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

数学教案-圆的认识(一)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二)教师演示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

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

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三)反馈练习.1.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2.填表.r(米)

0。241。422。6 d(米)

0。861。04 (四)圆的画法.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1.学生自学2.教师示范画圆.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教

圆的认识1单元

圆的认识1单元 北师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 本单元的相关概念: 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圆周率。 圆心: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圆周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值,就是圆周率。 d2 公式:d=2r(或r=) C=2r C=d S= ,,,r2 圆 圆是轴对称图形。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特点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圆有 无数条半径。 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圆有无数条直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教科书2、3、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 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2) 会用圆规画圆。 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会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 活中的简单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北师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 教学难点: (1) 认识到“在同圆和等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2) 会用圆规画圆。 知识点: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 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2)会用圆规画圆。 (3)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会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 活中的简单现象。 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 铺垫知识:在学习圆的认识前,在学生中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 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圆的认识人教

5.1圆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各部分名称。 2.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画圆。 3.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学习难点:认识圆的特征 学具准备:准备一个圆形纸片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先自学教材P57-P58页,然后自主完成导学案的自主与合作学习部分,找出疑难问题,准备与组内同学交流。展示时要结合文字、图形和学具熟练地介绍圆的有关特征。带★的可以选做。 知识储备: 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画在下面的空白处)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这些图形各自的特征(同学之间互相说说)。 自主与合作学习 一、认识圆 1.圆是由什么围成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或哪些物体上有圆形?(列举出2—4个) 2.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 3.把在纸上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 4.折过几次后,将折痕用笔描出来。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动手做一做,互相说说各自的发现) 5.结合发现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通过()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 二、用圆规画圆

1.自学教材58页,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画在下面的空白处),然后组内交流画法。第一步:先点个点,把有()的一只脚固定在这一点上作为(); 第二步:张开圆规两脚,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 第三步:让装有()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第四步:用字母标示出()、()和()。 温馨提示:用圆规画圆要注意: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由()和()决定,所以画圆时有针尖的一端不能动,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用圆规画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剪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我发现: 三、认识圆的对称性 1.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是轴对称图形,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把圆形纸片动手折一折) 2.在准备的圆形纸片上画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能画()条,由此可知圆有()条对称轴。 3.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列举在下表中) 四、达标测评 1.填空 (1)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最长。 (3)圆心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4)经过一点可以画()个圆。 (5)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所有的直径都(),并且半径是直径的(),直径是半径的()。 (6)如果一个图形沿着()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圆有()条对称轴。 2.我是小裁判。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件只中心小学:徐丽平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学生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 ,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掌握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也为下面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或等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四、学具准备:直尺,圆形纸片。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六、教学媒体设计 1、设计思路:圆各部分名称、特征等,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了激发兴趣、引发思辨、突破难点、思维延伸的效果。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

的动态演示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使多媒体更有效、更高效的为教学、为学生服务,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2、自主学习设计: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此理论基础上,本节课充分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探索过程,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设想:根据“活动教育”课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谈话直接揭题,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反馈,巩固新知——拓展认识——知识总结——分享收获”的活动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小组学习这种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以活动促发展。 教学过程分析: 首先,直接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呢?.... 让我 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板书: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探索圆的真切欲望,兴趣,又直接引出,为下一步研究圆做好铺垫。 其次,初步感知,师:在生活中,你们在哪见到过圆形?如何可以画出一个圆? 然后,自主探究,发现体验: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 在折一折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比较系统的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课的开始,教师设计了一个选择哪种轮子的赛车的问题,引出圆形。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教师事先也准备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 二、遵循实际,把准新知的生长点。 生活的经验,已经让学生对圆有所了解。我们应遵循实际,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老师的任务是引导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样把圆画得一样大小。关于圆的直径、直径、圆心等一些基本的概念,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在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说、画、完成相关的判断练习,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着概念、感悟着概念,最终理解了概念。 三、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都安排了学生充分参与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的机会。

四、注意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设情景认识圆,到初步运用有关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等都突出了这一思想。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理解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在《圆》这个单元中,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相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理解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动学生空间观点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我对这个单元教材的理解和我的主要教学策略:(出示课件) 一、课标要求: 关于圆,在第一学段(1—3年级)的要求是: 1.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的特征。初步了解它是轴对称图形。 3.能对简单图形实行分类并会用各种平面图形拼图。 在本学段,即第二学段(4—6年级)的要求是: 1.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能使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准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圆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形成综合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在本册之前各册教材出现的平面图形都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理解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仅仅直观的理解,比如: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理解物体和图形》《分类》,初步理解圆并能够对基本图形实行分类。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尝试用不同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实行设计和拼组。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初步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并知道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本册的第四单元《圆》,要理解圆的基本特征,会画圆,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会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理解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在这个单元里,教材还利用学生已有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理解探讨圆的轴对称特点,给出轴对称图形

《圆的认识》导学案

《圆的认识》导学案 使用者__________ 班级______ 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我会用圆规画圆。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学习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及圆的画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等,它们都是由()围成的平面图形。 2 、想一想:在一个箱子里着放着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我把圆放进里面,你能把圆这个平面图形摸出来吗?()为什么?() 圆是由()围成的封闭图形。 3 、举例说明:生活中我见过的圆形物体有()、()、()等等。 二、探索新知、巩固运用 (一)请自学课本56页和57页并用笔勾画出相关知识。 (二)、我们可以利用圆形的物体来画圆,请用实物画一个圆,并把它剪下来。(三)、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

A、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 1、折一折:利用你剪下来的圆形纸片,把圆形纸片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 折,打开……反复多次。 通过动手实验、仔细观察和自学书本,我理解了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1)、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它们都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 (2)、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表示。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表示。 2、在圆形纸片上描出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B、探究圆的特征 1、找一找:在的圆形纸片上画出8条半径和8条直径,如果给更多的时间给你,你能把所有的直径和半径都画出来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条,直径有()。 2、量一量: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圆里的几条半径和几条直径,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所有的直径都(),半径是直径的(),直径是半径的()。 3、做一做:(1).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第四单元 1 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87页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 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与直径;理解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使学生能正确地较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及圆形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学过了一些平面直线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与周长、面积计算方法,但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物体,如硬币、钟面、圆桌面、CD唱片等,这些物体形状是不是直线形?(不是)是什么形?(圆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圆的一些基本特征。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教学圆的特征。 1.通过对比认识圆。 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直线图形(教师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逐一出示。)与老师手上的圆有什么不同呢?(圆由曲线所围成的) (1)找圆心。 请学生都拿出已备好的圆形纸,让学生把圆进行对折,使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反复几次。让学生把折痕用铅笔画下来。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说明: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半径与直径。 让学生用刻度尺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请学生报出测量的结果,并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把有关数据写在黑板上) 教师在黑板的图中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告诉学生这线段叫做半径。 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具圆里用笔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它们的长度。问:你还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可画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圆的认识》教学中极限思想的渗透 极限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但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对抽象的、数量无限的事物难于把握。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渗透极限思想。在《圆的认识》教学中,主要通过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观察、比较,理解“无限”;感知、想象,理解“逼近”四个环节,渗透极限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原实验稿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极限思想在小学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灵活地借助极限思想,可以将某些数学问题化难为易,避免一些复杂运算,探索出解题方向或转化途径。但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具体的、数量有限的事物容易理解,对抽象的、数量无限的事物难于把握。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渗透极限思想。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我通过以下教学环节渗透极限思想: 一、动手操作,大胆猜测 在认识了圆的半径后,我放手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内,画出尽可能多的半径。给学生两分钟,学生画出若干条半径后,让学生

说说自己画了几条半径,“15条”“20条”“25条”“28条”……我提出问题:“你还能接着画吗?”学生:“能”。我接着追问:“还能画多少条?”学生大胆猜想,说出“无数条”。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说出“无数条”时,接着板书结论“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诚然一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和猜测,能说出“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但我个人认为通过这一个教学环节就得出结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对极限思想的渗透更是不到位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加入了以下教学环节。 二、制造冲突,引发思考 学生通过猜测,说出圆的半径有无数条后,我通过课件演示,选择较粗的线条画出圆的半径,在半径与半径之间不留空隙的将整个圆面画满半径,此时,提出质疑:“现在老师已经把整个圆面画满半径,可是只画了260条,同学们为什么说圆内有无数条半径?”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自己猜测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为什么老师画了260条,就画满了整个圆面?这样就引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在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部分学生意识到老师画出的半径线条太粗,以至于画了260条就将整个圆面都画满了。如果线条变细,画的半径的条数就会增多。其他学生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三、观察、比较,理解“无限” 在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之后,我还是不急于得出结论。而是按照学生的说法,将线条变细继续画半径,半径与半径之间仍然不留空隙的将整个圆面满后,再次质疑“现在,半径的线条变细了,半径的条数变多了,可是我画了690条,仍然将整个圆面画满了,

圆的认识知识结构图

《圆的认识》单元知识点 1、圆的认识 (1) 直径是圆中所有线段中最长的一条。 (2)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 是直径的一半。 (3)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4)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5) 画圆时,圆规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圆规两脚之间距离是 半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知识结构图 广 圆各部分名称(圆心、直径、半径) 圆的认识 < 圆的画法、对称轴 圆的周长 圆 的 认 识 r 推导过程(渗透转化思想) 圆的面积 2 . . 2 圆面积=n r X r= n r 。即:S=n r 与圆相关的计算 二、核心知识点 半圆的周长、面积计算 圆的周长=圆周率x 直径=圆周率x 半 径 X 2 (C =n d 或 C = 2 n r ) 组合图形求面积

(6)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 直线 (7) 正方形里最大的圆:圆心是对角线交点,半径是正方形边长 的一半。 (8) 长方形里最大的圆:圆心是对角线交点,半径是长方形宽的一半。 2、圆的周长 (1) 圆周率: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n表示。n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n~ 3.14。 (2) 圆的周长二圆周率X直径二圆周率x半径X 2 (C=n d或C= 2 (3) 半圆的周长二圆周长的一半+直径(C半圆二n d宁2+ d, C半圆二n r + 2r (4)常用数据(略,自己背诵) (5)同一个圆里,圆的周长是直径的n倍,圆的周长是半径的2 n倍。 3、圆的面积 (1)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 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 圆的半径。 因为:长方形面积二长X宽,所以:圆面积二n r X r= n r2。即:S=n r2。

公开课教案:圆的认识

课题: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其特征。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直尺、带圆孔的三角板、硬币等圆形物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寻宝创“圆” ⑴师: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那儿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⑵学生尝试 ⑶展示作品

⑷师:还有不同的位置吗?这些位置如果都表示出来将会形成什么?(课件演示出圆) 2.谁来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圆? 3.欣赏生活中的圆(课件出示) 4.揭题: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课件出示)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㈠概念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观察这些图形,想一想:圆和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前的平面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圆呢?(课件出示) (学生可能说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边是直的,它们是由线段围成的,都有角,而圆的边是弯的,圆没有角,它是由曲线围成的) 2.体验:请拿起桌上的圆片,闭上眼睛摸着圆的边想象圆的形状。 ㈡画圆 1.师:同学们!你会画圆吗?你能怎样画圆?请试着在纸上画圆。 2.交流汇报:你采用哪个工具画圆?是怎样画的?(展示学生作

实用文档之六年级圆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实用文档之"六年级圆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圆的位置是由()确定的,圆的大小决定于()的长短。 2.圆周率表示同一圆内()和()的倍数关系,它用字母()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取近 似值是()。 3.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条直径;如果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 离应该是()厘米。 4.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5.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6分米,圆环宽1分米,圆环的面积是()。 6.甲圆直径长8厘米,是乙圆直径的40%。乙圆的周长是()。 7.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8.在一张长32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内画半径是4厘米的圆,这样的圆最多能画()个,这些 圆的面积和是()。 二、判断题。 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

2.圆的直径扩大4倍,圆的面积也扩大4倍。()3.半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是3.14厘米。()4.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则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5.圆的半径由6米增加到9米,圆的面积增加了45平方米() 6.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7.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8.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三、选择 1.3.14()π A. = B. > C. < D.不能确定 2.当周长相等时,面积最大的是() A. 平行四边形 B. 长方形 C.正方形 D. 圆 四、画一画 1、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2下面是正方形,在它 的内部画一个最大的 圆。 3.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五、计算下列各圆的周长。 1.直径是6厘米 2.半径是5分米 六、计算下列各圆的面积。 1.半径是8厘米 2.周长9.42米(π取3.14) 七、应用题 1.求出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2.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如果把这根铁丝重新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 边长是多少?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吴红江 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圆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情境入手,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例3和练一练,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使学生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尺、圆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师:摸图形的游戏: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摸出圆形,并说说为什么一下就摸到了? (设计思路:通过寻宝活动,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动手画出宝物的位置,为认识圆心和半径打下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认知的习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2、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3、你能画出一个圆吗? 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画圆。

《圆的认识(一)》单元备课

津洋口小学集体备课学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学科上册一单元第 1-2 课时 设计时间:2012.8.29 讨论修改:2012.8.29 主备教师:林贵平 向清江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掌握圆的画法。 教学难点: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圆的画法的掌握。 资源开发:图片教学具 程序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师: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 (预测: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什么样子的?(弯曲的),跟以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相同吗?(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师生互动: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 2、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几分钟后分别从圆心、半径、直径各方面纷纷展示汇报。(从圆心到圆周上的每一条半径都相等,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周上的直径也相等) 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说说你有哪些新发现?那是什么原因呢?你怎样发现的?

圆的认识导学案

2011—2012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编号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_ 编写人李卫华审核人________ 班级_____小组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概念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体会圆心、半径和直径的作用。 2、通过合作交流,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用圆规画圆。 3、合作探索在同一圆内,所有半径的关系,所有直径的关系。 4、回顾以前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探讨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预习自学】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 等,这些图形都是用_________组成的。 2、举例说说生活中你见过圆形的物体。 3、观察你手中的圆,思考圆是用_________线围成的。 4、你会用圆规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画完后想一想: (1)画圆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小组之间比较一下,你们画的圆大小一样吗?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3)观察刚才那个圆,针尖在纸上固定的那个点,叫_________,用字母___ ______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表示;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表示。 (4)收集生活中其他画圆的方法。 【讨论合作】 (一)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1、把剪下来的圆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做几次。 2、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二)探究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动手量一量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交流一下,看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用字母表示同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展示提升】 (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它决定圆的(),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这个距离决定圆的()。(2)在同一圆内,所有的()都相等,所有的()也都相等,()的长度等于()长度的2倍。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小学数学“空间和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一个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我依据教材的预设,先让学生借助常用的学习用具画圆,初步体会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不一样,是个曲线图形。再让学生看图,尝试用圆规画圆,让学生结合操作过程,有意义的接受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最后让学生画圆,利用自己画出的圆,用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结合画圆的过程探索圆的主要特征。教学一气呵成,学生也似乎很快就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但通过练习我发现这样的教学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注重让学生从直观上来认识圆,导致学生对圆的科学感悟不深。主要表现为学生不能将生活中的物体与该物体上圆形的面区分开来,不能清晰区分圆和圆面,对圆的本质认识比较模糊。教学中要围绕画圆的方法和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圆的本质——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要丰富画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圆规画圆、钉绳画圆、场地画圆等具体操作,明确画圆的原理,并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即定点、定长、旋转一周,使学生对圆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对定长(半径)有更清晰的感悟。从而让学生明白圆的本质与圆规画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用圆规画圆、圆的一些主要特征的掌握。 2、在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圆的特征的过程中,学生的有效数学思维不足。在学生探究圆的主要特征时,让学生“先任意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再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一起交流总结,完善圆的特征。但是,如果学生对圆的形成有清楚的认识,圆的一些特征学生完全可以结合画圆通过推理和想象得出。教学中就可以在充分关注画圆的过程,发现画圆的本质联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解释圆的特征。首先结合钉绳画圆的过程中,直接指出要点的数学专门名称:圆心、半径,把半径和绳长更加紧密联系起来,为推导半径的特征提供一个思维导向。其次,“半径有无数条,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等特征的得出,可以让学生联系钉绳画圆的过程说明,比学生通过画、量、比半径得出这些结论更有数学思维价值。 总之,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要通过丰富画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感悟,凸现圆的本质,渗透学习数学的态度。要让学生结合画圆的过程解释圆的特征,让学生在画圆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圆的认识更理性。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郭集学校谢辉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85~87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和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线、珠子、圆规、白纸、某个面是圆的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例1中的五幅图:请同学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3、师: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圆。小结:古希腊数学家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4、圆与以前学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圆的知识。(板书:圆的认识) 二、动手实践,加强认识 1、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老师只给你一支粉笔,让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 指名学生上黑板画。 像一个圆吗?单凭一支粉笔是不成的,还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2、课前同学们也准备了一些工具,你会用它们画一个圆吗? 3、汇报:你是怎样画的?(板书:两脚分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3、刚才,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画出了这么多的圆。你觉得 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 下面我们大家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4、同学们完成得真快。 展示同一小组的同学画的圆,比一比,然后说一句评价的话,好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 (1)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 (2)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 (3)我也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

人教版六上数学《圆的认识》单元知识点

第五单元 圆 知识点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 O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r 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 d 表示。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 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 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21,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 r =2 d 8、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只有 1 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只有 2 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长方形。只有 3 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等边三角形。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 C 表示。 2、 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pai)表示。π≈ 3.14。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 3.14 倍。 4、推导圆的周长公式时用到了化曲为直的方法,圆的周长公式: C=πd d = C÷π或C=2πr r = C÷2÷π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圆周长的一半(πr)和半圆的周长:πr+2r或者(π+2)r、πd÷2+d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 S 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用到了化圆为方的方式进行转化。把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有,面积不变,周长增加了两条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所以圆的面积公式:S=πr2 4、环形的面积: S圆环= S大圆—S小圆=πR2—πr2 =π(R2—r2) 5、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6、两个圆:半径比 = 直径比 = 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半径的平方比。 7、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200∶

圆的认识导学案.doc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 圆的认识 班级: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 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的乐趣。 3.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及画法。 学习准备: 圆形纸片、直尺、圆规、铅笔、橡皮 学习过程: (一)导入 马路上小汽车的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轮子都是圆形的,看来是圆形里隐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大家去探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圆,发现圆形里的秘密。 (二)知识链接 1.生活中,哪些物品里有圆形?举出三例。() 2.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 )、 ()等等,发现这些平面图形它们都是由()(填“直线”或“曲线")围成的。 3.通过和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作比较,你会发现圆是由()(填“直线”或“曲 线”)围成的。 (三)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折圆(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对折,注意折线左右两边一定要重合住,

(1)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用字母() (2)连接( 用字母( (3)通过( 用字母( )和( )表示, )并且( )表示, )的(并填在圆纸 片上。 )都在()的( 并填在圆纸片上。 )叫半径。 )叫直径。 2.动动手,就有收获哦!探究同一个,半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3.探究同一个中,直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条直径,用直尺量一量这些直径, 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反复几次),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有困难的 同学可以结合课本57、58页相关内容。 表示,并填在圆纸片上。 (4)在下图圆1相应的位置上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只标出字母就可以。 我发现在圆2中画半径,能画()条半径,用直尺量一量这些半径, 它们的长度都()。 我发现在圆3中画半径,能画( 它们的长度都()o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认识圆。 1、利用五环奥运旗帜以及一些生活中关于圆的图片导入新课。 A、这个图案大家认识吗? B、这个图案由什么组成的?大家知道吗? C、圆大家一定不陌生,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那么我们来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学生汇报(钟面,呼啦圈……)。 教师:刚才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多的圆! D、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圆,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来分享。 (利用多媒体白板展示关于圆的视频。) E、圆这么简单的图形,人们为什么在生活中如此钟爱它呢?带着这些问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认识圆,去了解圆。(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 1、要想充分的认识圆了解圆,让我们先从画圆开始好不好? A、让我们拿出我们手中的工具,试一试,看怎样才能画出圆呢?(学生开始画圆,教师巡回指导) B、不错!大家都画出了漂亮的圆,我想知道你们是怎样画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圆心不动、画好一个圆必须定点、定长) C、老师在黑板示范画圆。(同时指出画圆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这里初步了解画圆,后面在了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后详细的介绍画圆方法) (三)、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组内讨论,并分享交流。 ⑴、什么叫直径?直径用什么表示? ⑵、什么叫半径?半径用什么表示?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李中海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时,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圆的画法、圆的相关概念、画半径一定的圆、探究圆的特征,这样的结构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教学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时,讲解太多,重复得也多,可通过引导学生读概念,让学生动手画半径、直径,抓住学生画图中的问题在全班展示交流,从而使学生理解。 2、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尝试着画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圆的画法。在学生介绍画圆的经验时,我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借助学生的实践操作,我很自然地解决了“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是圆的半径, 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问题,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3、探究圆的特征时问题设计得不太具体,很多学生仅停留在折一折、量一量上,并不知道去得什么样的结论,“你发现了什么?”应改为“你能发现圆的哪些特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操作时遇到的困难,可个别提示,或全班提示: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等,最后可追问;你还有什么发现?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 4、部分学生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不够到位,对于直径、半径及其与圆之间的关系的掌握不够透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