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列公司案例分析

吉列公司案例分析

吉列公司案例分析
吉列公司案例分析

一、技术因素对吉列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从刮胡刀技术的历史发展来看,刮胡刀经历了干式(已淘汰)到湿式(卡式及可丢弃式)的转变,在附件及配套技术方面有所革新,如刮胡膏及不锈钢刀片等。虽吉列刮胡刀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技术成果,吉列都是刮胡刀行业的领袖。但也存在着威胁。

机会:①感应刮胡刀含22项专利,竞争对手不易模仿

②大批量生产感应刮胡刀,抢在被竞争对手模仿之前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

威胁:①“反托拉斯法”,新产品很容易被模仿

②大批量生产感应刮胡刀并投放市场,如市场不接受,则会危及吉列生存

二、市场因素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美国市场上可丢弃式占据市场首位,且有上升趋势。虽可丢弃式虽然在美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但因其技术含量小,竞争激烈,互相打价格战而利润微薄,但更新换代产品上市后,因追随产品的更新换代,势必会减少卡式及可丢弃式刮胡刀的销售量。所以,市场会带来机会和威胁:

机会:①感应抢先更新换代,作为高档消费者的新宠,必能领先潮流,为吉列走出低谷注入新的活力

威胁:①感应会分摊卡式及可丢弃式的生产与销售量,势必会造成原工厂的设备闲置及工人减员或生产率下降。

②可丢弃式占市场的份额可能继续上升。

三、竞争因素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在案例中发现,从市场占有率看(静态),吉列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舒适,但从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幅度(动态)来看,其真正的竞争对手是BIC,下面分析其两大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及他们的竞争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吉列的优势、劣势及竞争策略是否正确,最后做出竞争因素对吉列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判断。其三个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竞争策略,列表如下,

四、吉列的内部优势与弱点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从案例介绍,首先让我们总结吉列的传统(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些构成了吉列的企业文化基础,也是我们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

1、吉列有如下内部优势:

①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化学方面的改进,而非技术方面的创新。感应号称“更新换代产品”,其实质是卡式改良产品,但其创新还是集中在机械方面。

②行销:广告活动支持新产品上市

③广告:在各国推出相同的影像音乐广告——GILLETTE 在过去国际性的发表令人惊奇,被喻为以一国为基础,在各文化区可看到差异。

④风险管理:吉列公司的优势之一。CEO Colman Mockler 说:“我们很谨慎,我们积极追求机会,避免过度冒险。”

⑤策略性目标:适时追求公司持续有利地成长。

⑥高技术高赢利:吉列主要靠高档产品(卡式)赢利。

2、吉列有如下内部弱点

①70 年代中期,吉列实施产品多元化,但并不成功

②丢弃式的经营成本过高,是BIC 的3.6 倍。

③吉列公司的股票疲软,利润地成长的传统面临挑战。经过一系列的被收购与反收购,吉列负债累累。

结论:因此吉列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也有它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成本太高,低档产品没有竞争优势。

因此,终上所述,推出的策略:推出更新换代产品——感应剃须刀,其感应式刮胡刀的因素分析如下:

感应式刮胡刀的因素分析

其次,根据如下表进行SWOT分析,见表2

表2 感应式剃须刀的SWOT分析

五、分析感应式剃须刀策略的选择依据

①首先,根据竞争者的因素分析来对竞争中的三个公司在各关键因素中所占权重而做的评分比较:

注释:1、评分的含义如下:4=强,3=次强,2=弱,1=次弱。

从总加权分数中可以看出:吉列最强;BIC次强;舒适的竞争力最弱。

②其次,吉列在其它关键内部因素方面的分析

1.组织结构:88年已将地理组织结构改为产品组织结构,已取得实效。

2.产品质量:感应经过试用,反映良好:紧贴、舒服、美观。

3.市场预测: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计划可行(见图一)。

4.研发(R&D):感应的研发已经成功,获得22项专利。

5.制造:已经做好计划并考虑回避风险。

6.行销:庞大的开发和制造成本使感应的价格偏高。Symons的小组计划将

刮胡刀定价在3.75美元,比某些非可丢弃式便宜,却又足以维持感应的声望。

③从吉列公司的生命周期上分析

10---20年代为吉列创业期,主要为其起步期。

20至30年代为吉列成长(扩张)期,其主要采用横向一体化策略来扩张其生产线;

40---60年代仍是吉列成长期,主要是其产品多元化时期。其建造新工厂,并购入女性居家永久装备的Toni公司。

70年代吉列持续多元化时期,持续多角化经营。

80年代吉列危机与挑战时期。1吉列欧洲的广告因为太多副品牌及代理商而变得不完整;2年轻人不再认为吉列是最好的品牌;3感应与可丢弃式形成对比,成为欧美市场中最畅销的卡式刮胡刀。

根据以上分析的三点及前面用SWOT分析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综合分析得出选择感应式刮胡刀是更可取的。

六、分析吉列新产品感应上市的前景分析及预测的依据。

前景预测:吉列感应刮胡刀的上市将会迎合高档消费者追求紧贴、舒适与美观的需求,并且以其新的技术为吉列打开新的市场,以新产品的高利率获得金额计的市场份额的增加,但由于吉列产品成本较高,会遇到来自竞争者的威胁,而且产品被模仿的可能性也会比较大。

预测依据:

1.未来的美国经济对吉列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I机会

①布什政府的经济保守政策会保护大财团的利益而不会采取打压措施。

②如公司实施变革,其阻力较小。

③明确刮胡刀事业部是否赢利事关吉列生死存亡。

II威胁

①消费疲软,除刮胡刀事业部有可能赢利外(历史表明:美国经济对刮胡刀事业部是否赢利影响不大),其它事业部在国内赢利的可能性较小。

②通货膨胀率上升,引起经济恐慌,会更进一步导致经济滑坡,则对吉列的生存带来更大的威胁。

③美国债务负担沉重,货币政策趋于保守,贷款及得到股东的再投资会较为困难。

2.相关国家的未来经济对吉列所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较大,海外事业差不多占其50%,若外国的政策有所变动,必会对吉列的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3.同样的如前面所分析的,其技术因素对吉列也带来了机会与威胁。

4.市场因素也同样带来给他机会与威胁

一方面,美国市场上可丢弃式占据市场首位,且有上升趋势可丢弃式虽然在美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但因其技术含量小,竞争激烈,互相打价格战而利润微薄,在没有更新换代产品出现之时,它有竞争力。但新产品,特别是更新换代产品上市后,以美国人追求新潮的观念及刮胡刀的发展历史——如不锈钢刀片以高一倍的价格占领市场;高档消费者及新潮消费者是不大在乎价格的。

另外一方面,刮胡刀肯定不是一个分隔的市场。,高档消费者为追求紧贴、舒适与美观(已得到试用者的肯定)而选用感应刮胡刀。因追随产品的更新换代,势必会减少卡式及可丢弃式刮胡刀的销售量,一般而言,主要是减少卡式的销售量

5、竞争因素如前面所分析的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七、总结

80年以来,吉列刮胡刀虽然在市场份额上仍然占据头把交椅,但其利润下降,使其“有持续增长利润的传统受到挑战”。1988年吉列形成严重的资不抵债(差额达10亿美元)局面。可以说,吉列的生存权已受到挑战,吉列唯一的优势就是其品牌还没倒,但正如SYMONS所言:“年轻人不再认为吉列是最好的品牌”,连其品牌也受到挑战(隐忧),吉列的确已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从案例介绍,首先让我们总结吉列的传统(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些构成了吉列的企业文化基础,也是我们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

1吉列有如下传统(成功的经验)

①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化学方面的改进,而非技术方面的创新。感应号称“更新换代产品”,其实质是卡式改良产品,但其创新还是集中在机械方面。

②行销:广告活动支持新产品上市

③广告:在各国推出相同的影像音乐广告——GILLETTE在过去国际性的发表令人惊奇,被喻为以一国为基础,在各文化区可看到差异。

④风险管理:吉列公司的优势之一。CEO Colman Mockler说:“我们很谨慎,我们积极追求机会,避免过度冒险。”

⑤策略性目标:适时追求公司持续有利地成长。

⑥高技术高赢利:吉列主要靠高档产品(卡式)赢利(见图二)。

2吉列有如下失败的教训

①不锈钢刮胡刀片上市时,吉列犹豫是否模仿,并且被Wilkinson 、舒适和美国安全刮胡刀(后名为Personna)打得节节败退,短期内被对手赶超

②70年代中期,吉列实施产品多元化,但并不成功。七、八十年代期间,虽然刮胡刀与刀片的销售额只占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但来自刮胡刀与刀片的利润占吉列公司总利润的60%以上。也就是说,刮胡刀的利润率(与销售额比)是其它事业的1.8倍左右。

③80年代中期,因为刮胡刀与刀片的利润衰退(80年占公司总利润的73%,88年占公司总利润的64%)吉列公司的股票疲软,有利润地成长的传统面临挑战。经过一系列的被收购与反收购,吉列负债累累。

④可丢弃式的经营成本过高,是BIC的3.6倍。

这也是造成80年代吉列刮胡刀“开花不结果”的主要原因,可丢弃式除了让吉列没有赢利外,还因混同于一般产品而掉了身价,部分消费者不再认同吉列品牌,也是吉列的隐忧之一。所以,SYMONS在欧洲大力推行卡式(比可丢弃式高一个档次)而获利较为丰厚,他的成功本身说明唯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既能提高吉列的声望,又能为吉列带来利润,这是符合吉列“有可持续增长的利润”的传统及我们为它所设定的目标和任务的——“在男性装饰品领域全球领先”。

吉列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吉列市场案例分析

摘要: 吉列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尽管波士顿总部强调要提高高附加值的刮脸套装工具在全球市场上的销售,比如Sensor,但在许多亚洲市场上这种做法并不可行。因为当地只有很少一部分顾客会如此注重仪表,经济收入一般都支付不起象Sensor这样的高价格产品。例如,在印度尼西亚,公司的业务重点仍然放在通过简单的吉列产品向人们介绍刮脸的概念。此外,吉列的一次性剃须产品面临两个竞争对手:来自美国的Bic品牌和印尼当地生产的Bagus品牌。这两个品牌在印尼的销售量都不大,所以竞争并不是很激烈。同时,印度尼西亚的政策禁止外国公司直接进口或分销产品。这些管制政策保护了印尼国的分销商,导致了分销的低效率。外销渠道存在很多问题。 公司采取的战略: 1、从全球角度去思考问题,按照当地风俗习惯对产品进行定位。 2、进行市场评估,因地制宜,把握好印尼及东欧广大市场的同时对销售方案进行改观,投其所好。 3、科技创新,加大对产品的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扩大市场,让全球消费者都可以到相应的地方买到产品。

目录 1、背景 吉列公司成立于1901年美国的波士顿,它是世界上刀片和剃刀产品的最大生产商,吉列的生产作业遍布在24个国家的50家工厂。1905年公司在伦敦设立了一家办事处,第二年在巴黎建立了一家刀片生产工厂。公司的产品通过批发商、零售商和代理人销售到世界各地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吉列公司于1971年进入印尼市场,当时它与当地一家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吉列占有其中主要的股份。 1996年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刀片销售将从1亿1500万片增长到1亿3600万片。考虑到1995年的刀片销售量比上一年增长了17%的实际情况,这一预测似乎很有道理。对于在市场营销上的投资水平超过1995年总销售收入12%的标准是否会进一步加速市场发展尚存在怀疑。考虑到吉列的业务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其它国家的增长率,1993年,吉列公司占据了刀片市场销售量的28%。到1995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了48%,预计1996年将进一步上升到50%。 吉列公司的政策是让人们在其全国所有的附属公司中都能购买到全套的产品。总部的规劝和在其它国家市场上成功推出新产品的经验往往有助于鼓励国别经理采纳新产品。 吉列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产品线包括:双面刀片,吉列二代,贴面系列。吉列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欧从东和中国进口的低价双面刀片。吉列产品的零售价格有时候是竞争产品的四倍。印度尼西亚的政策禁止外国公司直接进口或分销产品。这些管制政策保护了印尼国的分销商,导致了分销的低效率。1993年,吉列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全国各地指派了23名分销商。新的分销商需要推荐才能

宝洁收购吉列商业案例分析共5页

商业案例分析 —宝洁并购吉列案例 目录 一、并购背景 (3) 二、公司简介 (1) 三、并购动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并购过程的挑战及其解决对策 (3) 五、宝洁并购吉列思考 (7) 宝洁收购吉利案例分析 一、并购背景 1、全球市场环境变化,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强劲复苏,美国企业资金链流通,于2004年末至2005年初掀起了一轮汹涌的并购潮,宝洁加入其中。 2、历史渊源上看,宝洁是从并购中成长壮大的日化企业巨头,并依旧延续并购壮大的发展途径。 3、宝洁对吉列的并购觊觎已久。二、公司简介 (一)宝洁公司 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及分公司,员工总数近11万人,经营300多个品牌,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2004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514亿美元。

(二)吉列公司 吉列公司成立于1901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赛诸塞州的波士顿,销售一系列日用消费产品,男性剃须业务是吉列的主攻方向。在全球14 个国家的31个地区设有生产设施,员工总数超过3万,2004年的全球销售总额为103亿美元。 三、并购动因 (一)、宏观环境分析,机会出现 全球经济回暖,出现并购潮。宝洁觊觎吉列已久,并购机会成熟。(二)行业环境分析,强强联手,争夺话语权和市场份额 1、增加与零售商的谈判地位和话语权。合并之后,宝洁和吉列 的日化产品系列的销售规模扩大,双方今后与诸如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商谈判时,在定价、产品的货架曝光率、零售额外收费方面等赢得更话语权。 2、打击竞争对手,进行市场渗透。在宝洁收购吉列后,合并后形 成的新公司,按2004年的营业额计算,营业收入超过600亿美元,销售规模超过竞争对手“联合利华”,成为日化业内最大企业。 3、增强自身实力,争夺市场份额。宝洁的产品比较成熟,改善空 间有限,而吉列的产品增长速度很快,宝洁希望通过收购吉列来获得更大的增长。现在男性对护肤品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长,未被充分开发,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 与顾客一起创造价值 ——宜家公司成功之路 宜家公司是瑞典一家著名的家庭装饰用品零售企业,它从最初的小型邮购家具公司一跃成为在世界各地拥有100多家连锁商店的大企业,年均增长率达15%。目前,在我国的上海和北京,都有宜家公司的分店。宜家的成功秘诀在于哪里,最根本的是它独有的营销理念——“与顾客一起创造价值”。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宜家公司把自己与顾客、供应商之间的买卖关系,发展成共同创造价值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组成一个价值链。 为顾客搭造创造价值的舞台 宜家在公司的一个小册子中写到:“财富就是你实现自己想法的那种能力。”从这一点出发,宜家认为,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创造价值的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销售商如何为每一个消费者施展能力、创造价值搭造一个舞台。宜家不把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视为一种简单的交易,而是视为一种崭新的劳动分工,即:将一些原来由加工者和零售商所做的工作交给顾客去做,公司方面则专心

致志地向顾客提供价格低廉而质量优良的产品。宜家每年都要印刷几千万份、十多种语言的产品目录。尽管目录中只有公司1万多种产品的30%到40%,但每份目录同时又是宜家理念的宣传品和指导顾客创造价值的说明书。宜家销售的可随意拆卸、拼装的家具,一是品种多,有厨房、卫生间、书房、客厅摆放的,有分别适用于儿童和成人的,有用木材、金属等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二是便于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再创造,比如,消费者可以自己设计家具的颜色,宜家负责提供所需的油漆。进入宜家的商场,顾客可以无偿使用商场提供的儿童车、托儿所、游乐场和残疾人轮椅,还可以得到产品目录、卷尺、铅笔和记录纸,以便选择家具时使用。宜家的商品标签也与众不同,除标有商品的名称、价格外,还有尺寸、材料颜色以及定货、提货的地点。宜家希望顾客能够明白,自己来这里不仅可以消费,而且可以再创造。在一些家具商津津乐道于现场定做、送货上门的时候,宜家却独出心裁地向顾客提供了无数个自己创新的条件和机会。宜家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在于此。 供应商也是宜家的顾客 宜家不但支持顾客创造价值,而且支持自己的50多个国家的1800个供应商创造价值。为了最终向顾客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宜家必须拥有能够提供优质价廉产品的供应商。因此,宜家在寻找和

宝洁的收购历程

宝洁的收购历程! 2005 宝洁公司收购吉列Gillete,开辟了男士剃须用品市场,也是宝洁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购。 2003 玉兰油成为宝洁第十三个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宝洁收购威娜公司。 2002 宝洁庆祝165周年。雷富礼当选董事长,宝洁拥有12个年销售过10亿美元的品牌 2001 宝洁公司从施贵宝公司收购伊卡露系列。伊卡露是全球染发、护发领导品牌,年销售额达1 6亿美元。 2000 雷富礼先生当选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宝洁公司推出reflect. com, 一个互动性网上商务美容公司。美国FDA通过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新药--Actonel。作为发明者的宝洁公司将与Aventis n. 安内特(财富500强公司之一,总部位于法国)制药集团共同营销这一新药品。 就象一个多世纪前宝洁的创始人Procter和Gamble一样,宝洁人永远着眼于未来,我们将继续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一流品质的产品,让消费者的每一天尽善尽美! 1999 公司前首席营业执行德克雅各先生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总裁和首席执行。公司收购了lam s公司,开始进军宠物保健和营养产品领域。Lams公司是一家在高档宠物食品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另外,公司收购Recovery 工程公司、并运用公司在水处理方面的技术,开发了PUR品牌水过滤系统。 1998 宝洁Olean新厂落成投产。宝洁公司2005机构改革方案开始实施。宝洁公司已经成为一家真真正正的跨国企业,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产品畅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7 宝洁公司收购了Tam brands公司和它旗下的全球知名品牌Tampax(丹碧丝),扩展其妇女卫生用品市场。宝洁公司和赫斯特Marion Roussel公司签订全球性的协议,共同营销Acto nel-宝洁公司的一种骨骼保健新药物。 1996 宝洁推出一种无热量的食用油-Olean,用于各种咸味小吃。Olean获得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的检验认可。Olean使消费者能够尽情享受小吃,而不用担心发胖。宝洁公司举办全国性的“全美最脏小孩”比赛,庆祝汰渍洗衣粉推出50周年。宝洁公司继续拓展国际市场。1995 白波先生当选为公司第九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德克雅各先生当选为公司首任首席营业执行。公司开始采用四个地域性机构来管理全球生意。宝洁公司荣获美国府颁发的国家技术奖章-这是美国对技术成就所授予的最高荣誉。这一奖章充分肯定了宝洁公司开发、运用先进技术,改善消费者生活的种种努力。 1993-94 宝洁在中国发展更多合资企业,连续建立了四间公司和五个生产基地。宝洁重新进入南非市场。宝洁荣获美国劳动部颁发的“机会2000”大奖。这是一个年度性颁发的奖项,鼓励企业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建立多元化的员工队伍。

宝洁并购吉列案例分析

宝洁并购吉列案例分析 一、并购背景 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强劲复苏,美国企业本来就现金宽裕,加上股价持续了一年多的上涨提升了企业本身市价,要获得快速增长的欲望使企业掌舵人青睐于并购方式,不断跃跃欲试。终于在沉寂了三年之后,美国企业从冬眠中苏醒,于2004年末2005年初掀起了一轮汹涌的并购潮。 二、并购双方概况 (一)宝洁公司 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工厂及分公司,员工总数近11万人,经营300多个品牌,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织物及家居护理品、美发美容品、婴儿及家庭护理品、健康护理品、食品及饮料等,旗下有知名品牌帮宝适、汰渍、碧浪、护舒宝、飘柔、潘婷、海飞丝、威娜、佳洁士、品客、玉兰油和伊卡璐等。2003-2004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为514亿美元,在最新的《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上位居第86位。 (二)吉列公司 吉列公司成立于1901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赛诸塞州的波士顿,销售一系列日用消费产品包括MACH3及VENUS品牌在内的吉列剃须刀、刀片及其他剃须用品、金霸王电池、欧乐-B手动及电动牙刷、博朗剃须产品及小家电。在全球14个国家的31个地区设有生产设施,员工总数超过3万,2004年的全球销售总额为103亿美元。 三、并购动因 这段惹人注目的并购究竟有哪些因素促成的呢? (一)完善保洁产品线,扩大市场份额

两巨头有情人终成眷属,堪称门当户对:两者文化相近,合并之后容易磨合;在品牌经营、创新、规模以及进入市场的能力等核心方面又互为补充。连股神巴菲特都感叹:这是一桩梦幻组合式的联姻。 1、两者都建立在领先品牌基础上。宝洁拥有16个十亿美元以上品牌,吉列拥有5个十亿美元以上品牌,合并后将拥有21个十亿美元以上品牌,在其业务三分之二的范围内将处于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 2、两者都有积极创新的优良传统,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惊喜。 3、两者都具有全球规模,虽然一大一小,却不约而同地重视发展中国家业务的增长。 4、两者在健康及个人护理业务上互补有无。宝洁这个新娘,在女性个人护理产品方面魅力四射,婀娜多姿。宝洁产品的消费者大部分都是女性;而吉列则在男性护理产品领域一展英雄气概,有着完整的产品线及丰富的知识,两者的结合无疑给宝洁的妩媚中增添了一份力量。(三)强强联手,共创家业 宝洁今后与诸如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商谈判时将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在定价上赢得更话语权,在全球超市中占据越来越长、位置越来越好的货架,其对市场发号施令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强。 1、通过并购来获得更大的增长 与吉列联手之前,宝洁的产品诸如汰渍、帮宝适和伊卡璐等主要将目光瞄准女性用品市场,相比而言宝洁的产品比较成熟,改善空间有限,而吉列的产品增长速度很快,宝洁希望通过收购吉列来获得更大的增长。现在男性对护肤品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长,增速大大超过女性的需求。男用护肤品市场直到现在基本上还未被充分开发,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个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十亿美元。 2、通过并购,加大双方与上下游合作者的谈判地位 由于宝洁销售额中有18%来自于沃尔玛,沃尔玛一直采取压低宝洁价格的策略,有时甚至会先帮宝洁推广一款产品,打开市场后,就以更低价格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让宝洁先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星巴克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星巴克市场营销分析案例 星巴克在中国如何作秀——星巴克市场营销分析案例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星巴克在中国就成了一个时尚的代名词。它所标志的已经不只是一杯咖啡,而是一个品牌和一种文化。1971年4月,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创始店开业。 1987年3月,星巴克的主人鲍德温和波克决定卖掉星巴克咖啡公司在西雅图的店面及烘焙厂,霍华·舒兹则决定买下星巴克,同自己创立于1985年的每日咖啡公司合并改造为“星巴克企业”。 现在,星巴克已经在北美、欧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开出了6000多家店,近几年的增长速度每年超过500家,平均每周超过10000万人在店内消费。预计2005年,星巴克在全球将有10000家店。目前,星巴克是惟一一个把店面开遍四大洲的世界性咖啡品牌。 1998年3月,星巴克进入台湾,1999年1月进入北京,2000年5月进入上海,目前星巴克已成为了国内咖啡行业的第一品牌。 2003年7月,美国著名的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集团对外宣布:集团大幅提高其在台湾与上海合资公司中的股份,持股比例从原来的5%增至50%。由此,星巴克集团的子公司“星巴克国际”和台湾的统一(星巴克)集团,将从授权关系转为事业合作伙伴。上海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光宇表示,美方增持10倍股份的主要原因是看好台湾和上海的市场前景,愿意进一步投资未来。 台湾、上海星巴克股权之变使得“星巴克王国”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一个市场跟进者,进入的又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完全成熟的市场,星巴克靠什么从一间小咖啡屋发展成为国际最著名的咖啡连锁店品牌?请看本期“星巴克市场营销分析案例”。 模式

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投资与合作模式 ★同麦当劳的全球扩张一样,星巴克很早就开始了跨国经营,在全球普遍推行三种商业组织结构:合资公司、许可协议、独资自营。星巴克的策略比较灵活,它会根据各国各地的市场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合作模式。以美国星巴克总部在世界各地星巴克公司中所持股份的比例为依据,星巴克与世界各地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情况: 1.星巴克占100%股权,比如在英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地; 2.星巴克占50%股权,比如在日本、韩国等地; 3.星巴克占股权较少,一般在5%左右,比如在中国的台湾、香港,夏威夷和增资之前的上海等地; 4.星巴克不占股份、只是纯粹授权经营,比如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北京等地; 星巴克在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不同,但是经营的品牌都是一样的。上海统一星巴克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光宇表示,这样做的好处是,“它可以借别人的力量来帮它做很多事情,而且是同一个时间一起做。” ★一般而言,美国星巴克在某一个地区所持的股权比例越大,就意味着这个地方的市场对它越加重要。另外,星巴克制定了严格的选择合作者的标准:如合作者的声誉、质量控制能力和是否以星巴克的标准来培训员工。 ★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内地有三家合作伙伴: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行使其在中国北方的代理权,台湾统一集团行使其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等江南地区的代理权,南方地区(香港、深圳等)的代理权则交给了香港的一家公司。 ★1999年初,星巴克授权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场开设第一家分店,至今已在京、津地区迅速发展到36家。而“统一星巴克”则于1998年3月在台湾开出第一家店,当时的统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由“统一超商”、“统一企业”和“美国星巴克”分别持股50%、45%与5%。2000年5月,两大集团再以同样的合资模式,取得在内地江浙地区的经营权,成立“上海统一星巴克”,在上海地区开出第一家店,目前已在上海开出26家店,年底计划达到30家店。

吉列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吉列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一背景 吉列公司成立于1901年美国的波士顿,它是世界上刀片和剃刀产品的最大生产商,吉列的生产作业遍布在24个国家的50家工厂。1905年公司在伦敦设立了一家办事处,第二年在巴黎建立了一家刀片生产工厂。公司的产品通过批发商、零售商和代理人销售到世界各地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吉列公司于1971年进入印尼市场,当时它与当地一家公司建立了合资企业,吉列占有其中主要的股份。 1996年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刀片销售将从1亿1500万片增长到1亿3600万片。考虑到1995年的刀片销售量比上一年增长了17%的实际情况,这一预测似乎很有道理。对于在市场营销上的投资水平超过1995年总销售收入12%的标准是否会进一步加速市场发展尚存在怀疑。考虑到吉列的业务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其它国家的增长率,1993年,吉列公司占据了刀片市场销售量的28%。到1995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了48%,预计1996年将进一步上升到50%。 吉列公司的政策是让人们在其全国所有的附属公司中都能购买到全套的产品。总部的规劝和在其它国家市场上成功推出新产品的经验往往有助于鼓励国别经理采纳新产品。 吉列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产品线包括:双面刀片,吉列二代,贴面系列。吉列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欧从东和中国进口的低价双面刀片。吉列产品的零售价格有时候是竞争产品的四倍。印度尼西亚的政策禁止外国公司直接进口或分销产品。这些管制政策保护了印尼国内的分销商,导致了分销的低效率。1993年,吉列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全国各地指派了23名分销商。新的分销商需要推荐才能加入公司的分销队伍。在实施新的分销体系的第二年,吉列公司在印尼市场上产品销售量增加了60%。 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 人口因素: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由15,000多个岛1屿组成的群岛国家,人 口有1亿9600万,地区方言超过250种,其中35%居住在城镇,65%居住 在农村。 2 经济因素:20多年来,印度尼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该国的传统出口产品为农产品和石油产品。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大多数人口生活条件的改善代表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进步。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强调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要求劳动力的供给与人口增长的速度保持一致。过去多年来,政府实施的外国投资自由化政策已经逐渐增加了经济中的私有化成份;中央政府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为贫穷落后地区开发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上。 3 政治与法律因素:从1965年以来该国一直由苏哈托总统执政,他为印度尼西

公司市场营销调查报告4篇.doc

公司市场营销调查报告4 篇 公司市场营销调查报告1 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忙碌的20xx 年已经过去,在这 一年里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配合和帮助 下,经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市场营销工作得以顺 利进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结合我今年的工作, 将20xx 年个人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完成营销工作 今年成功出运集装箱吨,较往年同比上升%;承接客户 委托全年约票;新开发客户量;这都我个人全年工作的成果;今年我在营销工作上开动脑筋找市场,兢兢业业的工作;大 步向前为客户,优质服务赢市场;在思想上加强学习,学习 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专业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 悟和专业水平。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圆满的完成的下达的 任务指标。 二、极力配合客户订单要求,以达到客户满意 在接到客户订单后首先对订单内容进行评审,主要评审 项目有型号,数量,单价,结算方式等相关内容。根据客户 订单要求下达生产订单给各相关部门并跟进订单的完成情 况,以及相关异常情况(如订单变更)的处理跟进。 三、合理安排客户的送货及运输方式并追踪 配合各商务人员的客户订单的送货安排,并合理安排运 输方式,以尽可能地减少公司的运输成本。如未能按期安排

送货,则及时与各商务人员进行沟通协调安排。快递与货运

的发货追踪,并负责跟进发货情况。 四、每月定时制作客户的对帐明细,配合部门目完成收 款工作 每月完成客户的订单对帐单制作,及时跟进确认回传情况。定期安排给客户开具销售发票,并追踪货款的结付情况;并配合其他部门完成货款的收取。 在20xx 年的工作中,本人勤勤恳恳,努力上进,尽心 尽力地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薄力。在新的一 年中,我将以不断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揽括更多的工作任务,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增长个 人的工作经历。 五、明年工作的展望 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加强业务能力及提高水业务水平, 补充能量,为迎接下一个挑战做好准备。我要做好以下几个 方面的工作: 1 、理念上:我应该和公司保持一致的经营思想、经营 理念,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拓展市场销售; 2 、意识上:无论在销售还是产品知识的学习上,摒弃 自私、强势、懒惰的性情,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他人的 长处,学会谦虚,学会与上司、同事更加融洽的相处; 3 、业务上:抓住各单位的关键客户和内线客户,了解 客户的信息,做好客户服务,不断开发新的客户,加大市场 氛围。

吉列手动剃须刀营销分析

从“性感”剃须看吉列市场营销 高龙龙:1040408110 吉列公司于 1901 年成立,推出第一款剃须不伤脸的剃须刀后,吉列的产品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吉列剃须刀做为“军需品”,顺推广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2000年吉列剃刀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高达 90% ,全球市场的份额竟达到 70% 以上。 2005 年在《商业周刊》评出的世界品牌 100 强中位列第 15位,品牌价值 175.3 亿美元。 当初在吉列进入中国之初,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充斥着飞鹰和犀牛这两款国产低档手动剃须产品销售,价格比吉列“超蓝”系列更便宜,主要供给于二、三、四级市场。吉列公司通过收购国产品牌,吉列也达到了对中国市场的快速垄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吉列手动剃须的市场却逐渐缩小,让这个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大哥大”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但是,自从2012年底开始的吉列手动剃须刀的销量迅速增长,锋隐超顺更出现产品销售三天断货,单月销量历史最高的惊人业绩。它是如何做到这样的那?让我们对它进行精细的分析。 营销环境分析: 在男士剃须领域,中国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个干剃占主导的市场。在这个独特的市场,2006年干剃与湿剃的男性消费者比例是5:5,而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变为7:3,年轻人中比例更是高达8:2。每年约有183万人从手动剃须刀转向电动剃须刀。新一代的中国人普遍认为干剃比较快捷方便,他们没意识去了解和认识到湿剃的好处。让他们去购买吉列手动剃须产品更是难上加难。 吉列手动剃须产品在销售市场的对手也仅仅限于对于飞利浦、飞科、超人这些电动剃须厂商。他们占领了绝大部分的干剃市场。但是,如果人们想要湿剃,他们就会选择吉列产品。 营销方案制定与实施: 对于吉列手动剃须市场已经在中国处于几乎垄断的地位。但是,

宝洁公司的结构变化

关于宝洁公司组织结构的浅析 公司简介: 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成立于1837 年,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堤市,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在全球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38,000 名雇员。2007 财政年度,公司全年销售额近765 亿美元。宝洁公司在全球80 多个国家设有工厂或分公司,拥有全球技术中心28 个,旗下所经营的300 多个品牌的产品(包括美容美发、居家护理、家庭健康用品、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畅销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十亿美元品牌23 个。2008 年,宝洁公司是世界上市值第6 大公司,世界上利润第14 大公司。同时是财富500 强中第十大最受赞誉的公司。2010 年,《财富》世界500 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宝洁位居第66 位。1988 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其中国业务发展的历程。宝洁大中华区总部位于广州,目前在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天津、东莞及南平等地设有多家分公司及工厂,员工总数超过七千人,在华投资总额超过十七亿美元。 旗下品牌: ●美容时尚: OLAY SK-II伊奈美潘婷飘柔海飞丝沙宣伊卡璐威娜舒肤佳卡玫尔 ●健康: 吉列博朗护舒宝朵朵佳洁士欧乐-B 帮宝适 ●家居 汰渍兰诺金霸王碧浪品客 ●彩妆 ANNASUI(安娜苏) Covergirl(封面女郎) ●香水 Hugoboss、Locaste、Escada(艾斯卡达)、Dunhill(登喜路)、Valention、Lanvin(朗万) 、PaulSmith(保罗史密斯) 宝洁部门组成与介绍: 客户业务发展部Customer Business Development:一线销售部门,直接与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谈生意; 市场研究部Consumer & Market Knowledge:仔细研究客户与市场,提供数据与分析决策支持; 对外关系部及法律部External Relations & Legal:负责公共关系及品牌形象管理; 财务部Finance & Accounting:最大化股东的利益;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集团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对××科(局)级专用红旗轿车的分析 班级:MBA0F2班组别:第四组组员:孙润华、李红兵、李明踊、石敏、辛英华、仇强胜执笔:孙润华

在2000年6月6日-1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不但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布展,还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门口拉了一条横幅,上写“中国××隆重推出科(局)级专用红旗轿车,××全国208家红旗轿车服务站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此举当时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和诸多争议。据了解,在亚运村展卖的当天,此种售价18、5万元的红旗就卖出了好几辆。 怎样认识××的此种营销行为?其市场背景如何?此行为对企业的发展究竟是利是弊?我们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推出科局级专用红旗轿车的背景分析 自1987年恢复生产以来,××生产的红旗轿车,已拓宽为发动机排量从1、8升到4、6升的系列产品,既有基本型,又有豪华型、普及型,还有各种各样的变型加长车,品种多达58种,是继奥迪之后我国公务车的又一主力车型。可以说,红旗轿车是一直被定位在中高档的,那么,为何××此次推出18、5万元的低档红旗轿车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缘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1、红旗在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受到竞争者推出的本田雅阁、上海别克和桑塔那时代超人的强烈冲击。 1993年以来,××集团公司利用引进的奥迪技术和克莱斯勒488发动机生产小“红旗”轿车系列,产量逐年递增,1997年达到18000辆,在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的占有份额超过75%,小红旗与奥迪构成当时中高档轿车的主导产品;但是,××奥迪在1994年达到2万辆的顶峰后一路滑落,1997年仅为9424辆,其时,小红旗便成为××重点发展的中高档轿车产品,后来,××在奥迪基础上又开发出自己的红旗品牌,而且批量生产以后销量大幅攀升。可以说,1998年以前国内的中高档轿车集中在××生产。为抢占中高档轿车市场份额,1997年

吉利并购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兴起一次大的并购浪潮,其主要特征是大量的杠杆收购(LBO)和敌意收购,史称美国第四次并购浪潮。在此期间,更具体地说在1986年11月至1988年10月的两年间,美国吉列公司经历了分别来自佩雷尔曼-雷夫隆公司和康尼斯顿公司两个敌意收购方的三次收购攻势,吉列公司采取包括业务整合、设置反收购措施、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寻求法律保护、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反收购措施,成功地抵御了这些敌意收购,维持了主营业务的持续发展,并在接下来的经营中创造了高于市场预期的业绩。在这四次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中,美国政府、司法机关、经济学者、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等各种市场主体的立场与观点各不相同。通过这一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这一时期并购活动的情况,以及它给美国的公司并购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并购敌意收购收购报价 目录 一、吉列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二、收购方的基本情况 三、吉列公司的估值分析 四、吉列公司为反收购的内部调整 五、吉列公司反收购案例的启示 一、吉列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1901年,吉列与威廉?尼科尔森在缅因州注册了美国安全剃须刀公司;1904年,吉列获得了美国专利,并筹集到足以扩大生产的资金;到了1917年,吉列在特拉华州的公司成立,它每年销售100万把剃须刀和1。15亿个刀片。1917—1945年间,美国先后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刺激了吉列剃须刀和刀片的市场需求,战争成为空前的促销和宣传手段。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吉列施行多元化发展与跨国经营相结合的战略,积极进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的的并购活动,并成为一家国际化、多元化、面向顾客的大型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设有分支机构与工厂。吉列的国际业务量占公司全部业务量的比例从1965年的32%,上升到1978年的50%,到了1993年,这一比例已达70%。多年来,吉列产品在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市场一直敌意收购吉列公司的案例分析经典案例赏析中国并购评论处于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1990年,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传感器(Sensor)剃须刀;1992年4月,它已经占领了非一次性剃须刀市场43%的份额,每年带动售出10亿个刀片;到了1994年底,吉列借助这一产品已占据了剃须刀和刀片市场67%的份额。目前,吉列形成了5大盈利中心:博朗小家电、文具、传统清洁用品(如除臭剂、洗发水)、牙刷以及剃须刀和刀片。 吉列公司推崇稳健型的经营模式,强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公司股东的重要性。由于在主营业务的选择上以现金流充裕、产品具有重复性消费的特点(剃须刀及刀片、牙刷、电池),所以吉列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现金流,并定期发放固定数额的股息,从而在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群体中树立起稳健经营、保障分红的良好形象。同时吉列在世界范围内培育起一个高效的营销体系,并拥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吉列在二级市场上一直是追求长期投资回报的中小股民所追捧的对象,其收益表现一直优于代表美国市场平均水平的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 1982—2004年间总体业绩优良,公司在1986年、1991年、1995年以及1998年四次股票拆细后,平均股价依然保持在40美元上下,这表明在此期间公司股价是一路上扬的。在此期间,公司分红的水平亦相对稳定。 二、收购方的基本情况 三次收购吉列公司的主要有两个收购方,一个是康尼斯顿集团,一个是雷夫隆集团的佩雷尔曼。康尼斯顿集团试图通过争取代理权的方式来争夺吉列董事会四个董事席位,从而达到控制吉列公司的目的。一旦控制了吉列董事会,就会作出分拆出售资产的决定,以争取更高的收益。佩雷尔曼拥有奥林奇收购公司,它是一家主要从事杠杆收购的公司,由雷夫隆集团、马克安德鲁斯及福布斯集团共

集团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集团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报告-------对××科(局)级专用红旗轿车的分析 班级:MBA0F2班组别:第四组组员:孙润华、李红兵、李明踊、石敏、辛英华、仇强胜执笔:孙润华

在2000年6月6日-12日第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不但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布展,还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门口拉了一条横幅,上写“中国××隆重推出科(局)级专用红旗轿车,××全国208家红旗轿车服务站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此举当时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和诸多争议。据了解,在亚运村展卖的当天,此种售价18、5万元的红旗就卖出了好几辆。 怎样认识××的此种营销行为?其市场背景如何?此行为对企业的发展究竟是利是弊?我们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推出科局级专用红旗轿车的背景分析 自1987年恢复生产以来,××生产的红旗轿车,已拓宽为发动机排量从1、8升到4、6升的系列产品,既有基本型,又有豪华型、普及型,还有各种各样的变型加长车,品种多达58种,是继奥迪之后我国公务车的又一主力车型。可以说,红旗轿车是一直被定位在中高档的,那么,为何××此次推出18、5万元的低档红旗轿车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缘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1、红旗在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受到竞争者推出的本田雅阁、上海别克和桑塔那时代超人的强烈冲击。 1993年以来,××集团公司利用引进的奥迪技术和克莱斯勒488发动机生产小“红旗”轿车系列,产量逐年递增,1997年达到18000辆,在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的占有份额超过75%,小红旗与奥迪构成当时中高档轿车的主导产品;但是,××奥迪在1994年达到2万辆的顶峰后一路滑落,1997年仅为9424辆,其时,小红旗便成为××重点发展的中高档轿车产品,后来,××在奥迪基础上又开发出自己的红旗品牌,而且批量生产以后销量大幅攀升。可以说,1998年以前国内的中高档轿车集中在××生产。为抢占中高档轿车市场份额,1997年上海

宝洁并购总结与启示

宝洁并购总结与启示 从1837年成立至今,宝洁走过了170年的光辉历史,历经风雨而不倒,从一家生产肥皂和蜡烛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的全球日用消费品生产巨头。其中,并购在宝洁的成长过程中午无疑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宝洁的成功经验能够给中国的企业带来许多启示。 (一)“不放过一个知名的品牌” 宝洁对品牌的的管理是相当的成功的,它一直奉行着“不放过一个品牌的”的策略。不过,这里所说的“品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品牌,而是指那些具有强大客户群和认知度的品牌。宝洁所拥有的约300和品牌大部分都是通过并购得来的,其中许多现在都已成为宝洁的宠儿。在其并购之路中,宝洁对于并购对象的认知是非常独到和精准的。近几年来,宝洁公司的并购接连突破历史并购金额纪录。但是,宝洁并不像许多其他企业那样,以较便宜的价格收购某些运作较差企业,而是直接收购相对成熟的名牌企业。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早见成效,而且还有其他许多好处:首先,可以省时省力地扩充市场占有份额,不费一兵一卒就消除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成为行业领头企业。这位宝洁全球化策略提供了平台,例如,宝洁通过收购德国威娜,一举占领了德国洗发护发市场。其次,名牌企业的品牌知名度高,拥有众多的忠实消费者,收购名牌企业可以更好的扩大品牌知名度。再次,名牌企业管理水平一般都较高,不用母公司重新组织、派进管理层,避免了企业文化上的正面冲突,也保留了原有企业的原班人马和管理方式,“嫁接”成活率更高。 但是,任何品牌只有在有效地管理下才能凸显其优秀的一面,任何产品也只有在通畅的分销渠道中才能与顾客见面。宝洁正是将自己的优势赋予这些知名品牌以新的生命,从玉兰油到爱慕斯,让它们在市场上重放光彩,熠熠生辉。宝洁就像一个翻新工厂,对每一个并购的品牌进行抛光、打磨、上色,以焕然一新的形象再现市场,从而获得成功。独特的品牌管理和营销能力正是宝洁的优势所在,成为许多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的公司学习的榜样。(二)优势互补,节约成本 在宝洁的并购之路中,有一种并购动因就是自同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市场那个只能开扩张,并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这不但是强强联手的结果,同样是优势互补的结果。宝洁的强项在于女用护发和护肤产品,而吉列的优势则在男用护理产品。两家公司拥有相似的文化,在品牌、创新、规模和销售等方面可以实行优势互补。而且,据宝洁估计,与吉列的合并带来的规模效益和内部重组,能让公司节省约150亿美元的成本,因此这是一项门当户对的交易。 宝洁对吉列的并购很好的证明了企业单凭自己产品的增长已不能满足需要,为了降低成本,对相关领域新业务的拓展已势在必行。对竞争对手进行横向水平式并购有助于公司实现规模经济,降低营运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获取高新技术,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价竞争力。(三)全球化战略 宝洁在欧洲、拉丁美洲、北非、中东及亚洲地区都有据点。并购是为宝洁全球扩张的目的服务的。每进入一个市场前,宝洁都会先通过调查市场来了解消费者及渠道,然后通过并购知名品牌,或者跟当地制造商形成合伙关系取得资产,并借此接近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有时候,宝洁也会以持有少数股份开始,但后来必定会运用管制,通常也会预设条款,使公司日后能收购全部或多数股份。 一般来书,宝洁全球化通过收购进入新业务来积极扩展到全球新市场中的方式实现的。在决定并购一个品牌之前,宝洁会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该企业的文化是否与宝洁冲突,该企业的技术水平是否达到了国际标准,等等。但进入市场必定会与当地强势品牌进行激烈的市场争夺,这使得进入者面临严峻的考验。宝洁的经验就在满足当地消费者特定需求和享有地区规模优势之间寻找平衡点,计从产品到企业组织都要本土化。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宝洁在通过并购进入日本市场时并不顺利。调查经过了解日本消费者对洗

敌意收购吉列公司案例分析

编者按:作者详细分析了发生在敌意收购盛行的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案例。介绍了目标公司采取的包括业务整合、设置反收购措施、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寻求法律保护、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反收购措施,有助于了解美国这一时期并购活动的情况。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兴起一次大的并购浪潮,其主要特征是大量的杠杆收购(LBO)和敌意收购,史称美国第四次并购浪潮。在此期间,更具体地说在1986年11月至1988年10月的两年间,美国吉列公司经历了分别来自佩雷尔曼-雷夫隆公司和康尼斯顿公司两个敌意收购方的三次收购攻势,吉列公司采取包括业务整合、设置反收购措施、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寻求法律保护、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反收购措施,成功地抵御了这些敌意收购,维持了主营业务的持续发展,并在接下来的经营中创造了高于市场预期的业绩。在这四次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中,美国政府、司法机关、经济学者、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等各种市场主体的立场与观点各不相同。通过这一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这一时期并购活动的情况,以及它给美国的公司并购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吉列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1901年,吉列与威廉?尼科尔森在缅因州注册了美国安全剃须刀公司;1904年,吉列获得了美国专利,并筹集到足以扩大生产的资金;到了1917年,吉列在特拉华州的公司成立,它每年销售100万把剃须刀和1。15亿个刀片。1917—1945年间,美国先后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刺激了吉列剃须刀和刀片的市场需求,战争成为空前的促销和宣传手段。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吉列施行多元化发展与跨国经营相结合的战略,积极进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的的并购活动,并成为一家国际化、多元化、面向顾客的大型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设有分支机构与工厂。吉列的国际业务量占公司全部业务量的比例从1965年的32%,上升到1978年的50%,到了1993年,这一比例已达70%。多年来,吉列产品在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市场一直处于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1990年,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传感器(Sensor)剃须刀;1992年4月,它已经占领了非一次性剃须刀市场43%的份额,每年带动售出10亿个刀片;到了1994年底,吉列借助这一产品已占据了剃须刀和刀片市场67%的份额。目前,吉列形成了5大盈利中心:博朗小家电、文具、传统清洁用品(如除臭剂、洗发水)、牙刷以及剃须刀和刀片。 吉列公司推崇稳健型的经营模式,强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公司股东的重要性。由于在主营业务的选择上以现金流充裕、产品具有重复性消费的特点(剃须刀及刀片、牙刷、电池),所以吉列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现金流,并定期发放固定数额的股息,从而在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群体中树立起稳健经营、保障分红的良好形象。同时吉列在世界范围内培育起一个高效的营销体系,并拥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吉列在二级市场上一直是追求长期投资回报的中小股民所追捧的对象,其收益表现一直优于代表美国市场平均水平的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 1982—2004年间总体业绩优良,公司在1986年、1991年、1995年以及1998 年四次股票拆细后,平均股价依然保持在40美元上下,这表明在此期间公司股价是一路上扬的。在此期间,公司分红的水平亦相对稳定。表1是公司1982—2003年每股分红的情况。 表1 吉列公司1982—2003年每股分红水平表(单位:美元)

吉列营销策划案

吉列(Gillette)公司简介总部设于波士顿的吉列(Gillette)公司成立于1901年,目前有雇员3万人,主要生产剃须产品、电池和口腔清洁卫生产品。提到“吉列”,人们就会想到世界上最好的剃具。“掌握全世界男人的胡子”的吉列剃刀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高达90%,全球市场的份额竟达到70%以上市场环境分析 一、市场现状 (一)男士护肤品市场现状分析 虽说男人的内涵远重于外表,但重视外表更是内在修养的体现。有形象、有内涵,才是真正的男人。男士需要的是粗旷的气质,而不是粗糙的肌肤。有品位男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面子”,更要为自己的“面子”负责,肌肤护理也不再是女性的专利。“士为悦己者容”的时代已然到来。中国拥有庞大的男性消费市场,随着中国男性对自身外表要求的提高,男士化妆市场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已引起化妆品厂家的密切注意。 (二)洁吉列宝男士护肤品的市场现状分析 几十年来,宝洁公司一直以玉兰油护肤霜这样的产品来吸引女士,但女性护理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竞争一直很激烈。所以宝洁也赶

但在宝洁之前已潮流之风进军男性市场推出吉列系列的男士护肤品。.有很多品牌率先进入男性市场,与欧莱雅、妮维雅等相比,宝洁在男士理容业务上的发力略显迟缓。尤其很多男士对护肤信息不了解,更不懂如何护肤,并且大部分男士消费者不会像女士一样主动去寻求护肤信息。怎样向他们去介绍我们的产品,成为宝洁公司面临的挑战 二外部环境 (一)经济环境分析 居民收入逐步增长----2009年以来,秦皇岛市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794元,同比增长了13.4%,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6.0%;人均消费性支出5247元, 同比增长4.9%,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7.2%;农民人均纯 收入5068元,增长13.1%。 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由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从经济实用逐渐向健康安全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年份达到41%,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17.93%,需求继续增长,2005一2010年,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仍将保持年均13%的增长率。 (二)自然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处于污染的环境中,我们的肌肤损伤可想而知。长期从事美容研究的医师杨女士告诉记者,暴露在外的皮肤与污染的空气接触之后,会对皮肤的正常生理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皮肤就会发生病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