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

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

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
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

【标题】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

【作者】石启蓉

【关键词】民间剪纸剪纸艺术风格特征造型艺术色彩装饰

【指导老师】陈义德甘学明

【专业】美术学

【正文】

民间剪纸在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和丰官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又是传统艺术之一,集中体现民间艺术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来自其自身的形式创造,是我国民族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世代创作,积累而成的文化精品。剪纸在发展过程中把人类最原本的思维意识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变成可观的作品。体现我国民间意识的造型观念和审美观念。体现中国劳动人民最淳朴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魄,较之所谓“正统艺术”更纯正的保持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本源。

一、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

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朴实生动,取材广泛,表现夸张,以独特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頑强的生命力,像一朵绚丽多姿的花朵,装点着居室环境,美化着生活,用一种亲切,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者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自然界中发现美的活动。他们利用多种物质材料制作成各种装饰品来美化自己,并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了镂空和透雕的美,他们在石头,贝壳上穿孔打眼,做成项链。可见人们当时也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从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牙,骨,陶器上也可以看出这种雕楼的美。

在造纸术和纸张出现之前,镂空还曾在皮革,树叶,绢等物质上出现。金箔制品的出现对剪纸技术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纸张出现后,促使了“剪纸”的铤生,并以其廉价性使剪纸得以普及发展,迅速进入了千家万户。

唐宋时代的民俗剪纸制品除用作画饰,灯花外,还有丧葬用剪纸制品等,可见使用之广泛。宋代我国造纸成熟期,品种繁多,纸业兴旺促进了剪纸的发展。出现了剪纸艺人街头竞技表演和专门经营剪纸花样的店铺。元代在浙江一带出现了一种巨型龙灯船,将数百个神话,戏曲任务的典纸装饰在巨大的龙船上,这是应用剪纸的进一步发展。明代出现了折扇剪纸。1965年在江苏江阴长汗出土了一件明代(1515年)的折扇。在折扇的两层锦纸中夹若梅鹃报春阁案的剪纸阁#清代是剪纸的鼎盛时期,不仅民间剪纸繁华似锦,而且剪纸也正式进入了盥宫,如故宫的坤宁宮洞里,皇帝的接宫里,甚至生曰礼物上都有剪纸出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剪纸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各地的民间艺术研究团体和剪纸厂相继成立。一代代剪纸新人也相继涌现出来,剪纸队伍不断扩大。中国剪纸是我们引以自衮的民族传统艺术。

有人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有道理的。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纸某些体裁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使今天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若我过古代文化的不同层次,我们得以从其中领略民族艺术初始的神秘:上升期的雄浑和成熟期的神韵,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民间剪纸作为民俗的陪衬,在民间独自顽强地生长,延续到了今天的时代,显示了它生命力的旺盛不衰。正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乡村巧手,他们祖祖辈荦都在谱写者民族艺术史中无声的乐章。

二、民间剪纸的风格特征

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木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作为民俗活动的重要一项,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与各地风俗习惯密切相关结合,蕴涵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木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岁时令为例,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贴窗花,一派喜庆气氛。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貼剪纸,贝加绚面引人。三月淸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祖之情。五月端午,剪贴“五每”,以之避疫。七月七日乞巧节,姑娘相聚一起,剪花样,塞智芝。九月九曰重阳节,剪刻重阳旗,禽示步步登高。十月一曰寒农节,普北地区用五色纸剪成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样式,在门前或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

再从红白喜来看。结婚时大门两边要貼上大红双喜字,晋南一带还要在陪送的嫁妆上用《鱼儿扑莲》、《鸳鸯戏水》等大型剪纸覆盖,作为装点。枕头、手帕上的绣花,也是要以剪纸为底样绣成的。送联仪仗的纸幡、摇钱树、金山银山、轿车大马,都是用剪纸刻糊制的。这些极普通的剪纸作品,虽不想珍珠雜翠那样华贵辉煌,却牵连者每个人的心灵,伴随者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恒久不变的艺术魅力。

三、民间剪纸的流派

中国传统剪纸分布地域很广,从江南水乡到长白山麓:从渤海之滨到河西走廊,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风情和地方特色。可以把我国剪纸归纳为北方和南方两大派。北方剪纸浑厚、粗矿、天真质朴:南方剪纸灵巧、柔美、严谨、纤细。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厍: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人间永不朽。”一语道破了南北剪纸的风格和特点。北方剪纸民俗气息浓郁,率性简徒,南方剪纸讲究线条,构图复杂。大体而言剪纸有“粗”与“细”两种不同的风格。浑厚者能在粗犷中见天真:玲珑者能在精面中匠心。两者互为映衬,斑蠊多姿。

1、荣放朴拙的北方剪纸

北方剪纸具有浑厚、天真、朴实、豪放的特点,主题鲜明、突出色块对比强烈,取舍大胆,善于抓住动态特征进行夸张,突出运动线的表现是北方剪纸的基本特点。如山西剪纸《织布》,动态鲜明,繁杂的织机被大胆地省略,概括而简练,山西的戏曲人物剪纸,多受皮影造型影响,而部刻画以线为主,在黑白块厢的衬托下非常动人。山东滨洲剪纸《关公》突出了关公的大刀和马地组成的斜线,虽然任务并未过多刻画,而关公勇往直前的神态却能跃然纸上。

在北方剪纸艺人看来,最重要的并不是像不像的问题,而是一定要有趣。剪纸巧手会在鱼身上配莲花,剪老猫回在猫肚子里配下老鼠,剪二龙戏珠十回用谐音剪上一只活的蜘蛛,剪公鸡磁巴,人的衣角时随手或许就成了一朵花,一只雀儿。

2、精巧秀雅的南方剪纸

应该说,人们对北方剪纸的熟悉程度远远多于南方剪纸。北方剪纸大多豪放、粗犷,能够寻觅远古阁腾参拜的踪影,而南方剪纸则大多与日常生活紫密相关,故而显得精细婉约,所以有“北犷南秀”之说。南方剪纸又可分为以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四川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以广东、广西、福建为代表的南部地区两大部6其中广东潲洲、江苏南京、扬州和浙江的乐淸是南方细密剪纸风格

的典型代表。南方剪纸注重写实,风格秀丽菜美、明快、玲號别透,镂金彩绘工艺性较强。

以《白花争艳》为例,剪纸艺人剪出一个装有数十朵的大花篮,花朵、蝴蝶与花篮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宛如一副细致的工笔画,体现了南方剪纸严谨、灵巧、柔美、纤细的风格。

四、魅力独特的剪纸造型

民间传统剪纸以其细腻的剪刻和精巧的造型著称,它虽然没有雕塑那样唯美,没有建筑那样宏大,却能自成一派,独具风格。在造型来看,剪纸是意象的造像观:从色彩来看,是意象色;从时空角度来者,是意象的多点透视,表现的是剪纸艺人意象中的剪纸世界

剪纸有自己独特的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在构成上,剪纸要求所表现的亊物通过一个平而展开。造型高度简练并且外轮廓要高度概括,艺术语言夸张变形。

1、直观透视

如果艺人剪一只碗,会违反透视把碗底剪成了一条水平线,他们的解释是“碗在桌上平放着,平视自然碗底是一直线”。另外,在剪侧而的人脸时,会把本来看不见的另一边脸上的眼睛也剪了出来,民间艺人扑书地认为亊实上人木来就长者两只眼睹,应该都表现出来。这些看似有俘与透视原理的方法,也正是剪纸最可爱的地方。

2、多维空间的嵌现

牧童要三面照看者牲口吃草,所以剪纸艺人会把大树下的放牧娃剪成三而娃,牲口吃草总是一会儿吃这边的草,一会儿吃那边的草,所以就把牲口剪成两个头。在姜太公钓鱼图时,用侧而向正而转换的手法来表现姜太公钓鱼时的神态,使鱼上钩的喜悦和鱼钩上来时的哈哈大笑,在一副剪纸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剪纸可以把多维的空间“压扁”在一个平面上,

3、丰官的文化意蕴

剪纸艺人经常用有意味的装饰手法来代替自然界的实物形态,如莲花代替鱼鱗,表示鱼在水中游。在立鸟身上加上一只飞鸟,让人想到鸟的飞翔。民间艺人的奇思秒想,把原木平淡的亊物变幻成了别有意味的画面。

剪纸造型与原始崇拜有关,是原始信仰和阁胯崇拜的活化石。《鸡头尾》有龙风文化的原型。通过谐#取意也是剪纸的一大特色。将金鸡尾巴剪成一朵大莲花,取名《金鸡探莲花》,后来又根据谐#发展为“锦(金鸡)上添花”

剪纸艺人让典刀“以意写神”,在她们手里,客观亊物的外部爭物形象已不再是中纯的模拟参照物,而是产生联想的起点。各种各样出人意料的剪纸形象是从艺人的心里“流淌“出来的,往往能给欣赏者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

五、民间剪纸的审美特征

民间剪纸是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集中而全而的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审美理想和思想寇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语言

1、主观意象,形式自由活波

中国民间剪纸的魅力来自与其自身的形式创造。这些剪纸艺术的创作者不是以创作的牡丹去观察亊物,也没有写生、构图、头饰、比例关系等一系列的要求。而是通过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对现实的,经验的,必然的物象全面感悟。从而表

现在主观的、直觉的、意念的埋想化形象。她们的作品没有约定俗成的样板和模式,而是根据自己对各个物体的特征和物象之间的关系来剪纸,通常普通人在正常状态下观察事物不会闭上一只眼睛,因而民间艺术的创造者也不采用“独眼聚焦”的方式观察事物,而是采用以“眼观六格,耳听八方”的方式,这种观察之后对物象形体做出的结论,显然不会是平而的、卑向的、瞬间的、静止的形象,根据这种逻辑,创作者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和不同视向的独特剪出来,比如一张“抽烟”剪纸,画而上两个老汉对坐抽烟,俩人的膝下有一个小孩子也在抽烟一陕北小孩吸烟现象很普遍,这张作品不但记录了一个生活现象,其中也蕴含了“传烟火”,这就是说作品的主激是人类生命的繁衍生息,“心里头处花样,咋想就咋铰,铰出来得让它称心如意”。民间剪纸就是这样淳朴的心灵去追求理想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2、生动传神,手法稍练概括

民间剪纸的产生和流传一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受到制作工具,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只要采用最便徒的方式来刻划物象,因而形成了高度概括与简洁的艺术特点,概括与简洁集中体现在民间剪纸讲究神似,注重求简舍繁,不拘泥于照实写实的主导思想上,在创作中,往往从抓特征入手,概括提炼出最能体现物象木质特征和情感色彩的特定形在形态,通过抓外轮麻的方法,对物象进行传神的刻划。同时,还可以根据作者主观表现的箝要进行大胆的夸张和取舍,为表现主题服务。

3、艳丽浓烈,色彩明快稳重

为了好看和实用。民间剪纸要求用色要浓烈、艳丽、不考虑物象的真实自然色,根据表现内容和用途的祐要,由作者凭主观物象和兴趣来选择物象的用色。剪纸的色彩表现方法分为:皁色和彩色两种。中色剪纸,又可以分为阳刻剪纸(通常采用红、黑纸或其他颜色是材料剪刻出来的取色作站,它的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麻线,剪去轮麻外的空白部分,每一根将动其全身)、阴刻剪纸(和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以外的部分,它的特征是每一个线条不一定是互联的,而作品的个体是块状的)、阴阳结合剪纸、剪影、套色剪纸(是应用较广泛的剪纸方法,多采用已经完成是阳刻主稿拼貼上所潘要的各种色纸。一般主稿材料都是较厗实的纸,或竣缎、绒布等高级材料,而且颜色宜用深浓色。广州佛山一种“铜衬料”就是用金箔纸刻成主稿后,各部分分别衬以大红、湖蓝、草绿、中黄,显得金碧辉煌)、点色剪纸、添色剪纸、分色剪纸,等等。民间剪纸的用色,简洁稳重大方,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4、风格独特装饰性强

剪纸的创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装饰,这种装饰的目的决定了剪纸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如我们所见的《抓鬓娃娃》纹样,小孩的衣服及抓在手里的鸡都作了精细繁复的装饰,安徽民间艺人程建礼对老虎身上剪“五奇”的表现,不是“五莓”爬到老虎身上。而是把“五毒”吃到肚子里去了,这种对于视觉所不可能接触到的现象,作者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凭主观经验的推断展示出来。使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与众不同。独具一格。

由于实用和美化生活的装饰性要求,促使剪纸向着装饰和夸张变形的路子发展。民间剪纸的夸张和变形是大胆而随意的,一切不受形象的自然形态的局限,它是围绕者表现主迸内容,增强装饰性和趣味性而进行的。

5、随意遗性,风格纯朴浓郁

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副铺排匀称而物象互相串联的平面构阁法,形成浓烈的民族风味。平厢重叠铺陈的手法不仅造成强烈的民族风格,并且扩大画而的容量,提离了剪纸的表现力。绝大多数剪纸都并不追求严格写实,而是群众心目中意象表现,例如,陕西剪纸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成极度夸张的装饰花纹,既增添了视觉的动感变化又增添了形式的美感。

伴随者民俗活动的广为流行的民间剪纸艺术,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浓郁的“乡土味”,正是由于这一点而使她的光芒四射而魅力无穷,不但深受国人喜爱,同时还走向世界,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赞美。

六、结语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深深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在民间它一直是广大劳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它是被文人文化择斥在外的,认为其“俗”不能登大雅之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有远见卓识的艺术家在挖掘、搜集和整理包括民间剪纸艺术在内的民间艺术,国家也重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文化价值,出台了许多保护和抢救的措施。民间剪纸艺术以它的独有艺术魅力,愈来愈显出很高的价值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然而,在人类社会进入高科技发嵌的今天,民间文化栽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正逐渐失去,民族文化的瑰宝存在者消失的可能,客观地认识民间艺术的价值,将其中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是有识之士应承担的责任。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即使是在现代文明离度发展的今天,可供它施展魅力的领域也是很广泛的。它可以作为一种岁时民俗事项,在特定的领域内长期延续下去,这是剪纸艺术沿者它旧有渠道的一种自然流淌式的发展。民俗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沉淀,一旦一种民俗形成即具有心理凝聚力,而不易改变。剪纸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箝要有大批艺术家的介入,以艺术家与传统剪纸艺术相结合来充分发掘和吸取传统剪纸艺术的精华。同时,要不断提离剪纸艺术的思想性,让传统的剪纸艺术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使传统的剪纸艺术得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