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doc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doc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doc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doc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

(2018年)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共包括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和管理学三部分,各部分考试大纲分述如下:

一、农村社会学(部分)

(一)大纲综述

《农村社会学》是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

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钟涨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农村社会学》编制

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农民的社会化

3、农村社会资本

4、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5、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及阶层结构变迁

6、失地农民问题

7、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演进

(三)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说明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四)试卷结构

农村社会学考试内容占农业知识综合试卷内容的1/3,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村社会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10分)

2、简答题(15分)

3、论述题(25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部分的考试时间合计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其中,本部分占50分)。

(六)主要参考书

《农村社会学》,钟涨宝,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二、农业政策学(部分)

(一)大纲综述

《农业政策学》是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了解考试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钟甫宁的《农业政策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1、导论

政策与政策科学;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

2、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

农业政策与经济理论;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

3、农业政策的制定

农业政策问题内涵和特征;农业政策目标的含义、特点和确定原则;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思路与要求;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原则和主要的农业政策手段;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化与选择。

4、农业政策的执行

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和特点;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5、农业政策的评估与调整

农业政策评估的含义和评估原则、评估标准的基本内容;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方法和基本程序;农业政策调整的含义、内容及形式。

6、农业结构调整政策

农业结构政策的具体目标;农业区域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主要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农业经营规模政策。

7、农业土地政策

农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政策;农业土地流转政策;农业土地保护政策。

8、农业科学技术政策

农业科技政策的含义和目标;主要的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农业技术推广政策。

9、农产品流通政策

农产品流通政策目标和手段;主要的农产品国内价格政策;农产品市场结构政策。

10、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政策。

11、农村社会发展政策

农村扶贫政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农业政策的实质、基本特征,农业政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农业政策。能够运用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的农业政策问题。

(四)试题结构

农业政策学考试内容占农业知识综合试卷内容的1/3,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农业政策学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题(10分)

2、简答题(15分)

3、分析与论述题(25分)

(五)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部分的考试时间合计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其中,本部分占50分)。

(六)主要参考书

《农业政策学(第二版)》,钟甫宁,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三、管理学(部分)

(一) 大纲综述

《管理学》是报考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订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

用于报考农村发展和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管理的涵义;管理者的定义及分类;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的技能;组织环境定义和分类;管理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思想及其主要观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及主要内容;社会系统理论的内容;“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3、决策与战略管理

计划的定义及分类;计划工作的原则和步骤,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制定目标的特点及作用;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的特点及过程;目标管理的局限性;战略的定义;战略分析及实施过程;战略制定的原则;决策的涵义与原则;决策要素与分类;决策过程步骤;决策的软技术与硬技术及其方法应用。

4、组织管理

组织概念及组织分类;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步骤;组织结构的特征因素与权变因素;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设计的内容;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确定管理幅度的方法;责权分配;组织设计原则与程序;组织变革动因与过程;组织变革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

5、人的行为与管理

行为的概念与分类;个体行为的心理过程;人性假设及其主要观点;群体的概念、作用、特征;群体对个体行为影响;群体冲突的概念、作用;处理冲突的

方法;非正式群体;激励概念;激励理论分类及其主要内容(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激励原则和方式。

6、领导

性格理论;行为方式理论(怀特和李皮特理论的领导方式分类、领导连续流、利克特理论的领导管理方法、阿吉里斯理论、二维构面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图、雷定三维构面理论);权变理论(路径-目标理论、菲德勒模型、生命周期理论、管理方式抉择图、领导替代理论、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领导者的分类及其品质;沟通的性质、功能;信息沟通的渠道;组织沟通的原则、途径、障碍。

7、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的涵义和基本原则;计划与控制的关系;管理控制的原理及其主要内容;管理控制基本过程;管理控制的类型及其特点;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条件、步骤、考虑因素;管理控制的方法。

8、绿色管理思想与实践

绿色管理的内涵、绿色管理的类型、绿色管理的影响因素、绿色管理的实施体系。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全面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管理的有关方法,并能够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组织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能够结合企业管理案例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试题结构

管理学原理考试内容占农业知识综合试卷内容的1/3,按照试卷总分150分计,管理学原理按50分设计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10分)

2、辨析简答(15分)

3、综合论述(或案例分析)(25分)

综合论述题要求用管理理论结合当前实际生活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回答。案例分析要求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三部分的考试时间合计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其中,本部分占50分)。

(六)主要参考书

《管理学原理》,宋维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农业综合知识三(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工艺学)》

研究生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农业综合知识三》包括《食品卫生学》、《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工艺学》三门课程。

《食品卫生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食品中存在或可能进入食品的而且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学的评价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为学生将来从事和食品相关的各行各业,尤其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质量管理》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相关内容,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危害,了解现阶段食品安全性控制方法,为学生将来能更好地从事和食品相关行业,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理论课,本次考试内容主要分食品加工原理、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乳制品加工工艺学等三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综合运用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食品加工的原理和技术。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食品安全与加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食品卫生学》

第一章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教学内容:

1.食品污染概念与分类

2.食品的细菌污染

3.食品的腐败变质

4.致病性细菌对食品的污染

5.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6.食品的霉菌污染

7.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

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的细菌性污染途径及检验方法,掌握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鉴定方法及预防措施,了解污染食品的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的病原学特点与性质、感染途径、对人体危害、预防措施。

第二章食品中的化学性污染

教学内容:

1.食品中农药残留

2.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多环芳烃对食品的污染

5.二恶英对食品的污染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污染

基本要求:

了解农药、有害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二恶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等对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对人体危害,掌握其对食品污染特点、对人体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第三章细菌性食物中毒

教学内容:

(1)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概念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4)李斯特菌食物中毒

(5)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

(6)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

(7)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8)致贺氏菌食物中毒

(9)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0)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11)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12)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

基本要求:

了解引起食物中毒的各种细菌的特点,了解各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掌握引起食物中毒的机制以及预防措施。

第四章各类食品卫生

教学内容

1.粮豆类卫生

2.蔬菜,水果卫生

3.畜禽肉类食品的卫生

4.鱼类的卫生

5.蛋品的卫生

6.奶类的卫生

7.食用油脂卫生

8.冷饮食品卫生

9酒类卫生

10调味品卫生

11.水的卫生

基本要求:

了解各类食品主要卫生问题及预防措施。

《食品质量管理》

第一章食品与食品危害

介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历史、现代食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食品质量控制体系

主要介绍HACCP必要基础程序,HACCP预先步骤,HACCP-危害分析,HACCP -关键控制点,HACCP-关键限值与监测程序,HACCP-纠偏行动与验证程序,HACCP-记录保存程序与实施。

第三章HACCP体系的基础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与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OP)。

4、其他质量体系:ISO9000系列简介。

《食品工艺学》

第一章食品加工原理

食品败坏的原因;食品保藏原理

第二章果蔬产品加工工艺学

果蔬加工原料的预处理;果蔬罐藏;果蔬制汁;果蔬糖制;蔬菜的腌渍;果蔬干制;

果蔬加工新技术

第三章乳制品加工工艺学

乳的性质;乳制品的种类、分类;液态乳生产;发酵乳生产;奶酪生产

三考试要求

针对《食品卫生学》考生应掌握各种食品中存在或可能进入食品的而且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学的评价方法以及预防控制措施针对《食品质量管理》考生应掌握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相关内容,掌握食品质量安

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危害,了解现阶段食品安全性控制方法。

针对《食品工艺学》考生应全面掌握食品工艺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果蔬加工和乳品加工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了解果蔬制品和乳制品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的有效措施;并能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食品生产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

四试卷结构

基本概念与理论内容占60-70%,应用性与开拓性内容占30-40%。总分150分,其中名词解释30分,填空题30分,简答题60分,实验题10分,综合论述题20分。

《食品卫生》占40%,60分;《食品质量管理》占30%,45分;《食品工艺学》占30%,45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笔试, 时间为3小时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食品卫生学》,何计国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食品质量管理》,陈宗道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食品工艺学》,夏文水主编,轻工出版社,20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