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活动题答案

八年级地理活动题答案

八年级地理活动题答案
八年级地理活动题答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活动(P3)

1(1)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北部地区位于北寒带;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只有南部小部分地区属于南温带。我国大部分国土地处北温带,仅南部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与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更优越。我国南北跨纬度范围广,气温差异大,这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蒙古地处内陆,周围没有海洋,没有自己的出海口;日本地处太平洋西部,周围被浩瀚的太平洋围绕,没有陆上领国,也没有与外界进行陆上交往的通道。我国地处要大陆东部,面临广阔的太平洋,同时拥有陆上和海上与外界交往的便利条件。因此,与蒙古、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更优越。

2提示:我国的地理位置要从半球位置、维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方面来介绍。

活动(P5)

1(1)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直线距离约5500千米。(2)东西跨经度约62度,直线距离约5200千米。

2①领土面积大,资潦丰富。②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③南北踌纬度广,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④领土面积大,地域差异大,可以形成不周的景观和民族文化,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⑤可以最载大量的人口,是人民主活的基础。⑥可以具有很高的政治影响力,是我国成为世界大国的物质基础。

活动(P9)

1提示:本题介绍了记住我国省缎行政区域名称和位置的方法。题中提到的记忆方法有找邻居、沿线路、接方位、顺口溜四种,并且每一种方法给了一个实例,帮肋理解记忆方法。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点,可以选择一种最适行自己的记忆方法,并且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练习熟练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2.例如:通过三字经结合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记忆;联系生活实际记忆;结合省级行政区域简称的由来记忆等。

3参考教材图.

第二节人口

活动(P12)

1.晚婚晚育可延长人口生育周期,增加代际年龄差,从而减少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的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2.(1)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

可能是亿。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大约少出生亿人口。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可提高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教育经费,能够居民的生活和教育状况。

活动(P14)

1.江苏省的面积大约为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7900万,人口密度约为790 人/平方千米。青海省的面积大约为7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60万,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2.西部地区大部分为荒漠和戈壁,仅河谷和山前地带有少量的可耕地,山地有少量的草场和森林。这里地表水缺乏,能够发展农牧业和适宜人娄居住的地方较少。因此,西部地区应立足本地区的实际,努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适宜大量移民。

第三节民族

活动(P17)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名族多达56个,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人口较少的民族。日本的民族组成比较简单大和民旅占绝对优势。

2. a——傣族——泼水节

b——藏族——雪顿节

c——回族——开斋节

d——蒙古旗—那达慕节

e——高山旗——丰收节

f——汉藏——元宵节

3.例如:湘西苗歌。主要流传于花垣、吉首、泸溪、古丈、保靖、龙山等县市,另有一部分流传于怀化、常德、张家界等地。湘西苗族内部支系繁多,根据地区、部落、姓氏的不同,他们被分为青苗、花苗、生苗(黑苗)、土蛮苗等多种支系。苗族人祖祖辈辈居注在这里,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

活动(P20)

1.(1)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蒙古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区;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云南省等省区。

(2)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其中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南部;汉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东北部;白族主分布在云南省的中西部;藏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北部;壮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东南部。 (3)汉族分布广,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中部。

2.提示:报据实际情况回答。例如: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青海、宁夏、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区。回族的服饰中头饰比较特别,男子多戴无檐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回族人多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牧业、手工业。回族人还擅长经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活动(P25)

1.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北部的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部的昆仑山脉、秦岭,南部的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主要有:西 部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部的长白山脉、武夷山脉,东部的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西北的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东北的小兴安岭。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西南的横断山脉,西北的贺兰山和六盘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连接山脉形成的网络,体现了山脉在地形的“骨架”作用,高原、盆地、平原分布其间。如下图:

活动(P28)

1.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自西向东):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自北向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的,基本上都位于地势一、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附近。

(2)因为这里山高谷深,海拔悬殊,致使河流在此处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第二节 气候

活动(P33)

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人们的服饰上有一定的反映。例如:北方人冬天穿羽绒服,生活在海南的人们冬天不用穿棉衣。气温的差异对交通运输也有影响。例如:东北地区冬季河流结冰,不能行船,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不结冰,可以四季通航。 活动(P37)

1.甘肃夏河县的房屋采用平顶,因为当地降水少,平顶房屋方便晾晒农作物;浙江绍兴市的房屋是斜顶,因为当地降水丰富,斜顶房屋便于排水。

2.气候干湿程度影响传统居民的房屋结构。例如:西北地区干旱,多平顶房;南方地区降水对,比较湿润,窗户比较大,利于通风散热,屋顶较尖,有利于排水。 活动(P39)

1.漠河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是热带季风气候,吐鲁番市温带大陆性气候,五道梁是高原山地气候。

2.海口: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吐鲁番:冬冷夏热,气候年差较大,降水较少;五道梁:高寒气候,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3.漠河冬季气候寒冷,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发展滑雪大赛、冰雕艺术展等冬季旅游项目;海口全年皆夏,水分条件充足,适合开发越冬旅游、海上乐园等项目。 活动(P40)

1. 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很少,气候炎热干旱,沙漠广布。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所以,呈现出山清水秀的景观特点。

2.(1)1月,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低oC 、 oC 。

(2)7月,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 oC 、 oC 。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差较大,分别比巴黎、纽约高 oC 、 oC 。

(4)受季风的影响,与世界上其他纬度相近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更低,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

第三节 河流

活动(P44)

1.提示:通过在图中找出这些河流,熟悉这些河流的位置。

2.注人太平洋的外流河有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注人印度洋的外流河有怒江、雅鲁藏浦江;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塔里

木河是内流河。虚线表示时令河,内流河往往用虚线表示,这是因为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往往夏季有水,冬季断流;上游水量较多,中下游水量较少(因中途河水渗漏、蒸发灌溉用水而减少),甚至断流。

3.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干早、半于早区。

4.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河流在我国地域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比较湿润,河流较多;西北部地区气候较干旱,河流相对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P48)

1.依次填入: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

2.长江游与中下游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有直接的联系。上游各省区地表坡度大。如果森林破坏严重,那么会导致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频发,就会引起中下游的河道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

3.长江江源区的青海以及上游流经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由于人们过度放牧、滥垦草地等,水士流失严重,出现了荒漠化。因此合理放牧、造林种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优先地位;中下游流经的各个省级行政区域,泥沙淤积、洪涝灾害严重,所以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入海口及沿海地区人口稠密,水污染严重,所以是污染的高风险区。

活动(P52)

1.黄河上游草地退化、能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问题突出。

2.上游地区河道迂回曲拆,大部分流经青藏高原和气候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因素有修建水坝、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

中游流经黄上高原,这里夏季雨水集中,尤其是暴雨冲刷黄土,使河水变成滚滚泥流。

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大最淤积在河床上,以致下游的河道成为高出两岸地面的“地上河”。

3.可能导致黄河上游断流,中游水土流失加重,下游形成水灾。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水利工程,调水调沙,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第四节自然灾害

活动(P55)

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冰雹是自然现象,并造成了损失(砸烂西瓜)。

B.不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化工厂废水泄露是人为原因导致的。

C.不属于自然灾害,因为游客乱扔烟头致森林火灾,

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

D.属于自然灾害,因为大风是自然现象,并造成了损失(刮落广告牌并砸了汽车)。

2.根据实际情况回答,答案不唯一。

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如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地震导致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活动(P58)

1.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林-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2.(1)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地震多发。

(2)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且坡陡,相对高差大,降水多暴雨。所以,这些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3)我国南方地区(秦林-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平原地区和河谷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3.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水可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两岸岩体不稳定,形成崩塌灾害,在适当的降雨条件下,可进一步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大量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会阻断河道,形成洪水灾害等。

活动(P60)

1.在厕所等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或墙角暂时躲避地震,是因为这里大块天花板掉下来的可能性小,即使建筑物发生垮塌,也有可能在这里形成一个相对安全的三角形空间。

泥石流是沿着山坡向下流的,泥石流的威力要大于洪水,其在流动过程中可摧毁沿途的一切障碍。如果人顺着泥石流下泄的方向跑,很有可能被卷入泥石流中,而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两边山坡高处跑,则可以躲避开泥石流的袭击。

2.提示:如应急避难场所,急救箱等。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活动(P63)

1.可再生资源有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理由:树木、草地、藏羚羊、海鱼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温泉、潮汐能、风能可以循

环使用。

非可再生资源有核能、天然气、花岗岩。理由:他们用一点就少一点,形成过程相当缓慢,从人类历史角度来看是不可能再生的。

2.当我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时,可再生资源就成了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活动(P66)

1.使用布袋、尽量乘坐公共汽车、不要过分追求穿着时尚,不进人自然保护核心区、提倡步行、骑单车、双面使用纸张、节约粮食、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尽量购买本地产品、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拒绝过分包装、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使用节能型灯具、简化房屋装修、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拒食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等。

2.提示:收集相关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行为方式。设计成一份板报或者举办主题班会。

第二节土地资源

活动(P69)

1.通过查阅昂地的有关资源,结合当地的实际土地利用类型回答。例如:我家乡的土地资源有耕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

2.查阅当地土地利用类型的资料,结合政府官网发布的有关信息,参照教材“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绘制家乡土地利用构成的饼状图。

3.把自己平时见到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描述出来即可。

示例:我的家乡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较快,因此上地资源利用中建设用地超过一半,没有难利用的十地,农业用地接近土资源面积的一半。

活动(P70)

1.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耕地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大部分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林地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地形以山地为主。大部分位于季风区,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草地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属于干早、半干旱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难以利用土地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1.“土地专家门诊”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耕地的管理和保护

b.统一规划,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

c.营造防护林

d.治沙、治水、治盐碱等综合整治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草地的管理和保护

b.统一规划,建设人工草场

c.营造防护林

d.治沙、治水等综合整治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林地的管理和保护

b.统一规划,植树造林

b.统一规划,有序发展

3.“土地宣传日”

2015年6月25日是第2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主题内容是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资源节约的基本国策,深入宣传土地资源国情、国策、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宣传各地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做法和成效,宣传国土资源部门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增强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的自觉性。

第三节水资源

活动(P76)

1.空间时间(季节)时间(实际)

2.①华北平原耕地多,水资源少,水土资源分配极不合理,农业生产面临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局面。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阴雨绵绵,虽然降水丰富,但由于缺少阳光,作物的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7、8月份的持续干旱,又因缺水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③云南省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连续四年冬春季节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农业损失严重,因干旱造成的饮水困难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活动

1.调查表略(言之有理即可)

对家乡水资源利用的评价,及节水建议和措施:水资源的利用还较落后,大多数人节水观念不强,存在水污染现象。要有全局意识,树立节水惜水、防止水污染、综合利用水资源的观念,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努力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宝贵水资源。

2.调查表略(言之有理即可)

制定家庭节水计划:

①使用节水器具,防止漏水。

②集中洗涤衣服等物品,减少洗涤次数。

③洗刷马桶、淋浴时避免长时间冲防水、

④一水多用,循环利用。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交通运输

活动(P88)

1.湘黔线

名称分析:湘是湖南省的简称,黔是贵州省的简称。命名方式:用起讫点所在省去的简称命名。

兰新线

名称分析:兰是兰州市的简称,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命名方式:用起讫点所在城市和所在省区的简称命名。

(3)起讫点相同的铁路干线与高速铁路是:

京广线-京广高铁、京沪线-京沪高铁。

第二节农业

活动(P92)

1.生产方面: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比如畜牧业的皮毛和种植业的棉花为皮革工业和防治工业提供原材料;肉、蛋、奶、粮食、水果等为食品加工工业提供原材料;林业为造纸工业和家具制造业提供原材料。

生活方面:吃的粮食、水果、蔬菜、肉、蛋、奶等,穿的棉纺织品、毛纺织品、皮鞋等都来源于农业。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四个国家中我网耕地面积最少.约亿公顷)美国约亿公顷,印度约亿公顷,俄罗斯约亿公顷),但我国粮食总产量最高,约5亿吨(美国约4亿吨,印度约亿吨,俄罗斯约亿吨)。从图可以看出,我国每公顷耕地水稻产量约吨(世界平均产量约吨,印度约吨,日本约吨〕,远高于印度和世界平均值,与大致相当。所以,我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20%的人口。

活动(P95)

1.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2.西部地区的农产品主要产区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平原上。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夏季光照强烈、水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3.北方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南方主要农产品是水稻、油菜、甘蔗、水产。水稻、甘蔗喜高温、需水量大,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所以南方盛产水稻、甘蔗。南方河湖多,所以水产品产量大。小麦、玉米、大豆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需水量也不是很多,所以主要分布在北方。

活动(P97)

地以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的生产为主,因为A地位于城市郊区,距离城市近,生产城市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经济效益最高。

B地以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农作物为主,因为B 地位于远离城市的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C地适宜发展林业,因为C地是山地,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D地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因为D地位于海洋,水域辽阔。

2.可行。因为A地距离城市近,市场对蔬菜、花卉、鱼、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比水稻高,所以将水稻该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

活动(P99)

示例 1.山东省寿光市华诚农业将无土栽培技术融入到观光示范园建设中,无土栽培高效节能技术先进,无土栽培园林景观与示范园结合,形成无土栽培创新型农业展示园。

示例 2.北京华宇鑫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推广了多种

无土栽培技术,其中有一种叫做墙体式栽培,其特点是有效利用空间,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墙体式栽培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植物的搭配及结合栽培墙体本身形状特性,拼接组合成各种植物图案和立体造型来种植蔬菜,形成“墙上菜园”。

第三节工业

活动(P102)

1.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便利与快乐。

2.还有电视机、灯具、餐桌、食品等工业产品。

1.(1)如天津、上海、福州、广州、香港、澳门、海口等。

(2)如重庆、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等。

2.(1)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人均工业总产值高,人们生活比较富裕。

(2)用人均工业总产值乘以人口数可以得出工业总产值,因此尽管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的人均工业总产值相当,但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两省级行政区域的人口差距很大,所以工业总产值的差距也很大,山东省的工业总产值大于内蒙古自治区。

活动(P107)

(1)由于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新型的智能材料不断问世,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领域。例如,能模拟活体的生物弹性材料,其力量与反应速度均接近于人的肌肉,这种材料将来可以应用于人体组织的修复。因为它们具有与生物体相容的特性。随着伤口的愈合,这种聚合物就会在体内被分解掉。意大利比萨大学的教研人员最近研制成功一种可以用于机器皮肤的智能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感知温度的变化以及各种受力的大小。

(2)汽车中运用的GPS导航仪是利用定位技术进行导航的民用产品。LD一体机,简称电子狗。电子狗导航仪即家长了LD一体机的GPS导航仪。电子狗是一种车载导航的装置,作用是提前提醒驾驶者电子眼或测速雷达的存在,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能事先提醒驾驶者,可防止因为超速或违规驾驶而被罚款和扣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祝同学们期末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主要位于 A 东半球和南半球 B 东半球和北半球 C 西半球和南半球 D 西半球和北半球 2、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葱,黑龙江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造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 A 我国跨纬度广 B 我国跨经度广 C 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 D 我国海拔高差大 3、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B 最南端在河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D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4、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的时间推迟了整整四年,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死亡率高,人口负增长 B 我国实行了人才强国的战略政策 C 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 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大量迁移国外 5、“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是 A 陕西、云南 B 云南、四川 C 甘肃、青海 D 甘肃、四川 6、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的少数民族是 A 傣族 B 朝鲜族 C 回族 D 黎族

7、大兴安岭山脉的走向是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8、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地势的 A 第一级阶梯 B 第二级阶梯 C 第三级阶梯 D 三级阶梯都有分布 9、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叙述错误的是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D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10、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太靠北 B 经度位置太靠西 C 远离海洋的海陆位置 D 地势较高 11、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划分点是 A 宜昌 B 湖口 C 河口 D 旧孟津 12、能带来狂风和暴雨的气象灾害是 A 寒潮 B 干旱 C 台风 D 洪涝 13、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提要

一、政区图 识记要求(34个省、行政中心、临海4个: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①省级行政区 东北3: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北部边疆1:内蒙古(呼和浩特) 黄河中下游发6:河北(石家庄) 河南(郑州)、山西(太原) 山东(济南) 北京、天津 长江中下游7: 湖北(武汉)湖南(长沙) 江西(南昌)安徽(合肥) 浙江(杭州)江苏(南京) 上海 南部沿海7:广东(广州) 广西(南宁)、福建(福州) 海南(海口)台湾(台北)、香港、澳门 西南5: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 西藏(拉萨)、重庆 西北5: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 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 ②邻国(看书P7图,注意: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 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二、几个重要的省的轮廓,常考(一定要记下、省名、简称、行政中心) 三、主要的地形 识记要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 1、四大高原 青藏、内蒙古、黄土、云贵高原 2、四大盆地 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 3、平原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 4、山脉 东西走向 ①天山-②阴山、③昆仑山-④秦岭、⑤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⑥大兴安岭-⑦太行山-⑧巫山-⑨雪峰山 ⑩长白山-○ 11武夷山、○12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13横断山 四、黄河图 ①源头:(青海)巴颜喀拉山 _______班 姓名: ____________ 阿尔泰山 祁连山

流入:(山东)渤海 ②上中下游分界: (内蒙古)河口 (河南)孟津 ③支流:渭河、汾河 ④流经地形区:青藏、内蒙古、 黄土、华北平原 ⑤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 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五、长江图 ①源头:(青海)唐古拉山 流入:(上海)东海 ②上中下游分界: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③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④流经地形区:青藏、云贵高 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平原 ⑤湖泊:洞庭湖、鄱阳湖水库:丹江口 ⑥水电站:二滩、三峡、葛洲坝、五强溪 ⑦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六、中国铁路 (一)三横:①京包-包兰线 E ②陇海-兰新线 F 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G 五纵:①京沪线A②京九线 B ③京哈-京广线C④焦柳线 D ⑤宝成-成昆线H (二)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M (三)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京哈、京包、京广、京九、京沪)郑州(京广、陇海)株洲(京广、浙赣、湘黔) 兰州(包兰、兰新、陇海) 成都(宝成、成昆)、徐州(京沪、陇海) 七、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见P33图2.15) 八、我国的干温地区图(见P36图2.17) 九、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见P39图2.21) 十、气温和降水柱状图(见P40图2.23) 十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常考(见P67图3.8) 十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见P110图4.25) 十三、辽中南地区(见P111图4.26) 十四、沪宁杭地区(见P112图4.27)

新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书后活动题答案

新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书后活动题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八年级下册地理活动题答案 P5活动: 1、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填写下表: 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划分中相当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去的分界线;在温度带划分中相当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 3、植被类型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原因:气温 归纳共同的影响因素------气候 河流流量北方:小南方:大 主要原因:降水 P6活动 1.(1)界线A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限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2.(1)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3.(1)界线C与地势的第一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P10活动1.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气候的共同特征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概括。气温的共同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的共同特征是: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2.石家庄与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可由气温、降水两项数据获得。气温差异:石家庄的平均气温比齐齐哈尔高。降水差异:冬季,石家庄的降水少,而齐齐哈尔的降水更少;夏季,石家庄的降水比齐齐哈尔要多,两城市降水都主要集中在7、8月。原因:石家庄的纬度位置比齐齐哈尔低;石家庄距海洋比齐齐哈尔近,且周围没有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所以降水多。 3.石家庄与延安的气候差异也可由气温、降水两项数据获得。气温差异:石家压的平均气温比延安略高。降水差异:石家庄的年降水比延安多,两地降水都集中在7、8月份,而石家庄的7、8月降水相对更多,季节变化曼大。原因: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是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其地势比石家庄高,石家庄地处平原,距海洋更近,受夏季风的影响更明显,所以夏季降水比延安丰富。 P12活动1、气温变化的特点:3月气温比2月有明显的升高;4~5月的气温也是连连升高,表明春季气温回升很快。降水特点:3、4、5卦月的降水量都很少, 2、由于这期间华北平原的气温较高,降水很少,蒸发量很大。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3、适宜当地人们采用的方法有: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打机井;采取喷灌等。 P16活动1、(1)雪期:漠河(281天),齐齐哈尔(242天左右),沈阳(166天)。 (2)三地雪期由北到南不断减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最中意的一个,选出后把相应的宇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C.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D.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下列省市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 ) A.河北、江苏 B.辽宁、山东 C.北京、天津 D.吉林、辽宁 3.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 A.我国所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 )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印度 D.阿富汗、巴基斯坦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7.下列海域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南海、东海 D.渤海、琼州海峡 8.下列叙述中,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 A.劳动力短缺 B.兵源不足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9.下列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是 ( )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省、县、乡 C.省、特别行政区、直辖市 D.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10.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汉族全部分布在东部 B.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 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大杂居、小聚居 D.各民族均匀分布 11.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大兴安岭B.天山 C.祁连山D.雪峰山 12.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柴达木盆地B.成都平原 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 13.右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 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 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1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O℃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 15.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

人教版八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按图中甲、乙、丙、丁排序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C.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2.下列关于南北方人民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建筑注意防寒保暖B.南方民居建筑注意通风散热 C.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D.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高3.北京的主要职能是全国的() A.经济中心文化中心B.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C.交通中心经济中心D.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4.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5.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大河源头,主要的河流有() A.长江、黄河、珠江B.黄河、怒江、珠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D.长江、雅鲁藏布江、襄龙江 6.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7.以小米为主食,居住窑洞的居民主要分布在() A.长白山区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黄土高原8.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很多地方是侨乡

③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引进资金和技术④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9.“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在农业生产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风俗习惯D.临近疆界10.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 A.英国B.美国C.祖国内地D.澳门 11.下列全部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一组的是() A.长城布达拉宫明孝陵天坛 B.长城故宫颐和园周口店猿人遗址 C.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颐和园龙门石窟 D.故宫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周口店猿人遗址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B.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北方地区的主要是水稻 C.青藏地区气候以“高寒”为主要特征,西北地区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都以旱作为主 13.被称为“购物者天堂”的是() A.上海B.香港C.台湾D.澳门 14.秦岭一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15.我国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采取措施不合理的是() A.植树种草,绿化荒山B.退耕还林,精耕细作,发展生态农业C.筑梯田,修堤坝D.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耕地面积16.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劳动力资源不足B.土地资源不足 C.水资源不足D.光照不充分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课后题答案

P4 活动: 1.(1)秦岭为东西走向,淮河大致由西向东(2)甘肃、沙溪、河南、安徽、江苏。 2.秦岭山脉对南下的冷空气的阻挡作用,秦岭北侧受冷空气影响较大,南侧收冷空气影响小。P5 活动:1. 我国南北方地区地理差异见教材P2表格。产生差异的原因是气候。 2.降水;地势 P6 活动: 1. 半岛: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濒临海洋:渤海、黄海。范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东临渤海、黄海;地理位置特点:纬度位置较高,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2. 本区主要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3. 略P8 活动: 1. “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棉花、玉米、甜菜等”不正确。(长城以北一般为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春小麦、甜菜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 2. (1)北方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房屋应注意防寒、保暖,因此实施“暖房子”意义重大。(2)通过对老房子贴保温层,淘汰小锅炉等工程,可以提高煤炭燃烧效率,减少热量的损耗,从而减少取暖用煤数量,减少燃烧过程中的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P8 活动: 1. 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台湾岛、海南岛、钓鱼岛、赤尾屿、舟山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等,雷州半岛。 2. 南方地形区:东南丘陵、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云贵高原。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该界线以东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以西地区主要是高原盆地。 3. 略P11-12 活动: 1. 柑橘是南方水果。 2. 南方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平原地区多江河湖泊,有“水乡”之称;北方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湖泊较少,地形平坦。形成了“南船北马”。 3. (1)南方地区中西部地处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高低悬殊,落差大,加上大江大河众多,河流水量众多。(3)南方地区中西部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而东部工农业发达,人口多,能源紧张。“西电东送”有利于开发中西部丰富的水能资源,解决东部沿海地区资源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减少东部石油、煤炭等能源使用量,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P14 活动: 1. 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本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昆仑山脉以北,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跨暖温带和中温带,深居内陆。2. 略 3. 略 P15-16 活动: 1.(1)略(2)沙漠绿洲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夜晚植物的呼吸作用弱,白天所形成的养分得以积累,因此瓜果糖分含量高。(3)西北地区海拔较高,云量少,光热资源丰富。 2.(1)自东向西,西北地区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2)内蒙古高原东部距海较近,降水相对较多,分布有大面积的草原,因而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距海较远,降水少,多为荒漠草原,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由于气温随着地势增高而下降,为适应山地气温的变化,夏季到海拔较高的地带放牧,冬季返回到山麓地带放牧,因而形成了天山牧场的季节轮牧现象。(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不可能发展农业,但山路地带夏季可用高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河套平原则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因而这些地区分布有较多绿洲。 P17 活动 1. 略 2. 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汇集成江河源头,而且山地降水较多。 3. 西藏自治区(拉萨)、青海省(西宁)、四川省(成都) P18 活动 1. 那曲和南京纬度相近,但气温差异大,主要是两地的第十高低悬殊。 2. 青藏地区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3. 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南部,这三条大

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2.南方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是()A.煤炭和石油资源B.煤炭和铁矿资源 C.石油和铁矿资源D.水能和有色金属 3.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光照条件 C.水源条件D.技术条件 4.下列盆地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5.有“日光城”美誉的城市是()A.昆明B.拉萨C.格尔木D.乌鲁木齐 6.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钢铁工业中心B.经济发展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D.农业发展中心 7.关于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8.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A.四合院B.竹楼C.蒙古包D.窑洞

9.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A.水资源B.森林资源C.石油资源D.煤炭资源10.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A.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B.提高粮食产量 C.大力发展交通D.大力发展旅游业 11.台湾山脉的走向是()A.东西B.东北一一西南C.南北D.西北一一东南12.在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处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3.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A.高山族B.彝族C.傣族D.黎族 14.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山地、高原和盆地B.山地、高原和平原 C.高原、平原和丘陵D.平原、丘陵和盆地 15.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地区的农业属于()A.平原农业B.灌溉农业C.河谷农业D.立体农业16.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A.小麦、谷子、高粱B.水稻、玉米、棉花 C.玉米、大豆、甘蔗D.青稞、小麦、豌豆 17.甘肃酒泉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A.石油工业B.航天工业 C.飞机制造工业D.有色金属工业 18.“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A.长江、黄河、珠江B.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C.长江、珠江、澜沧江D.长江、黄河、澜沧江 19.关于河南省自然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少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多 C.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较少D.总量少,人均占有量较多 20.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组合,正确的是()A.郑州——钢铁工业B.洛阳——电子工业 C.平顶山——煤炭工业D.开封——石油工业 二.填空题(共10分) 21.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22.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 是全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最集中、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23.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原因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 A.x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C.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D.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我国的() A.东海 B.黄海 C.渤海 D.南海 3.玲玲妈妈买了一支鲁能股票,股票所在的企业属于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 A.江西省 B.山东省 C.山西省 D.河南省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西多东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北多南少 D.东多西少 5.我国共有少数民族() A.55个 B.56个 C.57个 D.58个 6.下列山脉走向与长白山走向一致的是() A.南岭 B.巫山 C.横断山 D.天山 7.一位香港游客利用假期,乘火车来哈尔滨旅游,短短几天就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他来旅游时恰逢的节日应是() A.春节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8.我国冬季海南岛鲜花盛开,而黑龙江省白雪皑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9.有地上河之称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雅鲁藏布江 D.松花江 10.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 B.铁 C.石油 D.土地 11.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节约资金 B.保护森林 C..增加就业 D.有利于健康 12.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13.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有效途径是() A.植树种草 B.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修筑梯田 14.南水北调工程调运的水资源来自() A.黄河水系 B.珠江水系 C.长江水系 D.雅鲁藏布江水系 15.发展经济的先行官是指() A.工业 B.农业 C.旅游业 D.交通运输 16.在下列运输方式中,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的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内河运输 17.小明准备暑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他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航空 C.公路 D.铁路 18.家住北京的小强,准备乘火车去哈尔滨看冰灯,他应选择哪条铁路线最合理() A.京沪线 B.京哈线 C.京广线 D.京包线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地理上册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第一节】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2、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带,南部少部分位于带,没有带。 3、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洲东部洋的西岸。 4、经过我国的一条重要的纬线。(看P2图) 5、我国领土四至:①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多), 最南是(4°N附近)(南北纬度相差约50度,距离相离约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 ②最东在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 最西在(73°E 附近)(东西经度相差约60度,距离相距约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6、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仅次于和。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个。 8、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9、我国濒临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和, 10、我国的内海是、。 11、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三级。 1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 个特别行政区。 1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①面积最大的,②最北的是, ③跨经度最广的是。④和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起止点。

【第二节】人口 14、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大口快。要满足这么多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必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这给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15、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 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①人口最多;②增长速度快;③人口基数大。 17、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地区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疏。 18、我国人口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到云南省的一线。 【第三节】民族 19、在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个。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 最多的是。 20、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部和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 在、、地区。 21、我国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22、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23、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①泼水节、干栏式的竹楼——族②集体舞——族 ③干栏式木楼——族④长鼓舞——族 ⑤摔跤——族⑥族——开斋节 24、一些少数民族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发明创造:藏医、藏药——族 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族、族喜欢演奏马头琴——族 喜欢弹奏冬不拉——族

八下地理活动题答案

6页 1.界限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主导因素是降水(水分) 2.界限B 大致与1月0摄氏度等温线接近,还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主导因素气温和降水(热量和水分) 3.界限C余地势第一阶梯边界线接近,主导因素地形 10页 1.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 2.齐齐哈尔最冷月气温低于石家庄,最热月石家庄略高于齐齐哈尔,因为纬度的差异,无论冬季还是夏季石家庄降水都多于齐齐哈尔,因为海陆的差异; 3.石家庄气温和降水都略高于延安,因为延安在黄土高原,远离海洋,而石家庄在华北平原,距离海洋较近 12页 1.3-5月气温明显升高,回升很快,降水量很少 2.春季气温回升很快,降水很少,土壤水分蒸发量很大,而此时小麦正在返青,作物需水量大, 所以很容易发生春旱. 3.方法: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来减少风干和蒸发,培育抗寒新品种,耐旱作物,打井采取喷 灌 16页 1、(1)雪期:漠河281天;齐齐哈尔:242天;沈阳:166天 变化规律:三地雪期由北到南不断减少 2、(1)积雪厚度:延吉58厘米;长春22厘米;漠河53厘米 原因:延吉比长春的积雪厚度大,主要原因是延吉在山地,海拔高,而长春位于平原;漠河比长春的积雪厚度大,主要原因是漠河的纬度高于长春。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于降水、降雪多少有关,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水、雪在屋顶积存;传统民居墙体厚、窗户小与气温较低有关,较厚的墙体和较小的窗户有利于室内保温。 18页练习2 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83%,人口占全国的8.16%,说明东北三省粮食产量高,而且远高于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的商品化。 21页1题 哈尔滨是铁路枢纽,铁路运输便利,而且还有松花江便利的内河航运;长春和沈阳是铁路枢纽,铁路运输便利;大连既有铁路运输之便,更有海上航运之便。 2、主要矿产地几乎都有铁路通过;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原因是为了开采当地的矿产资源,也可以进行边境贸易,也可以进行国防建设。(本题开放性比较强,没有固定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只要有目的复习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你就会获得你满意的地理期末考试成绩。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17题每题2分,18 23题每题1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低纬度 B.我国位于东半球,与蒙古隔海相望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 D.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下列各组行政区中,属于同一行政级别的是 A.四川省深圳市 B.宁夏回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C.西双版纳自治州贵州省 D.重庆市成都市 3.我国最早见到日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新 B.黑 C.琼 D.内蒙古 4.玲玲家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会发生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据此判断玲玲家可能位于哪个省级行政单位 A.海南省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台湾省 D.黑龙江省

5.下列对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密度小 C.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 D.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均匀 6.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以来,我国每年净增的人口仍然很多,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高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7.以下主要生活在牧区的我国少数民族有 A.蒙古族朝鲜族 B.维吾尔族壮族 C.藏族壮族 D.藏族蒙古族 8.下列地理事物是按由大到小包含关系排列的是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第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D.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9.寒假期间,童童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 了凉爽的夏装。童童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银川到乌鲁木齐 B.从银川到长春 C.从银川到北京 D.从银川到海口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 你会判断吗?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最中意的一个,选出后把相应的选项代号 填入下面答案栏内。(每小题 2 分,共分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 东海南海渤海黄海 2.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近50 度, 这就造成了 同一高山不同景观同一季节不同衣着同一国家不同民居同

一时刻不同景象 A B C 3.5.12 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的运送救灾物资车队络绎不绝地赶往灾区,一位小朋友记下了车牌号为豫H·09958 、粤B·90826 、晋 F·23586 、鄂M ·07813 的四辆运送救灾物资车队。这四辆车分别来自 A.河南省、广东省、山西省、湖北省 B.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 省、湖南省 C.河北省、福建省、江西省、山西省 D.湖南省、陕西省、浙江省、内蒙古 自治 区 4.右图的山脉是秦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山脉与我国 1 月份0℃等温线分布大致一致 B.山脉与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分布大致一致 C.山脉以南是亚热带,以北是暖温带 D.山脉以南是湿润地区,以北是半湿润地区 5.“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分别指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 6.“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 “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掉风” ,这两句诗描述了我国某种天气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该天气应该是指 A. 寒潮 B. 春雨 C. 梅雨 D. 台风雨 7.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资基础。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皮革 B. 煤油 C. 羊毛衫 D. 阳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识图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识图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十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1.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邻国:①__朝鲜__,②__俄罗斯__,③__蒙古__,④__哈萨克斯坦__,⑤__印度__,⑥__缅甸__,⑦__老挝__,⑧__越南__。 边缘海:A__渤海__,B__黄海__,C__东海__,D__南海__。 大洋:E__太平洋__,F__印度洋__。 岛屿:G__台湾岛__,H__海南岛__。 (2)我国位于__亚__洲的东部,__太平__洋的西岸。绝大部分领土位于五带中的__北温__带。 (3)我国濒临的四个海域中,纬度最低的是__南__海,属于内海的是__渤__海。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台湾__岛。

(4)我国陆地面积约__960万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三__位。 (5)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__帕米尔__高原,最南端是__曾母暗沙__,最东端是__黑龙江__与__乌苏里江__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6)与中国陆上相邻且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朝鲜__和__越南__。 2.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共有__34__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__23__个省、__4__个直辖市、__5__个自治区和__2__个特别行政区。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__云南__省、__广西__省、__广东__省、__台湾__省。 (3)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①__新__,__乌鲁木齐__;②__藏__,__拉萨__;③__晋__,__太原__;④__贵(黔)__,__贵阳__;⑤__辽__,__沈阳__;⑥__赣__,__南昌__;⑦__闽__,__福州__。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活动题答案(八上)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活动题答案 P2: 1、你还记得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吗?尝试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从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如海陆位置,大洲大洋位置等)等方面来说。 2、找出日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四个国家,对比说出中国与这四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差异。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的比较,主要是临海国,内陆国,岛国的海陆位置差异,与俄罗斯,巴西的比较,主要侧重在纬度位置的差异。中国位于中低纬度,主要属于北温带,热带面积小,没有寒带;俄罗斯处于中高纬度,没有热带,寒带面积大;巴西位于低纬度,热带面积占绝对优势。 3、说一说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我国领土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P4 (1)估算中国最东端与最西端之间跨越多少经度,最南端与最北端之间跨越多少纬度。 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之间跨越60多个经度,最南端与最北端之间跨越近50个纬度。 (2)判断中国疆域是东西宽,还是南北长,并说出理由。 利用比例尺大约结论南北5500千米,东西5000千米,故中国疆域南北长。 2、在图1- 3、1-4中,哪一组图反映了中国东西跨度大的特点,哪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南北跨度大的特点?说出你的理由。 图1-3反映了中国东西跨度大,(时差大)图1-4反映了中国南北跨度大的特点(南北温差大) P5: 1、说起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玲玲有以下思考,你认为她的想法有道理吗? 都有道理。 2、贝贝认为,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你认为呢? 同意贝贝观点。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中亚,西亚,南亚临近,离欧洲较近,可直接通过陆上交通发展国际贸易。 3、中国这种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 海陆兼备的位置使中国对外交往便利,既可通过陆上交通,也可通过海上交通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海陆兼备使中国资源类型多样,总量丰富,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海陆兼备。疆域辽阔,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P16: 请将下列图片与其对应的民族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左上为维吾尔族,左下为壮族,右上为藏族,右下为朝鲜族。

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期末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演武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__ 1.《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经济 2.西北地区因受降水的影响,地面植被自东向西的分布状况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森林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青藏高原的能源非常丰富,主要的能源有 A.煤、石油、核能 B.太阳能、地热和水能C.巨大的风能、石油、核能 D.丰富的生物能、水能、煤 4.关于新疆地形分布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间低,四周高 B.北部是天山 C.北部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D.中间是阿尔泰山5.我国侨胞原籍最多的两个省是 A.台湾、福建 B.广东、福建 C.福建、浙江 D.浙江、台湾 6.属于青藏地区特点的是 A.山地牧场绿洲农业 B.高寒牧场河谷农业 C.草原牧场灌溉农业 D.草原牧场河谷农业 7.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位于燕山、太行山和东北平原的结合部 C.背靠群山,东邻渤海 D.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8.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生长期长,夏季气温高,日照充足 B.土壤肥沃 C.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D.气温低,风力强 9.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珠江口东侧②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③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水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天

八年级上册地理识图题

(3)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因 2、读“南水北调部分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唐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上述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现在( A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华北平原 C 、云贵高原 D 、东北平原 4、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7—18题: 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 、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C 、终年炎热干燥 D 、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东部1月等温线图

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C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 、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 、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 、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5、读“四川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回答20—21题: 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 A 、水田 B 、旱地 C 、林地 D 、草地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C )。 A 、属于平原地区 B 、年降水量稀少 C 、以水稻种植为主 D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6、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 (2)图中,字母A 是___朝鲜(国家),B 是_俄罗斯__(国家),C 是___印度__(国家)。 (3)图中,数字①是___东海_(海洋), ②是___南海__(海洋)。 (4)图中,甲是__大兴安岭_(山脉), 乙是 天山 (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青海省__,其行政中心是__西宁__。 (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4个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台湾_______。 7、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2分)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填: 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 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__风和_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_ (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1)相反、季风 (2)夏季(夏秋);太平洋、印度洋(顺序可交换); 水灾、旱灾(或旱涝灾害) (3)西北风、东北风(顺序可交换); 寒潮、 小、盆地地形阻挡了外部冷空气的入侵 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后活动题答案(最新最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后活动题答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答: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 分界线 P5 3 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P6 1、观察图 5.5中的界线 A ,并与图 5.1 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 A 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答:界线 A 大致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确定界线 A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答:主导因素是季风 P6 2、观察图 5.5中的界线 B ,并与图 5.1中的等降水量线、 1 月等温线相 比 答: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候 北方:流量小 南 方:流量大 主要原因:北方气温低、降水少 南方气温高、降水多 主要原因:北方降水少

较: (1)界线B 大致与1 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答:界线B 大致与1 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界线B 大致与哪条等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答:界线B 大致与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3)确定界线A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答: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气候)(4)界线B 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答:界线B 与秦岭—淮河一线最接近。P6 3 、观察图5.5 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1)界线C 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答:界线C 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2)确定界线C 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答:主导因素是地势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P10 1. 根据图6.5 ,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答: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P11 2. 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结合图6.3 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石家庄比齐齐哈尔冬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多。主要原因是石家庄比齐齐哈尔纬度低,距离海洋近。 P11 3. 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结合图6.3 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石家庄比延安夏季降水多,主要原因是石家庄比延安距离海洋近。 P12 1. 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3-5 月)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答:华北平原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一般在15 ℃左右,而降水偏少,月平均降水量不足50 毫米。 P12 2. 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张长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地理期末质量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西临大西洋 B.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B、西南、华北、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东南地区 D、东南、西北、华北地区 3.下列各组省区中,互不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和陕西 B.广西和广东 C.山东和山西 D.湖北和湖南4.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知识。有关下列地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信封上收件人地址中最小的行政区划是桃溪镇 ②50元人民币上景观所示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 ③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河北 ④水墨藏中所描画的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读我国地形剖面图,提取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位置处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 B.②位置处可能是我国的南海 C.③位置处水能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电站 D.图中所示河流为外流河 6.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漠河地区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天山山脉 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8.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9.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阿拉伯半岛大体处于相同的地理位置,但是气候相差很大,原因是我国受惠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C.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0.下列有关对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额尔齐斯河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因此属于内流河 B.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航运价值巨大 D.长江最大的支流是嘉陵江,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中游段 11.下列地形区中,地处嗳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1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指的是( ) A.唐古拉山东海 B.唐古拉山渤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巴颜喀拉山黄海 1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