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间管理的主要误区

时间管理的主要误区

时间管理的主要误区
时间管理的主要误区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

课程时数:3.5个小时

授课方式:讲演、案例分析、管理游戏、录像

必备条件:数字投影仪、便携

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对有效时间管理重要性的讲解,通过对人们日常工作中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的误区的分析及时间管理基本方法、技巧的讲解,帮助学员进行有效地时间管理、提高工作绩效。

适合对象:新员工

培训目标

学完本课程后,学员能够达到:

在今后的工作中减少浪费时间现象学会正确的时间分配并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

学会制定SMART的工作目标

掌握制定有效工作计划的方法和过程

课程要点

?时间管理的概念和误区

?时间管理的基本准则

…目标原则

…20/80原则

…四象限原则

…有序原则

…对象原则

?时间管路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和状况

…做好工作计划

…缩短别人干扰的时间

…不要拖延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时间的判断应有弹性

第一章:时间管理的概念和误区

§1:时间管理的概念

1.1什么是时间?

在我们探讨“时间管理”这个问题以前,不妨先来读篇文章:

1930年,胡适先生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内容如下:

诸位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

这一句话时:珍惜时间,不要抛弃时间。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天、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精力衰竭的时候,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功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有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1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1点钟看10叶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要费你1点钟的功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1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就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看着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看到胡适先生的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你有何感受?“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诸如此类的描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脱口而出,但是我们做的究竟怎样呢?我们常常听到——

“我要是在大学多学点东西就好啦!”

“我应该少看些电视,好好地约束自己,多读点书!“

“时间根本不够用,公司股价节节下降,董事会和股东像一群蜜蜂一样叮的我满头包;同事间争权夺利,我总是担任和事佬的角色;家人总也见不到我,几乎把我登报作废!”

世界几乎全面地在进步,但我们一天还是只有24小时。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一样,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但区别就在于他们如何利用这所拥有的24小时。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哲学家这样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其特点是一维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要想能够真正地了解时间并且管理“时间”,我们有必要对时间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首先让我们先了解时间的四项独特性:

(1)供给毫无弹性: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每天都是24小时,所以我们无法开源。

(2)无法蓄积:时间不像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那样被积蓄储藏。不论愿不愿意,我们都必须浪费时间,所以我们无法节流。

(3)无法取代: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于时间的堆砌,这就是说,时间是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因此,时间是无法取代的。

(4)无法失而复得:时间无法像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旦丧失,则会永远丧失。

花费了金钱,尚可赚回,但倘若挥霍了时间,任何人都无力挽回。

小案例:

如果银行的每天早晨向你的账号拨款8..64万元。你在这一天可以随心所欲,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途也没有任何的规定。条件只有一个:用剩的钱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也不能节余归自己。前一天的钱你用光也好,分文不花也好,第二天你又有8.64万元。

请问:你如何用这笔钱?

1.2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所探索的是如何减少时间浪费,以便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由于时间所具备的四个独特性,所以时间管理的对象不是“时间”,它是指面对时间而进行的“自管理者的管理”。

请注意:

(1)所谓“时间的浪费”。是指对目标毫无贡献的时间消耗。

(2)所谓“只管理者的管理你”——你必须抛弃陋习,引进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包括要订立目标、妥善计划、分配时间、权衡轻重和权力下放,加上自我

约束、持之以恒才可调高效率,事半功倍。

大凡能够在事业上作出卓越成绩的人都是时间管理的专家,格里在威格利南方联营公司当了20多年的总经理,该公司是美国最成功的超级市场之一,他获得了许多

值得引证的荣誉。第一,他的工作历程记录几乎为所有的总经理所羡慕,这个记录

中包括连年不断地销售记录和利润记录。第二,他毫不松懈地连续应用计划、组织、

授权、激励、评价和控制等项目基本原则,显示了他专业管理的精神。第三,他献

身时间管理原则的事迹已经得到大量文章的赞扬。在格里看来,正确的管理的基础

是良好的时间管理。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咨询的空间在无限地扩展,面临竞争的压力、客户高品质的需求,您是否又有些无所适从呢?

由于时间所具有的独特性,时间在各种资源中又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在上面的“银行的拨款“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每天我们有24小时,每小时由60分钟

组成,每分钟由60秒组成,总计就是8.64万秒。拥有这样的一笔财富,我们怎么

可以视而不见?又怎么可以随意处之?这个问题恐怕需要我们花点时间来考虑。有

人曾粗略地统计过一个活到72岁的美国人对时间是怎么花的:

睡觉:21年

工作:14年

个人卫生:7年

吃饭:6年

旅行:6年

排队:6年

学习:4年

开会:3年

打电话:2年

其它:3年

看了上面的这一组数据,您有何感受?“时间管理”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但从来没像今天这么重要过,为什么?原因如下:

?寻求事业、家庭与社会生活平衡的需要

?信息爆炸

?竞争的压力

?你的客户对品质的要求

看来我们要成为一个高效的时间管理者和职业人,减少时间浪费的现象,确非易事。那么,我们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第二章:时间管理的误区

我们探索克服时间浪费的途径便是“培养克服时间管理误区的技能”。所谓时间管理的误区,是指导致时间浪费的各种因素。以下列出时间管理的五个误区,请大家仔细阅读并分析,看看自己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误区之一:工作缺乏计划

查尔斯·史瓦在半世纪前担任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期间,曾经向管理顾问李爱菲提出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挑战:“请告诉我如何能在办公时间做妥更多的事,我将支付给你任意的顾问费。”李爱菲于是递了一张纸给他,并向他说“写下你明天必须做的最重要的各项工作,先从最重要的那一项工作做起,并持续的做下去,直到完成该项工作为止。重新检查你的办事次

序,然后着手进行第二项重要的工作。倘若任何一项着手进行的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时间,也不用担心。只要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则坚持做下去。假如按这种方法你无法完成全部的重要工作,那么即使运用任何其它方法,你也同样无法完成它们,而且倘若不借助某一件事的优先次序,你可能甚至连哪一种工作最为重要都不清楚。将上述的一切变成你每一个工作日里德习惯。当这个建议对你生效时,把它提供给你的部署采用”。

数星期后,史瓦寄了一张面额两万五千美元的支票给李爱菲,并附言她确实已为他上了十分珍贵的一课,伯利恒瓮后来之所以能够升为世界最大的独立钢铁制造者,据说可能是导因于李爱菲的那数句真言。尽管计划的拟定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好处,但我们有的同事从来不做或是不重视做计划,原因不外乎如下几条:

1、因为过分强调“知难行易”而认为没有必要在行动之前多做思考;

2、不做计划也能获得实效;

3、不了解做计划的好处;

4、计划与事实之间极难趋于一致,故对计划丧失信心;

5、不知如何做计划。

我们作为一个高新科技企业的员工的,要步上职业化的道路,成为一个强调实效性的职业人士,不应该把以上原因当做工作中的借口,为什么呢?剖析如下:

1、固然有些事情是易行而难料的,但若过分地强调这一点,则有可能养成一种“做了再说”或“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侥幸心理。试问:房子燃烧的紧要关头,消防队员是否应该立刻拿起水龙头或灭火筒进行抢救,还是应花费少许时间判别风向、寻找火源,分派工作,然后再进行抢救?

2、不做计划的人只是消极地应付工作,他将处于受摆布的地位;做计划的则是有意识的支配工作,处于主动的地位、并提高工作效率。

3、由于目标中拟定假设的客户环境发生变动,计划与事实常常难以趋于一致,所以我们必须定期审察我们的目标与计划,做出必要的修正,寻找最佳途径。但如果是处于无计划的引导,则一切行动将杂乱无章,最终走进死胡同。

综上所述,由于我们的工作缺乏计划,将导致如下恶果:

1、目标不明确、

2、没有进行工作归类的习惯

3、缺乏做事轻重缓急的顺序

4、没有时间分配的原则

误区之二:组织工作不当

组织工作不当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责权限不清,工作内容重复

?“事必躬亲,亲力而为”

?沟通不良

?工作时段时续

首先,学会如何接受请托: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所面临的请托可能来自部属、上司、其他同级管理者、或是组织以外的人士。在很多请托中,有一类是职务所系而责无旁贷的;另一类虽然也是职务所系,但请托本身却是不合时宜或是不合情理的;尚有一类请托则属无义务予履行的请托,经常引起我们困扰的是后两类请托。

倘若我们为了想做广受爱戴的好人而有求必应,则各色各类的请托将四面八方地源源涌来。一旦他办不妥委托的事项,则不仅他所企求的爱戴将化为乌有,而且他将丧失请托者的尊敬。“明智地接受请托”的重要性在于:第一年:“拒绝”是一种“量力”的表现。有的请

托若由他人承受可能比你承受更为恰当,你不妨对请托者提出实时的建议。第二,拒绝是保障自己行事优先次序的最有效手段。倘若因勉强接受他人的请托而扰乱自己的步伐,是不合理的、不明智的。

所以在我们接受请托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这种请托是属于我的职责范围内吗?对现实我的目标有帮助吗?如果接受它,将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不接受他,则需承担什么后果?经过这一番“成本——效益分析”之后,你就可以决定取舍了。

其次,学会利用资源:

对于基层人员而言,要善于利用资源,学会从相关的部门或人员手中获取所需的资料,既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信息的正确性。比如你想了解本月度部门考勤信息,不妨去问问部门秘书:想了解公司的考清信息,不妨去问问公司的考勤管理员;等等。

对于管理者而言,他们经常容易犯下面的错误:

1、担心部属做错事;

2、担心下属表现太好;

3、担心丧失对下属的控制;

4、不愿意放弃得心应手的工作;

5、找不到合适的下属授权。

其实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管理者应当学会授权,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误区三:时间控制不够

在前面的“小张的故事’中,小张在时间管理上的恶习就是拖延时间,以致到头来一事无成。我们提供了一个拖延商数的测验,请你先做一下自我评核。

拖延商数测验

请据实选项以下每一个陈述最切合你的答案:

(1)为了避免对棘手的难题采取行动,我于是寻找理由和借口。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2)为使困难的工作能被执行,对执行者下压力是必要的。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3)我经常采取折衷办法以避免或延缓不愉快的事是困难的工作。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4)我遭遇了太多足以妨碍完成重大任务的干扰与危机。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5)当被迫从事一项不愉快的决策时,我避免直截了当的答复。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6)我对重要的行动计划的追踪工作一般不予理会。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7)试图令他人为管理者执行不愉快的工作。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8)我经常将重要工作安排在下午处理,或者携回家里,以便在夜晚或周末处理它。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9)我在过分疲劳(或过分紧张、或过分泄气、或太受抑制)时,以致无法处理所面对的困难任务。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10)在着手处理一件艰难的任务之前,我喜欢消除桌上的每一个物件。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评分标准:

每一个“非常同意”评4分,“略表同意”评3分,“略表不同意”评2分,“极不同意”评1分。总分小于20分,表示你不是拖延者,你也许偶尔有拖延的习惯。总分在21至30分之间,表示你有拖延的毛病,但不太严重。总分多于30分,表示你或许已患上严重的拖延毛病。我们通常在时间控制容易陷入下面的陷阱:

1、习惯拖延时间,前面案例“小张的故事”中的小张就是一个典型的拖延时间的人。

2、不擅处理不速之客的打扰。

3、不擅处理无端电话的打扰。

4、泛滥的“会议病”困扰。不少中、上层管理者曾经指出,会议竟占去他们日常工作

的时间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然而更令他们感慨莫名的是,在这么多的会议

时间之中,几乎有一半是徒劳武功的浪费!

误区四:整理整顿不足

办公桌的杂乱无章与办公桌的大小无关,因为杂乱是人为的。“杂乱的办公桌显示杂乱的心思”是有道理的。让一个不富条理的人使用一个小型的办公桌,这个办公桌会变得杂乱无章,即使给他换一个大型的办公桌,不出几日,这个办公桌又会遭遇同样的命运。套用“帕金森定律”——“工作将被扩展,以便填满可供完成工作的时间”,我们也可以导出“文件堆积定律”——“文件的堆积将被扩展,以便填满可供堆积的空间。”

当你的上司向你索取一份技术资料,你是否能在第一时间从容不迫的递给他?当你需要一份信息时,是否满文件夹地翻个底朝天?下面是一份“文件处置测验”,看看你的文件处置系统是否完善。

文件处置测验

请快速地解答一下十二个问题。如你无法即刻对某些题目提供确切的答案,则请在题目前打问号“?”。

1、订购文具后所取得的账单。

2、收到一本管路杂志,其中可能具有值得阅读的文章,但目前你无暇阅读。

3、来自上司的会议通知(下周一举行会议)。

4、某大学企管系学生寄来的问卷。

5、部属交来的(或是你个人的)一份用于准备下个月业务报告的有关资料。

6、一封需要尽快回复的信,但你必须先打数次电话才能回复。

7、一位你经常接触的人告知新地址及电话号码和E-mali。

8、组织内其它平行部门的来函,要求取得你的部门的市场(或其它)调查报告。

9、某管路顾问公司中寄来的出版物宣传单,你认为其中一、两本书也许值得订购,

但你无法确认是否真正值得订购。

10、客户寄来的一封投诉信。

11、人事部门发出的有关员工考核程序的函件。

12、提醒自己明年及早准备财务预算的备忘录。

假使你在以上十二个问题的前面写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表示你仍欠缺一套完整的文件处理系统。你最好尽快设计这样一套系统(包括你的纸面文件夹和电脑文件夹)!

误区五:进取意识不强

我们经常说到:“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有些人之所以能够让时间白白流逝而毫无悔痛之意,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小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个人缺乏进取意识,缺乏对工作和生活的责任感和认真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的消极态度

?做事拖拉,找借口不干工作

?唏嘘不已,做白日梦

?工作中闲聊

如果我们一直处于迟钝的时间感觉中,换句话说,当你觉得时间可有可无,不愿面对工作中的具体事务,沉溺于“天上随时掉下大馅饼”的美梦,那就需要好好反省自己了、,因为你随时在丧失宝贵的机会,随时可能被社会所淘汰!

好了,前面我们谈到了五个时间管理的误区,不管以前我们做得怎样,要记住:世界上所有的成就都是“现在”所塑造的。因此,我们要记取“过去”,把握“现在”,放眼“未来”。送给大家一句话:

明天是一张已被注销的支票,

明天是一张尚未到期的本票,

今天则是随时可运用的现金。请善用它!

3.1 时间管理的六项基本原则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时间管理的概念和误区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后,才有可能很好地运用时间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时间管理的六项基本原则:

1、明确目标

2、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工作

3、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

4、合理地分配时间

5、与别人的时间取得协作

6、制定规则、遵守纪律

下面我们就时间管理的六项基本原则分别进行阐述。

2.1 原则之一:明确目标

2.1.1 目标刺激我们奋勇向上

在人生的旅途上,没有目标就好像走在黑漆漆的路上,不知往何处去。美国的一份统计结果显示,一个人退休后,特别是那些独居老人,假若生活没有任何目标,每天只是刻板地吃饭和睡觉,虽然生活无忧,但他们后来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七年。

虽说目标能够刺激我们奋勇向上,但是,对许多人来说,拟定目标是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是我们每天单是忙在日常工作上就已透不过气,还哪来时间好好想想自己的将来。但这正是问题的症结,就是因为没有目标,每天才弄得没头没脑、蓬头垢面,这只是一个恶性循环罢了!

另外有些人没有目标,则是因为他们不敢接受改变,与其说安于现状,不如坦白一点,那便是没有勇气面对新环境可能带来的挫折与挑战,这些人最终只会是一事无成!

事实上,随波逐流,缺乏目标的人,永远没有淋漓尽致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目标明确的人,生活才有意义。然而不幸的是,多数人对自己的愿望,仅有一点模糊地概念,而只有少数人会贯彻着模糊地概念。许多人在公司五年,却没有五年的经验,只能说有五年一次的经验。

许多年前,某报做过300条鲸鱼突然死亡的报道。这些鲸鱼在追逐沙丁鱼时,不知不觉被困在一个海湾里,报道上说:“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空耗了巨大力量。”

美国作家福斯迪克说得好:“蒸汽或瓦斯只是在压缩状态下,才能产生动力;尼亚拉加瀑布也要在巨流之后才能转化成电力。而生命唯有在专心一意、勤奋不懈时,才可获得成长。”下面不妨让我们一起看看“赖嘉的故事”。

赖嘉承随父母迁到亚特兰大市时,年仅四岁。他的父母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学历,因

此但赖嘉表示要上大学时,他的亲友大多不表示支持,但赖嘉心意已决,最后果真成为家中唯一进大学的人,但是一年之后,他却因为贪玩导致功课不及格而被迫退学。在接下来的6年,他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毫无人生目标。他大半时候都在一家低功率的电台担任导播,有时也替卡车卸货。

有一天,他拿起柯维的第一本著作《相会在巅峰》,从那时起,他对自己的看法完全改变,发现自己有不平凡的能力。重获新生的赖嘉,终于了解到目标的重要性。的确,目标决定我们的将来。

赖嘉的目标是重返大学,然而他的成绩实在太差了,以致连遭墨瑟大学拒绝两次。在遭到第二次拒绝之后的某天,赖嘉无意间撞见院长韩翠丝,他趁机向她剖明心志。结果,院长答应了他的请求,准许他入学,但有一个附加条件:他的平均分数要达到乙等,否则就要再度退学。

赖嘉一改过去的散漫态度,以信心坚定,目标明确、内心无畏的姿态,重新踏入校门。他每季平均进修多个学分。经过2年零3个月,即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学位,紧接着在迈向更高的目标。

如今,这个伐木工人的儿子已成为赖嘉博士,他还在全美发展最迅速的教会担任牧师,教会地点就在费城特尔市,据他成长的亚特兰大仅数分钟车程。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目标才有结果,目标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那么我们究竟如何选择或是制定正确的目标呢?我们认为在选择或制定目标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目标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二是要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

请记住:成功完全是一种个人现象,只有你所完成的事情和你的价值观相符,你才会觉得成功,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之后,又会感到空虚?为什么有的人得到名利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邓尼斯个人设定目标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在1974年,美国著名证券经纪人邓尼斯是一个已干了6月的证券经纪人,以社会标准来看,他是美国中产阶级分子的典范:他拥有一个美满的婚姻、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一栋房子、两部车,但是患了溃疡。证券经纪商的收入虽然不错,却与他的性格格格不入。他希望活得更扎实,但现在却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这使他觉得受挫。

“只有自己与上帝才能支配我的命运”惊醒了他。于是,他开始设立自己的目标。他从小就爱好业余无线电,于是他决定创业,成立邓特隆无线电公司,生产并销售“火腿”(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设备。

1974年4月,邓尼斯辞去工作,卖掉车子当资金,以信用卡借款,开始在他的地下室生产业余无线电设备。邓特隆公司诞生了。他的许多朋友与亲戚都以忧伤和惊慌的眼光看着他,断定他发疯了。

1974年8月24日,邓特隆无线电公司成交了第一笔生意。1975年4月,公司搬到了俄亥俄州崔斯堡的厂房中。到1975年底,邓特隆的营业额超过了100万元。今天,邓尼斯已是一家资产数百万元的工厂的股东与总裁。

2.1.2如何制定目标

一个目标应该具备以下五个特征才可以说是完整的:

具体的(specific)

可衡量的(measurable)

可达到的(attainable)

相关的(relevant)

基于时间的(time-based)

1、具体的:

有人说:“我将来要做一个伟大的人”。这就是一个不具体的目标。目标一定要

是具体的,比如你想把英文学好,那么你就订一个目标:每天一定要背十个单词、一篇文章。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人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人的个子差不多,先是一起跳过了1米。他对第一组说:“你们能够跳过1.2米。”他对第二组说:“你们能跳的更高。”经过练习后,让他们分别去跳,由于第一组有具体的目标,结果第一组每个人都跳

2.1.3

绩效考核的误区与解决方法

绩效考核的误区与解决方法 在企业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员考核工作通常是指,从企业经营目标出发,动用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中所显示出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等,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并使评价以及评价之后的人事管理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当前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在开展这一项繁琐复杂而又技术性极强的工作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考核工作应有的客观、公正等诸多特点没有得以充分体现,最终影响了考核的效果。 一、对考核工作的态度 在对员工考核工作的看法上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错误认识: (一)考核就是对员工的惩罚 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考核是作为一种对员工的控制手段而存在的,直接目的就是给员工挑毛病,借以惩罚员工,同时也多少展示一下上司的权威。"这么不努力工作,不扣发你工资才怪……"、"你表现得太糟糕了,还是另谋高就吧。。。。。。"。在这种错误认识下,管理人员容易在考核工作中违背本应遵循的原则,甚至会错误地执行考核结果。员工则会惧怕考核,逃避和拒绝考核,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管理矛盾,最终会影响企业的士气和战略发展。 正确的认识应当是,考核是员工追求高需求层次的体现,做好考核工作就是为员工满足高层次需求服务,它是一种激励方式。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求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就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在企业中,员工在追求友谊、归属和尊重的需要之后,必然会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高层次的需要具体体现为员工对工作的创造性和成就感的追求,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绩效考核的需要。因为,员工希望知道自己的绩效水平究竟怎样,以此来检验和评价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潜力。当考核结果显示业绩骄人,成果丰硕时,员工内心会产生巨大的满足感,由此会带来极大的激励作用。因此,企业应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视员工考核为满足员工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手段,把做好考核工作当作是对员工实现自身与社会价值的有力促进。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考核是企业改造和强化员工行为的一种方法。考核对于企业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改造和转化员工行为,变消极为积极行为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作为考核的指导思想之一,特别重视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剌激所做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造外部环境,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根据该理论,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考核的办法来刺激员工,借以达到保持和发挥员工积极行为,减少和消除员工消极行为的目的。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考核来认定员工的哪些行为是对企业发展

(风险管理)企业风险及回避技巧

企业风险及回避技巧 企业风险,是指投资者由于受到股票发行企业经营的好坏而产生盈利能力的变化,造成收入或本金的减少或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盈利下降的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发行人在分红和股息到期时不履行或延期履行支付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盈利率常常发生变动,当盈利减少时,则减少这种支付能力,就可能使投资者减少收益。可见,公司的盈利与否,决定着违约存在与否。股份企业由于经营状况欠佳,出现盈利下降的情况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会直接影响股票持有者的收益;而且股东的股息和红利水平也会下降,从而直接减少股东的股息和红利收入。盈利下降的风险只是一种轻度风险。 (2)企业经营亏损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失误而给投资者造成的风险。如企业生产的产品不适销对路,销售渠道选择失误,信息来源失真,领导者自身主观臆断等而造成企业盈利下降,甚至出现少许亏损,这可看作中度风险,若企业发生重大失误,在经营上出现严重亏损,这就是一种高度风险或称强度风险。当企业出现少许亏损情况时,股票市场上该股票价格会出现向下跌落,股东的股息会减少甚至没有,红利更是不可能;当股份企业出现严重亏损情况时,股票市场上该股票价格会剧烈向下滑动,企业也难以分配股息和红利,股东就会产生较大的收益损失。股份企业经营亏损风险是中度以上的风险。 (3)企业解散或破产倒闭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自身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使企业倒闭破产而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这是一种高度或强度的风险。这种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是灾难性的,他会因此而损失全部或大部的投资及收益。相比较而言,股份企业破产倒闭而产生的风险比股份企业解散而产生的风险更强烈。在股份企业破产时,股东持有的股票很难交易转让,而且要在清偿企业债权人的债务后,才能就剩余的资产在股东之间按股票的类别顺序和股东所占有的份额进行分配,以获得一些投资的补偿,有时甚至连一点补偿也得不到,股票变成"一纸空票",毫无价值。 综上所述,股票发行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能带来大小不同程度的风险。因此,股票投资者,特别是主要以获得股息和红利为投资收益的投资者,必须客观地分析,准确地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1)在购买股票前,要认真分析有关公司的财务报告,研究现在的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的竞争状况和未来发展计划与前景,并作出透彻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此外,还应考虑企业以往的盈利情况和盈利增长注意包括风险在内的盈利稳定性趋势以及计算企业过去收益的标准差;(2)当能够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收益时,就购进股票,而吸引力减弱就要适时转让,以防不测。 如何控制投资风险 市场中人谁对风险都不陌生,专家们把它定义为是一种不确定的东西,但对投资者而言那就是损失和灾难,人人都怕它,人人却躲不开它。我们之所以经常被风险所伤害大部分原因是对它的理解和认识有缺陷,就我个人观察我们对风险的看法有很多误区:?? ●在风险发生之前我们低估它,在风险发生之后我们夸大它;?●风险的根源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无知,更是因为我们知道了很多错误的东西;?? ●不要总是用“股市风险难测”来为自己的愚蠢和贪婪找借口,风险对我们的伤害程度不是由风险本身来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风险的认知程度来决定的;?? ●不要为自己过去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更不要以此就觉得风险不能对自己造成伤害,要知道一次较大的风险可以把你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浅谈绩效考核八大误区剖析

浅谈绩效考核八大误区剖析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能有效地激励员工,改善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取得更好的绩效,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员工甚至一些高层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上还存一些误区,本文着重分析八大误区:考核力求完美性、考核只关注个人绩效、人力资源部承担绩效考核主角、考核敌不过情面、500强企业运用的绩效考核方法都是好的、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奖惩手段、只要考核体系合理,考核结果就公正。 误区一:考核力求完美性 在与众多客户沟通过程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管理层和HR部门往往会进入一个追求完美绩效考评的误区,例如追求绩效表格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追求绩效工具和绩效方法的先进性,追求所有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追求绩效考核流程的规范性等。 然而,笔者认为,企业绩效考核的从无到有,或从有到完善,是企业员工和管理层逐步接受的过程;而且,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为考核建立的方法和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因此,考核很难顾及全面。同时,考核是要付出成本的,考核目标的选定,考核指标的设置和考核流程的执行是需要耗费时间,耗费成本的。因此,企业在完善绩效考核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绩效考核的投入产生比。同时,完美的考核往往会导致主次不分,导致考核目标过多容易分散精力,使员工无所适从。换个角度讲,即使企业设计出详细而全面的、涉及员工方方面面的考核指标体系,指标中也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定性指标,从而使得最终的考核结果更加难以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误区二:考核只关注个人绩效 在传统的基于岗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地规定员工的职责。对岗位所要求任务的完成情况是考核的重点,考核强调要落实到个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过分强调落实到个人的考核会把考核本身引入死胡同。强调落实到个人的考核强化了员工的本职行为,却在无形之中限制了员工的超职责行为,淡化了员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过分强调落实到个

绩效管理要突破16个误区-职场生涯

绩效管理要突破16个误区 年终已到,纵观一些企业的绩效管理,笔者发现存在很多问题,经过总结归纳,主要是存在16个明显的误区,于是呼吁:绩效管理要突破16个误区,现简述如下,以供交流和借鉴。 一、强调绩效考核而忽视绩效管理。大家知道,绩效考核并不等于全面绩效管理。然而,很多企业却把绩效考核当作了绩效管理的全部。以为绩效管理就是考核。然而,绩效考核只是全面绩效管理的一个简单的手段而已。 二、强调量化指标而忽视质化指标。一提考核,很多人强调的只是“量化”指标的考核,且不说很多东西不能量化,就是都能量化也还是需要非量化的考核,只不过这种非量化的考核更加有弹性罢了。非量化的考核可以叫做“质化”考核,包括素质、态度、精神、风格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往往非量化的“考核比起”量化“的考核更加重要。 三、强调被考核者而忽视了考核者。考核应该是“全员性”的,然而,很多企业在考核中往往眼睛向下死盯基本员工,而忽视了对手握考核权力的考核者的考核。难怪有的员工常常抱怨说:“当官的就是权大嘴大,有嘴说别人,无嘴说自己!”应该说,对考核者的考核往往比对那些被考核者的考核更加重要。 四、强调关键指标而忽视其它指标。一提考核,似乎就

只有“KPI”这个“关键指标的考核,而往往忽略了那些”非关键的指标“。企业管理无小事,非关键的指标是保证关键指标达成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些非关键指标,关键指标也只能成为一个”愿景“。 五、强调技术手段而忽视教练手段。在考核中,人们往往强调那些可以用来进行考核的技术手段,比如表格、方法、模块、软件等等。以为这样就可以达到考核的目的。其实,通过考核提升绩效比单纯打分考核更重要。因此,在考核中根据考核的具体情况对被考核者进行适时的教练,然后通过教练提升员工的绩效,这才是考核的目的。 六、强调逐年提升而忽视平稳发展。考核中一个凸显的、十分令各级管理者头痛的问题就是:考核指标逐年提升,被考核者的绩效指标年年加码,逐月上升,这样经过几年的递增,最终导致目标无法达成。于是乎,考核也就成了一种无奈的形式。 七、强调事事考核而忽视信任法则。考核中一种常见病就是:要么单一强调“KPI”,要么就来个面面俱到。所谓事事考核,就是典型的对员工的不信任。以为员工的行为只有在“考”中才能实现管理、达成尽责。岂不知,员工自身还有主观能动作用和一定的责任意识。 八、强调部门效益而忽视整体效益。由于考核的“刚性”原则,很容易造成部门“各扫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

(时间管理)时间问题

(时间管理)时间问题

第25 讲时间问题 同学们均知道,任何壹块手表或快或慢均会有些误差,所以手表指示的时刻且不壹定是准确时刻。这壹讲的内容是和不准确时钟有关的时间问题。这类题目的变化很多,无论怎样变, 关键是抓住单位时间内的误差,然后根据某壹时间段内含多少个单位时间,就可求ft这壹时间段内的误差。 例 1 肖健家有壹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半分钟。有壹天晚上 8 点整时,肖健对准了闹钟,他想第二天早晨 5 点 55 分起床,于是他就将闹钟的铃定于了 5 点 55 分。这个闹钟将于标准时间的什么时刻响铃? 分析和解:因为这个闹钟走得慢,所以响铃时间肯定于 5 点 55 分后面。 ,闹钟走 595 分相当于标准时间的 响铃时是标准时间的 6 点整。 例2 爷爷的老式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每隔 66 分重合壹次。如果早晨 8 点将钟对准,到第二天早晨时针再次指示 8 点时,实际上是几点几分? 分析和解:由上壹讲知道,时针和分针俩次重合的时间间隔为 所以老式时钟每重合壹次就比标准时间慢 时钟 24 时重合多少次呢?我们观察从 12 点开始的 24 时。分针转 24 圈,时针转 2 圈,分针比时针多转 22 圈,即 22 次追上时针,也就是说 24 时正好 例3 小明家有俩个旧挂钟,壹个每天快 20 分,壹个每天慢 30 分。当下将这俩个旧挂钟同时调到标准时间,它们至少要经过多少天才能再次同时显示标准时间? 分析和解:由时钟的特点知道,每隔 12 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重复ft现。所 以快钟和慢钟分别快或慢 12 时的整数倍时,将重新显示标准时间。 快钟快 12 时,需经过 (60×12)÷20=36(天), 即快钟每经过 36 天显示壹次标准时间。慢钟慢 12 时需要 (60×12)÷30=24(天), 即慢钟每经过 24 天显示壹次标准时间。

绩效管理的特点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有效的绩效管理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使组织运转通畅、促进组织长短期目标的完成;无效的绩效管理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缺乏绩效沟通辅导和绩效反馈的绩效管理可能带来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对立情绪,进而影响团队合作热情,降低组织绩效;和企业发展阶段以及管理现状不相适应的考核方法不仅不能提高组织的绩效,可能会成为各级管理者的负担,浪费大量时间和资源;不公平的考核结果影响管理者的可信度,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有效的绩效管理解决问题,促使绩效提升,糟糕的绩效管理产生问题,降低组织绩效。 在现实中,前面所提到的几种绩效管理模式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企业绩效提升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的来说,这几种绩效管理模式都有其适用的条件,要和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问题。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30个年头,中国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得到各个企业的重视,一些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不断融合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很多优秀企业不断对绩效管理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绩效管理对组织和个人绩效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优秀的绩效系统都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绩效管理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以充分利用组织的内部资源和提高员工能力素质,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人绩效,从而促进部门和组织绩效提升; 2、建立激励机制要考虑企业员工成熟度,正激励和负激励要平衡使用,不能走极端。只有负激励没有正激励是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只有正激励缺乏负激励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目前条件下也要慎重使用;另一方面,激励内容要符合员工的真正需求,在目前条件下,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以物质需求为主要内容的低层次需求对员工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在满足员工低层次需求同时,不能轻视高层次需求对于某些员工的作用,因此设计激励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员工个体实际需求特征; 3、绩效管理体系是站在公司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的,绩效管理不仅促进了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提升,同时绩效管理能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导向,能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组织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4、绩效管理体系是站在提高组织和个人绩效的角度来设计的,绩效考核工作仅仅是绩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结果应用等方面都是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5、系统的绩效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公司企业文化比较健康、公司发展战略比较清晰、组织结构适应公司发展战略、岗位责权明晰、薪酬体系能实现公平目标和激励作用、公司预算核算体系完备; 6、系统的绩效管理需要公司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公司决策领导对绩效管理有一定的认识,注重绩效辅导和沟通环节;

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十八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两大举措,一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未来的再改革指明了方向: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而面对“混合所有制”这一命题,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国有企业而言都是一个新课题。 国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广州中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根据多年为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风险管理的服务研究表明:“风险管控体系,是企业经营安全的防火墙;风险管控水平,决定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败。” 风险管控体系:企业经营安全的防火墙 广州中略咨询公司认为,企业的风险是每个企业家时刻需要警觉,并竭力回避的重大问题,而且我们丝毫不用质疑企业家的这个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许多企业在“风险预警能力、防范风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风险决策能力”等方面,既缺乏清醒的认识,又缺失应有的体系和机制,尤其是越大的企业,其潜在的风险源却越容易被经营业绩和光环所遮盖。 在这方面,那些“安全意识淡漠、管控体系缺失、防范机制滞后,自以为是、盲目乐观的企业已经用沉重的代价向我们揭示了忽视经营安全和风险的灾难……一桩桩生产安全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投资失误、决策失误、合同欺诈等等无不给企业带来生死存亡般的灾难。 纵观大型企业经营管理安全,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不是这些企业发现不了风险,而是,很多人抱持着侥幸心理,对风险的预测、防范和管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风险管控能力滞后是企业丧失对风险的防范和抵御能力的客观原因。 从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专业角度,我们通常将一个企业的风险按照两个维

绩效考核常见的八大误区

绩效考核常见的误区 绩效考评,把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各项工作联结在一起,在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居于核心地位:招聘配置、培训开发、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干部选拔等,都离不开绩效考评。因此,成功的绩效考评体系,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然而,在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设计绩效考评体系的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地陷入如下误区,导致设计出来的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乃至完全失败。如果事先能够明确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可能陷入的误区,就可以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加以避免。 误区一:传统消极文化和意识观念影响考评系统的运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方面,必然反映到考评系统中。比较典型的,诸如求同心理、官本位、人情、关系网等。求同心理反映到考评中,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而拉不开差距;官本位反映到考评中,多表现为强调政治素养而且长官意识十分严重;人情和关系网反映到考评中,则是关系好或是网中人,考评结果就较好,反之则较差。 误区二:没有进行职位分析。在我国企业中,职位分析还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岗位职责模糊。这样,一是失去了判断一个岗位工作完成与否的依据,从而岗位目标难以确定,导致难以进行科学考评;二是各岗位忙闲不均,存在着同一职级的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差别较大。结果,在其它表现差不多、工作任务也都完成的情况下,往往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岗位上的员工没有被评为优秀。 误区三:考评结果全部由最高领导人审定。企业的每层上级都有权修改员工的考评评语。尽管各层领导由于所站的角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意见分歧,但是,官大说了算,最终以最高领导人的评定为准。这样,一方面,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感到自己没有实权而丧失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员工也会认为直接上级没有权威而不服从领导,走"上层路线",使企业内的正常指挥秩序遭到破坏。此外,考评结果的最终裁决权掌握在最高领导者手中:很多情况下,考评结果最终会送到最高领导人那里去审批。结果,实际上是把员工对考评结果可能存在的不满转嫁到最高领导人身上,现实中员工对企业领导人的不满大多数就是这样产生的。 误区四:采用单一的、省时省力的综合标准。这样的标准,不仅模糊性大而且执行偏差也大。结果,评先进变成评"人缘",选拔干部变成搞平衡,存在着轮流坐庄现象。并且,综合标准有千篇一律的倾向--不论是高级领导人还是初、中级员工,往往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没有顾及人才有能级差异的客观现实。 误区五:将考评等同于考察。考评与考察,一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去甚远: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手段、内容表述和结果表现形式上。考察,在手段上,一般采用谈话、了解情况的方式,任前考察是最主要的手段,其他如年度考察、专项考察等一般不受重视,要提拔才考察、不提拔则不考察已经成为无形的惯例;在内容表述上,空洞,优点一大堆,缺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不触及实质问题,对成绩的取得往往缺乏真正科学的评价,常常是一个成绩大家用,一顶帽子大家戴;在结果表现上,体现为考察报告,泛泛而谈,达标即止。

绩效考核的六大误区

绩效考核的六大误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绩效考核的六大误区,并探讨如何避免系列在绩效考核管理方面常常存在的问题。 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反映每个企业独特的行业动态环境、经营战略和管理方式。尽管企业对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运用和重视都得到了不断的加强,但是许多国内外公司还会在如何建立和管理好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遇到困难。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企业在选择绩效考核指标和设定业绩目标时常误闯的六大误区,并探讨如何避免系列在绩效考核管理方面常常存在的问题。 误区一:如果竞争对手使用某几项绩效考核指标,我们公司也必须跟着使用。 绩效指标应当根据企业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来加以选择。如果公司只是简单地使用竞争对手所用的市场惯例或所谓的标杆指标,那么就无法解决其业务经营所固有的差异(例如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战略)或者经营目标(例如增长和成本管理)等问题。 在公司业务的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都有其各自的考核重点。初创起步或者寻求在新领域发展的企业,其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与已具规模企业迥然不同。因此,在刚刚起步的公司中,与增长相关的指标通常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在成熟公司中,盈利能力或基于投资回报率的考核指标就会更加重要。

误区二:平衡记分卡是绩效考核的最佳框架。 平衡记分卡一直在中国受到重视和运用。它是根据一系列因素来考核业绩,通常用于描绘绩效结果的整体情况,比通过只利用一两个绩效考核指标来反映业绩所得出的结果更为全面。平衡记分卡解决了决策中各要素的平衡问题,但是,很多企业在运用平衡记分卡时通常对财务目标和许多其他运营类和战略性目标给予同等的权重,因此可能让企业无法正确反映它们业务的经营重点。美世认为不平衡的记分卡往往会更加有效。不平衡的记分卡是将重点只集中于重点指标,指标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激励体系中所用的考核指标),让高管清晰地了解业务经营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使他们对某些至关重要的业绩负起责任。另外,不平衡的记分卡也可对一些经营战略是逐步形成的公司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误区三:净利润是股东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净利润增长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绩效考核指标。另每股收益(EPS)也是使用率比较高的指标之一,仅次于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的优点是它是一易于为高管人员所理解的指标,而且广泛被投资者所接受,而且总是被媒体作为衡量公司是否成功执行其经营计划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许多公司都乐意采取净利润来衡量其业绩水平,并将其与高管人员的薪酬挂钩。 尽管在国内净利润被普遍的使用着,但是此指标还存在一些缺陷。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净利润会受到会计政策变化的影响,没有将资本成本和公司的资本结构两因素考虑在内,以小的基数(或从负收益)来计算的增长率将存在误导性或者是一无太大意义的增长百分比,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问题 1、现场检查工作的基本程序。 确定检查项目、拟定检查方案、下发检查通知、现场作业、出具检查报告、检查情况及限期整改通报、检查资料归档。 2、我行授信审查四大支柱。 “资格用途、品格地位、经营状况、授信方案”。 3、银行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八大原则。 全流程管理原则、诚信申贷原则、协议承诺原则、实贷实付原则、贷放分控原则、账户跟踪原则、贷后管理原则、罚则约束原则 4、一般法人客户流动资金贷款的贷后检查的主要内容: 经营情况、财务和现金流状况、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重大事件和合规风险、授信业务信息、担保情况。 5、授信后管理办法中所称的问题授信具体为哪些。 风险分类为次级以下(含)的授信;逾期的各类贷款、押汇、商票贴现;欠息贷款;表外业务发生垫款或索赔。6、全面风险管理的八大风险。 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声誉风险、法律合规风险。 7、简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第二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督

检查。第三支柱,市场纪律。 8、法人客户授信后检查的频率 正常类信贷资产每季检查一次。 关注类信贷资产每两个月检查一次。 次级类信贷资产每月检查一次,并适时提出清收方案和措施。 可疑类和损失类信贷资产,应根据不同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案和频率,不受检查时间限制,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清收化解措施。 承兑客户在承兑期限内应至少做一次授信后检查,循环办理的承兑客户参照正常类信贷资产进行检查。 对发生欠息、贷款逾期及承兑、担保垫付的,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一周内完成授信后检查报告报上级授信后管理部门。 以库存商品作抵(质)押,每月须对库存商品进行一次检查,核实存货的变动是否正常,价值余额是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绩效考核的十大误区

绩效考核的十大误区 第一大困扰:绩效考评不考评绩效; 绩效考核到底应该考核什么东西我这里有一个案例讲给大家听听: 景兴达电子公司是我的一个客户,半年前,决定实施绩效考评,并采用浮动工资制,浮动工资的多少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发放。他们整个公司根据不同的岗位分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三大类。三类人员分别使用三张不同的绩效考评表,每一张绩效考评表都包含三大方面的指标: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每月考评一次。在第一次绩效考评的那几天,由于指标无法客观衡量,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打分,考评结果让人啼笑皆非。在人力资源部的努力下,考评坚持了5个月,基本上是走形式,后来,公司决定取消绩效考评。几个月的绩效考评最终草草收场,不欢而散,变成了一场风波而结束。公司章总和人力资源部杨帆经理都在反思,知道考评有问题,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考评指标上!设想一下,全公司这么多不同的岗位,仅仅使用三套考评指标来分别考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能行吗以“管理人员”为例,试问大家,什么叫“管理人员”公司的老总是不是管理人员一个部门主管算不算管理人员事实上,每一位管理人员,其工作职责不同,工作任务也是不一样的。既然他们干的工作不一样,又怎么能够拿同样的指标来套呢 另外,“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这些并不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为什么要拿来考评呢这样考评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工作和考评两层皮”,设想一下,如果要做的事情不考评,员工干嘛还要认真做呢并且,考评的内容,根本就不是员工们正在做和要做的事情,这样的考评还有什么意义呢 也就是说,上面案例讲到的所谓的绩效考评,根本就没有考评绩效。这样的情况在很多企业都存在,只是体现的方式不同而已。例如:有的企业实施的所谓的绩效考评,全公司所有的人统统使用一张考评表,考评项目当然都是一样的“德、勤、能、绩”四大方面。为什么在绩效考评中考评这些东西绩效考评就应该考评绩效,干嘛非要把“德、勤、能”也搅在里面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德、勤、能”、“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不重要,它们很重要。但是,不要把这四样东西放到一起考评。而是应该放到“员工招聘/干部晋升/任用/岗位调整”等等的考评上。不要把这么多内容统统都放到绩效考评这个筐里!这个筐的容量是有限的,这个筐的设计是针对“绩效”的,并不适合装别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绩效呢所谓的绩效,就是该岗位的职责履行得如何,对任务完成得如何该干的活,干得如何这才是绩效。其余别的东西都不是绩效,就不应该放在绩效考核中。所以,应该是员工做什么就考什么,没干的事情根本不要考评! 由此,我们还应该有一个结论,那就是:考评之前必须要做一件事,就是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如果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都不清晰,不知道各个岗位该干什么,那么凭什么说人家干的如何呢 并且,有些内容根本不要考评。例如,“工作态度”。你说我“态度不好”,你态度还不好

时间管理考试答案

时间管理:高效职业人士必备技能 单选题 1.以下哪一项时间管理以自然法则和罗盘理论为特点是回答:正确 1. A 第一代时间管理 2. B 第二代时间管理 3. C 第三代时间管理 4. D 第四代时间管理 2.浪费时间的内部因素是回答:正确 1. A 资料不全 2. B 计划欠妥 3. C 权责混淆 4. D 沟通不良 3.有关时间描述不正确是回答:正确 1. A 时间的基本元素是事件 2. B 时间是由过去、现在及未来构成的 3. C 时间管理的关键不在于事件的控制 4. D 时间管理误区就是忙、盲、茫 4.浪费时间的外部因素是回答:正确 1. A 危机应付 2. B 贪求过多 3. C 计划欠妥 4. D 权责混淆 5.时间管理策略中的“40/30/30法则”中的“40”表示回答:正确

1. A 主动的事情 2. B 突破的事情 3. C 被动的事情 4. D 以上都不是 6.因应高科技竞争的时间管理策略是回答:正确 1. A 快、准、多、空、闲 2. B 慢工出细活 3. C 抓大放小 4. D 全心投入 7.时间管理策略中的“40/30/30法则”的含义是回答:正确 1. A 40%是被动的事情,30%是主动的事情,30%是突破的事情 2. B 40%是突破的事情,30%是被动的事情,30%是主动的事情 3. C 40%是主动的事情,30%是突破的事情,30%是被动的事情 4. D 以上都不是 8.时间管理的好习惯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随手记 2. B 一日之计在于晨 3. C 培养自己的敏锐度 4. D 一日之计在于昨天 9.第四代时间管理强调的是回答:正确 1. A 自然法则 2. B 惯例

绩效考核中的误区有多少

绩效考核中的误区有多少? 又到年末,又准备论功行赏。这本是皆大欢喜的乐事,可如果处理不当,一不留神好事就会变成坏事,平添了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不必要的矛盾和心病。本文将一些用人单位年末绩效考核已知的误区找出来并进行归纳,给正实施这一计划的用人单位提个醒,期望劳资双方能在和谐、喜庆的气氛下各有所得,共同迈向新一年。 误区一:绩效考核就是为了扣工资 考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员工的绩效,通过绩效考核激励绩优者做出更好的业绩,也促使绩效平平或者较差的员工更加努力,改善自我。但在考核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过分注重评定结果在物质上的体现,忽略了通过绩效考核,使员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及时对自身发展方向进行修正的反馈引导。这种误区导致员工将绩效考核看成是一种惩罚,是公司扣工资的一种手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考核操作者本身的水平和认识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考核标准的设置上,目标未被细化或者细化不够。例如,考核表上将目标值设成100分,但对超过目标值没有激励指标;也有的本身目标值已够高所致。但反映在考核表上,目标值的分数仅是60分,这两种设法都会导致员工虽然完成了目标却仍然被扣发薪金,进而引起员工的不平心理。 误区二: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的事 企业在推行绩效考核时,常常会碰见这样一种情景:人力资源部与各部门就考核事宜进行沟通,在经过百般解释后,部门负责人扔下一句话,这是你们人力资源部的事,我们只是配合你们的工作。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考核中,人力资源部起着组织、策划、管理、指导和监督作用,而各部门管理者则需要主动参加、配合执行。绩效考核工作不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也是各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时间管理需解决的六大问题

时间管理,是管理者落实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要求长期坚持才会养成的好习惯,也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管理容易 出现的六大问题如下: 计划管理----空。人人都有计划安排,但一是制定计划“一厢情愿”,二是制定计划“不从实际出发”,“拍脑袋”的时间管理计划注定要流产的。 对上管理----无。干扰你的时间计划的执行的50%来自你的上级,做好对上级的时间管理是你能否完成自己的时间管理的前提。方法有两条: 一是“主动出击”。一上班就到领导那去请示,根据领导的安排,调整自己的计划。二是“提前汇报”。把自己今天的主要安排向领导汇报。如“我9时----11时集中精力撰写你要的某项目工作报告”、“下午2时---3时召开大客户营销汇报会,您参加吗?” 主动出击,可减少领导的临时安排,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如原准备上午用两个小时写总结,领导要开会,就可安排下午再写。提前汇报,让领导知道你在干什么。如无大事但需找你时,可考虑在11时以后------这就是对上级进行的有效的时间管理。 同级管理----差。干扰你的时间计划的15%来自你的同级。处理不好会影响相互关系。一上班给你的关联单位领导打电话,问有无需要商议的问题,告知近期完成领导的重要工作,上午11时后、下午4时后有时间商议、碰头。此时开协调会,会议效率高,不会影响时间安排。 下级管理----松。干扰你的时间计划的20%来自你的下级。产生这种原因一是“授权不明确”,请示汇报多;二是喜欢“事必躬亲”,下级则有时必报。三是“要求不明确”。规定每天8:20-----9时为内部事务、请示汇报时间,可减少你的工作干扰。 变通管理----少。计划的再好也赶不上变化,要留出自己的变通时间。每天计划安排不要超过6小时为好,留下2小时为机动时间。 掌控了你的时间,成功就完成了一半。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工作会变得更充实、主动,富有活力! 掌控了自己的时间,就掌控了自己的未来!

金融风险管理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习题答案】 1.系统性金融风险 2.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3.正确。心理学中的“乐队车效应”是指在游行中开在前面,载着乐队演奏音乐的汽车,由于音乐使人情绪激昂,就影响着人们跟着参加游行。在股市中表现为,当经济繁荣推动股价上升时,幼稚的投资者开始拥向价格处于高位的股票,促使市场行情飙升。 4.错误。不确定性是指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的分布范围和状态不能确知;而风险是一个二维概念,它表示了损失的大小和损失发生概率的大小。 5.A(本题目有错别字,内存,应改为内在) 6.A 7.略。提示:金融风险的定义。 8.金融风险的一般特征:客观性:汇率的变动不以任何金融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普遍性:每一个具体行业、每一种金融工具、每一个经营机构和每一次交易行为中,都有可能潜伏着金融风险、扩张性:美国次贷危机将整个世界拖入金融海啸、多样性与可变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影响风险的因素变得多而复杂、可管理性:运用恰当手段可套期保值达到避险的目的;金融风险的当代特征:高传染性:由于金融的高度自由化和一体化,美国次贷危机成为引发欧债危机的导火线、“零”距离化: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国家相继倒下、强破坏性:由于金融深化,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从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以及2009年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截至2012年仍然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9.按照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金融衍生品价格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或操作风险;政策风险;金融科技风险;其他形态的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环境风险、关联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主体划分:金融机构风险;个人金融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产生根源划分:客观金融风险;主观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系统性金融风险;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根据金融风险的层次划分:微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 10.金融风险的效应可以划分为经济效应、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三个方面,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

绩效管理的四大误区

绩效管理的四大误区 1.企业绩效管理是什么? 企业的绩效管理就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目标分解部署,通过每个人的行为产生的结果,来实现部门的目标;再由部门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的管理方式。这种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的管理方式,就是绩效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是从企业最高层开始,逐级将期望的赢利目标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人的行为之中的。 两个难点:第一,如何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赢利目标)分解成为全体员工都能明白的行为意识及其行为结果。第二,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赢利目标)永远是高于全体成员行为能力之上的,二者之间的差距越小,绩效管理就越容易做;反之,二者之间的差距越大,绩效管理就越不容易做,甚至根本就做不成。 2.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 企业是一种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性组织,它聚集成百上千人,或小型,或大型。这些人不是为了相聚而相聚,每天以一张报纸、一杯茶度过。为的是做一件事,做一件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达成比一个人赢利能力大几十倍、上百倍、上千倍的更大的赢利目的。从企业成立的那一天起,这种为赢利而存在的使命感就一直依附于经营者或者管理者的思维及战略规划中。 3.对于绩效管理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是基于全体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正确认识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绩效管理是从绩效考核开始的,那么,绩效考核工作注定将会走向失败。 绩效考核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第三个环节,要做好绩效管理,

应该从绩效计划开始。要想使企业的绩效管理能够正常运行,使绩效考核的结果有效,就要从第一步绩效计划开始,开展系统的、全面的绩效管理过程。 误区二:绩效管理是管理者的事情,与下属员工无关。 企业的绩效管理是否有效,就看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是否坚持了三个原则: 第一,期望原则。 期望原则就是:企业的期望是否明确?企业的期望是否与全体员工的期望统一?企业的期望是否合理?经过努力是否可以达到? 第二,参与原则。 员工不仅仅是被管理者,也是参与管理的一分子,并且是从计划到改进整个过程管理的参与者。 第三,SMART原则(它是进行有效绩效管理的前提)。 SMART是5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的。 S:目标是否具体、明确? M:目标是否可以测量? A:目标是否可实现? R:目标与现实工作是否紧密相关? T:目标实现有无实践限制? 误区三: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事情,与其他部门的业务管理无关。 这个错误的认识会导致严重的问题。 (1)企业的赢利是全体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果,是每个人的行为结果累积而成的。因此,企业绩效管理一定是与每个部门每个人有关的,而不可能仅仅是人力资源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事情。 (2)每个基层员工都分布在各个部门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则在

绩效考核六大误区解析

绩效考核六大误区解析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能有效地激励员工,改善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取得更好的绩效,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员工甚至一些高层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上还存一些误区,本文着重分析六大误区:考核力求完美性、考核只关注个人绩效、人力资源部担任绩效考核主角、考核敌不过情面、500强企业运用的绩效考核方法都是好的,以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 一:考核力求完美性 在与众多客户沟通过程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管理层和HR部门往往会进入一个追求完美绩效考评的误区,例如追求绩效表格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追求绩效工具和绩效方法的先进性,追求所有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追求绩效考核流程的规范性等。 然而,总裁学习网认为,企业绩效考核的从无到有,或从有到完善,是企业员工和管理层逐步接受的过程;而且,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为考核建立的方法和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因此,考核很难顾及全面。同时,考核是要付出成本的,考核目标的选定,考核指标的设置和考核流程的执行是需要耗费时间,耗费成本的。因此,企业在完善绩效考核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绩效考核的投入产生比。同时,完美的考核往往会导致主次不分,导致考核目标过多容易分散精力,使员工无所适从。换个角度讲,即使企业设计出详细而全面的、涉及员工方方面面的考核指标体系,指标中也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定性指标,从而使得最终的考核结果更加难以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考核只关注个人绩效 在传统的基于岗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详细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地规定员工的职责。对岗位所要求任务的完成情况是考核的重点,考核强调要落实到个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过分强调落实到个人的考核会把考核本身引入死胡同。强调落实到个人的考核强化了员工的本职行为,却在无形之中限制了员工的超职责行为,淡化了员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过分强调落实到个人的考核,往往容易忽视周边绩效问题。 总裁学习网认为,从绩效的分类来看,绩效不仅有个人绩效,还有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和流程绩效等,因此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指标设定时,需根据各岗位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要适当加入一些与团队绩效和流程绩效(尤其是一些跨部门流程)相关的指标。因为,从绩效目标的来源来看,不仅有岗位应负职责,还有自上而下的战略目标分解,还有内外部客户的需求。 三:人力资源部担任绩效考核主角 企业普遍的一个认识是绩效考核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其他部门与此无关。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整个公司员工及其管理者的绩效,发现优势,找出差距,并就考核结果与被考核者进行沟通,以有效地改善被考核者的行为,最终实现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组织目标。绩效考核的结果影响着被考核

绩效考评中常见的十大误区及避免方法

绩效考评中常见的十大误区及避免方法 作者:佚名 2004-2-5 来源:中审网 误区1---像我 什么叫像我呢?比方说,我们在招聘中可能见过,有的经理读着这个人的简历睛一亮。为什么呢?发现跟我是一个学校毕业的,跟我有相关的地方,或者好像跟我父母是一个单位的。其实跟你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你脑子里在想:像我。 这里还包括前面的案例,如果发现你的员工跟你有哪些共同点,都不爱做家务事,都爱上网聊天,都爱打篮球,都爱游泳等等,这个员工极有可能被你给予很高的评价。因为他像你。在某种程度这是东方人的特点,因为"我"字写出来是什么,是一个圈子。在西方人眼里我就是我,我就是自己这一个圈子,我的儿子、女儿、父亲、朋友都是我圈子外头的人。 我们东方人的心里并不一样,这个圈子非常大。里头包括什么呢?我的儿女、父母、朋友,还包括那些跟我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哪怕我们只是都爱吃辣椒,这也是相关的,因为像我,全都被包括在我这个圈子里头了。为什么有人一个人升官,把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全都拉进去,都要做高官?其实很多是,你说天性也好,那是不能去除的,因为像我的人我自然而然就要偏向他们。 在绩效考核中,给员工打分时,那些不像你的人就比较的不幸,可能让你用比较客观的方法去考评了。而这个像你的人,你就会偏向于他,给他打很高的分数。这是考评中一个很大的误区。怎样避免呢?要在考核时越像你的人,你越要加以注意,用关键事件法记录。记录这个员工真实的情况,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像你的人,你越要刻意的严格一点。 这个误区在面试中也存在,在考评中、在提拔人才中都是存在的。 误区2--晕轮效应 什么叫晕轮效应?举一个面试中经常遇见的例子:一个女孩应聘总经理秘书,她穿了一身特别得体的套装,化着淡妆,微笑也适度,握手也那么合适。从一见面,对她就有一个感觉,具备专业的总经理秘书形象,这个亮点太亮了,就慢慢晕染,变成了一个光环,把她背后那些事实都给掩盖了。比如说,她应聘总经理秘书,但是她英语不太好,她的打字也不太快,计算机技巧也没有别人那么熟练。这一系列的事实都掩盖在这个光晕的后面了,这就叫晕轮效应。 绩效考评中,如果这个员工在考评期内有什么非常显著的缺点,比如说,一个月就迟到了三回,结果都让老板抓住了,你的老板会一想起你,就老记着你迟到三回。这个缺点太亮了,太突出,它就成了一个光晕,把你那些好事儿,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还开发了许多新客户,还有很多的创新等,都会被连续迟到这个晕环给罩住,经理的打分就偏了。这就叫晕轮效应。反过来如果你有什么优点太亮的话,也容易把你背后那些缺点罩住,经理给你的评分就会相应的提高。这也是晕轮效应。 怎么避免晕轮效应呢? 其实误区跟误差还不一样。误差是有可能去掉的,或者减到最低。误区往往没有办法根除,只能在考评期间对这些误区,不断复习,脑子里不断灌输,多加以注意。 比如,人天生都有晕轮效应,在考评这个员工的时候,更要注意,拿出他的工作日志和关键事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