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肠痈(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诊疗方案(借鉴材料)

外科肠痈(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诊疗方案(借鉴材料)

外科肠痈(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诊疗方案(借鉴材料)
外科肠痈(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诊疗方案(借鉴材料)

成安县中医院外科

肠痈(急性阑尾炎)的中医诊疗方案(2013年)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肠痈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一、概述: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相当于祖国医学“肠痈”范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症状:

(1)腹痛:多起于脐周和上腹部,开始痛不甚严重,位置不固定呈阵发性,这是阑尾阻塞后,管腔扩张和管壁肌收缩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痛呈持续性加重这是阑尾炎症侵及浆膜,壁层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体神经定位疼痛。不同位置的阑尾炎其腹痛部位也有区别,如盲肠后位阑尾炎痛在侧腰部;盆腔位阑尾炎痛在耻骨上区;肝下区阑尾炎可引起右上腹痛;极少数左侧腹部阑尾炎呈左下腹痛。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3)全身症状:初期有乏力、头痛。炎症加重时可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2、体征:

(1)、强迫体位:病人来诊时常见弯腰行走,且往往以双手按在右下腹部。在床上平卧时其右髋关节常呈屈曲位。

(2)、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

(3)、腹膜刺激征象:有腹肌紧张、反跳痛(Blumberg征)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4)、其它体征:(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阳性。(2)腰大肌试验:阳性说明阑尾位置较深或在盲肠后位靠近腰大肌处。(3)闭孔内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4)直肠指诊:当阑尾位于盆腔或炎

症已波及盆腔时,直肠指诊有直肠右前方的触痛如发生盆腔脓肿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5)、腹部包块: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时,右下腹可触到有触痛的包块。

3、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轻度或中度增加,大便和尿常规可基本正常。

(2)立位腹部平片: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可排除其它外科急腹症的存在。

(3)右下腹B超:了解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和决定手术有一定帮助。

(二)、证候诊断

1、热毒蕴肠证:在烽腹疼痛,触痛明显,有反跳痛,或可扪及局限性包块,发热口渴、恶心欲呕,嗳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肠道瘀滞证: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反跳痛或刺痛,或可触及包块,压痛或反跳痛,发热,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大便秘结,舌红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数。

3、热盛酿脓证:腹痛剧烈,弥漫性压痛及反跳痛,恶寒或寒战,高热,烦渴欲饮,或满腹膨胀,呕吐不能食,大便秘结或似痢而不爽,小便短赤,舌红绛而干,苔黄厚腻,脉弦数而洪大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论治

1、热毒蕴肠证:治法:行气祛瘀,通腑泄热。方药:大黄牡丹汤或阑尾清化汤加减,热毒症状较重者,加黄连、黄芩,恶欲呕者加佩兰。

2、肠道瘀滞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宽肠。方药:阑尾化瘀汤加减,若腹痛较重者加红藤、丹参,脘腹胀满者加枳壳、厚朴。

3、热盛酿脓证:治法:清热解毒,祛瘀排脓。方药:阑尾清解汤加减,若热毒伤阴,证见心烦口渴者加生地、玄参、天花粉。热毒伤阴损阳,见四肢发冷,腹痛绵绵者加熟附片、干姜。

(二)中医外治法:

用大蒜30克、芒硝30克共捣成糊状,右下腹衬一层凡士林纱布后,敷上大蒜芒硝糊,一日一次,主治阑尾周围脓肿。

(三)针灸治疗

1、体针:主穴:阑尾穴(双侧),配穴:高热痛甚加曲池、内庭,有包块者加天枢(双侧),恶心呕吐加内关、中脘,腹胀不舒加大肠俞。均取泻法,每次

留针0.5-1小时,每隔15分钟强刺激1次,1日2次。

2、耳针:阑尾穴、交感、神门、大肠等,每次选用2-3穴,强刺激,留针30分钟,1日2次。

3、穴位注射法:用法注射水作双侧耳穴新阑尾点注射,每侧注入0.2ml左右,1日2次。

(四)西医疗法:急性阑尾炎证状较重时,应进行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抗菌消炎,如白细胞达12*109/L中性粒细胞达85%以上,则应手术治疗。

(五)护理

1、常规护理:负责入介绍,入院评估,健康教育。

2、心理护理:进行疏导,解释,以消除患者忧虑恐惧,保持乐观的情绪。

3、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外治疗法护理:外敷中药时,应注意观察有无皮肤过敏、浸渍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四、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我科收治的阑尾炎患者病情多样,年龄及轻重不一,常合并有其它器官或系统疾病,部分病人证型相差明显。常反复发作因治疗不当转为慢性,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均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住院天数。近年来因老年患者明显增多,且对痛觉迟钝,反应性差,故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同时虽然炎症较重,但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仍可在正常范围。因此阑尾坏疽穿孔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都较高。由于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往往不相符合,容易延误诊治,尤应警惕。中医学认为患者年老体弱,气血两虚,应尽量少用苦寒攻下药物,适当加入益气养阴、扶正托里药物,可取得明显疗效。同时应适当选用对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五、疗效评价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化验正常。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好转。

无较: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或加重。

附:常用治疗阑尾中药方剂组成:

1.大黄牡丹汤:大黄9克,丹皮9克,桃仁12克,冬瓜子30克,芒硝9克

2.阑尾清化汤:双花、蒲公英各30克,丹皮、大黄各15克,赤芍12克,

川子、桃仁、生甘草各9克

3.阑尾化瘀汤:银花15克,川楝子15克,大黄(后下)9克,牡丹皮9克,桃仁9克,延胡索9克,木香9克

4.阑尾清解汤:金银花60克,大黄25克,冬瓜仁30克,蒲公英30克,牡丹皮15克,川子10克,生甘草10克,木香6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