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2008年龙岗区历史与社会学科专项素质抽查情况

关于2008年龙岗区历史与社会学科专项素质抽查情况

关于2008年龙岗区历史与社会学科专项素质抽查情况
关于2008年龙岗区历史与社会学科专项素质抽查情况

关于2008年龙岗区历史与社会学科专项素质抽查情况

通报

各初中:

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区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字材料的能力和水平,我区历史与社会学科本学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学科专项素质抽查。在去年开展的七年级、八年级学生知识竞赛的基础上,今年的专项素质抽查以九年级学生知识竞赛为主。

本次竞赛于2008年5月16日结束,共有18所学校7295名学生参加。在各学校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老师们认真组织,学生们积极参与,取得了预期效果。

竞赛结果现已评出,共有1461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296名,二等奖450名,三等奖715人。

现将评比结果公布如下:(见附件)

龙岗区教育局教研室

2008年6月20日

一等奖(296人)

横岗中学(24人)

赖泽桦江俊秀张展鹏黄晓嘉何星宇林子锋朱镭舟蔡雪龄钟加伟陈勇校廖志成刘晓慧彭积粹张炼杰庄兴发黄晓玲陈颖颖赖震宇连岱彭明俊蔡壮霖黄青苹余文浩陈少娜

布吉中学(36人)

卢欢赵天悦戴丽杏魏境成余慧澄陈圳炯李锐珊梁思婷韦翠萍黄晖纪嘉祥王誉龙廖凌志马希连沁怡梁莉阮浩瀚黄瑞怡黄凯虹林炜钊刘玉颖杨洁婷杨开洁郑丽珊叶晔林永樟张翠娜梁丽丹黄芙蓉陆华林罗伟皓林慧娴黎旭莹陈福泽江咪咪庄重

大鹏学校(10人)

王凯鹏洪嘉航李映燕黄正南邱俊嘉曾庆铭张娟娟宋丽君颜昌盛陈晓鹏

福安学校(13人)

罗嘉燕吴瑞英林小玲邝志立张钦陆培锋黎欣叶嘉露曾劲松陈岚吴泽锋陈麒光林伟发

光祖中学(13人)

黄昕乾张凯吕宸杨蝶琼陈远玲陈轩辉彭俊威陈纯玲李海旺周嘉荣吴永培黄嘉倪马晓伟

葵涌中学(10人)

王文聪蓝煜寒廖丽云郑嘉创邓美娴李达成钟丽娟彭华英徐丰力郎茜玥

龙城初级中学(26人)

高苑华许霁晴吴健惟黄瑀璐瞿弘涛张万伟毛文彦彭城周路明李奕端陈文广钟可月李耀国林创民张彰金洪竹蔡海城宁斯羽郭嘉浩温嘉琪贺申茹权泽惠王玮袁华岳吴峰赵思翔余玉娟谢昊曾盟盟黄钢新汤西豪余永智林雨虹龙万威杨明谢其憬

平安里学校(7人)

林钜豪巫家豪雷汉青朱刚罗鸿基李娴余依思

名星学校(1人)

丁小芬

龙岗中学(27人)

曾舒婷林柏杨李蔓春杨洋欧阳珊叶维力朱惠林周志强钟伟文邹琳郑清钦曾明良黄玮琪陈欣廖欢宜刘苑娜林思聪张胜凯江俊杰郑桂钦钟华聪贾圆雅邱子豪刘莹莹温育霖廖玉陈家俊

南澳中学(5人)

温国昌李大雨龙智文陈振炜林景友

南联学校(12人)

张其龙曹露尹林洪彬刘柱成洪一敏蔡晓春叶敏威谢瑜航林湧深林展鹏吴浩然钟梓

平湖中学(24人)

方桂旋洪俊民张文超刘至杰林莹曾凤仪雷秀雯林丹丹蔡运相陈诗敏李彩玲王洁涵杨培艺赵倩云徐媛媛马可恩卢伟林陈慷庄少敏陈睿勉余婉怡梁嘉俊刘丽玲贾梦环

坪地中学(13人)

张家伟林毅良温裕森温健全吴浩东任腾竹陈丹温海山武博刘家豪邓珊珊钟礼忠张佳伟

坪山中学(21人)

徐小玲林浩文刘佩珊洪嘉敏李海雯许锡坤李嘉怡庄梦湾冯捷勋彭俊凯罗志敏张子健周劲松余秋云杨伟维罗冰许小辉王斌斌叶婷婷张宗宇张琰琰

沙湾中学(28人)

丁尉邹雄高马莉王览谢俊李焕城侯凯通刘吉安王冲林郑榕昌韦丽萍温晓鹏晏子灵李皓文魏夏生蔡深兴韦松波侯洁薇梁田冶洪家昌朱伟佳刘妍君蒋佳辰李美凤傅文杰易佳饶淑君黄敏怡

龙岗实验学校(15人)

万起平连丽娜谢烨琳朱孟文陈雅怡陈鹏宇林思敏郑辉闫一涵方姚佳骏

余思豪沈鸿图刘嘉伟陈俊通刘逸飞

万科城实验学校(7人)

曹哲亮刘燕科何帅胡丹宏温碧霞邱国云刘琪

新亚洲学校(4人)

苏瑞彬钱俊虹李林权林海珊

二等奖(450人)

横岗中学(36人)

黄佳敏黄家栋杨欢郑秋鑫陈敏敏何丹丹黄东纯黄玉玲李嘉祥刘伟宽潘法辉潘少明陈俊佳颜鹏翔陈晓灏何利灏柯宇钢林耿东陶建穗李洁刁惠敏郭超梅谭鸿威陈新新林学成刘晓红汤轩宇田强肖惠端徐奥光赵泽昊邹嘉琪黄志强刘诗伦曾佳玲赵雅然

布吉中学(54人)

林康健蒋中伟姚子彬康联振陈晓明陈秋庭方咏梅钟珊连晓华陈永斌陈秀娜陈映卿林凯燕曾惠娟张瀚文邹锦森陈志杰王天骄卢镇涛蔡旭聪魏慧茹陈嘉明郑婷婷邹胜发赖秋燕赵国微邱佳伟郑芳芳汤鸿沛陈依伦翁泽坚黄毅茂陈梁生赵锐叶美婷廖荆松侯俊杰罗婷婷谢竞蔡勤佳李媛媛吴晓群马伟珊许华意彭程贾盈陈嘉慧陈淑仪刘上杨娜华张国珊李家丽胡雪王绮薇

大鹏中学(10人)

何鹏华李明陈观如郑晓彬李洪帅陈炜楷林锐标钟子航林洁茹毛志伟

福安学校(13人)

陈敏虹叶左航周宇黄国书李就懿黄润黄泽川钟书豪黄坤源陈泽婉彭丽芝马远平赵丹华

光祖中学(19人)

黄智强廖嘉欣林慧贤李丽丽吴佳蔓黄志豪彭俊讲孔福平张国金张国玲韦静怡关惠君赖思远陈楚彬曹移红罗伟达杜家鹏蔡德诚曾凯

葵涌中学(16人)

张楷烁郑汉明杨剑豪钟诗龙杨文娜蓝小雪叶蓓蕾李周运郭锦涌郑素君王朝宗林俊杰郑汉相时欧张珊珊刘舒婷

龙城初中(47人)

黄德龙李浩闫若希刘嫣周迪攸欧阳佩刘思颖杨浪轩林若诚袁琰罗嘉桢范峻铭李剑锋余昊懿何芬李敏楠叶章山罗晓峰杨雅琳利一然彭康龙段蕾阮健伦邹柏浩巫远婷肖斐斐周原刘晶刘俊涛丁嘉政叶焕文王淑鹏余聪

范小晖彭菲王梓馨许真祯肖惑郑铭棉杨丹萍邓励谦郭远蔡克铀利彦晋钟志昌吴闻达梁景超

平安里学校(11人)

黄业记杨乾海纪达曾德辉余桂雄黎嘉伟张文杰刘季松彭肖森郑征东巫雅丽名星学校(2人)

蔡国辉刘清

龙岗中学(44人)

范名睿谢春霞钟润鸿林涌豪刘晓燕徐凯林晓文潘剑峰徐志豪李柳珠罗佳丽张树明王惠敏邱惠茹陈兆萍尹俊蓓林潮标陈佩琳柯柔婷沈秋枫胡沈苏芮君陈月敏叶振峰赖旭彬许伟龙黄丽格陈楚凤李超宏林周秀陈显文李维佳陈擎龙罗奕慧肖浩宏彭德龙徐家健谭惠娟张婷温俊谢正泉罗国森李嘉航罗珊珊南澳中学(8人)

何俊豪李嘉豪何洪华黄美娴郑美珊洪桂兰陈丽珠庄淑芬

南联学校(16人)

周宪炜马家伟梁嘉怡黄丹黄丽敏黄世铭倪壮贵吴秋萍李文敏陈靖杨倬波劳珊薇林浩潮丘海珊周志坚高锦和

平湖中学(36人)

黄赞雯陈任道张浩邹淑雯罗世发许紫玲杨欣昕连伟滨刘薇李耿锋徐良郑炯曹婧陈志燊彭静茹陈秋霞林伟彬林燕情甘梦淇赖洁璇张国浩连亨燊杨慧玲林美雄徐琴黄玉芬李世昌魏平强罗银珠王泽霖庄燕玲刘海姗辛壮黄伟旭叶欣明子许小晴

坪地中学(26人)

温建波徐卓威陈志华冼晓慧庄保燕黄佳宝刘琦颖王丽芳姚毅伦罗晓锋马洪吴文光龚智敏许创涛肖筠儒吕贤如吴梓聪余立奇肖丽媚陈旺冯宇庭戴城辉张健威徐桂袁敏维肖嘉俊

坪山中学(30人)

詹舒玲刘宇靖刘立恒戴伟毅高光亮陈文英叶燕媚周泽敏廖伟豪张静玲林欢欢李家雄黄健志戴博诚江创盛任安驰庄鑫源李周敏叶银友陈嘉燕张加锐王江南喻蕾高悦梁美芳刘增彪陈丹婷邹益平许秋薇吴阳

沙湾中学(41人)

陈嘉琦黄志伟李春荣罗楠丁志华叶少芬肖逸宇刘伟先岩一郎陈点点蔡红春夏子安马丽婷余泳涛蔡俨谢恺琪梁祯真冯春玲卢侃钟敏琪黄利坪陈雅蓉李君惠林立深曾伟俊陈奎帆黄怡凯石恒杨永亮蓝宏昌王玉冰詹婉毅钟碧华蔡妍倩陈业成李建文张晓伟罗期耀王文洋张蓉荣李秋桦

龙岗实验学校(25人)

杨壹翔龚奇吴辰许可孙越俞佳宁张璐李嘉炜郭琰詹美琪于晓汪奎罗莉君张凯敏韦杨王振增王雅文刘舒怡罗如冰雷燊赖丹娜刘显胡卫黄腾朱丽清

万科城实验学校(10人)

杨景威邹静怡李育泽黄素贤辜敏伟游畅周嘉蓉刘美凤王小豪郑丽君

新亚洲学校(6人)

张巧玲蔡莹刘璐璐项诺巍吴宏观关本能

三等奖(715人)

横岗中学(60人)

邱冰银蔡自勇陈玩伶刘伟东吕嘉伦吴堉杨鸿志邓嘉琪赖伟莹李浩源林炫娜王鹏郑冬玲高蓓芳龚凯仁谭明亮王伟坚杨嘉伦钟利时陈超何凌雅黄磊森陈斯迟陈燕茹陈宇俊郭莉莉黄琼芳刘晓君唐健宏叶翠贞曾辉黄琪安张兴鑫曹如霜赖奕钦林思敏林晓玉张燕钟文斌周纯陈浩陈炼昇林蔚彭熠生许国良邹远琛吴俊通何嘉裕李嘉丽林艳如林燕玲林泽娜伍彩云张嘉慧陈思敏黄梓滨李权峰凌法莫家杰吴宏波

布吉中学(90人)

李伟强雷迪许嘉瑜钟金莲贺吉年苏泽恩刘东熠邱惠姗汤建华林伟昊程一帆陈志杰黄成伟温斯唯罗映森林荣娜黄丹仪黄小乔张国彦刘威良刘峰巫朝霞蔡建标张佳玲江慧珊戴丽芩姚美君叶锐朱科达章瑶韩晓婉饶嘉雯钟柳宦路璐欧阳洁魏慧园林嘉怡刘少佳陈业瑜钟成发李杨邹辉黄斌黄锐翁钦塬胡诚君罗斌陈子豪黄清敏马远雄黄柏维钟鸣东童璧林惠满马慧珊王桂彬张鑫李彤古嘉俊韦升宝曾心如詹欣赏冯浩彬朱豪杰黄曼婷黄莎奇利芳张巧东刘嘉威张凯李文涛魏希晨黄志平黄诗琪江杰派曾嘉伟聂杰温嘉敏刘峰伟黄凯玲廖莹吴志恒杨哲曾豪鹏罗冰楚朱远晟林清柔戴婧璐吴耿文廖莉

大鹏中学(20人)

张国炜叶育思洪东仪黄子豪刘少康刘志文邱婷娇陆宽蓝星罗帝展杨广刘国华陈金鹏叶俊杰钟薏蔓梁小凤张佳宝刘沛英王巧然林嘉欣

福安学校(16人)

申慧文江丽华黄浩林少波谢伟灼陈玲玲廖高华洪建威颜妙贤黄常飞沈毅郑少鹏巫燕慧李志强陈斯浩冯耀

光祖中学(28人)

洪莞城邹炜璇邹佳威黄世豪翁振华张达明黄智豪张喜娜李威李洁娥陈文斌黄嘉瑛陈蕾斯吴美华陈凯玲何晓静黄新泓黄建接王丽婷张志鸿吴志华陈秋霞王德志黄璇何诗贤张宜廷温国平林皖芬

葵涌中学(27人)

龙杨邱婷婷张锐庄清华郑燕玲陆冰陈耀光彭伟国丘译文陈彬宏陈惠安何旖旎蓝海漩黄政吴水友林易明何淑茹方楚滨林仲涛方燕娜何涛涛李志成方凯鸿吴伟权纪倩倩王瑞玲郭彩银

龙城中学(83人)

马沛槟温佳媚余琪琦李惠婷温福州冯嘉敏李文波黎清娴黄嘉诚林显形刘嘉文余雁航宋泰来罗思婷叶嘉俊徐滚源王羚伍杜玮罗平邓锦辉张琪陈慧颖邱镠褀杨怡郭汝敏张敢余丽霞陈志怀张豫媛刘殷旗周璇梁嘉蕊瞿莉黄天岸王伊婧吴宇宸郑广炎魏高斌赖茹刘玲琳陈思婷毛艺璇张昱滢何文昌詹燕燕吴美玲姚少玲吴伟增陈倩楹吕东陈楚键丁日桐罗昊黄海燕张楠王一岚李雅琪周仕林雅诗文向晓慧林安琪李睿智肖卿陈尚政何依玲刘定荣邓雅伦徐思琪陈伟昌刁青霞林逸昀戴梓莹刘菂莎曾佳林余雅曦周海东何雅琴颜艺刘俊裕洪玮华赵元龙张超陈淑娇

平安里学校(20人)

钟文鑫林夏菁肖寿南张春梅李伟光曾焕君阮晓琳魏培姗宋圳基郭文博余柳文

巫伟茹莫嘉欣余梦诗郑友业彭思明张文辉樊诗卉余美玲肖妙玲

名星学校(2人)

李海燕李彩燕

龙岗中学(54人)

陈思雅李军邱雁刘晓燕黄嘉煜朱丹萍张创盛李静婷余松钧罗媛林凯彬

陈文荣李彬林芷珊叶振斌刘恩恩黄啸龙黄剑雄王恺川韦龙新何嘉霖戴嘉佑

黄瑞纯房凤彩辜志新蓝敏洁李晓漫杨森叶奕威魏伟文巫泽童黎龙卉尹俊威

麦绮绵魏忆莲李小燕林荣滨张蓓倪浩燕韦若吟林伊妍李静敏黄嘉俊黄莉程

罗仲苗卢洁斯廖素霞翟伟娜刘晓媚李晓芸宋万佳陈惠敏李挺陈达诚

南澳中学(13人)

蔡智华蔡萍华刘靖华林目玲黄仕龙谢婉婷卓丽坚徐展姚邱翠洪黄志聪林继达

黄国成庄丽茹

南联学校(27人)

罗莎杨吉文周建华李秋文陈浩楠李环茹李志青马智能周绍东林涌松周政梅

邓嘉茹程楚侠罗李东李茂林郑安迪陈奕想蔡佳媚丁连坤郭柏志陈田冰王少敏

余泳谢君仪陈汇通刘冬怡吴瑞燕

平湖中学(60人)

林娜芬林丽琴刘树培龙成华王凤仪刘森佳李乐陈明泳曾峥凌邓诗韵陈浩良

李晓冰黄淑容陈仕原张玫娜廖强徐尧丽黎淑怡陈碧燕陈钦灿黄衡维刘树灿

李伟军刘晓君陈东栋刘振豪利焕杨温夕影李伟东黄晓杰刘佳文黄佳林何靖靖

陈智广谢海萍刘斌陈少玲郑灿吴继伟李业基肖可苏启梓巫春林雷惠琪

林莹嘉梁婕萍孙华勇欧阳湖林进发詹丽萍刘健聪赖嘉龙蔡莺莺刘嘉玲余秋秋

严泽璇黄桂旋钟嘉宝江坤洪朱瑞娥

坪地中学(34人)

黄捷陈慧容李丹丹赖俊林余幼聪林幸婷朱智豪何旖旎缪静宜张吴奇石晋炜

彭曼曼王钧茹彭远杯肖文辉柯燕珊王洪玉罗立涵熊博迪邹荣达张跃翰黄育权蔡宏标张怡周海欣刘梦园肖彩云王铁丰邓剑明张爱玲杨慈婵何存武肖玉芬

李丹丹

坪山中学(60人)

江慧敏邱静怡张妙花彭俊杰罗荣茂林依依韩学汇彭夏旭黄伟武纪佳琳袁健安

赖漫如李宇辉王雅莉方伟康张研钟子文张壮志丁成张秋映吕佳龙刘金燕

欧嘉杰郑杰文许晓勇吴旭君庄胜强谭松林丁俊龙林镛国周雅欣李伟苑胡梓龙

黄文宽杨志磊刘嘉汶朱华权赖家稳赖通玲曾松江东杰黄嘉威赖锦标黄镇城

江晓燕秦嘉华罗秋洁余志华琚佳顺吕东瀚郑晓东江逸曦童文爵罗丽娜张文波

曾坤李伟伶张美珊彭翠婷吴杰民

沙湾中学(56人)

黄诗婷陈文杰周南杰邹炜邓佩佩王健廖远扬邬志诚姚元粤殷国新洪嘉琦

万峰胜黄志琴王芝华郭佳欣朱天赐温婷婷林心怡邹永仲郑伟芬徐靖君林泽羽

徐润鑫黄瑞陶紫嫣林晓君郭海丽邓源源赖蓝萍何思瑶吴培彬彭成根骆俊

戴健豪郑日航陈业昌叶兴福王宇彤李月芳戴丹丹陶健业林振豪张雅思邱国良

李洁琛温浩珲张耶林丹霞刘丹凤谢奕瑜张弛王坦城梁爽董紫莹徐敏

郑琳琳

实验学校(39人)

罗林浩邹燕琪黄一村庄嘉轩穆艺卓杨俊雄翁泽凯郑莹刘浩霖肖寒蒋文程

杨晓培郑梓钦谢焕杨王为雄李渊曾家宝孔惠明喻晗阳周宇飞范佳佳谭瑞强刘俊帆周立珂龚政陈哲黄慧黄行之余少勇谢宜峰叶靖怡林文浩邓文佳陈志鹏姚旺东陈思杨卉谢梦真彭思蓝

万科城实验学校(22人)

温小霞刘清清苏尉张镝温丽玲叶晓明刘绍鑫刘孜孜肖诗韵曾羿鑫黄莉珊邢舒超刘家俊陈东浩陈相友魏瑞宏黄风霖罗西娜温湘湘汪裕林赵泽岚万颖智新亚洲学校(4人)

刘鹏宇王俊东刘恩宏陈泉安

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摘要】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学生需要核心素养支撑职业能力,无论是学习过程,还是实训、实习过程,乃至将来的工作,核心素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专业需要教师科学理解核心素养,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转换的能力,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48-02 【作者简介】申起梅,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吴江,215200)教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电工专业教学。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人最普遍、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无论是学生的理论学习还是技能实践,乃至未来的工作,核心素养永远是职业需要的基础,中职学生需要核心素养支撑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面向学生的职业需要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当是中职教育教学的重头戏。

一、探究电子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学生核心素养应涵盖知识、能力与态度三要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电子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电子理论建构能力。这主要是指在校的理论学习。由于本专业的知识相对抽象且逻辑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建构出系统的认识,直接影响其对电子专业理论的掌握。 二是学生的电子理论延伸能力。这主要是指学生在面对未曾遇到过的专业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与指导实训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可以经由逻辑推理而获得理解。此时,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否向新知识延伸,或者说能否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就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显然,这是核心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是学生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训中会有丰富的实践,笔者注意观察过,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这样的实践是无法有效培养核心素养的。 四是学生的实践生成理论能力。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就是“实践出真知”,从实践中衍生出来的知识是真的活知识,也是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而言,

(完整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能够作为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素养,是影响、决定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和世界观的有机统一,是学生终身发展和成长的潜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在遵循历史学科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为目标,确立教学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问题、组织教学活动。 为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特将 一、教学设计要紧扣“中心”,实现价值引领 所谓“中心”,是统领一节课的灵魂,也是一节课应该达到的根本目标。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开展等,都应围绕这一“中心”。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课来说,“了解新中国教育发展史实”是本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解和认识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是本课的中心,也是本课的“灵魂”。 因此,在设计导课环节时,以“一场逆转德法命运的战争”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阅读普鲁士是如何重视教育的材料,从而凸显教育与“国运”的关系,彰显本课中心。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下面三个环节: 环节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展示“当前世界教育竞争力排名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排名表”,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教育竞争力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 环节二:“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主要通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材料和教师的讲述,使学生基本上掌握新中国在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理解教育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环节三:“中国教育‘冷思考’” 以两个关于中、美基础教育发展前景的“考察报告”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基础教育对中、美两个国家的影响,理解教育与“国运”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相关材料,以“中国诺贝尔奖的缺失”等现象为抓手,思考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深度思考教育与“国运”的关系。 这三个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育与“国运”的关系这个中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重要影响。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的整体预设和系统安排,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教学设计紧扣教学“中心”,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现象,形成价值判断,彰显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体现了历史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设计要凸显“主角”,关注学生发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建设者。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手段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把教学设计比作是一个剧本,教师只是这个剧本的编剧或导演,学生才是这个剧本的“主角”。一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都不能忽视“主角”。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角”地位,才能更好的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凸显学生的“主角”地位,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开发的教学资源适合学生实际 历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开发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测和需要,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比较盲目、随意,无形中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心得体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陈官屯镇中学钱凤菊 一、学习收获 1.专业理论学习要跟得上,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们所掌握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折旧率”越来越快。如果一天不看书、两天不看报,三天不上网,几天不学习,就会感觉“out”了,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能机械地教知识。培育人才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知识更倾向于怎么解决老师教过的问题。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是片段的、支离破碎的。穷则思、思则变、变则通。这就要求我要钻研所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研读新课程标准,这就是教学理念的新提法,不能闭门造车。那这些专业理论及理念从哪儿学?向专家学、从一些教育网站上学、同伴互助--向专业教师学。 2、核心素养通过怎样的课堂才能落实 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基本活动形式传统的课堂活动围绕教师的授课行为展开,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传授目标,忠实于教科书进行讲解,学生就是一种容器,接受和储存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一个讲,一个听,教师讲解清楚,学生听课认真,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 今天,课堂必须从“授课”活动转向“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取代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着眼的是知识,“学习”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经验。就认知活动的本质而言,学习过程是从“不足”和“无能”的经验,发展到“掌握”和“习得”的经验。确立学习目标,离不开经验;关注经验,必定聚焦于学生。由此表明,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应当积聚由教至学的量变,学习活动日益成为教师课堂的主线。 3、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设定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总是依赖于一定的教学设计,而由教到学的课堂活动需要研究学习目标。 研究学习目标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的需要常常会通过学生的经验予以反映,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等,从而使得进入课堂的学生带着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 从学科范畴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与心理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性质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 学习的结构和分类 结构:1引起注意和告知教学目标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3、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4、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 5、引出学生的反映,提供反馈与纠正 6、提供技能应用的情绪,促进迁移 分类:1、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学习知识是的感知、理解等 2、技能和熟练的学习:主要指运动、动作的技能和熟练学习 3、智能的学习:智能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以思维为主 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习 认知学派的学习观 苛勒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所谓格式塔是指任何一种吧情景看作被分离的整体 知觉:由感觉组成认知:由多个知觉组成意识:有多个意识流组成 顿悟:突然察觉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构建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 顿悟学习的归因:格式塔的学习观(顿悟说)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他们强调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因此在布置实验情境时,强调整个问题情境能让动物直接感知到需要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假定脑本身有一种组织的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 学习动机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能够给予学习的关系。 特点:活动性:可以促进机体进入活动状态 选择性:可以促进有机体选择性的指向某一目标 作用:1、激发行为2、行为定向3、维持行为 动机与学习的区别和作用 区别:动机是激发、定向和维持,它调节学习行为;而学习关系到信息和行为的获得与矫正作用: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向较强学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要通过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技能和方法等各种中介因素而实现。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强度愈低,效率就愈差。 各种记忆及规律 按其内容分类:形象记忆:即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语义记忆:又叫词语-逻辑记忆,是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忆 以信息寻出的时间分: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按几分之一秒计算,一般有把视觉的瞬时记忆称为图像记忆,把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做声像记忆。特点:形象性容量大保留时间短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依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或是几分钟的记忆。特点: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 长时记忆:外界刺激作用与人的大脑后所形成的印象,记忆时限以提取时间为界限的记忆。特点: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是无限的

核心素养课题开题报告-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核心素养课题开题报告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湖南省龙山县里耶民族中学石维亚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和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表现,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构筑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尤其要构建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探究方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题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正因如此,“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就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对“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 研究和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我国一些学者的论断,“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过程一切方法、手段的总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和教”是指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探究式、创造性、最优化等教学方法体系;教学媒体用计算机、多媒体、远程信息网络等。从以上论断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十分重要。从我校实际情况看,我校是“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因此率先开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和教的理论和实践的试验是十分必要。 二、课题研究目的 探索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课堂模式,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课堂,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大的信息量。信息技术对数学的学习者和教学者都将产生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这将是革命性的一场变革。学习方式(比如地点、时间、环境、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的关联性将无比接近,教学模式将更加体现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人人都能得到发展。由于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 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时下各学科提出了“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到各学科又不能泛泛而论。历史与社会是综合性人学科,其学科核心素养即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不但要体现人性,更要注重追求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就是需要结合实际学情,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社会科学知识,指导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实际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环节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 历史与社会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学科,立足于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发展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人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相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以鼓励和指导学生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

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我们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三个角度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 1.古今综合 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就是古,“社会”就是今,其实学习的就是古往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深刻认知。 比如学习“辽阔的疆域”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古代不同时期的疆域。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制作成动漫视频,以渐变的形式,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疆域展现给学生。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复习课程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社会心理学尔雅通识题库全(可搜索)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 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 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误 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 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 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 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 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3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决定l人格的发展方向。错误34在社会化过程中,5-6岁孩子产生的情感不包括骄傲 35性行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来看是为了繁衍后代。正确 36罗曼蒂克激情是在5-6岁产生的感情。错误 37控制有余,爱心不足是哪种父母教养方式的表现? 专制型 38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39婴幼儿的情感发展不是同步的,是有固定顺序的。正确 4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依附期的变化趋势是变长 41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是角色学习 42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正确43研究发现,人的一半以上的人格特征是通过遗传得来的。正确 44大学毕业后,老师希望其继续深造,家长希望其尽快就业,由此造成的内心冲突是角色内冲突 45《个性的文化背景》是谁的著作?林顿 46参与的最高程度是情迷意识的参与。错误 47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侵犯行为,支配行为和利他行为等方面。错误 48根据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可以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49哪一项不是社会化的主体工作单位 50 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的概念。正确 (换着花样)《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的科学家()詹姆斯

_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2016年第1期 (总第342期)GLOBAL EDUCATION Vol.45 No1,2016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陈彩虹赵琴汪茂华汪晓慧吁思敏向荣 摘要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已于近期举行,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与会者就其概念、意义和实践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和基本诉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设计;有效教学 作者简介陈彩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赵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汪茂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汪晓慧/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吁思敏/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向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2015年12月2日,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普陀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普陀区教育学院协办,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承办。会议分为上午分论坛和下午总论坛两个部分。据统计,上下午参会人数达843人次,其中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教研专家41人,普陀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154人,上海市课改学校和市九年制学校等的领导老师91人,还有来自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湖南、广东、陕西、吉林、甘肃、四川、江西、河南、云南、广西、天津、新疆等16个省市的教育科研单位、中小学,华师大课程与教学所基地学校的182人,等等。 上午分论坛包括语言类学科、数理类学科、人文艺术类学科三个板块,分别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历史学科教研员於以传、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化学学科教研员徐睿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音乐教研员席恒主持。获得首届上海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特等奖、一等奖的教师在上午的分论坛上深入交流了他们的实践经验。 出席下午总论坛的嘉宾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生导师王斌华教授,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上海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1.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古今地图、大事年表等阐述中国及世界进程;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 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的问题自行进行史料的甄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教会学生运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指要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从一定意义上说,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是理解历史。要想真正理解历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一种博大的襟怀和一种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收集可靠的史料,突破时空的界限,设身处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与结果,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与地位,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与后果等等都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并实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人素养,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中国自古有着“观乎人,以化天下”的人教育传统和五千年的优秀化成果,但是由于西方明的冲击,我们许多丰富的传统资被边缘化,甚至消失殆尽。特别是西方腐朽化和“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念已经开始影响着新一代青年的价值取向,甚至导致了某些人民族自信心的失落和民族意识的淡漠,使价值尺度走向了西化。所以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素养就显得更为必要。 高中历史新教材不但提高了对历史学习方面能力的要求,更强调了对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贯穿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更突出了人精神。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目的不是培养历史专家,而是让学生接受历史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素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思辩的能力。本试图结合自己历史教学的实践,针对历史学科的特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人素养谈一点浅显之见。一、历史教学中人素养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1、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人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历史史实,用榜样的力量启发学生的创新意

识。历史教材中敢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多不胜数,例如:在思想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敢于革新,挑战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提出了“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唯物思想主张,反对当时被汉王朝推崇的“天人感应”说。宋代平民毕什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化交流的加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宋代指南针的发明并西传,为实现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从此世界由局部历史逐渐融合为整体。天学家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等等。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创新榜样制作成鲜活的素材,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其次、以评价历史人物的留白艺术为手段,引导学生发展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人物的事迹是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的最基础的标准,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所以,我常常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结合对历史人物的个人见解,并根据自己兴趣所向的不同收集大量资料对人物进行评价论证。给学生留下教学的空白,提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亲生体验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去填补历史。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创造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更多的学生能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2、科学情感的培养 历史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同时要把这些情感付诸于行动,才会形成个人的品格、个性。这样,历史教学才是有效果的、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样例1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数学课例研究与实践 --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为例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高中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观念,学生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综合性能力与必备品格.《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是建构了核心素养体系,给出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并以核心素养统领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 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重大趋势.核心素养的研究应加强将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的研究,冲破长久以来横亘在专家的“理论研究”和教师的“实际教学”之间的阻隔,将教育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总体素质塑造.理念的落实最终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应关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教学该怎么做?如何在课堂上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表明,“课例”是理念转化为实践的最有效的中介,好的课例可以为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抓手.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的关键问题 课例研究是一种集专业培训、课堂观察、教师参与、改良过程、合作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于一体的研究平台,指的是教师系统合作,改善课堂教学,分享教学策略,共享教学资源的研究过程.一般采取“上课→说课→评课→反思→重新设计课例→整合形成新的课例”的流程对课堂教学展开循环式改进研究,强调教师合作与反思.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必然要求研究者要转变视角,与时俱进,特别是要关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例研究是基于《课程标准》,立足课堂,实现教材、教学、考试、评价一致性的研究. 经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设计并形成了如下的课例研究的基本框架: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内容提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 一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回答。 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①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②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③),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④),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⑤等。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逻辑轨迹是:教育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时代发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它就被增加相应的新质,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对立面,其内涵是随着人们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被充实完善的。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素质教育区域性试验与探索,以及学校层面的改革实践,涌现出湖南汨罗、山东烟台、辽宁大连、上海闵行、江苏南通等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⑥,创造出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学等等实施素质教育的鲜活经

【模块三专题二作业】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模块三专题二作业】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1.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核心目标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选择“时空观念”作为本课的教学核心目标,具有独特的价值。抗日战争经历时间之长、空间跨度之大,是中国近代以来所未见,同时其对中国社会观念、社会结构的改变也是前所未有。围绕“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目标,整合了其他诸素养:以唯物史观指导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进程进行分析,通过史料实证观察重要的历史细节,提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解释的水平,进而理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百年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逐步走上了统一、独立和强盛的道路,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2.立足核心素养提出核心问题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形成的”。“全民族”一词已然包含了空间概念,其中有地理空间,即中国无论南北东西都成为抗战的前线,也包括人的“实践的空间”,即在历史上形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党派、不同阶层都成为抗战的力量;“形成”一词则包含了时间概念,对“形成”的追问实际直指历史的时间进程。同时,“全民族抗战形成”的过程复杂,体现为时间与空间的不同步,比如齐御外侮与亡国论的喧嚣、卖国贼的出现、底层农民的无奈等现象的同时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不是简单地罗列抗战以来的重大史实,而是探究“全民族抗战”这一历史现象是如何在动态中形成的。 3.依托核心问题选择重要时空节点 从1931年到1945年画出一条长长的时间轴,如何

突出具体时空下历史现象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一是1936年的西安。以“共产党的牺牲与让步”为主题,分析了日本侵华的特定时空背景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对党的奋斗目标进行取舍,将长期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与短期目标(赶走日本侵略者)相结合,以西安为中心的国共对峙前沿的空间最终转化为国共合作的空间。 二是1937年的淞沪。以“蒋介石对淞沪会战的反思”为主题,分析了淞沪会战的失败,迫使蒋介石对抗战战略做出反思,由最初的单纯防御、执着一城一地的得失,转为持久战,以空间换时间,日本侵略空间的扩大最终带来了国民政府抗战部署空间的大转移。 三是1941年的四川与河北农村。以“农民的选择”为主题,分析了西部广大农村对抗战的贡献。与鸦

社会心理学1

社会心理学 引言: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定义: 中国彭聃龄: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国菲利普·津巴多:心理过程(内)间接推知和行为(外)直接探知 心理学研究对象: 一心里的生理基础:脑机制 大脑皮层分区: 枕叶(视觉)颞叶(听觉)顶叶(感觉)额叶(行为、性格、运动) 神经活动规律:亚属前扣带皮层:勇气 神经传递及递质:乙酰胆碱(失眠)多巴胺(爱情)左甲肾上腺素(兴奋) 大脑单侧化或特异化(斯佩里的“裂脑人”) 左:言语、逻辑、数学、书写 右:情绪、空间、识别、艺术 大脑的可塑性和修复性 二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个体心理(抽象为一个人)心理过程:知情意;个性:自我意识、倾向性、特征 群体心理(大于等于2) 三心理与行为 从外在行为推知内在心理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法则。 四心理与环境的交互关系 第1章社会心理学总论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的定义:对社会概念的概括,人数现实或心理上至少存在2人以上,人与人关系相互影响并形成社会关系,受人类也已的文化所影响。 旁观者效应,爱情,从众,攻击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属于边缘学科,双重科学性质,兼属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个体心理分析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藏的、存在的影响,代表人物:奥尔波特。 社会学的研究取向:用社会学的方法关注各阶级和社会团体的心理、传统、风俗、习惯、社会舆论、流行等,代表人物:艾尔乌德。 文化心理学取向:主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心理的异同,进行跨文化心理对比。 社会生物学取向:主要以进化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为主。 建构论取向:强调人类的主观建构,不强调客观标准。 问题及本土取向:在大陆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心态问题,立足于中国人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 影响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五因素 他人的特点和行为,我们的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生态和社会意义上的环境因素,社会行为发生的文化背景,我们的生物遗传因素。 当代社会心理学:个体群体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试验、相关、跨文化 第2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生物理论 生理因素:染色体,激素水平,大脑生理机制或产生变异; 英国本能心理学家:麦独孤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主要从内在的原始冲动,本能欲望和外在文化理想,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来解释理解; 人格性格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即关于社会化过程的观点,恋母情节(俄狄浦斯情节),恋父情节(俄勒克情节) 本能理论:早期氛围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种,晚期修正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关于群体心理的认识:认为情绪性的“力比多”性质的联系系统构成了群体联系的本质。 动物行为中的证据 代表人物:海因罗特发现,劳伦兹命名 主要证据:初生的动物对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的依赖的“刻板效应”,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上表现为发展关键期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时空观念: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 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 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 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 4. 能够在不同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5.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1. 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2. 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3. 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 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理解: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1. 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 2. 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 3.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 4. 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建构

历史叙述。 5. 在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中,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1. 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 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4. 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历史价值观: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