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5-7章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5-7章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5-7章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5-7章

第五章

5.1名词解释

—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富有弹性

—缺乏弹性

—总收益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正常物品

—低档物品

5.2判断正误题

1.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该物品价格的变动敏感,可以说需求是价格缺乏弹件。

2.用中点法计算弹性,如果铅笔的价格出10美分上升到20美分,需求量从1000枝铅笔减少到500枝,那么,铅笔的需求是单位价格弹性。

3.轮胎的需求应该比固特异牌轮胎的需求更缺乏弹性。

4.这个月阿司匹林的需求应该比今年阿司匹林的需求更富有弹性。

5.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为某种物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以该物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6.如果两种物品之间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正的,这两种物品可能是互补品。

7.如果一种物品是需求缺乏价格弹性.那么,其价格上升将增加那个市场上的总收益。8.胰岛素这类必需品往往是需求富有弹性的。

9.如果需求曲线是线性的,沿着这条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变的。

10.如果乘公共汽车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的,那么,乘公共汽车就是低档物品。

11.本周的汽车供给很可能比今年的汽车供给更为缺乏价格摊性。

12.如果蓝牛仔裤的供给价格弹性是1.3,那么,蓝牛仔裤的价格上升10%,它的供给量就会增加13%。

13.随着企业的生产设备达到其最大生产能力,供给价格弹性倾向于更缺乏弹件

14.使市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技术进步总会使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增加。

15.像钻石这类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往往很大(大于1)。

5.3单项选择

1.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微小百分比变动大大减少了该物品的需求量,那么,该物品的需求是

a. 价格缺乏弹性。

b.价格富有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收入缺乏弹性。

e.收入富有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为

a.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除以该物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b.收入变动的百分比除以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c.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该物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d.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e.以上各项都不是。

3.一般说来,需求曲线越平坦,越可能的情况是

a.价格富有弹性。

b.价格缺乏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以上各项都不对。

4.一般来说,供给曲线越陡峭,越可能的情况是

a.价格富有弹性。

b.价格缺乏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以上各项都不对。

5.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价格缺乏弹性?

a. 该物品有大量替代品。

b.该物品是低档物品。

c.该物品是奢侈品。

d.该物品是必需品。

6.下列哪一种物品的需求可能是最缺乏价格弹性的?

a.飞机票。B.公共汽车票。c.乘出租汽车。d.交通。

7.如果两种物品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是负的,那么,这两种物品很可能是

a. 奢侈品。b.必需品。c.互补品。d.替代品。

8.如果一种物品的供给曲线是价格富有弹性的,那么

a. 供给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敏感的。

b.供给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不敏感的。

c.需求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敏感的。

d.需求量对该物品的价格变动是不敏感的。

e.以上各项都不对。

9.如果一个渔民在鱼腐烂之前要以他能得到的任何一种价格把他当天捕到的鱼卖出去,一旦捕到了鱼,渔民鲜鱼的供给价格弹性就是

a. 0 b.1 c.无限大。d.不能根据这个信息来决定。

10.在某个市场上供给减少(向左移动)总收益增加的条件是

a.供给是价格富有弹性的。

b.供给是价格缺乏弹性的。

c.需求是价格富有弹性的。

d.需求是价格缺乏弹性的。

11.如果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对那个市场的总收益没有影响,这个市场必须是

a. 价格缺乏弹性。

b.价格富有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以上各项都是。

12.如果消费者总是把他们收入的15%用于食物,那么,食物的需求收入弹性是

a. 0.15 b.1.00 c.1.15 d.1.50

e.以上各项都不对。

13.使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农业技术进步倾向于

a.减少整个农民的总收益,因为食物的需求缺乏弹性。

b.减少整个农民的总收益,因为食物的需求富有弹性。

c.增加整个农民的总收益,因为食物的需求缺乏弹性。

d.增加整个农民的总收益,因为食物的需求富有弹性。

14.如果供给是价格缺乏弹性的,供给价格弹性的值必定是

a.0

b.小于1。

c.大于1。

d.无限大。

e.以上各项都不对。

15.如果存在生产设备的能力过剩,很可能的情况是企业的供给曲线

a.价格缺乏弹性。

b.价格富有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以上各项都不对。

用以下信息回答16~17题。假设在每月价格为30美元时,小镇有线电视的订户为3万户。如果小镇有线电视把每月的价格提高到40美元,订户将减少为2万户。

17.在以下哪一种价格时,小镇有线电视赚到的总收益最大?

a.每月30或40美元,因为需求价格弹性是1.0。

b.每月30美元。

c.每月40美元。

d.每月0美元。

18.如果需求是线性的(一条直线),那么,需求价格弹性是

a.沿着需求曲线不变。

b.上半部分缺乏弹性,而下半部分富有弹性。

c.上半部分富有弹性,而下半部分缺乏弹性。

d.全都富有弹性。

e.全都缺乏弹性。

19.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的,它必定是

a.一种奢侈品。

b.一种正常物品。

c.一种低档物品。

d.一种富有弹性的物品。

20.如果消费者认为一种物品很少有替代品,那么

a.供给将是价格富有弹性的。

b.供给将是价格缺乏弹性的。

c.需求将是价格富有弹性的。

d.需求将是价格缺乏弹性的。

e.以上各项都不对。

5.4 简答题

1.需求价格弹性的四个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

2.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价格上升增加还是减少了总收益?为什么?

3.如果汽水的价格翻了一番,从每罐1美元上升到每罐2美元,而你仍购买相同的量,你的汽水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而且,这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

4.如果百事可乐的价格上升了1美分,而且,这使你完全不买百事可乐而转向可口可乐,你对百事可乐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这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

5.假设你的收入增加20%,而你对鸡蛋的需求量减少了10%。你对鸡蛋的需求收入弹性是多少,对你来说,鸡蛋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

6.假设一个企业用一半的生产能力经营,其产量的供给曲线是较为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为什么?

7.当在一天的范围内来衡量鲜鱼的供给价格弹性时,它可能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为什么?

8。课后第8题Maria总是把她说入的1/3用于买衣服,

a.她对衣服的收入需求弹性是多少?

b.她对衣服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c.如果她的嗜好变了,她决定只把收入中的1/4用于买衣服,她的需求曲线会如何变化?她的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现在是多少?

9.如果需求曲线是线性的,沿着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变吗?哪一部分会富有弹性,哪一部分会缺乏弹性?为什么?

10.课后体第10题。

两个司机—Tom和Jerry—分别开车到加油站。在看价格之前,Tom说“我想加10加仑汽油”Jerry说“我想加10美元汽油”每个司机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第六章

6.1名词解释

价格上限价格下限税收归宿税收楔子

6.2判断正误题

1.如果每加仑汽油的均衡价格是1美元,而且政府把每加仑汽车的价格上限定为1.5美元,结果将是汽油短缺。

2.价格上限确定为低于均衡价格引起过剩。

3.价格下限确定为高于均衡价格是一种限制性约束。

4.当与短期相比时,限制性租金控制引起的住房短缺在长期中可能更为严重。

5.最低工资有助于所有青年人,因为他们得到的工资高于没有最低工资时。

6.最低工资增加10%引起青年人的就业减少10%。

7.今天没有限制性的价格上限,当未来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到高于固定的价格上限时就会引起短缺。

8.一个市场的价格下限总会引起那个市场上的过剩。

9.对棒球手套征税10美元总会使棒球手套的买者支付的价格高10美元。

10.土地税最终的负担最可能主要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

11.如果药品是必需品.对药品征税的负担可能更多地落在药品买者的身上。

12.当我们用供求模型分析向买者征税时,我们把需求曲线向上移动税收大小。

13.向买者收税和向卖者收同样的税影响是相同的。

t4.税收在买者和卖者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这就引起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而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以及销售量减少。

15.政府可以通过向买者收税而不向卖者收税,选择把税收负担加在市场上的买者身上。

6.3单项选择

1.为了使价格上限成为一种对市场的约束性限制,政府应该使它

a. 高于均衡价格。

b.低于均衡价格。

c.正好在均衡价格上。

d.在任何一种价格时,因为所有价格上限都是限制性约束。

2.约束性价格上限引起

a.短缺。

b.过剩。

c.均衡。

d.短缺或过剩取决于确定的价格上限在均衡价格之上还是之下。

3.假设公寓的均衡价格是每月500美元,而政府规定租金控制是250美元。由于租金控制,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a. 住房短缺。

b.房东可以对公寓租赁者进行歧视。

c.为了租到公寓要向房东行贿。

d.公寓的质量将提高。

e.等待租房的买者会排长队。

4.价格下限

a.确定了一种物品可以出售的法定最高价格。

b.确定了一种物品可以出售的法定最低价格。

c.总是决定一种物品必须售出的价格。

d.如果确定的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就不是一种限制性约束。

5.下面哪一种关于约束性价格上限的表述是正确的?

a.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

b.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过剩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

c.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短期中大于长期中。

d.由于价格上限引起的短缺在长期中大于短期中。

6.市场的哪一方更可能为价格下限而游说政府?

a.想要价格下限的既不是买者也不是卖者。

b.买者与卖者都想要价格下限。

c.卖者。

d.买者。

7.如果

a.供给和需求都是富有弹性的,

b.供给和需求都是缺乏弹性的,

c.供给缺乏弹性,而需求富有弹性,

d.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约束性价格下限引起的过剩最大。

8.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价格下限的例子?

a.租金控制。

b.当汽油的均衡价格是每加仑1.5美元时,把汽油的价格限制为每加仑1美元。

c.最低工资。

d.以上各项都是价格下限。

9.如果政府规定汽油的价格上限是每加仑1.5美元,而均衡价格是每加仑1美元,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存在汽油短缺。

b.存在汽油过剩。

c.汽油供给的大量增加会使价格上限成为一种约束性限制。

d.汽油需求的大量增加会使价格上限成为一种约束性限制。

10.研究表明,最低工资增加10%

a.青年人的就业减少10%一15%。

b.青年人的就业增加l0%一15%。

c.青年人的就业减少1%~3%。

d.青年人的就业增加1%一3%。

11.在供求模型的范围内,向一种物品的买者收税会使

a. 需求曲线向上移动每单位税收。

b.需求曲线向下移动每单位税收。

c.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每单位税收。

d.供给曲线向下移动每单位税收。

12.在供求模型的范围内,向一种物品的卖者收税会

a.需求曲线向上移动每单位税收。

b.需求曲线向下移动每单位税收。

c.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每单位税收。

d.供给曲线向下移动每单位税收。

13.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会发生以下哪一种情况?

a.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以及销售量减少。

b.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以及销售量增加。

c.买者支付的价格下降,卖者得到的价格上升,以及销售量减少。

d.买者支付的价格下降,卖者得到的价格上升,以及销售量增加。14.当向市场上的买者收税时

a.买者承担税收负担。

b.卖者承担税收负担。

c.买者与卖者的税收负担与向卖者收税时相同。

d.税收负担主要落在买者身上。

15.对每加仑汽油征收1美元税收

a.买者支付的价格每加仑上升1美元。

b.卖者得到的价格每加仑下降1美元。

c.买者支付的价格正好上升0.5美元,卖者得到的价格正好下降0.5美元。

d.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人了一个1美元的税收楔子。16.当

a.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时,

b.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时,

c.供给和需求都缺乏弹性时,

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市场的卖者身上。

17.对一种消费者必需的物品征收税收,很可能使税收负担

a.更多地落在买者身上。

b.更多地落在卖者身上。

c.买者与卖者平等地分摊。

d.完全落在卖者身上。

18.当

a. 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时,

b.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时,

c.供给和需求都富有弹性时,

d.供给和需求都缺乏弹性时,一种税收的负担更多地落在市场的买者身上。

19.以下哪一种关于税收负担的表述是正确的?

a.对一种消费者感到必需的物品征税所引起的税收负担主要落在这种物品的卖者身上。b.税收负担主要落在当价格变得不利于自己时最愿意离开市场的一方(买者或卖者)身上。c.税收负担落在纳税的市场一方(买者或卖者)身上。

d.税收负担的分摊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而不由立法决定。

20.以下哪一种物品的税收负担更可能主要落在卖者身上?

a.食品。

b.娱乐业。

c.衣服。

d.住房。

6.4 简答题

1.如果价格上限确定为高于均衡价格,对市场价格和数量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2.如果价格上限确定为低于均衡价格,对市场价格和数量有什么影响?

3.限制性价格上限会引起一些什么问题?

4.限制性价格上限的影响在短期中大还是在长期中大?为什么?

5.当我们用供求模型分析向买者征收税收时,我们向哪个方向移动需求曲线?为什么? 6.当我们用供求模型分析向卖者征收税收时,我们向哪个方向移动供给曲线?为什么? 7.为什么向买者收税和向卖者收税是相同的?

第七章

7.1名词解释

福利经济学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成本生产者剩余效率平等市场失灵7.2判断正误

1.消费者剩余是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卖者的成本。

2.如果一个市场上的需求曲线是不变的,当该市场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剩余减少。

3.如果你对一个汉堡包的支付意愿是3美元,而价格是2美元,你的消费者剩余是5美元。4.生产者剩余衡量市场上供给者未销出的存货。

5.如果买者是理性的,消费者剩余就是对卖者利益的一种良好衡量。

6.卖者的成本包括卖者时间的机会成本。

7.供给曲线的高是边际卖者的成本。

8.总剩余是卖者的成本减买者的支付意愿。

9.自由市场是有效率的,因为它把产品配置给支付意愿低于价格的买者。

10.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

11.允许自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优点是配置的结果有效率。

12.竞争市场上的均衡使总剩余最大化。

13.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类型是市场势力和外部性。

14.外部性是市场上买者和卖者没有考虑到的副作用.

15.生产更多物品总会增加总剩余。

7.3单项选择

1.消费者剩余是一个面积

a. 在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

b.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c.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

d.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e.需求曲线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

2.买者的支付意愿是买者的

a.消费者剩余。

b.生产者剩余。

c.他们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大量。

d.他们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小量。

e.以上各项都不是。

3.如果一个买者对一辆新本田车的支付意愿是20 000美元,而她实际以18 000美元买到了这辆车,她的消费者剩余是

a. 0美元。

b.2 000美元。

e.18 000美元。

d.20 000美元。

e.38 000美元。

4.一种物品的价格沿着一条不变的需求曲线上升。

a.增加消费者剩余。

b.减少消费者剩余。

c.增加买者的物质福利。

d.提高市场效率。

5.假设可以购买三个相同的花瓶。买者1愿意为一个花瓶支付30美元,买者2愿意为一个花瓶支付25美元,买者3愿意为一个花瓶支付20美元。如果价格是25美元,将卖出多少花瓶?这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值是多少?

a.将卖出一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30美元。

b.将卖出一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5美元。

c.将卖出两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5美元。

d.将卖出三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0美元。

e.将卖出三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80美元。

6.生产者剩余是一个面积

a. 在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

b.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c.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

d.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e.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

7.如果仁慈的社会计划者选择的生产低于一种物品的均衡数量,那么

a. 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b.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c.总剩余最大化。

d.买者对生产的最后一单位的评价大于生产的成本。

e.生产最后一单位的成本大于买者对它的评价。

8.如果仁慈的社会计划者选择的生产高于一种物品的均衡数量,那么

a. 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b.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c.总剩余最大化。

d.买者对生产的最后一单位的评价大于生产的成本。

e.生产最后一单位的成本大于买者对它的评价。

9.卖者的生产成本是

a. 卖者的消费者剩余。

b.卖者的生产者剩余。

c.卖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接受的最大量。

d.卖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接受的最小量。

e.以上各项都不是。

10.总剩余是一个面积

a.在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

b.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c.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

d.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e.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

11. 一种物品的价格沿着一条不变的供给曲线上升

a.增加生产者剩余。

b.减少生产者剩余。

c.提高市场平等。

d.以上各项都是。

12.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表明,竞争市场的结果

a. 使总剩余最小化。

b.使总剩余最大化。

c.引起社会成员的平等。

d.b和c都对。

13.一般来说,如果仁慈的社会计划者若想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得到的总利益最大化,计划者就应该

a. 选择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b.选择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

c.允许市场自己寻找均衡。

d.选择任何一种计划者想要的价格,因为卖者(买者)从价格的任何变动中产生的亏损都正好由买者(卖者)得到的收益抵消了。

14.如果买者是理性的,而且没有市场失灵

a. 自由市场解是有效率的。

b.自由市场解是平等的。

c.自由市场解使总剩余最大化。

d.以上各项都是。

e.a和c是正确的。

15.如果一个生产者有市场势力(可以影响市场上产品的价格),那么,自由市场解

a. 是平等的。

b.是有效率的。

c.是无效率的。

d.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16.如果一个市场是有效率的,那么,

a. 市场把产品配置给了对它评价最大的买者。

b.市场把买者配置给了能以最低成本生产物品的生产者。

c.市场生产的量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

d.以上各项都对。

e.以上各项都不对。

17.如果市场引起了一种副作用或外部性,那么,自由市场解

a.是平等的。

b.是有效率的。

c.是无效率的。

d.使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18.医疗显然提高了人的寿命。因此,我们的医疗消费应该一直到

a.每个人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b.买者从医疗中得到的利益等于生产它的成本。

c.买者从再增加一单位医疗中没有得到利益。

d.我们必须减少其他物品的消费。

19.乔有10副棒球手套,而苏没有。生产棒球手套的成本为50美元。如果乔对增加一副棒球手套的评价是100美元,而苏对一副棒球手套的评价是40美元,那么,为了

a.使效率最大化,乔应该得到手套。

b.使效率最大化,苏应该得到手套。

c.使消费者剩余最大,双方都应该得到一副手套。

d.使平等最大,乔应该得到手套。

20.假设一辆新自行车的价格是300美元。苏对一辆新自行车的评价是400美元。卖者生产一辆新自行车的成本是200美元。如果苏购买一辆新自行车,总剩余值是

a.100美元。

b.200美元。

c.300美元。

d.400美元。

e.500美元。

7.4简答题

1.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与该物品的需求曲线有什么关系?

2.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

3.卖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成本与该物品的供给曲线有什么关系?

4.什么是生产者剩余,如何衡量?

5.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为什么?

6.经济学家说的“效率”是什么意思?竞争市场有效率吗?为什么?

7.课后题11题

花椰菜的供求如下式所述:

供给:Qs=4P-80 需求:Qd =100-2P

a.画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

b.计算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

c.若果禁止销售该产品,谁的损失更大?

微观经济学第2章-习题及解答

·习题解答 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假如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某种蘑菇会致癌,则这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卫生组织发布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人们减少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因此其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 2.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则该产品的供给将会减少。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当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会在价格下降前尽量多地生产产品,因此该产品的供给会增加。 3.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与生产者生产成本减少或生产技术改善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一样的。 4.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相同的概念。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二者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需求曲线在某点的斜率为dP/ dQ,而需求的点弹性不仅取决于斜率的倒数值dQ/dP,还取决于P/Q。 5.假如某城市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则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说明运输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富有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因此要增加收入必须降价。 6.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会使供给量减少。但当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减少。 二、选择正确答案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为常数。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2.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技术水平 C.棉花的种植面积 D.棉花的价格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5.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 二、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B 7.C 8.A 三、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有四个假设前提:资源稀缺性、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2.微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 答: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现象与规律;(2)以价格理论为核心;(3)以均衡为目标;(4)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 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答: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的: 第一个层面:分析单个消费者、单个要素供给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面: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局部均衡)。 第三个层面:研究所有市场的价格同时决定。 四、论述题 1.请介绍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答: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体现在理论上新发展、方法上新发展和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三个方面。 理论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新消费理论,包括显示性偏好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2)提出了现代企业理论,包括企业的性质、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3)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4)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方法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二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三是博弈论引入到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包括:(1)假定条件多样化,(2)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3)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区别? 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体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而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假设前提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和资源稀缺,而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5)中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附答案

第五章市场结构分析 一、选择题完全竞争 1.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指( ) A.市场参与者的购销量只占整个市场交易是量的极小一部分。 B.市场参与者只能接受价格,而不能影响价格 C.交易的商品是同质的 D.以上全对 2.下列行业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 ) A.飞机 B.卷烟 C.大米 D.汽车 3.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中的厂商的商品价格等于平 均成本,那么( ) 。 A.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 B.原有厂商要退出这个行业 C.既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这个行业 D.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 4.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 )。 A.他的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示 B.他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C.行业的产品供给曲线表示 D.行业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5.假定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 )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 D.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 )。 =AR =MR =MC =AC 7.在最好或最优短期产出水平情况下,厂商将( )。 A.取得最大利润 B.使总损失最小 C.使总损失最小,或使总盈利最大 D.使单位产品中所获利润最大 8.厂商在停止营业点( )

=AVC =TVC C.企业总损失等于TFC D.以上都对 9.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将停止营业( ) A.平均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边际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10.若在最优产出水平P 超过AVC,但小于AC时,则企业是在( )。 A.获取利润 B.蒙受损失,但在短期内继续生产 C.蒙受损失,应立即停产 D.盈亏相等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_问题。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_________,向右移动是需求____________。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_____________。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__________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________边际收益。 6.分配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_____________。 9.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 11.货币供给是指_______________。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___________的失业,是由于_________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贸易收支状况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3.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MC,AR=AC C。AR=AC D。MR=A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 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D。遗憾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 A。4 B。2。5 C。6 D。5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练习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 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 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 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 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 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5+5P 得P e=5.5 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 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 Q 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1、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解释相应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 解答: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理由主要有两点: 第一,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 第二,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市场的需求量,那么,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销售量来控制市场的价格,即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减少商品的销售量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通过增加商品的销售量来降低市场价格。 关于垄断厂商的TR 曲线、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以图7-1加以说明: 第一,平均收益AR 曲线与垄断厂商的向右下方倾斜的d 需求曲线重叠。因为,在任何的销售量上,都是P=AR 。 第二,边际收益MR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置低于AR 曲线。其原因在于AR 曲线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此外,在线性需求曲线的条件下,AR 曲线和MR 曲线的纵截距相同,而且M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AR 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的两倍。 第三,由于MR 值是TR 曲线的斜率,即dQ dTR MR ,所以,当MR>0时,TR 曲线是上升的;当MR <0时,TR 曲线是下降的;当MR=0时,TR 曲线达极大值。 图 7-1 垄断竞争厂商的AR 与TR 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7-22中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 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5 )515(=-=d e , 或者,2)23(2=-=d e ,根据)11(d e P MR -=,则A 点的MR 值为:MR=2×(2×1/2)=1。 (2)方法同(1)。B 点所对应的MR =-1。 3、图7-23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7-23所示: (1)长期均衡点为E 点,因为,在E 点有MR=LMC 。由E 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 0,均衡数量为Q 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如图所示。在Q 0 的产量上,SAC 曲线和SMC 曲线相切;SMC 曲线和LMC 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 曲线相交。(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有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л=(AR(Q 0)-SAC(Q 0)Q 0 图 7-23 4、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 =0.1Q 3-6Q 2+14Q+3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由垄断厂商 的短期成本函数STC =0.1Q 3-6Q 2+140Q+3000 得边际成本140123.02+-=Q Q MC , 厂商的总收益23.25Q -150Q 3.25Q)Q -(150Q P TR ==?=, 其边际收益Q MR 5.6150-=; 垄断厂商要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C MR =,即Q Q Q 5.6150140123.02-=+-,解之得均衡产量:)(20舍去负值=Q

曼昆_微观经济学_原理_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6.下表描述了Baseballia国两个城市的生产可能性: 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红补袜子量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白袜子量 A.没有贸易,波士顿一双白袜子价格(用红袜子表示)是多少芝加哥11双白袜子价格是多少答:没有贸易时,波士顿1 双白袜子价格是1 双红袜子,芝加哥1 双白袜子价格是2 双红袜子。B.在每种颜色的袜子生产上,哪个城市有绝对优势哪个城市有比较优势 答:波士顿在生产红、白袜子上都有绝对优势。波士顿在生产白袜子上有比较优势,芝加哥在生产红袜子上有比较优势。 C.如果这两个城市相互交易,两个城市将分别出口哪种颜色的袜子 答:如果它们相互交易,波士顿将出口白袜子,而芝加哥出口红袜子。 D.可以进行交易的价格范围是多少 答:白袜子的最高价格是2 双红袜子,最低价格是1 双红袜子。红袜子的最高价格是1 双白袜子,最低价格是1/2 双白袜子。 7.假定一个美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而一个中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10台电脑。 A.画出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假定没有贸易,每个国家的工人各用一半的时间生产两种物品,在你的图上标出这一点。 答: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3 一4 所示。如果没有贸易,一个美国工人把一半的时间用于生产每种物品,则能生产50 件衬衣、10 台电脑;同样,一个中国工人则能生产50 件衬衣、5 台电脑。

图3 一4 生产可能性边界 B.如果这两个国家进行贸易,哪个国家将出口衬衣举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例子,并在你的图上标出。哪一个国家将从贸易中获益解释原因。 答:中国将出口衬衣。对美国而言,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5 件衬衣,而生产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5 台电脑。对中国而言,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10 件衬衣,而生产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10 台电脑。 因此,美国在生产电脑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在生产衬衣上有比较优势,所以中国将出口衬衣。 衬衣的价格在1/5 到1/10 台电脑之间。两个国家都会从贸易中获益。例如,衬衣的价格为1/8 台电脑,换言这,中国出口8 件衬衣换回1 台电脑。中国专门生产衬衣(100 件),并出口其中的8 件,这样就有92 件衬衣和换回的1 台电脑。而没有贸易时,92 件衬衣和1 台电脑在中国是不可能得到的产出。美国专门生产电脑(20 台)并向中国出口其中的1 台换取8 件衬衣。这样,美国最后就有19 台电脑和8 件衬衣,这也是没有贸易时美国不可 能得到的产出。由此可见,贸易使中国和美国所能消费的产品增加,两国都获益了。 C.解释两国可以交易的电脑价格(用衬衣衡量)是多少。 答:一台电脑的价格将在5 到10 件衬衣之间。如果电脑价格低于5 件衬衣,美国将不会出口,因为在美国一件衬衣的机会成本为1/5 台电脑。如果电脑的价格高于10 件衬衣,中国将不会进口,因为在中国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10 件衬衣。 D.假设中国的生产率赶上了美国,因此,一个中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你预期这时的贸易形式会是什么样的。中国生产率的这种进步将如何影响两国居民的经济福利 答:此时,中美双方将同时生产两种商品,然后进行贸易,不过此时的贸易被称为水平贸易,即生产率大致相同的两个国家进行的贸易。而中国在提高生产率之前,两国进行的是垂直贸易。垂直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含有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共30 ) 1、若其他条件不变,某商品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4%,则这种情况下商品 的需求价格弹性:(B) A. 大于1; B. 等于; C. 小于1; D. 等于 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 C)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3、已知消费者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 7单位X和10单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增加X购买,同时减少Y的购买; B. 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 C.减少X购买,同时增加Y的购买; D. 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 4、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B)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5、完全竞争条件下,在达到行业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D) A. 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B. 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C. 可能会亏损;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6、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D.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7、在垄断竞争市场中: A.只有数目很少的几个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B.有许多厂商生产同质产品; C. 只有数目很少的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 D. 有许多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8、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工资率提高,替代效应将使单个居民: A.同时减少劳动和休闲; B.增加劳动,减少休闲; C.增加休闲,减少劳动; D.同时增加劳动和休闲。 9、右图是一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假设要素同比例变化, BC段表示规模报酬: 10 A 11、要获得同样的产出量,如果厂商增加第5单位资本使用量的同时需要减少5单位劳动 使用量,则增加第6单位资本可替代的劳动数量: A. 等于1; B. 小于5; C. 小于1; D. 大于5。 12、某企业使用劳动一种可变要素,如果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上升(完全竞争的产品市 场),将引起: A.该企业每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增加 B.企业所用的劳动投入量减少 C.该企业每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减少 D.企业产量减少 13、下列哪种情况企业正好有正常利润? A. 总收益大于总成本; B. 总收益等于总成本; C. 总收益小于总成本; D.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14、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A.时间长短; B. 企业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C.企业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企业可否调整产量。 15、属于垄断企业实行三级价格差别的情况是: A.将产品定三种不同的价格; B. 按产品使用量多少收取不同价格; C.在分割的市场上分别实行不同的价格; D.同样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 二、名词解释(共15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机会成本沉没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成本函数短期总固定成本短期总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选择题 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经济学中,生产的机会成本等于() A、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B、显性成本+社会成本 C、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D、社会成本+隐性成本 3、以下关于正常利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 B、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C、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D、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4、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 A.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商品的产量,它的机会成本将递增 B.短期平均成本呈现为“U”型,是由于机会成本递增 C.经济分析中厂商的生产成本与机会成本这两个词是同义词 D.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上学而不是工作,那他的机会成本等于学习期间的学费 5、短期可变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上升再下降 D、先下降再上升 6、当边际成本达到最低点时() A、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状态 C、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D、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7、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其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定是() A、上升 B、下降 C、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D、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8、短期内边际产量最高点对应于() A、边际成本最低点 B、平均成本最低点 C、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 D、平均产量最高点 9、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现U型形状的原因是() 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钻石用处小而价格极其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 解释。 2、答: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钻石中得到的总效用,但商品的价格是 由P=MU/入决定,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钻石用途不大,但数量小,边际效用高,因此价格昂贵。 3、吉芬商品与劣质商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替代效果和收入效果的作用方向相反,两者互相抵消。不同之处,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用,是劣质商品中的特殊情况。 4、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P1/P2,则消费者减少对商品2的消费,增加对商品1的消费,反之,则相反调整 5、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L,K)的TPL曲线、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 答:图略,由图可见,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A以后又下降的趋势。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MPL曲线出发,可以方便地推导出TPL曲线和APL曲线,并掌握他们各自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关于TPL 曲线。由于MPL=DTPL/DL,所以,当MPL>0时,T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0时,TPL 曲线是下降的,而当MPL=0时,TPL曲线达到最高点。换言之,在L=L3时,MPL曲线达到零值的B点与TPL曲线达到最大值的B’点是相互对应的。此外,在L0的范围内,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增,即TPL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当MP’L<0时,TPL曲线的斜率递减,即TPL曲线以递减的速率上升,而当MP’=0时,TPL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换言之,在L=L1时,MPL曲线斜率为零的A点与TPL曲线的拐点A’是相互对应的。关于APL曲线。由于APL=TPL/L,所以,在L=L2时,TPL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该切点是由原点出发与TPL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L的最大值点。再考虑到APL曲线和MPL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L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在图中,在L=L4时,APL曲线与MPL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应的是TPL曲线上的切点C。 6、在生产的三个阶段中,问(1)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II阶段(2)厂商将使用什 么样的要素组合(3)如果PL=0或PK=0或PL=PK,厂商应在何处经营 答:(1)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I阶段经营,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意味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总产量的增加会使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III 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第II阶段,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2)厂商在生产的第二阶段,由MPL/PL=MPK/PK决定的使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或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点上进行生产。(3)如果PK=0,厂商将在使劳动有最大平均效率的点上进行生产(即在劳动第II阶段开始出处,此时APL为最大且MPK=0),如果PL=0,厂商将在资本第II阶段开始处进行生产(此时APK为最大且MPL=0),如果PL=PK,厂商将在第II阶段内MPL和MPK相等的组合点上进行生产(有均衡条件MPL/PL=MPK/PK,当PL=PK时,MPL=MPK。 7、为什么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点 答:扩展线是不同的等产量线和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所形成的一系列切点的轨迹。根据对厂商生产均衡的分析可知,扩展线上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在相应(不同的)产量水平或相应(不同的)成本水平上的最优要素组合(均衡点)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解: (1)将需求函数Q d= 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 ,有: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 ,得: Qe=50-5×6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Q s =-10+5P ,得:Qe=-10+5×6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图略.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 代入均 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解得Pe =7 以均衡价格Pe =7代入Q d=60-5p ,得 Qe=25 或者,以均衡价格Pe =7代入Qs =-10+5P, 得Qe=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7,Qe=25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 ,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5+5P得 P e=5.5 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 d=50-5p, 得Qe=50-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图略。 (4)(5)略 2.解: (1)根据中点公式计算,e d=1.5 (2)由于当P=2时,Q d=500-100*2=300,

所以,有: 22 .(100)3003 d dQ P dP Q e =- =--*= (3)作图,在a 点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e d =GB/OG=2/3或者e d =FO/AF=2/3 显然,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d =2/3 3解: (1) 根据中点公式 求得:4 3 s e = (2) 由于当P=3时,Qs=-2+2×3=4,所以 3 .2 1.54 s dQ P dP Q e = =?= (3) 作图,在a 点即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e s =AB/OB=1.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s =1.5 4.解: (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 、b 、e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 e d =FO/AF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 、e 、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e da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七章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B)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D)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 持不变;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许多学院和大学对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可以认为这种政策是一种价格歧视。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 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55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答案

第5 章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二、问答题 1.解释效用的含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有何差异?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给 出一个数字例子。 答:(1)效用的含义:参见本章概念题第1 题。 (2)边际效用与总效用之间的差异略。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参见本章概念题第3 题。根据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二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假定消费者消费了三份食品,它们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分别为5、4、3,那么总效用就 是第一、第二、第三份食品分别带给他的效用的总和12(=5+4+3);而边际效用则指消费的最后一份食品,也就是第三份食品带来的效用3。当消费者开始连续消费食品时,第一份食品带给它的效用是很大的。以后,随着它对食品数量的消费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份食品给他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当他完全吃饱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则将为零。这时如果他还继续吃,边际效用降为负值,总效用开始下降。 2.每周,汤姆·吴都以每个2 美元的价格购买两个汉堡包,以每瓶美元的价格购 买8 瓶可口可乐,以每份1 美元的价格购买8 份比萨饼。但是,在价格为每个美元时, 他不购买任何热狗。对于这4 种物品的每一种,你能算出汤姆的边际效用吗? 答:根据等边际法则,以下等式成立:MU = MU = MU = MU 2 因此,只要已知每一美元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 就可以逐个算出汤姆对这四种物品的边际效用。 3.下列物品中哪一对可以划分为互补品、替代品和独立品:牛肉、番茄酱、羊肉、香 烟、口香糖、猪肉、收音机、电视机、空中旅行、乘公共汽车旅行、出租车和平装书。说明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所引起的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收入的变动对于空中旅行的需求曲线会发生何种影响?对公共汽车旅行的需求曲线又有何影响呢? 答:(1)替代品、互补品和独立品的定义:参见本章概念题第9 题。 根据定义,可以对上述物品进行划分:①替代品,主要包括:牛肉与羊肉和猪肉,香烟 与口香糖,收音机与电视机和平装书,空中旅行与乘公共汽车旅行。②互补品,主要包括:牛肉与番茄酱。③独立品:消费者所拥有的既不属于替代品又不属于互补品的商品,如电视机与口香糖,收音机与猪肉,乘公共汽车旅行与牛肉。 (2)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则该物品的替代品的需求将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而该物品的互补品的需求将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收入的上升会增加正常品的需求而降低劣质品的需求。空中旅行属于正常品,因 此收入增加会使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公共汽车旅行属于劣质品,因此收入增加会使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当所有物品的边际效用完全相等时,效用达到最大。”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修正这种说法并解释其原因。 答:这种说法是对等边际法则的一种错误理解。等边际法则的正确含义是指当所购买的 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时,消费者达到既定收入下的最大效用。因此,只有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答案--终极

1. 论述你对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理解?答: 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 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及其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规范经济学要解决“它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第三,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的内容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阶值观的影响。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绝对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第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实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 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 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 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 除少数 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 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 例如: 1、“ 70 年代世界油价暴涨主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 这句话就是比较客观的,是一个人通过经济模型得出来的结果,你无可辩驳,这就是实证分析 2、“效率比平等更重要” 。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定理这样说,有的人会认为效率重要,而平均主义者会认为平等更重要。这就带有主观评价,这就是规范分析。 5. 综述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答: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用图形表示为: 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具体解释如下: 1. 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 1. 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 (1) 在表1中填空 (2) 根据(1).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 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 L 曲 线和MP L 曲线. (3)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2. (4)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 AVC 曲线和MC 曲线. (5)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4)

(5)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MC 和边际产量MP L 两者的变动方 向是相反的.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 系:当总产量TP L 下凸时,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 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 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 曲线和AVC 曲线的交点与MP L 曲线和AP L 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2.下图是一张某厂商的LAC 曲线和LMC 曲线图.请分别在Q1和Q2的 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 解: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 曲线和SMC 曲线是SAC 1和SAC 2以及SMC 1和SMC 2. SAC 1和SAC 2分别相切于LAC 的A 和B SMC 1和SMC 2则分别相交于LMC 的A 1和B 1.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 O MC Q LMC SMC 1 SAC 1 SAC 2 SMC 2 LAC A 1 B 1 Q 1 Q 2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