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运算评估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运算评估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运算评估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运算评估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幂的运算评估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

A.30+2-1=

1

1

2

B.10-4÷10-2=0.01 C.a2n÷a n=a2 D.()

3

3

1

3

2

8

b

ab

a

-

-

-=-

2.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 A.a m÷a m=a0=1 B.a m÷(a n÷a p)=a m-n-p

C.(-x) 5÷(-x) 4=-x D.9-3÷(3-3) 2=l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x8÷x4=x2 B.a8÷a-8=1 C.3100÷399=3 D.510÷55÷5-2=53

4.100m÷1000n的计算结果是 ( ) A.100000m-n B.102m-3n C.100mn D.1000mn

5.若1

x

=2,则x2+x-2的值是 ( )

A.4 B.

1

4

4

C.0 D.

1

4

6.在等式a m+n÷A=a m-2中A的值应是 ( ) A.a m+n+2 B.a n-2 C.a m+n+3 D.a n+2

7.a2m+4等于 ( ) A.2a m+2 B.(a m) 2 a4 C.a2·a m+4 D.a2 a m+a4

8.x m+1 x m-1÷(x m) 2的结果是 ( ) A.-l B.1 C.0 D.±1

9.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

①0.000 126=1.26×10-4 ②3.10×104=31 000

③1.1×10-5=0.000 011 ④12 600 000=1.26×106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2

3

×103) 2×(1.5×104) 2的值是 ( )

A.-1.5×1011 B.1014 C.-4×1014 D.-1014

11.下列各式中-定正确的是 ( )

A.(2x-3) 0=1 B.π0=0 C.(a2-1) 0=1 D.(m2+1) 0=1

12.计算

20082009

11

22

????

-+-

? ?

????

的结果是 ( )

A.

2009

1

1

2

??

+

?

??

B.

2009

1

2

??

- ?

??

C.

2008

1

2

??

- ?

??

D.

2009

1

2

??

?

??

13.若26m>2x>23m,m为正整数,则x的值是 ( )

A.4m B.3m C.3 D.2m

14.在算式a m+n÷( )=a m-2中括号内的式子应是 ( ) A.a m+n+2 B.a n-2 C.a m+n-2 D.a n+2

15.(2×3-12÷2)0结果为 ( ) A.0 B.1 C.12 D.无意义

16.结果为a2的式子是 ( ) A.a6÷a3 B.a4 a-2 C.(a-1) 2 D.a4-a2

17.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 A.a4 a2=a8 B.b3+b3=b6 C.x5+x2=x7 D.x x7=x8 18.(-2a3) 2等于 ( ) A.4a5 B.4a6 C.4a9 D.-4a6

1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x5 x=x5 B.x5-x2=x3 C.(-y) 2 (-y) 7=y9 D.-y3·(-y) 7=y10 2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x10÷(x4÷x2)=x8 B.(xy) 6÷(xy) 2=(xy) 3=x3y3

C.x n+2÷x n+1=x-n D.x4n÷x2n x3n=x-n

21.计算25m÷5m得 ( )

A.5 B.20 C.5m D.20m

22.1纳米=0.000 000 001米,则2.5纳米应表示为 ( ) A.2.5×10-8米 B.2.5×10-9米 C.2.5×10-10米 D.2.5×109米2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北京2008奥运会场馆之一,它的外层膜的展开面积约260 000平方米,将26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

A.0.26×106 B.26×104 C.2.6×105 D.2.6×106

2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a2 a3=a6 B.(-y2) 3=y6 C.(m2n) 3=m5n3 D.-2x2+5x2=3x2 25.国家教育部最近提供的数据娃示,2008年全国普通高考计划招生667万人,这一数据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 ) A.6.6×106 B.66×106 C.6.7×106 D.67×106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26.a2·(-a)2=____________.

27.(x2)-3·(x3)-1÷x=____________.

28.-b2·(-b) 2 (-b3)=_____________.

29.(x-y) 2 (y-x) 3=______________.

30. 0.1252008×82009=_____________.

31.-4n÷8n-1=_____________.

32.a3 __________ a m+1=a2m+4

33.已知10a

=5,10b=25,则103

a-b

=____________.

34.已知Ax n+1=x2n+1,则A=_____________.

35.0.258×643×258×48=______________.

36.-52×(-5) 2×5-4=_____________.

37.(a2) 2 (a b) 3-(-a2b) 3(-a)=______________.38.(-a)6÷(-a)3=____________.

39.a2 a5÷a6=____________.

40.50×5-2+25-1=____________.

41.m3·(m2) 6÷m10=___________.

42.-x m+1÷x m-1=___________.

43.(a m-1) n÷a mn=___________.

44.若22n=4,则n=__________.

45.若64×83=2x,则x=___________.

46.若x3=(-2) 5÷(1

2

)-2,则x=____________.

4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 000 125=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48~51题每小题4分,52、53题每小题5分,共26分) 48.(-3a3) 2÷a2

49.x n+1 ÷x n-1(x n) 2 (x≠0) 50.x5 x4-x6·x2·x

51. ( -3) 0+(-1

2

)3-(

1

3

)-2

52.3x2·x n-2+3(-x) 2·x n-3·(-x) 53.(-3×3-2)-3-(-32) 2÷32×20090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B 6.D 7.B 8.B 9.C 10.B 11.D

12.D 13.A 14.D 15.D 16.B 17.D 18.B 19.D 20.A 21.C 22.B

23.C 24.D 25.C

26.a 4 27.101

x 28.b 7 29.(y -x) 5 30.8 31.-23-n 32.a m

33.5 34.x n 35.4

36.-1 37.0 38.-a 3 39.a 40.1 41.m 5 42.-x 2 43.1

n

a 44.1 45.15 46.-2 47.1.25×10-7

48.解:(-3a 3) 2÷a 2 =9a 6÷a 2 =9a 6-2=9a 4

49.解:x n+1·x n -1÷(x n ) 2 =x (n+1)+(n -1)-2n =x 0=1

50.解:x 5·x 4-x 6 x 2 x=x 9-x 29=0.

51.解:()32

01111

31982388π-??

??

??

-+--=+--=- ? ? ???????

52.解:原式=3x n -3x n =0.

53.解:(-3×3-2)-3-(-32) 2÷32×20090=-27-9×1=-36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一、说教材: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测量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 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初步会画出平行 四边形底上的高。 说教法:新教材的引入方法与以往的不同,是采用两条等宽色带进行交叠后产生 的四边形来引入平行四边形的。首先突出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的形象,然后再 到“边”(面的边缘)。教学分两两个环节。第一步是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 察两条互相平行的透明色带交叠出的四边形,进而观察这些四边形的特点。学生 通过操作、比较、思考后发现:这些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然后引导学生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给出数学记号。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一方面可以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认识。 第二步是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条边都可以为底边,那么从底边的对边上的一点出发做底边 的垂线,该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该底边上的高。然而“高”的概念对学生来 说不容易建立,以为学生在生活经验中的高,往往是身高、树高、塔高等,指的 是直立于地面上的对象的高度,隐含着垂直的定义。因此教材中,我从垂线这一 概念引入,再通过垂线段建立起高的概念,同时进行操作观察,这些高的位置与 关系。从中得出:同一底边上可以画出无数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相等,但在一 般情况下,我们只要作一条高就可以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如形外高的操作,或者底不是水平方向的怎样操作高等,从而拓宽了学生对平面图形中“高” 的认识。 19.1平行四边形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2、掌握平行四边形底和 高的概念,并初步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高。 [过程与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会画出 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高。【教学难点】: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教学 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练习:幂的运算(经典——含单元测试题)

幂的运算 1.填空: (1)-23的底数是,指数是,幂是. (2) a5·a3·a2= 10·102·104= (3)x4·x2n-1= x m·x·x n-2= (4)(-2) ·(-2)2·(-2)3= (-x)·x3·(-x)2·x5= (x-y)·(y-x)2·(x-y)3= (5)若b m·b n·x=b m+n+1 (b≠0且b≠1),则x= . (6) -x·( )=x4 x m-3· ( )=x m+n 『检测』 1.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a)(-a)2=-a3 B. –2x2(-3x) = -6x4 C. (-a)3 (-a)2=-a5 D. (-a)3·(-a)3 =a6 2.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3a5-a5=2a5 B. 2m·3n=6m+n C. (a-b)3 (b-a)4=(a-b) D. –a3·(-a)5=a8 3.a14不可以写成() A.a7+a7 B. a2·a3·a4·a5 C.(-a)(-a)2·(-a)3·(-a)3 D. a5·a9 4.计算: (1)3x3·x9+x2·x10-2x·x3·x8(2)32×3×27-3×81×3 同底数幂的乘法 『基础过关』 1.3n·(-9)·3n+2的计算结果是() A.-32n-2 B.-3n+4 C.-32n+4 D.-3n+6 2.计算(x+y-z)3n·(z-x-y)2n·(x-z+y)5n (n为自然数)的结果是() A.(x+y-z)10n B.-(x+y-z)10n C. ±(x+y-z)10n D.以上均不正确 『能力训练』 3.计算: (1) (-1)2m·(-1)2m+1 (2)b n+2·b·b2-b n·b2·b3 (3)b·(-b)2+(-b)·(-b)2(4)1000×10m×10m-3 (5)2x5·x5+(-x)2·x·(-x)7 (6)(n-m)3·(m-n)2 -(m-n)5 (7)(a-b)·(a-b)4·(b-a) (8)(-x)4+x·(-x)3+2x·(-x)4-(-x)·x4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0幂的运算(提高)知识讲解

幂的运算(提高) 【学习目标】 1. 掌握正整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2. 能用代数式和文字语言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m n m n a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要点诠释:(1)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底数可以是任意的实数,也可以是单项式、 多项式. (2)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 即m n p m n p a a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 (3)逆用公式:把一个幂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同底数幂的积,其中它们的底数 与原来的底数相同,它们的指数之和等于原来的幂的指数。即 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要点二、幂的乘方法则 ()=m n mn a a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m n p mnp a a (0≠a ,,,m n p 均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 ()() n m mn m n a a a ==,根据题目的需要常常逆用幂的乘 方运算能将某些幂变形,从而解决问题. 要点三、积的乘方法则 ()=?n n n ab a b (其中n 是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 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要点诠释:(1)公式的推广:()=??n n n n abc a b c (n 为正整数). (2)逆用公式:()n n n a b ab =逆用公式适当的变形可简化运算过程,尤其 是遇到底数互为倒数时,计算更简便.如:1010 101122 1.22???? ?=?= ? ????? 要点四、注意事项 (1)底数可以是任意实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 (2)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只有当底数相同时,指数才可以相加.指数为1,计算时不要 遗漏. (3)幂的乘方运算时,指数相乘,而同底数幂的乘法中是指数相加. (4)积的乘方运算时须注意,积的乘方要将每一个因式(特别是系数)都要分别乘方. (5)灵活地双向应用运算性质,使运算更加方便、简洁.

【免费下载】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试卷

初中数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数学(满分:15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一二三总分合分人题号1-89-1819202122232425262728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 ) .如图,数轴上所表示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 、x≤2 B 、-1≤x≤2 C 、-1<x≤2 D 、x >-1.在代数式① ;② ; ③ ;④中,属于分式的有 ( x 25y x +a -211-πx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k y x =A 、(,3) B 、(,3) C 、(-3,-1) D 、(3,-1)1313-.若=,则的值为 ( a b b -13a b A 、 B 、 C 、 D 、 32233443 题号12345678答案2011.04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

初中数学5.如图所示,点P 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一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 k x 如果构成的矩形面积是4,那么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y=- B 、 y= C 、y=- D 、y=2x 2x 4x 4x 6.不等式21x <2的非负整数解有 ( )A 、 4个 B 、 5个 C 、3个 D 、2个7.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 ) (第7题)A 、B 、C 、D 、8.如果从一卷粗细均匀的电线上截取1米长的电线, 称得它的质量为克,再称a 得剩余电线的质量为克, 那么原来这卷电线的总长度是 ( ) b 、(+1)米 C 、(+1)米 D 、(+1)米b +1b a a +b a a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目中的横线上)9.不等式的解集为 。13x -≥-10.若当x 满足条件___________,分式有意义。121+x 11.点A 在函数的图像上,则点A 的坐标可为 。(写出一个即可)6y x =-12.在比例尺为1︰20000的地图上测得AB 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8cm ,则AB 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 km 。13.已知反比例函数(x<0),当m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2m y x -=14. 使不等式成立的最小整数解是 。2010x x +>??->?问题,而且可保障中,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况下与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卷安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6.第十二章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

《幂的运算》练习题

《幂的运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计算(﹣2)100+(﹣2)99所得的结果是() A、﹣299 B、﹣2 C、299 D、2 2、当m是正整数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1)a2m=(a m)2;(2)a2m=(a2)m(3)a2m=(-a2)m(4)a2m=(﹣a2)m.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x+3y=5xy B、(﹣3x2y)3=﹣9x6y3 C、D、(x﹣y)3=x3﹣y3 4、a及b互为相反数,且都不等于0,n为正整数,则下列各组中一定互为相反数的是() A、a n及b n B、a2n及b2n C、a2n+1及b2n+1 D、a2n﹣1及﹣b2n﹣1 5、下列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5+a5=a10;②(﹣a)6?(﹣a)3?a=a10;③﹣a4?(﹣a)5=a20;④25+25=26.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若a2n+1·ax=a3那么x等于( ) A.n+2 B.2n+2 C.4-n D.4-2n 二、填空题 7、若2m=5,2n=6,则2m+2n= _________ . 8、(x-y)2n+1·(x-y)2n+1=(y-x)2·(x-y)( )= (x-y)n+4·(x-y)( )。

9、a·a30+(-a)32= a( )+ (-a)·(-a)31=(1+a)·( ) 31。 10、已知10a=3,10β=5,10γ=7,试把105写成底数是10的幂的形式_________ . 三、解答题 11、已知3x(x n+5)=3x n+1+45,求x的值. 12、已知2x+5y=3,求4x?32y的值. 13、已知25m?2?10n=57?24,求m、n. 14、已知a x=5,a x+y=25,求a x+a y的值. 15、若x m+2n=16,x n=2,求x m+n的值. 16、比较下列一组数的大小.8131,2741,961 17、若(a n b m b)3=a9b15,求2m+n的值.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幂的运算

教学设计 8.1 幂的运算 ----- 幂的乘方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幂的乘方,是对幂的意义的理解、运用和深化.让学生体会幂的乘方运算是一种比乘法还要高级的运算,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本节内容又是整式的乘法的主要依据,也为后面学习方程、函数做了准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乘方,并掌握代数式的意义,这为本课奠定了基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学生已学习了乘方的意义﹑幂的意义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为学习幂的乘方运算在教学中提供了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了保证. 二、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幂的乘方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 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的性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正确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难点: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探究过程及运用. 四、教学方法分析及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以“体验-归纳-概括”为主要线索,在合作探索与交流中获得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和发展.把幂的乘方的性质应用于计算,培养学生使用一般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能力. 学法指导: 关键是准确理解幂的乘方公式的意义,只有准确地判别出其适用的条件,才可以较容易地应用公式解题.本节主要学习幂的乘方性质后,学习了幂的两个运算性质,深刻理解幂的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幂的乘方运算.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幂的意义是什么? 2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情境导入: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210cm,则它的体积是多少? 议一议: ()3 210 怎样计算呢? 完成教材P47页填表: 设计意图:从实例引入课题,强化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幂的乘方运算因实际需要而生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反思问题,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进入新课做准备. (三)探究新知: 计算下列各式 (1) ()4 26=26×26×26×26= 22226+++=86 (2) ()3 22= 22×22×22= 2222++ = 62 (3) () 2 m a = m a ? m a =m m a += 2m a (4) ()4 m a = m m m m a a a a ???=m m m m a +++=4m a 你能猜想出()n m a 的结果吗? () m n a n m m m m a a a a =???个 ( 乘方的意义) n m m m m a ++???+=个 (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 mn a = () n m a =mn a (m 、n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一般”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也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严谨性,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四)合作学习: 例2 计算 (1)()3 510 (2)()2 4x (3)()3 2a -

(完整)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摘自:《慈利县教师进修学校》 一、教材总体思路分析 1.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有:实数、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勾股定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四边形、位置的确定;数据的代表。 其中无理数的发现、实数系统的建立和函数概念是本学段知识的重点也是和难点,实数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而函数以及函数思想与其他知识的广泛联系也是重心之一。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初等几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理之一。通过拼、摆或图形的割、补,使得这一重要几何事实得以确认。由于发现及证实它成立的方式非常多且富于变化,因此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通过学习,可以把静止的图形看成是基本图形经过位移而得到,提供了对复杂图形进行分析的新视角,还可以对“几何变换”有直观的感受。《位置的确定》从源头上突出了坐标法产生的思想,直角坐标系是实现坐标法的一种选择,建立坐标系把数轴拓展到平面,是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桥梁。“变化的鱼”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加强了几何变换与坐标表示及坐标变化联系起来,从数与形两个方面感受图形变化的数学内涵。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本册提供了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三种量度,力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的方法,更好地处理数据。 2.教材设计与内容的组织有如下考虑。 (1)无理数的发现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引发,出现在勾股定理之前。教科书遵循了人类认识数学的历史顺序,把勾股定理放在实数学习的前面,成为发现无理数的直观背景,自然地表明无理数存在的客观性,同时对无理数研究的必要性作出合理的解释。实数集中的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并不像想像的那样容易被学生接受,说服的办法也是借助几何解释和理性思考。这样处理须注意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边长的数据应暂时在有理数范围内选取,在此两章学完之后,可以回过头来在实数范围内重新讨论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在我们讨论一个平方等于2的数时,发现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进一步引出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概念的产生,同时也是对有理数概念的强调,应重视在现实背景中对实数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估算的要求。 (2)先研究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再进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这样几何变换就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而且作为一个工具去研究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增加了一个考察问题的视角。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章中,通过观察和归纳,概括出变换的概念;通过操作和思考,探索出变换的相关性质;通过作图和图案设计体察复杂图形中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下一章中通过探索四边形的性质加深对变换自身的理解,逐步形成结构性认识。教学中突出其方法特性,充分发挥其数学教育价值。 (3)一次函数的学习放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前面,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使得学生有机会尝试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特征的过程,以加深对函数意义的理解;其次,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和考察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给出方程的一种直观解释,而且从方法的角度更具有一般性和启发性,也体现了函数的运用。教材中介绍了二元一次方

最新初中数学八年级上下册精品学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下册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下册)精品学案 12.3.1.1 等腰三角形(一) 教学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Ⅱ.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A C A B I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幂的运算测试题

幂的运算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3+ x 3=x 6 B 、x 3÷x 4=x 1 C 、(m 5)5=m 10 D 、x 2y 3=(xy)5 2、81×27可以记为( ) A 、93 B 、36 C 、37 D 、312 3、a 5可以等于( ) A 、(-a )2·(-a)3 B 、(-a)·(-a)4 C 、(-a 2)·a 3 D 、(-a 3)·(-a 2) 4、若a m =6,a n =10,则a m-n 值为( ) A 、-4 B 、4 C 、 5 3 D 、35 5、计算- b 2·(-b 3)2的结果是( ) A 、-b 8 B 、-b 11 C 、b 8 D 、b 11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 3+2x 3=3x 6 B 、(x 3)3=x 6 C 、x 3·x 9=x 27 D 、x ÷x 3=x -2 7、在等式a 2·a 3·( )=a 10中,括号内的代数式应当是( ) A 、a 4 B 、a 5 C 、a 6 D 、a 7 8、 (a 2)3÷(-a 2)2=( ) A 、- a 2 B 、a 2 C 、-a D 、a 9、若n 是正整数,当a=-1时,-(-a 2n )2n+1等于( ) A 、1 B 、-1 C 、0 D 、1或-1 10.计算 3112)(n n x x x +-??的结果为( ) A.33+n x B.36+n x C.n x 12 D.66+n x 二、填空题 1、(2 1)-1= ,(-3)-3= ,(π-3)0 ,(-21)100×2101= 。 2、x 2·( )=x 6, x 2·x 3-x 6÷x= (m 2)3÷(m 3)2= 。 3、32÷8n-1=2n ,则n= 4、如果x+4y-3=0,那么2x ·16y = 5、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2,a ,a 3,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是 。 6、(-43)-2= ,8 1=( )-3。 7、[(a 4)3]2= a 6=( )3,-(2ab 2)3= 。

八年级数学幂的运算测试题

幂的运算测试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 A .2a 2+3a 2=5a 4 B .(2ab 2)2=4a 2b 4 C .2a 6÷a 3=2a 2 D .(a 2)3=a 5 2.若a m =2,a n =3,则a m +n 的值为 ( ) A .5 B .6 C .8 D .9 3.在等式a 3·a 2·( )=a 11中,括号里填入的代数式应当是( ) A .a 7 B .a 8 C .a 6 D .a 3 4.计算25m ÷5m 的结果为 ( ) A .5 B .20 C .20m D .5m 5.下列算式:①(-a )4.(-a 3c 2)=-a 7c 2;②(-a 3)2=-a 6;③(-a 3)3÷a 4=a 2; ④(-a )6÷(-a )3=-a 3.其中,正确的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y y x 532=+ B .36329)3(y x y x -=- C .442232)2 1(4y x xy y x -=-? D .333)(y x y x -=- 7.下列等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5510a a a += ②6310()()a a a -?-= ③4520()a a a -?-= ④55622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8.计算(a-b)n ·(b-a)n-1等于( ) A.(a-b)2n-1 B.(b-a)2n-1 C.+(a-b)2n-1 D.非以上答案 9.下列各式中计算错误的是( ) A .3422(231)462x x x x x x -+-=+- B . 232(1)b b b b b b -+=-+ C .x x x +-=-22)22(x 21- D .342232(31)232 3x x x x x x -+=-+ 10.如图14-2是L 形钢条截面,它的面积为( ) A .ac+bc B .ac+(b-c)c C .(a-c)c+(b-c)c D .a+b+2c+(a-c)+(b-c)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包括5章,约需62课时,供八年级下学期使用。具体内容如下: 第16章分式(约14课时) 第17章反比例函数(约8课时) 第18章勾股定理(约8课时) 第19章四边形(约18课时) 第20章数据的分析(约14课时) 本册书的5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 一、内容分析 “第16章分式” 本章主要研究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式方程等内容。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 第16.1节类比着分数的概念、基本性质、约分、通分给出了分式的相对应的概念,这些内容为后面两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第16.2节讨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并学习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最后,教科书结合分式的运算,研究了整数指数幂的问题,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整数范围,并完善了科学记数法。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其中分式的混合运算也是全章的一个难点。第16.3节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即是本章重点又是难点。 “第17章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用反比例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本章是继“一次函数”后的又一章函数的内容。全章分为两节:第17.1节反比例函数,第17.2节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全章内容紧紧围绕着实际问题展开,实际问题是贯穿全章的一条主线。 第17.1节主要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分析画出的函数的图象,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第17.2节的内容是利用反比例函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难点。 “第18章勾股定理” 本章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全章分为两节,第18.1节是勾股定理,第18.2节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在18.1节中,教科书从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谈起,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从而发现勾股定理,之后研究了勾股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应用,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是本章的重点。第18.2节是研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它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这在数学和实际中有广泛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本章的难点是这两个定理的综合应用。 “第19章四边形” 本章主要研究一些特殊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对于特殊的四边形,把它们分成两类:平行四边形,梯形。对于平行四边形,除了研究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外,还研究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1 1 1 1 1 1 1 1 11/2 1/2 1/2 1/2 2 1 §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1) 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会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一个数不是有理数。 教学重点:借助图形判断一条线段是否是有理数线段。 教学难点:寻找有理数线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有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正方形。 (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 (2)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3)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通过一个简单的动手活动引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紧接着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进行思考、交流,并适时给予引导:“12=1,22=4,32=9,...越 来越大,所以a不可能是整数”“ 2 1 ? 2 1 = 4 1 , 9 4 3 2 3 2 = ?,…结果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两个相同的最简分数的乘积仍然是分数“等。 结论: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 二、做一做 (1)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多少? (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 (3)b是有理数吗? 数a、b确实存在,但都不是有理数。 进一步丰富无理数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会到无理数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举一些类似的无理数的例子。 三、随堂练习 1、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 分数吗?

幂的运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8章 幂的运算 单元综合卷(B)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31m a +可以写成 ( ) A .31()m a + B . 3()1m a + C .a ·a 3m D .(m a )21m + 2.下列是一名同学做的6道练习题:①0(3)1-=;②336a a a +=;③5()a -÷3()a -= 2a -;④4m 2-=214m ;⑤2336()xy x y =;⑥225222+=其中做对的题有 ( ) A .1道 B .2道 C .3道 D .4道 3.2013年,我国发现“H 7N 9”禽流感,“H 7N 9”是一种新型禽流感,其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病毒的最大直径为0.00000012 m ,这一直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1.2×109- m B .1.2×10 8-m C .12 X 108-m D .1.2×107- m 4.若x 、y 为正整数,且2x ·2y =25;,则x 、y 的值有 ( )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 5.若x <一1。则012x x x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 .0x > 2x -> 1x - B .2x ->1x ->0x C .0x >1x ->2x - D ..1x ->2x ->0x 6.当x =一6,y =16 时,20132014x y 的值为 ( ) A .16 B .16 - C .6 D .一6 7.如果(m a ·n b ·b )3=915a b ,那么m 、n 的值分别为 ( ) A .m =9,n =一4 B .m =3,n =4 C .m =4,n =3 D .m =9,n =6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幂的运算测试题

幂的运算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a 5·a 2=a 10 B .(a 2)4=a 8 C .a 6÷a 2=a 3 D .a 3+a 5=a 8 2.下列各式(1)55b b ?52b = (2) (-2a 2)2=4-4a (3) (1-n a )3=13-n a (4) 963 321256454y x y x =??? ??, 其中计算错误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若a m =2,a n =3,则a m+n 等于 ( ) A .5 B .6 C .8 D .9 4.在等式a 3 ·a 2 ·( )= a 11 中,括号里面代数式应当是 ( ) A .a 7 B .a 8 C .a 6 D .a 3 5.下列四个算式:(-a )3 ·(-a 2 ) 3 =-a 7 ;(-a 3 ) 2 =-a 6 ; (-a 3)3÷a 4=a 2;(-a )6÷(-a )3=-a 3.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计算99 10022)()(-+-所得的结果是( ) A.-2 B.2 C.-99 2 D.99 2 7.当m 是正整数时,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有( ) (1)22)(m m a a =(2)m m a a )(22=(3)22)(m m a a -=(4)m m a a )(22-=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8.连接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边中点,可将一个正方形分成4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选右下角的小正方形进行第二次操作,又可将这个小正方形分成4个更小的小正方形……重复这样的操作,则5次操作后右下角的小正方形面积是 ( ) A .5)21( B 、5)4 1 ( C 、51 D 、5)41(1- 9.计算() 73 4 x x ?的结果是 ( ) A. 12x B. 14x C. x 19 D.84x 二、填空题 9.计算:102·108 = ; (m 2)3= ; (-a )4÷(-a )= ; (-b 3)2= ; (-2xy )3= ; =-?-22)(x x ; ()()=-?-32a b b a ; 2332)()(a a -+-= ; (-t 4)3÷t 10=______; 10.(a +b) 2 ·(b+a )3 =__________;(2m -n) 3 ·(n -2m) 2 =___________. 11.若3n =2,3m =5,则3 2m+3n -1 =______. 若a m =2,a n =6,则a m +n =_______;a m -n =__________. 若52=m ,62=n ,则n m 22+= . 12.0.25 ×55 =_______;0.125 2008 ×(-8)2009=________. 200820074)25.0(?-=______ 13.如果x+4y-3=0,那么2x ·16y = 14.已知3×9m ×27m =321 ,则m 的值 . 15.16a 2b 4 =(_______)2 ; ()(2?-m )=m 7 ; ×2 n -1=2 2n +3; 三、解答题 16、计算与化简:(要写出规范的过程) (1)(-3pq) 2; ⑵ ()3 242a a a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分类2: 多边形 非正多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 2、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实验版(上)

年级数学实验版(上) 第13章测评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A.△ABC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B.△ABC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C.△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D.△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3. 下列图案中有且只有在条对称轴的是() 4.已知点P(2,1),那么点P关于x轴对称的P'的坐标是() A. P'(-2,-1) B . P'(-2,-1) C. P'(-,2) D. P'(2,1) 5.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是全等的是()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6.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 A. .20 B. 12 C. 14 D. 13 A B C D A B C D E C B D A

7. 如图△ABC中,AB=AC,以AB、AC为边在△ABC的外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E和△ACD,且∠EDC=40°,则∠ABC的度数为() A. 75° B. 80° C. 70° D. 85° 8.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一点定P,使△AOP为等边三角形,则 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5个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A. 25° B. 40° C. 25°或40° D.不能确定 1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中线AD、BE交于F, 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共有()xK b1.C om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1.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B=3,AC=4,D为斜边BC中 点,第1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与AD交于点 P1;设P1D的中点为D1,第2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1重 合,折痕与AD交于点P2;设P2D1的中点为D2,第3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2重合,折 痕与AD交于点P3;…;设P n-1D n-2的中点为D n-1,第n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D n-1重合, 折痕与AD交于点P n(n>2),则AP6的长为() A. 5 ×35 212 B. 36 5×212 C. 5 ×36 214 D. 37 5×211 12.如图,等边△ABC中,AB=2,D为△ABC内一点,且DA=DB, E为△ABC外一点,且∠EBD=∠CBD,连接DE、CE则下列结论: ①∠DAC=∠DBC;②BE⊥AC;③∠DEB=30°;④若EC∥AD,则 S△EBC=1,其中正确的有()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若△ACD的周长为7cm,DE为AB的垂直平分线,则AC +BC=. 14.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底角 是°. 15. 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 于点D、E.若AB=5,AC=4,则△ADE的周长是. A B D C E A B E C D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1章三角形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www. 12999. com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 本章小结………………………………………………………… 2课时 11.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