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脾益气中药方

健脾益气中药方

健脾益气中药方
健脾益气中药方

1)白鲜皮苦参水治足廯

组方:

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

将以上药材(除枯矾外)加清水适量泡20分钟,煎沸,取药液与1500毫升开水桶入脚盆中,放进枯矾。趁热熏蒸。等温度适宜时泡脚。每日两次,5日为一疗程。

2)马齿苋苦参水治足廯

组方:

鲜马齿苋100克,明矾、苦参、白鲜皮各20克,荆芥穗、防风、土槿皮、大枫子、地丁各15克。

将上药(除明矾外)加清水适量泡20分钟,煎沸,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桶入脚盆中,放入明矾。趁热熏蒸。等温度适宜时泡脚。

3)茯苓槿皮水治足廯

组方:

土茯苓、土槿皮各50克,川黄白30克,白鲜皮、大枫子肉各15克,百部、半边莲、地肤子、苦楝根皮、蛇床子各20克。

4)苦参花椒水治足廯

组方:

苦参20克,花椒、绿茶各15克,陈醋50克

苦参、花椒、绿茶煎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陈醋。

5)一枝黃花白醋水治足廯

组方:

一枝黃花200克,蛇床子20克,白醋100克。

一枝黃花、蛇床子煎水取汁,加入白醋,泡30分鐘。

6)魚腥草xx水治足廯

魚腥草、蛇床子各30克,徐長卿40克,地膚子20克。

7)車前草馬齒莧水治足廯

新鮮車前草200克,新鮮馬齒莧150克,生百部50克,苦參30克。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虚:

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

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如何看气血不足

看眼睛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看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看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

看青筋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说明小时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这种状态已一直延续到了成年后。这类人体质弱,气血两亏。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说明肾气不足。

看指甲上的半月形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食疗法

1.气虚

①xx食品:

牛肉、羊肉、枸杞、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

②相应膳食:

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③忌食少食:

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

④忌食食品:

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2.血虚

①补益食品:

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

②相应膳食:

当归熟地乌骨鸡;怀山牛腩煲;怀菊带鱼;玫瑰怀菊露。

③忌食少食:

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④忌食物品:

荸荠、大蒜。

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特别适合因血热而长“痘痘”的患者食用。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是一种很好的食补佳品,特别适合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表现为肌肤干燥、面色无华的人。特别是藕段间的藕节更是一味良药,具有健脾开胃、养血、止血的作用,还能改善气色。因此气血不足的女性可以多吃吃藕。

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而导致血虚。

血虚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

一、心血虚:

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或结代为特点,多由禀赋不足、精血不旺、思虑耗伤心血,大病之后,失于调理,阴虚亏虚,久而不复,积虚成损所致。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养心汤:

当归2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党参20g、麦门冬30g、五味子15g、炙甘草15g、柏子仁20g、伏神15g、灯芯草10g、莲子15g。

二、肝血虚:

以头晕、目眩、耳鸣、胁痛、惊惕不安、月经不调、经闭,甚则肌肤甲错、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弦细为特点,此由情志郁结,暗耗肝血,或失血过

多,久病之后失于调理,阴血亏虚,甚则血虚化燥,久而不复,积虚成劳所致。治宜补血养肝,方用四物汤加味:

当归20g、熟地黄30g、白芍30g、川芎15g。

眩晕病中见血虚证,临床每以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白无华,唇甲苍白,常兼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等为特点。方用归脾汤:

白术15g、当归20g、白茯苓30g、黄芪炒30g、远志10g、龙眼肉20g、酸枣仁炒30g、党参20g、木香8g、甘草炙15g、生姜10g、大枣40g。

头痛病中见血虚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隐隐作痛,遇劳加重,面色少华,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治宜补养气血,方用八珍汤:

晒人参30g、白茯苓20g、白术15g、炙甘草15g、熟地黄20g、当归20g、白芍30g、川芎10g。

常用补血食品:

当归羊肉汤(《济生方》)

【原料】当归15克,黄芪25克,党参25克,羊肉500克,葱、姜、料酒、味精各适量。

【制法】羊肉洗净,当归、黄芪、党参装入纱布袋内,扎好口,与葱、姜、盐、料酒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煨炖,直至羊肉熟烂即成。食用时可酌加味精。

【功效】养血补虚。

【应用】血虚及病后、产后体弱,脘腹冷痛,血虚宫冷崩漏及各种贫血。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痛者不宜食用。忌用铜器,忌食南瓜。

归参山药猪腰(《百一选方》)

【原料】当归10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猪腰500克,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适量。

【制法】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肾盂,洗净,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清炖至猪腰熟透,捞出猪腰,冷却后,切成薄片,放在盘子里。拌入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即可。

【功效】养血,益气,补肾。

【应用】气血亏损兼肾虚的心悸、气短、腰膝酸痛、失眠等症。

糯米阿胶粥(《食医心鉴》)

【原料】阿胶30克,糯米60克,红糖少许。

【制法】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两三沸即可。

【服法】xx起空腹食用。

【功效】养血补虚,止血安胎。

【应用】用于血虚引起的妇女月经过少,胎动不安及虚劳咳嗽,久咳咯血,或吐血、衄血、大便出血。

【注意事项】本粥应间断服用,连续服食易致胸满气闷。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者不宜食用。

龙眼酸枣仁粥(《食物与治病》)

【原料】龙眼肉10克,炒枣仁10克,芡实12克。

【制法】炒枣仁捣碎,用纱布袋装。芡实加水500毫升,煮半小时后加入龙眼肉和炒枣仁,再煮半小时。取出枣仁,加适量白糖,滤出汁液。

【服法】不拘时间,随时饮用,并吃龙眼肉及芡实。

【功效】养血xx,xx肾固精。

【应用】凡因心阴血虚、虚火内扰不能下济肾阴,出现心悸、怔忡、神倦、遗精等症者,皆可服用。

蜜饯xx龙眼(《xx本草》)

【原料】龙眼肉250克,大枣250克,蜂蜜250克,姜汁适量。

【制法】将龙眼肉、大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煮至七成熟时,加入姜汁和蜂蜜,搅匀,煮熟。起锅待冷,装入瓶内,封口即成。

【服法】日服3次,每次吃龙眼肉、大枣各6~8粒。

【功效】健脾xx胃,滋补心血。

【应用】脾虚血亏所致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心悸怔忡等症。[3]

血虚体质如何养护

饮食调养

平时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

精神调养血虚体质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起居调养

早睡保证睡眠,养肝血;血虚体质的人不宜过度劳累,凡事宜量力而行,以免耗伤气血。因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使肝气得养,所以这类体质的人尽管睡眠多不佳,但要早些上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迟于晚上11点入眠,以养肝血。

药补调养

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阿胶等。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如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炖鸡汤)等,均有很好的养血效果。

眼睛调养

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血虚体质的人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常用补血的有桑叶、红枣、黑芝麻、核桃仁、桂圆、冰糖、黄酒。

可以用这些中药做成糕点,如阿胶桑麻膏,效果显著。

预防

(1)健脾和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2)xx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常用的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血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肾生血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临床上,治血虚,必当补肾以填精,精髓足,血自旺。常用方剂有菟丝子饮、二仙丹等。常用补肾药有鹿茸、鹿角胶、阿胶、龟板胶、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血

无论脾胃所化之营血,或精髓所化之血,都必须通过经脉和髓道进行释放和传输,并循环全身。如气血瘀阻,脉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

使血液生化无由。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常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丹皮、香附等。

(5)解毒生血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火热之气最易耗血伤阴。再者,象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邪毒内陷,下及肝肾,可直接造成精髓亏乏,以致生血无源。内陷邪毒或七情郁火,又可阻络成瘀,而致新血不生,因此需要清热解毒。常用方剂有犀角地黄汤、三黄石膏汤、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常用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紫花地丁、大黄、紫草、茵陈、半枝莲等。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气虚

气虚[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元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元气不足会造成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语声低懒微言、胸闷气短、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

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肾气虚。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脾气虚。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心气虚。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气虚食疗预防

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食品,忌吃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气虚体质是小儿常见体质之一,常出现于鼻过敏、气喘、消化障碍、身材矮小、尿床、容易感冒、肥胖及心脏病等疾患。对气虚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如:

1.xx

为主食,如葡萄、柠檬、木瓜、草莓、李子、苹果、菠菜、红萝卜、茼蒿、花椰菜、包心菜、豌豆、四季豆、花生、黑木耳、白木耳、玉米、栗子、橄榄、豆浆、白米、糙米、黄豆、黑豆、赤小豆、冰糖、鱼肉、猪肉、鸡蛋……等。

2.xx

油菜、大头芥菜、番瓜、龙眼、荔枝、樱桃、番石榴、金桔、杨梅、桃子、杏子、李子、糯米、红糖、麦芽糖、大蒜、香菜、生姜、葱、茴香、醋、沙茶酱、牛肉、鸡肉、虾、黄鳝、淡菜、羊奶。

3.xx

菱角、莲藕、香菇、冬菇、蘑菇、瓢瓜、绿豆、豆腐、茶、麻油、生姜皮、莲雾、西红柿、甘蔗、香瓜、柳丁、无花果、蜂蜜、鸭、蟹、鳖、蛋白、枇杷、菠萝。

以上食物轮流食用。尽量不要常吃冰冷寒凉或未熟食品,如西瓜、香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杨桃、柿子、香蕉、芒果、桑椹、奇异

果、黄瓜、苦瓜、空心菜、筊白笋、豆芽、紫菜、海带、西洋菜、豆豉、荸荠、白砂糖、蛤蛎、蚌类,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当不可避免时,尽量在白天食用,因当外界阳气旺盛时,身体也较有抵抗寒气入侵的能力。

补气食材

中医脾胃虚弱主要分三型:

脾胃气虚、脾阳虚、胃阴虚。脾胃气虚者多气短乏力、头晕、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大便溏泻、面色萎黄,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

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可服用参梅养胃颗粒。

注意饮食调养脾胃

平时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常见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枣,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脾胃虚弱的患者还可以选用简便实用的药膳:

糯米小麦粥:

糯米50克,小麦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适量,调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气之功效。

芡实茯苓粥:

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前两味入锅,加水适量,煮成软烂,再加入大米适量,继续煮烂成粥,分顿服。芡实茯苓粥有健脾除湿、涩肠止泻之功效。

脾胃虚弱

治法:

健脾益气,和胃渗湿,可吃胃用中药蜜浆,效果好,没有副作用。

方药: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以仁理气健脾化湿.

脾胃虚弱的饮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

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

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

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45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e17084733.html, 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45例 作者:蔡悦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7期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胸痹痰瘀互结证的患者 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患者 45例,对照组患者 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口服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及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 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汤剂口服。疗程为 2周。分别于疗程结束后观察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78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胸痹;痰瘀互结证 胸痹指胸部闷痛,甚则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胸闷胸痛,呼吸欠 畅,喘息不得卧等症状。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冠心病心绞痛。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辩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年)。所纳入病例均具有胸痹主症,符合中医胸痹痰瘀互结证诊断及冠心病心绞痛诊断。 1. 2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 2010年 3月~2012年12月中医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9~73岁,平均58岁,对照组41例,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6~71岁,平均5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心绞痛严重程度及血脂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 3 统计学方法运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四格表资料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 2 治疗方法 2. 1 对照组采用西医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包括口服硝酸酯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同时应用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以及调脂(辛伐他汀)等治疗, 2周为一个疗程。 2. 2 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汤剂口服,药物组成:藿香10 g,佩兰10 g,降香15 g,五灵脂15 g,延胡索15 g,丹参30 g,枳壳 10 g,陈皮10 g,茯苓15 g,甘草15 g,三七3 g,太子参20 g。水煎取汁300 ml, 1剂/d,分2次口服。2周为一个疗程。

可信性最强特效中药方 (1)

可信性最强特效中药方(经典珍藏版) 1.冠心病:干山楂30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0克,加水稍煎当茶饮,每日一剂,半月愈; 2.慢性肝病:茵陈1两,大枣10个,白菊花1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连服百日痊愈; 3.肺结核:活乌龟一只用泥包住,用暗火.慢火烧焦去泥,研成龟粉,开水冲服, 日服三次各一钱,百日即愈.(忌狗肉酸辣食物); 4.阳痿不举:活虾2个,蛤蚧一点,把整葱白花开,再把活吓,蛤蚧夹在葱里 烤干研面,睡前服下,当晚见效; 5.肝硬化腹水:纯绿豆面一斤,猪胆4个,用胆汁调绿豆面成丸,如绿豆大小, 日服三次各6丸特效; 6.肺气肿:仙人掌2两,去皮切片,香油炸黄,加水一碗,烧开七次,剩半碗即可, 每日暮3次,7天痊愈; 7.全身浮肿:小麦麸炒黄1斤,加红糖拌匀,大枣汤冲服,日服2次各60克,连服15天即愈; 8.肺炎:鱼星草一把,炖七个荷包鸡蛋吃,每日一次,十天愈; 9.高血压:每天八个干香蕉皮,煮开水灌瓶内当茶喝,不少于六十四个香蕉皮, 连续喝八天痊愈; 10.糖尿病:大白公鸡一只,杀掉去肠杂内加陈醋四两,不加油盐炖熟三天吃光汤肉, 三只痊愈; 11.肾炎: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一两,煮汤代茶,持续服见奇效; 12.肾炎浮水:巴豆.黄蜡,用大针串巴豆,放蜡灯烧出油后蘸蜂黄蜡吃,

每日2次每次4粒,半月痊愈; 13.羊羔风:落地羊羔一个,全毛小鸡没出蛋壳的七个,开白花的桃叶七片, 共煮熟分七次吃完自愈; 14.前列腺炎:生南瓜籽二两,每天分3次吃完,连续吃七天痊愈; 或用黄瓜尾巴五个切碎,加水250毫升,煮开后分二次,喝完半月愈; 15.血脂稠:每天用野山枣树根一尺长,短的也得配一尺长,玉米须干的 一两(湿的二两),煮开水当茶喝,连续喝十五天不再复发; 16.贫血症:菠菜3两,猪肝3两,牛羊肝各2两,不加油盐炖熟吃,每日1付3天吃完,半月愈; 17.胃病溃疡:白芨,疾黎各3钱,煎水服(煎两次),每日一剂,外加2片痢特灵,七天痊愈; 18.食道炎:木炭一两,红枣七个,用火烧红开水捕灭,研灰粉,红糖水冲服, 每日一次,连服七日痊愈; 19.慢性肠炎:每天4个个鸡蛋,分2次炒,炒时不加油盐水,连续吃半月特效. 或用半熟的无花果,用单不用双,,煮开水当茶喝,半月痊愈; 20.红白痢疾:早起后,空腹吃七个变蛋,每日一次,七日痊愈.或用拉拉秧头七个, 加红白糖各一两,煮开水1碗喝下痊愈; 21.低血压:甘草15克,桂枝30克,肉桂30克,水煎当茶大量喝,3日血压升高, 少者2日恢复正常; 22.气管炎哮喘:红砂糖1000克,乌贼骨500克,乌贼骨焙干研面拌砂糖, 日服三次各20克,半月痊愈; 23.肺结核.气管炎:羊肉500克,小麦仁(小麦去皮)60克,生姜9克,熬炖成稀粥, 早晚各一次,一月痊愈;

补气血补肝肾的中药方有什么

补气血补肝肾的中药方有什么 1、桂圆 配料:桂圆6枚,红茶10克,红糖适量。 制法:把桂圆、红茶分别整理干净,同放锅中,加水适量,旺火烧开,加入红茶文火 煮20分针,过滤取汁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温暖肠胃。适用于贫血、惊悸怔仲、失眠健忘、虚寒腹痛、体虚怕 冷等。 2、芝麻、红枣 配料:黑芝麻10克,红枣5枚,冰糖适量。 制法:把红枣洗净,与整理干净的黑芝麻、冰糖一起放入杯中,冲入冰糖闷10分钟 即可。 功效:补血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倦怠无力、失眠、便秘等。代茶频饮。 3、当归 配料:当归10克,红茶8克,冰糖10克。 制法:把当归去杂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旺火烧开,加入红茶文火煮30分针, 过滤取汁,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补血养血,温暖肠胃。适用于痛经、月经不调、经闭、体虚怕冷、肠燥便秘等。代茶频饮。 4、山楂、决明子 配料:山楂10克,决明子10克,冰糖适量。 制法:把山楂、决明子分别去杂洗净同放锅中,加入冰糖文火煮10分钟,过滤取汁 即可。 功效:消食通便,活血明目。适用于肠燥便秘,或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症等。代茶 频饮。 稠即可。 1 猪血粥

材料:猪血100克,菠菜25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取猪血放入开水中稍煮片刻,捞出切成小块;再将新鲜菠菜洗净放入开水 中烫3分钟,捞出切成小段;将猪血块、菠菜及粳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 放入适量食盐、味精、葱、姜调味即可。 功效:宜温热服食,作早晚餐。具有润肺养血、消烦去燥功效,适用于贫血及痔疮便血、老年便秘等症。 2 红枣木耳汤 材料:红枣30枚,黑木耳25克。 制作方法:先将黑木耳拣杂,用冷水泡发,清洗干净,撕成小朵状,放入沙锅,加水 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炖煮30分钟,待黑木耳熟烂时,放入红枣和红糖,煨煮至沸,红糖完全溶化即成 功效:补血养血。主治血虚型贫血,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指甲淡白,体虚无力,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者。 3 韭菜炒猪肝 材料:猪肝100克,韭菜50克,洋葱80克,色拉油1大匙。 制作方法:洗净猪肝的血液,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锅煮至七成熟,然后与新鲜韭菜、洋葱同炒,并调好味。 功效:益血补肝、明目,适用于血虚萎黄、贫血、慢性肝炎等。 4 羊肉丝炒鸡蛋 材料:羊肉100克,鸡蛋2只,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炒锅下油,爆香姜、葱,投入羊肉丝炒至九成熟,加入蛋清,顺同一方向 快速炒熟上碟,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养血。主治血虚型贫血,面色萎黄,口唇、指甲淡白,头晕乏力。 5 盐水鸡蛋 材料:鸡蛋2个。 制作方法:取鸡蛋打散,水煮开后加少量盐,煮熟。每日吃两次。 功效:补铁,对缺铁性贫血有疗效。 6 杞果牛骨汤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方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方 1、祛风止痒汤 来源】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钟益生方) 歌诀】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防风荆芥夜交 藤,甘草蝉衣粉丹皮。 组成】牡蛎 30 克,珍珠母 30 克,生地 24 克,当归 24 克,益母草 24 克,夜交藤 24 克,丹皮 15 克,防风 12 克, 荆芥 9 克,蝉衣 7 克,甘草 9 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 30 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 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 30 分钟,每剂煎 2 次,将 2 次煎 功效】平肝熄风,凉血止痒。 方解】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究其病因不外乎风 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等几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是 肝肾阴虚、血虚生风,也有血热或夹湿者。该证皮肤剧痒, 但多无原发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湿 疹化、苔癣样变等继发皮损。本方系自拟方,经数十年临床 验证,疗效良好。方中牡蛎、珍珠母平肝熄风;生地、当归 滋补肝肾,畅通血脉;丹皮、益母草凉血化瘀;夜交藤宁心 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方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方 中药验 、、 出的药液混合。每日 1 剂,早、 中、晚各温服 1 次。

安神;防风、荆芥、蝉衣祛风止痒;甘草缓和,解毒矫味。 全方合成,适用于肝肾阴虚、血瘀、血虚生风之“风瘙痒”。 其审证要点为:多为老年,病程较久,瘙痒与情绪有关,苔 薄舌红,脉细数或弦数。 主治】风瘙痒。 加减】若热重者,加黄柏;夹湿者,加泽泻。 附记】尚需注意,服药期间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 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2、益气凉血汤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益气凉血用黄芪,归地桑叶黑豆皮,山栀蝉蜕苍耳子,橘叶杭菊白藓皮。 组成】生黄芪10 克,当归6 克,生地10 克,桑叶10 克,苍耳子10 克,黑豆皮10 克,栀子皮10 克,蝉蜕10 克,白藓皮10 克,杭菊花10 克,橘叶1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可连服数剂 功效】益气凉血,清热祛风。 方解】方中用黄芪补气,生用重在走表而外达肌肤;橘叶行气,消肿散毒;生地、当归凉血散血以去血分之热;桑叶、苍耳子、黑豆皮、栀子、蝉蜕、白藓皮、菊花等有疏风清热之功。药用皮而不用实,取其轻能上升,偏于宣散,用于皮

20种病的特效中药秘方验方

20种病的特效中药秘方验方 1、治疗胃癌秘验方 处方:每天早中晚饭前1小时,各服一次芦笋罐头(每次吃上半瓶左右即可,芦笋炒菜吃亦可) 疗效:无论1-4期胃癌,只要患者能吃饭,能走路,就都有希望彻底治好。 一般15-20天即可见效,约3—6个月即可治愈。 多年来,运用本方,收治数位,均获痊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一切肉类,补品类食品,忌房事。 此方乃是我常用的特效秘验方,千金不传之秘,今特献出,希望能为更多患者造福。 2、根治痔疮特效方: 1】,冰片、樟脑,各10克,放入容器里,加沸腾的开水适量,熏洗,日2~3次。 如有出血现象者,同时内服龙眼肉包鸦胆子,每次5粒,日三次,空腹服用。1-3天见效,7~20天可愈。 本方无任何副作用,可放心使用。 2】,针灸疗痔秘法:在长强穴上,用三棱针刺血拔罐,拔出脓血,一天一次,每次10分钟,7-15天即可治愈。 3】,干品黑木耳30克,泡好,每天早晨拌成凉菜(勿放辣椒)吃,一般服用1-3斤即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烟、酒,辣椒,鸡、羊、狗肉。 3、根治头痛方: 通治一切头痛(正、偏头痛)。 当归5克酒制,川穹5,白芷5,羌活5,防风5,杭菊花2.5,蔓荆子5,麦冬5,独活5,黄芩5克酒制,细辛5,甘草2.5, 加减法:左边痛,加:红花3.5,柴胡5,龙胆草3.5,生地5, 右边痛,加:黄芪5,葛根5, 正额上眉棱骨痛甚者,加:天麻2.5,半夏5,山楂5,枳实5, 头顶痛者,加:蒿苯5,酒大黄5; 脑髓痛者,加:麦冬5,苍耳子5,木瓜2.5,荆芥2.5, 气血两虚,常有自汗者,加:黄芪7.5,高丽参5,白芍5,生地5.生姜为引,水煎服。 病例:1,王某,42岁。几年间左边头痛,时好时犯,犯则初觉隐隐作痛,后愈痛愈重。严重的时候,感觉头部如裂,不能忍受。经用本方治疗,一剂觉轻快,二剂大轻,三剂即告痊愈,多年过去,没有再犯。 2,王某,40岁,患头痛。眼珠发红,脉象弦紧,服用本方一剂即愈。 本方是从《寿世保元》、《针灸大全》参考研究所得,多年来

常用清热解毒中草药

常用清热解毒中草药 《常用清热解毒中草药》 常用清热解毒中草药 清热解毒药物善于清解热毒和火毒。比较适用于痈肿疔疮,丹毒,瘟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疼,热毒下痢,癌肿,水火烫伤以及时疫热病等。 中医辨证认为人体造成里热证的原因主要是外感温热泄气、六淫入礼化热、情志过极化火、阳盛所生内火及饮食失调化火等。温、热、火三者本质不同,只是程度不同。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而火多数内伤,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的结果,如肝火亢盛、心火上炎等。《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温者清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的治疗原则,对由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皆适用。由于里热证病情复杂,邪在气分、血分、脏腑等不同,所以,清热类药又分为清热泻火类中草药、清热解毒类中草药、清热燥湿类中草药和清热凉血类中草药四类。 清热解毒药名称 别名

归经 功效 适应症 用量 注意事项 丁癸草 苍蝇翼 甘凉 肝 解毒,祛瘀 感冒,高烧,肝炎,目赤 10-30 了哥王 九信草,山豆了 微寒,辛,苦,大毒 消炎,散瘀,下气,破积 支气管炎,淋巴结炎,跌打损伤,肝腹水

煎药宜4小时以上,孕妇忌服 七叶一枝花 蚤休,红重楼 辛,微苦,寒,小毒 心肝 消肿止痛,平喘止咳,解毒 腮腺炎,带状疱疹,支气管炎,脱肛,淋巴结核3-10 孕妇忌服 生地 干地黄 甘苦凉 心肝肾 滋阴养血,温中下气 胎动不安,月经不调,崩漏,吐血 10-18 泄泻者慎服 地不容

地芙蓉,地乌龟 辛苦寒,小毒 祛痰,止痛,解毒 疟疾,胃痛,神经衰弱,肠胃炎, 1.5-4 血气虚者忌服 大血藤 红血藤,五花七 苦平 肝,大肠 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消肿 阑尾炎,疳积,跌打损伤,月经不调9-18 孕妇不宜多服 大青叶 苦寒 心肝肾 解毒,凉血止血,祛瘀积

国医大师提供的补气血良方

国医大师提供的补气血良方 选自《国医大师亲身养生秘诀》编撰:Niuniuyumami 王玉川教授认为,《黄帝内经》的“阴出阳入”气血循环学说,为中医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开创了中医保健的先河。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畅通,则百病不生;气血不畅,则疾患自现。因此,任何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都要从调理气血入手。尤其是对于一些无法确定病机的疑难病、杂病,从气血入手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王教授发现,现在有许多年轻人经常感到头昏脑涨、腰酸背痛、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困倦乏力、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但到医院却查不出什么毛病,要治疗也是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他指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运动量越来越少,体内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代谢物不能及时清除而沉积在体内各系统的通道中,致使经络阻塞,也就是气血不通。这种状况,除了通过药物以畅通气血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放慢生活节奏,让身心适当放松,平时多做一些运动。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气血是否通畅呢?以下6种方法可以一试:1.看眼睛所谓“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巩膜)的颜色。俗语有云:“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巩膜)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另外,

有些人还会有眼袋变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则表明你气血不畅了。2.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有弹性,没有皱纹、斑点等,代表气血通畅。反之,皮肤粗糙,没有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等,则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畅。3.摸手的温度如果一年四季手都是温暖的,就代表人体气血通畅;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手冰冷,则表示气血不畅。4.看指甲上的半月形一般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且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畅,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等病。5.看睡眠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通畅;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则表示气血不畅。那么,针对气血虚,我们该如何从饮食和运动方面补养呢?血虚 相对于男人来说,女性有月经、妊娠(怀孕)等生理现象,这使得女性更容易出现血亏现象。再加上现代女性不仅上班劳累,下班后还要操持家务,照料老人、孩子等,家庭琐事相对较多,身体亏虚现象更加普遍。此外,女性减肥又

自拟中药方治疗高血脂症临床观察

自拟中药方治疗高血脂症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9-06T15:27:32.1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刘增科 [导读] 高血脂对人体的危害高血脂是公认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和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刘增科(吉林省松原市中医院吉林松原 138001) 【中图分类号】R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156-02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医院门诊求医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所有均停用其他调脂药物。给予自拟中药方:山楂30g,薤白20g.蒲黄15g,昆布15g。每日3次,每次2丸(由本院煎药室加工的蜜丸)口服。连续用药60d。在用药前和服药后60d复查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 86例患者中显效41例(占47.67%)好转38例(占44.18%)无效7例(占8.14%)。总有效率91.86效果满意。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以“扶正”为基础、兼顾化痰活血治疗高脂血症,为中医药辩证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脂血症患者自拟中药方治疗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的病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进一步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1月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高血脂症治疗高脂血症8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医院门诊求医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38—70岁,所有患者均通过血脂分析,血液流变学检测诊为高脂血症。三酰甘油(TG)增高23例,血清胆固醇(TC)增高17例,两者均增高者11例,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17例;合并高血压51例,合并冠心病39例,合并脑动脉硬化16例,合并脑梗死9例。 1.2治疗方法 86例患者均停用其他调脂药物。给予自拟中药方:山楂30g,薤白20g.蒲黄15g,昆布15g。每日3次,每次2丸(由本院煎药室加工的蜜丸)口服。连续用药60d。在用药前和服药后60d复查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1.3疗效判定标准[2] 本实验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标准。显效:达以下任何一项者:TC下降大于或者等于20%,TG下降大于或者等于40%,HDL-C上升大于0.26mmol/L;好转:TC下降大于或者等于10%而小于20%,TG下降大于或者等于20%而小于40%,HDL-C上升大于或者等于0.26mmol/L;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2.结果 86例患者中显效41例(占47.67%)好转38例(占44.18%)无效7例(占8.14%)。总有效率91.86效果满意。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以“扶正”为基础、兼顾化痰活血治疗高脂血症,为中医药辩证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3.讨论 3.1高血脂对人体的危害高血脂是公认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和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症通常为高脂蛋白血症,即血清脂蛋白浓度升高。目前已经公认高血脂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二者都高的复合性高血脂症。同时它又与许多疾病相关,首先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大系列的国际研究提示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快消退,有意义地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降脂治疗亦是非常重要的。 3.2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高脂血症属于中医学的痰湿挟瘀证,多因年老体弱、缺乏运动等导致气虚阳衰、痰湿郁滞而成。常伴有神疲懒言、头晕乏力、少动气短等本虚标实之证.虚为脏腑虚损,其中以脾肾气虚为主。实为痰湿膏脂内停,或兼血瘀、水湿、气滞等。传统医学从病症分布角度认为该病属胸痹、心悸、眩晕、头痛、肾痹、风痱,而从病机病名角度则认为属“血瘀”、“痰浊”范畴。高脂血症的发生与高脂饮食与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与《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的“肥贵人”乃“膏粱之疾”之病机一致。现代医家继承并发展了古人对脂质的认识,认为脂质失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十分密切。研究学者大多认为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痰瘀内生,气虚血瘀,阻塞脉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是其主要病理基础,瘀滞型多为实证。发病较多见。属中医学“痰浊”、“血瘀”范畴,多与生活嗜好、情志、脏器虚损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3.3本实验自拟中药方争降脂中的作用本实验自拟中药方遵循中医辨治理论并结合现代药理学成果制成。主要组成有山楂、薤白、蒲黄、昆布等。其功效为活血化瘀,兼散痰浊。山楂散瘀血、消食积.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内含有大量的苷类成分.可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含量并使脂质在器官内的沉积减少[3];薤白能通阳散结、下气行滞。可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及B一脂蛋白水平;蒲黄行血祛淤,药理研究表明蒲黄町抑制肠道吸收外源性胆固醇,再吸收胆酸和内源性胆固醇,促进胆同醇和胆酸从小肠壁和胆汁排人肠腔[5];昆布软坚散结、消痰、利水,药理研究表明:海带的乙醚提取物能降低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6];诸药合用,既符合中医理论,又有药理学研究的支持,取得了预期疗效。 3.4高脂血症的合理膳食结构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维持脂质代谢平衡的重要措施。其一般原则是“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限制总热量的摄入是减肥降脂的重要措施,肥胖者应逐渐降低体重,以每周降低体重500~1000g为宜。60岁以上老年人、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总热量应限制在6699~8374KJ为宜,避免暴饮、暴食,不吃过多甜食,饮食有节,膳食中脂肪占总热量20%为宜,并且以含多链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为主,动物脂肪不应超过总脂量的1/3。若甘油三酯超过11.3mmol/ L(436mg/d1),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g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目控制在200~300mg以下为宜,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适当多进含高纤维膳食,膳食中纤维可与胆汁酸结合,增加粪便中胆盐的排泄,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45g为宜。若每日食用含纤维丰富的燕麦麸50g即可起到良好的降脂作用。 3.5高脂血症患者要保持良好生活方式首先加强体育运动,运动可以增加能量物质的消耗,促使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及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最强中药配方,常用处方 药对是介于中药学和方剂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可分为要对配伍、药对成方和药对组拆三方面的内容。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2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常用药对【威灵仙葛根】各10g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并证。【海桐皮豨签草】10~15g 祛风湿,适用于风湿痹病。【附子肉桂】 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温阳祛寒,适用于命门火衰证。主治命门火衰。【附子干姜】3~10g(先煎);2~8g 温阳祛寒、温补脾肾,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里虚寒证。脾肾阳虚适用。【桂枝附子】5~10g;10g(先煎) 温阳固表、温阳化气,适用于风湿表虚证、肾阳不足之腰痛。【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适用于血虚失眠证。【龙骨牡蛎】20~30g 镇惊、收敛,适用于肝阳上亢之惊、痫病,滑泄不止诸证。重镇心肝生用;固摄收涩锻用。【磁石珍珠母】各30g,先煎。定惊安神,适用于心悸、少寐病。【旋覆花代赭石】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涤饮,适用于痰饮呕吐、咳嗽气喘病证。【全蝎蜈蚣】6只;3只熄风止痉,适用于各种痉病。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地龙僵蚕】各10g 抗癫痫、止痛,适用于肝阳挟痰之癫痫、头痛。小儿按年龄适当减

少。【川芎露蜂房】10~15g;10g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仅可治标,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全蝎露蜂房】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适用于邪躆脉络、久治不愈之病证。有毒,只宜暂用,不能久服。【僵蚕蝉衣】3~8g;3~6g 祛风除疹,适用于风热瘾疹之病证。【代赭石牛膝】30g(先煎);10~15g 滋补肝肾、降逆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陈皮青皮】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效果较小。【枳实厚朴】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效果较大。【香附川楝子】各10g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脘协痛、痛经病。治气分郁滞。【延胡索川楝子】各10g 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之脘腹痛。治气滞血瘀。长于止痛。【柴胡郁金】3~10g;10~15g 行气活血,适用于气血瘀滞之协痛、闭经病。长于疏泄。【川楝子路路通】各10g 疏肝通络,适用于肝郁之疝气。【槟榔沈香】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冲服) 理气降逆,适用于气滞气逆证。药力峻猛。【小茴香沈香】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 理气止痛,适用于肝郁气滞之腹痛。药力和缓。【莪朮三棱】各10g 行气散血,适用于血瘀气滞症瘕病。【鸡内金三棱】3~8g;3~10g 消症瘕、通月经,适用于血瘀型闭茎、症瘕。要节房欲、忌冷物、勿劳乏,坚持数月才能奏效。【桃

补气血的中药材

补气血的中药材 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气血不足,会使人经常出现所谓亚健康的症状,甚至疾病缠身,过早衰老。补气血可以用中药来治疗,那么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1、黑枸杞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食材,还是一种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预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循环、补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种作用。 2、甘草中医认为,甘草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3、黄芪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现在医学更是将其用于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等方面。这也说明,这味补气血的中药是一个多面手,什么病都敢医治。 4、三七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着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5、当归

中医认为,当归味甘而厚,甘入脾,厚养血,具有补血的功效。《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补血中之圣药也。”由此可见,当归的补血效果可见一斑。6、白术中医认为,白术性温,味甘、苦,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7、西洋参西洋参又叫花旗参,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8、人参人参是补气血的中药。人参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糖类、人参皂甙、人参酸、胆碱等,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调营养胃的作用。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9、太子参中医认为,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10、党参党参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

可信性最强特效中药方(经典珍藏版)word资料9页

民间中医网 标题:可信性最强特效中药方 (经典珍藏版)[打印本页] 作者:看似中医时间:昨天 20:14 标题:可信性最强特效中药方 (经典珍藏版) 1.冠心病:干山楂30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0克,加水稍煎当茶饮,每日一剂,半月愈; 2.慢性肝病:茵陈1两,大枣10个,白菊花1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连服百日痊愈; 3.肺结核:活乌龟一只用泥包住,用暗火.慢火烧焦去泥,研成龟粉,开水冲服, 日服三次各一钱,百日即愈.(忌狗肉酸辣食物); 4.阳痿不举:活虾2个,蛤蚧一点,把整葱白花开,再把活吓,蛤蚧夹在葱里 烤干研面,睡前服下,当晚见效; 5.肝硬化腹水:纯绿豆面一斤,猪胆4个,用胆汁调绿豆面成丸,如绿豆大小, 日服三次各6丸特效; 6.肺气肿:仙人掌2两,去皮切片,香油炸黄,加水一碗,烧开七次,剩半碗即可, 每日暮3次,7天痊愈; 7.全身浮肿:小麦麸炒黄1斤,加红糖拌匀,大枣汤冲服,日服2次各60克,连服15天即愈; 8.肺炎:鱼星草一把,炖七个荷包鸡蛋吃,每日一次,十天愈; 9.高血压:每天八个干香蕉皮,煮开水灌瓶内当茶喝,不少于六十四个香蕉皮, 连续喝八天痊愈; 10.糖尿病:大白公鸡一只,杀掉去肠杂内加陈醋四两,不加油盐炖熟三天吃光汤肉, 三只痊愈; 11.肾炎: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各一两,煮汤代茶,持续服见奇效; 12.肾炎浮水:巴豆.黄蜡,用大针串巴豆,放蜡灯烧出油后蘸蜂黄蜡吃, 每日2次每次4粒,半月痊愈;

13.羊羔风:落地羊羔一个,全毛小鸡没出蛋壳的七个,开白花的桃叶七片, 共煮熟分七次吃完自愈; 14.前列腺炎:生南瓜籽二两,每天分3次吃完,连续吃七天痊愈; 或用黄瓜尾巴五个切碎,加水250毫升,煮开后分二次,喝完半月愈; 15.血脂稠:每天用野山枣树根一尺长,短的也得配一尺长,玉米须干的 一两(湿的二两),煮开水当茶喝,连续喝十五天不再复发; 16.贫血症:菠菜3两,猪肝3两,牛羊肝各2两,不加油盐炖熟吃,每日1付3天吃完,半月愈; 17.胃病溃疡:白芨,疾黎各3钱,煎水服(煎两次),每日一剂,外加2片痢特灵,七天痊愈; 18.食道炎:木炭一两,红枣七个,用火烧红开水捕灭,研灰粉,红糖水冲服, 每日一次,连服七日痊愈; 19.慢性肠炎:每天4个个鸡蛋,分2次炒,炒时不加油盐水,连续吃半月特效. 或用半熟的无花果,用单不用双,3.5.7个都行,煮开水当茶喝,半月痊愈; 20.红白痢疾:早起后,空腹吃七个变蛋,每日一次,七日痊愈.或用拉拉秧头七个, 加红白糖各一两,煮开水1碗喝下痊愈; 21.低血压:甘草15克,桂枝30克,肉桂30克,水煎当茶大量喝,3日血压升高, 少者2日恢复正常; 22.气管炎哮喘:红砂糖1000克,乌贼骨500克,乌贼骨焙干研面拌砂糖, 日服三次各20克,半月痊愈; 23.肺结核.气管炎:羊肉500克,小麦仁(小麦去皮)60克,生姜9克,熬炖成稀粥, 早晚各一次,一月痊愈; 24.性病流精不止:强的松片、盐酸四环素片、维生素c片,日开水服三次各2片, 3天除根,不再复发;

咳嗽特效中药处方

组成:金沸草(旋覆花)、前胡、细辛、荆芥、赤茯苓、半夏、炙甘草 1 风寒咳嗽,不论久暂,可直接用本方,如喉痒咳痰不爽,似燥咳而实非,加桔梗; 2 风热 咳嗽,去荆芥、前胡,合贝母瓜蒌散;3兼喘,合三拗汤;4 痰壅气促,上盛下虚,去荆芥、前胡,合苏子降气汤;5 咳嗽日久,无明显外证,合止嗽散; 5 脾胃虚弱,合五位异功散。 贝母瓜蒌散 药物组成:贝母一钱五分(4.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2.5g)用法:水煎服。 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苏子降气汤 【组成】紫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甘草、当归、生姜、大枣、桂枝 【功能】降气疏壅,引火归元,袪痰止咳。 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止嗽散 药物: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 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功效:调肺下气,止嗽化痰。 适应症:诸般咳嗽,不论新久。 五位异功散 [组成药物]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生姜、大枣。 [主治效能] 小儿病后衰弱,元气未足,食欲不振。 金沸草散(除痰之剂) 总结:伤风欬嗽编号:007 组成:旋覆花、前胡、细辛、荆芥、赤茯苓、半夏、炙甘草主治:治肺经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加减:(1)如满闷,加枳壳、桔梗。(2)有热加柴胡、黄芩。(3)头痛加川芎。归经:手太阴药。方义:(1)痰涎内结,前胡、旋覆消痰而降气。(2)半夏燥 痰而散逆。(3)风热上壅,荆芥辛轻发汗而散风。(4)甘草发散而和中。

中药方剂清热解毒12种秘方

中药方剂:清热解毒12种秘方 此类药物功能清泄里热,解除热毒,凉血泻热,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里热证候。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小编推荐: 导赤散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开窍凉血解毒-神犀丹 黄连解毒汤治败血症等病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 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常用补气血的中成药

常用补气血的中成药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正常的体质是阴阳平衡,人感觉顺畅舒服,但这样的人仅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人体质有所颇偏,平时能感觉到这样或那样的不舒服,如果检查身体没有实则性的病变,那就是体质问题,这种情况中药就大有用武之地,用中医的话来说“以药性质偏纠身体之偏”。现在人都忙,喝中药的汤剂麻烦,那就可选用中成药来解决问题。 调理性的中成药大都平和,一般可以长期服用,何况调理本身就是一个长周期,如果服了感觉症状有所好转,则贵在坚持。 气虚体质和血虚体质 气虚症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特征: 一、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饮食不化大便溏泻。 二、免疫力下降,出现短气自汗、容易感冒等症状。 三、气的固定作用减弱,出现脏腑下垂;气的摄纳作用减弱,出现月经过多出血不止、自汗盗汗等症状。 血虚症状: 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叫“一黄五白四不养”。“一黄”指面色萎黄,气色不好肌肤淡黄枯槁无光泽是血虚的信号;“五白”,指面色苍白、嘴唇淡白、爪甲淡白、舌体淡白,这五种白都是血虚导致供血不足引起的;“四不养”,指血不养心、血不养肝、血不养头目、血不养肢体。 造成血虚的原因,除了大出血,久病耗损,思虑过渡引发外还有生成不足如长期营养不良或是消化吸收功能差,导致人体没有足够的精微物质来生长血液。

另外,气虚也会导致血虚的产生,有“气能生血”的说法,气不足自然不能保证血液的正常生成了。因此,对于血虚,补气是关键。气虚常用的中成药有: 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 用于血虚体质的中成药有: 归芍地黄丸、阿胶补血膏; 气血双补的中成药有: 十全大补丸、八珍丸等。此外被誉为妇科圣药的乌鸡白凤丸也可作为男性气血双补的良药。 补中益气丸 【药方组成】: 黄芪(炙)、党参、白术(炒)、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蜜炙)。 【方解】: 本方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证而设。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浓缩xx 【药方组成】党参、白术(炒)、甘草(蜜炙)、茯苓、当归、白芍、黄芪(蜜炙)、熟地黄、肉桂、陈皮、远志、五味子、生姜、大枣(去核)。

著名老中医孔彪儒特效验方

著名老中医孔彪儒特效验方——紊乱康复汤(孔氏验方馆无偿公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著名老中医孔彪儒特效验方——紊乱康复汤 孔氏验方馆无偿公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孔彪儒,我国著名中医教授,从医50年救人无数。借鉴祖辈世代行医治病经验,再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经过不断研究-试验-提高-完善,呕心沥血研制出数十种难治愈好复发的疑难疾病特效验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特效验方“紊乱康复汤”就是之一,历经十年研制成功,紊乱康复汤,纯中药入药,精制而成,无论病情轻重,病史长短,服用此药30天,症状明显改变,连续服用3-5个疗程彻底治愈,不复发,标本兼治,疗效稳

固。 紊乱康复汤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等特点。该特效验方为全国众多的、抑郁症、失眠、强迫症、焦虑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恐怖症、疑病症、癔病等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解除了困扰,获得了新生。 该药主张“从根论治”,经紊乱康复汤治疗过的病人,不仅很快治愈身体免疫力也大大提高,精神奋发,皮肤变嫩,很多人连其它病都治好了。众多久治不愈的抑郁症、失眠、强迫症、焦虑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恐怖症、疑病症、癔病、精神障碍等疾病患者都在这里成功康复。 经过9年多临床应用,疗效卓著,再经过不断改进完善,日臻完美,先后治疗神经功能紊乱等精神疾病患者3万余例,患者服用1-3个疗程,即可消除临床症状,使用4-6疗程,可彻底治愈。经多年临床观察及愈后随访,无效者不足1%。治愈后复发率不足5%。这对于传统只能依赖西药,副作用大,依赖性强,难以根治,易复发的情况可以说是巨大的突破!在国内乃至国际医疗界都处于领先水平。古稀之年的孔老决定将此验方公布于世,造福世人,按方用药就能得到最好的治疗。 基本方:制止古12g,桂枝10g,白芍10g,瓜蔞10g,薤白10g,二大10g,草木10g,陈皮10g,厚朴10g,冬虫夏草3g,制主木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2g,紫河车15g,制盛土10g,

清热解毒的中药配方,竟然有这么多!

清热解毒的中药配方,竟然有这么多! 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饮食质量不免有了新的提高,这是好事,但坏事也出现了,上火最为常见。中医介绍,白藓皮、红藤、半枝莲、土茯苓等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效果,可以放心食用。 ★1、白藓皮【性味】苦、寒。【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胜湿:用于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病,配苍术、银花、苦参治皮肤疮疡或皮肤瘙痒;配防风、白蒺藜、乌梢蛇等,治慢性湿疹、荨麻疹;也可用于黄疸,常配茵陈;用于风湿热痹,常配银花藤、威灵仙等。【用法】5~10克。外用适量。 ★2、红藤【性味】苦、微寒。【功用】清热解毒:用于肠痈腹痛(急性阑尾炎),常配丹皮、大黄、桃仁、元明粉、瓜蒌仁、赤芍;用于乳痈,常配银花、贝母、蒲公英、夏枯草、连翘、花粉。【用法】10~15克。

★3、半枝莲【性味】微苦、寒。【功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腹水;疮痈肿毒;蛇虫咬伤。【用法】10~30克。 ★4、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功用】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疮痈,尤其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疮疡、湿疹,常配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前人多用于梅毒。【用法】15~60克。 5、山豆根【性味】苦、寒。【功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本品为喉科常用药。用于肺胃热盛或热毒壅盛的咽喉肿痛或牙龈肿痛,常单味含服,或配射干、板蓝根水煎服。【用法】6~10克。 6、蚤休(草河车、七叶一枝花)【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功用】清热解毒,熄风定惊:用于疮疡痈毒、各种脓毒败血症以及小儿高热惊风等。亦可用于肺热咳喘,如急慢性支气管炎之

咳嗽痰黄。【用法】5~10克。 7、败酱草【性味】辛、苦、微寒。【功用】(1)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用于痈肿及急性阑尾炎,常配薏苡仁、银花。(2)活血行瘀:本品辛散行血,对血瘀引起的胸腹疼痛有效。【用法】6~15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