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倾向

论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倾向

论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倾向

珠海泰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郭德培(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摘要:在建筑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将生态学理念融入建筑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态建筑系统,使建筑系统与整体生态环境和谐,是未来生态建筑发展的方向。在改革开放以来,虽不能说中国建筑界形成了设计流派,但近20年的建筑实践,建筑设计思想的倾向性是明显的,在此笔者也做了几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倾向

一引言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其中,建筑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尤为严重。因此,在建筑行业内贯彻生态学的理念,进行生态建筑设计与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生态学及生态建筑

生态学是1869年由德国学者海格尔提出的一门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学科,它把传统的动植物研究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这其中共生与再生原则表明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关系,提出了自然界中物质资源的有限性问题。生态学认为,任何大小的空间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构成一个开放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序整体,即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不同种的有机体或小系统间的合作共存,实现共生,实现系统有序发展及动态平衡。

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建筑必须考虑人类整体以及自然整体的生存和生活。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周围整体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当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之内,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处于和谐状态,一言以蔽之,即实施生态建筑。这样的建筑以整体和谐、高效环保、灵活性强为其根本特点。

由此可见,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三生态建筑的3个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建筑是为人使用,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舒适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2能源的合理使用与节约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

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3注意自然环境设计

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重视,确定“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减少人工层次,加强自然环境的利用,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交融。

四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1建筑与人和谐共生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我们强调高效节约,但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也不能只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而不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2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遵循这一原则,即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为此,在设计时必须对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土壤、日照、风力与风向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设计时,必须尊重这些自然因素,必须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的

本质特性,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建筑类型,选用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少的建筑材料,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对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降至最小。

3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消耗

高效无污染首先考虑的便是如何降低建筑物的能量消耗。为此,设计人员应当以当地的气候条件为依据,设计合理的建筑方案。建筑群落的布局、朝向、体型的选择要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并且营造良好的建筑群的微型气候。就建筑群的朝向而言,一般以朝南或偏南为主,但设计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朝向;就布局而言,考虑到建筑物内的风压对

空气流通的作用,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应当错落有致,同时考虑到夏季季风的渗透,竖向布局宜

将较低的建筑布置在夏季迎风面的前端。

4采用新能源

为了尽可能少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使用,除了要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消耗之外,还需要重视对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的利用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利用,就是在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在冬季,能够利用室内的密实材料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而使室内空气增温,解决采暖问题。在夏季,能遮挡太阳辐射,并且使室内热量散失,解决制冷问题。主动式利用技术目前主要有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相对简单,即太阳能产生的热能被集热器吸收并将贮水箱中的水加热,通过水循环系统将热能带到室内。太阳能供电系统技术即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为建筑提供电能,这是非常理想的供能系统。不仅可以为照明设备等供电,还能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污染,起到保护环境的作

用。

5加强环境绿化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一定要注重环境的绿化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局部微气候。首先,在建筑群落周围,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渗透性差的硬质铺地,尽可能多的铺设渗透性强的生态铺地,多种植绿化效果明显的乔木,扩大草坪面积。其次,建筑物的立面,对墙面、屋顶、阳台进行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墙面种植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照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屋顶绿化是采用屋面蓄水覆土种植技术,以建筑屋顶部平台为依托,进行蓄水、覆土并栽种植物花草和灌木。阳台绿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再次,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手法,协调住区内外环境。例如:设置亲水景点,景点视线通廊等。

五建筑设计的倾向

1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一种"前卫设计"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

2智能化设计己有萌芽,随着高科技成果的不断出现,人们将完全进入全信息社会,高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21艺纪建筑的主流。人到暮年容易回首往事,社会发展到了艺纪末,必然产生怀旧思潮。世纪末的建筑界表现出浓重的怀旧情绪,被普遍认为影响美国设计领域的四大设计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过程设计及智能化设计,其中前三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怀旧倾向,中国建筑尽管处在方兴未艾向成熟阶段发展时期,但20世纪末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筑设计同样较大程度表现出对方历史传统情有独衷。历史何其相似,19世纪末西方折衷主义思潮是对过去的怀恋,随着工业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新建筑运动。现代建筑彻底否定了折衷情主义的设计。同样,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高科技成果不断出现,社会必然进入全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将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主宰,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彻底改变,公务员及企业职员只需在家办公,研究人员及学生也只要在家查阅图书资料和上课,家庭式独立地居住将多功能化……新的生活方式必然呼唤与这相适应的建筑方式和设计,因而建筑的革命势在必行,势不可挡。20世纪是人们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时代,现代建筑是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21世纪是将人们尽情享受信息革命成果的时代,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六结语

环境的恶化,能源的危机,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人类在改造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现代建筑应从空间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生态建筑更应如此,要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环境与资源角度关注人类生活,它将建筑与环境资源及人类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它在注重空间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强调发挥环境和资源的效益,实现人、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我们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大量建设,给建筑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设计机

会,改革开放以来,虽不能说中国建筑界形成了设计流派,但近20年的建筑实践,建筑设计思想的倾向性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曹伟.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发展战略[J].新建筑,2005.5

2邹永华、宋家峰.关于生态建筑的哲学思考[J].建筑学报,2002(12)

3郭明.浅谈生态建筑设计.建筑探索,2004.3

4王祥荣.生态与环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4

论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倾向

作者:郭德培

作者单位:珠海泰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2011(1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赵作展生态学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2.张瑞国.李向学.宋时琴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实现[期刊论文]-建筑设计管理2009,26(4)

3.阮奕光浅谈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2009(16)

4.王清华浅议生态建筑学[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5.范峥.伊永伟生态建筑设计探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2006(6)

6.沈红冲.SHEN Hong-chong生态学在现代楼宇建筑中的应用与研究[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09,28(8)

7.李成.陶花明.陈岚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27)

8.国外城市的生态建筑[期刊论文]-四川草原2003(3)

9.乐颖辉基于生态学的建筑设计探讨[期刊论文]-科技与生活2010(24)

10.陈新宇谈建筑生态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a15973553.html,/Periodical_csjsllyj2011161862.asp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