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单随机抽样》教案

《简单随机抽样》教案

《简单随机抽样》教案
《简单随机抽样》教案

《简单随机抽样》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体会不同的抽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调查结果;

2?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与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在随机抽样中,结果的随机性和只有样本容量足够便可推断总体;

2?通过探究进一步了解、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进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简单随机抽样的意义;

教学难点

获取数据时,会判断调查方式是否合适;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讲练结合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多媒体;

学生准备

三角板,练习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了解本校学生暑假期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准备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

按下面的调查方法取得的结果能反映全校学生的一般情况吗?如果不能反映,

应当如何改进调查方法?

二、新课学习

方法1:调查学校田径队的30名同学

选取的样本是田径队的同学,他们暑假中体育活动多

方法2:调查每个班的男同学

只调查男同学,没调查女同学

方法3:从每班抽取1名学生进行调查

选取的样本容量太小,不能客观的反映全校学生

方法4:选取每个班级中的一半学生进行调查

选取的容量太大,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对于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只要得到一部分样本数据就可以对于总体情况进行估计。如果得

到的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问题,那么对总体的估计就会准确一些,否则估计就会差一些,为此,我们总是希望寻找一个抽取样本的好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

为了获取能够客观反映问题的结果,通常按照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被抽取机会的原则抽

取样本,这种抽取样本的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注:随机抽样并不是随意或随便抽取,因为随意或随便抽取都会带有主观或客观的影响因素。

在学校门口随机询问,或者利用学号,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调查。如果学校人数较多,为了保证一定的样本容量,被调查的学生数一般不少于20人,取40至50人比较合适。

一个好的抽样方仅希望躍精度高”,)

还希望"花费少”./

(i)班主任老师要求统计班里今天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人数占全班到校上课同学的百分比。怎样得到班里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呢?

用普查的方法,请骑车子的同学举手,数一数就行了。

(2 )如果用普查的话,统计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的人数,不计算出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人数所占全班到校上课同学人数的百分比。

(3)哪个是总体,哪个是个体?

(4 )如果采取抽样调查方式,为了保证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都相同,可采用随机抽取学

号的方法:将全班到校上课的学生的学号分别写在大小相同的纸条上,做成纸签,放入一个大袋子

里,并把纸签摇匀。然后从袋中随机抽取5名同学的学号,统计这5人中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并

算出这些人数占5名上学人数的百分比,并把它作为全班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你感觉这种估计的精确度如何?

(5)将4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容量改为20,重复实验。

(6)将4、5中所得到的百分比与普查所得到的百分比加以比较,你发现哪此调查结果更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

7、你还能想出其他抽样调查的方法吗?

不同的抽样方法,所得到的样本可能不同,即使对于同样的抽样方法,每次抽样得到的数据也可能是不同的,这说明抽样调查的结果具有随机性,即不确定性。一般地,在简单随机抽样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抽样方法,但只要有足够的样本容量,就可以根据结果对总体做出估计。

想一想,用上面(5 )中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估计今天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占全校同学人数的百分比合适吗?

由于不同年级骑自行车上学的同学人数可能差别较大,因此,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比较合适。

也就是先按年级进行分层,每个年级作为一层,然后按照各年级在校学生人数占全校同学人数的比

值大小分配样本数。而在各个层内则采用随机抽样。

例1、李大伯为了估计一袋种子中打动的粒数,先从袋中取出50粒,做上记号,然后放回袋

中。将豆粒搅匀,再从袋中取出100粒,从这100粒中,找出带记号的打动。如果带记号的打动有2粒,便可估计出袋中所有打动的粒数。你知道他是怎么估计的吗?

解:第二次取出的大豆中,带记号的大豆占100粒的2%由于经过搅匀,带记号的大豆在袋

中是均匀分布的。所以,估计袋中约有大豆

50「=-7 工(粒)

三、结论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1)生活中要对某一问题进行抽样调查,可根据简单的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

抽样,等距随机调查等抽样方法进行设计调查方案。

(2)抽样调查的样本要有代表性,没有偏向。

四、课堂练习

1、你认为下列的调查和判断正确吗?为什么?

1)某校的黑板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我校大部分学生不吃早餐》的报道。文章说:“本报

小记者通过对课间到学校商品部买小食品的20名同学的调查,发现有16 人是因为没有吃早餐而去买零食。由此

推断,我校80%的学生在家不吃早餐。”

(2)在一场篮球比赛的实况转播中,解说员介绍了参加美国职业篮球比赛(NBA的3名中国

籍选手的身高。有位观众把这三个人的平均身高与美国球员的平均身高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人的平均身高比美国人高。”

2、某商场8 月份随机抽查七天的营业额,数据分别如下(单位:万元):

3.6 ,3.2 ,3.4 ,3.9 ,3.0 ,3.1 ,3.6

试估计该商店8 月份的营业而大约是多少万元。

五、作业布置

课本P.90 第1、2 题

六、板书设计

4.2 简单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

2.简单随机抽样的主要特点:

3.选取样本时应注意的问题:

例1

苏教版七上《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第1课时)word教案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第一课时)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的课时分配为 2课时,第一课时讲《开花和花的结构》。 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 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 是识别植物种类的 重要依据。植物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了解当地常见花卉的 花期是学生应 该具有的常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的花, 但他们对花的结构缺乏完整的认识。 有的学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丽的花冠,甚至认为花冠是花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观察中 要引导学生,注意突出花的主要部分 一一雄蕊和雌蕊。要使学生有秩序、按步骤、有重点 地进行观察。观察之后,要让学生认真绘出花 的各部分结构简图,以加深对花的结构的认 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一) 知识的积累与疏导: 1、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花的结构,使学生能正确识别花的基本结构,并能说出花的各 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花中哪 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二) 技能掌握与指导: 1、通过观察和解剖花的结构,让学生掌握生物学观察的常用方法。 2、通过制作花拼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智能提高和训导: 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四)情感目标: 1、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爱花、护花,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 感。 2、通过观察花的结构的活动,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 、障碍与生成关注 说出雄蕊和雌蕊的形态差别和功能差别。 第五节 科学态度。 1、 说出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花的主要部分。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 五、学程与导程活动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①预习本课内容。 ②搜集有关花方面的知识。 2、教师准备 ①实验用具及材料(镊子、刀片、胶带等) ②准备有关多媒体光盘和百合花、康乃馨及桃花模型等。 教学过程: 师:请大家看看我手上拿的是些什么花? 生:这是一朵百合花,那是一朵康乃馨,还有一个是桃花模型。 师:你能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这些花吗? 生: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师:欣赏这些花,你此时的心情如何? 生:我感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题是: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板书) 请一个同学说说什么是开花?(板书《开花》) 生:花瓣慢慢展开的现象叫开花 师:在校园里你能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开花植物,你认为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生:花可以美化环境,花可以增添色彩…… 师:如果你是一朵花,你想告戒人们什么呢? 生:小心,另U碰我。要保护我,要爱护我。 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季节不同,请你们互相讨论,找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什么植物开花?生:春天:桃花、水仙花等。[ 夏天:荷花、广玉兰等。 秋天:菊花、桂花等。 冬天:腊梅、枇杷等。 师:那你们说说桃花是哪一个月开放的?现在请大家欣赏一首古诗们齐声朗 (多媒体现诗)请同学读。

开花和结果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 1、概述花的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花的结构、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2、传粉和受精。 3、花结构和果实、种子形成及其结构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1、花的结构的主要部分。 2、受精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第二章标题为被子植物的一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根不断生长及植株枝繁叶茂的原因。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朵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植物的花既不艳丽,又不芳香?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节“开花和结果”。 一、花的结构 花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花芽) 同学们对桃花应该很熟悉,语文书上形容它“粉的像霞”,有哪位同学近距离的观察过

桃花,估计都没有。下面我们就以桃花为例来认识花的结构。 学生活动:翻到书P102“桃花的基本结构”,快速的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名称。(1分钟)投影:对照投影检查学生对各部分结构名称的记忆情况。 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及胚珠的内部结构。 提问:平时我们所看的是桃花的哪部分结构?(花瓣) 提问:对花自身来说,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雌蕊、雄蕊,因为开花是为了结果,这些结构是产生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二、传粉和受精 雌蕊和雄蕊是如何产生果实和种子的? 播放视频:(3分钟) 讲述: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提问:花粉是如何落到柱头上的?(昆虫、风) 小结:通过播放的视频,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花颜色鲜艳、有香味可以吸引昆虫,没有艳丽色彩和香味的花,花粉多而轻盈,借风来传粉,即:风媒花、虫媒花。这些也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注意要联系前面所学习的内容) 提问:传粉以后就会结果实了吗?(不行,还必须通过受精过程才能结果实) 投影:受精过程动画 讲述:(结合投影)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长出花粉管,同时一个生殖细胞分裂形成两个精子,到达胚珠,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与极核结合,这就完成受精作用。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果实和种子是如何形成的? 投影:动画显示子房膨大形成果实 从动画中同学们可看出,受精作用完成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其它结构都纷纷凋落。子房发育形成果实。 提问:果实包括哪两部分的结构?(果皮和种子) 种子包括哪两部分的结构?(种皮和胚) 投影:启发学生得出子房各部分与果实相对应的结构。 四、人工辅助授粉 投影:正常玉米果穗和缺粒玉米果穗 提问:为什么玉米会出现缺粒现象?(传粉不足)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课题: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花的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概述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难点: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观察课件上的与花有关的一些画面,感悟花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思考:果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掌握花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p102,结合桃花的结构彩图,对照桃花的实物模型,思考教材中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花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3、结合课件,对照桃花模型,认识桃花各部分结构名称,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归纳知识点; 4、拓展反思:花的哪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学习任务二: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1、学生自学教材p103“传粉和受精”,结合彩图“受精的过程”,理解传粉的概念和受精的过程;

2、学生展示自学成果,交流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观看课件,加深理解受精的过程; 4、拓展反思:在被子植物的一生中,若花的传粉和受精受到影响,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习任务三: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课件展示“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增强直观效果; 2、学生结合教材p104“从花到果实的过程”彩图,认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理解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复述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4、拓展反思:花与果实、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三、系统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知识体系。 四、尝试应用: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玉米田里产生的下列现象: (1)玉米果穗常出现空瘪的籽粒; (2)白粒玉米上常出现黄色籽粒; 五、诊断评价: 1、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柄和花托 B、花萼和花冠 C、雄蕊和雌蕊 D、子房和胚珠 2、若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作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A、甲不结果实,乙不结果实,丙结果实 B、甲不结果实,乙结果实,丙不结果实 C、甲不结果实,乙结果实,丙结果实

开花和结果教案公开课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案 一、教学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爱花、护花。 2、教学重点、难点 (1)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教学方法:“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教学模式辅助多媒体教学。 4、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师对学生探究的过程及时给予多种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求知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5、课时安排:1课时 6、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植物的花;教师准备PPT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感情色彩,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果直接进入主题,学生往往会觉得不感兴趣,就不会去主动的探求知识。所以,我运用了一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的情绪“兴奋”起来,继而产生了观花、赏花的愿望。接着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让学生联想桃花落了会长出什么?继而引出课题《开花和结果》 (二)第一部分:花的结构 1、老师首先说:说起花你们并不陌生,你们是否知道 ①花是由什么芽发育成的? ②花都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吗? ③不同的花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一样吗? 请同学们讨论,进而让学生明确:虽然花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2、出示学习目标:花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探究你手中的桃花的基本结构,画出你喜欢的花,并尝试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思考:花的哪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3、自主学习:学生动手探究花的基本结构,画出花并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讨论思考题,尝试解决。 4、教师释疑:教师巡视、指导,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与点拨。 5、当堂反馈:①出示桃花图片,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板书) ②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花的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三)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 1、目标引入:教师播放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的片段,问: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做什么?什么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哪些? 2、自主学习:学生带问题自学课本内容,解决问题。

211简单随机抽样

211简单随机抽样 学习目标: 1.明白得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能从现实生活或其其它学科中推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2.明白得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用抽签法和随机数法抽取样本 3.把握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实施步骤 知识清单: 1.一样的,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_______________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 ,假如每次 n N 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______________,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抽签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然而当总体的容量专门大时,费时费劲不方便,可能导致抽样的不公平. 4.随机数表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10个数字组成的数表,同时表中的每一位置显现各个数字的可能性___________. 教材分析: 1.明白得课本P55实例,你认为推测结果出错的缘故是什麽?明白得在抽样中,样本应具有如何样的特点? 2.明白得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归纳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3.明白得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你认为抽签法有什麽优点和缺点?简单随机抽样有什麽有点缺点? 例题分析: 例1:下面的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是:____________ (1)某班有40名同学,指定个子最高的5名同学参加校篮球赛; (2)从无限多的个体中抽取50 个个体作为样本; (3)以儿童从玩具箱的20件玩具中随意拿一件玩,玩后放回再拿一件,连续玩了5件; (4)从2000个灯泡中逐个抽取20个进行质量检查. 例2:现要在20名学生中抽取5名进行问卷调查,请选择抽样方法,试写出抽取样本的过程. 方法总结: 例3:现有一批零件,编号为600,601,…999,利用原有的编号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查,若用随机数表法,如何样设计方案? 方法总结: 知能训练: 1.关于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统计学第九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第九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D)。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 2、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B)。解析:样本平均数是以总体平均数为中心,在其范围内变动(P213) A.前者是一个确定值,B.前者是随机变量, 后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 3、某场要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一直以往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3%, 95%,要求误差范围小于5%,可靠性为95.45%,则必要样本容量应为(B)。A.144B.105C.76D.109 4、在总体方差不变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增加3倍,则抽样误差(C)。 A.缩小1/2B.为原来的3/√3C.为原来的1/3D.为原来的2/3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要求误差范围缩小1/3,则样本容量(B)。 A.增加9倍B.增加8倍 C.为原来的2.25倍D.增加2.25倍 6、抽样误差是指(C)。解析:这题考的是抽样误差的定义(P213) A.在抽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7、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8、抽样平均误差是(B)。解析:这题考的是抽样平均误差的定义(P214)A.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9、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D)。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10、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形式被称为(C)解析:这题考的是抽样调查的几种不同的方式的定义(P211)。 A.简单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11、事先确定整体范围,并对整体的每隔单位都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码表》 或抽签的方式来抽取样本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B)。 A.简单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12、在同样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标准误差于重复抽样的抽样的标准误差相 比,(A)。 A.前着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D.无法判断 13、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从68.27%提高到95.45%时(其 他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C)。

初中生物《开花和结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节是本章的第三节,是在前面了解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的基础上,认识植物的开花、结果的过程。从教材内容设计看,本节由“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组成。其中,“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这部分内容较抽象,需要教师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抽象思维虽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仍需具体的感性知识作支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导入时要从生活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基于课改理念及《课标》要求,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知、情、意、相结合,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爱花、护花的自觉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1)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5、教学方法:“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教学模式;辅助多 媒体教学。 6、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师对学生探究的过程及时给予多种评价,激发学生 的求知热情、求知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7、课时安排:1 课时 8、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新鲜的花及其它用具;PPT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结合课堂实际(讲桌及每位同学均有一朵花)开门见山导课:有花的课堂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继而板书课题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二)师生齐看课件,了解学习任务,师指一生读学习任务加深印象,然后指 导学生根据学案提示预习课本 (三)第一部分:花的结构 1、师说:花能形成果实,可是化是花是怎样形成果实的?要弄清这个问题,我 们先研究花的结构, 板书一花的结构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Word版

初一生物下册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乳山寨中学 王珊珊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节。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花的结构;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前面两节学生已经学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 “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本节内容解答了种子的由来,回应了第一节,可以让学生完整地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也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及作用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前面两节,学生已经学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没有亲眼见过开花和结果、传粉和受精的过程,特别是受精的过程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虽然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科学的观察方法了解很少,科学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与手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说出花的主要部分。 (2)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尝试对花进行解剖观察,提高动手能力。 (2)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说出传粉和受精以及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花的结构及花与果实、种子形成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 五、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讲述法 六、学法指导: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全班交流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新采摘的各种花、放大镜、刀片、镊子、载玻片、培养皿、解剖盘、课件、电子白板等。 学生准备:新采摘的各种花、透明胶。 简单说明:接到徐老师下达的任务“从教材中自主选择一节内容上一节公开课”。思来想去,选择了《开花和结果》这一节,一是因为以往每次上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要么是第一学期末,或是第二学期初,每次都在遗憾,没有那么多的实物给学生做实验。而这个季节上这一节课还比较赶趟,能消除这个遗憾!二是因为从上学年,我们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我们学校要求,每一节实验课都必须真做,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不定时到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纳入考评。所以想在这节课中,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与知识的探究结合起来,以适应这个严峻的教学形式。做得不好的地方,敬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八、教学过程:

几种抽样调查方法比较

抽样调查技术课程论文 ---抽样调查方法比较分析 专业:林学 班级:林学四班 指导教师:朱光玉 作者:姚帅 20130221 日期: 2016年1月3日

抽样调查方法比较分析 一.调查目的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几种抽样调查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二阶抽样等。各个方法在应用时有其特点和优缺点。本文通过计算对这些调查方法做出简单的总结和计算,以求在实际生活的数理统计中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二.抽样方法介绍 1.简单随机抽样 设一个总体的个体数为N.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对于简单随机抽样需要注意:①它是不放回抽样;②它是逐个地进行抽取;③它是一种个体机会均等的抽样;④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不多的情况.生活中有许多用抽签法或类似抽签法的案例,如彩票摇奖、电视节目中电话号码抽奖、纳税凭证抽奖等.抽样时也要防止出现貌似合理的抽样方法,如到某星级宾馆问卷调查客人的收入情况来推断该地区的人均收入,或每隔一周到某一路口调查当地车流量等等。 2.系统抽样 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平均分成几个部分,从每个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的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系统抽样。 对于系统抽样需要注意:①系统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的情况,它与简单随机抽样的联系在于:将总体均分后的每一部分进行抽样时,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②与简单随机抽样一样,系统抽样是等可能抽样,它是客观的、公平的;③总体中的个体数恰好能被样本容量整除时,可用它们的比值作为系统抽样的间隔;当总体中的个体数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时,可用简单随机抽样先从总体

简单抽样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六) 随 机 抽 样 1.(2013·江西模拟)在100个零件中,有一级品20个,二级品30个,三级品50个,从中抽取20个作为样本:①采用随机抽样法,将零件编号为00,01,02,…,99,从中抽出20个;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所有零件分成20组,每组5个,然后每组中随机抽取1个;③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从一级品中抽取4个,二级品中抽取6个,三级品中抽取10个.则( ) A .不论采取哪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个零件被抽到的概率都是15 B .①②两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个零件被抽到的概率都是1 5,③并非如此 C .①③两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个零件被抽到的概率都是1 5,②并非如此 D .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个零件被抽到的概率各不相同 2.某校高三年级有男生500人,女生400人,为了解该年级学生的健康情况,从男生中任意抽取25人,从女生中任意抽取20人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法 B .抽签法 C .随机数法 D .分层抽样法 3.(2012·忻州一中月考)将参加夏令营的600名学生编号为:001,002,…,600,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且随机抽得的编号为003.这600名学生分住在3个营区,从001到300住在第1营区,从301到495住在第2营区,从496到600住在第3营区,则3个营区被抽中的人数依次为( ) A .26,16,8 B .25,16,9 C .25,17,8 D .24,17,9 4.(2013·潍坊模拟)为调查参加运动会的1 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000名运动员是总体 B .每个运动员是个体 C .抽取的100名运动员是样本 D .样本容量是100 5.(2012·濮阳调研)甲校有3 600名学生,乙校有5 400名学生,丙校有1 800名学生.为统计三校学生某方面的情况,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90的样本,应该在这三校分别抽取的学生人数是( ) A .30,30,30 B .30,45,15 C .20,30,10 D .30,50,10 6.某学校在校学生2 000人,为了加强学生的锻炼意识,学校举行了跑步和登山比赛,

8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公开课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施甸县旧城中学邹丽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话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功能。 能力目标;1、通过对花的结构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学生的表达、交流、展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话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和展示自我积极参与的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识别花的结构,并说出花个部分结构的功能。 教学难点:探究花的结构。 课前准备: 1、预习本课内容。 2、观察和采集的花(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破坏植物生长,收集有花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资料)

老师准备:准备本课观察花的结构的试验用具及材料:石榴花或其它的鲜、解刨盘、镊子、刀片、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下面让我们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一组花。(水仙花、荷花、菊花、梅花)这些花的确很美。但花无百日红,终究要凋落。那么,它凋落后会给大自然留下些什么呢?(果实)这时同学们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开花后为什么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这就是我们第三节要学习的《开花和结果》。 二、新授: 老师:花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奋发向上的力量,你们知道哪些花呢? 学生: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 老师:大家看这种是什么花,分别在什么季节开放? 学生:水仙花(春天)、荷花(夏天)、菊花(秋天)、梅花(冬天)。 老师:你们说的很好,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各种不同的花会在不同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211简单随机抽样》学案.doc

2019-2020学年高一数学《211简单随机抽样》学案 【学习目标】 1、能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2、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 思想方法; 3、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4、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重点难点】 1、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出统计问题,理解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对样本代表性的概率描述的理解.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速读一遍教材P 53—P 57,再结合“预习案”进行二次阅读并回答,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把自己在预习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以备课内与同学或老师交流.(随机数表见教 材P 103—P 105) 3.本课必须牢记的内容:(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2)简单随机抽样的两种方法—抽签法、 随机数法.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1.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 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 N ≤, 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 ,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 做 . 2.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两种: 、 . 3.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 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 中, ,每次从中抽取 ,连续抽取n 次,就得到一 个 . 4.随机数法就是利用 、 或 进行抽样. 二、问题导学(提示:以下问题都可以从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1.为什么要进行抽样?怎样才能使样本具有好的代表性? 2.教材P 55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中,你认为预测结果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抽签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当总体中的个体数很多时,用抽签法方便吗? 4.你会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样吗?你认为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三、预习自测 1.中央电视台希望在春节联欢晚会播出后一周内获得当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下面是三 名同学为电视台设计的调查方案.

初中生物《开花和结果生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描述花的基本结构。 2.概述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 B、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殖器官对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意义。 2.体验探索生物奥秘与参与新植物生命体形成的活动乐趣。 教学重点: 1.花的基本结构。 2.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开花视频,质疑:一朵花包括哪几部分?花的哪些结构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呢? 二、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一】花的结构 观察提示:取一朵花,对照104 页图3-21,先整体观察,然后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解剖观察,认识花各部分的基本结构。 思考讨论: 1. 一朵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 推测: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 3.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探究活动二】传粉和受精 1. 认真阅读课本104 页第二自然段,思考回答: 什么是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哪几种? 2. 仔细观察105 页图3-25,理解并识记受精过程,并完成以下填空: 花粉落在上以后,在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一直到达。花粉管中的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结合,形成的过程,称为受精。 三、盘点收获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小组内谈谈你的收获。

四、回顾总结 师生共同完善黑板拼图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五、达标检测

统计学第九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统计学第九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第九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D)。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 2、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B)。解析:样本平均数是以总体平均数为中心,在其范围内变动(P213) A.前者是一个确定值,B.前者是随机变量, 后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 3、某场要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一直以往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3%, 95%,要求误差范围小于5%,可靠性为95.45%,则必要样本容量应为(B)。A.144B.105C.76D.109 4、在总体方差不变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增加3倍,则抽样误差(C)。 A.缩小1/2B.为原来的3/√3C.为原来的1/3D.为原来的2/3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要求误差范围缩小1/3,则样本容量(B)。 A.增加9倍B.增加8倍 C.为原来的2.25倍D.增加2.25倍 6、抽样误差是指(C)。解析:这题考的是抽样误差的定义(P213) A.在抽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7、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8、抽样平均误差是(B)。解析:这题考的是抽样平均误差的定义(P214)A.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9、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D)。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10、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 这种抽样形式被称为(C)解析:这题考的是抽样调查的几种不同的方式的定义(P211)。 A.简单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11、事先确定整体范围,并对整体的每隔单位都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码表》 或抽签的方式来抽取样本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B)。 A.简单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12、在同样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标准误差于重复抽样的抽样的标准误差 相比,(A)。 A.前着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D.无法判断 13、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从68.27%提高到95.45%时(其 他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C)。

初中生物《开花和结果1(6)》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山科版生物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开花和结果》是山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 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的学习内容。在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 握了植物具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同时在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种子的萌发”以及“植株的生长”,因此“开花和结果”的学习变得顺理成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被子植物的一生是个连续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为第八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植物的 有性生殖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同时,他们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对探究实验有很大的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他们喜欢与人交 流,因此,教师可利用他们这些特点设计各种课前或课堂活动,引导他 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探究,亲身感受生物的魅力。《开花和结果》处于六年级下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具备较好的小组合作能力,熟悉科学探 究的基本步骤,对观察等科学方法也能够正确运用,也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知识方面已对细胞、组织、器官各层次的知识有了扎实的基础,也已经掌握 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花、果实和 种子是生殖器官。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解剖了解并认识花的基本结构。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解剖花,说出花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在小 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案 (县级公开课)

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功能,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解剖和探究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及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别花的结构并说出花各部分的功能。 2.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解剖、探究花基本结构的过程。 教学准备: 玫瑰花,康乃馨,白纸,解剖刀,透明胶布等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讨论、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课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鲜花。(多媒体展示花的世界) 你能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这些花吗? 生: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师:欣赏这些花,你此时的心情如何? 生:我感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师:花对人类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生:供观赏,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 师:很好,花的开放对其本身来说有什么作用呢? 生:繁殖后代。 师:回答的非常好,花为什么能繁殖后代呢?这与花的结构有关。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板书)(把书打开到73页) 新知讲授: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开花,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什么是开花吗?(板书:一、开花)(我们从这段视频中寻找答案吧。) 1、视频欣赏:《开花》。 生:花瓣慢慢展开的现象叫开花。 2、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季节不同,请你们互相讨论,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 什么植物开花? 生:春天:桃花、水仙花等。 夏天:荷花、广玉兰等。 秋天:菊花、桂花等。 冬天:腊梅、枇杷等。 3、师:那有谁知道桃花是哪一个月开放的?请大家欣赏古诗(多媒体现诗)请同学们齐声 朗读。生: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生:当人间的花开始凋落的时候,而山寺里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师:解释的非常正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生:因为山上地势高,气温低,影响了花的开放,说明花的开放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师:分析的非常合理。能否让不同季节的花百花齐放呢? 生:可以,园艺师们利用短日照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放,在春天我们也能见它的踪影。师:回答的很好。刚才我们研究了不同植物的开花情况不同,那它们的结构是否相同呢? 4、一起走进花的世界,欣赏我国十大名花的风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些花卉无论在形态、大小还是在颜色上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 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完整word版)习题六样本及抽样分布

习题六 样本及抽样分布 一、填空题 1.设来自总体X 的一个样本观察值为:2.1,5.4,3.2,9.8,3.5,则样本均值 = 4.8 ,样本方差 =22.716; 2.在总体~(5,16)X N 中随机地抽取一个容量为 36 的样本,则均值X 落在4与6之间的概率 = 0.9332 ; 3. 设某厂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2~(1000,)X N σ (单位:小时),抽取一容量为9的样本,得到940,100x s ==,则(940)P X <= ; 4.设127,,...,X X X 为总体2 ~(0,0.5)X N 的一个样本,则7 21 (4)i i P X =>=∑ 0.025 ; 5.设126,,...,X X X 为总体~(0,1)X N 的一个样本,且cY 服从2χ分布,这里, 22123456()()Y X X X X X X =+++++,则c =1/3 ; 6.设随机变量,X Y 相互独立,均服从2(0,3)N 分布且129,,...,X X X 与129,,...,Y Y Y 分 别是来自总体,X Y 的简单随机样本,则统计量U =服从参数为 9 的 t 分布。 7.设1234,,,X X X X 是取自2~(0,2)X N 正态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且 22!234(2)(34),Y a X X b X X =-+-,则a = 0.05 ,b = 0.01 时,统计量Y 服从 2χ分布,其自由度为 2 ; 8.设总体 X 服从正态分布2~(0,2)X N ,而1215,,...,X X X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 样本,则随机变量 22 110 22 1115...2(...) X X Y X X ++=++ 服从 F 分布,参数为 10,5 ; 9.设随机变量21 ~()(1),,X t n n Y X >=则~Y F(n,1) ; 10.设随机变量~(,)X F n n 且()0.3P X A >=,A 为常数,则1 ()P X A > = 0.7 二、选择题 1.设12,,...,n X X X 是来自总体2(,)N μσ的简单随机样本,X 是样本均值, 记22222 21 23111 111(),(),(),11n n n i i i i i i S X X S X X S X n n n μ====-=-=---∑∑∑ 2 241 1(),n i i S X n μ==-∑则服从自由度1n -的t 分布的随机变量是T =( A ); A . B C D 2.设()n F x 是经验分布函数,基于来自总体X 的样本,而()F x 是X 总体的 分布函数,则下列命题错误的为,对于每个给定的,()n x F x ( B ) A .是分布函数 B .依概率收敛于()F x C .是一个统计量 D .其数学期望是()F x

211简单随机抽样

2.1.1简单随机抽样 学习目标: 1.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能从现实生活或其其它学科中推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2.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用抽签法和随机数法抽取样本 3.掌握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实施步骤 知识清单: 1.一般的,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_______________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______________,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抽签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但是当总体的容量非常大时,费时费力不方便,可能导致抽样的不公平. 4.随机数表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10个数字组成的数表,并且表中的每一位置出现各个数字的可能性___________. 教材分析: 1.理解课本P55实例,你认为预测结果出错的原因是什麽?理解在抽样中,样本应具有怎样的特征?2.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归纳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3.理解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你认为抽签法有什麽优点和缺点?简单随机抽样有什麽有点缺点? 例题分析: 例1:下面的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是:____________ (1)某班有40名同学,指定个子最高的5名同学参加校篮球赛; (2)从无限多的个体中抽取50 个个体作为样本; (3)以儿童从玩具箱的20件玩具中随意拿一件玩,玩后放回再拿一件,连续玩了5件; (4)从2000个灯泡中逐个抽取20个进行质量检查. 例2:现要在20名学生中抽取5名进行问卷调查,请选择抽样方法,试写出抽取样本的过程. 方法总结: 例3:现有一批零件,编号为600,601,…999,利用原有的编号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进行质量检查,若用随机数表法,怎样设计方案? 方法总结: 知能训练: 1.关于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要求总体的个数有限 B.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开花和结果》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 本节内容主要包含三个部分:“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花的结构是比较具体的知识,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实物来获得,而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则是抽象的,生活中接触不到的,需要教师借助于一些手段,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后予以呈现,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中,可以客观的、辩证的处理学生与教师有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而非流于形式的花样翻新和表面热闹。 ◆教材分析 被子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结果。对于那些鲜艳芬芳的花朵,学生有不少感性认识,但是,对于那些不显眼的风媒花,学生却不一定把它们当作花来看待。本节的“想一想,议一议”就针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认识这两类花不同的传粉方式。 虽然学生对花的形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清楚花的结构。而了解花的结构,是理解传粉、受精、结果的基础,因此,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观察与思考”活动,让学生解剖并观察桃花等典型花,了解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了解雄蕊,雌蕊的结构,为后面学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等内容打基础。教材在“观察与思考”活动之后,再图文结合总结花的基本结构。 了解花的结构后,“传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教材在这里简要介绍了什么是传粉,传粉方式,传粉媒介等。然后,图文结合,阐述花粉落在柱头上以后如何萌发,以及受精的过程。被子植物双受精的方式比较特殊,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也不必掌握,因此,教材对此进行了模糊处理,只讲了卵细胞与精子结合。 受精完成,“花退残红”,小小的果实就开始发育了。因为种子和果实的结构在上一章已经学习过,因此,教材在这里只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简要介绍了胚珠和种子,子房和果实的对应关系。 开花传粉、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在自然界中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材为了阐述的方便,把这一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来讲。教学时,在学生掌握了植物开花结果的几个关键阶段以后,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这几个阶段连接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本节最后,介绍了人工授粉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教材结尾时,还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