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健康促進的意義

傳統上,醫學和健康科學對於健康的維護,著重於「疾病」問題的預防與診療。絕大多數的民眾將自己健康的控制權交於醫師的手中。第一次公共衛生革命的確成功的把國民健康型態整個改變過來,利用發明的特效藥和疫苗,以打針、吃藥及外科手術的方式,有效的控制過去疾病、死亡的主因--傳染病。

近年來,要繼續用打針、吃藥及外科手術的方式來改善健康情形的功效就不再有那麼大,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癌症、事故傷害,以及環境污染、毒物氾濫、生活壓力、治安惡化等健康危險因子,就無法再用這些臨床醫學的方法來解決。在過去五十多年來,流行病學家已經幫我們找出主要的死因,在物理環境中的致病因子,如:放射線、有害化學物質,致癌物質;而在社會環境中的致病因子則為菸、酒的使用,不均衡的飲食,和缺乏運動,這些社會因子可視為生活型態的致病因,因而開始從治療疾病轉向預防疾病的策略,而積極推展建立國民健康的生活型態。

改善環境和個人的生活型態是防止疾病發生和死亡的最有效方法。同時將健康促進從疾病的預防分開,並給予相等的地位,把健康促進定義為生活型態的改變,而疾病預防則定義為保護健康不受環境因素的侵害。

健康促進的好處

在工作場所推行勞工健康促進,除可促進員工健康體能外,對雇主也帶來很好的效益,包括:降低醫療費用、減少病假日數;提高員工士氣、生產力、工作動機與工作表現;改善員工生理、心理功能;增加員工間或勞資雙方的互動及溝通機會;改善勞資關係,勞工感覺到雇主的關心,有助於增加對資方的凝聚力。

健康促進活動內容

健康促進的內容包括:衛生教育活動、員工協助計畫、健康體能、健康飲食、職業衛生與安全、疾病篩檢及健康諮詢等。在過去20年間,國外產業界開始提倡在工作場所推動各種健康促進活動,常見的活動包括:戒菸、壓力調適與管理、體適能推廣、健康風險評估、下背痛預防和照護、營養教育、體重控制、工作意外預防、血壓、血糖、膽固醇等篩檢活動,其他還有協助員工解決情緒問題的方案。

在職場如何推動健康促進活動

健康促進、職業衛生與安全、人力資源管理與永續發展是健康職場需具備的四大元素。歐美、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亦自1970年起即逐漸重視職場員工健康促進之推動,相關做法包括健康風險評估、戒菸介入輔導、壓力調適、體適能活動、營養諮詢等。從以往被動式減少職業疾病的發生,到積極推動「健康職場」以提升員工的健康。提供員工更有效之衛教、諮詢外,並期望透過員工參與,配合職場作業模式、組織文化,發展出具有職場特色的健康促進議題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 为了有计划地开展2010年度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落实《2010年度淮安市健康教育工作要点》,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的要求,结合我区近几年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指标 (一)、按照《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本地区的专业工作。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地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围绕重大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当地居民健康素质的持续提高。 1、按照“纲要”的要求制订2010年度工作计划,并对辖区有关单位及重点人群进行督导评估。 2、健全覆盖全区90%以上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网络,呼吁、敦促有关单位为健康教育工作添臵必要的服务设施。 3、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重点做好防治性病、艾滋病、结核、乙肝等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4、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为农民送医药、送知识;加强农村流动人口和乡镇企业工人就业前健康教育培训;至2010年底,按照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的要求,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80%;农村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高于70%,积极参与以市为单位组织开展农民健康素质评估。 5、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大力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并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至2010年底,按照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的要求,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70 %以上。 6、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即:按照纲要的要求开展学校、医院、工矿企业及公共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至2010年底,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70%、60%;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0% ;新职工、女工、接毒接尘工人的岗前、岗位安全与健康培训率达到100%;2010年底,大型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 7、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人群主要指妇幼和老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促进生殖健康的全面发展。加强城乡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是提高居民群众知识,健康行为形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2017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任务,加大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区居民 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制定2017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工作计划。 一、任务目标 (一)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健康教育服务规范》提出的具体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各责任科室要抓好辖区各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确保各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紧紧围绕2017年我县卫生工作重点和各种卫生宣传日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疾病防治、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活动,全年宣传活动不少于12次。 (三)抓好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工作。认真搞好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确保目标人群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有明显提高。 (四)加强机关单位、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重点加强辖区中小学、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切实做好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 第2 页共5 页

"世界无烟日"、"爱牙日"、"糖尿病宣传日"、 "高血压防治宣传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制作、发放防治宣传材料,有针对性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加强高血压、心脏病、肿瘤、糖尿病、精神卫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健康络信息化建设,促进健康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指导,开展好居民健康教育讲座,每个社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次。定期向社区居民宣传卫生、健康、长寿知识,力争使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度提高。 (三)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指导中小学校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指导学校按《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进行评价。 (四)广泛开展控烟宣传工作继续,在公共场所、学校、机关单位和本院开展"创无烟环境"活动,让人们进一步了解烟草危害,自觉拚 弃吸烟行为,巩固我院控烟成果。 (五)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以老年人、妇女、青少年三种人群为重点,广泛开展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定期免费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和提供健康咨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妇女病体检,为她们提供优质服务,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做好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配合学校组

亚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最新资料推荐------------------------------------------------------ 亚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510650 通过对亚健康现状及研究进展的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为人们的健康人生指明一条健康生活之路。 本文从亚健康概念、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对亚健康研究发展趋势做了总结,为亚健康研究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发病因素诊断标准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ub-health Abstract: To improve human cognition of sub-health condition and point out a healthy road to human healthy lif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dition and progress of sub-health. The article sum up the concept of sub-health, etiological factor, epidemiology, diagnostic code and other sides, summarize the tendency of sub-health and provide theoretically foundation for researchers. Keywords: sub-health condition, epidemiology, etiological factor, diagnostic code 亚健康一词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提出之后,很多学者致力于它的研究。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而且亚健康人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全世界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在问卷调查和体 1 / 3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习题答案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习题答案 3. 220,(1)(1),4,(,),0.5940, x y x y e e c F x y --<<+∞?--==? ? 其它 . 4. 2012.4(2),()0,X x x x f x ≤≤?-=??,其它201 2.4(34),()0,Y y y y y f y ≤≤?-+=? ? 其它. 5. ???=,0,4),(y x f ,),(其它G y x ∈???+=,0,48)(x x f X ,05.0其它<≤-x ?? ?-=, 0,22)(y y f Y 其它10<≤y . 6. (1) (|)(1),0,1,;,m m n m n P Y m X n C p p n m n -===-=≤否则(|)0P Y m X n ===; (2)(,)(1)/!,0,1,;,m m n m n n P Y m X n C p p e n n m n λλ--===-=≤否则(|)0P Y m X n ===. 7. 10. ⑴0y ≥时|0 ,(|)0 0,x X Y x e f x y x -≥?=?

11. ⑴放回抽样 ⑵ 不放回抽样 X 的条件分布律与上相同,再结合联合分布律可以看出: 放回抽样时独立,不放回抽样时不独立。 12. 1c = ; 当10x -<<时,|1/2,||(|)0, Y X x y x f y x -<-?=? ? 其它 ; 当| |1y <时,|1/(1||),1|| (|)0,X Y y x y f x y --<<-?=? ? 其它 . 13. ⑴ (2|2)5/16,(3|0)1/5P X Y P Y X ====== ; ⑶ ⑷ . ;0.375 . 16. ? ? ?<≥-=--00 ,0,)1()(6/3/z z e e z f z z Z . 17. ⑴(2)30 3!,()00,t T t t e f t t ->?=?≤? ;⑵(3)50()00,t T t t e f t t ->?=?≤?.

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实施方案图文稿

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实施 方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 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局职工健康水平,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东丽区环保局健康促进机关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国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创建健康促进机关的组织机构,并制定有利于单位职工健康的相关制度。 (二)创建无烟单位(方案见附件)。全局所有办公室、会议室、食堂、楼道等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吸烟。 (三)组织开展创建健康促进机关的相关文体活动。(四)积极改善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努力达到标准要求。 (五)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职工对健康促进机关的知晓率达90%以上。 三、时间安排 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启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局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启动大会。 第二阶段:全面达标。制定我局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组织实施并监督指导,全面推进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第三阶段:效果评价。对照标准自查提高,完善创建工作的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健康促进机关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并提交评估资料,迎接验收。 四、组织机构 我局成立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我局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协调安排及日常监督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五、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体制机制、领导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政策。 1、把我局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健康促进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健康的工作实施方案。 2、给予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经费保证,并规范管理。 (二)营造社会氛围,广泛舆论宣传,提高对健康促进县(区)的认知。 要加大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局职工对健康促进机关理念和策略的认识,从而提升职工及家人健康素养水平。 (三)健康促进重点工作。 1、动员全局职工参与创建活动。负责组织督导考核“健康促进机关”各项指标的落实和健康促进机关创建材料的审核上报。

DIN 6700-1-2001铁道车辆及部件的焊接—第1部分:基本概念、基本规定

德国标准2001年3月 所协会(DIN)的同意。该标准由柏林Beuth出版社公司独家出售。

DIN 6700-1:2001-05 1 应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铁道车辆和车辆部件生产和维护时金属材料的焊接。它就焊接工作的一般概念和基本原则做了规定。 该标准不适用于以下的铁道车辆组件或部件: -压力罐。 这里适用的规定有:压力罐条例(DruckbehV)、压力罐技术规定(TRB)以及DIN EN 286标准系列。 -运输危险品用的容器。 这里适用的规定有:含国际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规程的规定(RID)在内的铁路危险货物条例(GGVE)和罐车技术规定(TRT)。 -非危险货物的装卸采用压力方式,运输这种非危险物品所使用的装载容器。 这里适用的规定有:压力罐条例(DruckbehV)、压力罐技术规定(TRB)以及AD标准。 -蒸汽锅炉。 这里适用的规定有:蒸汽锅炉条例(DampfkV)、压力罐技术规定(TRB)以及AD 标准。 2 标准的引用 该标准包括其它指明日期或不指明日期的出版物的规定。正文中凡是引用了参见标准的地方都列出了相关的出版物。指明了日期时,则该出版物在此之后的种种修改或者修正只有通过修订或者修正补充之后方才成为该标准的组成部分。未指明日期则是指相关出版物的最新版本。 DIN 6700-2,铁道车辆和车辆部件的焊接-第2部分:部件类型、焊接企业的资格、一致性评定。 DIN 6700-3,铁道车辆和车辆部件的焊接-第3部分:设计规定(值)。 DIN 6700-4,铁道车辆和车辆部件的焊接-第4部分:操作规范。 DIN 6700-5,铁道车辆和车辆部件的焊接-第5部分:质量保证。 DIN 6700-6,铁道车辆和车辆部件的焊接-第6部分:材料、焊接添加剂、焊接方法和焊接技术设计资料。 DIN 8528-1,可焊接性、金属材料、概念。 DIN 25003,铁道车辆系统技术;概述、命名、定义。 DIN EN 287-1,焊工试验、熔焊-第1部分:钢。 DIN EN 287-2,焊工的审核,熔焊-第2部分:铝和铝合金。 DIN EN 288-1,试验和金属材料焊接方法的认可-第1部分:适用于熔焊的一般规则。 DIN EN 719,焊接管理-任务和责任。 DIN EN 729-2,焊接技术的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焊-第2部分:整个质量要求。 DIN EN 1418,焊接人员:金属材料的全机械自动焊接操作人员的审核。 DIN EN 10204,金属产品;试验证明书的种类。 DIN EN 25817,钢材的电弧焊连接-评价组的非规律性判据。 DIN EN 30042,铝以及其适合焊接连接部位的电弧焊连接-评价组的非规律判据。 DIN EN 45014,适用于供应方一致性声明的一般规定。 DIN EN ISO 4063,焊接,和使用的工序-工序明细和顺序编号(ISO 4063:1998);德文版EN ISO 4063:2000

工作场所的健康保护及促进

工作场所的健康保护及促进 前言 工作人力是生产单位最要紧的部分,如果其健康受损迟早将损及生产力。雇主办理健康促进计划,可使员工疾病及失能减少,避免生产力的损失,并改善员工的健康及士气,及节制雇主健康保险费用增加。 透过政府法规规定,雇主要对工作环境安全及职业伤病之治疗复健及赔偿负责。 健康保护、促进计划不仅涵盖员工还应推及其家人。1987年,WHO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专家委员会Dr. Lu Rushan一再强调:员工健康促进是职业健康服务之必要部分。 为甚么在工作场所施行? 工作场所是员工聚集及终日所待之地,是最方便可以找到他们的地方。 员工间友情及分享相似的兴趣和关心会形成同侪压力,使工人参加且持续于健康促进计划。大部分员工会一直待在相同的公司──能持续参与健康促进计划并获利。.N7F 健康促进计划有用吗? 如同疫苗控制某些传染病,职业健康安全计划确能降低职业伤病的严重性和发生频率。

早期侦测适当治疗可以减轻疾病程度和次数,并减少死亡率这是众所所知的事。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型态和成功的克服精神上的重压,可以改善健康和工作能力并达成WHO定义之健康。 仍然有一些人很质疑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的价值,这可能是因为设计良好和控制变因的研究仍然缺乏,尤其大部分的预防计划都需要较长时间来显现其效果。然而在1993年健康计划报告中,Freis 等人(Health Project report, Freis et al., 1993)指出有越来越多的文献证实,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在减少健康照顾费用上确有效用。 Pelletier (1991),收集了24个发表在1980至1990年间的综合性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所有的计划都达成了工人健康改善,降低缺席率和失能,增加生产力;在各方面均显现正面效果。两年之后,Pelletier又回顾了1991至1993年间的24篇计划,其中23篇再次显示了正面的效果。虽然想拥有证据以肯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计划是众所期待的,但事实是下决定开始这样的计划,往往并非一定要有这样的证据不可。多数的计划大多只是基于相信预防真的有效,而这点也广为大家所接受。 综合计划的架构 要有清楚的目标:主管所支持,员工所接受。 最高阶主管的背书,劳动部门的介入,和持续分派足够资源以达成目标。 有效的跨部门合作协调,成立劳资双方委员会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 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教育为目的的所进行的系类活动及其过程。 2、健康教育的工作原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行为来促进健康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 学科。其原理是运用社会学和流行病学方法诊断社区或人群的健康问题,找出健康教育的“靶”问题。并以提高科学认知为基础、以树立正确态度为关键、以掌握保健技能为支持、以改变行为为目标进行工作。 3、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指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 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4、健康促进的五个工作领域(健康促进的功能): (1)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 (2)促进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3)促进提高个人和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 (4)促进建设和保护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 (5)促进发展社区能力 5、知信行模式(KABP):知识—信念态度—健康行为—健康知识 知:认知,这里主要指人们对卫生保健知识和卫生服务信息的知晓和理解 信:指人们对事物、信息、知识、思想、理念的信念和态度。这里主要指对健康信息的相信,对健康价值的态度 行:即行为。这里主要指健康知识和健康信念的动力下,以及在环境的影响或限定下产生的行为。健康行为又能产生和传递健康知识。 这一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的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如:吸烟知道吸烟的危害—相信有戒烟的能力—采取行动 6、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主 要通过语言来完成,也可通过非语言方式。 7、大众传播:指职业性的信息传播机构使用电子和印刷技术通过广播、电话、网络、报纸、 期刊、书籍等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8、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 或职能,公共关系有三个本质特征,一:是一种“公众”关系,二:是一种传播活动,三:具有管理职能。 9、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基础 (2)以社会效益为依据 (3)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 (4)以不断创新为灵魂 10、参与式培训:是一种让每个受培训对象都投入到群体活动之中,与其他成员合作学 习的培训方法。

(完整word版)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症状、体征、社会行为的概念。 3.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4. 熟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5. 了解疾病谱的变化。 二、知识点纲要 (一)健康与疾病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病理变化,简称病变,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其中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也可出现几种不同的病理变化。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社会行为是指人际交往、劳动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疾病一旦发生,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动态势。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三状态。此时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自觉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如衰老、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携带者等。 (二)疾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1. 疾病发生的原因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是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 (1)外界因素: 1)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临床上称之为感染性疾病)。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概述 (一)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工作场所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从事职业活动的地方。 广义的工作场所按行业分为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科研等; 狭义的工作场所是指职业人群从事劳动生产活动的地方,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 指通过提供知识、技能、服务,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它的本质是行为改变。 国内外的卫生学家还深刻认识到保护职业人群健康的关键,不在于治疗有病的人,而在于治疗有病的作业场所,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与工作场所健康教育的概念相同。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 指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学手段干预工作场所对健康有害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它包含了企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组织,职工的健康教育、积极参与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环境,以及加强卫生服务等。 通过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期改善作业条件、增进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病伤及缺勤率,从而达到促进职工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其本质是行为和环境的双重改变。 (二)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已成为职业医学的重要内涵。据WHO资料,目前世界上就业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50%,而就业年龄段为20~60岁,可见职业人群是人类社会最富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宝贵资源,他们的文化技术素养、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状态,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进步,影响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 健康的工作场所是一个员工们相互协作,为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良好达到一致认同的地方。 这个场所应该为所有员工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组织环境方面的服务,以保护和促进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企业、单位开展健康促进,将会为员工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并享有必要的卫生保健服务,指导员工增强自信,减少压力,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应对不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使之利于促进自身、家庭及社会的健康。 二、健康教育内容 (一)职业卫生知识与防护技能教育 职业卫生知识与防护技能范围很广,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不仅包括各种有害因素的特点和对健康危害的特点,还应包括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及如何改造环境和改善劳动条件等内容。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消除职业紧张,预防身心疾病 引起精神紧张或精神疲劳的职业和工作主要有: 长期从事简单重复的作业、长期与家庭、社会隔离的工作、上班时间经常变动的工作、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与答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题 与答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岐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 1、“完好健康的人应该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和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 此种健康是指() A.躯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社会 2、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全体人群 B、健康人群 C、亚健康人群 D、病人 3、“有人爱吸烟但又害怕得肺癌”是属于何种类型的动机冲突 ()A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4、机关干部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 A、日常健康行为 B、预警行为 C、保健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 5、心理评估的最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交谈法 C、测验法 D、个案研究法 6、“你今天感觉应该好多了吧”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A、封闭型 B、开放型 C、倾向型 D、试探型 7、安全饮水普及率是() A、健康行为测量指标 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 C、社会经济测量指标 D、健康结果测量指标 8、根据PRECEDE-PROCEED模式,行为和环境诊断中的环境因素是 () A、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环境 B、物理、化学、生物和经济环境 C、 物理、化学、社会和经济环境D、物理、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 9.以下有关目标人群的说法,哪一项是对的() A、希望其实施所建议行为一级目标人群 B、对一级目标人群有一定影 响的人群为二级目标人群C、对计划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群为二级目标人群D、行为及策略者为三级目标人群 10、为了了解健康促进规划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而进行的评价是()

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 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局职工健康水平,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东丽区环保局健康促进机关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职工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全国健康促进机关标准。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健全创建健康促进机关的组织机构,并制定有利于单位职工健康的相关制度。 (二)创建无烟单位(方案见附件)。全局所有办公室、会议室、食堂、楼道等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吸烟。 (三)组织开展创建健康促进机关的相关文体活动。(四)积极改善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努力达到标准要求。 (五)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职工对健康促进机关的知晓率达90%以上。 三、时间安排 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启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局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启动大会。 第二阶段:全面达标。制定我局创建工作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组织实施并监督指导,全面推进健康促进机关建设。 第三阶段:效果评价。对照标准自查提高,完善创建工作的相关资料整理归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健康促进机关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并提交评估资料,迎接验收。 四、组织机构 我局成立创建健康促进机关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我局健康促进工作的整体协调安排及日常监督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五、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体制机制、领导协调机制,制定相关政策。 1、把我局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健康促进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促进健康的工作实施方案。 2、给予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经费保证,并规范管理。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重点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卫生宣传】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其受传对象比较广泛,不注重反馈信息和效果,往往带有“过分渲染”的色彩,常以生物医学模式的观念看问题。 【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 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健康行为】指人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 【预警行为】健康促进行为之一,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的事件的预防性行为并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行为。 【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进攻性、雄心勃勃、竞争性强、一心想到工作、缺乏耐心、时间紧迫感强 等,其核心行为表现为不耐烦和敌意。一般A型行为的冠心病发生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比非A型行 为者高2~4倍。 【自我效能】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对行为的形成、改变至关重要。所谓自我效能是一种信念,即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环境中恰当而有效地实施行为。 【创新扩散】指一项新事物(新思想、新工具、新发明或新产品)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在整个社区或某个人群中扩散,逐渐成为社区成员或该人群成员所了解与采用的过程。 【健康传播】指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国际上: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态度 和行为的改变,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个社区或国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为目的的行为。) 【大众传播】指职业性传播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书籍、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传播社会信息的过程。 【组织传播】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健康教育诊断】指在面对人群的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得 情况的过程,从而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健康教育市场】是医疗卫生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分支,是有关人的健康相关行为的健康需求和供给市场,由具有健康服务需求和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社区居民)构成。 【学校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社区内的所有成员的共同奋斗,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健康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让家庭和 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以促进学生健康。学校健康促进的对象不仅包括中小学生,还应包括学龄前儿童以及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对己、对人、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的行为。 【社区健康促进】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群生活质量和文明、健康素质的所有社会活动过程。 【健康教育培训】是健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负有健康教育责任的人员进行专门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过程。 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一种活动。 【社会营销】将新的思想和理念介绍、传播给对象人群,并提高对象人群中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率。不仅关注个人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而且使人们完全参与并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的过程,是能够提出新的社会问题解决方 法的过程。 【核心家庭】指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也包括无子女夫妇家庭和养父母及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最主要的家庭类型。 二、简答题 1、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健康教育任务:(P2)致力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帮助病人更好地治疗和康复,帮助普通人群积极增进健康水平。 健康促进任务:(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决策者观念的转变,促使其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5、怎样预防亚健康

三、《怎样预防亚健康》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能自觉地参与,科学地制定健康处方,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运动技能:掌握有关健康和亚康的基本知识,认识“亚健康”状态,了解“亚健康”的危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参加户外健身活动。 3.身体健康:通过学习,掌握预防和改变亚健康方法,懂得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营养均衡,及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4.心理健康: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各种压力,改善情绪状态。 5.社会适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习重点: 预防亚健康,改变“亚健康”状态。 三、学习难点: 科学地制定健康处方。 四、学习内容: (一)、远离亚健康 通过提问引出主题。(提问:什么是健康?)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阐述) 1.健康的概念:健康指的是生理(身体)健康、心理(精神)健康、社会健康(人际关系正常)和道德健康。 2.亚健康状态概念: 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 3.亚健康状态的24种症状: 浑身无力、容易疲劳、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 4.亚健康的危害: 会使人在身体上产生失眠、乏力、疲倦、气短、汗虚、心悸、性机能减退等方面不适,在心理上使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对什么事都提不起来兴趣,在情感方面会产生冷淡、无助、孤独感、空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三、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1.心理素质“亚健康” 学习上的焦虑: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把成绩不好完全归于客观原因;学习压力过大,紧张不安,考试不能很好地发挥,出现情绪不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心烦 意乱,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退步等症状;有的学生心理焦虑不安,上课时

2019年健康促进机关工作计划范本

【篇一】 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的动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抓紧抓实的工作内容。为扎实开展好我局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全县卫生县城建设,特制定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卫 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促进社会对健康的广泛支持,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条件。 二、任务 按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各项宣传,特别要围绕“世界卫生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无烟日”等各种卫生日开展好主题宣传活动。在局内干部职工中,开展好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积极参与全县性的“阳光周末健康xx”等全民性活动。 三、措施 1、成立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局健康教育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2、充分发挥网站宣传作用,在本局自办网站中开辟栏目;宣传好《重庆市卫生城区(城市、县城)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及全县各级各部门落实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市级卫生县城创建、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宣传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成功做法、典型事列、先进人物;加强舆论监督力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全县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开展日常活动,加强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对相关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阳光周末健康xx”、“世界卫生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无烟日”等健康向上的活动,激发他们参与创建市级卫生县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二】 20xx年,我局健康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我县城区健康教育“三提高一降低”,既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降低疾病发生率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标准,特制定我局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机械安全_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_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GB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GB/T15706.1-2007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Safety of machinery-Basic concepts,general principles for design-Part1:Basic terminology, methodology 目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设计机械时需要考虑的危险 5 减小风险的策略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机器的图解表示 用于GB/T 15706的专用术语和表述的英中文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 GB/T 15706《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由两部分组成: ——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 ——第2部分:技术原则。 本部分为GB/T 15706的第l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2100-1:2003《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和方法》(英文版),并按照我国标准的编写规则GB/T 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部分与ISO12100-1:2003的不同为:将标准正文后面的英法德三种文字对照的索引改为英中两种文字对照的索引。 本部分代替GB/T 15706.1-1995《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0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南京食品包装机械研究所、吉林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总公司、中联认证中心、广东金方圆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聂北刚、李勤、王学智、居荣华、肖建民、宁燕、王国扣、隰永才、张晓飞、富锐、程红兵、孟宪卫、赵茂程。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706.1-1995。 引言 GB/T 15706的首要目的是为设计者提供总体框架和指南,使其能够设计出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具备安全性的机器。同时亦为标准制定者提供标准制定的策略。 机械安全的概念是指在风险已经被充分减小的机器的寿命周期内,机器执行其预定功能的能力。 本部分是机械安全系列标准的基础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为: ——A类标准(基础安全标准),给出适用于所有机械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一般特征。 ——B类标准(通用安全标准),涉及机械的一种安全特征或使用范围较宽的一类安全防护装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培训内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培训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人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了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3、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及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4、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 5、促进健康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7、体重指数:即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

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8、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和集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9、医院健康教育(广义、狭义):1、广义的医院健康教育: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医院员工、社区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2、狭义的医院健康教育:以病人为中心,针对到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的健康教育。又称为临床健康教育,或患者健康教育。 10、患者教育程序:是护理程序组成部分,是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活动过程。它是遵循健康教育计划实际、实施和评价的原则实施患者教育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患者教育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的一个标志。 二、选择题 1.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 B A.环境保护 B.社会动员 C.健康教育 D.疾病控制 E.学校卫生

什么是亚健康有哪些临床表现

什么是亚健康有哪些临床表现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那么你对亚健康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什么是亚健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我国很多学者都提出过亚健康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其中陈国元、陈青山、刘保延、陶茂萱等学者提出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从中医的角度对亚健康的概念、常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进行了明确描述,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包括:①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②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③微生态失衡状态;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

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亚健康的分类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以下几类:①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②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③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上述3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临床上,上述3种亚健康表现常常相兼出现。 亚健康的鉴别诊断有些学者认为,亚健康与国外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回事,都是对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躯体心理症状的研究,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 美国是最早开展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研究的国家。1998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正式命名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并确定了定义。1994年,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组(由美国牵头,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研究者共同组成)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 慢性疲劳综合征定义:临床评定的、不能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