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概况及展望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概况及展望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概况及展望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概况及展望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研究和应用的概况及展望*

史忠礼1,高智慧1,俞世群2,江志标2

(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23;2.浙江省桐庐县林业局)

摘要:本文综述了树木种苗快速繁殖,优良树种选育,部分林产品的深精加工,以及林产品中特有物质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概况及展望。

关键词:生物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人工种子;精深加工

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今后林业的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必须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吸收利用生物技术的新成果、新成就,发展完善传统技术,把两者结合起来,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技术,通过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为人类提供所需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跨学科技术。生物技术自七十年代崛起以来,发展异常迅猛,现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人类经济发展及生产生活产生在影响,在农业上将导致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并已渗透到林业科技与生产的许多领域,在某些方面开始形成新的产业。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研究与应用,早已引起林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如1993年就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了有关生物技术的国际学术会议。现搜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一概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和应用的展望,以供讨论。

1 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1.1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虽然在林业研究应用比农业起步较迟,但在有关科研院校等部门的努力下,已取得许多研究应用成果,约有几十个树种能够借助组织培养的手段,进行快速繁殖。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用材、经济树种和花木等实现了工业化、商业化生产,有的建成“植物微型繁殖中心”等。如桉树是我国南方一些省、区植树造林的重要优良树种,经选用“雷林1号”优良桉树,以组织培养和常规营养繁殖相结合的方式,种苗生产规模已达到年产百万苗的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华北地区通过工厂化培育毛白杨优良种苗的生产也达到年产百万株的水平,对当地造林绿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2001年“浙江省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研讨会”入选论文。

药用树种由于资源短缺,如三尖杉、红豆杉、枸杞、罗汉果等,亦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获得不少进展,如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研究了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及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的产生,结果表明,在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的条件下,在一个较宽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内,均可诱导发生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素IAA、IBA,NAA及2,4-D和6-BA的组合均可使红豆杉外植体30天的愈伤组织发生率达60%以上。

利用茎尖培养结合快速繁殖获得脱病毒苗,已得到脱毒苗的树种有枣树、苹果、柑桔、葡萄、香蕉等。例如利用脱毒后的组织培养技术生产出大批的脱毒枣树苗,解决了枣树病毒世世代代传下去影响产量的难题。脱毒的名贵花木,花朵又大又鲜艳,大大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2 植物人工种子

植物人工种子是近年来生物技术中发展迅速的领域之一。它在快速繁殖优良品种与无性系,固定杂种优势,简化育种程序,与基因工程、脱病技术等相结合方面,具有诱人的前景。虽然在松树、云杉、桉树、杨树、桑树、刺五加、葡萄等树种人工种子研究上取得较大进展,但对木本植物的大多数重要性状如抗病性、生长速度、果实味感等方面,还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作出鉴定,在实践应用上还有许多环节需要解决,所以木本植物人工种子的研究和应用,还应深入下去。

1.3 林木遗传育种

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遗传育种手段,对林木遗传改良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应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的树种中,已有毛白杨、小叶杨、泡桐、悬铃木、桑树、猕猴桃、苹果及柑桔等的再生植株获得成功。桉树在基因工程、遗传图谱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NA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也进展显著,有力地推动了育种进程。

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面,已有由粗柠檬叶肉原生质体与哈姆林甜橙胚性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经PEG诱导融合,培养出的杂种植株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叶片和植株形态介于双亲之间,表明是属柑桔种间体细胞杂种。继而又培养出金柑属与柑桔属的属间体细胞杂种。

1.4 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获得转基因树种

有报道应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的研究,获得杨树转基因植株。例如毒蛋白基因在杨树的转入,使害虫在植株上取食后会出现厌食症状而死亡。不过当前以木质素遗传的研究应用最受世人瞩目。因为木材所含的木质素在制浆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与化学药品才能被降解移除。木质素遗传工程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将树木的木质素含量或结构改变,以期减少制浆造纸的成本。据报道,台湾的学者已从林木选殖出木质素生物合成专一基因6个,例如将其中一个反转式OMT(O-methyl transferase)核酸构造,先后分别被转殖到杂交杨、颤杨、甜枫等树种中,转殖苗木的木质部却由白色转为红褐色,这由于醛基含量显著增加所导致的现象,也因为醛基含量的增加,使得木材所含的木质素在制浆时非常容易被降解移除,木材的颜色也很容易被还原成白色,明显提高了制浆速率。这一研究引起企业界重视。

根据研究报道,用基因组DNA对孝顺竹、凤尾竹、绿竹、白绿竹,以及板栗主栽品种(无性系),还有南方红豆杉,都先后进行了RAPD随机或多次扩增的DNA多态性分析。这些竹种和树种的RAPD指纹谱有助于对它们的分子生物研究,可直接提供遗传变异等方面的分子鉴定方法,亦为这些竹种、树种及板栗无性系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分子标记基础。

1.5 林产品的深精加工和特有物质物的开发利用

应用生物技术进行部分林产品的深精加工和特有物质(如天然药物等)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其研究和应用也引起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例如对天然色素研究与开发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化学合成色素大多数种类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而逐渐被天然色素所代替。据报道现已开发研究的色素树种有几十种,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木本药用植物较多,如银杏、杜仲、厚朴、喜树、三尖杉和南方红豆杉等都是重要的药用树种。其中有的经精深加工已投入工业化、商品化生产,产品行销国内外。又有报道从竹叶中提取竹叶黄酮作为中间体生产的医药保健品也已投入生产。喜树、三尖杉、红豆杉等又都是抗癌药物的原料,其中红豆杉的紫杉醇被美国癌症研究所誉为近10多年来发现最有效的抗癌药物。由于红豆杉资源有限,该树种又生长缓慢,因此,可经不断采割的再生枝叶引起了科技界和企业界的瞩目。我国在“八五”、“九五”和“863”计划中连续拨款投入工业化培养红豆杉细胞生产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研究,已达到60mg/L的世界先进水平,预计在新世纪将会生产应用。

2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研究和应用的几点建议和展望

2.1 继续深入研究植物组织培养,特别对珍稀濒危树种的植物组织培养,以保存和扩大这些树种的种资质源。建议对含特有物质的树种,应进行选优,运用组织培养手段快速繁殖以扩大资源。据研究报道,浙江有分布的南方红豆杉,其针叶中紫杉醇类的含量除

DB(10-deacetyl baccatin Ⅲ),都比枝条的含量高约2倍以上。而且这些成分主要的变异来源多来自不同的种源和单株间。以最重要的3种成分而言,针叶中紫杉醇、DB和BC(baccatin Ⅲ)*含量在最高种源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5、2444、142ppm,最低种源则为:6、68.0ppm;最高单株为:368、3605、142ppm,最低单株几乎不含此3种成分。因此要增加浙江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醇的产量,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高含量种源内的单株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或细胞培养。这应引起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建议科技界与企业界联手研究开发,其前途远大。

树木人工种子的研究和应用,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关,以争取应用于实践,产生经济效益。为了加速利用原生质体培养,应结合体细胞杂交和遗传转化等生物技术,有效地改良树种,进行深入研究以取得更大的成果。

2.2 今后遗传工程在林业上研究和应用有以下几点建议:(1)木质素遗传工程及木材形成的研究;(2)林木受损伤反应相关基因表现及抗病虫基因的林木遗传工程研究;(3)林木发育与成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3 应用生物技术对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林产品中特有物质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大有前途,应引起科技界和企业界的重视。在社会市场要求下,更应加强对林产品中特有物质种类及化学成分、结构的研究探索,以发现开发新的产品。例如在世界性中医药热的影响下,许多国家都对天然药物越来越感兴趣,这为我国中成药、保健食品等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竞争更加急烈,要使林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须加倍努力。

天然植物色素研究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且现在正掀起一股色素研究开发的热潮,应抓住机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开发新的天然色素,新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扩大色素资源,并使天然色素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强我国食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2.4 新世纪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及困境可能是能源。随着地球上化石燃料能源的不断耗尽,寻找再生能源及提高其利用率就显得格外重要。植物界中有许多能产“石油”的植物。这些植物大多是橡胶树的近缘,所含的汁液不仅丰富,而且有较高比例的碳氢化合物,如对这些液汁适当加工后,可与石油混合作为动力机的燃料。因此许多国家

*紫杉醇前驱物DB和BC与紫杉醇是紫杉醇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3种成分。

的科学家都在寻找和选育“石油”树。如美国发现的兰桉,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银合欢,巴西发现名叫可比巴的“石油树”等。我们也应着手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迎接

新世纪的挑战。

2.5 森林的废物木屑、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以往经酸碱水解,转化成微生物可利用的糖类,再供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醇燃料。但存在不少问题:酸解条件苛刻,对设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需要耐酸碱的设备,还会产生有毒的分解产物如糖醛、酚类物质,而且成本高。建议加强微生物混合发酵及纤维素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以期不远的将来,可能解决直接利用纤维素发酵乙醇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摆脱石油缺乏的困境。

参考文献

[1]铁铮等,用绿色迎接21世纪。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宋思杨,楼士林主编,生物技术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陈振荣,浅谈森林生物技术之研究与发展。台湾省林业试验所,1997,单行本014号

[4]何政坤等,台湾红豆杉天然母树枝叶紫杉醇类含量的变异与选种价值。台湾省林业试验所专讯,

1999,6(1):4-5

[5]赵长琦等,抗肿瘤植物药及其有效成份。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6]王桃云等,我国天然植物色素研究与开发初探。浙江林业科技,2001,21(4)

[7]李琴等,浙江省竹子产业发展现状与急需解决的问题。浙江林业科技,2001,21(3)

[8]史忠礼,植物组织培养在林业上的应用。植物生理学通讯,1980,(1):11-14

[9]李修庆,植物人工种子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0]Wang,S. H. et 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and biotechnology in woody plant. Peijia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5

[11]Shi Z. L. et al.,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nges during seed stratification of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and biotechnology in woody plant. Peijia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5,235-255

[12] 陈祖沛,21世纪广东林业生物技术发展对策。林业科技管理,1998,(4):16-18

[13] 丁之恩,胡芳名,经济林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现状分析研究。经济林研究,2000,18(4):9-11

[14] 罗美娟,安平,生物技术在桉树遗传改良中应用的现状与进展。林业科技通讯,1998(11):30-31

[15] 谭晓风,胡芳名,经济林研究与生物技术。经济林研究,1995,13(4):64-68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技术办法优选稿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技术办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财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项目 实 施 方 案 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紧紧围绕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防治工作实际,以控制重点区域主要有害生物为目标,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巩固湿地恢复与治理成果,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又好又快发展。 一、项目概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保护黑河湿地,建设生态张掖”的总体思路,强势推进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市区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使全市的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市区园林绿化水平及档次不断得到提升。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害虫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市区园林绿地中呈蔓延之势,导致蚜虫、槐木虱、红蜘蛛、蚧壳虫等病虫害危害不断加剧,给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和市区园林绿化苗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及我市生态环境安全。尽管我局采取了多项措施,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及防治工作,但由于病虫害发生面积大,防治资金严重短缺,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果不明显。为加强自然保护区及市区园林绿地有害生物检疫监测、宣传培训及防治工作,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确保黑河湿地资源生态系统安全和市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 二、指导思想

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大力加强重要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预报实施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确保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趋势得到较大缓解,扭转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局面,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序大幅度下降,促进森林健康成果。 项目实施内容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设,防治技术人员培训,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 二、项目目标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5‰以下,总体防治率达到85%以上,确保全市生态安全。 三、主要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 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14种,其中虫害7种,即松毛虫、天牛、木蠹蛾、杨舟蛾、刺蛾、叶甲、蚜虫。 病害7种,即褐斑病、炭疽病、软腐病、烟煤病、锈病、黑斑病、赤枯病。 需监测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对象有线虫病、黄斑星天牛、介壳虫等。 四、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化学农药,突出营林技术、生物农药及其它无公害杀虫剂防治措施。食叶害虫的无公害防治率要达到100%,对其它林业公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防治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穴状抚育或改变林相为主;天牛以诱捕器诱杀为主;其它病虫害以营林措施及修技抚育等为主。确保无公害防治率达标。 (一)松毛虫

我国生物技术现状的发展及展望

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课程:食品生物技术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2011 年5月23日

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摘要:生物技术是20 世纪后期人类科技史上最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它是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安全的重点。在我国生物技术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从政策、环境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来推动生物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重大科技计划,把生物技术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生物技术的发展步伐。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生物计划,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脑计划、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等。有些研究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生物技术研发体系,生物产业也初具规模,生物经济初见端倪。 关键词:生物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0前言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1]主要包括基因、细胞、酶、发酵等工程学科,近年来在医药、农业、食品、化工、能源、冶金、环保等领域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群。 目前,我国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生物技术与产业已经开始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生物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说,我国生物技术在让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加强有独立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努力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组建相关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秩序。 1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 1.1生物技术在我国的兴起 我国第一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始建于1919年,在北平天坛成立了中央防疫处--即今天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七十年代末开始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国家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被列为863计划之首,而且纳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促进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据统计,我国现有456个单位从事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其中医药领域的有165个,占36%,专业人员约6800人,

园艺植物研究法考试复习资料

《园艺植物研究法》 考试复习资料 A 名词解释 1、园艺(Horticulture):指园艺生产即种植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的技能和艺术,可相应地分为果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 2、科学(Scientia, Science):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或学问,是世界观、社会意识、人类经验总结、技术预测、人类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有关客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 科学的基本组成成分—① 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包括人的理论、思想和方法)。② 文献资料:参考文献(如书刊、杂志或其它信息资料)。③ 工具(仪器):仪器设备、各种原材料及用品等。 3、技术(Technology):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它方面的操作技巧,是可以买卖的物品和方法。 4、研究(Research—advanced study of a subject so as to learn new facts or scientific laws):对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进行探索性的考察。科学研究:就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新知识的探求。 5、观察: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直接感受观察对象提供的信息过程。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得感性材料最起始的手段,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必要步骤,各门学科都要用到它。观察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所以有人说“科学研究开始于观察。” 6、调查总结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条件(如自然和人文条件),通过系统调查,总结规律,提出措施或技术的方法叫调查总结研究法。 指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对果树本身、栽培技术、生产效果等进行系统调查、观测、记载,并根据结果进行概括总结、综合分析,以探索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等,为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7、田间试验法:指在大田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人为的处理与控制,以差异对比法的基础,以果树本身作为指示者进行一系列处理、观察、比较,来客观评定不同处理的效果与反应。 8、实验室实验:在完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果树本身和生产栽培的各种问题,从中找出规律。 9、植株类型(株型):在一定立地条件下,植株与其环境长期适应所形成的植株营养水平与结构类型。 10、树势:指果树生长势的强弱或果树生长发育状况的好坏。它是用新梢年长量和其它指标来表达的,用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不划分的。四级:旺—壮—中—弱;三至五级:强—中强—中—中弱—弱 11、叶面积系数:叶面积总和/取样的土地面积 12、产量:分为生物学产量、果实产量、市场产量、可利用产量、经济产量。 (1)生物学产量:从栽植到砍伐时的单位面积上的干物质量 (2)果实产量:生产期间的鲜果总量 (3)市场产量:按贸易等级和大小划分的有上市能力的果实量 (4)可利用产量:上市产量中可作为加工的那部分产量 (5)经济产量:一年生产经济器官的数量叫经济产量。 13、经济产量:一年生产经济器官的数量叫经济产量。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光合产量-消耗) ×经济系数=[(光合面积× 光合时间× 光合能力)-消耗] ×经济系数 14、果树营养诊断:就是从果树长相、物质种类和数量、植株形态来判断在各种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和创造高产、稳产、优质所需物质的程度和反应,即通过各种方法调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是处于缺乏、适当或过剩,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15、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指试验研究工作开展之前,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结 合园艺植物的特点和实验的实际条件来对试验做全面的规划和统筹安排,制定出合理的实验计划。 16、实验方案:指根据实验目的与要求而拟定的进行互相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它是整个实验工作的核心部分。 17、科技论文:又叫科学论文,是科学研究论文和技术试验报告的总称,是科技人员以文字形式总结成果、发展理论和阐明学术观点的论理性文章。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方案

县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我县分布的主要病虫害有:糖槭蚧、大球蚧、吐伦球坚蚧、堆粉蚧、春尺蠖、沙枣跳甲、鼠害等,寄主有:枣、桃、杏、酸梅、苹果、梨、沙枣、柳、杨、榆、槐、葡萄等林木及其苗木。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总体思路: 1、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森保方针,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实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加强检疫,严防病虫害的人为传播是预防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前提,要广泛开展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 3、采取实际步骤,大力推进以营林为主的治本措施。 (1)、培育良种壮苗,加强对抗病优良树种的引进工作。 (2)、根据分类经营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林种制定相应的营造混交林的标准。 (3)、加强低产林改造,有计划的将病虫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 (4)、加强林木的栽培管理,及时灌水、施肥,增强树势,合理修剪,保持树木通风透光,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可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以而减轻病虫危害。 一、蚧类害虫防治技术方案(大球蚧、糖槭蚧、吐伦球坚蚧)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

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二)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果树落叶(11月中旬)后,用清园剂(融杀蚧螨)100倍液或石硫合剂5波美度喷雾,这是压低蚧类害虫虫口基数的关键措施。 2、人工防治 (1)结合修剪,剪除虫口密度大的枝条,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2)冬季农闲时期,组织农民用毛刷刷除枝条上的蚧类害虫; (3)刮除老树皮,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 3、化学防治 对防效差的果园,可采取春季补防和若虫期防治的办法。 (1)杏、桃、巴旦木等树在3月5日至3月20日前,红枣在4月5日至20日,核桃在3月25日至4月5日,葡萄、石榴在开墩时,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初孵若虫期采用速扑杀、蚧虫毒、乐斯本1000-1500倍液喷雾。 二、春尺蠖防治技术方案 (一)防治对策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以适地适树和选择抗性树种为主的原则,以生物制剂、仿生农药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导,协调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口密度,压缩发生面积,切实控制其蔓延危害。 1、轻度发生区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全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重点 一、概念与名词 1、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又称微快繁,简称微繁, 应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在无菌条件下,把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如花药、胚珠、形成层、皮层、胚乳等),放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分化、繁殖,在短时间产生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完整新植株的技术。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与延伸。 2、试管外生根技术 ——试管外生根技术是指将组织培养茎芽的生根诱导与驯化培养结合在一起,直接将茎芽扦插到试管外有菌环境中,边诱导生根边驯化培养。该方法舍弃了组织培养苗在试管生根这一环节,不仅避开了瓶生根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和节省了育苗成本。 3、林业生物技术 ——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技术。(P8) 4、细胞全能性 ——是指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植株。(P26)5、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形成层组织、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和各种器官组织以及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6、胚珠培养 ——胚珠培养是将授粉的子房在无菌条件下解剖后,取胚珠置于培养基中培养的过程。有时也把胚珠连同胎座一起取下来培养。 7、离体叶的培养 ——在自然界,很多植物的叶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能从叶片产生不定芽的植物,离体叶培养指包括叶原基、叶柄、叶鞘、叶片、子叶在的叶组织的无菌培养。它大多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出茎和根。其中叶片培养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8、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材料进行遗传操作的技术,即对植物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进行离体诱导使其称为完整植株的技术。 9、外植体 ——外植体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10、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是将游离的植物细胞按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11、花粉培养 ——花粉培养也叫小孢子培养,是从花药中分离出花粉粒,使之成为分散的或游离的状态,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化,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2、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中除去细胞壁具有细胞全能性的裸露部分。 13、转基因林木 ——转基因林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林业生产或者林产品加工的森林植物。

(word完整版)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19-03-18T16:42:38.597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6期作者:王志成[导读] 近几年,人们利用有益生物和仿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对防治困难和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同样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防治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丰富。 王志成 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政府 摘要:近几年,人们利用有益生物和仿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对防治困难和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同样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防治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丰富。防治策略由简单的防治走向大规模化防、由单纯化防走向综合管理,由无公害防治向森林生态康复迈进,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概念;形势;防治策略 人类从事林业活动已有1万年的历史,有害生物问题也伴随而生,人们一直在寻求有效的防治途径。由简单的防治走向大规模化防、由单纯化防走向综合管理,由无公害防治向森林生态康复迈进,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然的发展趋势。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的解释为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通过检疫、测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鼠、草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称。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近些年,造林逐步加快,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机率,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传播和蔓延的总体趋势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态安全和森林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还有不少地区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象征着可持续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从而最大程度减小损失和危害,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森防检疫站充分发挥领导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领导工作考核目标,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对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业务指导机构要积极组织实施具体业务工作,搞好业务指导,确保防治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2 加强监测 监测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监测工作是各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是开展森林植物检疫的重点。监测对象要根据寄主树的种类,数年来发生有害生物的区域以及发展状况来确定。监测预警体系要做到对林业有害生物动态掌握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确定监测对象相应寄主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面积,根据林业资源分布状况和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分布情况,将各种寄主林分划分界定病虫害区。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确定有一定代表性,能覆盖病虫害常灾区和偶灾区或病虫害发生大面积的线路作为森林病虫害监测踏查路线。 3.3 科学防治 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科学化,科学地防治森林病虫害,改善防治的手段,林业有害生物治理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利用微生物制剂、天敌昆虫、益鸟等有益生物防治有害生物,能减少能源浪费、节省防治成本、降低环境污染、能够持续而长久地发挥其控制效果。因此,要加强推进生物防治示范区建设,提高生物防治比例。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目前,生物化防治的技术手段逐渐专业和成熟,育种过程采用基因工程(转基因育种),利用基因组重组结合的原理,培育出各种植株,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对基础实用型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应当面向基层,以达到扬长补短、相互促进、科技兴防的目的。科学有效地使用先进的病虫害的防治器械与药物,减少其危害。 3.4 加强检疫,强化宣传 当前国际以及国内各地间的人员的交往和产品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危险有害生物的传播机率也随之增加。所以,要按照我国的检疫政策法规认真贯彻执行,要严格管理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从源头抓起,切断传播源。把舆论宣传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防治方针和防治技术等。工作人员在检疫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等国家和地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条例,使森林保护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正规化道路。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3.5 增加投入资金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保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把森防补助资金重点投资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监测预防上。投入方式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林业有害生物由经营者自己防治,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以及个人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防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减灾防灾计划之中,增加监测、防治、宣传和检疫有害生物设备、基础建设等资金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利用从受益人手中收取的补偿资金,做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经费。 参考文献: [1] 唐冠忠.试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森林生态康复[J].河北林业科技,2009,(03). [2] 宋玉双.论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6,(03). [3] 刘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中国林业,2009,(11A).

生物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生物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生物工程以及发展生物工程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当代的生物技术和研究成果,并对生物工程的发展前景做了简单的叙述。 关键词:生物工程酶工程工程前景 1 什么是生物工程 遗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它通过人工转移或重组DNA大分子,增加生命体的基因种类,从而重新安排、设计人类所需要的新生命。生物工程就是把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知识直接或间接地用于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工艺学。一般认为它主要包括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学工程和发酵工程。 繁衍或用传统的选择自发突变的方法既快又好。如育种,用传统的选择自发突变的方法比自然界进化产生新组合性状的速度快一万倍,而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则快一亿倍。 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和细胞杂交等。前者

是把植物的胚轴、叶片、茎段、根、花茎、花粉、胚、分生组织等离体培养成为植株。后者是指把植物的细胞,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除去细胞壁,变成原生质体,在融合诱导剂促进下,使甲、乙两个种的细胞完成融合过程,继而培养成杂种植株。 酶工程是利用生物学使一种物质转化为另种物质的方法。酶工程避开了传统化学转化所需要的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苛刻条件,在化学工业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发酵工程就是利用不同的微生物,在无氧或有氧条件下,将各种不同的原料转化成各种不同的物质,如酒精、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2 发展生物工程的重要意义 人类在长期科学和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很多创造生物新类型的手段。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还是有性杂交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种间、属间远缘杂交往往不易成功,至于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如动物与细菌之间,就更不可能了。然而基因工程却可以越过这个杂交屏障,发挥它自己的特长。它不但能把不同微生物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而且还能使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

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 熊宗贵

第二章生物药物概论 一、生物药物生产原料选择的主要原则、生物药物的特性及种类。 主要原则:有效成分含量高,原料新鲜;来源丰富,易得;原料产地较近;杂质含量少;原料成本低;易提取。 特性:(1)药理学特性:治疗的针对性强;药理学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2)生产、制备中的特殊性:原料中的有效物质含量低;稳定性差;易腐败;注射用药有特殊要求。 (3)检验上的特殊性:要有理化检验指标,与生物活性检验指标。 分类: 按药物化学本质与化学特性分类:(1)氨基酸及基衍生物类(2)多肽与蛋白质类(3)酶与辅酶类(4)核酸及其降解物与衍生物类(5)糖类(6)脂类(7)细胞生长因子类(8)生物制品类(9)小动物制剂(10)动物器官或组织制剂。 按原料来源分类:(1)人体组织(2)动物组织(3)植物组织(4)微生物(5)海洋生物来源的药物。按生理功能与用途分类:(1)治疗药物(2)预防药物(3)诊断药物(4)其她。 二、生物药物提取分离制备方法的工艺过程。在对生物药物进行提取操作时,选择提取试剂需注意的问题。 工艺流程:1、生物药物原料的选择、预处理与保存(保存方法: 冷冻法,-40℃;②有机溶剂脱水法;③防腐剂保鲜,多用于液体)。 2、生物药物的提取:(1)生物组织与细胞破碎:磨切法,压力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震荡破碎法,自溶法,酶溶法(2)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考虑提取剂的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注意温度、变性剂等因素)。 3、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1)蛋白质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沉淀法,亲与层析法,疏水层析法(2)核酸类药物的分离纯化:提取法,发酵法(3)糖类:沉淀法,离子交换层析法(4)脂类:沉淀法,吸附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5)氨基酸类: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 试剂的选择:1、对所需要提取的活性成分溶出度较高,对杂质较低。2、不破坏活性成分。3、利于后续预处理。4、对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回收与处理。5、对设备要求不高。6、成本较低。7、最好对人体无害。 第三章基因工程制药 一、基因工程制药的主要工艺过程。 获得目的基因→组建重组质粒→构建基因工程菌(或细胞)→培养工程菌→产物的分离纯化→质量控制→产品检验包装 二、什么就是目的基因?有几种获取方法?用于构建基因工程菌的目的基因应该达到什么要求? 目的基因既就是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一般也就是接受目的基因的细胞或个体原本没有的基因。 获取方法:(1)直接从生物体中提取总DNA,构建基因文库,从中调用目的基因;(2)以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互补的DNA片段;(3)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特异性地扩增所需要的目的基因片段(4)化学合成法;⑸逆转录(RT)-PCR法合成cDNA。 基本要求:不含多余干扰成分,纯度高;片段大小适合重组操作;结构、序列正确,达到一定数量。 三、基因工程克隆细胞与表达细胞、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其各自特点。 克隆载体:1、具备复制原点,在宿主细胞内必须能够自主复制。2、有一个或多个用于筛选的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承包合同书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承包 合同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承包合同书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乙方承包XX县XX镇面山及县境内高速公路沿线林业有害生物承包防治事宜,特订立本合同,以资信守。 一、承包内容 (一)工程名称:林业有害生物承包防治 (二)防治面积:每代X万亩 (三)承包内容: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形式,乙方负责春、秋两代松毛虫的防治工作。 (四)防治单价及金额:单价X元/亩,总金额: XX 万(元)。防治药物由林业局代购20吨,6500元/吨,共13万元,其余及秋季所需药物由防治公司负责,防治工费为XX万元。 二、防治时间 2015年3月20日-4月25日;2015年8月-9月。 三、结算方式 (一)春代防治结束并验收达标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防治工费的50%费用(8.35万元)。 (二)秋代防治结束验收达标后再次支付剩余合同防治工费的50%费用。 (三)乙方提供报账所需票据。甲方现金或转账至乙方指定账户。 四、承包防治服务标准

按合同签订附件《2015年松毛虫防治作业设计》(以下简称《作业设计》)中所提出的技术要求标准进行技术服务,并按《作业设计》标准进行施工验收。 五、甲方责任 (一)甲方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宣传施药过程中防止人畜中毒的注意事项和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做好喷洒质量监督管理。 (二)在承包期内应配合乙方工作,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施工结束后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防治效果验收。 (三)对乙方服务质量不满意,应及时主动告知乙方,并提出合理建议双方共同协商,不断完善服务措施。 (四)按时支付工程款项,保证乙方正常施工。 六、乙方责任 (一)乙方在防治过程中及防治后,上岗防治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防治作业操作规程,保证防治质量和防治作业安全,不能使原有生态遭到破坏,严防机械起火引发森林火灾,否则一切法律后果由乙方自负。 (二)防治过程中乙方须遵循安全生产措施进行防治,做好安全施工培训,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在防治过程中发生的人畜中毒和伤病事故等一切意外事故由乙方自理,甲方概不负责。 (三)甲方如需调整防治地块及范围,乙方需配合调整防治。

林业工程师资料

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 (1)现代林业的概念和内涵。 定义是,现代林业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追求森林多种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实际供给能力,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方式。 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和建设目标。 特征:①现代林业是适应现代需求产生的林业发展方式;②现代林业旨在追求森林的多样产出;③现代林业是通过不断调整森林经营结构和产业结构并使结构不断优化来满足现代需求的;④现代林业是高度社会化的林业;⑤现代林业是高效及可持续的林业。 我国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中必须抓好林业生态安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文明等三方面内容发展现代林业是林业工作的总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林业工作的总目标,促进科学发展是林业工作的总要求,三者紧密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的核心和主题,共同成为林业建设的旗帜和方向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林

业的多种功能,努力提高林业的多种效益,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 (3)我国现代林业的“六大工程”和“五大转变”的内容。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 2 退耕还林工程 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4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5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6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4)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及其原则。 森林永续利用指的是一定经营范围内永远、持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森林可持续经营涉及的是如何经营有形的森林资源,特别是指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经营管理。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主题。 (5)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概念及其特征。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宏观上制定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规划与政策,对森林的无序采伐和破坏加以制约和限制;二是微观上对经营对象实施必要的经营管理技术,

林业生物技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 1.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2. 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_____的理论概念;1943 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 _________℃。 5.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 6.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__________培养基,其特点是_________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 7.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8.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9. 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培养毛叶曼陀罗花药获得_________,这促进了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研究。 11. 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法灭菌。 12.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_____状态,并形成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13. 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_mm、带__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14. 原生质体的分离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法。 15.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 16.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可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17. 组织培养中有三大不易解决的问题,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White培养基__________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 19. 在无毒苗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__________,而与脱毒效果成__________。 20. 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__培养两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技术方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技术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财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项目 实 施 方 案 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紧紧围绕我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及防治工作实际,以控制重点区域主要有害生物为目标,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巩固湿地恢复与治理成果,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又好又快发展。 一、项目概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保护黑河湿地,建设生态张掖”的总体思路,强势推进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市区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使全市的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市区园林绿化水平及档次不断得到提升。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害虫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市区园林绿地中呈蔓延之势,导致蚜虫、槐木虱、红蜘蛛、蚧壳虫等病虫害危害不断加剧,给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和市区园林绿化苗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危及我市生态环境安全。尽管我局采取了多项措施,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及防治工作,但由于病虫害发生面积大,防治资金严重短缺,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果不明显。为加强自然保护区及市区园林绿地有害生物检疫监测、宣传培训及防治工作,防止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确保黑河湿地资源生态系统安全和市区园林绿化建设成果, 二、指导思想 大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大力加强重要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预报实施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确保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趋势得到较大缓解,扭转林业有害生物严重发生的局面,使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序大幅度下降,促进森林健康成果。 项目实施内容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设,防治技术人员培训,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 二、项目目标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以下,总体防治率达到85%以上,确保全市生态安全。 三、主要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 全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14种,其中虫害7种,即松毛虫、天牛、木蠹蛾、杨舟蛾、刺蛾、叶甲、蚜虫。

林业标准汇总

1996年-2013年山西省林业地方标准整理目录(合计:21) 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号分类提出单位发布日期 1 枣树栽培与管理规程DB14/T 116-2004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4月1日 2 核桃栽培与管理规程DB14/T 117-2004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4月1日 3 红脂大小蠹综合管理技术规程DB14/T 569-2010 林业山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2010年9月10日 4 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DB14/T 573-2010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省林科院2010年11月20日 5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4/T 136-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0年12月30日 6 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DB14/T 642-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7 造林绿化苗木起运技术规程DB14/T 643-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8 林木大苗栽植技术规程DB14/T 644-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9 主要林木品种审定规范DB14/T 645-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10 油松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DB14/T 646-2011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种苗管理站2011年12月18日 11 白皮松育苗技术规程DB14/T 697-2012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2年12月20日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规范DB14/T 698-2012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2年12月20日 13 裂枣防腐技术规程DB14/T 699-2012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2年12月20日 14 容器苗脱袋造林技术DB14/T 700-2012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2年12月20日 15 油松与侧柏密度动态调控技术规范DB14/T 824 -2013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3年12月25日 16 枣树裂果综合防控栽培技术规程DB14/T 825-2013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3年12月25日 17 枣树病害无公害防控技术规程》DB/14 T 826-2013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3年12月25日 18 落叶松鞘蛾性信息素应用技术规程DB14/T 830-2013 林业山西省林业厅2013年12月25日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概况及展望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研究和应用的概况及展望* 史忠礼1,高智慧1,俞世群2,江志标2 (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23;2.浙江省桐庐县林业局) 摘要:本文综述了树木种苗快速繁殖,优良树种选育,部分林产品的深精加工,以及林产品中特有物质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概况及展望。 关键词:生物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人工种子;精深加工 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今后林业的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必须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吸收利用生物技术的新成果、新成就,发展完善传统技术,把两者结合起来,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技术,通过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为人类提供所需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跨学科技术。生物技术自七十年代崛起以来,发展异常迅猛,现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人类经济发展及生产生活产生在影响,在农业上将导致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并已渗透到林业科技与生产的许多领域,在某些方面开始形成新的产业。 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研究与应用,早已引起林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如1993年就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了有关生物技术的国际学术会议。现搜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一概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和应用的展望,以供讨论。 1 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1.1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虽然在林业研究应用比农业起步较迟,但在有关科研院校等部门的努力下,已取得许多研究应用成果,约有几十个树种能够借助组织培养的手段,进行快速繁殖。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用材、经济树种和花木等实现了工业化、商业化生产,有的建成“植物微型繁殖中心”等。如桉树是我国南方一些省、区植树造林的重要优良树种,经选用“雷林1号”优良桉树,以组织培养和常规营养繁殖相结合的方式,种苗生产规模已达到年产百万苗的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华北地区通过工厂化培育毛白杨优良种苗的生产也达到年产百万株的水平,对当地造林绿化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2001年“浙江省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研讨会”入选论文。

林业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 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社会的技术。 2、生物技术领域三个里程碑:首先是1952年,Watson和Crick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第二个里程碑是1973年Herbert Boyer和Stanly Cohen建立了DNA重组技术;第三个里程碑是1984年Kary Mullis等人提出了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技术。 3、标准PCR技术三个步骤:1、DNA变性:双链DNA模版在热(90~96℃)作用下氢键 断裂,形成单链DNA;2、退火:系统温度降低(55~65℃),引物与DNA模版结合,形成局部双链;3、延伸:在适当温度(70~75℃)下,Taq酶使DNA序列从引物的5’→3’端延伸,合成与模版互补的DNA链。 4、形成林业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 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 林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特征:(1)林业生物技术是以森林群落(森林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生物反应器进行产品生产。(2)林业生物技术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服务。(3)林业生物技术克服物种间生殖隔离,以各种来源的目的基因定向培育林木新品种。5、林业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其中生态产品成为最短缺、 最急需大力发展的产品。 6、林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⑴、优质、高抗、速生林木良种培育:主要包括树种、竹藤、 花卉等植物的功能基因组学,木材形成、抗逆、抗病虫等性状的基因解析,木本植物速生、优质、高抗的分子育种,林木种质资源的指纹鉴定,林木抗逆能力的定量测评及早期预测筛选技术;⑵、良种苗木工厂化繁育:林业生产的关键是良种培育和优质种苗生产。包括老树幼化和快速繁殖,老树幼化是良种繁殖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成为名特优新林木花卉良种繁育的重要手段;⑶、有益天然产物离体生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生物反应器生产次生代谢产物造福人类;⑷、其他林业生物技术:包括林业蛋白质工程、酶工程、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药材生物技术等。 7、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 息,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植株。 8、细胞再分化,即脱分化后的分生细胞(愈伤组织)在特定的条件(离体培养)下,重新 恢复细胞分化能力,并经历器官发生形成单极性的芽或根,或经历胚胎发生形成双极性的体细胞胚,进一步发育成完整植物体,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再分化。 9、植物细胞保持全能性必要条件:⑴植物细胞保持形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基因 组);(2)植物细胞的遗传信息不能有任何的修饰或改变。 10、基本培养基的离子组成、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诱变剂、渗透调节剂、抗生素 等化学因素,温度、光照特别是紫外线、湿度、通气状况等物理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11、植物细胞的死亡根据其起因可分两大类:病理性死亡和生理性死亡。 12、分生组织实现细胞全能性的途径:(1)由分生组织直接形成芽而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2)由分生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实现细胞的全能性;(3)游离细胞或原生质体形成胚状体,由胚状体直接重建完整植株,或制成人工种子后再重建植株。 13、植物器官培养:即离体无性繁殖,是指对植物某一个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或器官原基在人 工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的技术,包括根(段)培养、茎(段)培养、叶片培养、幼果培养以及种子和胚胎的培养等。 14、离体材料的形态发生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的:器官发生途径和胚状体发生途径。 15、常见的营养器官培养包括根段培养、茎段培养以及叶培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