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腔穿刺术操作标准、考核标准

胸腔穿刺术操作标准、考核标准

胸腔穿刺术操作标准、考核标准
胸腔穿刺术操作标准、考核标准

胸腔穿刺术(2)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3、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操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及并发症,消除其顾虑及精神紧张。取得同意并签协议。

2、询问药物过敏史者,必要时需做皮肤试验或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3、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4、物品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治疗盘(弯盘、2%利多卡因、0.5%碘伏、棉签、胶带)血压计、听诊器、标准容器、椅子。如需胸腔内注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5、衣帽整齐、戴口罩、规范洗手。

6、穿刺前测脉搏、血压,并观察病情变化。

二、操作方法

1、摆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者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选择穿刺点:先进行胸腔叩诊,选择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穿刺,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 8肋间;也可选腋中线第6-7 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

3、常规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3遍,直径约15厘米。打开穿刺包,确认灭菌标识及有效期,检查包内物品是否完善,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铺无菌洞巾。

4、局麻:检查并抽取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皮内打一皮丘自皮肤至壁层胸膜进行局部麻醉。

5、穿刺: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皮肤的方向缓慢刺入,有明显突破感时接50ml注射器,松开止血钳,缓慢抽取胸腔积液。

6、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管,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消毒穿刺部位,纱布加压覆盖,胶布固定。

7、术后口述再次测血压,并交代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向患者解释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出汗、心悸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让病人平卧,观察血压、脉搏,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并注意观察其它并发症,如血胸、气胸、穿刺口出血,胸壁蜂窝组织炎、脓胸、空气栓塞等。

3、抽液不可过多过快。①诊断性抽液50-100 ml,最多不超1000 m l ②脓胸要抽净③细胞学检查至少抽100 m l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问答】

1、胸腔穿刺的目的是什么?

(1)诊断性穿刺:通过穿刺液化验及病理检查,确定积液的性质或病因。

(2)治疗性穿刺:通过抽液或抽气,减轻胸腔内压迫;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脓胸、胸膜炎、人工气胸治疗等。

2、为什么胸腔穿刺须从肋骨上缘进针?

因为肋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经肋骨上缘穿刺可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3、为什么胸腔穿刺抽液量,每次不超过600-1000ml?

胸腔穿刺抽液量过多、过快,会使胸腔内压突然下降,肺血管扩张,体液渗出增多,可造成急性肺水肿。

4、胸腔穿刺时出现胸膜反应有哪些表现?如何处理?

胸膜反应表现为头晕、面色仓白、出汗、心悸、胸部压破感或剧痛、血压下降、脉细、肢冷、晕厥等。发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液,让患者平卧。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

5、为什么胸腔穿刺抽液、抽气,选择穿刺部位不同?

由于重力关系,坐位或半坐位时,气体集中在胸膜腔上部,抽液时选择集中在胸腔下部,故抽气时穿刺点选择在胸腔上部,抽液时选择胸腔下部实音明显的部位。

6、胸腔穿刺术有哪些并发症?如何处理?

除胸膜反应外,尚有血胸、气胸、穿刺口出血、胸壁蜂窝组织炎、脓胸、空气栓塞等。

血胸多由于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发现抽出血液,应停止抽液,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气胸可由于胶管未夹紧,漏入空气所致,不必处理。明显气胸多由于刺破脏层胸膜所致,可按气胸处理。

穿刺口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

胸壁蜂窝组织炎及脓胸均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引起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大量脓胸应行闭式引流。

空气栓塞少见,多见于人工气胸治疗时,病情危重,可引起死亡。

【评分标准】

胸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胸腔穿刺操作规范

胸膜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意义】 胸膜腔穿刺术,简称胸穿,是指对有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而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或气体的一种技术。 【术前准备】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签同意书; 2、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3、穿刺前清洁穿刺部位,嘱患者排尿; 4、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肌注。嘱咐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深呼吸和咳嗽,如有任何不适及时提出。 5、器械准备,包括无菌胸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消毒用品、麻醉药品、胶布等。 6、术前检查,再次核对适应证,查看有无禁忌症。 【操作程序】 1.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洗净双手。 2.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对于过分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以镇静镇痛。 3.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 4.扶病人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 5.一般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7-8 肋间作为穿刺点(必要时结合X 线及超声波检查确定,并用在皮肤上做标志)。 6.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7.常规胸膜腔穿刺术 a.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胶管是否漏气及破损。 b.以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注意穿刺点应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 c.用血管钳夹住穿刺针后面的胶管,使之不漏气。 d.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人,当有突破感时停止。 e.接上注射器后,再松开止血钳(此时助手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防

止针摆动及刺入肺脏)。

f.注射器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才能取下注射器。 g.将抽出液注入弯盘及专门准备的容器中。 h.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皮肤,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 8.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 a.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腔。 b.持蓝空针(y 型)沿麻醉点进针至回吸有胸水流出。 c.通过蓝空针针芯置入导引钢丝(弯头朝前)深度弯头超过蓝空针针尖即可,不要过深以免导丝打折,固定导丝不动拔出蓝空针。 d.沿导引钢丝置入扩皮器扩皮,注意力度适当,不要采取暴力,拔出扩皮器。 e.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软管,深度 10-15厘米均可,胶贴固定,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袋。 f.每次放液或注药完毕后一定要用肝素封管 9.将抽出液送化验、记量。 10.术后嘱病人静卧。告诉病人有不适立即通知工作人员。 11.整理物品。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对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及生化学检查,从而确定胸腔积液的性质,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2.治疗 a.减轻胸腔大量积液、气胸引起的压迫症状 b.抽取脓液治疗脓胸 c.向胸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症】 多脏器功能衰竭者禁忌胸膜腔穿刺;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竭、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应慎重。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37458

第一节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者。 2.对局麻药过敏者。 3.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4.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科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 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多发性肺大泡反复气胸导致胸壁粘连的必需根据影响学资料确定穿刺点,防止误穿肺大泡导致张力性气胸。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 (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体位: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2)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3.手术步骤 (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可予穿刺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 0.5~1.0cm为宜。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题干】 患者男性,26岁,胸闷气短2周,查体及胸片等检查示双侧胸腔中等量积液,其性质不明,现需作诊断性穿刺,请你施行胸腔穿刺术,并抽取50ml胸水送检。 【操作前准备】 拿病历板。报告操作开始。核对医嘱,熟悉患者病情,明确胸穿适应症,排除禁忌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向评委展示知情书)。嘱患者做好准备。 卫生手消毒(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七步洗手法,保持指尖朝下,总时间不少于15秒)。戴帽子。戴口罩(外科口罩,单独包装,系带式,有颜色面朝外,罩住鼻、口及下巴,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准备物品:胸腔穿刺包1个(内有铺巾1个,洞巾1个,弯钳l个,无齿镊l个,12号及16号胸穿针各1个,弯盘1个,方纱布3块,含棉球消毒杯1个,治疗碗1个),碘伏1瓶,棉签1包,无菌纱布1包,医用胶布1卷,砂轮1个,2%利多卡因针5ml,无菌手套2副,5ml及50ml注射器各1个,医用标记笔1支,试管架1个,试管3-4个。 操作者立于患者拟穿刺侧,物品及治疗车置于操作者右手。您好,请问是xx先生么?核对腕带,患者信息无误。我是您的主管大夫,根据病情需要,现在要为您进行胸腔穿刺术,请您配合,不用紧张。 【摆体位、定穿刺点】 卫生手消毒。 协助患者摆体位:患者反向骑跨于靠背椅上,上肢屈肘交叉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 请您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这个体位。现在为您做背部叩诊检查。卷起患者上衣,充分暴露背部。自上而下、左右对称进行叩诊。选择浊音最明显处(或实音处)为穿刺点,本次操作选取左/右肩胛下角线第8肋间为穿刺点,记号笔标记。 卫生手消毒。 【开包、消毒、铺巾】 拿起穿刺包,观察包外灭菌指示胶带。穿刺包消毒合格,在有效期内,包布完好无破损,

胸穿操作规范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一、准备工作 1、医务人员的准备:洗手、工作衣、帽、口罩。 2、器械的准备:胸腔穿刺包(内装有穿刺针、注射器及针头、血管钳;洞巾、玻璃接头及橡皮管、试管、清洁盘及纱布等)、胸腔穿刺针、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5ml注射器一个、50ml注射器一个、常规管等等)、需作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 3、向患者舒述检查的目的:诊断性穿刺、治疗性穿刺以及腔内给药治疗,血友病的患者禁做(必须询问患者有无血友病)。 4、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二、操作流程质量规范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姓名、床号、性别,向病人解释。 2、患者准备: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3、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抽液一般常选患侧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和腋前线第5~6肋间;或采用超声波检查所定之点。抽气一般常选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或锁骨中线第2肋间,并予以标志。 4、常规消毒皮肤,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无菌孔巾,注意消毒直径为15cm。 5、以2%利多卡因先做皮下局麻,然后逐层局麻至壁层胸膜,并且注意进针的深度,期间注意要回抽以明确是否在血管内以及观察有无气体、胸液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6、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将注射器接上,松开血管钳,抽吸胸液,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并配合松开或夹紧乳胶管。 7、需向胸腔内注药时,在抽液后将稀释好的药液通过乳胶管注入。 8、如需作培养,抽吸胸液8~10 ml注入培养基内。 9、穿刺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棉球及纱布,用胶布固定。 10、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 11、术后嘱患者静卧休息,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等。 三、注意事项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 ml。 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新版】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内科各种相关操作 一、胸腔穿刺术 1.1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1.1.1 要求: 1)掌握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2)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3)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4)掌握胸腔各种不同胸腔穿刺。 1.1.2 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明确需要胸腔穿刺的临床情况(适应症) ①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②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③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2)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胸腔穿刺: ①相对禁忌症: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②绝对禁忌症:胸腔穿刺术原则上无绝对禁忌症。 (3)不同胸穿的适用情况(判断要行何种胸穿): ①诊断性胸穿:胸腔积液量少,仅为明确胸水性质,无需放液减压时可选择。 ②胸穿抽液:中-大量胸腔积液,为明确胸水性质及放液

减压,接触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时可行胸穿抽液。 ③胸穿抽气:大于30%且小于50%压缩体积的闭合性气胸,或气胸急诊状态时可行胸穿抽气。 ④胸腔内给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或肺癌胸膜转移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胸腔内给药。 (4)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签署穿刺同意书(祥见附件各种穿刺同意书):告知可能的并发症:气胸、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胸膜反应、药物过敏、手术不成功、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其他不可意料的意外。 (5)准备用物:穿刺包、手套、消毒液、消毒器械、5ml 注射器、50ml注射器、2%利多卡因注射液、可待因片、胶带、多余胸水容器、弯盘等 2)操作过程 (1)与病人沟通:介绍自己,核对姓名、性别、床号等,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过敏史,同时嘱咐患者操作前注意事项(是否排尿等)。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最新版】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第三节内科各种相关操作 一、胸腔穿刺术 1.1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1.1.1 要求:1)掌握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2)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3)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4)掌握胸腔各种不同胸腔穿刺。 1.1.2 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明确需要胸腔穿刺的临床情况(适应症)①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②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③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2)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胸腔穿刺:①相对禁忌症:出

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②绝对禁忌症:胸腔穿刺术原则上无绝对禁忌症。 (3)不同胸穿的适用情况(判断要行何种胸穿):①诊断性胸穿:胸腔积液量少,仅为明确胸水性质,无需放液减压时可选择。②胸穿抽液:中-大量胸腔积液,为明确胸水性质及放液减压,接触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时可行胸穿抽液。 ③胸穿抽气:大于30%且小于50%压缩体积的闭合性气胸,或气胸急诊状态时可行胸穿抽气。④胸腔内给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或肺癌胸膜转移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胸腔内给药。 (4)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签署穿刺同意书(祥见附件各种穿刺同意书):告知可能的并发症:气胸、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胸膜反应、药物过敏、手术不成功、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其他不可意料的意外。 (5)准备用物:穿刺包、手套、消毒液、消毒器械、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2%利多卡因注射液、可待因片、胶带、多余胸水容器、弯盘等

2)操作过程 (1)与病人沟通:介绍自己,核对姓名、性别、床号等,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过敏史,同时嘱咐患者操作前注意事项(是否排尿等)。 (2)再次确认患者的病情、体征:测量脉搏和血压、再次胸部重点体查,查看X线片和检查报告(B超),确认需要的操作无误。 (3)选择合适的体位,确定穿刺点:①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双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 臂置于枕部。②穿刺点选择:A.诊断性穿刺、胸腔穿刺抽液、胸腔给药:先进 行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间或者腋后线7~8肋间(坐位),腋中线6~7肋 间或腋前线5~6肋间(半卧位)。B.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

临床技能操作规范

临床技能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 [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需心肺复苏以及气管内麻醉者;加压给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流入气管及随时吸除分泌物;气道堵塞的抢救;复苏术中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等。 [禁忌证]:明显喉头水肿或声门及声门下狭窄者、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用品]:麻醉喉镜、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方法]: 1、患者仰卧,头垫高10cm,后仰。术者右手拇、食、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腭垂(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内。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退出喉镜。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内,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 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注意事项]:

1、插管前,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签协议书,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s,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h,72h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导管留置期间每2-3h放气1次。 胸腔穿刺术 [适应症]: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做诊断性穿刺;大量胸腔积液压迫,导致呼吸循环障碍者;结核性胸膜炎化学疗法后中毒症状减轻仍有较多积液者;脓胸、脓气胸患者;肺炎并发胸膜炎胸腔积液较多者;外伤性血气胸;脓胸或恶性胸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 [禁忌症]:病情危重,有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穿刺部位有炎症病灶,对麻醉药过敏。

2011技能操作理论考试题_胸腔穿刺术1

胸腔穿刺术1 单位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10题,其中单项选择题5分/题;不定项选择题10分/题) 1、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A、穿刺损伤肺组织 B、抽液过多、过快、胸膜腔内压突然下降 C、胸膜超敏反应 D、穿刺损伤肺血管 E、空气栓塞 2、有关胸腔穿刺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穿刺抽液时,穿刺点取浊音明显总部位,一般取肩胛线7-9肋间隙或腋中线6-7肋间 B、穿刺抽气时,穿刺点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C、穿刺时应没肋骨下缘进针 D、抽液量每次不超过1000ml E、抽气量每次可大于1000ml 3、气胸做胸膜腔闭式引流放置引流管的部位是() A、锁骨中线第2肋间 B、锁骨中线第3肋间 C、腋前线第4肋间 D、腋前线第5肋间 E、胸骨旁线第4肋间 4、下列哪一项不是胸膜腔穿刺术的并发症() A、血气胸 B、胸壁蜂窝织炎 C、空气栓塞 D、胸膜反应 E、心力衰竭 5、慢性支气管炎的体征,下述选项中错误的是() A、早期可无异常体征 B、急性发作期常有散在于湿啰音 C、干啰音多变,易变 D、常在背部出现固定性啰音 E、可有哮鸣音及呼气延长 6、下列关于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胸部X线下所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 B、右下肺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1.07 C、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 D、右心室增大 E、心脏向左下扩大

7、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表现的描述,最正确的是() A、额面平均电轴≥—90。 B、Svl+Rv5≥1.05mV C、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D、不典型肺型P波 E、V1~v5可可现类似陈旧性心肌梗死图形的QS波 8、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肺气肿压迫及肺泡壁破坏使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B、肺小动脉炎 C、血液粘稠度增加 D、缺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 E、血容量增加 9、渗出液的特点是(不定项选择题)() A、相对密度大于等于1.018 B、蛋白质定量大于3g/D1(30g/L) C、Rivalta实验阴性 D、细胞数大于200个/uL E、胸水蛋白/血清蛋白小于0.5 10、下列哪些项目作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条件(不定项选择题)() A、慢性肺、胸疾病史 B、左室肥大或左心衰竭 C、右室肥大或有心衰竭 D、肺动脉高压表现 E、以上都不是 二、判断题(共5题,4分/题) 1、血性胸腔积液,可以排除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2、缺氧不一定发绀,发绀不一定有缺氧() 3、成年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非心源性肺水肿() 4、胸腔渗出性积液都是感染性积液() 5、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体量称为每分钟肺通气量。() 三、填空题(共5题,4分/题) 1、支气管哮喘咳引起死呼吸困难;气管内肿瘤或异物可引起呼吸困难。 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肺功能指标有、、。 3、胸腔穿刺需沿进针,因为。 4、PaCO2正常值是PaO2正常值是正常人血PH值是。 5、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和功能严重障碍,导致 和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胸腔穿刺术操作标准、考核标准

胸腔穿刺术(2)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3、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禁忌症】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操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及并发症,消除其顾虑及精神紧张。取得同意并签协议。 2、询问药物过敏史者,必要时需做皮肤试验或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3、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4、物品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治疗盘(弯盘、2%利多卡因、0.5%碘伏、棉签、胶带)血压计、听诊器、标准容器、椅子。如需胸腔内注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5、衣帽整齐、戴口罩、规范洗手。 6、穿刺前测脉搏、血压,并观察病情变化。 二、操作方法 1、摆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者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选择穿刺点:先进行胸腔叩诊,选择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穿刺,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 8肋间;也可选腋中线第6-7 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

3、常规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3遍,直径约15厘米。打开穿刺包,确认灭菌标识及有效期,检查包内物品是否完善,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铺无菌洞巾。 4、局麻:检查并抽取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皮内打一皮丘自皮肤至壁层胸膜进行局部麻醉。 5、穿刺: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皮肤的方向缓慢刺入,有明显突破感时接50ml注射器,松开止血钳,缓慢抽取胸腔积液。 6、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管,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消毒穿刺部位,纱布加压覆盖,胶布固定。 7、术后口述再次测血压,并交代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向患者解释穿刺目的,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出汗、心悸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让病人平卧,观察血压、脉搏,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并注意观察其它并发症,如血胸、气胸、穿刺口出血,胸壁蜂窝组织炎、脓胸、空气栓塞等。 3、抽液不可过多过快。①诊断性抽液50-100 ml,最多不超1000 m l ②脓胸要抽净③细胞学检查至少抽100 m l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问答】 1、胸腔穿刺的目的是什么? (1)诊断性穿刺:通过穿刺液化验及病理检查,确定积液的性质或病因。 (2)治疗性穿刺:通过抽液或抽气,减轻胸腔内压迫;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脓胸、胸膜炎、人工气胸治疗等。

执业医师临床考核技能操作胸穿术步骤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1、适应症: ①大量的胸腔积液或积气,穿刺抽出液体或气体以减轻其对肺或大血管的压迫,改善呼吸或循环障碍。 ②胸腔积脓时抽出脓液,减轻中毒,防止脓胸的进一步发展,并可对脓液进行检查如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治疗。 ③抽出胸腔积液进行化验明确其性质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④通过胸膜腔穿刺向胸膜腔内注入药物(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粘连剂等)以行局部治疗。 2、禁忌症 ①有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明显减少或用肝素、双香豆等进行抗凝治疗者; ②大咯血、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等; ③不能合作的病人也相对禁忌,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或行基础麻醉后进行胸膜腔穿刺。 3、穿刺部位和体位 ①胸膜腔穿刺抽气取仰卧高坡位或半坐位,穿刺点应选择叩诊为鼓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部位,多取锁骨中线第2肋间。 ②胸膜腔穿刺抽液体可取反向骑跨坐于靠背椅上,上肢屈肘交叉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病情不允许久坐者,可取仰卧高坡位,病侧稍向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显露胸部后外侧。穿刺点应选择叩诊为实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显的部位,一般常取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③对于包裹性积液和局限性积气,须结合X线或B超定位穿刺点。 4、术前准备 ①术者准备 术者应认真体检和备齐穿刺物品。将皮肤消毒用品、无菌手套、局麻药物、治疗用药和胸穿包携至操作地点。胸穿包一般要求含有带橡皮管的胸膜腔穿刺针(16号或18号)、血管钳、纱布、弯盘、孔巾、7号针头、10ml及50ml(或更大)的注射器、标本试管。另须准备较大容量的容器盛放积液。 ②病人准备 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于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30mg或可待因0.03g等以镇静止痛。剧烈咳嗽者可给予止咳剂如氨酚待因。 5、具体操作 ①按上述方法摆好体位,确定穿刺点。 ②操作者先戴口罩、帽子,穿刺点周围常规皮肤消毒(范围至少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③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肋间下一肋上缘进针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以免损伤肋间血管和神经;麻醉过程中边进针边回抽,拔针前可试探性刺入胸腔抽吸少许积液或积气,作为胸腔穿刺深度的参考。 ④用16或18号胸穿针,针座接乳胶管,用血管钳将乳胶管夹闭。术者用一手示、中指固定穿刺处皮肤,另一手持胸穿针先刺入穿刺点皮下,再沿肋骨上缘按局部浸润麻醉的路径缓慢刺入,当穿透壁层胸膜时可有突然落空感。助手将乳胶管末端接排空的50ml(或更大)的注射器,松开夹闭乳胶管的血管钳即可抽液。注射器吸满后,必须先用血管钳夹闭乳胶管,才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第三节内科各种相关操作 一、胸腔穿刺术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要求:1)掌握胸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2)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3)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4)掌握胸腔各种不同胸腔穿刺。 操作规程 1)操作前准备 (1)明确需要胸腔穿刺的临床情况(适应症)①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②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③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2)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胸腔穿刺:①相对禁忌症: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②绝对禁忌症:胸腔穿刺术原则上无绝对禁忌症。 (3)不同胸穿的适用情况(判断要行何种胸穿):①诊断性胸穿:胸腔积液量少,仅为明确胸水性质,无需放液减压时可选择。 ②胸穿抽液:中-大量胸腔积液,为明确胸水性质及放液减压,接触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时可行胸穿抽液。③胸穿抽气:大于30%且小于50%压缩体积的闭合性气胸,或气胸急诊状态时可行胸穿抽气。④胸腔内给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或肺癌胸膜转移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胸腔内给药。 (4)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签署穿刺同意书(祥见附件各种穿刺同意书):告知可能的并发症:气胸、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胸膜反应、药物过敏、手术不成功、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其他不可意料的意外。 (5)准备用物:穿刺包、手套、消毒液、消毒器械、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2%利多卡因注射液、可待因片、胶带、多余胸水容器、弯盘等 2)操作过程

(1)与病人沟通:介绍自己,核对姓名、性别、床号等,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麻药)过敏史,同时嘱咐患者操作前注意事项(是否排尿等)。 (2)再次确认患者的病情、体征:测量脉搏和血压、再次胸部重点体查,查看X线片和检查报告(B超),确认需要的操作无误。 (3)选择合适的体位,确定穿刺点:①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双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②穿刺点选择:A.诊断性穿刺、胸腔穿刺抽液、胸腔给药:先进行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间或者腋后线7~8肋间(坐位),腋中线6~7肋间或腋前线5~6肋间(半卧位)。B.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C.胸穿抽气: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插入穿刺点选择的视频) (4)消毒铺巾:用络合碘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2遍,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与之相连的橡皮管是否通畅和密闭),铺盖消毒孔巾。 (5)麻醉:局部麻醉:以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ml,在穿刺点肋骨上缘作自皮肤到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注射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胸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6)穿刺过程:①先用止血钳夹住穿刺针后的橡皮胶管,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用无菌纱布包裹),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后表示针尖已进入胸膜腔,接上50ml注射器,由助手松开止血钳,助手同时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抽吸胸腔液体,注射器抽满后,助手用止血钳夹紧胶管,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盛器中,记载并送化验检查,诊断性穿刺抽液量50-100ml;穿刺抽液解压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插入常见穿刺错误的视频)②若需胸腔内给药,在抽液完后,将药液用注射器抽好,接在穿刺针后胶管上,回抽少量胸水稀释,然后缓慢注入胸腔内。③气胸胸穿抽气,在无特殊抽气设备时,可以按抽液方法,用注射器反复抽气,直至病人呼吸困难缓解为止。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胸腔穿刺术

精品文档 . 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2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胸部CT、超声定位。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 (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2)体位:一般为坐位,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 3.手术步骤 (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成品使用比较方便,操作可由一人完成。 【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0.5~1.0cm为宜。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3.每次穿刺原则上是抽尽为宜,但对大量胸腔积液,第一次抽液一般不超过1 000ml,以后每次抽液不超过1500ml。若因气胸或积液使肺长期受压,抽吸时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复张性肺水肿发生,当病人主诉胸闷难受时则应停止操作。

四大穿刺术评分标准

项 目操 作 要 求分 值 得分备注 提问部分30分适应 症 1.诊断性穿刺,确定积液性 质。 3 2.穿刺抽液或抽气,减轻对肺 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 胸。 3 3.胸腔内注射药物。3禁忌 症 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 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 3 注意 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的 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 者,可术前半小时给安定 10mg,或可待因30mg镇静止 咳。 3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 应,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 晕、出汗、心悸等胸膜反应 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 注射肾上腺素或做相应处理。 3 3.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 诊断性抽液50~100ml。减压抽 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 次不超过1000ml。脓胸应尽量 抽尽。做细胞学检查至少需 100ml,并应立即送检。 3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 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 腔负压。 3 5.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 胸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 考试时间:

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3 并发症胸膜反应、血气胸、脓胸、空 气栓塞等。 3 操作准 备 工 作 10 1. 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意 义,操作过程及并发症,取得 患者的同意并签协议书。 2 2.有药物过敏史者,必要时做 普鲁卡因皮试。 2 3.器械准备:胸穿包、无菌手 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 球、胶布、局麻药)、椅子、 盛放胸水的容器、试管、需做 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瓶。如需 胸腔内给药,应准备好所需药 品。 2 4.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 龄,避免弄错。 2 5.衣帽整齐,戴口罩,规范洗 手。 2 1.体位: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 背,两前臂置于椅背,前额伏 于前臂上。重症患者可取半坐 卧位,患侧前臂上举置于枕 部。 6 2.穿刺点定位:可用甲紫在皮 肤做标记。 (1)胸腔穿刺抽液:胸部叩诊 实音最明显部位,常选:1.肩 胛下角线7~9肋间;2.腋后线7 ~8肋间;3.腋中线6~7肋间; 4.腋前线5~6肋间。 (2)包裹性胸腔积液,可结合 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10

内儿科操作规范

内(儿)科操作规范 一、胸膜腔穿刺术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1)为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需做胸腔穿刺抽液检查以助诊断; (2)对有大量积液或积气而产生肺压迫症状者,抽液减压以及脓胸患者须抽液进行治疗; (3)肺及胸膜腔病变,腔内注射药物局部治疗。 禁忌症:(1)穿刺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 (2)有严重出血倾向、自发性气胸、大喀血、严重肺结核,肺气肿等。 (二)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做必要的体格检查。 2、与病人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准备器械: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皮肤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及胶布。 4、给患者测量血压,术者洗手,戴口罩、帽子。 (二)操作方法

1. 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 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9 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 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标记。气胸抽气减压: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偏外侧或腋中线4~5肋间。因为肋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故应经肋骨上缘穿刺以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3.常规消毒皮肤, 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检查器械。 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一手持纱布,另一手操作。麻醉时注意事项: 1. 胸腔积液穿刺体位

麻醉剂字面向上,双人核对;2.针头勿与瓶口周围接触;3.注射之前将气泡排尽。 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针尾橡皮管用血管钳夹住)沿麻醉处肋骨上缘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已穿过胸膜壁层,如未见胸水,可给予橡皮管一定负压,明确是否有胸水,取注射器接上橡皮管,松开血管钳,进行抽液。助手抽水,避免接触无菌器械,操作者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记录液量并送检(常规、生化、免疫、病原学及病理检查等)。 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消毒,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半小时,尽量保持伤口干燥。再次测量血压。 胸膜腔穿刺手法 穿刺针进入肋间隙抽出胸腔积液 针头固定,抽液 (

胸穿操作规范

胸穿操作规范-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一、准备工作 1、医务人员的准备:洗手、工作衣、帽、口罩。 2、器械的准备:胸腔穿刺包(内装有穿刺针、注射器及针头、血管钳;洞巾、玻璃接头及橡皮管、试管、清洁盘及纱布等)、胸腔穿刺针、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5ml注射器一个、50ml注射器一个、常规管等等)、需作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 3、向患者舒述检查的目的:诊断性穿刺、治疗性穿刺以及腔内给药治疗,血友病的患者禁做(必须询问患者有无血友病)。 4、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二、操作流程质量规范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姓名、床号、性别,向病人解释。 2、患者准备: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3、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抽液一般常选患侧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和腋前线第5~6肋间;或采用超声波检查所定之点。抽气一般常选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或锁骨中线第2肋间,并予以标志。 4、常规消毒皮肤,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无菌孔巾,注意消毒直径为15cm。 5、以2%利多卡因先做皮下局麻,然后逐层局麻至壁层胸膜,并且注意进针的深度,期间注意要回抽以明确是否在血管内以及观察有无气体、胸液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6、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将注射器接上,松开血管钳,抽吸胸液,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并配合松开或夹紧乳胶管。 7、需向胸腔内注药时,在抽液后将稀释好的药液通过乳胶管注入。 8、如需作培养,抽吸胸液8~10 ml注入培养基内。 9、穿刺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棉球及纱布,用胶布固定。 10、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 11、术后嘱患者静卧休息,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等。 三、注意事项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 ml。 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胸穿操作规范

胸膜腔穿刺术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签字同意后操作。 2、叮嘱病人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深呼吸和咳嗽,有任何不适应及时提出。 3、用物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消毒剂,无菌洞巾、无菌手套(2个)、注射器各2%利多卡因,纱布,胶布。 操作方法: 操作者着装整齐,带好口罩、帽子,洗手,备齐用物,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 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以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穿刺点选择,活动性胸腔积液的病人,先进行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间。均在下一肋骨的上缘穿刺。 穿刺点用龙胆紫在皮肤上做标记。 3.消毒:术者左手持镊子,夹持碘酒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顺时针消毒局部皮肤3遍,直径大约15cm,铺无菌洞巾,用胶布固定。 4.局部麻醉:以5毫升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3ml,在下一肋骨上缘于穿刺点垂直进针,先打一皮丘,做自皮肤到胸

膜壁层的逐层局部麻醉,麻醉过程中边回抽边进针,回抽无血液后再注射麻药。在估计进入胸腔前,应多注药以麻醉胸膜。在回抽积液后,拔出局麻针。 5.穿刺:夹闭穿刺针后的橡胶管,以左手中指、拇指固定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后表明针尖已经进入胸膜腔。术者固定穿刺针,接上60毫升注射器,松开橡皮管,由助手抽吸胸腔液体,注射器抽满后,夹闭橡皮管,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盛器中,计量并送化验检查。术中观察病人反应及处理:诊断性胸穿抽液量满足检查要求即可(50毫升-100毫升),首次抽液不能超过600毫升,以后每次抽液不能超过1000毫升,抽液速度应平缓。 6.如需要胸腔内注药,再抽液完后,将药物用注射器抽好,接在穿刺针后胶管上,回抽少量胸腔积液然后缓慢注入胸腔内。 7.抽液结束后处理(4分):抽液完毕后,拔出穿刺针,局部消毒,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以胶布固定,嘱咐病人静卧休息。观察病人反应及处理(4分),再次测血压、脉搏等,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必须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签字同意后实施。 2.穿刺前应明确积液大体部位,并行B超定位。穿刺时应保持与超声扫描相同的体位,并常规叩诊,确定穿刺点无误

胸腔穿刺操作流程完整版

胸腔穿刺操作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案-胸腔穿刺操作流程 普宁人民心内科王晓群 一、培训计划与安排 1.培训对象10人 2.培训与考核教官:心内科所有医生 3.进修生培训:6月18-20日 4.学员考核:6月21日下午,开放五组模拟同时考核,两次完成考核,一下午学员全部完成考核 二、考核标准 1、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签协议书;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 3、了解病变部位(阅胸片、视触叩听) 4、准备胸穿包、无菌手套、3%碘酒、75%酒精、棉签、胶布、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标本收集试管及 容器、污物桶; 5、体位:取反椅坐位或取半卧位; 6、术者洗手,戴口罩、帽子;

7、穿刺点选择:抽气选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胸腔积液取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可 用龙胆紫在穿刺点皮肤上作标记),若遇到有包裹性积液或特殊情况时可通过床边B超定位穿刺点。 8、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 9、术者穿刺前先将血管钳夹闭穿刺针的胶管,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之肋骨上缘垂直 缓慢刺入,当针头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已达胸膜腔,接上50ml针筒,松开血管钳抽取胸腔内积液液, (如多次抽取,应于脱下针筒前将血管钳夹住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10、助手协助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摆动;抽液毕拔针,针眼涂上3%碘酒并盖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胶布固 定。 11、整理用品,填写检验单并送检。术后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整理用物,填写检验单并送检。 12、要求无菌操作,动作流畅、到位。整个操作过程10分钟完成。 总分120分,满足上述条件者每个10分 备注:1.模拟患者需要胸腔穿刺的场景,请学员进行具体的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