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解析:2018年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2018年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2018年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2018年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原卷版)

2018年上海市高中生化学竞赛

初赛试题

可能用到的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一12 N-14 0-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Br-80 l-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 下列“油”中所含主要有机成分的类别与奶油相同的是()

A. 汽油

B. 甘油

C. 酱油

D. 豆油

2.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3. 下列单质均为1.000g时,含有原子数量最多的是()

A. C60

B. O3

C. P4

D. S8

4. 若规定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且将0.024千克碳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定义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下列物理量数值会变为原来一半的是()

A.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

B. 98%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 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D. 44g干冰所含分子数

5. 下列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漏操作的是()

A. B. C. D.

6.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A. 电子的转移

B. 能量的转化

C. 旧化学键断裂与新化学键生成

D. 质量的守恒

7. 下列关于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溶质未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无固体溶质残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加热蒸发一定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无溶质析出,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冷却后无溶质析出,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8. 核反应堆中常存在三种具有放射性的微粒23894X、24094Y、23892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94X与24094Y互为同素异形体

B. 23894X与23892Z 互为同位素

C. 23894X与23892Z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 24094Y、23892Z具有形同的中子数

9. 已知苯蒸气在激光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棱晶烷:

根据上述关系,在相同条件下不能判断()

A. 苯和棱晶烷的稳定性相对大小

B. 等质量苯与棱晶烷完全分解为炭黑与氢气所需能量大小

C. 等物质的量的苯与棱晶烷分别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小

D. 一根碳碳双键与两根碳碳单键键能之和大小

10. 如图用纸层析法分离Fe3+与Cu2+后,将滤纸条置于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进行氨熏,最终滤纸条上显示的色带分布正确的是

A. B.

C. D.

11. 有机化学试剂氨基氰(如图所示)常用于制备磺胺类药物,抗癌药等。下列有关氨基氰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不饱和烃

B.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C. 水溶性较好

D. 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等反应

12. 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道表面发生了还原反应

B. 该方法将电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C. 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13. 取相同质量的H2O和D2O分别与少量金属钾反应完全,若电子转移数目相同,则下列叙述中有关物理

量不相等的是()

A. 反应消耗H2O和D2O的物质的量

B. 产生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

C. 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参加反应金属钾的质量

14. 将一份NaOH 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后,与另一份新配制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能正确反映滴定过程中溶液pH 变化曲线的是(虚线表示放置较长时间后的NaOH 溶液,实线表示新配制的NaOH 溶液)( )

A. B. C. D.

15. 将与足量NaOH 醇溶液共热,同时发生了两种反应。能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的操作与现象

是( )

A. 反应混合物加入溴水????→溴的颜色褪去

B. 反应混合物足量的稀硝酸?????→????→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反应混合物分离???→有机物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D. 反应混合物分离???→有机物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溴的颜色褪去

纯碱工业始于 18 世纪末,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在纯碱工业史上,比利时人索尔维,中国人侯德榜等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下图是1861年索尔维发明的制碱法中物质转化关系图,其中I~IV 代表四个主要化学反应,a~i 代表除H 2O 以外不同的物质。若不计其他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只有e 、g 、h

B. 水溶液呈酸性的物质只有c 、f 、i

C. 每消耗1mol a ,同时消耗0.5mol b

D. 每消耗1mol h ,同时消耗0.5mol i

17. 从母液中析出的NaHCO 3中含有NH 4Cl ,需洗涤后再进行灼烧。若省略洗涤操作,则最终对所得纯碱纯度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明显影响

B. NH 4Cl 杂质含量上升

C. NaCl 杂质含量上升

D. NaOH 杂质含量上升

18. 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推进了纯碱工业的发展,其最重要贡献是( ) A. 找到了新型高效的催化剂 B. 充分利用了能量 C. 提高了纯碱产品的纯度

D. 提升了Na +的利用率

19. 某同学采用BaSO 4沉淀重量法测定样品中SO 42-的含量时,发现滤液中有少许沉淀,检查滤纸并未破裂,此时他应该( )

A. 将滤液倒回漏斗重新过滤

B. 在漏斗中再加一张滤纸,将滤液重新过滤

C. 另取一漏斗,将滤液过滤后与原滤纸合并

D. 弃去,重新取样分析

20. 衣康酸是制备高效除臭剂、粘合剂等多种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由3-甲基-3-丁烯酸合成衣康酸的路线如下所示

关于反应正确的

是( ) 反应l 反应ll 反应lll 反应lV A 加成 取代 消去 氧化 B 加成 取代 氧化 消去 C 取代 加成 消去 氧化 D 取代

加成

氧化

消去

A. A

B. B

C. C

D.

D

二、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21. 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塑料老化

B. 石碱风化

C. 溶洞形成

D. 胶卷曝光

22. 9.2g 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 .

0.2mol 中子

B. 0.4mol 电子

C. 0.2mol 质子

D. 0.4mol 分子

23. 离子检验时排除干扰很重要,下列排除干扰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检验Cl -用稀硫酸排除OH -的干扰 B. 检验24SO -

用稀盐酸排除23SO -

的干扰

C. 检验K +用蓝色钴玻璃排除Na +的干扰

D. 检验3Fe +用氯水排除2Fe +的干扰

24. 元素a-e 为短周期原子序数相连的五种元素(未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若x 为原子的价电子数,y 为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下表列出了这五种元素原子(x-y )的数值。

a b c d e x-y

2

4

6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属性:a>b B. e 单质的化学性质最稳定 C. 原子半径:d>a

D. 核外未成对电子数:b=c

25. 某同学为了验证难溶的氯化银在水中也存在溶解平衡,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

A. 步骤①中应加入过量的AgNO 3溶液

B. 步骤①中应使NaCl 溶液过量

C. 步骤②中现象是无沉淀产生

D. 步骤②中选用的AgNO 3溶液浓度应小于步骤①

26. 在制备和提纯乙酸丁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会涉及的是()

A. B. C. D.

27.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Na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CO3-?H++CO32-.欲提高该溶液中CO32-的浓度,可采用的方法是(忽略溶液体枳变化)()

A. 通入少量氨气

B. 加入少量Ba(OH)2固体

C. 加入少量冰醋酸

D. 加入少量NaHCO3固体

28. 温度为T1C时,向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197 kJ一段时间后,将反应体系温度瞬间升至T2C,并开始连续测定体系内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并绘制其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一定不可能出现的是()

A. B. C. D.

29. 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6 molH2与1.0molCO,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并达到平衡:H2(g)+CO (g)?C(s)+H2O(g)+Q kJ(Q>0)。若压缩容器体积并同时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后,关于下列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速率可能保持不变

B. 平衡常数一定减小

C.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减小

D. H2O(g)的体积分数可能增大

30. 常温下,某溶液中只含有CH3COO-、Na+、H+、OH-四种离子。已知该溶液的溶质为一种或两种,且具

有一定的浓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存在c(Na+)> c(CH3COO-)> c(OH-)> c(H+),则溶质只有CH3COONa

B. 若存在c(CH3COO-)> c(Na+)= c(H+)> c(OH-),则溶质为CH3COONa与CH3COOH

C. 若溶液pH=7,则可能存在:c(Na+)= c(CH3COO-)= c(OH-)= c(H+)

D. 若溶液pH<7,则不可能存在:c(Na+)> c(CH3COO-)> c(H+)> c(OH-)

31. M、N两种溶液各含有下列十种离子中的五种:Al3+,Na+、Mg2+,H+、Cl-、NO3-、OH-、SO32-、SO42-、

CO32-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如果M呈强酸性,则N中可能向时含有NO3-、SO42-、CO32-

B. 如果M呈强碱性,则N中可能同时含有Al3+、SO42-、Cl-

C. 如果M具有强还原性,则N中一定同时含有H+、Mg2+、Cl-

D. 如果M具有强氧化性,则N中一定同时含有Na+、OH-、SO32-

32. 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醋酸溶液,向乙烧杯加水稀释至溶液pH=4,关于两烧杯中

所得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体积:10V甲

B. 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 c(OH-)乙

C. 若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D. 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

33. 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则该分子中可能同时含有()

A. 羟基与碳碳叁键

B. 醛基与羟基

C. 酯基与碳碳双键

D. 羧基与甲基

34. 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五种杂质中的三种。现进行下

列实验:

①称取4.7g 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部分溶解。

②向①中所得悬浊液中加入100mL1 mol/LHCl,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此过程中共产生0.04 mol气体。

③向②中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与稀硝酸,得到15.8g白色沉淀,

由此可知杂质中()

A. 一定含NaCl,一定不含CuSO4

B. 可能含CaO、NaOH

C. 一定含CaCO3,可能含NaOH

D. 可能含CaO而不含CaCO3

35. 将0.20 mol/L的盐酸和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Na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两种溶液。下表是配

制时所取盐酸与NaOH 溶液体积与混合后溶液中Na+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数据(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

A. x=90

B. y=30

C. z=0.10

D. c=0.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