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解析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解析

XXXXXXXXX学校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教研组编制教务科审定教务科科长

一、课程的性质

《学前心理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素质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学前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二、课程设计思路

《学前心理学》课程建设,应根据中职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开发的思路与过程

课程标准设计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课程的设计以对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的需

要调研为前提。课程以全面提高这生的理论素养为基点,充分发挥《幼儿心理学》课程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上的特殊功能。

(二)特点

本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计以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出发点,课程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在幼教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和教育改革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心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结构合理有序且内容能满足未来岗位工作需要的《学前心理学》课程。

3.《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一味的讲授理论,而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将有助于要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三、课程总体教学目标

(一)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系统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中外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活动。

3.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能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二)方法能力目标

1.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儿童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心理空间。

3.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自主学习新知识;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三)社会能力目标

1.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职业热情和爱心。

3.有转化、传递知识和教学水平和育人的教养能力,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外部和心理环境。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情境及学时分配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设计

1.情境一:绪论

任务一: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理解心理学的概念、了解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b)能力目标:明确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提高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兴趣。

(2)教学内容

a)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b)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2.情境二: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任务一:人的心理实质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心理的实质: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了解脑的结构和神经系统的组成。

b) 能力目标:能掌握人脑的机构并运用心理的能动性进行案例分析。

(2)教学内容

a) 脑是心理的器官。

b)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c)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了解儿童心理在活动中的发展。

b) 能力目标:能根据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因素,对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2)教学内容

a) 遗传素质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环境因素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成为现实

c) 儿童心理在活动中发展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3.情境三: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任务一:注意概述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注意的概念及注意的种类。

b) 能力目标:能区分注意的不同类型。

(2)教学内容

a) 什么是注意。

b)注意与心理过程。

c) 注意的种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学前儿童的注意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及注意品质的发展规律。

b) 能力目标:掌握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方法。

(2)教学内容

a)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b)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c)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d)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4.情境四: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任务一:感觉和知觉概述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感觉和知觉定义;认识感知觉的类型和感知觉的特性。

b) 能力目标:能把感知觉进行分类;能根据感知觉的特性把生活中感知觉的现象进行分析。

(2)教学内容

a) 什么是感受和知觉

b) 感觉和知觉的功用

c)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d) 感觉和知觉的特征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规律。

b) 能力目标: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和培养方法。

(2)教学内容

a)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b)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c)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5.情境五: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记忆

任务一:记忆概述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记忆的概念、种类;理解记忆的过程中和品质。

b) 能力目标:能对记忆的种类和类型进行分析。

(2)教学内容

a) 什么是记忆

b) 记忆的种类

c) 记忆过程的分析

d)记忆的品质

e) 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学前儿童的记忆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的记忆的发生与发展;理解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b) 能力目标:掌握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记忆力的方法。

(2)教学内容

a) 学前儿童的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b) 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c) 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d)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6.情境六:第五章学前儿童的想象

任务一:想象概述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掌握相关定义及认识想象的种类。

b) 能力目标:能在实践中对学前儿童的想象活动进行分析。

(2)教学内容

a) 什么是想象

b) 想象的种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及规律。

b) 能力目标: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方法。

(2)教学内容

a) 幼儿期想象发展的主要特点。

b)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7.情境七:第六章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思维

任务一:言语概述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言语的概念和作用以及认识言语的种类。

b)能力目标:能对言语的类型进行分类。

(2)教学内容

a) 言语及其作用

b) 言语的种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期末理论考核为主,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学前儿童的言语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b)能力目标:能在实际中对学前儿童的言语进行分析、指导及培养。

(2)教学内容

a) 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b) 学前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c) 学前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

d) 学前儿童言语的培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期末理论考核为主,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三:思维概述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思维的概念、特性和种类,以及认识思维的过程和形式。

b)能力目标:能在实际中对思维的种类进行区分,有对思维的过程的分析能力。(2)教学内容

a) 什么是思维

b) 思维过程

c) 思维形式

d) 创造性思维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期末理论考核为主,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四:学前儿童的思维

(1)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及趋势。

b)能力目标:能在实际中对学前儿童的思维进行分析,掌握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2)教学内容

a)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

b)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c) 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

d) 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期末理论考核为主,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8.情境八: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任务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认识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及作用;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以及认识情绪和情感的类型。

b) 能力目标:能区分情绪和情感、对情绪论和情感进行分类。

(2)教学内容

a) 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及作用

b)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b) 能力目标:能在实际中对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活动进行分析及培养。(2)教学内容

a)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b)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9.情境九: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意志

任务一:意志的概述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意志的相关定义;认识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

b) 能力目标:能在实际中教学活动中对意志进行分析。

(2)教学内容

a) 什么是意志

b) 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c) 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学前儿童的意志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方法。

b) 能力目标:能在实际中教学活动中对学前儿童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

(2)教学内容

a)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b) 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10.情境十:第九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任务一:社会性概述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性的概念和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b) 能力目标: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

(2)教学内容

a) 什么是社会性

b)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c)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d) 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认识社会性行为和分类;了解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认识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b) 能力目标: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掌握处理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2)教学内容

a) 社会性行为的界定

b) 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c)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途径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理解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和师幼交往的意义

b) 能力目标:掌握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方法。

(2)教学内容

a) 亲子交往

b) 师幼交往

c) 同伴交往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四:学前儿童的品德的发展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认识品德的定义、与社会性的关系以及了解学前儿童品德的发展。

b) 能力目标:能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对学前儿童的品德进行分析和引导。(2)教学内容

a) 学前儿童品德的概述

b) 学前儿童品德的发展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11.情境十一: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

任务一:个性心理特征概述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性格、气质、能力的的含义类型;认识性格和气质的区别。

b) 能力目标:能区分性格和气质,对性格、能力、气质类型进行分类。

(2)教学内容

a) 气质概述

b) 性格概述

c) 能力概述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二:学前儿童的气质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特点。

b) 能力目标:掌握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的方法。

(2)教学内容

a) 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特点

b) 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三:学前儿童的性格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儿童性格的萌芽及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b) 能力目标: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学前儿童的性格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实际进行塑造。

(2)教学内容

a) 儿童性格的萌芽

b)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c) 学前儿童性格的塑造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四:学前儿童的能力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规律以及学前儿童能力的差异。

b) 能力目标: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学前儿童的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实际进行引导与培养。

(2)教学内容

a)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b) 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任务五: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1)教学目标

a) 知识目标:认识自我意识以及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b) 能力目标: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实际进行引导与培养。

(2)教学内容

a) 自我意识概述

b) 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c)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

d) 学前儿童自信心的发展

e)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

(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等)

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4)考核评价

考核以平时考核与总结性理论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按照各章节知识点要求,突出重点,兼顾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解析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学前儿童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2.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A.1~1岁半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学前心理学 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学前心理学 课程编码: 14203B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48学时(理论40学时;讨论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本科)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阐述和介绍了0-6、7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幼儿保健学及“五大领域”活动设计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与特点,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基本方法,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教学目的如下: 1、全面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了解和掌握研究儿童心理的方法和技术。 3、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形成和巩固。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普通心理学是一门“入门课”,在组织教学内容主要遵循“认识”、“理解”、“领悟”、“运用”四个基本要求。即: 1、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心理观; 2、熟悉理解学前心理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3、学会领悟学前心理学研究的“悟性”,知道学前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 4、熟练运用所学学前心理学知识和理论,正确看待与解决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 (二)课程具体教学安排 教学学时(48学时)=理论教学(40学时)+讨论与实验(8学时)

第一章绪论(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儿童发展的本质内涵 2、能掌握儿童发展阶段划分及阶段特征 3、能了解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4、能熟悉儿童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儿童发展的本质内涵 2、儿童发展的阶段划分及阶段特征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导入及对本课程学习的初步规划(10分钟) 一、儿童发展的本质内涵(40分钟) 二、儿童发展阶段划分及阶段特征(50分钟) 三、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0分钟) 四、儿童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40分钟) 四、作业 1、名词解释:儿童发展年龄特征横向设计纵向设计跨文化研究设计 2、儿童发展有何特点? 3、儿童发展领域包括哪些? 第二章儿童发展的基础(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分析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2、能了解遗传及遗传的影响因素 3、能掌握大脑发育及神经的可塑性 4、能熟悉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及原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儿童发展影响因素探析(重点与难点) 2、大脑发育及神经的可塑性(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遗传与产前发育(1学时)

幼儿园教师招聘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幼儿园教师招聘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原则。 3、观察法的基本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幼儿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 二、名词解释: 1、教育 2、幼儿教育 3、观察法 三、问答题: 1、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 2、为什么说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4、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5、观察法有何作用?有效观察的条件有哪些? 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2.幼儿教育即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与非幼儿园教育。 3.观察法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 1.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2.客观性发展性实践性综合创造 3.轶事记录时间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行为核查情景观察法(情景测查法)

4.观察法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 三、问答题 1.(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提高幼儿教育能效 (3)提高教师素质 2.略 3.第一,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条件,即心理规律,从而使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第二,研究如何应用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去设计教育与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学原则。 4.(1)导论 (2)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3)幼儿的心理健康 (4)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5.观察法的作用:(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有效观察的条件:(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 (2)做好观察记录 (3)消除观察误差 幼儿心理发展 一、填空题: 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一是_________ 。 3、幼儿个性的差异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体现出来。 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5、在幼儿思维个体发展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种不同发展水平的思维。 6、幼儿身体和运动机能发展是按照_________和_________法则来进行的。 二、名词解释: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学前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 1、研究儿童心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 _______ 、_______。 2、新生儿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是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3、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是以_______为主,以_______为主。 4、感觉既是一种______现象,又是一种_______现象。 5、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 6、3---6岁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占优势,_________逐渐发展。 7、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分为_______ 和 ________两大类型。 8、幼儿真正掌握数概念包括三层含义,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广义的学前期是指_______。 11、个体发展中发生和成熟最早的心理过程是________。 12、婴儿视觉集中现象在出生后______ 个月时表现比较明显和频繁,此时婴儿的视线能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称为_______,______个月时能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称为_______ 13、儿童心理实验分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种。 14、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皮亚杰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个阶段。 二、判断题 1、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都是在学前期开始发生的。() 2、根据一两次观察结果就可以确定一个儿童的心理表现。() 3、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 4、前幼儿期是儿童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 5、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不属于内部言语。() 6、婴儿期普遍存在记忆缺失现象。() 7、个体心理发展总是呈现出连续性。() 8、新生儿是软弱无能的、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 9、儿童最乐意与自己的同伴进行交往。() 10、儿童的记忆比成人好。()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 一、大纲制订的目的和要求: 学前心理学是我国高等师范学院开设的一门主要的教育专业课程。它是结合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具体实际,介绍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规律的一门核心课程。学好学前儿童心理学是毕业生将来到工作岗位上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一)目的 1.使学生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2.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 3.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二)要求 1.学前心理学的教学应在讲授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及其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的认识过程和情感、意志过程的特点、学前儿童的言语、学前儿童的个性、等基本知识,全面的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规律。 2.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和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本地区学前儿童某些心理特点的科学教材。 3.学前心理学的教学应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等,让学生了解研究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培养他们研究学前儿童和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其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能力。 4.学前心理学应结合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向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本课程教材遍选的指导思想。 学前儿童心理学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选用心理科学中有利于实现本课程教学目的的知识,力求做到教材内容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使学生在认识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实质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二)吸取学前心理科学的新成就,促进学科内容的现代化。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编李小融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名词术语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 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心理学 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直接教学方案:1960S,贝雷特和英格曼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原则,创建了贝- 英学前 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直接教学模式。 4、观察法:是学前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了解。 5、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她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而是通 过其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6、实验法:学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假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的, 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7、个案法:临床个案法是对教与学的个案做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问答 1、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 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你是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答:萌芽阶段:18 世纪至20 世纪40、50 年代,该时期学前教育心理学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二)20 世纪60 年代至80 年代: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学前教育方案层出不穷。(三)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学前教育心理学由一个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 3、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增加对学前教育过程和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理解; 2)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学前教育教育教学与活动经验; 4)为学前教育教学与活动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4、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研究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实践;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 5、学前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访谈、测查),实验法,临床 个案法,其他研究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学习的脑科学基础与方式、特点 名词术语 1.学习潜力:是指一个人能够达到的学业水平与现在已有的学业水平之间的空间能够达到的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艺术教育专业函授专科。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0学时,自学30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艺术教育专业函授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员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会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有关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但本课程是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与有关的教育课程不同。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要求学员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课程的难点是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 h

三、本课程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初步了解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方法;激发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兴趣和愿望。 课程内容: 第一节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学前心理学的对象;学前心理学的内容;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第三节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方法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理论知识;了解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领会针对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的必要性;初步体会如何针对幼儿年龄特征组织教育活动。 课程内容: 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0-1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前儿童注意的表现及其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学前儿童活动中的注意及促进学前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策略。 h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最新全国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B )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 “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C ) A.霍尔 B.华生 C.盖塞尔 D.施太伦 3.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B ) A.感觉适应 B.相继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相互作用 4.“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C ) A.观察法 B.访谈法 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 5.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 D ) A.亲社会行为 B.攻击行为 C.合作行为 D.性别角色行为 6.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又哭又闹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

( D ) A.转移法 B.自我说服法 C.反思法 D.冷却法 7.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 A ) A.智力分化论 B.智力复合论 C.智力内容变化论 D.智力多元论 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 B ) A.1~1岁半(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 B.1岁半~2、3岁 C.2、3~4、5岁 D.4、5~6、7岁 9.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B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10.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 A ) A.1岁半~2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2岁半~3岁 11.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用得多) C.两者都很好 D.两者都很差 12.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

学前心理学张永红主编教学大纲复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本课程目前主要采用的教材是由张永红主编的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30日] 点击数:133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以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幼儿教育、幼儿园课程研究、幼儿园管理、幼儿家庭教育等提供必要的心理学基础,是幼教理论研究者和幼教实践工作者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高对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的兴趣和情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和提高运用心理学知识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的行为的能力、解决学前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教育创新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以及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揭示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趋势,同时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的实践密切结合。因此,教学应重点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尤其是学前儿童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以及社会化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基本理论以教师讲解为主,发展性问题以师生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学生实践的形式为主。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提问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学生实践以去幼儿园实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主。

0303_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

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2.可以利用各种刺激物对婴幼儿的感觉进行刺激,以开发其早期智力。 3.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对环境的积极主动的探索者。 4.3岁幼儿相信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情绪,如一边哭一边笑。 5.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已经具有自我。 6.3-4岁儿童身上存在明显的双人或集体独白。 7.儿童的依恋一般要在2.5岁以后才能真正形成。 8.到1岁大时,婴儿已经能够"以貌取人”了。 9.尊重儿童的关键是尊重儿童的游戏权。 答案: 1.错。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个性远没有形成。 2.错。感觉轰炸会让婴幼儿退却,并会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乐趣构成威胁。 3.对。儿童不是简单地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4.错。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年幼儿童很难相信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情绪。 5.错。刚出生的新生儿没有自我,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别开来。‘ 6.对。这一年龄的儿童,相互之间说话,但并不构成沟通思想或传递信息的功能。 7.错。儿童依恋的形成一般在6个月至2.5岁。 8.对。婴儿很早就具有视觉偏好,能长时间注视漂亮的面孔。9.对。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也是儿童的权利。 简答题: 1.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几大主题。 2.如何理解婴儿的微笑。 3.简述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4.简述爱斯沃斯的依恋类型。 5.阐述父母鼓励对孩子同伴关系的作用。 6.简述儿童早期依恋发展的阶段。

7.如何理解儿童早期词使用的扩张与缩小倾向。 8.简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9.如何理解幼儿的愤怒情绪。 10.简述婴儿记忆形成的条件。 11.简述心理过程的内容。 12.简述皮亚杰关于语言与儿童思维的关系。 13.简述加拿大布里奇斯情绪的观点。 14.简述儿童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 15.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有哪些? 16.简述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17.试比较两类不同性质同伴关系。 18.试述限制他律阶段儿童道德理解的因素。 19.如何理解发展是一个终身的任务。 20.简述儿童的认知能力对其道德发展的影响。 1. 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几大主题。 答: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3.发展的生物 性和社会性4.发展的机械论和机体论 2. 如何理解婴儿的微笑。 答:婴儿在出生后几小时都可以看见勉强 称得上"微笑”的反应,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笑,因为这种反应只 是局限在口部,不包括眼睛和眼睑等部位的活动。直到第三周的新生儿才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72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会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有关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但本课程是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与有关的教育课程不同. 二、基本要求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课程的难点是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习的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掌握学前儿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答案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 业二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得分:60 1. 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中,哪种图形最容易() A. 圆 B. 长方形 C. 正方形 D. 五边形 满分:2 分得分:2 2. 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说明她的想象是()。 A. 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B. 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C. 有计划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D. 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满分:2 分得分:0 3.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 独立性的 B. 个别方面的 C. 多方面的 D. 依从性的 满分:2 分得分:2 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

A. 婴儿期 B. 幼儿前期 C. 幼儿期 D. 小学生初期 满分:2 分得分:2 5. 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满分:2 分得分:2 6. 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学习过程是: A. 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发展 B. 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 C. 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D. 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满分:2 分得分:2 7. 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 掌握了代名词“我” B. 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 C. 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XXXXXXXX学校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学前心理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素质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学前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二、课程设计思路 《学前心理学》课程建设,应根据中职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开发的思路与过程 课程标准设计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课程的设计以对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的需要调研为前提。课程以全面提高这生的理论素养为基点,充分发挥《幼儿心理学》 课程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上的特殊功能。 (二)特点 本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计以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出发点,课程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在幼教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和教育改革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心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结构合理有序且内容能满足未来岗位工作需要的《学前心理学》课程。 3.《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一味的讲授理论,而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将有助于要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三、课程总体教学目标 (一)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系统的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中外著名的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活动。 3.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能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并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二)方法能力目标 1.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儿童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心理空间。 3.在实际教学中具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4.自主学习新知识;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00384学前心理学自考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00384学前心理学自考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 A.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参考答案】:B 2、(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参考答案】:A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参考答案】:A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参考答案】:D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参考答案】:C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参考答案】:D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参考答案】:B 8、(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参考答案】:C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参考答案】:B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参考答案】: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参考答案】:再造想象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 )。 【参考答案】:守恒法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幼儿很喜欢做游戏 B. 幼儿很喜欢提问题 C. 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 D. 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 B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 A. 学前教育学的分支 B. 儿童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C. 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D. 普通心理学的基础 C 3.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A. 神经活动参与

B. 口腔与手的协调 C. 手与脚的协调 D. 眼手协调 D 4.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 对成就的向往 B. 追求成功的倾向 C. 树立目标 D. 对目标的向往 B 5.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B. 老师语言的描述 C. 头脑中已有的表象 D. 丰富的游戏内容 C 6.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具体形象性 D. 抽象逻辑性 C 7.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 ()。 A. 想象 B. 判断 C. 直觉 D. 下定义 A 8.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 反复练习 B. 回避说出某些词 C. 放慢说话的速度 D. 解除紧张 D 9.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 不同的生理原**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B. 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 C.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 D. 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 C 10.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不断增加 C. 自我调节化 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C 11.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 B. 注意 C. 动作 D. 口头言语 12.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 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5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意识。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三、教学时数分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概念及学前儿童观

2.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任务。 3.了解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前儿童概念 难点: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节学前儿童概念与学前儿童观 1.学前儿童及相关概念 2.学前儿童发展观的变迁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体系 1.三个基本关系的问题 2.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宽泛的研究方法 2.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难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 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 生物性因素 2. 社会性因素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 1.人文生态环境的结构 2.人文生态环境的特点 第三章婴儿的生理发展 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婴儿的身体生长发育; 2. 了解脑与脑功能的发展; 3. 掌握感知觉的发展;掌握运动机能的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婴儿感知觉的发展、运动机能的发展 难点:脑与脑功能的发展、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身体的生长发育 1.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的身体生长发育

大专试卷《学前心理学》答案

大专试卷《学前心理学》答案 姓名年级专业层次教学单位··················密···················封·····················线··················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 分)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 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 2.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也 就 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中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4. 多重趋避冲突 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5. 亲社会行为 通常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倾向。 二、单项选择题(共5 题,每题2 分,共10分) D )。 A.0-1 岁 B.0-3 岁 C.0-5 岁 D.0-6 岁 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的反映,是(D )。 A. 想象 B. 记忆 C. 知觉 D. 感觉 3. 视觉悬崖装置是用来测查婴儿的(C )。 A. 形状知觉 B. 大小知觉 C. 深度知觉 D. 方位知觉 4. 第一个创立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最早研究遗忘进程的心理学家是(D )。

A. 陈鹤琴 B. 布鲁纳 C. 皮亚杰 D. 艾宾浩斯 5.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大量的或经常发生的是(A )。 A. 工具性攻击行为B.敌意性攻击行为C .言语性攻击行为D.生理性攻击行为 三、简答题(共5 题,每题10 分,共50分)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 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第四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2.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

电大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第1至2章) 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 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3.实证研究法 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向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1) 三、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横向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方法由于时间较短,难易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当前反应的影响。此外,若研究控制不当,容易造成虚假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