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文化学生复习资料

民俗文化学生复习资料

民俗文化课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民俗的定义(2学时)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William Thoms )1846年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 (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

国际学术界又以“Folkloristics”专指“民俗学”,而将“Folklore”专指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以便区别。

“民俗”既民间风俗。民间——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

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1、文化遗留物说。

2、精神文化说

3、民间文学说

4、传统文化说

总之,民俗,既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民俗的集体性:又叫社会性。

(二)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在空间前后左右流动传播。(三)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稳定性指民俗在流传中相对不变的特征。变异性指在民俗的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四)民俗的类型性:模式性。

(五)民俗的规范性服务性: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满足人们需求。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2学时)

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

四、几个相近概念的比较

几个相近概念的含义:

风俗:“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习俗;“习”——“数飞也”

礼俗;礼源于俗,俗先于礼。

几个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

五、民俗的种类

(一)物质民俗

1、农耕民俗

2、畜牧民俗

3、渔猎民俗

4、手工业民俗

5、商业民俗

6、服饰民俗

7、饮食民俗 8、居住民俗 9、行旅民俗

(二)社会民俗

1、人生礼仪民俗:

2、岁时节令民俗:

3、社会结构民俗;

4、游艺民俗

(三)意识民俗:有原始信仰,宗教信仰、禁忌方面等。原始信仰包括迷信信仰与俗信信仰两个方面。

第二章:服饰民俗文化

一、服饰民俗概说(2学时)

(一)服饰的起源

(二)服饰的构成

1、首服

2、衣裳

3、足衣

4、饰物钗簪、耳环、项链、围巾、斗篷等。(三)服饰的发展(B)

1、首服:亦称元服。元本指头。历来用于首服的有冕、弁、冠、巾、帻、幞头、帽、风帽、抹额、笠、面衣等。

冠冕类一般适用正式庄重的场合,配相应的礼服或公服。冠起着官阶职别的区分作用,名称常来源于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巾帽则搭配常服,多与时尚关系密切,往往一种巾帽会蕴含着一段逸事佳话,如,东坡巾、程子巾(程颐、程颢)、山谷巾(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大众津津乐道的同时亦效尤纷纷。

在戴法上,冠冕类和后来的巾帽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固定头发,一般需要通过笄直接固定在发髻上,另外还要在下巴处结璎,这样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类的戴法则随意多了,一块或软或硬的布、纱,通过各种不同的包扎或折叠方式,缚罩在头上就是了。

男子首服大致可分为冠冕类和巾帽类。具体分类。

(1)冠冕类

A、冕——古代帝王最高等级的首服——礼制和等级的观念

B、弁,弁,读bian,与"变"同音.。弁是最古老的朝服,在古代是仅次于冕服的一种服饰。

C、其它冠

通天冠(高山冠):委貌冠:远游冠:缁布冠:小冠:獬豸冠:进贤冠:鹖冠:

D、清代礼冠自成体系。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

(2)巾:巾帽与常服搭配,多与时尚关系密切。

行过冠礼以后,男子的首服就不一样了,根据《周礼》规定:士以上的尊者可以带冠;普通市民裹一块头巾。后往往将带冠看成是累赘,以扎巾为轻便,于是头巾由庶民服饰一变而成为上流社会的“流行服饰”。

(3)帽子:省称“帽”、“冒”,象形文字,四周象缝缀而成的兜,下部开口,以便覆盖在头顶上,古代戴帽和戴冠不同,戴冠是为了装饰,戴帽是为了御寒。所以在远古时期,帽子大多为北方人民所戴。

2、衣裳:在“民俗服饰的流变”讲

3、足衣:足衣亦即袜履。赤足同样是失礼的行为,谢罪时常常“免冠跣足”。

4、饰物:古代男女都着,但是后来慢慢以妇女为主。

古代妇女根据身份,出席的场合来佩戴不同的头饰。笄,簪,钗,华胜,擿,花钿,步摇,梳篦等。

4.1. 笄,簪,钗,擿,华胜

4.2. 步摇

4.3.梳篦,钿花

4.4.抹额:

4.5.古代妇女的臂钏和腕钏

4.6耳饰

二、民俗服饰的流变

总的说来,阔袖长袍、温文尔雅,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与约束。但是每个朝代各有特点。古代服装分为两大类型,一为分体制,上身为衣,下身为裳。上衣为襦、袄、半臂等,下身为胫衣、裤、裙等。另一是衣裳合二为一制,即深衣、袍、衫、直裰、褶子等。

1、先秦时期:服原始服饰 : 用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把动物的毛皮缝制成衣服。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制为上衣下裳,下裳为前后两片,衣裳束带。女服与男子基本相同,但是多了一条长过膝的襜(chán,古时称衣裳的前襟,——女子的围裙。)首服,男子扎巾带帽,女子插笄(骨簪);足衣为木底,葛、麻布为面,冬用兽皮的舄(xì)履。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一种重要的汉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深衣交领右衽,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深衣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样式,外观区别在于下身是否有围绕的线条。

2、秦汉时期

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

汉代妇女的襦裙:

汉代官吏袍服

十二纹章冕服介绍“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象征。

3、魏晋时期;魏晋南北朝汉服

这一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衫-大袖翩翩的衫子,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百姓,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裾服

南北朝时期裤褶:裤褶(zhě)的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

4、隋唐时期(共379年)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

唐代大袖衫:

隋唐时代也产生了汉服的一种重要变体- 圆领衫。圆领式样在中国服饰历史上很早便有出现,但一直到隋唐才开始盛行,成为官式常服。这种服装延续了唐,五代,宋,明,并对日本,高丽等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

5、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官服-公服,式样是圆领大袖,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上穿革履或丝麻织造的鞋子。

宋代妇女服饰——宋代一般妇女所穿服饰有袄、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裤等服装样式。

宋朝流行一种叫褙(bèi)子的外衣,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宋代妇女服饰,襦和袄是基本相似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玉环绶”

6、明清服饰:

明代襦裙

明代官吏服饰公服。其制为盘领右衽,袖宽三尺。袍服所用的纹样及颜色,因级别而异:一至四品,用绯色;

明代背子之一宽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

明代背子之二窄袖背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明代妇女的又一“时装”——水田衣。明代比甲。

清代文官补服清代马褂

7、民国时期:

近代旗袍中山装等

三、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一)服饰反映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古代,制造服装的原料主要靠天然或人工培育的动植物。如虎皮帽(东北)鱼皮衣(东北)草鞋(南方)葛藤、苎麻、棉花、蚕丝等。(有些少数民族现在还保存落后的生产力——从服饰上看,原始的纺织技术等)丝绸之路贯通,高级染料流入,衣服的颜色变得鲜艳、宽大、阔袖、开胸衣服琳琅满目……现代化纤、涤卡等化学纤维……样式,夹克、宇宙飞行服等,(韩国面料、纳米技术……)

(二)服饰反映历史传统

传统一旦形成,便成为人们遵守的行为规范,代代传承。如中式长裤,从秦汉的胫衣——裤子,至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旗袍的款式至今也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色彩,中国讲究中庸——“中和”,讲究色彩和谐,上身轻色下身重色——稳重端庄,平时黑色、棕、灰色,红黑配——喜庆时,不象非洲一样大红大紫。款式含蓄、沉稳、端庄、大方,如中山装,受西装的影响,立领,口袋、立袖,但是扣子一直到领

口,不象西装那样花哨。(花样的领带和大翻领)中山装前襟四袋代表礼、义、廉、耻(四维)。中国传统女装没有哪款象布拉吉一样开放。

(三)服饰反映地理环境

东北:冬衣、帽子,保暖。

西南:潮湿,短衣、裙(傣族)、单裤——木板鞋。(雨天多)

江南:丝织品——天气正合适。

(四)服饰反映宗教信仰

中国有许多由宗教信仰所形成的种种服饰形态的例子。如伊斯兰教民众喜欢穿白色衣服、戴白帽,是因为教义要求他们在室外头部不可以直接对着天空;新疆地区的小花帽……对真主的诚信。四川凉山的彝族以黑虎为图腾,男女老少一身黑衣,男服襟边绣上“虎”字,男子一身黑毡袍,小孩戴虎头帽。又如佩珠——俗称手串(念珠),在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来记数的随身法器,一般以十八颗的念珠最为普遍,连缀时,中间嵌入一颗隔珠,在隔珠的下方会佩有一种编制精美的中国结或美玉、翡翠等挂件而组成“佛头穗”。这种佩珠大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的材料制成,许多非教徒也喜欢佩带——使佛珠成为一种时尚装饰品。(上图装饰品,不是佛珠,是改良的,数字不符)又如水田衣。

(五)服饰反映社会风尚

宋朝初年,政府规定平民、商贾、工匠的衣服一律白、黑两色,到了北宋中期,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追求浮华成为时尚,不仅颜色突破,样式大胆——社会风尚,政府不能硬性规定。

(六)服饰反映文化交流

中山装——受日本学生装的影响。裤子、旗袍、蜡染、扎染服装——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壮族在解放前在服装上与汉族没有区别。

四、少数民族服饰概述

【一】各民族服饰介绍

(一)东三省朝、满等族服饰

1、朝鲜族:生活的地点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韩国、朝鲜国服饰相同。

过去朝鲜族喜爱穿白衣素服,自称“白衣同胞”,外人称之为“白衣民族”。

2、满族

3、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皮袍,皮裤,鄂伦春族的狍头帽。

(二)蒙、回、维吾尔族服饰

(三)青藏高原的藏族服饰

(四)川、黔苗彝等服饰

(五)云南傣、白、哈尼等族服饰

(六)南岭南北壮、瑶、黎等族服饰

(七)闽浙惠安女、畲族服饰

(八)高山族服饰:

【二】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1,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涵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

2,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3,由于各种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直到本世纪中期仍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相应的生产力水平上,由此而带来的差异十分深刻,至今仍未能完全克服,因而少数民族服饰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4,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面临着社会全面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改革的要求,一些传统服饰已经发生变化。

5、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之蕴

(1)色彩代表民族的颜色符号。如广西南丹瑶族男子喜欢穿白色大裆裤,故得名“白裤瑶”;龙胜的瑶族喜欢穿红色绣花衣,被称之为“红瑶”,等等。

(2)明快素雅,秀丽和谐

生活在吉林延边地区的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男子的传统服装是白色或灰色的衣裤,外套黑或咖啡等色坎肩。妇女平时多穿白衣、黑裙,老年妇女喜着素白衣裙,并习惯白绒布包头。这种颜色倾向,是其民族含蓄、恬静的性格写照。

(3)凝重深沉,庄严朴实

直到今天,许多少数民族的服装表现出尚黑的习俗。

拉祜族男女服饰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花布缀上各种花边和图案,再嵌上亮丽的银泡。妇女喜欢穿开叉很高的黑长袍,头上裹一条一丈多长的黑头巾,末端长长地垂及腰际,用黑布裹腿;男子也喜头裹黑色头巾。

(4)鲜艳斑斓,对比强烈

少数民族服饰素以绚丽多姿、色彩斑斓享誉中外。鲜明的民族个性,独特的审美情操,都在服饰的色彩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西双版纳是个风景如画的美丽地方,大自然的色彩格外明朗、浓烈。正是多姿多彩的、万紫千红的大自然给傣族人民一些启示,傣族妇女服装在用色上表现得非常大胆,特别是小卜哨(少女),在自然中能够找到的颜色,几乎都被她们用在服饰上装扮自己。喜欢用绯色、粉红、白色、乳白、淡蓝、天蓝、淡黄、或淡绿色、色衣料做成紧身衣,用正红、大紫、墨绿、大橙为主色调的花布、绸、缎做成

统裙,用红布、白布或蓝布缠头,束腰则选用青布。傣族人民的用色是独具匠心的,在整体花枝招展的前提下,拦腰来一点素雅,热烈的气氛中,一下就增添了一些深沉与思考。传统的衣、裙不采用同色,妇女们总能将衣裙的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美不胜收。

第三章:饮食民俗文化

一、饮食民俗概述(1学时)

饮食民俗:食物及饮料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俗尚。

(一)制约饮食民俗的因素

1、从地理环境看 :就地取食,因时制菜。

2、从历史传统看:重历史、重传统技艺。

3、从经济上看:

4、从政治上看

5、从文化交流看

6、从宗教信仰看

(二)饮食结构与惯制

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的食物搭配,一般由主食、菜肴、饮料组成。

1、主食

2、菜肴

3、饮料

饮食的惯制:一日的餐数、时间、配餐方式等.

1、日常生活食制:

2、节日仪礼需要的惯制:节日食俗人生礼仪食俗

3、祭祀的饮食惯制

4、饮食禁忌

(三)地方菜系

鲁菜(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区的风味菜)、苏菜(包括江、浙、皖地区的风味菜)、粤菜(包括闽、台、潮、琼地区的风味菜)、川菜(包括湘、鄂、黔、滇地区的风味菜),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地方菜,后称“四大菜系”。

加入浙、闽、湘、徽地方菜成为“八大菜系”,

以后再增京、沪便有“十大菜系”之说。

二、中华茶俗(2学时)

饮茶的历史与传统

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三国两晋: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

唐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茶叶生产和技朮中心

宋代: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

茶、茶叶的用途:茶的用途,主要的是作为饮料,而且是色、香、味兼具的绝佳饮料,提神醒脑,清理肠胃。此外,治脚气、消除口臭、护发洗、涤丝质衣物、缓解感冒症状、茶叶枕等。

茶叶的品种和饮茶方式

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

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绿茶青茶(乌龙茶) 红茶黑茶

茶的礼俗(B)

中国茶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1、客来敬茶

2、喜庆茶俗

茶趣:斗茶

三、饮酒习俗

酒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酒的分类:

1、按酒精含量分:

高度酒(51%-67%)中度酒(38%-50%)低度酒(38%以下)

2、按酒的含糖量分:

甜型酒(10%以上)半甜型酒(5%-10%)

半干型酒(0.5%-5%)干型酒(0.5%以下)

3、按酒的制造方法分:

酿造酒、蒸馏酒、配制酒

4、按商品类型分:

白酒、黄酒、啤酒、果酒、药酒、乳酒。

饮酒的习俗

作用: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酒以成欢)

婚姻饮酒习俗

其它饮酒习俗

独特的饮酒方式:

第四章:居住民俗文化

一、居住民俗概说(2学时)

什么是居住民俗?是人类居住方面的行为模式,包括建房、入住、居住的惯例或礼仪,也包括传统民居类型。

建筑的起源

中国民居的发展

中国民居演变图表

约公元17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天然崖洞。

(距今约一万年前后)新石器时代:半穴居住所。

(约公元前21世纪至约前11世纪)夏代、商代:已开始出现版筑土墙,民居多以土、木材建造房子。

(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221年)西周及春秋战国:出现了最早的四合院建筑形式,木结构成为主要结构形式,建筑出现等级形制。

(公元前221至公元236)秦、汉及三国时代:风水之说形成的阶段。汉代楼居风气很盛。(公元237至589年)魏晋南北朝:住宅有厅堂及庭院回廊,贵族住宅后部多建园林。(公元589至960年)隋、唐、五代十国:民居建在里坊的四面高墙内,墙外是大街。有不少三合院及四合院式的民居。

(公元960至1279年)两宋:坐式家具广泛使用,房屋的净空增加。

(公元1279至1644年):元、明代:砖结构的民间住宅比例提高,由于各地区建筑的发展,使区域特色开始明显,同时建筑开始程式化。至今仍有不少这时期的民居留存至今,如安徽民居。

(公元1644至1911年)清代:夯土、琉璃、木工、砖券等技术有很大的发展,但民间住宅在形式上没有很大的突破,在装饰技艺则趋向纤巧精湛。

二、制约居住民俗的因素

1、居住民俗受地理环境制约

2、居住受民族因素制约

3、居住受历史因素制约

4、居住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5、居住受文化心理的制约

三、我国民居的主要类型(2学时)

帐篷型民居干栏式建筑窑洞庭院住宅塞北堡子和客家土楼

维吾尔族的“阿以旺”黎族船型屋

庭院住宅——四合院:是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无论是宫殿、寺庙、衙署,还是住宅,都属四合院布局。中国建筑采用四合院形式由来已久,近年考古发掘所得的陕西扶风凤雏村的“中国第一四合院”,距今已有3,100多年了。

所谓四合,应该理解为由四个方面围合的意思,而中国建筑一向以坐北朝南为正统,所以四合就可以说是由东、西、南、北四面围合,应用到房屋方面,当然就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围合成一个方形的院子了。

北京四合院:可视为中国传统住宅发展到明清时期的典型形式。它受到自元大都开始的明清北京城市街道胡同布局的影响,房屋基地的进深与朝向都有了固定的规制:典型四合院的基地是两条胡同的间距60-80米,胡同是东西走向的,房屋基地是坐北朝南,全宅有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由三进院落组成。

大门开在东南隅,大门内有影壁、屏门,第一进院为坐南朝北的倒座房,也称南房。通过位于中轴线上的垂花门进入第二进院,也称上房院,居于中轴线坐北朝南的是正房,也称北房,北房前左右面对而立的是东西厢房,北房左右山墙外较低的是耳房。由东耳房侧进入第三进院,为后罩房。正房为三开间(开间是指柱间的距离),耳房每边一或二间,厢房间数不定,但也以三间为多。各房与垂花门以抄手游廊相接,雨雪天及烈日下可以从廊子走入各房。

由上述各房组成的三进院,是北京四合院的典型形式,限于基地或财富而建的一进院子或二进院的,为数也很多。更有大型住宅是由上述的两三条轴线组成的住宅群,设有专门宴客的花厅、宅园等。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装饰很有特色,砖雕、木雕等少量地、重点地用于特别显眼的部位。灰色的砖墙、灰色的屋顶、灰色的地面,一片深浅不同的灰色,仅在门、窗棂涂以红、绿色的油漆,色彩淡雅。庭院中以砖铺砌甬路,四角留出土地面种植树木,以种海棠树最为正统,“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特大的住宅还附有宅园、亭、台、楼阁,花木山石俱备,园林风格介于江南园林与皇家园林之间,只是因为朝廷禁止民间引用活水,所以水景欠缺,不如江南园林灵秀。

四合院用于居住建筑,与中国传统社会家族制度有密切关系,是宗族制度的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礼教,对家庭生活约制甚严,而四合院刚好符合这种需求。具体为

符合伦常的配置:

中国传统社会的礼教伦常观念,体现在住宅方面,主要的是“尊卑上下”、“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上下有等”。在四合院中,这种传统礼法,正得到充分具体的体现。

首先是“居中为尊”,居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最尊贵,如正厅、正房,它们在全宅中是尺度最大的、工料最好的、装饰最精美的。垂花门面积虽小,就是因为居于中轴线上,它的屋顶却要与比它面积大得多的厢房一样高。

另一个是“左为上”,在讲述中国建筑时是按面南而坐的左右,左是东侧,所以东厢房要比西厢房略高一些,就是正房的东次间面阔也要微微大于西次间。

在居住分配方面,主人住在正房,儿孙住厢房,正房的明间用作客堂时,主人住在东次间。长子住东厢房,虽然“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可是因为是长子,就必须住在东厢房中。妇女要住在内院、后罩房或后楼等远离大门的地方。仆人则必须住在外院或跨院房中,男客一般不请入内宅,成年男仆也不准进入内院。

四合院的伸缩性很强,小的只有一个院子,房屋不足十间。四合院的适应性极强,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都可灵活使用。全国各地的老式住宅几乎都属于四合院体系,只是有所变异而各具不同的特色与名称,如:气候寒冷愿多纳阳光、房屋互不遮挡的东北大院;重视仪礼庭院规整的北京四合院;避免强烈西晒的关中“窄院”;温热

多雨的天井很小的江南“四水归堂”等。上述各种民居类型都是在不同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的四合院变体。

四、传统民居的特点

1、强地域性

2、强生态性

3、强景观性

4、强伦理性

附:居室结构:

一、屋顶:中国古建筑屋顶硕大,曲面大屋顶,屋顶四角高翘——勾心斗角、展翅欲飞。

1、庑殿顶:

2、悬山顶:

3、硬山顶:

4、歇山顶:

5、攒尖顶:

6、盝(录)顶:第五章:交通民俗文化

一、交通民俗产生的原因

(一)、什么是交通民俗:

就是在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创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如道路或航线的开辟、桥梁的建设、车船的制造和使用等。

构成包括:实物(交通工具)工艺技术仪式信仰禁忌(物质的和意识的民俗)

(二)、交通民俗产生的原因

1、自然环境:交通工具的地域性表明交通民俗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2、人类的需要:民俗是为一时一地的所有生活需要而构建和设立的。人们的生活有运输的需要,有迁移的需要。导致了交通工具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需要是交通工具和交通民俗发展的动力。

3、发现与发明:是一切交通民俗产生的根本源泉。当社会接受了发现或发明,并且有规律地加以运用,才谈得上交通民俗的产生或变迁。

4、文化传播:传播的模式有三种,三种模式可以单独产生也可以同时发生于一个社会之中。(1)直接接触:一个社会的发现或发明,被它周围的社会所接受,然后逐步传到远方。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2)媒介接触:两个社会之间没有直接交往,而通过第三者为媒介,使这种交通民俗得以交流。商人、士兵、使节和旅行家是最常见的媒介。如中国的水密隔舱技术……(3)刺激传播:是指某个社会掌握某项知识后,刺激了另外一个社会,给对方以灵感和启发。如黄包车……

二、陆路交通民俗

(一)交通设施

1、道路:

(1)栈道

(2)纤道

(3)盘山道和石阶路。泰山石阶路

(4)冰雪道:

(5)城镇道路:北京胡同和上海弄堂。

2、桥梁

按建筑材料分,可以分为木桥、石桥、砖桥、铁桥、竹桥、藤桥等。

按其结构:梁桥、拱桥、浮桥、索桥、吊桥等。

3、关隘

(二)交通工具

马车独轮车黄包车三轮车雪橇

(三)陆路交通信仰与习惯

“在家样样好,出门事事难”

道神又称为行神、祖神,是主管道路旅行的神灵.

折柳送行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这些折射出中国古代对陆路交通的畏惧和无能为力。

现代人: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接风洗尘,买航空保险都是重视出门安全的表现。

三、水路交通民俗

1、交通设施(C)

水道:渡口、港口、船闸。

航标、灯塔、浮标。

2、交通工具

舟、船、筏

独木舟。木船,唐代发明了水密隔舱;鄂伦春和赫哲人的桦皮船;泸沽湖的猪槽船。筏分为竹筏、木筏、羊皮筏子。

3、水路交通信仰与习惯

天妃:妈祖庙。

第六章: 人生仪礼民俗文化

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

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次的生日庆贺,亦视为人生仪礼的内容。人生礼仪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

“通过仪礼” “生命仪礼”

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

一、诞生仪礼(2学时)

诞生礼又称人生开端礼或童礼,它是指从求子、保胎到临产、三朝、满月、百禄,直至周岁的整个阶段内的一系列仪礼。

(一)求子仪式

1、向神灵祈子。送子娘娘

2、由旁人送子。麒麟送子图

3、性器崇拜与性行为模仿巫术——属于原始生殖崇拜的遗风。

(二)孕期习俗

1、孕妇禁忌

2、孕期馈送

3、接生方式“临盆”“落草”

(三)庆贺生子

1、生命降生仪式

古礼“洗三朝” 畲族的“报生宴”

2、进入人群仪式

“满月酒” 祝贺“弄璋之喜”或“弄瓦之喜”

生子百日,谓之“百岁”或“百禄” 、“百福” 。

一岁生日虎头鞋

3、预卜前程的仪式

“抓周儿”仪式

二、成年仪礼

传统社会中,汉族人的成年礼一般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由主持仪式者为男子戴三次帽子,称为“三加”,分别为“缁布冠”(布做的帽子)、“皮弁”(皮做的帽子)、“爵弁” 。男子加冠礼

(一)与婚礼相结合的成年礼

(二)与幼子养育习俗相结合的成年礼

染齿“漆齿” 染齿. 纹身

(三)相对独立的成年礼

讨论:成年仪礼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

(四)成年仪礼的规范与特征(补充)

1、行成年礼的年龄规定:

2、成年仪礼的性别区分:“女书”

3、成年仪礼中的考验:成年仪礼中的考验.

瑶族“上刀山”、“跳云台”

4、成熟标志:发式或服装、佩戴等特殊装饰品、纹身、凿齿等身体变形。如换裙和换裤。

(五)成年仪式发生变化的原因(补充)

1、农业社会组织形式的制约

2、对教养过程的日渐重视

三、婚姻仪礼(2学时)

(一)特殊的婚姻形态

1、一般的婚姻形态:一夫一妻制。

2、特殊的婚姻形态:

(1)抢劫婚。母系氏族向

(2)转房婚。弟纳兄嫂,兄娶弟媳,寡妇内嫁,家族财产不外流。

(3)表亲婚。姑表兄妹,姨表兄妹。

(4)交换婚。兄——姐

妹——弟

(5)买卖婚。

(6)服役婚。

(7)招赘婚。

(8)童养婚。(9)典妻婚。(10)指腹婚。(11)冥婚。(12)共妻婚。

(13)走访婚。以女性为主招夫同居的临时性婚姻,称“阿夏婚”“阿注婚”,摩梭人迄今仍然保存此方式。阿夏异居婚的特点在于维系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家庭中

不存在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他们认为这种婚姻形式没有买卖婚姻和父母包办之事,也不存在私生子、弃婴、离婚和孤儿寡母的问题,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婚姻制度。

(14)不落夫家婚。(15)冲喜婚。

(二)传统的婚姻观念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族外婚的开始,男女双方年少。

2、婚龄和婚时观。中国古代崇尚早婚,男子一般20岁,女子一般15岁便可以结婚。“早种稻子早得谷,早娶媳妇早得助,早生儿子早得福”,人口繁殖就意味着生产力的增加。

3、门第观。

4、贞节观。

5、禁忌观。在择偶范围内,“同姓不婚”被作为规则。在社会文化方面,有五不要禁忌。

6、其它。“新娘哭,两家福”。“抱瓶跨鞍,平平安安” 。“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枣生贵子”“花生”撒在婚床上。

(三)传统婚礼的仪式程序

1、纳彩:议婚阶段,男方请媒人提亲。公卿纳彩用羊,大夫用雁——雁是一种候鸟,顺乎阴阳的往来,雁失配偶,终身不成双。士用雉。后来纳彩都用雁。

2、问名:求婚后请媒人问女方姓名及出生年月日,准备合婚的仪式。

3、纳吉:是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结果再通知女方的形式。后世称“订盟”,现代称“订婚”。

4、纳征:又称“纳币”,是“订盟”后男方派媒人和押礼人将聘礼送女家的仪式,俗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

5、请期:选择结婚日期,并征求女方同意,民间称“提日子”“定日子”。

6、迎亲:是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形式。(1)哭嫁(2)上头(3)催妆。( 4)铺房(铺床)

(5)庙见。(6)回门。

四、丧葬仪礼

传统的葬式、传统的葬制

(一)传统的葬式

1、土葬:认为土地乃万物之母,生命之本,人死后回到母体,才能使灵魂得以再生。土葬——入土为安。

2、火葬: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中的火葬习俗也一并传入我国。

3、天葬——鸟葬。

4、水葬。

5、风葬,树葬。

6、塔葬(屋葬)。

7、悬棺葬俗。

(1)悬棺葬的起源

(a)普渡灵魂说:船形的棺木会把它们的灵魂载回故乡或驶向另一个美好世界去。(b)升天说:对大山的崇拜,山靠近天。

(c)祖先崇拜说:秘藏祖骨,葬先荫后,悬崖上避免人兽对尸体的伤害。

(2)悬棺葬的分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方。福建武夷山区,江西武夷山西侧,浙江金华一带,台湾新竹一带,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四川重庆一带,贵州乌江、沅江,广西左右江、花山一带。

(3)葬式、葬法

葬式

(a)木桩架壑式:福建武夷山。“仙人晾衣”,一头洞内,一头放于木桩上。

(b)天然洞穴式:如三峡..

(c)人工开凿横穴式:湖南桃源。

(d)人工开凿方穴式:湖南湘西。

(e)悬崖木桩式:西川南部。

葬法:

(a)栈道法。(b)悬索下柩式。

(二)传统的葬制

葬法和葬式受自然环境、生存、形态、文明程度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大些,而葬制则主要受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的影响。

1.单身葬。

2.丛葬。

3.合葬。合葬是专偶婚姻的产物。

4.村葬。我国传统上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墓地型是家族墓地;可以说家族墓葬是我国传统家族制度的缩影。

5.殉葬。

第七章:岁时节日习俗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与发展(2学时)

(一)岁时节日的由来

1、节期的最初选择,与天文、历法有关。

2、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永恒的推动力:人们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

(1)自然崇拜。

(2)灵魂崇拜。

(3)各种节日习俗还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

(二)岁时节日的发展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的萌芽期。

汉代,使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1、神化传说的嵌入让岁时节日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存在和发展。

2、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节日人为的推动。

3、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

4、宗教节日(或其它原因)的渗透。宗教和民间俗信结合,宗教的神秘色彩更浓。

5、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

二、岁时节日的活动及特点

(一)主要传统节日:

1、春节:满族和蒙古族的春节如何受汉族的影响,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色。

2、元宵节

3、清明节

4、端午节

5、七夕节

6、中元节

(1)华夏世俗信仰中的“鬼月”

(2)道教中元节

(3)佛教盂兰盆节

(4)鬼月、中元节与盂兰盆节的融合

中元节放灯习俗烧包放焰口

7、中秋节 8、重阳节

重阳节的习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活动。

(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1、壮族的歌墟节:演壮戏碰彩蛋壮族三月三歌墟

农历三月三的广西壮乡 .

歌墟,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 .

抛绣球

2、傣族的泼水节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

关于泼水节的时间: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赛龙舟、斗鸡、跳孔雀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活动。

3、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四川凉山彝族时间为每年农历6月24日到26日这三天。有时也略有提前或推后。

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送祟除邪是火把节的重要民俗内容。

火把节的内容一般有:摔跤、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爬杆、拔河;也有弹奏月琴的、弹口弦的、吹笛子的、吹玛布的、吹葫芦笙的;有手拉手跳体舞的……使人眼花嘹乱。整个节日是火的旋律,花的世界,歌的海洋,力的角逐,爱的升华。

斗牛赛马布拖黄伞

4、苗族的新年——苗年

居住在贵州苗岭主峰雷公山下的苗族同胞,至今仍然保留着“以十月为岁首”的周代纪年法,每到阴历十月,五谷入仓的苗家山寨一派欢腾。芦笙声、铜鼓声、酒歌声,此起彼伏。苗族的新年就在这声震山谷的欢乐声中开始了。

每年阴历十月上中旬的卯(兔)日开始过苗年,卯(兔)日的前一天属虎(寅),村民说虎克猪是杀猪的好日子。

第二天属卯(兔)日,家家蒸糯米饭,打糍粑。

已进入第三天的辰(龙)日凌晨,祭拜。

第四天已(蛇)日开始斗牛,又称“牛打架”,

申(猴)日是苗年第7天,活动有了新内容。前几天主要是吃喝,往后转为娱乐了。

踩鼓、游方,延续到子(鼠)日才结束。

“子”日傍晚,外寨青年陆续返家,至迟在晚上鸡叫,即丑(牛)日以前必须全部离寨。因“牛日”示意旧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了,春天到了,该劳动去了。

5、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

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

6、白族的三月街

千年古集、现代盛会。

7、瑶族的盘王节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其始祖盘王(盘瓠)的盛大节日。 1984年8月,各地瑶族代表汇集广西南宁,共同商讨全民族统一的节日事宜,并确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盘王诞日)举行。1985年农历十月十六,全国各地的瑶族代表和民间艺人云集广西南宁,以联欢会的方式,欢度了瑶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民族的盛大节日——盘王节。

关于跳盘王的来历……

节日期间……长鼓舞,《盘王歌》……

三、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一)节日民俗事象特别丰富

(1)时间跨度大。如元宵节张灯起于汉代宫中祭祀太一神,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2)数量多。(3)内容丰富。节日民俗是图腾崇拜+饮食+服饰+娱乐,如盘王节,端午节划龙舟源于龙图腾崇拜等。

(二)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三)浓重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

(四)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https://www.doczj.com/doc/5118881789.html,/special_hbj.asp

第八章:民间信仰文化

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又称“精神民俗”、“心理民俗”。它涉猎包括信

新人教版 美术 九年级 上册 4.2 《民俗文化展》教案

《民俗文化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初步了解春节、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活动、美食等一些相关知识和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内容。 引导学生围绕我国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如上网、查阅书刊、询问等)去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有计划做事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来初步感受、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构想计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对祖国的认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二、整体感知: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份:清明节七月初七:七夕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冬月:冬至腊月初八:腊八节 三、自由交流:讲讲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第一板块:端午粽飘香 1、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2、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吃粽子插艾

第二板块:春节知多少 1、了解农历新年的意义与典故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人们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逐渐形成了庆祝岁首的风俗。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2、了解农历新年传统食物的意义 例如: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3、认识春节传统习俗活动 祭灶扫尘春联年画年夜饭守岁爆竹拜年 4、下面的对联适合哪个行业? 大地回春锦绣河山添新貌万象更新风流人物数今朝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兢兢业业育桃李勤勤恳恳做园丁 远求海内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5、讨论: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不少西方节日也随之传到中国,例如圣诞节、愚人节,作为中国人的你,更愿意过什么节日? 五、小结 节日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我们在这个传统文化氛围下生活,种种民俗、节日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民族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也仅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让我们走出课堂,继续去探索,去发现。 六、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探寻节日起源,搜住有关清明、中秋、重阳等节日的传说、故事。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文化进校园”特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了解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学校首先让各个班级确定研究对象,即民族,然后各班主任拿出研究方案,带领学生深入民族,一学年要出研究成效。耿车小学的孩子六年下来,会至少了解六个民族的情况,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精神和知识财富。 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累,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早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理论。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强化本土知识的教育刻不容缓。民族文化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有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它是我们和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的渠道,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物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的文化的根基。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如果我们能彼此吸收借鉴各民族的优良文化教育传统,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很深刻的。为了使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教育 我们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增强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可行性和实效

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更关注人文教育。并要求所讲述的道理不再是空洞的说教或自上而下的强制命令,而是通过创设情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使学生在求知中受到教育,在明理中立志,在导行中逐渐成长。 比如,语文教师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丰厚人文因素,自始至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主题像一根红线将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首都、爱鲜艳的五星红旗、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爱勤劳勇敢的人民、爱革命烈士和英雄好汉、爱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爱为国争光的科学家和体育健儿们、爱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人民美好的生活等内容串在一起,螺旋上升,一点一滴地沁入学生心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汇成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数学教师利用数学题目中蕴涵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数据和事例,抓住教材中介绍的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的过程中,让民族文化的多元素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二、广泛开展民族教育活动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是学生成长的天地。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

小学生传统文化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吸收与传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放眼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聚焦教育现状——课程设臵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支离破碎、一知半解~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化、机械化~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严重缺失~促使我们提出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该课题研究以培养“融汇东方智慧的现代中国人”为宗旨~立足于“用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培养少年儿童社会美德和高尚品质~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为目标~通过选择符合时代要求和小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内容和活动方式~使小学生在文学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质、人格锻造等方面得到提高。该课题自06年申报省“十一五”研究课题至今~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操作性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对前阶段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一、前期主要工作 我们深知~要搞好课题研究首先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07年3月开题会后~学校组建了三级课题组~校长任课题组长~主要承担课题研究的指导、组织、实施等工作~保证课题研究人员的稳定性~以及课题实施的计划性。下设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评价三个子课题~方法途径组又设教育活动、教学实践和环境建设等三级课题。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确保了课题实验的高效运行。 ,一,筛选了适合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首先~通过教师培训和学习研讨~使实验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增强了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感和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浅析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论文

浅析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民族文化 摘要: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准确把握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内涵,因应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关注艺术教育当中的民族情感,重视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形式,进一步提升艺术学的学科地位与层次,提高大学艺术教育选修课师资水平与课程设置质量,对于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生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实效性不理想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艺术教育必须探求哲学和科学间的新秩序。” [1]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当他们的思想诉求与艺术教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时,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独特功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但是,艺术教育实践当中民族文化内涵的缺失是不能用大学生活跃的直觉想象力来弥补的,在现实中会面临理论与实践的困境。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所处的困境 1.大学生民族文化的底蕴与艺术教育的创造性 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小学教育和以学以致用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良好的民族文化底蕴,对于民族文化精粹了解较少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价值选择不成熟,自我辨别与分析能力较差。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希望了解音乐的基本常识,认识五线谱,学习书法或绘画,但是由于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感知较低,这使得大学艺术教育弥补的可能性、视野的开阔性受到极大制约。同时,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各种各样新信息的冲击中,难以把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素养有机结合,难以把艺术知识同自身对于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的知识最广泛地结合起来,难以使自己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开拓性地进行艺术创新。 2.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知与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 在大学生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下,对于如何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如何不断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尚未得到重视。我们知道,不管是大一的新生,还是研究生,其说、唱、舞、画等艺术冲动力都会自然地与自身文化素养融为一体。但是,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高校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却千篇一律,大多只是开展了我国传统的乐舞、戏曲的赏析课或西方的歌剧、舞剧的赏析课,并无实际操练的艺术实践形式,更说不上很好地把民族文化与多种艺术形式有效地相互渗透,使艺术学习变得轻松、活泼、多样。其根源在于部分高校对于民族文化在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重要性的漠视,使得大学生艺术教育不能遵循其在大学应有的规律,从而不能为学生营造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与民族文化很好融汇的艺术学习环境。 3.艺术学习的个性化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民族特性的表现,歌唱、舞蹈、乐器、美术、书法、棋艺等都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成果 小学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点 科右前旗古迹小学梁凤玉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可值得我们传承、借鉴的。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无价之宝,是我们民族聚凝力和生命力之所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在激励人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方面,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先人的教诲。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定制不应单单根据高考提供的定单而制定,应该是有选择性和代表性的。小学生对世界、价值的认识,不仅是现代的、西方的、世界的,更应该是历史的、东方的、民族的。学生在学校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由于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们重视应试知识课程的学习,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已无暇顾及。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 着许许多多言简意赅,充满哲理的名言警示语,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华民族技艺的宝库中,更有数不清的瑰宝。上学时期是精力最旺盛、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要求学生人人积极参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习染,使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用文化。将使每位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深了解,从中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将随其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慢慢理解消化,无疑将对学生们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重视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儿童品德形成影响的思想启示我们,应充分注意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形成的作用,极力营造有利于他们品德塑造的社会环境。如今小

幼儿园民俗文化教案

幼儿园民俗文化教案 【篇一: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本土文化教育资 源的一笔宝贵财富。笔者就家乡的节日民俗如何融入到幼儿园的教 学中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主要从区角环境、亲子活动、 社会实践和自我创作等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节日民俗;区角环境;亲子活动;社会实践;自我创作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 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 们的家乡震泽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其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本土文化 教育资源,有着丰富的民俗节日,如:端午节的赛龙舟、舞龙舞狮 活动;元宵节的赏灯、猜灯谜、大型踩街等。基于以上的原因,我 们结合本园的课题研究,尝试让家乡的民俗节日引进我们的园本课程,引导幼儿感受节日活动,使孩子个性得到陶冶,传统得到延续。 一、把节日搬进幼儿的游戏,节日民俗在区角环境中的再现 1.创设富有园本特色的区角,让幼儿体验传统节日活动 ①“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的成立,为节日民俗活动拉开体验的序幕。“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是指专门介绍震泽节日民俗的特定区域,是“震泽节日一条街”序幕,其中主要包括震泽各种节日民俗的描述、 图片及相关的节日代表典型物。“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建立的主要 功用是幼儿了解我们家乡节日文化的窗口,也是幼儿游戏“震泽一日游”的起点站。 ②“震泽节日一条街”的创设,为节日民俗活动打开深入的通道。 “震泽节日一条街”的创设是“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的延伸,主要是 各个节日的细化和凸显,目的是给予幼儿操作的机会,将自己对某 个节日的理解,通过具体的操作得以升华和创造。对于幼儿来言, 这些节日民俗的教学,如果只通过初步的感知,那么,幼儿所获取 的知识就是表面的,初浅的。因为节日民俗本身就是动手、动脑、 动身的艺术,节日就是与提取一定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艺术。 2.开展富有园本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文化 我们从儿童自身出发,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了 分层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递进性、层次性。

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

学前比较教育学期末考试论文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年级:学前教育10 教师:花艺老师 姓名:徐倩 学号:1 0 4 0 1 0 1 5 1

2012年6月

学前教育中的文化传承 〔摘要〕 幼儿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的文化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是祖国的明天,是我们文化传承的希望。 〔关键词〕学前教育;文化;文化传承 一、学前教育现状 妇女教育孩子从来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更健全的人格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对一个国家而言越来越重要,可以这么说一个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象征着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在我国学前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无尽宝藏,那么文化的传承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资讯四通八达的时代,地球成为了“地球村”。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和彰显民族文化特质,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所有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如今我们面对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等所有一切的变化是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才可以,现在我们已近不再把儿童视为是成人施教的客体,而是有能力的主题,能共同参与建构他们自己的发展、学习和教育。学前教育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业。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就树立“民族的即使世界的”这一理念,在我们从事幼儿工作时应该努力、认真的教授幼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变革如此之快的今天,全球的文化好的或是坏的都有可能渗透进来,我们要有选择的借鉴,最重要的是应该把我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学好。祖国的明天,中华民族的希望应从小培养。① 二、国外的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概况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浅谈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浅谈对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育也不断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注入了不少新鲜的血液,教育教学质量也显著的提高。我们在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欣赏先进的科技文明的同时,也不要了忽略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一次数学课上,讲到提到圆周率时,我顺便提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和刘徽在研究圆周率时所做出的重要成就,然后又提到了我国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而一些孩子却不以为然,对古代的数学史丝毫不感兴趣。我在问孩子历史方面的问题,孩子们知道的很少。记得我在读五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历史,我在想现在的孩子对历史了解太少了吧。孩子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我认为我们缺乏了现在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 现在的教育,可以说还是保留应试教育的基因。学校老师家长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多关注的是语数外,ABC,小学培养好习惯打好基础,进入一所好的初中,再进入一所好的高中,顺利升入重点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学校家长乃至学生把传统文化看成杂学,好比一顿饭菜中的咸菜。所以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在现在的教育观念看来毫无意义可言。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西学东进,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现代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让传统文化陷入冷落。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古代琴棋书画,可以陶冶

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古代的诗词歌赋,让我们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厚重和民族心理的特点。古代的典籍蕴藏着智慧与知识,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不就是从古代医学典籍中受到启发,而发现青蒿素的吗?在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如论语告诉我们治学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如何在我们教育活动中渗透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 首先,我认为有必要恢复小学历史课程。笔者在90年代读小学的时候就有比较完善的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课设置。小学学习历史,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可以说小学也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关键时期。 第二,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我认为我们还应该举行相应的活动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举行经典诗词朗诵会,举行毛笔字书法比赛,国画画展,举行古典优秀情景剧等。 第三,要在各个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如美术课中多加入书法教学,和中国画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精粹。在音乐课上,适当增加我国音乐方面的传统文化,如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 祖先留下的优秀的文化瑰宝,我们有义务传承好。 第四,在校园中营造对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形成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信息和网络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民俗文化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民俗文化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民俗与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民间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从总体上来看,它包括民间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民间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总体表现。使它的学科意义不仅是对象上的,亦是方法上的。民间美术则是民间固有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下的创造,它不仅是美的欣赏品,而且是民间文化的体现,是民间文化心理和文化面貌的标志。 如果研究民间美术,将它从整体的民间文化中抽出,仅仅进行单一的视角的研究,则视野必然会变得狭窄,只有把民间美术放入民间文化的范畴进行总体研究,才能进入深层,扩展新领域,才能充分显现其意义与价值。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美术已经成为美术创新的一个重要范本。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2、过程与方法: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了解民俗文化的多元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延续至关重要,因为民族文化一旦消失,民族就没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了自身的灵魂、品格、凝聚力和生命力。这样的民族,其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如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基地,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 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的特色是多元一体性。多元表现为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它自由发展的历史;文化上的一体性是形成一个兼容并包、和谐统一的整体。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的整体性。 (二)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既需要保持多元和谐的整体性,又需要完成各民族文化的转型,根据现实的需要与时俱进,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和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甚至地域、风俗传统密切相关,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才能保持自己本身的鲜活性,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做到民族文化的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给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涵,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三)有利于提高各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传承民族文化,是文化自觉选择的具体表现。只有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中,民族文化教育才是自觉的,潜移默化的。而多元文化教育,也应该是在多样化的文化传承形式中渗透,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文化精神的文化新人,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多元与融和。 二、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优势 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而在民族意识深层次积累和“文化基因”复制过程中,学校因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可以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一)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 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 (二)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 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靠的是“人”这个主体,而学生就是最佳主体,学生群体主要由青年人组成,在民族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有着与别的群体更大的优势。首先他们对民族文化学习与接受的意识性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越来越能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并对学习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篇一: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 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 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 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 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 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 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 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 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 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 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 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 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

教育系统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系统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一:民族文化采风 主要内容: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社会实践,走访各地博物馆或采访当地群众,采集当地民谣、民俗,组织摄影、DV、撰写手记和采访心得等比赛,深入挖掘各地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展示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加深广大师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 时间:2012年6月---10月 活动二:民族文化书情 1、“翰墨书情”----书法绘画比赛 主要内容:以《诗经》等经典作品为创作对象,结合民族传统节日,进行书法、篆刻、绘画、剪纸等传统艺术比赛,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民族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时间:2012年3月---7月 2、“民族文化感悟”----读书征文活动 主要内容:以弘扬民族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开展“民族文化感悟”读书征文活动,展示当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情实感和深刻理解。 时间:2012年4月---6月 活动三:民族文化诵扬 1、“传承中华文化,展现汉字魅力”----上海市汉字传人文化创意活动 主要内容:举办上海市汉字传人文化创意活动,评选大中小学“汉字传人”,打造汉字文化创意品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展现文字独特魅力。 时间:2012年3月---12月 2、“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主要内容: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经典诵读研究,推荐经典阅读书目,组织本市广大师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大中小学生集体诵读比赛,培育师生读书习惯,营造阅读经典的良好校园氛围,建设书香校园。 时间:2012年3月---12月 活动四:民族文化演绎 主要内容:依托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开展民族文化联演活动。各学校结合学科优势,深入挖掘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凸显民族、民俗特色,开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艺演出,立足校园,辐射社会,以更丰富的内涵、更立体的形式演绎和展示民族文化,展示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时代风采。 时间:2012年4月---12月 活动五:民族文化研讨 1、“名家眼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系列讲座 主要内容:结合读书文化节和博雅讲坛,开展名家巡讲活动,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和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变革、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时间:2012年3月---11月 2、“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教育论坛 主要内容:研究学校教育在传承人类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推进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引领功能,不断拓展学校教育内涵。 时间:2012年10月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 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 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

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恋爱是婚姻的预备期,而婚后的生儿育女,则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延续期。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暤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的婚俗文化。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小结 太谷师范附小秦志亮 课题背景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吸收与传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放眼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聚焦教育现状——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支离破碎、一知半解,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化、机械化,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严重缺失,促使我们提出了《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 研究过程方法 1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学校是逢节必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享受到了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去年的重阳节,学校开展了重阳节民俗体验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以收集“重阳节来历”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了解中华文化的精华,于是各种版本、不同出处的神话传说,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尊老、敬老一时间成为孩子们聊的最多的话题。与此同时,学校“传统文化擂台赛”同时播出了与“九九重阳”为主题的诗文诵读、成语故事、孝心演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高年级自发组织学生开展“九九重阳”诗文诵读比赛,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到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成为学生争相诵读的佳作。低年级,参

观了学校的传统美德长廊,在老师的讲述中了解了扇枕暖席、卧冰求鲤、百里负米、鹿乳奉亲等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激发着学生尊老、敬老的渴望与行动。同时,将文化赋予学生行动,在尊老爱老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谈了老人对自己的关爱,表达了心中的感谢之情,交流了自己的敬老想法,“当一次妈妈”,就是低年级小朋友关心父母的发自内心的呼唤;承担一项家务劳动,成为大部分学生自觉的行动;给家长洗一次脚,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干净,不向家长提过分的要求等都闪烁着学生稚嫩的童心。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要关注爷爷奶奶的精神健康,陪奶奶聊聊天,给他们读读报纸,周末和爷爷一起登山,让他们不再感到寂寞。学生把关爱从物质生活延伸到精神世界,真正演绎了“孝”的宽广内涵。文化的力量是神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学生身上转化为行动的智慧,我们的期待如约而至。 三、研究成果 (一)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我校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平台,系统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使学校成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尊重。了解传统——学习传统——发扬传统——丰厚积累——健全人格,传统美德、经典文学、民族技艺、节日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并悄悄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最新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课程的整体框架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民俗学、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欣赏和分析评价民俗文化的能力,加深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中国的民俗文化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本课程本着取其精要、删繁就简的原则,重点介绍、整理并研究一些相关的民俗种类,在教学上,必须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达到培养能力,了解国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章文化与民俗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又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郭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