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上报)

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上报)

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上报)
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上报)

------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第一部分学院概况

------,由原------(2001年建立)于2007年整体转制组建而成。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落实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规范管理,致力于特色兴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453235平方米,建筑面积252201平方米;现设置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工程系、经济系、管理系、艺术系、会计系等7个院系,开设物流管理、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7个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高职生8347人。

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合作”的道路,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质量为核心,强化职业素质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办学目标定位:把------学院建设成省内一流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专科职业教育为主体,以国际合作办学和技能培训为辅的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

办学服务定位: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面向地方区域经济,面向中小微企业,面向基层第一线。

专业建设定位:以现代服务产业类专业为重点,适度发展适应于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更新急需的土建、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类专业为辅助的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办学以来,我们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落实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学院的办学思路愈加清晰,社会满意度和认可度逐年提高,走上了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成果。

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走上了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成果,社会满意度和认可度逐年提高。学院是省教育厅安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留学基地、中澳美韩专本硕国际合作基地、教育部美国大学AP考点。学院连续四年获得省教育厅、民政厅民办高校年检优秀单位,这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高职院校;荣获安徽省2010、2011年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2012年度省属“百优社会组织”;安徽省2011、2012年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同时,经过省教育厅专家组的评审和教育厅的批准,我院被确认为全省2012年自主招生试点24所高职院校中唯一的民办高职院校;还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

电工电子和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这也是唯一两次获得该项目的民办高职院校。

第二部分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开展情况

学院在成立之初,着手实施“强基础、谋发展、争跨越”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制定了《2007—2010年发展规划》,“十一五”在完成“强基础”的情况下,学院制定了“十二五”“谋发展”的发展规划,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服务地方经济,推进专业建设

学院按照“适应产业结构,立足区域经济,瞄准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养”的专业建设总体思路,精心打造专业品牌,努力提升专业水平,不断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产业类专业为重点,适度发展适应于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更新急需的土建类、电子信息类、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类专业为辅助的专业体系。

学院立足并服务于合肥市“形成全国区域性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中心”的目标。确定会计、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外旅游4个专业为院级特色建设专业。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特色专业的技术和智力优势,为安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服务。2010年我院会计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

二、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为主体,以政策倾斜和落实制度措施为保障,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截至2013年8月31日,学院拥有教师445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176人,校内兼课教师46人,校外兼职教师37人,校外兼课教师186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60人,教授4人,副高以上职称36人。院级专业带头人13人。学院积极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根据专业能力、教学态度等建立长期合作型、中期遴选型和短期合作型三种形式的兼职教师队伍。目前,资源库内兼职兼课教师的人数达到230人。

近三年,先后有4人次获得合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有43人获院级优秀教师称号。

三、按照“职业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010年以来,学院积极吸收示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依据合肥经济圈产业发展水平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针对中小微企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更新的需要,贯彻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培养观念,在综合分析企业需求的“实际订单”和社会需求“虚拟订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职业人培养为主旨的“T”型人才培养模式。自2012年秋季新生开始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年学分制。全力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毕业生将实行“三证制”,即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和素质拓展证书。

四、工学结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

2011年以来,我院在积极引进、吸收示范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成果的同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在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建立“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人”培养要求,依据“职业性、实用性、开放性”课程建设思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我院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的“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人文素质、科学思维、沟通技能、身心健康等素质养成教育所需的课程组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由职业认知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展开平台和综合职业能力实训平台三部分组成。

实践课程体系由“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技能实践层、综合技能提高层”与“岗位认知、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企业顶

岗实习”三个层次四个环节组成。

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体系(见“实施素质拓展计划,加强从业素质养成教育”)

2、制定课程标准,精选教学内容

学院积极吸收消化示范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优秀成果,出台了《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作为指导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各课程组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将考证课程的考试大纲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参照有关行业企业的技术

或质量标准,制订出符合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标准。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精选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技术与人文的融通,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行动导向教学,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近年来学院大力倡导并在部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试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组织主要围绕完成工作的过程来展开,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关注“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学生以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4、以职业能力标准,实施课程考核改革

学院出台了《关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办法》,要求以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测试学生最终成绩水平的基准,增加对学生能力的考评、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在工作现场的考核比重。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予以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五、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学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按照“突出重点、满足需要、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原则,统筹规划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实验实训室。现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省级示范实训(实验)中心—国际贸易模拟

综合实训中心等5个各种类型的校内实训中心,建立了会计模拟岗位实训室、物流仿真实训室、动漫设计实训室、机械装调实训室、金融证劵模拟实训室等3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49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室;同时,物流实验实训中心正在筹建。另外,还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了相对稳定、运行良好的7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的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

学院坚持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支撑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立了“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技能实践层、综合技能提高层”三个层次,“岗位认知、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四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学院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健全了顶岗实习的运行和管理机制。要求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或预就业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下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同时,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积极开展了钳工、无线电装接工、电子维修工、保险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证等35种职业技能的鉴定与认证工作。目前,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超过89%。

学院建立完善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各课程依据课程标准,优先选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省部级获奖高职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占选用教材的90.1%,选用的获奖教材占22.4%。鼓励教

师编写特色教材或紧缺教材,近三年教师公开出版教材35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5部,自编校本实训指导书40多部。

重视网络和图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充分发挥新建的2万平米图书馆的作用,现有馆藏纸质图书 54.1万册,电子图书3000GB。以“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为支撑,实现了图书的网上借阅、查询与利用。建设了功能齐全,覆盖范围广的校园网。师生可以利用网站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电子邮件等进行课外交流。

六、规范教学管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1、健全教学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主持研究决定教学工作重大问题。设立系(部)二级教学管理机构,严格落实院系两级管理,选拔配置了有较强组织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的院、系两级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各系均成立了由校内专家、企业行业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

2、加强教学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学院严格按照《安徽省高职专科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了以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文件,教学运行制度体系文件,教学监控与评价制度体系文件三大体系为重点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同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要求,通过加强学籍管理、日常教学管理、考试管理、实践教学管理等环节,确保教学运行高效平稳有序,杜绝重大教学事故和教学管理事故的发生。

通过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平台建设等,实现了教学管理

的办公自动化、数字化,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

3、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构建了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系统、人才培养过程系统、人才培养质量系统”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目标系统。采取“常规教学检查、专项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信息反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体系。认真开展“五评”(“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督导评教”、“领导评教”、“系部评价”)“三查”(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进行教学检查)等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为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学院于2011年成立了院教学督导组,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上。随着教学改革深入进行,学院理事会决定,为了加强对教学工作、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工作的督导,成立了由院理事会任命的督导组,由离任老院长为正副组长和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督导组,代表院理事会对学院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督教、督学、督管。

七、坚持务实创新,党团建设成效显著

学院积极推进党团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了一支素质强、水平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之中,努力实现

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成立了党委领导、董事会支持、行政参与的《------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点研讨。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青年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创先评优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积极落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举办了十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共培养学生骨干1200多人。先后举办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5期,近三年共培训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4922人,使6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了党校培训学习,坚持早培养、早发展,近五年共发展大学生党员840人。近年来共培训团员骨干4378人,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强化了学生责任意识。学院按期召开教代会,选举产生教代委执委和工会,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切实推进民主监督机制。

学院实施了“三个三”工程,即“三深入”(即深入班级、深入课堂、深入宿舍)、“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学习)和“三心工程”(即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暖心工程”、消除学生心理困惑的“舒心工程”、引导学生身心发展的“贴心工程”)。

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和新生绿色通道,切实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各项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坚持助学与育人相结合,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鼓励学生自强不息、励志成材,报效祖国。

八、实施素质拓展,加强从业素质养成教育

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将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出台了《------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纲要》、《------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细则》,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建立了活动项目平台、基地平台、管理平台、认证平台、评价平台、保障平台组成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并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设计立德树人、博学笃行、尚能立业和创意创新四大项目,从职业导航设计入手,立足学院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院内实训基地,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引入学分制管理,实施网络化管理;政策保障平台从政策支持、经费、技术、机制等方面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提供保障;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评价为依托,统揽第二课堂教育的各个方面内容和各种教育形式。以学生社会素质培养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实施“双线分级递进”培养模式,按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纲的要求,实行阶段化管理,分级递进。

九、人才质量优良,社会声誉持续上升

1、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随着内涵建设不断深入,学院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影响不断增强,吸引了众多高中毕业生填报我院,连续三年第一志愿上线率均超过100%。报到率分别为85.88%、86.48%和85.7%。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录取线高于当年安徽省招生控制线150分以上。

2、学生素质不断提升,就业能力日益增强

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院毕业生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练就了较强专业技能,培育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学院涌现出“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革命烈士”、“安徽省优秀青年”、“感动安徽十大人物之一”的好学生卢帅;上海世博会安徽形象大使查天然;“助人为乐”的当代大学生唐聪;自主创业先进典型黄潇博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就业指导和自主创业教育,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增强就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近年来,我院毕业生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均在96%以上,且就业质量高。

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成绩不断提高。在2010年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2012年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在2013年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3、立足国内,拓展海外

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高校开展了各种学术交流和合作,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埃迪斯.科文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韩国韩瑞大学等高校实行学分互认、互派留学生制度,联合举办了专本硕连读项目班。目前,本项目班在澳留学人数700多人,400多名同学完成学士学位后分别在悉尼大学、科廷大学、西澳

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近百名同学已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生就业良好。在此良好的办学基础上,安徽省教育厅安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于2012年把我院确立为该中心留学基地,全面合作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总之。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团教职员工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为早日实现学院“十二五”既定目标、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努力奋斗,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附表:1“计分卡”

2“资源表”

表1“计分卡”

表2“资源表”

1 生师比—17.45 17.65

2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26.65 27.85

3 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天8.8 9.6

4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5.17 5.23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4304.

6 4287.4

6 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学时/生280 320

7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天/生180 18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价监督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5——1994年),是评估理论的研究阶段。在教育部的领导下,相关机构开展了评估理论研究。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第二阶段(1994——2002年),是开展高校教学评估试点和探索阶段。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试点工作。到2002年底,共试点评估了154所本科院校。 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4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的、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这类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帮助这类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指定、优秀评估开始于1996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这类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根据学校申请确定。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9年,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被评学校由教育部(1998年,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随机抽取。 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

中学教育质量报告

靠山中学教育质量报告 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老师的通力合作下,我校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做如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一、文化素养 1、九年级中考质量分析: 各学科在全县名次如下 除了数学外,各学科均列全县前十名。化学、物理、英语、政治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分别名列全县前四名。 2、质量抽测: 七年级数学,参考人数为39人,总分4504,平均分115.49,其中108分以上37人,达到94.87% 八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参考人数为34人,总分3696,平均分108.71,

108分以上22人。 二、面向全体 本年度我校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农安县控制中小学生流失工作实施意见》,把控流工作做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流失率逐年下降。 2009年三月份,我校入学后总人数847人,流失9人,流失率为1.06%,九月为884人,流失8人,流失率为0.09%,全年流失率为1.92%。我校7.1、7.3、8.5、8.6班均未有学生流失,成为我校无流失的先进班。巩固率达到97%。 三、学生其他素养 首先,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我们先后开展学习《中学生守则》与《道德规范》教育,提倡学生以讲文明为荣,开展了主题班团会“美丽的校园是我家”等活动,清明节,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四青年节,我校组织了文艺汇演,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另外,我校每月举办一次安全和健康教育讲座。结合建国60周年,举行了升旗宣誓仪式等系列教育活动。 其次,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要求上好每一节健康课,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活动。我校开展了以“感恩、诚信、文明”为主题的首届校园心理剧表演比赛,其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09-2010学年度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理解中,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为了在新的年中能更上一层楼,现将2009-2010学年成绩分析如下: 一、教学工作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我校2009-2010学年度中考和小学毕业班考试成绩居全县中下游水平,从“两率一分”来看,我校优秀学生较少,学困生较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学科问题日益突出,从全县各校对照情况来看:我校初中部的理科是弱科,政治、英语,小学部的语文、科学、品德学科的整体水平急待提高。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工作上进心不强 一些同志工作实绩平平,主观不努力,却一味的找客观,只怨学生基础差,家长不配合,教学条件不好,生活福利不高等,未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姿态和标准去要求自己,不去想方设法改变和创造条件来搞教学。 (2)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多。 部分教师不读书、不看报,不注重积累和总结,不想请教老教师,对教学不甚了解,几年讲的是总是一个话题,教学思想僵化,上课采用一字教学法,文科是“背”,理科是“做”,没有学法指导,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典型的活人教死书。 (3)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4)班级管理不够到位,学风不够浓厚 3、今后工作打算: 加强备课管理,提高备课质量 (一)规范教师个人备课行为 1、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两天内制定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包括:①本学期教材的基本内容、系统、重点、难点;②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③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 ④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⑤重大的教学活动安排等基本内容。 2、每位教师所授的所有科目都必须提供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包括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的具体内容及教学反思。 3、教师的备课进度应比实际授课进度提前1—2节。 4、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杜绝教师不备课上课或抄袭教案应付检查的现象。(二)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2020年本科教学质量工作小结

本科教学质量工作小结 全校上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谋求本科工作新突破,在思政育人、教学改革、双创、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质量保障等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落实,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市在 ___指导下,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市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并启动相关试点项目建设。学校积极响应,做好顶层设计,并扎实推进该项工作。 1.顶层设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国家和**市教育改革要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逐步构建起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真正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化。

2.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改革 基于对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按照“抓好试点、稳步推进、逐渐展开”的工作思路与原则,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改革:首先,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与协同机制加大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构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校内外专家协同联动的“全员育人共同体”。其次,紧抓教材、教师、教学三大关键要素,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形势政策课)示范课建设。再次,聚集全校优质资源,开设“******”与“******”两门校级试点课程,推动思政选修课程与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深化改革;遴选“******”、“******”、“******”等25门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试点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建设方案;还采取了“校内建设+在线引进”思路,共引进6门优质创新创业类课程、5门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 以上具体措施已然形成辐射效应,使得全校上下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上达成了共识,积极思考和探寻现实可行、育人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为接下来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的全面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教学质量总结报告报告

教育教学质量总结报告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们召开20XX年度暑期学习班,受学校行政组委托,由我作“20XX--20XX年度教育教学质量总结”,总结过去一年来围绕教育质量的提高所做的工作、成绩、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继续坚持“以质量论英雄”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深化新课程改革,推动和实施“高效课堂”建设,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督导,有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我片的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1、突出德育的首要位置,努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学生就不可能健康成长。 1)抓好德育主题教育。德育主题教育是促使学生道德品质转化的重要形式。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使学生逐步确立了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抓好安全和法制教育。“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我校长期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突出抓好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了校长责任制。一年来,学校开展了4次专项安全检查(与政府一道对全镇幼儿园检查2次,学校组织对各中小学检查2次)。多次的专项检

查有力的强化了的安全意识,学校(本)坚持定期的安全教育,明德小学建立了安全责任追究制,坚持抓好学生交通安全常识教育。安全和法制教育让学生逐步形成了的安全防范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一年来全片中小学幼儿园未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学生违法案件率为零。 3)、抓好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没有良好的班级管理就没有成功的学校教育。为抓好班级管理,各校实行了“一日百分赛或一日管理常规”,中心学校(本)还实行了班主任到岗“十三查”的监控制度,明德小学实行了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的制度。班级管理的落实促进了班主任行为的规范,更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4)、抓好德育教育网络的构建。德育网络的构建是抓好德育教育外部环境的必要条件。在皂市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年来中心学校坚持同皂市各村支两委和社会各界的联系,理顺了各种关系,为学校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心学校(本)每期坚持一次家长会,有效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每年暑假陈基铸校长亲自带领行政一班人深入学生家庭搞家访。明德小学建立了同家长进行经常性的联系制度,20XX年底组织的联谊活动有效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为学校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尹家湾小学、喜宴桥小学、中心幼儿园每期坚持期初期末两次家访。尤其中心幼儿园马小平园长每年暑假坚持进村入户80多户,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宣传幼儿教育方法,为打开我镇幼教新局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前言 学生发展 ............................................................................................ 立德树人 就业质量 职业发展 自主创业 计分卡 . 教育教学 ........................................................................................... 专业建设 产教融合 教师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 学校管理 . 政府责任 ........................................................................................... 政策落实 “行动计划”引领创新发展 质量保障 经费保证 . 国际合作 ........................................................................................... 国际影响 独特贡献 来华留学 合作发展 服务贡献 ............................................................................................ 服务贡献强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农业现代化 服务中国制造 服务现代服务业 . 面临挑战 ........................................................................................... 定力不足挑战内涵发展 投入不足挑战整体提升 环境质量挑战能力建设 管理能力挑战人才培养 附件:高职教育主要质量指标的地区分布 附件:指标名词解释 附件: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 后记

北京邮电大学教育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2003年度 教育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各个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支撑点,无论是现代工业还是农业以及服务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和高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我国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校是以通信、信息专业为优势和特色的理工科院校,在当今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更应担负起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通信、信息等领域专业人才的历史重任。我校一直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校广大师生经受了2003年夏天“非典”的严峻考验,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教学改革、教学评估以及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积极开展专业建设 2003年我校设置的本科专业有28个。近几年我校本科专业外延发展很快,适应了扩招的需要,同时专业结构得到优化,“多科性”明显加强。我校根据教育部2001年5号文《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文件精神,在专业建设中提出了如下思路: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加强各专业的师资、课程、教材、实验室等教学基本建设,充实办学条件,切实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加入WTO和科技发展新形势需要,改造提升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类传统专业;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发展和扶持新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强化电子信息类优势专业,突出专业特色,把我校优势和特色专业建成一流专业;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探索“理工融合”教育模式改革,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推动专业布局调整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结构。因此,经过对社会需求的广泛调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我校在2003年申报了4个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工程、会计学、物流工程。 专业建设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要根据专业建设需要采取措施建设好学科专业学术队伍;二是要在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按照“校院两级管理、院为基础”的原则,学院今后要制订专业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学校每年应在经费预算中把当年学校新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所需经费列入预算,确保新建专业的质量及其健康发展。专业建设还要强调学科基础,要依托我校优势学科办专业。 同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我校于2003年修订了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基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我校总体定位与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校院级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在总结我校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及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制订了《北京邮电大学2003年修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意见》,学校组织对原有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2003培养计划的修订,在1999年制订培养计划的基础上,强调了修订培养计划要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文件精神,坚持“质量至上”,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体现专业建设改革趋势;贯彻“理工融合”、“文理渗透”的教育理念,体现北京邮电大学“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主要课程要安排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加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优化了各专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兼顾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003年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后,各专业培养计划将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2003年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总体设计合理,培养计划中课内课程的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分比例为6:3:1;理工科类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为7.5:2.5;其他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为7:3,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2学分,课外培养16学分,课内、课外

职业技术学校2019年度学校教育质量报告

昆明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2019年度学校教育质量报告 嵩明县教育体育局: 2019年,我校在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嵩明县教育体育局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及《云南省教育厅等7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文件的有关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嵩明发展、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我校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打造一个“学有所得、学有所能、学有所用、学有所依”的职业教育环境。现将我校2019年度教育质量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概况 昆明医药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昆明市教育局批准,云南省教育局厅备案具有开展中等职业教育、高等院校升学辅导及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提升为一体的中职院校。学校占地面积约60亩,资产总值为159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为903万元。 学校以“责任、合作、质量、服务、感恩”为校园核心价值,;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团结、务实、创新、包容”为校风,以“求真、务实、互助、共赢”为学风。坚持以“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办学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张文凭,多种证书”,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学生情况

2019学年招生人数为0人,2019年春季在校生人数为377人,2019年秋季在校生人数为280人,2019年毕业生人数为0人,生源主要来自红河、临沧、昭通等市县,也有部分省外学生,学生巩固率为:87.4%。 3、教师队伍 依据办学发展需要,学校加强新教师引进与兼职教师聘请,不断充实完善教师队伍。注重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新教师公开课、老教师展示课、外请优秀教师到校授课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我校教师从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专兼比例协调,职称、学历、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①规模与构成 学校现有教职工65人,教师总数 55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专业教师30人,特聘(外聘)教师 15人,生师比为4:1。 ②专任教师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0 人,教师数量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其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67%。 4、设施设备 学校学年新增教学设备:电子钢琴、婴儿模型设施等。 其他设备:显微镜、手术器械、婴儿称、心肺复苏模拟人等。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开设有生化实验室、制药实验室、药物陈列室、解剖实验室等16个实验室。并且逐年增加设备。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1) 为进一步完善课题《大学区教育质量的提升》,以促进xx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抓手,以创新学校管理机制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满足学区内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转变,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特开展本次教育质量提升调研活动。 一、调研的工作目标 通过调研,了解我学区小学段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总结被调研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方法,查找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破解我学区小学段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瓶颈的方法和策略,改进学校管理措施,促进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1. 选取样本学校。 本次调研,为了使样本校抽样具有代表性,结合我校的现状,调研工作在我中心小学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吴家英里小学作为样本校。 2. 调研主要内容。 这次调研,主要是围绕我校小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及教育资源的利用等问题

进行调研,具体涉及“办学行为”,“学校特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队伍建设”,“学校机制”等六大方面。 3. 调研具体形式。 本次调研活动采取“调查问卷,从2020年1月开始,先后2次赴东岳中心小学开展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活动。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体成员参加赛课,学生问卷调查30余人次。 三、特色与亮点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从整体上看,在学校的努力下,吴家小学教育教学重过程、重实效、重改革、重创新,中心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文件精神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该校在“坚持和落实质量形成过程的管理”、“重视学科建设,加强校本教研”、“立足课堂,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校风教风建设,培养学生习惯和品质”、“加强三跳项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呈现出不少的特色和亮点,彰显了学校的个性。xx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中,2020年被评为进步奖。这样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该校很多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教师或是学生,对评价学习大都持肯定的态度,都认为这种方式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取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第一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区教育局安排,我校在西区小教统一组织指导下,顺利完成了2010 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工作。为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切实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学校检测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质量检测,我校在校班级学生参加测试,检测所有统考学科的教学情况如下: 1、各年级能够切实落实教学大纲程计划;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扎实细致,管理思想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广大一线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积极探索课改之路,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各班级级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及格率、优秀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初见成效。 2、通过综合分析也发现,一是有效组织、领导和实施课改工作力度不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推进。二是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指导落实不到位,有效地组织校本教研不够。三是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教育发展很不均衡。 二、试题分析 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综合分析,本次检测的试题呈现出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试题能严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能充分体现课改新理念和新教材的特点,符合中职教育的方向。

二是试题紧贴课标,紧扣教材,既重视“双基”,又注重动手实践,实验操作、分析、综合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难易适度,题量适中,知识覆盖面宽,能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学生的差异。 三是试题(卷)设计上灵活多样,活泼新颖,符合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启发性、激励性和指导性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总之,本次检测的试题是一套对基层教学工作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比较成功的试题。 (二)问题及原因: 就本次检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1、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书写不规范, 随意涂改答案,卷面不整洁;字迹不端正。 2、学生审题不够细致或缺乏灵活性,归根结底是训练不够,未能因练而熟,因熟而精,因精而形成能力,强化素质。 3、当堂训练,课外训练以及平时检测要求不具体,标准不明确,随意性强。 三、改进措施 (一)结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明确管理目标,突出管理实效性。 (1)建立校长负责,教研组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使教研活动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2)教研组要重视校本教研的有形成果,积极组织教师长期开展校本教研“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每人有一次示范课;有一篇成功的典型课例;有一篇深刻的教学反思;有一件自制优秀课件;有一篇有价值的教学研究论文。 (3)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突破口,经常开展推门听课、评课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提纲》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提 纲》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编制参考提纲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包括校名、办学性质、校园面积、资产、图书总量、专业设置等情况。 1.2学生情况。包括招生规模(招生数量)、在校生规模(总人数)、毕业生规模(毕业人数与毕业率)、学生结构、巩固率、培训规模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3教师队伍。包括教师总人数、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比例、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名师工作室的建立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4设施设备。包括实习实训的设备种类、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设备使用率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状况(团员、党员的人数)、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毕业率、就业率、技能大赛获奖等。

2.2在校体验。包括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等。 2.3资助情况。包括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情况,学校对学生的资助情况、校外基金与爱心人士资助等。 2.4就业质量。包括学生的总体就业率、分专业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起薪等数据,升入高等教育比例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5职业发展。包括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淘汰专业数与新增专业数等。 3.2教育教学改革。包括各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信息化教学、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教材选用、校企合作与工学2结合、国际合作等情况。 3.3教师培养培训。包括教师培养培训情况(参加国内外、省内外培训的次数及效果)。 3.4规范管理情况。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学生自主管理等。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提纲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编制参考提纲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包括校名、办学性质、校园面积、资产、图书总量、专业设置等情况。 1.2 学生情况。包括招生规模(招生数量)、在校生规模(总人数)、毕业生规模(毕业人数与毕业率)、学生结构、巩固率、培训规模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3教师队伍。包括教师总人数、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比例、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名师工作室的建立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4设施设备。包括实习实训的设备种类、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设备使用率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状况(团员、党员的人数)、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毕业率、就业率、技能大赛获奖等。 2.2在校体验。包括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等。 2.3资助情况。包括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情况,学校对学生的资助情况、校外基金与爱心人士资助等。 2.4就业质量。包括学生的总体就业率、分专业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起薪等数据,升入高等教育比例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5职业发展。包括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淘汰专业数与新增专业数等。 3.2教育教学改革。包括各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信息化教学、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教材选用、校企合作与工学 2

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总结)

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总结)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狠抓教育提质壮腰六大工程,更好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实现XX届中考新的奋斗目标。 一、狠抓校园阅读工程 1、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看书,班级建立图书角,每班50本以上,并积极开展读书文化节,引导学生多读书,做好读书笔记,要求语文学科教师随时进行检查指导,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开展学生写作比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要求语文教师督促学生早读,学校也开设阅读指导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学校认真抓好阅读工作,及时成立“加强书香校园智慧阅读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成立相关阅读工作项目小组,分工负责。学校语文组按照上级布置对《趣味天文学》这本书进行六个纬度命题。目前书香校园智慧阅读的各项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中。 二、狠抓好年段过关等综合评价工程 针对每次的市、区、校的教学检测,学校进行详细的质量分析,。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找出差距,深刻剖析根源,切实抓好年段过关质量监测。学校加强命题工作,精心组织试卷的评析纠错。每个年段每个学期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过关质量监测,进行阶段性小测,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对试卷进行分评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纠错本,适当安排错题重做。引导学生每练必反思,思后必做矫正整理。针对近年中考命题的变化,引导师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学校紧抓

九年级毕业班的工作,掌握教与学的动态,精心组织各轮迎考工作,积极做好九年级毕业班的各种检测工作,并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提高毕业班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狠抓待进生抬底工程 1、学校狠抓待进生工作,开展培优补差工作,利用周一至周五下午第四节及每周日进行培优补差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进一步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减少学困生。学校要求老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教育时应该对症下药,坚持不懈。对学习有困难的、有偏科的学生进行补缺补漏,重点跟踪。要求科任老师制定切合班情工作计划、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关注学困生,降低学习难度,推进分层校本作业,并经常进行针对性辅导等。 3、定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的思想表现和学习情况,争取家庭的配合和支持,从而促进待进生的健康成长。 四、狠抓教学常规立校工程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修订《XX中学管理手册》,根据校情制度了《XX中学教学常规要求》、《XX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等,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有效课堂的质量,推进教育提质壮腰工程的实施。 1、制定学校、教研组、学科教学计划。学校根据省颁课程要求,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求各教研组、各位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览教材,结合本组、本班级和学情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专项评估全校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了解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不断完善我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评建工作安排,决定对各单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专项评估,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内容 本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各教学单位各专业(含方向)的质量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包括3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即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总规划,它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 1.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预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知识体系、配置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各专业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培养目标。 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要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准确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充分体现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 1.2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思想品德标准、能力标准、知识标准等)、各个教学环节(如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的基本要求。不同专业因培养目标不

同,培养标准也不一样。 1.3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学制学分、毕业条件、授予学位等。 基本要求:培养方案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能够很好地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建立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审批程序,以及监控和评审制度;应保证得到有效的执行。 2.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本院部为人才培养所提供的所有软件、硬件条件,例如,教师、实验室、图书资料、实习、实践、实训基地、教学经费,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资源的合理配备和有效使用等,以保证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2.1教师队伍 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核心要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教学的基本保障。 基本要求: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教师能够把足够的精力投入本科教学。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符合岗位任职资格的主讲教师比例不低于90%;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比例不低于30%。 2.2学习条件 学习条件为学生学习所提供的所有条件,包括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实习、实践、实训基地、教室等,以及为保证学生有效学习所建立的学生学习支持系统,包括有效的学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等。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_教育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_教育质量包 括哪些方面 教育质量专项调研报告(1) 为进一步完善课题《大学区教育质量的提升》,以促进xx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抓手,以创新学校管理机制为动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满足学区内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转变,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特开展本次教育质量提升调研活动。 一、调研的工作目标 通过调研,了解我学区小学段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总结被调研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经验、方法,查找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破解我学区小学段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瓶颈的方法和策略,改进学校管理措施,促进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1. 选取样本学校。 本次调研,为了使样本校抽样具有代表性,结合我校的现状,调研工作在我中心小学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吴家英里小学作为样本校。 1

2. 调研主要内容。 这次调研,主要是围绕我校小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及教育资源的利用等问题进行调研,具体涉及办学行为,学校特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队伍建设,学校机制等六大方面。 3. 调研具体形式。 本次调研活动采取调查问卷,从2015年1月开始,先后2次赴东岳中心小学开展质量提升工作调研活动。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体成员参加赛课,学生问卷调查30余人次。 三、特色与亮点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从整体上看,在学校的努力下,吴家小学教育教学重过程、重实效、重改革、重创新,中心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文件精神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该校在坚持和落实质量形成过程的管理、重视学科建设,加强校本教研、立足课堂,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校风教风建设,培养学生习惯和品质、加强三跳项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呈现出不少的特色和亮点,彰显了学校的个性。xx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中,2021年被评为进步奖。这样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该校很多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教师或是学生,对评价学习大都持肯定的态度,都认为这种方式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

XXX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XXX 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2018) 1.3教师队伍 XXX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学校现有教职工264人,其中专任教师1 有112人,生师比2为11.06:1。 1.师资队伍总体结构 学校专业教师数占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4.46%,远高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3占比4达到57.14%,高于标准。本学年教师总体结构变化情况见表1-3。 表1-3 师资队伍总体结构 2.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专任教师112人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以上的教师4人,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 3.57%;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104人,占92.86%;专科学历的教师有4人,占3.57%。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统计见图1-2。 图1-2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图 1 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可包括正式签约聘用的非在编的全职教师。 2 生师比:是指某学年内每位专任教师平均所教的学生数。生师比=在校生总数/专任教师总数。 3 双师型教师:指具备教师资格和行业能力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 4 “双师型”教师比例:指学校“双师型”(具备教师资格和行业能力资格)专任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百分比。 3.57% 92.86% 3.57% 研究生 本科 专科

3.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41人,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6.61%;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46人,占41.07%;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23人,占20.54%;未定职级2人,占1.79%。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合理,见图1-3。 图1-3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统计(单位:人) 4.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学校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年龄结构见表1-4。 表1-4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分析报告梅山中学李兆坤

2013年梅山中学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一、目的意义 为了解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掌握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准确报告基础教育的现状,国家研发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系统。为充分发挥质量监测的评导功能,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有效获取和分析,及时了解我校教学的质量常态,看到优势,增强信心,找出差距,正视问题,为全面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督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科学实施有效教学,真切落实课程标准,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和策略性的建议,教师熟练分析和应用教育质量分析系统成为必然,下面,我针对梅山中学在2013年上半年初三的两次模拟考试中科学单科成绩数据进行分析。 二、基本概况 结合国家教育的相关政策,我校校长等人开发了一套梅山中学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及可视化呈现软件,针对学生的每一次考试成绩进行跟踪分析,记录学生在初中三年的表现,进行深刻的分析,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根据该软件深入分析每次考试的成绩,结合前一段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并做出调整,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案,使学生能够在每一时间段内都取得进步。 考试时间:2013年4月、5月 学校:福田区梅山中学 班级:11个班级 分析科目:九年级科学 命题:福田区统一出题 阅卷:电脑统一阅卷 三、监测数据分析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两次考试中,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不多;第二次考试成绩要比第一次的成绩有所提高,优良率和及格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低分率也有所降低,这说明学生在这一段的学习中,整体状况良好,心态比较平稳,在向一个良好的趋势发展,整体素质在提升之中,为初三的毕业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分数段人数统计 下面,我针对梅山中学在这两次测试中的总分成绩和科学单科成绩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

2010年质量技术监督统计概况 质量管理司 2010年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统计年报(质量技术监督部分)执行国家统计局2008年11月批准备案的《质量技术监督统计报表制度》。内容涵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总局直属单位共计6067个机构的人员、经费、国有资产、基本建设和质量技术监督重点业务信息。 一、机构和人员 (一)机构状况 1、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有机构6096个。 2、按职能分:行政机构2982个,事业机构3114个。 省、地、县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机构2982个,其中质量技术监督局机关1002个,局所合一机构623个,加挂稽查队牌子机构946个,局所队合一机构323个,稽查队88个。 省、地、县质量技术监督事业机构3107个,其中事业稽查队219个,事业机构中技术机构2720个。技术机构包括计量机构712个,情报信息机构156个,质量监督检验机构509个,纤维检验机构156个,特种设备检测机构476个,综合技术机构711个。

技术机构分别情况如图所示: 3、按隶属关系分:总局质量技术监督直属机构7个,省级机构397个,地(市)级机构1593个,县(区)级机构4099个。 (二)人员状况 全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职工编制191368人,在职职工175838人。 1、行政机构在职职工61963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7538人,占行政机构职工总数的92.86%。 2、事业机构在职职工113900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1680人,占事业机构职工总数的80.50%。 事业机构中技术机构职工85947人。其中:计量机构22564人,情报信息机构3160人,质量检验机构15164人,纤维检验机构3064人,锅炉压力容器检测机构15355人,综合技术机构26640人;具有高、中级职称32671人,占技术机构职工总数的38.02%。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2年度) 2012年,我校积极应对医疗卫生制度和高等医学教育变革,在本专科教学工作中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涵建设,取得了许多新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2012年,我校对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将原来的制药工程专业(工学)调整为中药制药专业(理学),同时申报了药学专业(理学),目前本科教育共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工商管理(医药企业)、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个本科专业,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个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6大学科门类。2012年,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共5634人(含大陆学生4642人、台港澳学生262、留学生730人),全日制在校生共计9279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60.7%,较上一年度下降了1.49%。 2012年,我校在全国31个省市招生,实际录取1100人。其中:男生337人,占31%,女生763人,占69%;预备党员2人,共青团员1067人,群众31人;汉族977人,少数民族123人,其中政策

性招收少数民族学生43人。我校今年本科录取生源质量在往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我校在全国26个省市本科全部为一志愿一次性投档录取;二是24个省市最低录取线均高于2011年,平均高出一本线34分,各省市平均分高出一本线59分。呈现整体上升水平;三是医学类各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达到专业志愿匹配率100%,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均为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四是本科新生中男生所占比例相比2011年上升6%:岐黄国医实验班男生26人,占42%,比2011年增加25.33%;五是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基本素质优秀,16个省市岐黄国医实验班学生得分率高于80%。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各省市录取平均分数平均高出一本线79分,相比于2011年平均上升了9分;六是自主招生报名生源省份为历年最高水平,达到28个。 我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共862人,截止2013年8月31日教育部就业率统计时点,落实去向818人,去向落实率(初次就业率)达到94.90%,其中升学287人,占33.29%;出国47人,占5.45%;就业 484人,占56.15%;未就业44人,占5.10%。我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期招聘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进行《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就业服务及社会需求调查》。其中问及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级评分,用人单位选择满意的比例占80%;选择一般和很满意的比例各占10%。 二、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和保障的发展思路和改革举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