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8-07-23T17:38:28.1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上作者:付玉真冯晓唱常枭妹杨柳柴金萍[导读]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即:观念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结构现代化,人才培养现代化,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本文回顾了以往国内相关研究,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系统梳理

(西藏大学,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即:观念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结构现代化,人才培养现代化,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本文回顾了以往国内相关研究,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需要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定位、功能再造、教育创新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路径

1 前言

“现代化”一词产生于18世纪,本身含义就很丰富,在不同情况下,描述的对象不同,具体内涵也不同,于是就有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政府现代化等。显然,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就有了高等教育现代化(higher education modernization)。鉴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对于全面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性以及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促进作用的现实意义,国内研究人员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一直是高等教育学当中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本文拟在前人实证研究与综述回顾的基础上,对国内有关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厘清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2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

无论把高等教育现代化视为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还是手段,何谓高等教育现代化都是我们首先必须厘清的概念(眭依凡,2014)。而从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发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教育现代化就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及追赶和保持这种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为和过程”(何传启 ,2014)。二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也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要求在思想理念、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全面实现现代化(瞿振元,2014)。三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国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最先进状态为参照的目标体系和追求,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反映未来某阶段或现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眭依凡,2014)。

3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发展障碍,那么在发展障碍之下,又该如何真正实现呢?目前,对其实现路径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3.1选择三个突破口:制度;质量;公平

中科院计划局现代化俱乐部总干事何传启认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可以选择三个突破口:制度;质量;公平。即:(1)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2)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3)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公平性(何传启,2014)。何传启选择大学制度、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三个层面入手,提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三个路径。

3.2 立足国情,加强国际合作

尹达和徐凤则认为(1)必须立足我国国情,落实《规划纲要》的基本要求;(2)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时代特征;(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成功办学、管学、评学经验。(4)打造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的现代社会文化(尹达,2015)。尹达和徐凤二人立足我国国情,要求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和时代特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理想的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现代化运行质态,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3.3 国家推动和学校选择

马陆亭和王静修认为(1)国家推动的建设发展。当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也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动,是一种集体性的选择行为。(2)学校选择的办学实践。我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校要自主办学、办出特色,目的都是希望我国高校能在发展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而实现多元化(马陆亭,2015)。这两位研究者把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概括为国家推动和学校选择两个层面。

3.4 其他研究者的相关思想

(1)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别敦荣 ,2015)。

(2)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软件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上的行政化、主体依赖、形式民主,文化方面的官本位、专制传统、裙带关系,价值观上的等级观、政绩观、圈层观等”(蔡宗模,2014)。

(3)要理顺高校内外部关系,强化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功能。(周光礼,2014)。

4 总结与展望

国内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就像高等教育现代化自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一样。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以往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以往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毋庸置疑,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概念有待完善,对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应对措施研究较少等。但是这些问题可在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势。比如,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功能再造和教育创新进行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制度完善的途径和意义以及国际合作的途径和意义进行研究,此外,还可通过研究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定位等。

参考文献

[1]眭依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4,(10).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陈有进 一、农业现代化的确立 1、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总理根据毛主席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2、现代化具体量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提议,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250美元)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十六大报告再次明确。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他指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4、国家领导人对江苏的嘱托。2003年江泽民同志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与江苏代表一起共商国是。他嘱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苏有条件搞得更快一些。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江苏一定会拓展新优势,再创新业绩,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和到江苏 视察工作时,希望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经过艰苦奋斗,努力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5、江苏“两个率先”决定。2003年7月23日,江苏省委召开十届五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决定》,确立了本世纪初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 6、农业现代化的确立。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时刻,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 方向,并强调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2008年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指出,我省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推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 建议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山西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引言 问题的提出 2009年底,山西省人口为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万人,占常住人口的%;乡村人口为万人,占常住人口的%。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群山与盆地相互交错,土地贫瘠,土壤沙漠化严重,全省经济水平相差不大,但整体上落后于全国。对于广大农村而言更是相对落后,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民及其子女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对农民不仅要重视物质文化建设,也应该注意教育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做到相辅相成,实现真正的发展。但是现实的情况却很令人担忧,农村教师资源匮乏,由于农村的落后,几乎没有人愿意到农村。同时由于教育成本的提高,很多农村学生过早的外出打工,高等教育的比例逐年减少。这种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背道而驰的,也与我国的基本国策不同。因此,在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农村教育的教育现状的分析,理清现在山西农村教育存在的瓶劲,并找出相对应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山西科学发展、建设中部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研究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既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更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但就现有农民的文化发展水平难以承担如此重任,因此将强农村教育势在必行,通过解决山西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建立山西农村教育制度保障系统、改善陕西山村教育投资途径、构建山西农村教育投入保障体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控制农村中小学辍学的现象,切实加强农村教育等方面下大力气,抓紧抓好。通过研究,所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对政府制定和推动农村教育的措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近年来,有关农村教育的研究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主题。上个世纪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农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认识中国农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国际背景和全球意识。借鉴学习研究国外的先进经验,从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教育新模式,对于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赫尔巴特(Herbart,)于18世纪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论文关键字: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的创造性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研究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原文和语言转换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使译者的形象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之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学和翻译学思潮的兴起和繁荣,最终导致了翻译文化的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还将翻译主体的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也随之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由此形成了翻译研究的译者中心论范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通过译者独特的创造性实现的一种艺术再造、审美交际、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过程。 讨论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首先应该弄清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根据查明建先生观点:“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主要探讨的是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对原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主体性的发

挥有自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译者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综合体现。不承认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错误的,但是盲目夸大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更是不应该的。 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翻译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译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译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翻译活动必然受到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主流思想和欧美国家的相差甚大,当时苏俄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中处于中心地位,当时的译者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翻译了大量的苏俄文学作品,比如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其次,译者的审美偏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林语堂先生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家”的译者,他(她)的艺术表现能力必然受到自己的审美偏好的影响。傅雷曾说过“拿个文学的类别来说,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

(完整word版)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路升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甘肃兰州,730070) 引言 宁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人工种植枸杞的发源地,明朝时已经开始大量进行人工栽培,清朝黄恩锡的《竹枝词》中有:“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金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的诗句。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之说,即宁夏中宁是世界枸杞的正宗产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枸杞文化底蕴。同时,宁夏地处平原,又有黄河水灌溉,再加上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适中,降水稀少,很适合枸杞的种植,农户经过多年的种植已掌握了丰富的枸杞种植技术,并且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品种。2003年宁夏枸杞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因此,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竞争也十分激烈[1]。 一、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现状 苟金萍提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枸杞产业的发展,使宁夏枸杞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栽培面积由1 996年的0.1 7万公顷扩大到2007年的3.3万公顷。选育出“宁杞1号”、“宁杞2号”、菜用枸杞“宁杞菜1号”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枸杞产业带,实现了构杞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目标,增强了产品出口竞争力[2]。 沈滨、刘大伟在《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中也提到宁夏枸杞的一些现状:宁夏中宁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成为了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和枸杞价格的“晴雨表”。截至2007年底,宁夏共拥有各类从事构杞干果、酒、药、汁、粉、糖、茶、饮料以及保健品等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企业130多家,形成了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0多家;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39万bm2,枸杞产量70000吨,产量占全国枸杞产量的65%,枸杞加工企业产值约21亿元;有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50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近20%;形成了以中宁为主体,以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3]。

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 24 -Vegetables 2019.8 文献综述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刘 洁1 ,杜海平1,丁皓希1,阎世江2*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收稿日期:2019-04-08 基金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18B262)。 *通讯作者:阎世江摘要:综述了有机旱作的概念,山西省的自然条件,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措施及影响因素等,并针对文化与教育、政策环境、市场等问题提出建议,如政府精心组织、创新投入机制、加强技术创新等。 关键词: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rganic Dryland Agriculture in Shanxi Province LIU Jie 1, DU Haiping 1, DING Haoxi 1, YAN Shijiang 2* (1. Information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iyuan 030031, China; 2.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aiyuan 030031, China )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organic dryland agriculture,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Shanxi province, development history,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in?uence factors of organic dryland agriculture in Shanxi province were summarize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policy environment, market and other issues, which included careful organization of government, innovativing investment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 on. Keywords: organic drylan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tatu; countermeasure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旱地占耕地总面 积的80%以上,年平均降雨量较少,气温较高, 导致山西省近年来多次出现旱灾。干旱成为山西 省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也是制约山西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山西省光热资源丰富, 有发展蔬菜产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种情况 下当地群众根据长期实践走出了一条发展有机旱 作蔬菜产业的道路,尤其是2017年中共中央总书 记习近平在山西省视察时指出,有机旱作农业是 山西农业的一项传统技术特色,应该发展好,这为山西现代农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成为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笔者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发现在山西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条件独特,为此查阅大量的资料,与专家座谈,从有机旱作的概念、山西省旱作农业面临的自然条件、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意义、发展的现状等方面对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进行综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 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 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 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食品供应链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食品供应链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文献综述 1前言 食品供应链,是指从农产品生产资料商、农户或农产品企业、加工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组成的自上而下的供需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动态形式加盟供应链的企业增多,食品供应链的结构也日趋冗长、复杂,这种复杂性加剧了食品供应链的整体风险。受制于食品易腐变质的自然属性,在日益复杂多变的供应链环境下,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风险事件频繁发生。如何识别食品供应链上潜伏的各种风险,科学地评估风险,有效地做好风险控制,是每个食品安全管理者和相关研究者面临的技术难题。近年来,随着疯牛病、口蹄疫和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人们逐步认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的跟踪离不开食品供应链管理。食品供应链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管理运作方式。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针对国内外食品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现状及我国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清晰展示出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2理论概述 2.1 食品供应链风险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接构。供应链管理涵盖了从供货商的供货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所产生的价值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整体效率最大化。由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可知,食品供应链由不同的环节和组织组成,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与供应的网络系统[2]。包括食品原材料、半成品的供货商、食品加工企业、食供货商、食品储藏配送企业、食品零售商或者餐馆,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行为主体损失以及这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这里指出有两个因素识别与判定,一是风险造成的损失,二是产生损失的概率。食品供应链风险是人们最敏感的风险之一。由于食品供应链上的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它环节,整个食品供应链的最后一环——用户生命与健康。因此,食品供应链风险是食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造成食品供应链质量崩溃、运营障碍和用户抱怨等造成主体道德、名誉、经济等损失的可能性。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方案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方案 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为加快推动我省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0]2号)精神,制订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实施方案。 一、建设内容和结构设置 (一)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特点,我省将开展玉米、小麦、谷子、马铃薯、杂粮、蔬菜、水果、干果、棉花、食用菌、中药材、油料、猪、牛、羊、鸡、特种养殖17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采取“整体规划、统一确定专家人选、分步启动实施”的办法开展工作。根据我省农业生产特点,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2010年拟启动玉米、小麦、蔬菜、水果、生猪等5个大宗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其他产业将在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分批建设。

(二)结构设置 每个产业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村级示范点和科技示范户四级管理体系构成。依托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市级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开展工作,每个产业建立1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置首席专家和副首席专家各1名,下设3~5个功能实验室和3~15名岗位专家。全省共设17个首席专家、131个岗位专家(包括农业产业经济研究岗位和畜牧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各1名),66个综合试验站、2500个村级示范点和若干个科技示范户(见附件1)。 (三)岗位职责 1、首席专家主要职责。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衔接,全面掌握国内外同类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成果,结合我省相关产业的发展实际,有效整合本产业科技资源,围绕我省产业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提出产业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组织相关学术活动,开展产业技术人员培训活动;监管综合试验站的运行。 2、副首席专家主要职责。由岗位专家兼任。在搞好本岗位工作的同时,协助首席专家搞好本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翻译一直热衷于对忠实标准及由此衍生出的类似概念的讨论,而对于译者的主体性却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文化转向”后,译者才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有关其主体性研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本文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译者主体性的表现等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这一命题,并通过英语的文学翻译,说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作用以及影响。说明翻译不是复制,译者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译者的主观介入和创造性不可避免,译作不可能是透明的。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边缘化;翻译 翻译史可以说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但译者却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把对译者的研究从翻译研究领域中排挤出去,直到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之后。 一、译者身份的转变 (一)译者主体性遮蔽的原因 中国译者的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的。其次就是传统翻译观对翻译主体的遮蔽。中国历史悠久,大部分时间处于强势地位。便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都是在中国主体意识下进行的,与译者相关的译论很少。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无不以“忠实”为核心。传统翻译观中还有诸多翻译的理想标准.这些通常是难以企及的。再者就是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 在西方也同样如此,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完全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普通译者,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的决策没有话语权。第三,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文化上“自恋”情节,从选材上和翻译决策上实行归化的翻译策略,导致译者的“隐形”。 (二)主体地位的显现 令人高兴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这期间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以埃文左哈尔,图里为代表的多元系统理论和以安得烈.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理论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及其可见性。接下来在解构主义者如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以及韦努蒂的对传统翻译观的抵制等的理论研究中译者地位都得到了大大的提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摘要:近年来译者的身份逐步从原有的“仆人说”的传统翻译观,进一步阐释为“隐身说”的论点,而对于译者新的隐身身份人们仍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以往的讨论多集中于翻译主体是谁本身的探讨,而很少有谈到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隐身身份的关系,分别知道译者的隐身身份和译者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却不知二者其实是有机的结合体。该研究为从译者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从如何隐身及隐身的深层原因探讨译者的主体作用,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阐释,以帮助译者更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 关键词:翻译的主体译者身份“隐身说”“透明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228-01 1 译者在翻译主体中的重要作用 1.1 翻译的主体 提到谁在翻译就是在问翻译的主体是谁。目前有两种观点:翻译的单一主体,翻译的多主体论。无论是哪一种都在论述它或它们是决定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单一主体体现了译者的绝对地位,诸如读者、原作者、原文、历史背景都成为了译者这一唯一主体的迎合者。而在翻译的多主体论中,尽管提升了,读者和原作者的翻译地位,但没有译者这

一核心桥梁,将很难体现出他们的主体性,因此虽然我们要考虑到读者,作者的主体作用,但译者的核心主体地位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1.2 译者的主体性 无论是单一的主体论还是多主体的翻译观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的译者的主体性。对于译者主体性界定:它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2003)对此,贝尔曼指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许均,2010,7)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而译者自身的水平,也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直接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包括译入语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进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因此无论从翻译译者主体的地位上,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与

论译者的主体性

论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行为和翻译能力对译文的面貌产生重大的影响。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译者作为个体在某些时候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译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译介原语文化和丰富译语文化,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整体历史进程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翻译理论中有关于译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深厚的体系。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还是翻译评论中较为关注的话题,而较深入的探讨则停留在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建构和颠覆文化的作用这一层面。关于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如态度、动机、文化价值观念、偏见、目的和其本身的历史性等对翻译过程、译文和译语文化的影响还没有全面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较为深入地描述译者及其主体性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进一步理解。本文以译者为核心,从选材,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翻译方法,对文本的处理,和对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探讨译者的翻译行为,从而证明本研究的两个核心命题:其一,翻译是一个由人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占主导地位。其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阐释;其次,译文是译者就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等进行选择而产生的结果。其二:翻译过程是译者在文化、社

会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本论文分为五章,外加导言和结束语。在导言中,笔者从中西翻译史的角度,指出译者地位长期边缘化的历史事实,分析了边缘化的根源。笔者认为,中国译者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和外族文化的交流很多时候并不受重视,翻译长期被视为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工具,因此,译者的身份自然也不会有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导致对译者的认识要么过于简单化,把翻译的得失归为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要么过于神秘化,认为译者的能力完全是天生的才能,是无法解释和描述的。这两种认识阻碍了对译者的深入研究。第三,在历史上,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或政府官员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而在西方,译者地位的边缘化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与中国较为相似的,在西方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对与普通译者来说,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决策没有话【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社会文化制约因素翻译目的翻译人际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英文名: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新型高等学校。国科大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 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目前,国科大形成了由京内4个校区、京外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 国的117个研究所组成的“大学校”。迄今,国科大已经培养出了9.97万 名毕业研究生,其中博士4.71万名。 国科大拥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实践条件为研究生培养 提供了宏大的科研实践平台;拥有浓厚的育人文化氛围。继承发扬中国 科学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传统精神,践行“唯真、求是、协力、 创新”的院风,国科大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科研能 力,更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担当 的社会责任感。国科大通过课程教学、学者报告、科研实践、社会实践、 校园活动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科大依托中科院广阔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俄罗斯科学院、美国科学院以及众多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近年来与丹麦科教部及全国8所高校联合创建了“中丹学院”。 面向未来,国科大将秉持“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践行“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不懈奋斗。 培养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坐落在历史名城长沙。主要研究领域和 方向:区域农业格局与生态系统过程、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系统调控、作物耐 逆境分子生态机理及品种选育、流域环境健康控制理论与技术、农业功能微生 物作用机理与调控五个研究方向。 现有职工218人,其中研究员25名、副研究员45名,拥有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工程硕士点,有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20名。每年自主招收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26名。设有三个研究中心,拥有1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中心,设有四个野外台站,其中3个为国家重点台站,3个CERN站。近年来,研究所正朝着区域特色鲜明且有国际影响的农业研究机构行列迈进。201 届研究生就业推荐表 姓名: 培养单位: 学位: 专业: 研究方向: 导师: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制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上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上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上) 2012年08月06日09:56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3期作者:曾艳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2 摘要:广州城市化的推进对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了要求。广州都市农业发展 较早,发展程度较高,开始从城郊型农业逐步转变为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 高科技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广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有内部优势,也面临 着大好机遇,但内部劣势及外部威胁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因素。为实现广州都市 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标准化建设、农 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品牌及物流体系建设、投融资机制等多方面共同推进。 关键词: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广州市社科联2010年项目“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10SKLY07)。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在都市高度发展以后,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农业,依托现代市场体系,实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是对都市农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现了都市需要农业、农业依托都市,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理念,是广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都市型现代农业保障了广州居民菜篮子的有效供给,在一定程度了减缓了物价波动。十一·五期间,广州蔬菜、水产、家禽的总量实现自给,肉、蛋、奶的自给率都达到30%。第二,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撑了广州的绿色生态体系,在广州建设以花城、绿地、水城为特色的生态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第三,都市休闲农业为广州居民提供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的好去处,调节了居民生活。 随着广州“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广州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导致对农业、农村的破坏,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都市型现代农业契合了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从上世纪90 年代末开始,广州市委、市政府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使广州农业以“高质、高产、高效”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主体,逐步由城郊型农业向集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新科技现代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 1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研究》怎么样,是什么级别的

《农业现代化研究》 期刊名称: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所属分类: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农业科技农业综合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版地方:湖南 快捷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0275 国内刊号:43-1132/S 邮发代号:42-46 创刊时间:1980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6-9个月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社简介 《农业现代化研究》于1980年7月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 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农业科技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出版 社出版。主要刊登农业基础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 新性和前瞻性、宏观综合性和微观专业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研究简报和文献综述等。 《农业现代化研究》主要探索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关科学技术、经济、生态、社会各方面及其协调发展问题,反映最新农业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 双核心期刊等,投稿扣1422682932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农业现代化研究》办刊宗旨是探索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战略、方针、道路;以及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关科学技术、经济、生态、社会各方面及其 协调发展问题。它是国内唯一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内容,以自然科学为主,兼融人文社 会科学为特色的学术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注重以宏观和综合为主,宏观战略与微

山西是农业小省,但农业特色特色资源优势明显,但远未形成

2016年度山西农业特色资源创新专项项目信息表项目名称杂交大豆种质资源创制及杂交种产业化开发 项目编号201603D211101 研究意义 杂交大豆可增产15%以上,杂交种育成,将有效提高种植效益,对于调整大豆种植结构,带动产业链形成,提升我国大豆竞争力,减少大豆进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制约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单产低,生产成本高。解决的途径是利用杂交优势,培育高产、优质的杂交品种。目前杂交大豆育种的瓶颈问题,一是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二是杂交种繁育系数和异交结实率的有效提高;三是杂交种产业化技术体系的建立完善。以上问题解决,山西有望成为黄淮海繁制种平台建设的主导区域。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一、主要内容 (一)特色种质资源创制。1.“光敏”不育系创制,通过回交转育再选育3-4 个光敏不育系;2.“三系”新型不育系挖掘,用半野生材料与核心亲本杂交,选出新型不育系;3.“三系”不育系转育,美国品种等优势材料转育不育系;4.“三系”恢复系创制,用ms2ms2 等核不育材料通过轮回选择选育高异交率+高恢复力+高产恢复系。 (二)强优势组合创制。1.细胞质不育三系体系拓展;2.光温敏不育两系体系建立;3.自然环境下50-100 亩连块规模高效繁制种基地建设;4.强优势组合规模化测配;5.强优势组合比较试验;6.建立高产展示示范田。 (三)项目集成技术研究。1.大豆种质资源广泛征集、分类、测交;2.创建大豆杂种优势类群;3.高配合力不育系群体改良及选育;4.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研究;5.细胞核隐性不育三系体系研发;6.杂交种、繁制种技术生态适应性研究;7.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二、关键技术 1.高异交率“三系”繁制种技术; 2.光温敏不育两系繁制种技术; 3.核不育轮回群体选育技术; 4.不育系转育技术; 5.创建杂种优势类群技术。 项目活动阶 段□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 小试 中试□工业化试验□工程示范□首台套研制□关键零部件研制 其他 创新点 1:优势群构建为配置杂交种提供优良亲本。一是用SSR 等生物技术构建恢复系、不育系优势群。二是用核不育材料作母本,自然授粉,轮回选择,构建优良亲本优势群。 2:光敏两系育种卫保国1998 年鉴定了光敏不育材料27 年来并不断研发,重点项目实施深化“两系”育种,取得新的成绩。 3:自然环境下50-100亩连块规模化高效繁制种基地建设繁制种基地建设实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建成一定规模可靠、稳定基地。昆虫传粉的“繁制种技术”的应用是有条件的,通过野生传粉媒介迁徙技术等技术,培殖50-100 亩

翻译的主体性_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翻译的主体性 ———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曲文燕 (温州大学外语教学部 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规范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对作为译者的行动主体无疑具有约束性,因为译本的接受毕竟是多数译者必须正视的问题。译者的主体意识体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 1.面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需要调动必要的手段进行变通,是译文顺利地进入到译入语系统,达到交际的目的。2.作为译者的行动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出于某种考虑,介入或干预文本,对翻译规范和主体意识构成复杂的互动关系,对翻译行为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规范;主体意识;译入语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39(2006)06-0007-04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essay is to carry out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s and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N orms underlying s ocial and cultural establishment regulate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s an agency since acceptability remains the prima2 ry concern of m ost translators.In view of this,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is manifest in a).appropriation by making use of a wide spectrum of means and devices to facilitate translation entering the target language system,and in b).efficacious intervention,in the form of manipulation or control,in the translated text through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which is invariably driven by a certain ideo2 logy or poetics.The resultant translation helps to manifest the prim ordial identity of the translator as well as dem onstrate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The com 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al norms and subjectivity produces a direct and profound im pact on translational activity. K ey w ords:norm;subjectivity;target language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人把目光投向西方。在翻译界出现了对外国文化的又一次大规模译介活动,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4次翻译高潮,也引发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翻译方法及翻译批评等诸多方面的热烈争论与探讨。翻译究竟如何面对全球化?如何面对蜂拥而入的西方理论和西方文化思潮以及异质文化的日渐交流与碰撞而出现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译学研究的新视角。关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受到西方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法国的安托娃钠?贝尔曼(An2 toine Berman)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指出,翻译批评必须以译者为主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并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些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为我们译学研究大有启发。 语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符号与文化体系。既然源文本是某种规范的产品,那么翻译就难免受译入语系统包含的规范所制约,各自的规范可能是全然不同的。翻译的终极目的是沟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翻译活动便告失败,主要是翻译文本受到抵制所致。译文能否被接受主要在于能否 [作者简介]曲文燕(1961~ ),女,汉,吉林,英语应用语言学副教授。 7

浅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浅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文献综述: 1、《铭记农民对工业化进程的巨大贡献》:新中国的60年间,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变迁始终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让我们铭记中国农民的贡献:新中国成立最初几年,农业收入一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0%,正是依靠农业“乳汁”的哺育,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国家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建立了为工业提供积累的一整套制度安排,这期间尽管有种种波澜曲折,但除3年困难时期外,农业生产总体上保持稳定,各类农产品产量有小幅增长,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为了尽快建立国家工业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我国长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特别是针对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业和农民那里获取了巨额的积累。 2、《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现代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经历一次巨大社会变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重要转换。农业的现代化即从传统农业向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的转化,无疑是这场社会变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引发的圈地运动,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一次征服. 3、《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转变成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4、《三农问题的成因:政府作用的零度空间》:来审视我国的“三农”问题,可以发现造成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市场,农村衰败是“市场失灵”的外化形式。但问题在于,我们之所以意愿支付昂贵的成本让政府来管理,或者说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就在于要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失灵进行“接盘”,由此形成“两只手”的分工合作,最终使每个人都能够过上一种体面和尊严的生活。但是我国政府却没有对市场在农民经济生活中的失灵空间进行有效的“接盘”,从而形成了政府作用的零度空间甚至负向空间,由此才导致了中国农民不仅要忍受市场的失灵,还得忍受政府的缺失。这是中国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一、“三农”到底是不是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