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劲松-0919-吉林省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5新

王劲松-0919-吉林省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5新

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一、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意义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来提供、旨在保障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所需要的最基本社会条件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和结果状态,其含义就是全体公民不论地域、民族、性别、收入及身份差异如何,都能获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果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其强调的是机会均等、资源共享和制度统一的概念,并不意味着人人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承认地区、城乡、人群存在合理差别的前提下,保障所有居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底线均等”,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并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十一五”以来,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国民教育体系比较完备;基本医疗保障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始建立;城乡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时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和基本发展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七个领域2。

1其中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与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第二,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底线”,由政府负最终责任;第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保障能力的提高,其范围应逐步扩大,标准应不断调整。

2有关研究将基本公共服务划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底线生存服务,包括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二是基本发展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政等社会事业中的公益性领域;三是基本环境服务,包括公共交通、公共通信、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四是基本安全服务,包括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平衡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社会公平的尊重和保障。由政府的权威和财政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尊重和保护这些基本权利,实现机会均等或起点意义上的公平。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弥补市场失灵,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统一市场,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二、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国民教育体系比较完备;基本医疗保障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始建立;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文化站,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失业、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和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坚实基础

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条件。2010年,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02.4亿元,比上年增加115.3亿元,增长23.7%。全省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06亿元,比上年增加228.8亿元,增长23.4%。县级财政实力得到提升。全省县(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70.4亿元,比上年增加33.5亿元,增长24.4%。地方级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市)达到13个,比上年增加5个。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县(市)达到9个,比上年增加4个。

近年来,我省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已达到1787亿元,是2005年的2.8倍。我省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从2007年开始,已连续5年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教育、科技、“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年,筹措拨付资金20.8亿元,用于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08年至2010年,累计筹措拨付资金24.3亿元,全部解决了中小学教师工资历史拖欠问题。筹措拨付资金109.2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和提高企业养老、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筹措拨付资金51.6亿元,用于提高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补助标准,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筹措拨付资金72.6亿元,用于“六路安居”和“暖房子”工程。筹措拨付资金31.6亿元,用于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吉林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截止2010年12月末,全省各项社会保险累计覆盖人数已达2873.7万人次,同比增长1.1%。其中,养老保险598.8万人次、失业保险245.3万人次、城镇医疗保险1333.6万人次、工伤保险300.5万人次、生育保险310.5万人次、新农保85万人次。至2011年7月末,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次2988.2万,完成年计划的99.6%,其中新农保试点参保率达到83.6%。新农保三批试点总规模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规模分别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8.3%和85%,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和25个百分点。到年底,各项保险参保总人次达到3000万以上,各项社会保险费征缴293亿元以上。

十二五期间,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和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三年内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3年全面推开,2015年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

障政策,将城市规划区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险范围。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

2009年起,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当地城镇居民上年度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确定3。城乡补助水平的大幅提高,使207万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更有保障。对有残疾、年老、重病等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低保家庭给予重点救助。加大扶贫救灾解困资金投入,妥善解决农村“五保”供养,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和城市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对城乡孤儿、、城镇“三无人员”的救助力度,救助率要达到100%4。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到2015年,实现全省县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

在提高保障性收入方面,吉林省主要采取“三提高三纳入”措施。“三提高”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2011年,吉林省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从1126元提高到1278元,增幅达到1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末期养老金标准要超过2000元以上。提高失业金标准,2011年平均增长124元,平均增幅达到53%左右。提高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从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65%,“十二五”期末报销比例要达到70%。“三纳入”主要是把33.4万名厂办大集体企业职工和16.5万名“五七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把“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把“关破并改”等51万国企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范围。

增加医疗保障的现行做法。

32009年,吉林省城市低保对象人均补助水平由150元提高到170元,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180元。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助水平由2009年的760元提高到880元。

4 2010年,长春市从住房、医疗、教育、司法等8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开展专项救助工作:为330个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每户1至2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对低保家庭子女上大学每人给1万元助学补贴;免费为6040名贫困残疾人配发轮椅,为1000户贫困盲人及双盲人家庭配发无障碍生活用具,为1000户肢体残疾人家庭卫生间进行无障碍改造。新增养老床位给予不低于每张床2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市区集中五保供养标准由2500元提高到35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2500元。稳定全市2万个公益岗位。

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增加政府投入和财政补助,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到2015年,力争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2%。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研究制定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积极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争取医疗保险结算在吉长两市率先实现“一卡式”服务。加快县、乡、村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到2015年,每个县至少有1所达到标准化水平的县级医院,每个行政村都要有卫生室,城市辖区和县级市都要有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到2015年我省农民人均达到每人300元标准,逐步提高住院报销补偿比,基本实现门诊统筹全覆盖。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初步建立起稳定长效的补偿机制和规范高效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建设省级药品交易监管信息化平台和县级药品结算中心。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多种形式,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改革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

(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进公共教育均等化

吉林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确保教育经费增长高于财力增长。2010年,吉林省教育经费投入明显增长,全省预算教育经费支出250.2亿元,比2009年增长15.3%。2010年,吉林省开始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第一期投资1.429亿元,对67所农村初中校舍进行彻底改造;同时,把开展“城乡学校同步教学备课系统”试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探索逐步使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共享城市的优质教学资源。筹措安排资金 8.6亿元,在全52010年12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王儒林省长特别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2012年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省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除全省232万名农村学生学杂费。2010年,长春市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全市各城区共构建了49个“大学区”,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长春市根据其暂住证地址,按就地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确保分配一个公办学位。2010年,全市通过开设“绿色通道”等方式,共安排10470名农民工子女入学。

十二五期间,要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均衡发展。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农村乡(镇)初中理化实验室和微机教学室。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图书装备等项目;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在财政转移支付、学校建设、教师配备等方面向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倾斜。巩固义务教育质量,推广“控辍”经验。实现中小学标准化,增加公立中学,提高教育质量,取消或减少择校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加快普及城乡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力争到2015年50%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标准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园区化办学模式,到2015年,力争建成30所优质特色示范学校,初步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保持合理职普比例,扎实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

(四)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保障水平

从2009年开始,我省启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6。2011年,全面启动实施9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对城乡居民健康、农村地区

6按人群和疾病划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三类服务:一是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

妇女儿童以及特殊人群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按国家要求,吉林省2009至2010两年按行政区划内户籍人口人均每年15元标准安排专项补助经费。其中,中央财政人均补助9元,省级财政人均补助3元,市、县(区)财政人均补助3元。2011年要达到不低于20元标准。2009

年中央和省级财政3.25亿元补助资金已下拨各地。各市(州)和县(市、区)还要配套8310万元。为进一步落实责任,完成项目目标,省卫生厅与各市(州)卫生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妇幼保健体系和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加强省、市、县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重点提高各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设备配置水平。建设省应急指挥中心、省传染病治疗中心、省结核病治疗中心、省康复医疗中心和省健康教育中心。加强全省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加强采供血服务能力建设,支持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做好重点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防治和精神卫生、口腔卫生工作。持续开展健康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项目和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系统管理率。(五)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吉林省加大就业扶持力度,2010年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税收扶持政策和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税收扶持政策,促进了就业,保持了城镇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201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3.8万人,登记失业率

二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为0至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对辖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服务。

三是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3.8%,“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8万人,各项指标好于2009年。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减轻。全省共建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21个,吸纳1600个大学生创业企业879户,带动就业17408人。872名大学生担任村官,近5000名大学生在社区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共有1万名大学生走上见习岗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速度加快,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5.7万人,同比增长

4.8%。

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工作,截至2010年6月末,全省28781人接受了创业培训,培训后成功13803人,带动就业45960人;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6.39亿元,6411名创业者接受扶持,带动就业22402人。到2011年6月末,全省享受职业培训补贴9.41万人,同比增长11.4%;职业介绍补贴7.48万人,同比增长11.1%;社会保险补贴27.22万人,同比下降30.5%;岗位补贴11.3万人,同比增长3.1%;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24万人,同比增长176.9%;小额担保贷款贴息1.42万人,同比增长29.1%;特定政策补助0.37万人,同比增长54.2%;见习补贴1.37万人,同比增长132.2%。就业专项资金支出97465.6万元,同比增长19.7%。

截至2011年7月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1.9万人,完成年计划的83.8%;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7%,低于年计划0.9个百分点;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2.8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8%;小额担保贷款新发放4.7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9%。

今年,确定了24个省直部门牵头组织43项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活动月、宣传周、联动日和第二届中国长春创业就业博览会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累计带动11.8万城乡劳动者就业。下半年,我省将按照就业导向由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就业重点由扶持就业向鼓励创业转变的思路,鼓励和发展创业带动就业,弘扬创业文化,优化创业环境,扩大就业总量,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大学生市场就业、农民工转移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就业和退役人员创业就业。到2011年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55万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万以上,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万个、建立30个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和11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

同时,针对我省职工工资收入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全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会,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立法奠定基础。抓好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的贯彻落实,明年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以上。

十二五时期,就业工作设定了新的目标,如: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就业增长点。加大政府组织和服务力度,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促进充分就业,每年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落实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各项政策,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推动人力资源市场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发展多种灵活就业形式,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完善非正规就业管理。扩大公益岗位规模,到2015年公益岗位规模达到15万个。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从2010年起连续3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省免费培训累计达到400万人。

(六)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和提高服务水平

几年来,我省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省省级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逐年递增,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省文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博物馆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省共有博物馆82家,“十一五”期间新增了46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顺利推进,全省已有45家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433万人次。

投资10亿元建成了10万平方米的长春科技文化综合中心(含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投入5亿多元建设省图书馆新馆(已于今年破土动工);通过资源整合,解决了省群众艺术馆8000多平方米的新馆舍,并投入500万元进行了内部装修。吉歌集团东方大剧院、省吉剧团关东剧院、省民乐团剧场、省京剧院大戏楼等,维修改造后面貌一新。各市(县)的文化基础设施,也得到明显改善。长春市投入1亿余元,新建了长春图书馆铁北分馆和宽城区文化馆;其他分别投

入几千万元至上亿元的延边图书馆、松原市图书馆、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四平战役纪念馆、榆树市文体活动中心等场馆落成,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不断加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文化部“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几年来,国家累计在我省投入3432万元,省、县两财政分别配套投入1529万元和900万元。到2010年底,全省已完成了60个县级支中心和8792个村级服务点建设任务。吉林省分中心自建吉林二人转、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抗联和长白山动植物图片等特色数据库,在全国处于前列。

近3年来,全省文化(艺术)馆站培训了12400多名业余文化骨干,充分发挥了文化(艺术)馆文化阵地的功能和作用。近年来,各地区每年举办各级各类文化活动万余场次,参与群众近千万人次。另外,还有常年坚持举办的艺术精品系列演出、城市热读讲座、广场电影晚会等大型活动,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几年来,我省已建成农村文化大院4800余个,省财政共补助1250万元。农村文化大院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受到欢迎。自2009年起,全省60余个文艺团体奔赴各乡镇、村屯,完成演出近万场。

(七)加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推进公共租赁房发展——是否与你的专题重合?

从2006年开始,我省先后实施了城市棚户区、煤矿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林业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廉租住房建设等“六路安居”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省建设改造总面积1.17亿平方米,总投资1402亿元,使城乡211.5万户、630万人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建立起了多渠道、多层次、覆盖城乡的住房保障体系。其中城市棚户区71.2万户;煤矿棚户区16.9万户;林业棚户区8.4万户;国有工矿区1.22万户;农村泥草房(危房)60.2万户;廉租住房保障53.5万户(实物配租18.5万户,发放租赁补贴35万户);公共租赁住房0.06万户。如果按城镇家庭收入计算,分别有93.5万户低收入和29.3万户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新增城镇保障性住房将达到63万套。

2011年吉林省保障房建设全面提速,在原有"六路安居"基础上,今年还将启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国有垦区危房改造,扩展到"八路安居"。到“十二五”末,全省“8路安居”还将解决和改善106.8万户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并确定了其中“六路安居”的路线图:农村泥草房1年基本完成,煤矿、林业、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垦区危房改造2年基本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年基本完成。

2010年,我省提出把实施“暖房子”工程作为重要民生实事。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全省净增供热能力5580.48万平方米,其中长春市2567万平方米,吉林市1569万平方米,其它市州1444.48万平方米;改造撤并小锅炉811座,改造陈旧管网818公里;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985.06万平方米,推行供热计量改造582.0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年初计划。2011年的改造任务为新增集中供热能力5949万平方米,改造撤并小锅炉房1500座,改造陈旧管网1500公里,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2000万平方米,同步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1000万平方米。

三、吉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吉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距离形成完整制度和达到均等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重点领域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7。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1)养老金缺口严重。随着退休人员的逐年递增,待遇的逐年提高,以及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和老龄社会的加快,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巨大支付压力。(2)五险合一尚待加速。目前,城市的养老、医

7部分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严重短缺, 农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的水平。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教育供给不足,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保障程度低等方面,因教育返贫和因生病返贫的现象层出不穷。

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各险种尚未完全实现合一,不利于现有资源的最佳利用。(3)广覆盖向全覆盖迈进还有一定差距。新农保正在试点过程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亟待规范。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个制度之间还未实现无缝衔接。

2.就业公共服务还有待提高。艰巨的就业工作任务与相对薄弱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对称。总量矛盾、结构性矛盾、特殊群体就业矛盾突出。就业数量高增长与就业质量低水平形成强烈反差。从结构性矛盾上看,市场上出现了“招工难”和“求职难”并存的两难现象。此外,残疾人、下岗“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仍然是就业中的弱势,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帮助。

3.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1)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吉林省作为一个边疆欠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2)在基础教育方各区域之间、重点校与一般校之间无论在基础设施还是在资源配置上仍有较大差异。(3)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县(市)在教育领域“欠帐”较多。需要给予财力困难县(市)以必要的扶持,以维持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基本均衡。

4.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1)财政投入不足。财政投入方向应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目前对卫生事业投入渠道不多,数量不足。有的城市还将国家下发用于医疗卫生均等化的专项转移经费挪为它用。(2)公共卫生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重大传染病防治任务仍然很重,(3)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加重。人民群众到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各级医疗机构的各种人力资源严重短缺,医护人员数量与应服务人群的比例严重失衡。(4)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公立医疗机构没有得到改造建设,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其建筑面积与国家行业标准不适应,服务流程与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不适应,存在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5)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弱。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仍然较低,卫生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尚未进行。

(二)吉林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对策

吉林省是经济欠发达、人均财力少的发展中边疆省份,保运转、促改革、还欠账的任务很重。能够用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毕竟有限,所以必须理性地看待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考虑吉林省公共财政的可挖掘潜力与实际承受能力,妥善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矛盾,分层次、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的策略上,现阶段必须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核心内容,把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公共就业服务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近期目标,把启动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长期目标。

从2008年起,我省新增财力的70%都将用于民生事业上。新时期财政资金应当继续减少并逐步取消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逐步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从吉林实际出发,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模式应当是:“效率与公平相结合,低水平广覆盖,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推进吉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最根本出路在于政府转型,在于政府理念、政府职责的调整。这就要求明确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作用。

1. 明确政府主体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公益机构改革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责任主体上,要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分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坚持中央政府承担更多资金投入责任、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服务供给的原则。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中央与地方合理分工的服务体制。中央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协调地区间具有收益外溢性特点的公共服务供给等,强化其再分配职能。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由地方政府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自主提供,强化其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需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提供的公共服务,要根据支出的责任和受益的程度,明确各级政府应承担的比例。

遵循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在现行划分中央、地方固定收入、分享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央专属税种、地方专属税种、共享税三级税种划分的框架。适当扩大地方的税权,改革调整资源税等对地方收入影响较大的税种,保证地方政府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财力保障上,要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保证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目前,我国财政中具有均等化功能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比例不足20%,均等化作用十分有限。为了增强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应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事权的基础上,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明显增加中央对省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在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同时,减少专项转移支付。上级财政对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可以采取直拨的方式,以提高效率。

尽快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政府政绩考核体系。经验表明,有监管、有考核、有评估,各项制度和政策的落实才有保证。应研究制定科学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有些发展中国家法对公共服务使用者进行民意调查,成为防止公共部门低效和腐败的有力武器,值得我们借鉴。有必要时用制度监督与评价基本公共服务的实际供给状况,将政府官员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与其评价和提拔任用相联系,可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激励机制。

推进公益机构改革。应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使事业单位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改革重点有两个:一是改革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公益机构财政投入机制,全面构建“以钱养事”的事业单位运行新模式;整事业单位经费供给方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委托、服务承包等多种方式支持事业单位发展。降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二是推进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转变现有管理方式,建立独立事业法人财产制度,

建立理事会、管理层和职工大会为主要内容的治理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公益机构监督体系。

2. 充分发挥社会、社区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

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负责,不等于由政府包揽。应加强制度创新,扩大公众参与,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共建共享。通过实行政府购买、管理合同外包、特许经营、优惠政策等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充分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国际经验表明,在政府承担最终责任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有三个方面十分重要,一是要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作用;二是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三是要推进公益机构改革。

充分发挥社区作用。随着我国企业制度、住房制度、福利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等改革,涉及家庭和个人的许多利益已从原单位剥离出来,大量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多地需要在社区内解决。但目前我国社区定位、组织架构、经费管理还不能适应社区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定位需求。推进“行政型”社区向“自治型”“服务型”社区转变,将社区打造成为城乡居民提供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新阶段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的重点是,促进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关系,提高社会组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参与程度。放宽准入限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行政承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咨询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

政府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下,加强规划引导和行业监管,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政府参股、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政策扶持等形式,将原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职能交由市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益阳市安化电大 自学考试专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作者姓名: 所学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 指导教师: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填姓名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引言 (2) 二、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过程 (2) 三、浅析影响制约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因素 (3) (一)主观思维定式影响深刻 (3) (二)客观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3) (三)尚未建立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 (4) (四)对民营化行业和领域的有效监管问题 (5) 四、对完善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思考 (6) (一)提高思想认识,政府积极作为,民企积极参与 (6) (二)“拿来主义”未尝不是我们今后学习的重点 (6) (三)“借政府改革的春风”,吸引更多优良民营资本的顺利进入 (7) (四)积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 (8) (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8) (六)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自身要有“金刚不坏之身” (9) 五、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问题也引来更多的关注。本文在收集充分的资料并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理性分析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过程,客观地找出了制约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因素。应该看到,政府公共服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前期有效的探索,在取得许多成果和经验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如思想、市场机制、外部法制环境、有效监督等方面的许多问题。本文认为:要达到理想效果,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充分提高思想认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政策引导;引进有效机制;建立外部的法律保障;民企自身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思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 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毋庸置疑,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就恩格尔系数来看,2000年城市达到39. 4%,农村达到49. 1% ,均低于50%的临界值。同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4. 1%,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7%,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 5%,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1]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换句话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结果,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维护社会公平。在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有的是发展不够的问题,有的则是共享不够的问题,即没有很好地让全体人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按理说,社会进步的成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共享,但实际上是由强势群体来享受或首先享受;同样,社会代价的后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分担,但实际上大部分却由弱势群体来承担或主要来承担。因此,

浅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浅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表时间:2009-06-10T10:59:41.950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3期下供稿作者:张宁[导读]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摘要: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财政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6-0027-02 收稿日期:2009-02-27 作者简介:张宁(1984-),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财政理论与实践研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形成惠及全民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所在。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其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1.从义务教育来看,义务教育的非均衡性突出地表现为义务教育投入的非均衡性。2005年全国预算内经费4 665.7亿元,东部地区约2 269.1亿元,中部地区约1 307.0亿元,西部地区约1 089.6亿元,东部超出中部和西部的1倍多。 2.从城乡卫生支出来看,2004年58.2%的农村人口卫生支出只占卫生总费用的34.9%,而41.8%的城镇人口卫生支出却占卫生总费用的65.1%。79%的农村居民人口为自费医疗群体,而城市为44.8%,高出34个百分点。农村医疗服务经费中17%来自政府拨款,另外83%来自农民缴费,包括合作医疗缴费。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卫生费1 122.8元,农村为318.5元,城市是农村的 3.52倍。 3.从社会保障面来看,国家统计局根据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测算,2006年社会保障的实现率为50.24%。我国城乡之间及地区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和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2003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每万人中有2 24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每万人中只有367人。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城乡社会保障率的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 4.从农村文化服务方面,我国省市及自治区之间人均文化事业费的极差从1980年的3.99元扩大到2006年的44.29元。仅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来看,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呈现出明显的非均等性。 三、影响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因素 1.在技术上,我国还没有针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来建立一套针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以及与这些标准相对应的客观因素评估法,来核定地方财政平衡能力,根据地方的税源、税种以及税基、税率等计算各地的“理论收入”和计算地方财政支出水平与地方“理论收入”之间的差额,以及政府间计算转移支付数额的方法。 2.在政府间关系上,虽然我国提出建设公共财政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而且推进工作也在进行,但是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首先,政府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其次,目前我国形成非对称性财政结构不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收入和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重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事权划分不清,责任不明,中央政府有关政策文件在涉及政府间关问题上过于模糊,不利于政策实施。 3.在城乡体制上,城乡分割是中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城乡问题在一般意义上不属于均等化问题。由长期实施户籍制度造成的乡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不同身份,以及掩藏在这个身份背后的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均等化问题的特征之一,这也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4.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是地方财力的均等化。我国目前存在的地方发展差距以及现行税收制度、财政体制所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差距,是转移支付难以弥平的。 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第一,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有效地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尽快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规划实施策略,统筹安排、系统规划,分步骤地推进。整合、优化公共行政资源,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第二,财政投入要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域辽阔,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不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同时,区域协调发展也是相对的,要使各区域经济发展总量大体相等是不现实的。因此,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能只注重经济总量,还要注重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所以要注重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第三,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逐步建立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财政体系,大力加强对这些地区因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第四,建立政府投资的稳定增长机制。均等化需要一系列科学而现实的指标,可以由人大为主针对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和标准等进行研究、听证和审批,其中当然要结合各地不同的人口、资源、物价和财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最终应该以立法形式体现出来,并明确目标和实施阶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What: 何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经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阐述,十七大报告中两次予以强调,已经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的热点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共同财政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缩小发展差距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是根据美国学者罗尔斯基于公平的正义理论,在自由、平等和幸福之间的统筹协调原则有两条,即第一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和第二正义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根据这两条正义原则可以推断基本公共服务的三大原则①(对应关系见表1.1)。 表1.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原则

【精品】公共服务民营化

【关键字】精品 论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风险及防范公共服务民营化自实施以来,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渐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项策略。同时,公共服务民营化又可能会引发诸如比赛、腐败等问题,进而带来潜在的损害公共利益的社会风险。如何防范和消解这些风险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保障公共服务民营化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相关理论 1.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含义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财产拥有方面减少政府的作用,更多地依靠民间机构,更少地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以增进社会其他机构作用的行动;也即让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政府部门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 2.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起源与发展 自197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纷纷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增加市场比赛,弱化政府角色的民营化政策,公共服务事业民营化、社会化成为世界潮流。我国自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已经逐渐实施公共服务民营化。1988年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为主转移到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特别是1998年以来,将大部分应该由市场运作的有关职能部门从政府机构序列中脱离开来。现在通过创新投稿入机制,广泛吸纳民间的资金、民间的力量投入到公共服务行业,公共服务民营化已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策略。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纵观西方各国的实践经验,民营化大致有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与凭单、法令委托、出售、无偿赠与、清算、民间补缺、撤资、放松规制等十余种形式。而在我国,又以特许经营为主要形式。 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优势 公共服务民营化将产品的生产等方面更多的分配到社会其他机构,使政府的巨大财政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广大的社会市场与民间部门的参与,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激烈的比赛性也使得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得到了提升。因此,其优点是更全面、更民主、效率更高的。 三、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的风险 虽然公共服务民营化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其本身也是有着许多潜在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又可能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阻碍我国的社会建设。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题目: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20111155010053 学生姓名:张丽 指导教师:王秋菊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公共事务治理变革的视野中,民营化是一种国际性潮流。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高举改革公营部门、抛弃官僚制、向市场与私营部门管理学习的旗帜,其中核心的主张之一就是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强调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生产者角色与提供者角色分开,打破公私部门界限,把治理变革从政府内部引向外部,把过去由政府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通过各种方式交给政府以外的力量完成,或者二者合作共同承担。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化成为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就并不令人觉得奇怪。在民营化显然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主流,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所有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化就是新公共管理。 研究目的: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在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它倡导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乃至个人都成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强调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增强管理绩效。在这种背景下,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渗透到公共部门管理实践中去,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

改革产生影响作用。 国内外现状:在西方,尤其在英美国家,自上世纪末以来,民营化就已成为推动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在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非常重视公共行政的民营化。公共行政的民营化有多种类型,如公共财产管理民营化,即通过民间入股的方式管理公共财产。还有行政任务的民营化,即特定事务的公共属性不变,但国家本身不再负担执行或负担全部执行,而开放由民间负责或提供。而在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推行公共服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已经显露出新的治理方式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成本有所降低; 第二,公共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 第三,利用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解决了地方财政困难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最后,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的转制. 关键字: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竞争政企分离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取向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兴起名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浪潮,高举改革公营部门,抛弃官僚制,向市场与私营部门管理学习的旗帜,以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为主要取向。所谓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指政府与政府之外的私营公司、其他组织签订合同

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社会化的利弊剖析

公共服务项目市场化、社会化的利弊剖析 有选择地将部分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反映了政府职能在公共领域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政府面临着社会需求急剧增长与公共财力相对不足的困境。上述改革是顺应政府职能转变,顺应民众诉求的必然趋势。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有利因素 1.实现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在公共服务领域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和民营化的方式,实质上是引入了竞争机制,从而能有效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市场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通过制定标准和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则又发挥了政府宏观管理的作用。因此,市场化取向的公共服务项目的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动作缺乏效率,而市场动作缺乏政府公共支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比较早地使一些私立医院和学校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打开了政府垄断医疗、教育资源的缺口,增加了民众对资源的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公立学校、医院的竞争压力,对这些行业加强规范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些公共服务项目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对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是有一定作用的。 2.提升城市品位与服务普通民众相结合。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传统的以政府“统包”的公共服务,虽然管理秩序井然,但却缺乏应有的活力,从而使广大民众的公共消费维持在较低的基点上。政府主动降低公共服务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构筑起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项目投入机制,使公共服务领域在横向上不断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向纵深发展,有助于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以社会的力量介入公共服务领域,既是对政府职能的承接和转移,也是公共管理领域对“小政府、大社会”的呼唤。私立医院高起点的规划建设和高规格的医疗服务,私立高中近年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影响的扩大,汇聚了城市人气,集聚起大批人才。一些私立医院运行以来先后引进了一批硕、博士生;私立高中的举办也从外省引进了大批本科生,这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进而打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市品位的根本宗旨是服务民众,公共服务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有效地缓解了公共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整理 基本公共服务怎么实现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怎么实现均等化 引入材料:——导出基本公共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公共财政、民生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覆盖面窄等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然而,与群众的期盼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相比,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随着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及多样化诉求日趋强烈,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供给仍显不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间的均等化配置,成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或生存的基本需要); 二是满足基本尊严(或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 二、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不均等现象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均等现象,主要表现在: 1、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 2、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大,东部地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3、社会成员之间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比较突出的是进城农民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户籍居民。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1、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表现:从公共服务的供应方来看,政府是最终责任主体。在我国,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差很大,这种差距不只是财力上的,如城市政府和乡村政府、相对富裕地区的政府和贫穷地区的政府,也有认识水平、人员素质、创新意识、管理能力以及制度建设能力上的差距,这类差距不是通过增加财力、短期培训、更换操作人员就可在短期内消灭的。从公共服务的需求方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原因,公共服务的消费能力也存在巨大差距。 举例:这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如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即使把钱送到居民手上,也难以消费;也有当地人文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文化素质、传统意识、风俗与宗教等等,都会造成居民公共服务消费能力上的差距。居民的这种消费能力体现的是自主性和能动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最终依赖于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去消化、吸收,进而转换化为居民生活的改善、基本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譬如教育,有些并不是上学难、上学贵,而是主动辍学,有的家长认为上学不如赚钱实惠,也有暴富的家庭认为孩子不上学将来也衣食无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富辍学”的怪现象。 2、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

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析(1)

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讲解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历程及改革措施。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对改革开放以及民生基础设施、提高经济建设的投入比较大,因此导致公共服务长期处于资金短缺供给不足的局面。针对此问题我们通过国内外研究发现,发在国家在经济、政治局势稳定之后,会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可见我国也应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制度,但是在施行中,由于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和公益性导致有能力且有意向从事此行业的私企较少,市场化难以顺利进行。我国提出了合资经营、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纯民营模式、公共民营合作制、凭单制度等合作模式来鼓励私营企业投入到公共服务市场化发展中。为实现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公共服务;市场化;垄断;竞争;政府主导

Marketization analysis of public service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form measures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in china. At present, China is still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investment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well as people's livelihood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large, so the public service has long been in the situation of shortage of funds and insufficient supply.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we have found that after the country'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is stable, the public service market will be gradually realized. It shows that China should also implement market-oriented public service system, but in practice, because of monopoly and public welfare public service to have the ability and intention to engage in this industry private market is less, it is difficult to smooth. China has put forward a cooperative mode of joint venture, contract contract, franchising, pure private mode, public private cooperative system and voucher system to encourage private enterprises to invest in the market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s. It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 Public service; marketization; monopoly; competition; government led

浅析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障碍及对策概要

浅析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障碍及对策 [摘要] 长期以来,政府是我国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提供者,公共提供的低效率使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成为必然。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存在障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必须面临的难题。该文章在剖析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障碍的类别及成因的基础上,着重从制度建设和民营经济主体自身角度提出了排除市场准入障碍,促进民间资本顺利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对策,有着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间资本公共服务障碍市场准入 我国的公共服务长期处于政府独家提供的垄断状态,国有垄断格局因阻碍有效竞争而带来低效率、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达不到民众的期望,以及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随着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的深入,公共提供的低效率使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成为必然。因此,如何激活民间资本,使其充分服务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障碍的成因分析 我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问题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产物,是东方传统与世界经济文明接轨的产物,是国家力量与市场经济主体自然发展至一定程度的产物。因此,有其特殊原因。 1.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准入障碍 目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仍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或者国有资本拥有者掌有充分信息,民间资本则是处于信息劣势的交易一方。由于转型期中国社会公信力的极大损害和社会信用体制的缺失,民间资本在进入自己不熟悉的市场时,常常会因此蒙受损失,长此以往,即便是政府明令放开的市场,民间资本也无心经营,更妄论未解禁的市场。如此,则不仅造成了社会心理意识方面的准入障碍,更加剧了体制环境的准入障碍。信息不对称对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另一影响在于程序准入。我国的市场准入程序颇为复杂,除相关法律的规定外,各个具体行政部门另有规则,在程序准入中,国有资本因为与行政部门同属国家而有天然优势,对于外来资本,国家则有明确而简化的准入手续,只有民间资本要独自面对复杂的法律条款和各层人事关系,为获取程序准入方面的信息往往增加大量的交易成本。 2.二元经济传统对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抑制性 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有着深厚的二元经济传统。在这一典型经济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民间资本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反而是外来资本和买办资本支撑着中国近代的工业化。从某种角度讲,当前的经济环境与当时

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常修泽 摘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应包括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该均等以及结果应该大体相等,社会在提供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果的过程中尊重某些社会成员的自由 选择权。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从横向上体现/以人为本0和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失灵0重要的制 度安排,也是缓和当今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和当代世界文明国家社会政策的一个趋势。应本着横向上 范围要适中、纵向上标准要适度的/第三方0主张,在提供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 务0,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0,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 等/公益基础性服务0,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0方面逐步实现均等 化,并需要有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城乡协调发展制度、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做保障。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保障 中图分类号:F06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07)02-0066-06 2005年,笔者在当年完成的研究报告5人的三层含义与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6[1]中,曾对中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如果说,当时的研究还偏于理论层面的话,那么,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标志,对包括这一问题在内的整个和谐社会的研究已从意识形态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其中,和谐社会创建中的制度安排,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而这样一个带有普世性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则要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此命题仍有些基本问题需进一步厘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0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在中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这样一种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尤其是,在实践中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我们的社会应如何为此提供相应的体制保障?在此,我就上述几个问题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看法。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其实行的必然性 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我是从以下三方面把握的。 第一,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应该均等。在13亿中国大陆人口中,尽管每个人的天赋能力不同,所占有的资源也不尽相同,但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原则方面应该是均等的。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机会不均等,不是实行同一个原则。例如,目前进入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约有1.26亿人(若包括他们的家属约两亿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人群,怎么让这一、两亿同胞有同等的机会?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之间划开很深的鸿沟。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着力改变不公平的命运,但是从社会角度,如何逐步给阻隔在鸿沟两旁的民众提供均等的机会,应作为第一条。 第二,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果应该大体相等。这里的/大体相等0不是绝对平均主 收稿日期:2006-10-02 作者简介:常修泽(1945-),男,山东惠民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9

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极改变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促进上海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应该基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即根据居留时间的长短、贡献大小,通过梯度累进的方式与本地居民共享。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上海常住人口达2301.9万,其中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达897.7万,占全部常住人口的39%。从世界范围考察,近几十年来,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主要表现为以大都市区或大都市圈人口增长为主,且增长的势头强劲。一方面,城市发展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来自移民;另一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时空变动也会对城市的发展形成压力,对于上海这样的移民城市来说,主要体现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以及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较为突出。未来要促进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以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为战略。 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础,需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需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就上海而言,目前公共服务自身的特性以及公共服务供需间的矛盾所引发的问题,都需要政府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改进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增加公共服务资源承载的能力。当前,需要着力破解几个核心问题。 一是在城市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的政策取向下,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一个面向全体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个公民的权利,无论身处何处,其公民权都应该得到保障,这是“权利公平”的体现。“机会公平”是要破除外来人口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制度障碍,让稳定居住和稳定就业的外来人口都有机会享受“同城待遇”。“规则公平”一要体现“普惠性”,即不管你属于哪个阶层,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上均一视同仁;二要体现“差异性”,即在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尚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非基本公共服务如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的供给,应该基于“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即根据居留时间的长短、贡献大小,通过梯度累进的方式与本地居民共享。由此可见,“规则公平”是三大原则的基础,但机会、权利既靠制度规则,也要靠来沪人员自己努力争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那些没有进城的农业人口公平性的体现。 二是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短缺,且户籍制度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构建一种“互利共生”的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衡机制? 对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居留时间越长,继续居留的概率就越高,

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学位论文 《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指导教师姓名汪海粟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中文摘要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绝大部分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或配置的资源应该交由市场来调节或配置,这在目前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己经不成为问题,可是公共服务究竟应该由谁来经营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在我国自来水、燃气、治污、公交等城市公共服务长期以来一直是由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一统天下,它一度被视为“市场经济边疆”。但是多年的中外实践表明,政府直接经营公共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高质高效,相反劣质低效、长期亏损却成为长期困扰人们的挥之不去的头疼问题。 尽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传统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减少或取消财政补贴,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制度等。但是,从总体上看,公共服务二十年来的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加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困扰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发展力度,但是如果仅靠国家投资,财政拨款只是杯水车薪,由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管理、营运模式己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公用服务民营化”正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发展趋势,公共服务需要竞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现状,本文对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进行了理论探索。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和理论基础,介绍公共服务和民营化的涵义,公共服务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具有公共性、自然垄断性等主要特性。所谓民营化,也有人称私有化,最早由德鲁克于1969年所著《断裂的年代》一书所提出。但是,关于民营化的定义,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别有不同的诠释,定义范围的广狭也大相径庭。从广义上讲,民营化可以界定为更多地依赖民间机构,更少地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它是在产品/服务的生产和财产拥有方面减少政府的作用,增加社会其他机构作用的行动。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理论基础有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具体形式和国外的一些民营化实践。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具体形式有合同承包、补助、凭单、特许经营、志愿或市场安排等,国外的实践经验是我国在进行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要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第三部分对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第四部分首先提出了发展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对策,并就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方向进行了界定,主要提出了四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政府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着力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 随着近年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公平分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意义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引发的各种社会不公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就会加剧,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两者的协调发展共同推动整个社会全面进步。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领域的发展一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上造成在许多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基层部门的发展观念中,经济发展就是一切,觉得只要经济发展了,就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要顺利运行也需要有配套的社会体制及其相关社会政策来支撑。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影响下,多年来,尽管对社会领域的发展工作已经逐渐开始重视,但与经济领域的发展成效相比,社会领域的发展成效明显滞后。

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集中表现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方面,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更为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呈加速上升趋势。而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在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总额虽然逐渐提高,但所占比例却在下降。这种状况表明,当前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制约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 一个社会只有做到满足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正常的生活需要,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得人们安居乐业,才能有一个较稳固的发展基础。过去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失业、贫穷、社会服务不足等社会问题还无法避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公共财力已经有了巨大增长的情况下,政府有条件也有责任保障社会成员及各类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分享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抵御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国际经验也证明,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政府应该把公共服务作为核心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引发的各种社会不公问题,经济发展

云南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云南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本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各国政府在致力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作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 ,既有着长久的历史进程,也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云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省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界定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是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上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 有人也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归入基础教育范畴,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普及这种类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基础教育。本文所写 ?基础教育主要是狭义的基础教育,此外,鉴于考虑云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又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研究过程中一起纳入基础教育范围。 [1] 而基于我们课题组的调研以及资料收集,我们认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中央政府为主,同时包括地方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情况下,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提供能够满足民众需求的基础教育服务;同时,能够保证 民众接受该服务的机会均等。事实上,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农村的自然村落都设有一个学校,而是要使得所有的农村适龄孩童都能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接受正规的教育,所强调的核心应该是机会和效果的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因为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同时也是我们的国家、民族永久强盛的坚实基础。 二、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的认识 对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一个准确的定论,且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比较有影响力的就

公共服务市场化背景下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服务市场化背景下的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梁雪芳 【摘要】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有着本质的、内在的关系。而传统的单纯由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阐述了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的关系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并探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政府职能;改革 【作者简介】梁雪芳,女,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行政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与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从这个定义上看,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有着本质的、内在的关系,似乎提供和管理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而事实上,由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也一直占据着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但是,由于政府的垄断性和结构的复杂性,这个一度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模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加之公共服务水平低下,效率不高,政府角色错位,职能混乱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原有的公共服务模式,对公共服务进行市场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公共服务与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揭示了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作用,回答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一般而言,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治职能,指政府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对外保卫国家安全,进行国际交往,对内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二是经济职能,这主要指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三是文化职能,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四是社会职能,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的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这类事务一般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这类事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里对政府职能作过概括性的论述,他认为:“政府应集中精力做好三件事,一是要保证本国公民不受外来的侵犯,二是要建立严格的 称而引起企业目标在各层级间的分解以及决策权在各层级间的分享。按现行公司治理机构的规定,预算方案的制定权在董事会,组织实施权在总经理。但在公司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由总经理组织编制,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董事会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滋生预算管理中内部人控制。针对上述问题,应该在董事会下设预算委员会,具体负责预算的制订、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预算制订真正掌握在董事会手中。 (三)加强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是员工,激励和约束的对象也是企业的员工,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长期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要求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要考虑与员工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的承接性,实践表明,这种基于环境现状而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方法是被动的作法,故此,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建设直接纳入内部控制机制的内容。七份报告涉及为保证符合道德标准而建立的检查程序。例如,Internatioal Paper Co.的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企业道德行为而制定的道德方案(Ethics Program)和立足于长远的政策,包括开通“顺从热线”报告可能违反法规和公司政策的行为并建立公司惯例办公室。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持续地理解统驭企业实践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政策,Merck公司制订了一个持续的针对关键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管理受托方案”(Management Stewardship Program),督促他们履行企业道德惯例从而在企业运营中按照较高的道德标准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就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而言,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建设应避免的问题是假大空的说教,焦点应放在针对各岗位的操守标准而建立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开国,宗兆昌.论人力资本性质与特征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6:33 46 2.郭锋.论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完善与创新[N].中国证券报,2000,1 · 2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