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体例

论文体例

学科代码:050201

学号:030501010034

(5号字,居右,首字对齐)

贵州师范大学(成教本科)

(2号黑体字,居中;加粗)

毕业论文

(1号黑体字,居中;加粗)

题目: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English Teaching

(字体:Times New Roman;小3号字;居中;行距1.5倍;加粗)

如何克服中小学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弊端(字体:楷体;小3号字;居中;行距1.5倍;加粗)

学院:外国语学院(以下同上)

专业:英语

年级:2008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0年8月

ACKNOWLEDGEMENTS

(字体Times New Roman, 小3号;加粗)

(以下均为小4号;字体同上;行距:1.5倍)The completion of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the encouragement, the guidance, and the support of many other people. First of all, I would extend my sincere and heartfelt thanks to my supervisor Professor Zheng Zhijin, who has given me 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insightful comments in the thesis writing. He has also spent much time going through brainstorming with me, put my work on the right track, read in great detail every draft of every section of this thesis, and helped improv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English used. My gratitude to Professor Zheng Zhijin knows no bound.

Special thanks also go to my family for their unfailing support and love throughout my university study.

CONTENTS

(以上字体Times New Roman, 小3号;加粗)

(以下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小4号;行距:1.5倍)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in English) (1)

Abstract (in Chinese) (1)

ⅠIntroduction (1)

1.1Multi-Media With Erroneous Zones (1)

1.1.1 Erroneous Zone 1 (2)

1.1.2 Erroneous Zone 2 (2)

1.1.3 Erroneous Zone 3 (2)

1.1.4 Erroneous Zone 4 (3)

ⅡCountermeasures (3)

2.1 Unsuitable Operation (4)

2.2 Over stimulation In Courseware (4)

2.3 Vague Content with Automatical Transformation (5)

2.4 Neglect Of Teachers’ Function (5)

ⅢConclusion (6)

3.1 Prospect in English Teaching (6)

3.2 Personal Opinions of Further Research (6)

BIBLIOGRAPHY (7)

DECLARATION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English Teaching

(字体:Times New Roman;小3号字;居中;加粗)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network, the present teaching pattern that still use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one chalk, one bla ckboard” seems to be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present society any longer, and English teaching is no excep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to the English class has been one of the tendenc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But the misuse of the modern tools will surely result in the bad effect to English teaching. So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research of how to us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ry to avoid its misuses.

Key words: multi-media; English teaching; overcome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都是两边对齐;5号字;行距:单倍;字体:Times New Roman;

“Abstract”和“Key words”两个词或词组要加粗)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词与词之间相隔一个英文字符)

(空一行)

摘要:随着电脑和网络的迅速发展,那种“一盒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教学的需要。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怎样将多媒体运用于英语教学已成为教育趋势,但是一旦错误使用多媒体英语教学,将导致教学障碍从而给英语教学带来负面效果。英语教学者应当积极从事研究与克服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弊端。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克服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都是两边对齐;5号字;行距:单倍;字体:楷体;“摘要”和“关键

词”两个词或词组要加粗)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空一行)

? Introduction (一级标题4号字;字体:Times New Roman;加粗)

(以下正文均为:小4号字;字体:Times New Roman;行距:1.5

倍)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English teaching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attern “one chalk, one blackboard”. It processes the words, images, voice and animation and other information by the computer and forms an all-around teaching system. It is not only a good medicine to the Chinese student with their mute

English but also benefit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students’subjective initiative shall be fully developed. It can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eaching quality effectively.

1.1Erroneous Zones in the Use of Multi-Media

(二级标题小4号;字体:Times New Roman;加粗)

Multi-media teaching is a brand news teaching model and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teachers. If it is used improperly or used with erroneous zones in rational knowledge, it can bring much bad effect to the teaching.

1.1.1 The use of the multi-media as the leading teaching methods (与二级标题相同;加粗)

There are many outstanding strong points in multi-media teaching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But it is not valid everywhere. It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ome teachers cannot se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ulti-media in their teaching and cannot exploit to the fully the multi-media’s favorable conditions and avoid unfavorable ones. They cannot use the multi-media and ignore the function of teacher.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s of theirs are only the accumulation of letters, images, and the contents of books, just like a refurbished version of the book. There is no innovation in their class. They just show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 in their English class and teacher just like a projectionist. Teacher become the slave of the multi-media and cannot be as the leading teaching main subject.

1.1.2 The change of the “Teacher Teaching”into “Machine Teaching”and the ignorance of the main teaching status of students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encourages students to combine speaking and practice and to strengthen the memory. But some teachers consider that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must bring the advanced teaching ideas. Some teachers use the multi-media as the teaching tools. Teacher still acts as the center of the teaching and students are still the passive accepter. Force-feed type educates still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emarkable skill (Bernard, 1995;210).(夹注方法:1. 写出作者的姓加逗号;

2. 作品出版时间加分号;

3. 参考作品的页码) (夹注应放在应放在标点符号之前)

1.1.3 The replacement of the Student-to-Teacher with Student-to-Machine.

There is a very friendly interface in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 Students can choose different study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actical study standard and their own interests.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eacher can give up. Teaching is a mutual activity to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s. Teacher and students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talk, information commutation and feedback to implement teaching plan and accomplish teaching target. (Christopher, 1986: 46) If the multi-media is used blindly in teaching processing, only think a lot of student-to-machine talk and ignore the student-to-teacher communica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teacher will become dim as time passes. Further m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teacher will become dim as time passes. Further more, the multi-media will be cold reception by students. The enchantment of the class does not exist any more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seriously influenced. How we can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 and how to improve our teaching effect is left to every teacher.

1.1.4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multi-media method

Some teachers pursue the newest high technology and braveness simply, make the teaching program to the achievement exhibition of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cannot use the multi-media to put the axe in the helve that cannot be solved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y do not look the multi-media as the assistant teaching tool. They mak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 very beautiful and flaming, but this just detracts students’ attention and bothers students’ observation. We must know that the multi-media assistant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art, but also the science. As the assistant English teaching software, solving the problems met in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the primary. We should look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software, not emphasis on the eyewash.

Ⅱ.Countermeasures (一级标题4号字;字体:Times New Roman;

加粗)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the measures and the remedies which the educators can take measures to correct the misunderstandings or misusing of multi-media English teaching.

2.1 Take the man as the primary and adopt the advantages of the multi-media. When we mak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 we must know that it is only and can be only the assistant teaching tool for our teaching. Students and teacher should be always the primary. Teacher is the leading and students are the principal part. With the interposition of multi-media, teacher is less participated in the class and students are more active in the class.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eacher is not the leading any longer, Teacher is always the designer of the class, exponential of the study and the organizer of the class. The teaching art is improved. Teacher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giving students advices. Further more, teacher should set up his own teaching style in his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 to make his lessons more vivid and vigorous. Every teacher must not be controlled by the multi-media.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 is not the repeat of the hook, not the relish of the lessons, it is the re-creation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students' practical cites by teacher.

2.2 Pay attention to actual effect and be intent on nothing but usefulness. Although computer has the function of multi-media and super-media, it can only be a media in teaching program. Some teachers take it as all-media. They cannot look the multi-media computer all round from the sides of media. They use computer to complete every thing they can do. The blackboard is only the ornament within their vision and computer becomes another book to students. As we all know, the function of the multi-media does not always work. We must think over when, where and how the multi-media should be used in teaching. You are to be sure to keep in mind that multi-media cannot be misapplied anywhere. It should serve the teaching.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 is bad or good should be reflected by its teaching result. When we use multi-media, we must proceed from actual conditions and pay

attention to actual effect. Teaching mistake will be made if you follow the fashion of applying multi-media everywhere. Once a teacher applied multi-media in his teaching for only five minutes but all the other teachers attend the lesson felt that was the most successful multi-media lesson they had ever attended. Th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use of the multi-media is one not of quantity but of quality. Moreover, when we use multi-media as the teaching tool, we should also study intensively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have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 None but in this way ca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edia in teaching make the finishing point.

2.3 Center on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grasp the main point. To gain the teaching goal, the percept can be presented to students visually with the usage of multi-media and students are impressed by the voice, image or color to set aroused students' interests in studying, make them concentrate on the class more carefully, more steadily and more actively.(Gary G Bitter, 1989, 229) But in many practical classes, some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 departures the teaching goal more or less because teacher ignores the careful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goal and teaching material. As an example, some English multi-media teaching programs use a lot of phonotype, videotape, pictures, images, some editing and rearrangement of historical film or people dialogue to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the text, which makes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lesson more difficultly and can not learn knowledge better. We must know, sometimes,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us to use media to help us in teaching, but if we cannot use multi-media in a good time and use too much media information in our class, the teaching goal will be dim to students.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multi-media properly in teaching, but going too far is as bad as not going far enough. When the multi-media bring into play its roll, we must think over the best time and best method we use it so that we can help students solve problems. Remember that you mustn't a presumptuous guest usurps the host's role.

2.4 Grasp the rhythm of the multi-media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use the multi-media. More knowledge is brought to the class becau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teaching. If teacher cannot grasp the rhythm very well, teaching

process will be quicker easily. Students cannot grasp the knowledge well. Time passing by, the study enthusiasm of students' may be reduced. So grasp the rhythm of the multi-media in English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Teacher should give students enough time to think over the teaching content. If heaps of knowledge were tipped to students and there is not enough time to digest, students will be busy reading and ignore the teaching of teacher's. You should remember that students are always the principal part in teaching. (Retailer, 1980;109) If there is not enough communication with eyes and mouths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students will lose the interest of study very easily. Much time is saved when we use multi-media to help our teaching, so teacher must try his best to enlighten, suggest, communicate and enliven the atmosphere of the class, which may encourage students to study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Ⅲ Conclusion (一级标题4号字;字体:Times New Roman;加粗)3.1 Prospect in English Teaching

All in all, multi-media teaching is a great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lthough the advantages of English teaching assisted with multi-media have been confirmed and advocated by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s, yet we cannot negate its negative side. Even in some parts of our country, certain middle schools want to win the competition of “High Quality Class”only by using multi-media technique. Why we apply the multi-media to the English teaching? Because our target of English teaching is to establish effective system of ETL.

3.2 Personal Opinions of Further Research

Further more, we couldn’t simply regard this problem as the mutual incorrectness between right or wrong. The key to the problem is continue transforming the attitude,the angle, the role, the method between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modern one. All teachers shall make joint efforts to take certain countermeasures to the various problems occurring during multi-media English teaching,in order to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develop the language ability of students.

For this essay,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share the discussion and opinions with every English educators who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More achievements will be succeeded by getting down to the real practice. Thank you for correcting my improperness in this essay and expressing your thought.

(空一行)

BIBLIOGRAPHY(全部大写;字体Times New Roman, 小4号字;加粗)

(以下字体小4号;字体Times New Roman;行距:1.5倍)Bernard, J. Poole. (1995). Education for an In formation Age. C. Brown Communications, Inc.(换行的词首右缩4个英文字符)

Christopher, N. Candlin. (1986). Computer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Longman Inc, New York.

Gary, G. Bitter. (1989). Microcomputers In Education Today. Mitchell publishing, Inc.

Handler, Diced. (1983). Exploring English with Microcomputers.Lond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eech, G. N. and Beale. (1984). Language Teaching. UCREL.

Robert, Taylor. (1980) 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 Tutor, Tool, Tute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 https://www.doczj.com/doc/5318843223.html,.:教育技术通讯,2003(2). 郑夫扬. 恰当应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 江苏:教育与现代化,2001(3). (换行的词首右缩2个中文字符)

DECLARATION

(以上字体Times New Roman, 小3号;加粗)(以下字体小4号;字体Times New Roman;行距:1.5倍)

LiYang , the undersigned, hereby declare that this thesis does not contain any material which has been accepted for the award of any other higher degree or graduate diploma in any tertiary institution and that, to the best of my knowledge and belief, this thesis does not contain any material previously published or written by another person, except when due reference is made in the text of the thesis.

Signed:

Dated: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记录表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级别:2003级(1)班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1 引言 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2.1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 4 编写格式

学会论文集体例格式

学会论文集入选论文体例格式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2010年 (以下体例格式系王菊泉教授在与杨自俭前会长共同主编《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系列文集(2008) 以及学会最近几本论文集格式体例的基础上,参考 时下国内期刊通行做法整合修改而成,专供学会编 写论文集参考。请我会所有作者严格按照本体例格 式撰写和修改论文,期使我会会员的论文在规范化 上能作出表率。) 一.全文结构、体例与排版格式 1. 全文包括中文标题、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不用摘要 和关键词。另请作者提供英文标题,以供编写英文目录使用。 2.正文用5号宋体。一般不用英文稿。 3. 正文内层次排列体例用如下格式:一级码:0,1,2,3, 4; 二级码:1.1, 2.1, 3.1, 4.1; 三级码:1.1.1, 2.1.1, 3.1.1, 4.1.1。三级码后用1),2),3);(1),(2),(3); ①,②,③等。 4. 在引用大段文字时(三行以上),另起一行,每行行头、 行尾均缩进两格,改用5号楷体。所引文字原则上不超过

500字。 5.正文中书名、报刊名、文件名、戏剧名等中文均用书名 号,西文均用斜体。此外,中文文章名在正文中也用书名号,不用引号。 6.汉语省略号一般为六点,但在公式或格式中压缩为三点,如:“如果…就…”。 7. 关于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按出版部门通行办法 执行。 8.如文章已先行在刊物发表,请在参考文献之后、作者信息之前注明。有关信息放在圆括号内,表述 为:(本文已刊于《××××》××××年第×期)。 9.文后请附作者的通讯地址和电子邮件信箱。格式如:作者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地址单位名称;电子信箱 二、注释 1.引文出处都归入参考文献,不用注释。注释主要用于对影响读者理解的术语、成语、典故、人物、数据资料、外语来源等作出原义、书中用意、作者或译者的用意等方面的解释。必要时也可对资料的来源等进行解释。 2.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电脑自动生成小5号宋体,正文内用①②③等形式每页分别排序。

毕业论文注释体例[1]

注释体例 一、一般中文著作注释要求 (一)首次引用 引用的资料第一次出现在注释中时,一般中文著作的标注次序是: 著者姓名(多名著者间用顿号隔开,编者姓名应附“编”字)、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 1.专著 xx: 《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xx、xx娴: 《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xx等: 《中国崛起: 国际环境评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作者三人以上,可略写为XX(第一作者)等;出版社名称已包含地名,不必重复注出。) 2.编著 xx世雄主编: 《冲突与合作: 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威廉·xx思:

《单极世界中的美国战略》,载于约翰·伊肯伯尔主编: 《xx无敌: 均势的未来》(韩召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17页。 《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提出向南方发动进攻问题致维辛斯基电》( 1950年1月19日),xx主编: 《朝鲜战争: 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第1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 (48),第305页。 3.译著 xx: 《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7页。(译者姓名在著作名后,并用括号括起。) 4.期刊杂志(期刊指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杂志指周刊或半月刊) xx: 《论二元经济》,《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98页。 xx: 《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传记文学》(台北)第28卷第1期, 1976年1月。 xx:

论文学术规范与体例

课程论文学术规范与写作体例 必读一:学术规范 一、学术论文写作的三个规范 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格式规范 格式规范要求认识到学术论文的特征,每一个部分要齐全,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介绍、引言、正文一二三四、结语、注解或参考文献、作者联系方式(电子邮箱、电话、邮编)等等。如果刊物收到的论文缺这少那,那就表明不懂学术规范。 这是由学术论文的本质所决定的:前面的几项是集中表现作者学术创新的一些信息。最主要的内容、最重要的观点以及作者的前期研究成果。学术期刊审查与发表论文时,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这些方面。论文如果没有这几个部分,就很难表明作者的思路,论文就没有层次感,结构是否完整,引文是否都注明了出处就不清楚。 (二)引用规范 引用规范最为重要,这是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准则所要求的,即论文中的每一条前人的论述,都要用引号引起来,并注明其详细来源。凡是前人的东西,不论是一个观点还是一段话,不论是一句话还是一个关键词,都要注明来自何处,而不能与自己的论述相混淆。特别是不能将前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不能将别人的当成自己的,那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一旦被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一篇七八千字的论文,没有五条以上的引用文献,是不可理解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不是说明你的阅读与调查面较小,就是说明你在论文中应当注明的还是没有注明。学术研究总是在传承中才有创新,引用文献是学术探讨的本质需要,也符合学术发展的规律。 (三)创新规范 所谓创新规范,是指学术探讨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必要写论文,

当然,创新有不同的角度,表现为材料的新发现、论点的新提出、新的语言表述方式。如果作者自己都没有觉得有新意,的确就没有必要写论文。一般而言硕士论文要求最少有30%的创新,博士论文要求最少有70%的创新。 学术论文是指在各高校学报和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其实也包括学术专著,它是学术论文的扩大与集中。如果是普及性的文章,报纸上介绍性文章,流行刊物上的文摘,那是以大众文化和科学普及为目标的,另当别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发展与强盛的动力,因此,学术论文讲究规范是首要的,无可争辩的。 二、学术论文写作的四个关键环节 学术论文的写作,从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到整理书目、编制索引,从实地的调查访谈到对于某些现象的具体分析,从论文提纲的编制、论文初稿的草拟到论文的修订和发表,是一个系统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学术探讨过程。这个过程应当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一)论文选题的“四性” 并非什么样的题目都有研究的价值,也并非什么样的题目都适合自己来做。论文的选题特别重要,重要到可以决定你的论文有没有价值。题目太旧,做了没有意义;题目太大,你也做不了;题目太小,花了很多时间都不到应有的评价;题目太实,又没有理论性和学术性。 1.适度性学术论文的选题要有适度性。所谓适度性是指论文的选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选题太大了,需要涉及的资料太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就很难完成,很长时间见不到成效,就没有动力再写下去了。 2.可行性指你的题目所需要的资料是不是在学校图书馆与资料室,以及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中,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或者是不是学校资料库当中的强项。 3.价值性所谓价值性是指你所选的题目要有一定的新意,虽然不要求填补空白,但要求在某一点上有所创新。学术界正在展开讨论的热点话题,或者是有关破解许多其他问题的关键话题,可供写作论文时参考。选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不然花了很大的力气,研究了老半天,写出来的论文就得不到应有的评价。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介绍.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课程时间:从2006年秋季开始,每学期滚动开设,每次限100人 主持教师: 朱庆之教授 主讲:元培计划管理委员会导师组 助教:吴兴宁wxn-ahl@https://www.doczj.com/doc/5318843223.html,, 62767732 邓德华dengdehua@https://www.doczj.com/doc/5318843223.html,, 62754099 汤康tangkon@https://www.doczj.com/doc/5318843223.html,, 62754099 对象:D类通选课,元培计划文科生必修,欢迎元培理科生和其他院系学生选修课程说明: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是元培计划文科平台课之一,由来自不同院系和专业的导师共同开设。目的是通过对不同专业具体问题的个案研究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学术规范以及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 每位授课教师将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某个研究,在此过程中着重展示包括诸如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论证的方法和步骤、文献索引等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每位教师还将向同学推荐一部阅读书供课前或课后自学,提出若干思考题,并指导同学们的自学和课程论文写作。 全课共分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四小时,包括讲授两小时和自学两小时。 课程要求及成绩构成: 1、完成课程所有的教学环节。 2、按时参加课程。请假必须证明有特殊情况,例如疾病或家有急事,需书面说明具体人、事、时、地,于课前交于班长或助教,考勤占最终成绩的15%。 3、课程除了课内讲座之外将举行由助教带领的课外讨论班。每位同学至少选择参加两次课外讨论,在讨论前将读书报告电子版发至助教邮箱,并在参与讨论时提交读书报告的纸版(每篇不少于1500字)。讨论班上的表现和读书报告的质量占最终成绩的40%。 4、期末,所有参与课程的同学须完成一篇与某一讲座内容相关的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论文提交的最后时间是1月18日,论文质量占最终成绩的

毕业论文论文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格式补充要求 (房地产系2011.3.2) 一、毕业论文的结构 1.封面 内容包括:标题名称、专业、导师与学生本人姓名。 题目名称:不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 2.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见示例) 摘要包括毕业论文题目、摘要正文及关键词,“摘要”字样位置应居中。摘要不设页眉和页脚 摘要正文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一般应重点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得超过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完全相同。 3.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毕业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不得自选关键词,关键词一般3-5个。(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在学术论文中规范关键词选择的规定(试行)》第一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学科体系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国标GB/T1 3745-92)。第二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三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对于综述和评述性学术论文等,此位置分别写“综述”或“评论”等。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论文,此处不写被研究的方法名称,而写所应用的方法名称。前者出现于第二个关键词的位置。第四个关键词列出在前三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如有需要,第五、第六个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楚,目录要与中文标题一致,应在目录中列出的还包括引言(引言单独出现时)、论文后的参考文献、附录、谢辞等。目录不设页眉页脚。目录要求用WORD自动生成,格式见模板。 5.引言(绪论) 引言是全篇文章的开场白,应简要说明选题的原由,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及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的分析、研究方法、实验方法、预期成果

毕业论文体例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写作体例格式要求 一、毕业论文构成(按装订顺序排列):封面——作者声明——论文——英文标题、摘要及关键词——鸣谢——封底。 二、毕业论文整体格式: 1、封面:可联系谭老师,应该是由中青院统一发放。 2、作者声明:该部分内容单独成页。 作者声明——(黑体,小3号字,居中) 本论文是自己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的。论文的完成经过了选题、查阅积累资料、撰写读书笔记、拟写论文提纲、撰写初稿、形成定稿等环节。论文所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均已标明出处。我遵守学术法规和学术道德,对本论文负责。 签名:__________(手写)(声明的内容为宋体,小4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 3、论文:本科论文字数不少于7500字,专科论文字数不少于4500字;复制率应在30%以下。整篇论文的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每页右下角应插入页码。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要遵守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数字的使用应执行GB/T15834—1995《出版物上数学用法的规定》。 正标题——(黑体,2号字,居中) ——副标题:(黑体,小3号字,居中) (空1行) 作者——(4号字,宋体,居中) □□专业□□级□□班学号:□□□□□□——(宋体,5号字,居中) (空2行) [摘要]□□□□□□□□□□□□□□□□□□□□□□□□□□□□□□□□□□□□——(5号字,宋体,200字以内)。 [关键词]□□□□□□□□□□□□——(宋体,5号字,限3至5个词)。 (空1行) 正文□□□□□□□□□□□□□□□□□□□□□□□□□□□□□□ 1

□□□□□□——(宋体,小4号字,其中,正文一级标题应加粗)注释:——(小4号字,加粗)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引用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置于当页页脚(脚注)或正文后(尾注)。我院统一要求用尾注,宋体,5号字,序号采用“①”格式,在文中注处表现为上标。示例如下。 ①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25页。 参考文献:——(小4号字,加粗) (文献内容为宋体,5号字,序号采用“[1]”格式。示例如下。)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4、英文标题、摘要及关键词:单独成页。 英文标题——(Times New Roman,小2号,居中) (空1行) 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4号) keywords:□□□□□□□□——(Times New Roman,小4号) 5、鸣谢:单独成页 鸣谢——(黑体,小三号,居中) □□□□□□□□□□□□□□□□□□□□□□□□□□□□□□□□□□□□□□□□□□□□□□□□□□□□□□□□□□□□□□□□□□□□□□□□□□□□□□□□□□□□□□□□□□□□□□□□□□□□□□□□□□□□□□□□□□□□□□□□□□□□□□□□□□□□□□□□□□□□□□□□——(宋体,小4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 6、封底。 三、打印要求: 1、纸张规格:B5纸。 2、页面页边距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 3、单面打印。 四、装订要求:左侧装订,装订针呈一直线,尽量规范、整齐、美观。

什么叫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的规范与创新 一、前言 目前学术研究领域,以下现实日益突出起来: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而在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则是难上加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这已成为教授、学者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 战略就是定位。目前,一流学术刊物都在走异质化、特色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以《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和《管理世界》为例,它们分别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就选题范围而言,《经济研究》偏重货币、证券等金融问题;《中国工业经济》聚焦产业经济、企业经济;《管理世界》就是“世界管理”,任何问题都属广义管理问题。就刊文属性而言,《经济研究》和《中国工业经济》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一般7—10个页码,长度均匀;而《管理世界》则以发表研究报告为主,要么特长要么特短。就形式风格而言,《经济研究》刊文特别注重数学模型(包括表、图,下同),篇幅高达50%以上;而《中国工业经济》和《管理世界》刊文中的数学模型特征则不突出。例如,《中国工业经济》力将数学模型控制在20%的篇幅以内。鉴此,笔者特别倡导“个性化投稿”,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是谁的就是谁的”。否则,即使是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如果投错了“门”,照样难以发表。刊家是谁,“投其所好”,这是作者下笔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里,像做企业一样,首先做对,然后做好。 尽管各学术刊物的“口味”不一,但作为学术论文的“共性”仍是存在的。一是规范。所谓规范,就是“做活的规矩”。同样的原材料做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例如大豆,既可以做成豆腐、腐竹,也可以做成豆浆、豆奶。这里,最终产品不同,是由其“界面联系规则”不同所决定的。规范,包括形式规范和内容规范。二是创新。创新是学术论文的本质所在,创新是学术论文的灵魂所在,没有创新就不叫学术论文。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这里,“原始创新”应是学术论文的第一要义。关于规范和创新的关系,即: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规范。 二、什么叫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不是随变什么人都可以写的。迄今为止,许多教授、学者都不懂得“什么是学术论文”,因而不会写学术论文。通常,在股子里把“文章、稿子、报告”等同于学术论文,没有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因此,其撰写的学术论文“不入门”、“不入流”。这里,不得不为学术论文“找魂”。 1.什么不是学术论文 (1)教科书不是学术论文。许多教授、学者写的所谓“学术论文”,明显属“教科书的范式”。即:概念、作用、分类、特点,大多是一些知识性甚至常识性的东西。他们“用概念解释概念,用定义解释定义”,就像现行政府运作——“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过去,高等院校的人特善长写教科书式的东西,带有给学生上课“讲义”的性质。现在看来,教科书式的写作绝对不行。 (2)研究报告不是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的范式,即三段式:现状、问题、对策。这里,情况分析占了绝大部分,而对策是靠“拍脑袋”拍出来的,一般是“要字结构”,

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要求

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要求 学术论文是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讨论或研究某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需要遵循一定的论文写作原则,以下是搜集的学术论文格式要求,欢迎阅读参考。 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题目 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作者 署名规范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示例:王军××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875;张红××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100011 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 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 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 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 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核心期刊论文引用及注释的一般体例

核心期刊论文引用及注释的一般体例 一、引用及注释之一般原则 1、引用是指在文章的正文中为了论证的需要而对别人的文章进行的援引。 2、注释是指在文章的正文中为了说明引用的来源及必要的解释而进行的注明。 3、引用和注释应当遵守必要性原则。 4、引用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表的文章;没有出版的,应当取得相关权利人的同意。 5、引用应当保持被引用的话语和段落的原貌。 6、引用应当重视原作的真实意思,不得曲解原作之观点。 7、直接引用应当有明显标志,标志以双引号为准。 8、注释中注明文章的出处应当简洁、规范。 9、注释中的解释应当避免无关、累赘的解释。 二、具体的注释规则 1. 请务必使用脚注! 2. 在正文中进行注释的,应当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在相关句子的右上角,通常应当在相关的标点符号之外。例如: “国际法尚未发展出一整套规则来较为详细地规定国家……可以行使的各种形式的管辖权。相反,国际法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国家在刑事问题中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权……” 3. 正文引文超过100字的,应缩格并变换字体排版。例如: 当这两项国际法规则发生冲突时,何者应当居于优先地位呢?有学者分析认为: “国际法近几十年来最为有趣的发展之一就是其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等级的确立。……传统上……所有规则都位于同一水平上,但是到了……现在……保护国际社会根本利益的原则和规则具有推翻一切威胁这些利益的尝试的法律效力……” 4. 每篇文章的全部注释编号连排。 5. 引用图表,在图表下直接注明来源,不必另加注释。例如: 表格一:服装工业中每小时的基本工资(1998年,美元) 国家每小时基本工资设孟加拉国为1 美国8.42 49.53 加拿大6.70 39.41 菲律宾0.62 3.65 圣萨尔瓦多0.60 3.53 墨西哥0.54 3.18 洪都拉斯0.43 2.53 中国0.30 1.76 尼加拉瓜0.25 1.47 印度尼西亚0.22 1.29 印度0.20 1.18 孟加拉国0.17 1.00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318843223.html,/resources/garment/labour-label3.htm <2002年7月14日访问> 6. 注文提及文献的信息顺序:作者,文献名称,卷次(如有),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如有。通常情况下“第一版”可省略),页码。 例如:陈兴良著:《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修订三版,第23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学习感言

学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总结,感想 署名: 摘要: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学习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之后的收获与感想。 关键词: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监察制度与道德约束;检索数据库。 一:引言 就个人理解分别对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阐述了自己的感想与理解,并写了一些收获。 二: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感想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间《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的学习完了。在这几周的学习中,虽然我不能说我将学术规范了解得多深,毕竟我还是个大一的学生,但是通过学习,我还是受益良多。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论文写作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我以前的理解当中,从没有以为论文写作需要一种非常规范化的模式,我想,学校在大一就安排这门课程,就是为了转变大家过去对论文写作的错误认识,点燃大家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其次是为了鞭策大家再接再厉,指引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觉地研究和探索,提早为毕业论文做准备。我觉得,这门课的关键就在于“规范”二字,一篇论文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了它的质量。我想论文写作的成败,关键还在于选题。课上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给大家讲了选题的问题。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选题就是要发现值得做课题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问题意识。确定论文的题目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这项工作必须要放在平时。另外,题目的好坏决定了它是否容易被检索到,所以题目一定要简单明了得表达出论文的主要话题。 当下社会抄袭之风似乎盛行得很。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所谓的“学术抄袭”好像四处都可以寻找到适合它滋生的环境。而我们呢,对这类现象自然是会嗤之以鼻,然而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当我们自己进行论文写作时,却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可以“犯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经济与管理研究》论文排版体例

《经济与管理研究》论文排版体例: 文章页面及篇幅:Word文件,页边距上下2.54厘米,左右1.8厘米,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45字×36行。篇幅一般12~15页。 文章版式: (1)正文前面部分: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中文内容提要、中文关键词、文献信息(中图分类号等)(2)首页页脚:收稿日期、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和编号)、作者简介(多个作者可注明通讯作者)(3)正文 (4)正文后面部分:参考文献、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具体样式: 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字,小一号宋体) ——副标题(必要时可加,四号宋体) 张一三李四(三号楷体) 内容提要:提要正文(200字左右,五号楷体) 关键词: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 关键词4 关键词5 关键词6(6个左右为宜,五号楷体)中图分类号:F XXX.XX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36(2019)XX-XXXX-XX 依照比较优势与产业间分工理论……(一段引导性文字,视需要可加,五号宋体) 一、产业间分工理论(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一)比较优势(二级标题,五号黑体) 1.宏观经济学(三级标题,同正文) 克林顿和拉丁(Clinton & Latin,2003)的研究表明,宏观经济学……[1]。张三等(三人及以上只写第一作者)(2008)针对中国东部地区2000-201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分析,认为……[2]。(文后参考文献实引,按文中出现顺利列出)产业分工…… 正文说明: 1.最多至四级标题。四级标题采取(1)、(2)的格式,后面的正文内容接排,一般不再另起一行。 2.正文里面出现的英文人名、地名以及专业术语,要补充中文翻译,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如: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 Taylor),如出现在参考文献部分,人名格式为TAYLOR F W。 3.多位数字使用千分空,小数点后最多保留4位。 图表说明: 1.一律使用黑白图表,也不要在图表中出现底色(背景色),插图不要外边框。 2. 图表标题为小5黑体;图表内中文使用宋体,英文和数字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6号宋体。图 收稿日期:××××-××-××(作者投稿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编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名称”(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张一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 李四××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西安,710127。 (6号楷体)

法律与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及注释体例

《法律与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及注释体例 一、来稿请附25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及3-5个“关键词”; 二、全文注释体例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编号形式为①②③; 三、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精确到年;第2版及以上注明版次。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但“著”则不加。作者或译者为三人以上者,署第一作者名加“等”字。 四、引用页码应明确范围,不采用“页以下”的形式,仅引用两个页码时采用顿号连接。 五、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六、注释范例 (1)著作类: 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54页。 港澳台著作: 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第139页。 (2)译著类: 译者或作者为三人以上的只保留一人,后加等, 作者前的国别的中括号是英文状态下的[ ],而不是中文状态下的〔〕 [美]约翰·杰克逊:《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法理》(影印本),李方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168页。 [日]三浦隆:《实践宪法学》,李力、白云海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55页。 [美]约翰·H·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上册),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3)编著类: 刘家琛主编:《刑法(分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863页。 梁慧星编著:《物权法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4)文集类: 潘汉典:《比较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载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古籍类: [清]沈之奇:《大清律辑注》卷十八。 (6)辞书类: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345页。 (7)期刊类:期刊具体到期数即可,不到页数。 李双元、李新天:《当代国际社会法律趋同化的哲学思考》,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关于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心得体会

关于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心得体会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我学习了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课程。通过认真参加了秦宏老师“关于创造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罗福凯老师“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梁铄博士“经管类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几次讲座与报告,加深了对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理解,对于如何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下面将本学期的收获与心得记录如下: 一、硕士论文写作的意义 硕士论文写作是研究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之一,也是硕士研究生知识与能力结合、提升理论水准的一项重要环节。进行硕士论文写作,有利于全面训练研究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引导研究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同时,硕士学位论文是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硕士论文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硕士论文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学术论文是发表学术成果的基本方式,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标志,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者熟练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体。适应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惯例,能够写出合乎标准和要求的论文成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现代高级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2、硕士论文是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检验方式。 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是检验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和公立民办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而言,学术论文作为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检验方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3、硕士论文是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必需的学术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基本内容。通过论文的撰写,研究生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梳理、检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规律和标准,培育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二、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的规范是课题研究与表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通过对于学术论文特征的全面分析,确立出评价论文质量的一般标准。 学术规范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学术论文的特征表现为学术性、科学性、论文发表、辅导写作请联系董编辑Q/微信:993383282,创造性与理论性四个方面。学术性是指语言的学术性、内容的学术性和问题的学术性。 创造性的内涵包括:研究是否推翻前人不正确的定论;有无新发现或提出新理论,或解决新问题;研究虽为老问题,但有无新意,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运用中发现不足而予以完善;是否反映在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见解。科学性指合乎规律、真实、准确的知识与结论,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内容准确、思维严密性与论证推理合乎逻辑性。理论性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文科)

说明: 一、论文的内容及顺序 (一)中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论文主体部分 5、参考文献 6、致谢(中文论文的致谢) 7、附录 其中1不编页码,2--7用阿拉伯数字编排页码。 二、除封面外每页都要有页眉,页眉在每一页的最上方,页眉内容为“河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排列,论文、设计二选一。 三、论文全文要求单面打印。 (二)外文论文的内容及顺序为: 1、论文封面 2、致谢(外文论文的致谢) 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论文主体部分 6、参考文献 7、附录

学号: 021******* (四号黑体) 农村义务教育应对税费改革的策略 (20磅字号,华文中宋,加粗,居中) 学院名称: 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 XXXX 年级班别: XXXX 级XXXX 姓 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黑体,小三,居中,上面横线上内容要居中) XXXX 年XX 月 河南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农村义务教育应对税费改革的策略(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摘要(黑体,小四,1.5倍行距)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投入主体财力偏低、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仍然存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依然短缺、农村“普九”欠债未还、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差、农村仍有不少贫困学生需要资助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建立与税费改┅┅┅(300字左右)(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关键词(黑体,小四,1.5倍行距)义务教育;税费改革;策略(3-6个)(宋体,小四,1.5倍行距) Measur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After Tax Reform (Times New Roman,小三号,单倍行距,加黑,首字母大写) 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side faces some problems after tax reform:low investment by government,teachers’wages in arrears,shortage of funds in schools,the popularization of nine-year education in countryside still in debt,poor fundamental conditions of schools,many poor students in need of help. The count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follows:the investm┅┅┅(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Key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加黑)compulsory education;tax reform;measure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前言(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 农村税费改革直接涉及教育领域的是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这两项仅次于国家预算内拨款的教育经费来源①。(如果解释某些内容,或者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均可做为注释(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要以圈码标识上标②表示。建议注释采用页下脚注,分页编码)尽管中央财政安排了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但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人们分析和解决。(宋体,小四,1.5倍行距) 注:①解释某些内容。 ②引文来自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件法规、内部资料、工具辞书,以及转引自有关文章,需说明作者、题名和出处。(宋体,小五号,单倍行距)

学术论文注释格式

附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A.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3]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会议论文集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E.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F.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G.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H.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I.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J.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2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 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概论视频答案(武汉大学)+专业论文写作答案(清华大学)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概论(林嘉) 1.2从基本概念谈起(上) 是一种特殊的(B)。1.学术道德是学术团体或个人从事学术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A、研究规范 B、职业道德 C、个人修养 D、职业习惯 1.3从基本概念谈起(下) 1.( D)是指以法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行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的总和。 A、道德规范 B、技术规范 C、政策规范 D、法律规范 2.《 GB/正确 7714— 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属于(B)。 A、强制性标准 B、推荐性标准 C、规定性标准 D、基本型标准 3.《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高等学校预防 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属于(A)。 A、政策规范 4.计量单位标注有误属于学术不端行为。(错误) 5.我国参考文献的规范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 号的一般规则》。(错误) 1.4 自然科学研究流程已完成本次成绩:100 1.( A)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工具与规则对社会领域和人类经验进行研究,通过对客观物质 世界的观察与测量,寻求对现存事物的解释,对未来事物进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实证研究方法 2.自然科学研究的准则——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概念同一性也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错误) 1.5 社会科学研究流程已完成本次成绩:100 1.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都是思辨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正确) 2.费孝通于20 世纪 30 年代在江苏吴江县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主要运用的是解释研究方法。 (错误) 1.6 学术研究相关法律问题 1.6 学术研究相关法律问题已完成本次成绩:100 1【判断题】 研究生学术活动过程的“学习性” 决定了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可以借用他人的成果,发表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