代表作品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在巴黎卡布辛路14号的“大咖啡馆”中第一次公开放映他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辰日。 5. 电影技术形式的四个时代 (1)无声片(默片)时代(2)有声片时代(3)彩色片时代(4)数字技术电影时代 6.电影影像活动原理 ①生理因素――视觉暂留: 人眼观看目标时,光信号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影像,外界刺激停止后,视觉影像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持短暂的时间(一般为1/5~1/30秒,常取1/10即0.1秒) ②心理因素――似动(apparent motion)现象(Φ现象): 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无数运动物体的动感经验,并形成了对物体运动印象的条件反射。人眼仅需1/4秒就能记录一副图像,并将之传至大脑进行记忆和理解。若在同一个1/4秒内观看物体运动两极位置的图像,人眼就会把这两幅图像当作同一个运动过程来感受,并通过大脑叠加在一起产生动感印象,这就是我们把电影画面看成是活动影像的主要原因。 3、物理因素――间歇运动机构: 摄影机和放映机必须借助间歇输片机构使胶片在片门处作一停一动的间歇动作。摄影机通过间歇运动曝光记录客体运动的分解动作,放映机则利用间歇运动将已摄制的分解动作画面投影于银幕,合成活动客体的影像。如果手持胶片观看,则只能看到分解动作的画面,不会看到活动影像。 7.电影每秒放映画幅是多少,及原因 电影每秒放映画幅24张。原因: a.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要求: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走片速度最少需要10幅/秒以上,才能使人眼有动作的感受。 b. 减小人眼观看电影放映画面时的闪烁感要求:由于间歇运动,电影放映时银幕画面随时间的变化形式表现为明暗周期性交替——闪烁感。提高走片速度可逐步消除其对人眼观看

现代电视机原理期末复习要点

《电视原理》课程回顾 第1章电视传像基础 一、人眼视觉特性 包括视敏特性、亮度感觉特性、视觉惰性、视觉分辨力等 1、视敏特性 人眼对于不同波长的光不仅有不同的颜色感觉还有不同的敏感度,称为视敏特性。 在明亮环境中人眼对波长为555nm的黄绿光有最大的敏感度。 2.视觉惰性 亮度感觉的消失有一个较长的渐衰残留过程,这种现象称为视觉暂留。视觉暂留时间为0.05~0.2s。 3、人眼的分辨力 人眼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人眼的分辨力。 对于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中等亮度和对比度的情况下,观察静止图像时的分辨角约为1~1.5分。 二、隔行扫描原理 1、隔行扫描优缺点 优点:在保证图像分解力不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带宽减少到一半。 缺点:①存在行间闪烁。 ②容易出现并行现象,影响垂直分解力。 ③当画面中有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若运动速度足够快,其物体垂直边沿会出现锯齿。 2.我国模拟标清电视系统参数规定:P28 帧周期与场周期关系:TF=2TV,即fv=2fF 三、黑白全电视信号 1、图像信号(视频信号) 携带景物明暗信息的电信号,具有单极性、脉冲性特点。

假设给定一垂直灰度条图像要求绘出与其对应的负极性图像信号波形图。 2、行同步脉冲宽度为4.7μs,场同步脉冲宽度为160 四、图像信号的带宽 见习题39题 第2章三基色原理 一、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 彩色三要素:亮度、色饱和度(颜色的深浅程度)和色调(颜色的种类)。 二、三基色原理P52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都可以用三基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或者说,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都可以分解为三基色。 三、亮度方程 P86 亮度信号Y即黑白电视广播中的图像信号,三个基色信号R、G、B的系数表

电视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 1.什么是像素?什么是负极性图像信号? P3、P4-P5 2.隔行扫描是如何实现的?P8 2. 3.图像信号的带宽是多少?是怎样计算出来的?P9 (5)(6) 4.什么是彩色三要素、三基色原理?P13 2。P13-P14之1.3.2 (1)-(4) 5.如何理解亮度、对比度、灰度?P8 6.如果要传迸的图像如图1-17(a)行示,现屏幕分别显示图1-17(b)、(c)所示的图形, 试分别说明出现了哪一种扫描电流的失真,并分别画出失真锯齿波电流的波形。 参见教材P11页图1-12 第二章 1.为什么彩色电视系统中采用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作为传输信号?P30-P31 1)-3) 2.已知色差信号(R-Y)和(B-Y),如何求得(G-Y)?写出相应表达式。P29 3.为什么要对色差信号的幅度进行压缩?PAL制红色和蓝色的压缩系数各为多少?确定 这两个压缩系数的依据是什么?P37-P38,P51 4.何谓频谱间置?试画出PALD制的频谱图。P34-P35,P44图2-18 5.色度信号的幅值和相角各反映出什么信息?P38 6.什么是正交平衡调幅制?为什么采用正交平衡调幅制传送色差信号?这样做的优点是 什么?P37之2。 7.NTSC制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PAL制克服NTSC制主要缺点所采用的方法及原理是什 么?P41 2,P42-44 2.PAL制对相位失真的补偿原理,包含图2-15 8.在PALD制中,副载频的选择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还要附加25Hz?P44-45 9.PAL制彩争全电视信号包含哪些信号?这些信号的作用各是什么?P58 FBAS 分别有 色度、亮度、消隐、同步这4种信号,并说明色度、亮度、消隐、同步的作用既可。10.PAL制色同步信号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形成原理。P54 色同步信号的功用1)、2), P56-P57 色同步信号的形成原理 11.什么是射频电视信号?图像信号为什么采用负极性调制?P62:图像信号经残留边带调 幅,伴音信号经调频后的信号为射频电视信号。P61 负极性调制比正极性具有3大优点。 12.我国广播电视系统规定伴音采用什么调制方式?图像信号又采用什么调制方式?图像 信号采用残留边带调幅调制(VSB)方式,伴音信号采用调频调制方式。 13.我国电视频道是怎样划分的?P63 14.画出第6频道的射频电视信号的频谱图,并标明各主要指标的参数值。参考第62页图 2-38,第63页图2-39,第二频道,填入第6频道对应值。 第三章 1.电视信号数字化的3个步骤是什么?P70 2.什么是复合编码?什么是分量编码?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P81 3.对单极性信号,若采用均匀量化,则量化信噪比S/N与量化位数n之间的关系为S/N= (10.8+6n)dB,试分析其对实际量化的指导意义。 答:编码位数n是由所需量化的层数决定的,量化层数的多少又反映了数字视频信号对原图像幅度上的分解力大,由上述信噪比与量化位数的关系可知:量化位数越多,再生的图

液晶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液晶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一) 2010-02-21 17:29:31|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现在几乎所有的商场都见不到老式的显像管彩电了,液晶彩电虽然缺点明显,但因体积小重量轻,对比度和清晰度高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对于我们的老家电维修工来说,不学液晶彩电的维修技术是不行了,这是我积极推出液晶彩电维修知识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并减少不必要的弯路。 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 LCD是个大家族,TFT(薄膜晶体管)LCD类型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在两片玻璃板之间封入液晶,在下玻璃板上配制上扫描线与寻址线(即行、列线)将其组成一个矩阵,在其交点上再制作TFT有源器件和像素电极。如果是彩色显示,还要在微细加工方式制作上与下面矩阵像素对应的R(红)、G(绿)、 B(蓝)三种颜色的滤色膜,最后将其上与下玻璃基板对齐、封盒、灌注、堵孔等一系列工艺制成液晶片。 因为液晶本身不发光,必须要靠调制外界光才能达到显示目的,所以在LCD显示屏模块中就有了发光的装置--冷阴极荧光灯CCF,这是一种依靠冷阴极气体放电,激发荧光粉而发光的光源。掺有少量水银的稀薄气体在高电压下会产生电离,被电离的气体的二次电子发射轰击水银蒸汽,使水银蒸气激发,发射出紫外线,紫外线激发涂布于管壁的荧光粉层,使其发光。发光的CCF灯管通过特殊的导光板和匀光板,使其与液晶片大小一致,紧贴于液晶显示面板,用作背景光,从而达到显示图像的目的。通过调节背光灯亮度或者调节液晶片中的薄膜晶体管的导光度从而达到调节图像亮度、对比度的目的。 液晶电视主要由显示屏、信号处理电路、背光灯电路构成。其显示屏是一个模块,信号处理主要由高频电路图象处理A/D电路、伴音电路、控制电路等构成。背光灯电路是一个逆变电路,用于点亮显示屏内灯管的作用。 维修实例: 1、白光栅,有伴音(15AAB/8TT1机芯) 维修:通电开机,发现屏幕为白屏,但有伴音,分析此故障为液晶屏没有工作所致造成,查显示屏的+5V供电及行、场信号,发现没有+5V供电,查线路为主板L21,+5V供电电感开路更换后OK! 2、无光栅,有伴音(20AAA/8TT1机芯) 维修:开机后发现在强光下隐约可见图像,分析认为本机为背光灯未工作所致,拆机后通电后发现背光板无高压产生,查背光板供电及背光控制电平,用万用表测主板J6处电压。1脚供电12V正常,但5脚在时ON应该为+5V高电平,此时却始终为0V。顺线路查控制电路,J6的第5脚通过R52/1K贴片电阻接 CPU-KS88C4504的第22脚,用表测CPU第22脚为+5V电压,R52/1K电阻一端有+5V,另一端为0V,断电后测该电阻已经开路了,更换后一切正常。 3、死机:(15AAB/8TT1机芯) 维修:插上电源指示灯不亮,测主板已有+5V电压输出,查CPU电路,测CPU-KS88C4504的第12脚、第5脚、第53脚供电均正常,测CPU晶振Y2-10M也已经起振,后测复位脚第19脚电压,正常应该为高电平,而此时为0V,查复位电路及其外围,复位电路是

考题电视原理期末(第一套评分标准)分析

《电视原理》考试试卷(第一套)评分标准课程号30 考试时间100 分钟 适用专业年级(方向):电子信息工程2012级 考试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我国广播电视扫描中:一帧标称行数Z =(625 )行,行周期T H =(64s ),场周期T V =(20ms )。 2、数字电视包括(HDTV )和S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的图像 质量相当于模拟电视演播室水平,图像分辨力PAL制为(720 ×576 ) 像素,NTSC制为720 ×480像素。国际上四个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分别为 美国的ATSC ,欧洲的(DVB ),日本的ISDB和中国的( DTMB ) ,采用 的信源编码标准均是(MPEG-2 ),音频压缩编码方面,四个数字电视标

准体系则采用了不同的音频压缩方式,其中美国ATSC采用(Dolby AC-3 )标准,我国制定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码标准(AVS )。 3、为便于联合运用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技术,把由连续的电视画面组成的视频序列划分为许多图像组,每个图像组由几帧或十几帧图像组成, 这些图像相互间存在(预测和生成)关系。图像组的第一幅图像是采用帧内预测编码的图像,称为(I图像),采用前向帧间预测编码的图 像称为(P图像),而B图像是采用(双向帧间预测编码)的图像。 4、宏块的三种构成方式中,亮度块的数目均为(4 ),而色度块的数目4:2:0色度格式为(2 )、4:2:2色度格式为(4 )、4:4:4为8。 5、PAL D解码器中梳状滤波器方框图: 作用:(1)(实现色度信号两行电平均)。(2u(t))(2v(t))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优选稿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自己整理)1946年6月成功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3月 电视图像是一种光信号 由光学理论可知,光是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 波长在380--780nm范围内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映,称为可见光 广播电视只利用可见光谱,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 每一种色带都有一个大致的波长范围,可见光谱对色感呈单一的对应关系。 这种一定波长的光谱呈现的颜色称为光谱色。 色感对光谱的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 人眼是不能分辨单色黄光和由红、绿两光混合所得复合黄光的差别的,这种由不同光谱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称为同色异谱。 电视台都以色温为9300K制作节目 但在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国有差异,以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6000K 为制作节目的参考值 人眼的分辨力线数m=3438×H/(Lθ) =458线 上式说明,当458线时,即可达到两个视敏细胞之间夹角θ=1.5'的要求,在电视技术中就是根据此值来决定扫描行数的,即水平清晰度因屏幕的宽高比是4:3,同理可推出为610线。 人眼对扫描线区分大于458线,高清平板电视采用1080线。

国际上规定红基色的波长为700nm 三基色原理是彩色信息传送和彩色电视广播实现的基础 空间混色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亮度公式 Y=0.30R+0.59G+0.11B 行扫描正程时间大于行扫描逆程时间) 只在显像管的行偏转线圈中通入行扫描电流,将在屏幕中间出现一条水平亮线,如图所示。 若只有场扫描过程,则荧光屏上就只出现一条垂直亮线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秒传送25帧,每帧图像为625行,每场扫描312.5行,每秒扫描50场。场频为50Hz,不会有闪烁现象;一帧由两场复合而成,每帧画面仍为625行,图像清晰度没有降低,而频带却压缩一半。 我国的电视标准中,场频选为50Hz 我国采用每帧扫描行数为625 场频确定为fv=50Hz,由于采用隔行扫描,所以帧频fz=25Hz,也就是一帧扫描时间为Tz=40ms。 当扫描行数选定为Z=625后, 行扫描时间TH=Tz/Z=40ms/625=64μs, 行频fH=fz x Z=25Hz X 625=15625Hz 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叠加而成 31.5MHz的第一伴音中频信号伴音信号调制在第二伴音中频6.5MHz

电视机原理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总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色温是(D) 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 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用RGB计色制表示单色光时有负的色系数,这是因为(D) A、这样的单色光不存在 B、这样的单色光饱和度太高 C、这样的单色光不能由RGB三基色配出来 D、这样的单色光要由负系数对应基色的补色配出来 4、水平扫描的有效时间的比例可以由(C)反映。 A、行频 B、场频 C、行逆程系数 D、场逆程系数 5、均衡脉冲的作用是(BorD)选B A、保证场同步期内有行同步 B、保证场同步起点的一致 C、保证同步信号的电平 D、保证场同步的个数 6、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C) 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 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 7、下面的(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 A、频谱交错 B、大面积着色原理 C、恒定亮度原理 D、三基色原理 8、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D) A、相同 B、U分量不同 C、V分量不同 D、完全不同 9、从彩色的处理方式来看,(A)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辩率最高 A、NTSC B、PAL C、SECAM D、都差不多 10、NTSC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B) A、实现频谱交错 B、减少视频带宽 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 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 11、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C) A、行同步脉冲上 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 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 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 12、关于平衡调幅以下哪一种是正确的(C) A、平衡调幅中有载频分量 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 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 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 13、彩电色度通道中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的分离采用的是(B)方式。 A、幅度分离 B、时间分离 C、相位分离 D、频率分离 14、彩电中行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D)。 A、为显像管提供工作电压 B、为小信号供电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C、为ABL电路、行AFC电路提供控制信号 D、A和B和C 15、彩电高频头(高频调谐器)的输出信号是(B)。 A、高频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 B、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一伴音中频信号

电视原理现代电视系统(期末考试_及答案)

、选择题 1、色温是(D ) 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 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用RGB 计色制表示单色光时有负的色系数,这是因为(D) A、这样的单色光不存在 B、这样的单色光饱和度太高 C、这样的单色光不能由RGB三基色配出来 D、这样的单色光要由负系数对应基色的补色配出来 4、水平扫描的有效时间的比例可以由(C)反映。 A、行频 B、场频 C、行逆程系数 D、场逆程系数 5、均衡脉冲的作用是(B) A、保证场同步期内有行同步 B、保证场同步起点的一致 C、保证同步信号的电平 D、保证场同步的个数 6、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的(C) 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 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 7、下面的(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 A、频谱交错 B、大面积着色原理 C、恒定亮度原理 D、三基色原理 8、PAL 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 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D)

A、相同 B、U分量不同 C、V分量不同 D、完全不同 9、从彩色的处理方式来看,(A)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辩率最高 A、NTSC B、PAL C、SECAM D、都差不多 10 、NTSC 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B) A、实现频谱交错 B、减少视频带宽 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 D 、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 11、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C) A、行同步脉冲上 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 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 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 12 、关于平衡调幅以下哪一种是正确的(C) A、平衡调幅中有载频分量 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 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 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 13、彩电色度通道中色度信号与色同步信号的分离采用的是(B)方式。 A、幅度分离 B、时间分离 C、相位分离 D、频率分离 14、彩电中行输出变压器的作用是(D)。 A、为显像管提供工作电压 B、为小信号供电电路提供直流电压 C、为ABL电路、行AFC电路提供控制信号 D、A和B和C 15、彩电高频头(高频调谐器)的输出信号是(B)。 A、高频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 B、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一伴音中频信号 C、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D、视频图像信号与音频信号 16、彩色电视机中同步分离电路是将复合同步信号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来,它常采用( A)

电视技术考试1

电视技术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一台电视机出现开机烧保险现象,故障的可能原因是(B ) A、消磁电阻开路 B、整流二极管短路 C、行输出开路 D、启动电阻开路 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行扫描的时间可以由(A )反映。 A、行频 B、场频 C、行逆程系数 D、场逆程系数 4、下述关于PAL制的缺点,哪一个是错误的(D ) A、相对失真易引起色调畸变 B、处理信号比NTSC制复杂 C、彩色清晰度比NTSC制低 D、存在爬行现象 5、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误的(C) 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 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 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 6、电视机中,AGC电路的控制对象是(A ) A、高频放大器和中放前级 B、本机振荡器 C、视频检波器D预视放级 7、色温是指(D ) A、色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 8、ABL电路的作用是限制图像的(A) A、亮度B对比度C、饱和度D、A与C答案 9、422PAL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B ) A、三个基色信号 B、彩色全电视信号 C、三个色差信号 D、色度信号 10、下面的(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 A、频谱交错 B、大面积着色原理 C、恒定亮度原理 D、三基色原理 11、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D) A、相同 B、U分量不同 C、V分量不同 D、完全不同 12、从色彩的处理方式来看,(D )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辨率最高。 A、NTSC B、PAL C、SECAM D、都差不多 13、PAL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D) A、实现频谱交错 B、减少亮度带宽 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 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 14、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C) A、行同步脉冲上 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 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 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 15、关于平衡调幅一下哪一种是真确的(C ) A、平衡中调幅中有载波分量 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图1 电视机原理及基础知识 -、概论: 电视技术是利用广播、通信领域的发射、接收及信号处理技术,将现场的或记录的活动图像或静止图像,连同它们的声音信号一起,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即时再现。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机经历了黑白电视,正由彩色电视向数字电视发展。黑白电视系统只能按景物的明暗程度来重现图像,使多彩的自然景色看起来不那么自然,为了逼真的反映景物的本来面目,满足顾客的需要,彩色电视机逐渐代替了黑白电视机。而将来能更清晰地显示图像内容的数字电视系统必将代替模拟的彩色电视系统。 下面主要叙述彩色电视系统接收机原理: 彩色电视机一般由高频调谐器、图像与伴音中频处理电路、行场扫描电路、亮度信号处理电路、色度信号解码及基色矩阵电路、高压形成电路、电源电路等组成。彩色电视机方框图如下(图1): 高频调协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高频电视信号的接收、放大、混频等任务。彩色电视机均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方式,从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到高频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经过输入回路预选后,首先进入高频放大器,高频放大器为具有双调谐回路的低噪声放大器,它的增益受高放AGC 电压控制。高频放大器放大有用信号,抑制带外干扰信号,提高图像、伴音信噪比。被放大的高频电视信号,与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高频振荡

电压一起,送到混频器的输入端。混频器是一个非线性放大器,它的混频原理是将高频电视信号与本振信号同时送给晶体管的基射极之间,由于PN结的非线性特性,使集电极回路产生了新的频率,其中有两者的差频、和频、倍频等等,它们又经三极管放大,由于集电极调协电路谐振于差频,因此准确地选出差频,滤除其它频率。这样利用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形成图像中频信号与伴音中频信号,由混频器输出送到图像中频信号处理电路。 从高频调谐器混频级输出的图像中频信号与伴音中频信号,首先经过前置中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声表面波滤波器。声表波滤波器通过压电转换作用,形成图像中频放大器的通频带及幅度-频率特性,选择电视信号并保证电视接收机对临近频道电视信号的抑制能力。由于声表面滤波器存在各种损耗,造成信号衰减,降低图像中频放大器增益,为此加入前置中频放大器,以弥补声表波滤波器的损耗。 由声表面波滤波器输出的38MHz的图像中频信号和的伴音中频送到图像中频放大器放大。通常图像中频放大器由三级-四级组成,其增益受图像中放AGC 电压控制。经放大后的图像中频信号送到同步检波器,进行视频检波,从图像中频信号中取出视频全电视信号,再经前置视频放大器放大后,送到色度解码电路、亮度信号处理电路和行、场扫描电路的同步分离电路。 从图像中频信号处理电路分离出的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经带通滤波器后,抑制亮度信号对伴音信号的干扰,形成等幅调频信号,送到伴音中频信号处理电路。伴音中频放大器由多级限幅放大器组成,其主要特点是增益高,对由内载波接收形成的寄生调幅分量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对于由限幅放大形成的高次谐波可用有源低通滤波器滤除,放大后的等幅调频伴音信号进入鉴频电路。 彩色电视机行、场扫描电路的作用是产生15625Hz的行扫描锯齿波电流和50Hz的场扫描锯齿波电流,通过偏转线圈形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均匀磁场,控制彩色显像管的电子束,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荧光屏上进行匀速直线扫描运动,形成矩形光栅。一般红、绿、蓝三路输出的视频信号,加在彩色显像管电子枪的红、绿、蓝三个阴极上,行、场同步信号分别使行、场扫描电路与彩色电视发射中心的行、场扫描电路同频、同相工作,在彩色显像管荧光屏上就可以重显色彩艳丽的彩色画面。 从视频检波电路输出的视频全电视信号,首先通过幅度分离电路,从视频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复合同步信号(包括行、场同步信号),一路经积分电路,利用行、场同步脉冲的宽度不同,分离出场同步脉冲,直接同步场扫描电路;另一路经过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间接控制行扫描电路的频率和相位,使行扫描电路同步工作。为了防止干扰脉冲破坏行、场扫描电路的正常工作,在同步分离之前,必须加入干扰抑制电路。 行扫描电路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行频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图2),行频压控振荡电路,行激励电路,行输出电路。行自动频率控制电路利用行同步脉冲与反映行输出级频率与相位的锯齿波比较电压进行相位比较,得到的误差控制电压加到行振荡器上,控制行振荡电路的频率和相位,提高行同步电路的抗干扰能力。行频压控振荡电路在行AFC电路输出的直流误差控制电压作用下,产生15625Hz的行频定时脉冲。此脉冲经行激励电路放大后,推动行输出级正常工作。行输出管在行激励脉冲的作用下工作在开关状态,并与阻尼二极管组成双向开关,行偏转线圈与行输出变压器的等效电感组成积分电路,这样,在行偏转线圈中形成锯齿波电流。

数字化电视原理复习题(1)

一.填空: 1.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彩色都能由红、绿、蓝三基色混合配色得出。根据组成白光所需三基色的比例建立亮度方程为Y=0.229R+0.587G+0.114B。 2.彩色的三要素是_____亮度_____、__色调________和_色饱和度_________,其中_色调_____ ____和____色饱和度______称为色度。 3.NTSC制是__正交平衡调幅________制,PAL制是__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________制。 4.电视信号的频谱是由行频、场频的基波及其各次谐波组成的,它以行频及其谐波为中心,在其两旁又有场频谐波分量,构成了以帧频为间隔的一组组频线群。 5.电视系统中,伴音发射机采用_调频_调制方式,图像采取残留边带调幅调制方式。 6.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彩色电视机电路中,多了一个_彩色解码电路___。 7.电视机的增益主要靠__中频__________放大器解决。 8.目前兼容制彩电制式主要有NTSC 、PAL和SECAM。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色差信号调制载波的方式不同。我国采用PAL-D制它的最大特点是采取逐行倒相的措施。 9.采用(恒亮传输方式和彩色电视信号的频带压缩措施)实现亮度、色度共用频带。 10.电视信号中的开槽脉冲的作用是保证_场同步_期间的行同步。

12.电视接收机电路多采用。 13.场扫描电路输出线性良好、幅度足够的锯齿波电流供给场偏转线圈。 14.我国电视标准规定行频15626hz 、场频50Hz、图像中频38M、射频电视信号的带宽为8MHz、亮度信号带宽为6MHz 、色度信号带宽为1.3M Hz 。 15.用两个色差信号对同一副载波进行调制,调制后的信号称为色度信号。 16.将色度信号、亮度信号以及同步、消隐等信号混合后,就得出 彩色全电视信号。 17.将色度信号的频谱插在亮度信号的频谱空隙中间称为频谱间置。 18.梳妆滤波器由延迟线、相加电路和相减电路组成。 19.人眼视网膜上有大量的光敏细胞,按形状分为锥状和杆状细胞,其中对彩色敏感的是锥状细胞。 20.在隔行扫描中要求每帧的扫描行数必须是625。 22.为实现正交平衡调制的解调,要求接收机的副载波与发射端_副载波同频同相_,这可以通过在电视信号中加入_色同步信号_来实现。 24.行扫描电路具有两大功能:提供(行偏转电流)_和为显像管提供_

电视技术复习题(带答案)

电视技术练习题之一 一、填空题 1 显像管是一种特殊的电真空器件,其电子枪主要由灯丝、阴极、__栅极_ 加速极、 _聚焦极、_高压阳极等组成。 2 在我国采用的隔行扫描广播电视系统中,行频为15625Hz,场频为50Hz,帧频为25 Hz。 3 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亮度信号、复合同步信号、_复合消隐信号等。 4 黑白全电视信号具有脉冲性_、周期性、单极性等特点。 5 彩色的三要素是指亮度、色饱和度、色调。 6 电视系统中选用的三基色分别是红、_绿、蓝。 7 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色度信号、_亮度信号、色同步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 合消隐信号。 8 在我国使用的电视系统中,图像和伴音的调制方式分别是_调幅_和_调频_。 二、判断题 1 我国电视射频电视信号中,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MHz。(对) 2 我国电视伴音信号采用残留边带发送。 ( 错 ) 3 图像信号采用负极性方式调制较正极性调制具有更高的功率利用率。(对) 4 全电视信号中的均衡脉冲用于克服并行现象。 ( 对 ) 5 行、场消隐信号均出现在行、场扫描的正程期间。(错) 6 可见光就是指人们所说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光。(错) 7 电视画面的清晰度与扫描线数有关,扫描线数越多,清晰度越差。(错) 8 国家标准规定一个频道占据6.5MHz的带宽。 ( 错 ) 9 我国电视制式的行扫描每秒为15625行,场扫描每秒为60场。(错) 10 彩色电视系统中并不发送和接收绿色差信号。(对) 11 三基色原理说明:用R、G、B三种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 彩色。(对) 12 我国电视广播的伴音信号采用调幅方式。 ( 错 ) 13 彩色电视测试卡主要用于观测电视信号的质量。(错) 14 在电视机中,对图像信号的解调方法是鉴频。(错) 15 我国电视广播,全电视信号采用双边带发送。 ( 错 ) 16 我国电视信号采用负极性调制。 ( 对 ) 17 电视系统对伴音信号的发射采用残留边带方式。(错) 18 彩色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信号的区别在于彩色电视信号中有三基色信号。(错) 19 三基色原理说明:三个基色中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两种基色混合产生。 (对) 20 彩电发送和接收的彩色信号就是红、绿、蓝三基色。(错) 三、单选题 1 在我国采用的隔行扫描电视系统中,场扫描信号的频率是( A )Hz。 A: 50 B: 60 C: 100 D: 15625 2 在PAL制式彩色电视机中,行扫描信号的频率为( C )Hz。 A: 38 B: 50 C: 15625 D: 4.43 3 PALD制式彩色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载频的频率为( D )MHz。

审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1 )

审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1 专业:会计学(专)/审计学原理人气指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审计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会计报表审计的判断标准是()。 A.审计准则 B.会计准则 C.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D.执业规范指南 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是()。 A.受托审计B.有偿审计C.强制审计D.预告审计 3.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设立在()。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财政部D.司法部 4.强制审计一般用在()所进行的审计。 A.国家审计机关B.上级主管部门C.民间审计组织D.内部审计机构5.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才能承办业务。 A.会计师事务所B.审计局C.审计署D.律师事务所 6.审计准则是为增强()的可信性而产生的。 A.会计账簿B.会计报表C.审计报告D.审计工作底稿 7.审计人员获取的下列证据中()的证明力最弱。 A.应收账款函证回函B.银行对账单C.销货发票D.材料出库单8.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在审计的()进行。 A.复审阶段B.终结阶段C.实施阶段D.准备阶段

9.()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 A.固有风险B.控制风险C.检查风险D.经营风险 10.()是内部控制的描述方法。 A.核对法B.调查表法C.顺查法D.抽查法 11.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获取对准备予以信赖的()是否有效执行的证据,从而确定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和程序。 A.会计制度 B.管理制度 C.核算制度D.内部控制 12.固定资产总分类账与固定资产卡片账的记录()分工。A.必须B.无须C.可酌情D.无须认真13.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A.独资公司 B.合伙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 14.变量抽样用于()的实质性测试。 A.本期发生额B.科目余额C.账户余额D.存货盘点数额666 15审计报告日是指( )。A审计报告完成日B审计报告公布日C.审计工作完成日D.会计报表公布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审计依据 B.独立性C.审计收费D.审计作用 2.按审计范围不同,可将审计分为()。 A.全部审计B.综合审计C.专项审计D.局部审计 3.审计依据的特点为()。 A.可比性 B.层次性 C.相关性 D.时效性 E.地域性

融媒体期中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一 1.数字媒体的概念: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存储、处理、传播、获取的信息媒体,这些媒 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及其编码和存储、传输、分发、显示的物理媒体。 .新媒体、多媒体、超媒体、全媒体、融媒体…… 2. 数字媒体系统 从数字媒体的策划、制作、传播到用户消费的全过程来看,数字媒体系统是由媒体机构、媒体产品、媒体技术、媒体内容、媒体网络和媒体终端6个方面构成的一个数字媒体系统。【数字媒体机构:负责监管媒体产业的政府部门以及从事数字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如政府、企业等。 2.数字媒体产品:又称数字媒体服务,向用户提供文化、艺术、商业等各领域的服务产品。如视频节目、网络游戏、手机报等。 3.数字媒体技术:指数字媒体信息获取、处理、存储、生成、输出等技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交互的技术,主要包括存储技术、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影视剪辑技术等。 4.数字媒体内容:又称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和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的艺术形式。 5.数字媒体网络:服务于数字媒体产品的传播。按照依托网络的不同,主要包数字广播电视网、Internet、移动互联网等网络。 6.数字媒体终端:数字媒体产品的承载设备,是用户享受数字媒体产品,感受数字媒体内容的有形载体。如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机、手机等。】 3. 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关系 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核心区别在于媒体传播的渠道是否具有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征,而不是媒体存在的形式。数字媒体时代 “渠道为王”“内容为后”“商务飞妃”传媒产业科技新热点 大传媒时代的传媒产业之“变”大传媒产业的出现移动互联上的大传媒平台 网络与受众环境的变化多屏融环境合、三网融合与产业融合传媒企业成长与资本运营 6. 三网融合 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 2015年8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 7. 、传媒产业科技新热点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以有线数字电视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为基础,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实现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络。 /NGB要求全程全网、互联互通、可管可控 OTT TV 专网OTT TV、公网OTT TV Apple TV、Google T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