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1)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1)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1)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质量评估(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1)

阶段质量评估(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加倍

B.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

D.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解析:选C 分裂间期DNA复制,DNA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不变;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不同;所观察的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因为分裂期相对于间期所用时间较短。

2.(2015·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解析:选B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其全能性越难以表达。癌细胞具有易分散转移和无限增殖的特点。正常人体内都有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包括幼儿也是如此,因此,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不一定使个体衰老死亡,但个体衰老一定是由细胞衰老引起的。成年个体内仍然有细胞增殖现象,如造血干细胞终生具有分裂与分化能力,可不断产生血细胞。

3.研究发现,正常干细胞中两种关键蛋白质“失控”发生越位碰撞后,正常干细胞会变成肿瘤干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增殖但不能被诱导分化

B.干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所有蛋白都减少

C.干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D.干细胞分化后的逐渐衰老是由细胞中基因决定的正常的生命历程

解析:选D 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也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被诱导分化;干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但某些蛋白如抗原蛋白增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种类增多;细胞衰老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

4.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因在“细胞核重编程技术”领域做

出的革命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下面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

据图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均具有双层膜结构

B.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表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C.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

解析:选D 图中的细胞为动物细胞,细胞中无叶绿体;干细胞的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力,干细胞通过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但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不属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通过干细胞分化形成胰岛B细胞来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糖尿病。

5.(2016·南阳三模)下列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细胞不可能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

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①②③

C.③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能为极体

D.②细胞中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选B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已高度分化不再分裂;①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据②图可判断此动物为雌性,③细胞均等分裂,产生的细胞一定是极体;②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自由组合,所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会发生自由组合。

6.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解析:选D 该生物无细胞壁;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为1∶0∶1;中心体在间期复制,甲图细胞处于前期。

7.下面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选A 甲→乙为有丝分裂,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甲→丙为减数分裂,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或abC或AbC或aBC。

8.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昆虫(AaBBDd)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含量和每条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的变异可能发生在图乙中的b或d时期

B.图甲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图乙e时期

C.图乙c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前期

D.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解析:选B 因昆虫的基因型是BB,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b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对应于图乙中的b时期(间期DNA复制);甲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的e时期;图乙中c时期转录合成较多的mRNA,最可能是间期的G2期;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B与b的分

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9.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裸小鼠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

B.实验表明PLCE1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

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

D.实验组的裸小鼠体内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

解析:选B 裸小鼠无胸腺不含T细胞,即无细胞免疫过程,导致其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较正常小鼠低;原癌基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PLCE1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该作用与抑癌基因的作用相同;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组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因此对照组应将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由实验组裸小鼠体内的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可知,实验组裸小鼠体内的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到了影响。

10.下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Ⅰ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解析:选C 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并传递信息,可反映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从题干信息可知,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凋亡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水解酶水解蛋白质的现象;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不同酶催化的底物不同,可反映出酶的专一性。

11.小鼠(2N=40)胚胎期某细胞发生下图所示异常分裂(未绘出的染色体均正常),其中A为抑癌基因,a为A的突变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裂过程中形成20个四分体

B.分裂产生Aa或aa子细胞的概率均为1/2

C.子细胞aa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无限增殖

D.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无关

解析:选C 胚胎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不形成四分体;染色体随机丢失,每条染色体丢失的可能性均为1/3,所以产生Aa的可能性是2/3,aa的可能性是1/3;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均可引起细胞癌变,导致细胞无限增殖;染色体异常分离与纺锤体有关。

12.(2016·贵阳评估)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分别是( )

解析:选A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 分子的两条链,再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DNA数目加倍,且每个DNA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故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32P的DNA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是前期、中期的2倍。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共26分)

13.(9分)下图表示某种体外培养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各阶段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1)据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2分),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约为________。脱氧核苷酸在________期被消耗。

(2)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____。

(3)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__h,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S期,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________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4)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质过度表达或缺陷,特别是那些决定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S期的蛋白质表达异常,使细胞周期进程超越或突破细胞周期的控制点,从而造成细胞恶性增生,出现细胞________。

解析:(1)据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顺序依次是G1→S→G2→M,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约为3.4+7.9+2.8+1.2=15.3(h)。S期是DNA的复制时期,脱氧核苷酸被消耗。

(2)由题意可知,M期是细胞分裂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3)DNA的合成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到达S期需要经过G2、M和G1期,共需要7.4 h。若要使所有细胞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应在所有细胞达到G1期终点之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4)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异常,会使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1)G1→S→G2→M15.3 h S (2)后期(3)S 7.4 G1(4)癌变

14.(9分)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3)图2的甲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4)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为________染色体。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图1中的________段(填字母)。

解析:(1)图1中DE段的形成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2)图2中的丙、丁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个DNA分子,它们处于图1中的CD段。(3)图2中的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单体。(4)图2中丙细胞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雄性动物,故丁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为常染色体,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1中的CD段。

答案:(1)着丝点分裂(2)丙、丁(3)4 8 (4)次级精母细胞常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5)CD

15.(8分)(2016·贵州七校联考)为探究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设计思路:

第一步,进行实验分组:甲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阿霉素、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阿霉素。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每组所加心肌细胞数相同。

第二步,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数。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若干次,统计计算________(即实验因变量)。[填在第(1)小题]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2分)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不具保护作用。(2分)

(3)与实验动物相比,采用离体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____________调节的干扰。

(4)上述实验还可以增加一组,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1)实验探究的是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加入生物制剂Q,因变量为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或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2)阿霉素能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则甲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高于乙组。如果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则丙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也高于乙组;如果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不具保护作用,则丙组的心肌细胞存活率与乙组接近,并且都低于甲组。(3)离体心肌细胞的活动不受神经—体液调节,这样可以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4)除了甲、乙、丙三组实验外,还可以增加“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一组实验,通过该组实验与甲组实验对照,可以检测生物制剂Q是否对心肌细胞的凋亡有影响,如果该物质对心肌细胞凋亡没有影响,根据甲、乙、丙三组实验的结果就可以确定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1)心肌细胞的存活率(2)①甲组和丙组的存活率均高于乙组的存活率②乙组和丙组的存活率接近,均低于甲组(3)神经—体液(4)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

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

4.给出一个细胞分裂图像,如何判断它处于哪种细胞分裂的哪个时期,该时期的细胞名称是什么。试画出雌性动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以二倍体生物2N=4为例) 5. 以二倍体生物为例(2N)试画出下图所示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曲线,分析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自我检测】 1.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 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与内质网相连 D.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全能性 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其他蛋白质 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合成、DNA的解旋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预习总结: 1、专题三内容存在的疑难点。 2、复习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3、你希望教师在课上能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课时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讲授学案】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图表、图像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掌握细胞分裂和遗传变异的关系,对知识进行前后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课内探究 一.细胞分裂有关图像分析 问题1:分析如下甲乙两图,甲图中AB、BC、CD、DE段分别代表哪些时期?乙图对应于甲图的哪一段? 问题2:图B所示为某一动物体内的细胞,分析A、B图,请回答: 1、2、3、4图像分别对应于图A哪些阶段?若图B中2、3、4是细胞分裂的三个连续时期,则3、4所示细胞的名称是什么? 图A 图B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因为这个平面的位置比较类似于赤道的位置,称为赤道板。 实际上并无板状结构存在,它只是一个垂直于纺锤体纵轴的平面,是一个位置名称,在动、植物细胞都适用。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由来自高尔基体的囊泡汇集在赤道板平面上,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板状结构。 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周围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最后将细胞质完全分隔开。 可见,细胞板是一个确实存在的板状结构,且只有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细胞质分裂的特定方式。 2.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特征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表现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由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4.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1)通过细胞分裂能使单细胞生物直接繁殖新个体,使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

发育成新个体,也能使多细胞生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及时得到补充。 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亲代细胞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体细胞数目。 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经过分裂期一系列变化,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基因),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3)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由于生物内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差错,而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子代(或子代细胞)发生变异。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和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细胞水平上导致遗传物质的重组,使亲代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从而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生活力及适应性。 有丝分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但一些外界条件或因素(如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受阻,结果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生物,导致生物变异。 因此,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密切相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 2.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②→②→②→② B.图②到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正常情况下,图②所示细胞两极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D.图②所示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3.在测量琼脂块变色深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虚线表示测量位 置)() A.B.C.D. 4.甲图是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 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 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 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 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 (1)×(4);左上方 B. (1)×(3);右下方 C. (2)×(3);右下方

D. (2)×(3);左上方 5.观察风信子根尖细胞的永久装片时,可在视野中找到图中的几种形态的细胞,其细胞内a、b、c的数量关系符合直方图所示的是(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 () A. ②② B. ②② C. ②② D. ②② 6.下列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及其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B细胞、T细胞等的过程中,其全能性得到表现 B. B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能再继续分化 C. T细胞和B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不同 D.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T细胞和B细胞中的RNA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 7.在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相应变化的是() A.蛋白质种类 B.基因种类 C.细胞器种类 D.转运RNA种类 8.关于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分裂时,染色体的活动不同 B.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 C.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方式相同

(完整版)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试题.doc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必修二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某区域一个种群的某一性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假设该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该性状没有作用,也不存在突变。该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理论上Aa的基因型频率N为A.0≤N≤100%B.0<N≤50%C.0≤N<50% D.50%<N<100% 2.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 A.叶肉B.根分生区C.茎尖D.花药 3.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A.不可遗传的变异B.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D.生态位分化 4.a基因纯合会导致某种生物胚胎致死,现已知该生物某自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接近50%,则该种群中杂合子大约占 A.1% B.10% C.50% D.99% 5.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一个生物物种可以发生单独进化 B.生物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产生 C.共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7.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aBBC;③AAaaBBBB;④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花药离体培养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8.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后,病菌的抗药性增强,杀菌效果下降,原因是 A.抗生素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抗生素对病菌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病菌的数量增加 C.抗生素能诱导病菌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病菌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9.江苏里下河农科所通过如右图育种过程 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

完整版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

细胞的生命历程 5 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高考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是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分析,细胞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癌变也曾考到。 2.在题型方面,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在命题形式方面,题目信息主要以文字、曲线、图像的形式呈现,重点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等知识常以人类健康为背景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多与细胞分化、DNA分子的复制、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化等知识综合考查。 3.2018年的考纲无变化,本专题的知识点较多,高考考查的频度不高。对本专题的复习要重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通过比较来掌握。要重视实验和联系生物学的实际问题来复习本专题的一些知识。 考点一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含减数分裂) 判断二倍体细胞图象所处的时期1.

2.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判断 (1)首先区分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看“斜线”,曲线中存在斜线的为核DNA变化曲线,不存在斜线的为染色体变化曲线。 (2)再区分细胞增殖的方式 ①根据“染色体峰值”判断: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的是减数分裂。 ②根据“DNA复制和分裂次数”判断: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 ③根据“结果”判断: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3.图解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 (1)被标记的DNA分子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 再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2). 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4.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

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

第七次周末细胞的生命历程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细胞的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但细胞不能无限变小,因为细胞完成代谢所必须的酶、细胞器、场所都要有一定的空间。 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但细胞核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 二: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2)阶段划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一般前者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后者约占细胞周期的5%~10%。 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1)间期:最大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染色质→染色体,散乱排布。核膜解体,核仁消失。从植物细胞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形成一个纺锤体。 仁膜消失现两体。 (3)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形定数清赤道齐。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开后的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的两极。 点裂数增均两极。 (5)末期:染色体→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为止出现细胞板,并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两消两现建新壁。 3.有丝分裂的意义 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 1.过程: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两个子细胞 2.特点: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 3.实例:蛙红细胞的分裂 疑难点清单 (一)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指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为一个周期。 2.表示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测试题及答案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50分) 1.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是指() A.从第一次分裂的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的间期为止 B.从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开始到末期为止 C.在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D.在第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2.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表现在() A.产生的子细胞有更大的变异 B.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各不相同 C.使生物产生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染色体数相一致,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一致 D.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使所有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从而保 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3.细胞分化与细胞增殖的主要不同是() A.细胞数量增多 B.细胞形态、结构相同 C.细胞的生理功能上相似 D.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4.在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和线粒体B.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C.中心体和核糖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为1∶1的时期是( ) A.间期和前期B.中期和后期 C.前期和中期D.后期和末期 6.适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是( )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人的口腔上皮 C.蛙的红细胞 D.马蛔虫受精卵 7.对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发生在( ) A.前期和末期B.间期和中期 C.前期和间期D.间期和末期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有丝分裂中期特点的是( ) A.染色体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B.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C.每个染色体着丝点的两端都有纺锤丝牵引着 D.形成细胞板 9.下图为某学生所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10.下图表示的是进行分裂的细胞内DNA含量的变化,由图知, 该细胞正在进行( ) A.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 C.无丝分裂 D.以上均不是 1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步骤是() A.漂洗—解离—染色—制片B.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12.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的间期,只有少数细胞处在分裂期,根据细胞周期的知识可解释为() A.细胞分裂有严格的时间性,该实验材料的取材时间不好 B.细胞分裂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明显长于分裂期,所以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

2019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备8套2018年全国高考试卷生物真题必修1部分试题汇总含答案

2018年全国8套理综生物部分真题及答案 2018全国Ⅰ卷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膜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 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30.(9分) 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 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 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 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 __________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 【答案】1D 2B 3A 4C 30. (1)甲(2)甲甲植物在低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小于乙植物 (3)乙(4)CO2

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归 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细胞增殖 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和细胞的核质比。 2、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3、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前期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 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一、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二、末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7、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结果:在视野中能观察到正方形,排列紧密的分生区细胞,绝大多数的细胞处在间期。 三、有丝分裂 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四、细胞分化:

高中生物测试题:细胞的生命历程

细胞的生命历程 1.(全国卷Ⅲ)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 A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一致;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的一半.D对:哺乳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排列在赤道板上. 2.(2017·全国卷Ⅱ)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D ) [解析] 图A、B所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上有染色单体,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两个图示的差异反映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A、B正确,不符合题意;图C、D所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此时细胞中应该没有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3.(2017·江苏卷)假如右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解析] 该生物体的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图示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项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若①上有基因A,则④上可能有A或a,B项正确;染色体③和②是同源染色体,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C项正确;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D项正确. 4.(2016·全国卷Ⅱ)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解析] 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都需要在DNA双链解开后才能进行,A项、B项正确;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间期,若DNA双链不能解开,细胞周期将被阻断在间期,C项错误;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该物质能阻断DNA分子的复制,所以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D项正确. 5.(山东省菏泽市高三期末)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期内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图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4h B.S期应为染色体复制及加倍的时期 C.记忆B细胞所处时期应为G0期 D.M期是染色单体出现和消失的时期 [解析] A.根据题图可知,细胞周期时长为1+23=24h,A正确;B.S期是DNA复制及加倍的时期,染色体加倍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C.记忆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细胞,因此其所处的时期为G0期,C 正确;D.染色单体间期形成,前期出现,后期消失,D正确.故选:B. 6.(天津市五区县高三期末)将某哺乳动物(2N=16)肝细胞内核DNA全部用32P标记,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全部细胞均能连续分裂,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D ) A.在第1个细胞周期的后期,全部染色体均含32P B.在第1个细胞周期结束后,全部细胞均含32P C.在第2个细胞周期的后期,有50%的染色体含32P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课时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预习学案】 【网络构建】 【自主梳理】 1.什么样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试举例说明。 2. 有哪些细胞器参与细胞的增殖过程?如何从结构上区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3.可遗传的变异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哪些时期?

4.给出一个细胞分裂图像,如何判断它处于哪种细胞分裂的哪个时期,该时期的细胞名称是什么。试画出雌性动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以二倍体生物2N=4为例) 5.以二倍体生物为例(2N)试画出下图所示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量变化曲线,分析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 【自我检测】 1.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 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与内质网相连 D.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全能性 2.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其他蛋白质 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合成、DNA的解旋等生理过程提供能量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预习总结: 1、专题三内容存在的疑难点。 2、复习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3、你希望教师在课上能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命历程及受精作用知识小结 一、细胞增殖 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和细胞的核质比。 2、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分裂的 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3、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 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前期染色体特点: 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 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末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7、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结果:在视野中能观察到正方形,排列紧密的分生区细胞,绝大多数的细胞处在间期。 8、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细胞的生命历程习题精选

细胞的生命历程习题精选 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多选)() A.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B.相对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C.受细胞核所能控制范围的制约 D.相对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答案CD 2.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D 3.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遗传物质也要复制和平均分配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答案A 4.(2008年天河质检)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哪个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答案D 5.(2008年武汉模拟)下图是某学生绘出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 ..的是()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答案C 6.(2008年临沂质检)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 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解离时可用盐酸除去细胞壁以分散细胞 B.漂洗 时洗去染液防止染色过深 C.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时可换用高倍镜观察 D.高倍

镜可以观察到不同分裂期的细胞 答案D 8.(2007年山东理综,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答案B 9.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 B.实验材料需要用醋酸洋红液解离 C.解离后的实验材料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原生质流动 D.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减少 答案D 10.(2008年山东理综,6)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 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答案 C 11.(2007年宁夏,2)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答案D 12.(2006年北京,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答案A 1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答案D 14.(2009年诸城一中评估练习)鉴定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 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 A.是否出现赤道板 B.是否出现星射线

(完整版)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50个小题) 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45每题2分。共50分) 1、(课标Ⅰ卷)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课标Ⅱ卷)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3、(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4、(2014重庆卷)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 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5、(2014山东卷)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6、(安徽卷)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7、(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8、(广东卷)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 A、液泡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9、(大纲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10、(课标Ⅰ卷)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11、(北京卷)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 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 ..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12、(上海卷)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6),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略课时跟踪检测: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十四)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综合 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 考点一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1. (2018海口中学高三月考卷)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 i、CJ,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 i、S2)。比较C i与C2、S i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 . DNA数目C i与C2相同,S i与S2不同 B .遗传信息 C i与C2相同,S i与S2不同 C. DNA数目C i与C2不同,S i与S2相同D .遗传信息C i与C2不 同,S i与S2相同 解析: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此时能够保持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所以C i与C2细胞核中的DNA 数目及贮存的遗传信息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再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去,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S i与S2细胞核中的DNA 数目虽相同,但是遗传信息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不同;综上所述,选B。 答案:B 2. (20i8江西师大附中等校联考卷)下图一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二中能表示该动物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是() 解析:图一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由于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此图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那么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应该是4条,则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也应该有4条染色体,A正确。 答案:A 3 .某四倍体植物的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20个DNA分子,且细胞中存在纺锤丝,则该细胞正处于() A .有丝分裂中期 B .有丝分裂后期

细胞分化的导学案

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一、教学目标 1、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举例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含义以及应用。 3、了解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3、细胞分化与分裂的关系。 难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 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三、课前自我预习 1.细胞分化及意义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有或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和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时间: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中,在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原因: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 的执行情况不同。 (4)特点: ①: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②: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 ③:细胞分化在生物界中普片存在,是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 (5)意义: ①细胞分化是的基础。多细胞生物体只有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具有稳定形态、和 的组织和器官。 ②细胞分化时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 2、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 的潜能。 (2)原因:分化的体细胞(或细胞核)具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要的全套基因。(3)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成植株的能力。(4)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已经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有全能性。

二、课后练习: (一)判断题 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分化后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 2.细胞分化只发生于个体发育的胚胎时期。() 3.细胞分化使生物体内的细胞种类,数量增多。() 4.将胚胎细胞培养形成血管,体现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5.干细胞是只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在人体内很多。() (二)选择题 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 A. 基因组的改变 B. 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 原癌基因的激活 D. 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2.在动物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 B. 受精卵 C. 心肌细胞 D. 脂肪细胞 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化后的细胞只保留与其功能相关的一些遗传物质 B.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C.高度分化后的细胞一般不具有分裂能力 D.细胞分化与生物发育有密切关系 4.细胞分化达到最大限度的时期是( ) A. 受精卵时期 B. 有丝分裂时期 C. 细胞的增殖时期 D. 胚胎时期 5.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器官,其原因是( ) A. 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B.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 D. 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6.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 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 导入其他植物的基因 C. 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 将韧皮部的细胞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复习课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细胞增殖 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和细胞的核质比。 2、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3、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前期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 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一、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二、末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7、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试卷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试卷 (共120分,时间100分钟,试题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4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表格内) 1.右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图中的箭头表示细胞的吸水 方向,则这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为() A.N>M>W B.W>N>M C.M>N>W D.W>M>N 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3.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 A.侦察罪犯 B.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C.基因治疗 D.遗传病的产前诊断4.植物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伸长使细胞体积增大两个方面。水稻种子萌发时,往往表现有“干长根、湿长芽”的现象。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根的生长需要的水份比芽少 B.根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芽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C.根的生长只有细胞分裂 D.芽的生长只有细胞伸长 5.在一个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有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测得一个外显子有126个碱基,另一个外显子有180个碱基,内含子有36个碱基,那么这个编码区的碱基序列最多能编码的氨基酸个数是( ) A.114个 B.57个 C.171个 D.51个 6) 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 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7.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8.右图曲线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情况,曲线a表示细胞内物质的浓度,b表示细胞外物质的浓度,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