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 王利芬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学生并不只是一张白纸。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3、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并“再度开发”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传统备教材中,教师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而有效备课应更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有效讲授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_》教案

第2章探索生命 第1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一些科学事实。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合理的联系,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生物科学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研究的过程,研究过程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要让学生不断学会研究方法很重要,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生物学打好基础,也为社会进步带来新的希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材料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讨论中,体验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处理、归纳信息,设计实验方案。 教法: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采用观察、思考、阅读、探究方法等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内容设计意图 导入教师 活动我们现在学的生物教材是属于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不断研究 的学科,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既然是一门自然学科,那么在研 究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就 应该首先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 一、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 活动 提问:同生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用到哪些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学生 活动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 活动 多媒体展示:科学家们的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 调查、分类、实验等,引出实验法最重要 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 二、过度 思考 既然实验法是最重要的,那么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呢? 设置悬念引入思考 教师 活动 引出:本节课要以“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 放走的猎物”为例来了解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响尾蛇的图片和有关响尾蛇的文字介绍 感知认识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阅读信息,加强对响尾蛇的了解 感知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 活动 展示图片:播放响尾蛇捕捉老鼠的视频,并对视频内容作解释 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 活动 认真观察、迅速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获取信 息的能力 教师 活动 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录像,叫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 活动 学生主动起来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客观评价,指出在众多问题中,本节课统一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共 - 1 -

初中生物教学法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法初探 作为生物学教师,要通过生物的教学,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健康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标准用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为教师所利用,而不能单纯的就教材来教教材。如何根据标准用教材呢? 一、全面分析教材初中生物课程内容标准包括10个一级主题,每个版本的教材基本上是按照这10个主题来编写的。如苏教版的《生物》七年级上册主要有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七年级下册只有1个主题(生物圈中的人);八年级上册主要有3个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健康地生活;八年级下册主要有2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另外,生物与环境和科学探究2个主题贯穿在四册教材中。科学探究的主题从七年级上册开始一直到八年级下册都有关于科学探究的内容,以循序渐进地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与环境则也是贯穿四册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突出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教版的生物教材七年级上下册的内容跟苏教版的编排顺序基本一致。八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内容跟苏教版的编排顺序有所不同(两册内容与苏教版的正好相反)。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并不影响标准的实施。关键是熟悉课程标准的内容,用好教材。二、结合教学

实际,合理调整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可以说是学生接触到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序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主要有哪些内容?学习《生物》有什么意义?《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等,这部分内容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生物科学的殿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植物细胞、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到生物体的组成。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从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到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描述了绿色植物的一生以及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还有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从教材的编排顺序分析,内容是一环紧扣一环,由序言到方法,由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植物体,再到生物圈。按照这个顺序教学从理论上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碰到很多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大胆尝试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根据适合的季节天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安排略)。这样调整可以把第一章第一节作为生物课学习的绪言,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第二章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的教学中,让学生认识显微镜,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学会制作临时装片,掌握一些观察微观世界的基本操作技能。而“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节内容可以结合“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的教学,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把第六章有关光合作用的内容调到前面来,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的光能,完成“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如果按部就班,放在后面进行教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简析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简析 一、采用分析法全面把握概念 分析法是概念教学中的常规方法,在新授课时尤为适用,可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把握概念。例如:在进行减数分裂内容的教学时,教材中对减数分裂概念的描述为:“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时所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对该概念进行分析,此概念包含以下信息:(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是进行减数分裂的主体,指明了什么样的生物可进行减数分裂。(2)“产生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时”是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3)“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减数分裂的结果。如此一来,教材中对减数分裂概念的描述便可以从主体、时间、结果三个方面去把握,既降低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又为后面讲授减数分裂的场所、过程及特点作好了铺垫。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让概念“动”起来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常常感到很枯燥,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不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以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生硬的表述生动起来。例如:在讲授《基因的表达》时,转录和翻译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原因是仅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与插图,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一系列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段相关的动画,生动连贯地展示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

内DNA分子先解旋,然后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出mRNA分子,此过程为转录。随后,mRNA从DNA分子上脱离下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过程的模板合成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这样,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学生脑海中,转录和翻译再也不是几句生硬的表述,而是清晰生动的画面,学生记忆将更加深刻,理解起来也变得容易多了。 三、采用比较法辨清概念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不少学生对于单个概念能基本掌握,但遇到多个相似概念时往往容易混淆,显得比较迷茫。教师要及时对他们施以援手,采用比较法帮助他们辨清概念就是不错的选择,有利于学生弄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例如:不少学生容易混淆种群密度与丰富度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而丰富度是指生物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请学生回忆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和区别进而得出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区别:种群密度是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可以反映种群中有多少个个体;丰富度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可以反映群落中有多少种生物。 四、利用概念图做总结,强化概念之间的联系 概念图是以核心概念为中心,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纽带构建起的知识网络。学会建构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普遍联系、体系严整的知识网,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新课程标准教材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方法的探究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究 临潼田家炳中学姜会民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策略 摘要:学科素养主要是指由学科的核心概念内化而成的“科学观念”,将指导我们在今后的生活生产中做出科学决策和判断。生物核心概念是指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构建核心概念,有多种教学策略,需要我们不断探究,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要实施的核心任务。《课标》要求“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理解、掌握、并应用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什么是“生物学核心概念”?如何界定“生物学核心概念”?怎样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核心概念?是每个生物教师必需探讨、并明确的。关于核心概念有多种看法,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得提出,组成科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应该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它们被称为核心概念。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概念是指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认识,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所以核心概念既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重点概念,也不是我们认为的生物学观念。核心概念的核心指的是核心(重点)问题,即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概念不是只指基本概念而是指概念性知识,即与某一生命活动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特征、基本意义和应用等相关概念性知识点有机建构的整体认知或概念模型。如光合作用作为代谢的核心概念,不只是简单的名词概念,而是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特征,影响因素、意义应用等有机构成的一个概念系统,外化的核心概念可以用概念图来表示。课程学习中学生获得的是多个核心概念,从而形成了生物学观念。今后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和研究中始终指导我们的可能就是由核心概念形成的科学观念。生物高考也主要考察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新课程高效课堂深入推进的当下,怎样突破核心概念教学是高效课堂的主要着力点,采用多种策略使学生更好地内化构建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同行都在不断探究和实践的课题。查阅并学习有关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理论及资料,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究。现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反思,总结一下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与同行之间交流借鉴,共同提高教学核心概念的效率。 一.现代学习理论关于概念学习的两个主要的学习观 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浅谈初中生物复习方法和策略

浅谈初中生物复习方法和策略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中考生物复习困难的主要问题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复习方法和策略。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基础起步,搭建知识网络,逐步提高技能,往往会取得满意的复习效果。下面谈谈我校的作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教学安排,我校的复习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学~4月30日)归纳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辅以基础训练; 第二阶段(5月4日~5月30日)进一步夯实基础,完成县市资料; 第三阶段(6月1日~6月18日)学生查漏补缺,落实知识。教师精心选题,学生做最后三份试题。 二、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重视复习课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复习,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上午第四节课复习《人体营养》时,通过一连串发问:同学们,饿吗?今天早晨吃了什么,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为什么我们吃了早饭,到第三、四节课时,就感到饿了呢?由于同学们都很饿,因此能联系感官,积极思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还有在复习《细菌》时,先讲述巴斯德发现细菌的故事及“巴斯德”实验,使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生动的直观教学 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形式辅助教学,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增加学习兴趣和知识性,提高效率。在复习《心脏》时,心脏模型每一组一个,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很快认识了心脏的各个结构。在复习《人的生殖》时,采用挂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各器官,以及生殖的全过程。利用实物,让学生分清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强化记忆,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有些老师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把重点段落章节划出来,让学生背与记就可以了,如果这样,就很难取得好成绩。生物课本中概念繁多,知识零碎,要记的东西太多,常常是记了这,忘了那。我觉得应先理解后记忆,不但易记,而且记忆时间长。 除了理解记忆外,还有对比记忆、口诀记忆、分类记忆、联想记忆等。像《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章中藻类、苔藓、蕨类、裸子、种子植物从生活环境、结构特点、与人类的关系是可采用列表格比较分析,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记忆也深。又比如在复习三种血管时,我们从三种血管功能、结构特点、血流速度、分布情况、瓣膜有无、出血颜色等方面对比来记忆。 我们还可以口诀记忆,如记忆心脏四个腔时,口诀为“心尖朝左,上房下室,房静室动”。在记血循环时,口诀为“先室后房,不同侧,先动后静,细中间”。在记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总结为“擦、滴、取、展、盖、染、吸”七个字,大大提高了记忆效果。 四、重视落实,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为了学生更快的全面掌握全部内容,复习中要注意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把重要知识点印下来,分发给学生,做到人手一份,要求背会记牢,并安排小组长检查督促,将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老师则有针对性地抽查,每天抽1~2个人,使复习落到实处,从而提

(完整版)生物学教学论第一套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第1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家课程标准 2、多媒体 3、合作学习 4、效标参照评价 5、教育实验法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2、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和。 3、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4、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和。 5、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6、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7、教育实验法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和。 8、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9、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语言、讲解、变化、强化、演示、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确立了 A 8个一级主题 B 10个一级主题 C 6个一级主题 D 12个一级主题 2、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这种生物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其顺序是 A 结构化的—功能化的—肤浅的—多维的 B 肤浅的—结构化的—功能化的 —多维的 C 功能化的—肤浅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D 肤浅的—功能化的—结构化的 —多维的 3、下列各项中与讲述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 A 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 B 善于组织和诱导 C 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 D 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4、学生的能力培养 A 与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B 与知识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C 与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D 与以上三者都有密切的关系 5、与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无关的是

(完整版)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1:简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前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 许多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思考过一些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生物学现象,并形成了一些想法来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这就是"前科学概念”。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有些与科学家的认识接近或相同,但大多数是科学界不能接受的结论,有人也将其称为"错误概念或迷思概念”。例如人们腐肉生蛆的认识。 2:简答题:请你介绍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并对其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提供一个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的网站的网址;主要栏目、特色;简单评价。 3:简述概念图在教学中的用途。 参考答案: (1)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 (2)作为学的工具; (3)作为评价工具。 4:简答题:你是如何理解教学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教学目标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评价是围绕着目标展开,否则就是无效的评价。 5:简答题:简要介绍导入的基本结构。 参考答案: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6:简答题: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某些合理性。

参考答案: (1)强调学习者的经验(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3)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4)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举例证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7:简答题:简述初中生物学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 参考答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8:简答题:简述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类型。 参考答案: (1)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等。 (2)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9:[多选题]教态的变化包括() A:声音的变化B:停顿C:目光接触D:面部表情变化E:身体移动F:头手的动作变化 参考答案:ABCDEF 10:[单选题]讲授"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光反应的场所C:光合作用的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参考答案:C 11:[多选题]下列属于"模型”的特点的是()。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14-05-21T13:48:44.467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3月供稿作者:张路恩 [导读] 其次,学会整理。即对多方获取的生物知识进行浓缩、加工,使其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此过程包括分析、比较、总结、归类等环节。 ——◎张路恩/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科学运用类比方法,帮助理解知识要点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 一、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策略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爱好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索、勇于立异的内在动力。创设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课堂氛围。在生物及实在验的题目探究教学模式下,首先要正确定位师生角色。教师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什么权势巨子的象征,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治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介入者、促进者和服务者。师生关系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同等对话。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为其创设学习知识、拓展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前提,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主人,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应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来决定。要完成教师角色从“提问者”向“被提问者”的转变,它要求教师要具有超前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以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作为联系师生的基础纽带。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爱好,在生物及实在验的题目探究教学模式中要留意与现代教育手段相配套,可以一定比例,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互动教学。 二、通过老师感染学生 学生们不重视生物这门学科,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生物这门学科在高考中并没有占到大比例的分值,而且当他们真正与生物接触后或许会发现生物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作为生物老师,首先我们就得消除学生们的这种顾虑和想法。在上课时,我们可以先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通过这样让学生明白生物学的重要性。我们学习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让自己的脑袋更加丰富,有内容。从生物学中我们可以明白生命的起源、物种的衍生、大自然的发展等等,通过一些吸引人的知识让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产生兴趣,引导他们的学习。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老师的教学情绪问题。学生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在班集体里面度过的。而在上课时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老师。既然我们想让学生学好生物,那么我们就要用我们自己的情绪去渲染学生们上课的气氛,去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情绪。是的,作为多年的老师,面对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或许有很多的老师都已经产生了疲倦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面带倦容的去上一堂课,相信这不仅仅影响我们自己的工作的心情,也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会让他们感觉到课堂上的压抑。因此,每一天都抱着认真教学,认真学习的心情,每一天都重复一下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把自己面对问题时积极乐观的一面向学生们展示。好的领头羊必定可以带领出一个优秀的羊群。老师们应该明白自己情绪问题的重要所在,希望我们在面对学生时积极、乐观,通过正面情绪的影响带动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三、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书本、课堂上的生物知识存在较大的弊端:直观性、生动性较差,偏于呆板;以学科为中心,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学以致用;一些理论性知识不易阐明,学生难于理解,多靠死记硬背,等等。种种不足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效果。由此建立的知识体系显然是狭窄的、不坚实的。并且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态度、思想情操等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能满足社会和日常生活对生物学教育的需求。只有跳出书本,离开课堂,走进生活,才能学到更丰富、更全面、更实用的生物知识。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大自然,学生们往往感到毫无头绪,不知从何着手,对此,教师应予以指导。结合阶段性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带着问题去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首先,学会观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明确观察的对象、目的、方法和步骤,全面、细致耐心地进行观察,有时还必须如实纪录。需要观察的有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各种实验现象等等。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非常珍贵的财富,可受用一生。观察时还要多提问、多思考、用心去领悟,才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深入认识。通过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进而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形成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的观念,情感得到升华。 其次,学会整理。即对多方获取的生物知识进行浓缩、加工,使其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此过程包括分析、比较、总结、归类等环节。许多学生对生物的认识较为肤浅和片面,主要是因为他们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没有去深入了解分析,掌握其本质、必然性、内在规律、因果关系等,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一些不易区分的知识,如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遗传与变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血液的体循环与肺循环等,必须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及联系,否则易发生混淆。更为重要的是,直至目前的课程编排和教学模式,都决定了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学习人为划分好的各部分知识,虽然生物知识有其独立性,学习过程要循序渐进,但学生如不能对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归类,就难以形成扎实、完整、严密的知识体系。 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中生物常用教学方法[对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探讨]

高中生物常用教学方法[对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探讨] 近年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全面展开,这给学校的各种教学带来很大的考验。虽然众多的高中生物教师已经接受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在努力的进行课改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疑点和困难,影响新课程的推广。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听课交流和调研,对生物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两点建议,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同行共同探讨和进步。 1、加强“问题解决模式”在研究性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这部分内容涉及面较广,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先讲生态因素的概念、种类,接着讲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最后练习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列举许多事实,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问题解决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模式”中的问题不能过于直接,如光照时间长短是否影响生物繁殖?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剖析问题能力。如在瑞士,银灰狐是在每年的1月至2月进行交配的,有人将银灰狐于12月初从瑞士运到南美的阿根廷饲养,发现银灰狐要到第二年的8月开始交配和繁殖。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度里银灰狐交配和繁殖的时间存在差异呢?在回答中,学生一般都认为,阿根廷8月的气候与瑞士1月至2月的气候相似。这样的回答应该是对的,但这种回答跟这节课的关系不大,不过它体现了问题的隐蔽性。如何与

生态因素联系起来呢?到底是生态因素中的什么因素呢?这一问促使 学生主动的阅读课文内容。他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生态因素,接着 探讨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样,把本来教师要讲的内容,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以后,小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最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其观点。回答过程中,有的认为温度对银灰狐的繁殖有很大影响;有的则认为是光照时间对银灰狐的繁 殖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月份变化,温度和光照都在不断的变化。 2、对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效果的思考。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改的一个重头戏,课程改革强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 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应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随着 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百花齐放。这些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这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关于发酵工程的生 产实例,我们可以味精的生产过程为例,让学生首先分析思考要生产 谷氨酸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发酵的装置;也 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发酵装置图,分析讨论发酵装置中各个部分的 原理及作用。前者类似于对技术的创造发明过程,适合于能力较强的 学生,可采用引导探究的方法;后者类似于对一项新技术的消化过程,

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探讨-4页文档资料

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探讨 一、注重课堂有效性 1、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传统备课中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 2、有效倾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从教师的耐心倾听开始。教师在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在传统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提问后马上就叫学生回答,而且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马上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在倾听时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 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小肠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这一问题,学生一般不能回答完整,这

时教师可以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此外,激励性反馈还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成功体验,这也是生物教学加强“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 二、培养学习兴趣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现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种统一的实质应是交往,是知识、信息的交流。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授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系统,不能拘泥于预先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探索生命的奥秘……这一切的一切不能仅仅是教师的解说,可以这样说,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每一节课堂教学都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只有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开放性的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绪论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一门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教育科学,也是一门实 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它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总结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经验,并吸收现代科学教学法的有益成果,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考试与评价、教师备课、课外活动等问题的科学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规律。把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现象和问题理论化、科学化、规律化,从而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必修课程。设置这门课 的目的是使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初步掌握生物学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分析中学教材、备课、上课、课程评价等生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了解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生物学教学法课程的重要性,增强当一名合格中学生物教师的责任感。从而为高师学生将来独立从事生物学教学工作提供科学途径,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在职尚未攻读生物学教学法的生物教师来说,是使他们掌握并运用生物学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联系教学实践,检验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生物教师。 第一节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的目的 为什么要学习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呢?这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的需 要。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主要是培养中学生物教师,而生物学教学法是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学工作者,必须具有马列主义修养和政治觉悟,必须掌握丰富而专深的生物学知识。但有了这两条,是否能顺利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任务呢?实践证明,仅仅这样是不够的,生物教师还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具有纯熟的教学技能,具有教育科研能力。而学习生物学教学法,能帮助教师达到这一条件。 一、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具有专而深的生物科学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素养,以及较强的生物 学实验能力 生物教师要掌握植物学、动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细 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等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要了解这些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有关的科技与生活知识,并逐步达到深广的程度。随着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数量急剧增长,生物教师要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还要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例如化学、物理学、数学、自然地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自然辩证法等学科的知识。善于把这些基础知识与生物学科紧密联系起来。 生物教师较强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仪器、器具的使用、保养及简单维修 的能力;实验材料的采集、制备;试剂配制、标本制作的能力;合理组织各

浅谈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017332337.html, 浅谈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 作者:吴水胜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69期 【摘要】初中生物课程有很多种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 教学方法,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当中一般是选择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同时还需要结合其它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尝试了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学经验 初中生物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从知识、价值观、态度以及能力等方面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同时结合其它教学方法,比如使用讲解法教学,但是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穿插实验和练习等等方法。 1、师生合作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的教学正在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处于教学改革的重要阶段,个性教学和中小班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所以,初中生物教学要结合当前我国教育的具体情况来探索师生合作教学的方式的意义。师生合作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师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考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愿组成学习小组,然后根据课程的教学任务把知识点进行分解,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步骤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学习,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这种教学方式的基础是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比较法教学 生物学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以及生命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如何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找到生命的规律,举一反三,是生物教学的重点,采用比较法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较教学法是根据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进行综合比较的方法。比较法是生物教学当中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由于所有的事物都需要在比较当中充分显示出来,所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概念之后,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比如说,比较蜥蜴与青蛙的肺部结构,学生可以认识到蜥蜴的肺泡数量多,呼吸作用能够满足自己对氧气的需要,所以适合在陆地上生活,但是青蛙需要借助皮肤进行辅助呼吸,所以离不开潮湿的环境。

(完整)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研究课题

《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沛县湖西中学欧惠菁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理念,并将此作为本次生物课改重要目标之一。多年来,我国《生物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是按照基本知识、能力、态度的顺序排列。实验题型是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题型,近年实验题型的比值也逐渐增高。 生物学科中的实验教学一是限于学校的客观条件,二是课时不够,一周两节课,即使没有实验教学任务也是很难完成的。既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要解决实验课的重难点,基于此,许多教师盲目追求学生参与,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课堂成了“乱言堂”,教师成了旁观者,影响教学重难点的解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地学习,是我们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研究意义 传统的实验课大多是教师课前讲授有关的知识,实验课也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重复书上的步骤。学生热热闹闹,教师疲于维持课堂纪律,一堂课收效甚微。学生并没有发展相应的探究能力。既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要解决实验课的重难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教学问题。把实验融于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重视教师的主导的功能。耗时的实验操作由师生课余时间完成,探究的过程在课堂完成。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探究式实验教学。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及探究活动的的开展,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发展其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 (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能力,获得对科学的兴趣与理解;在体验实践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培养问题意识、研究意识、交流意识与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4)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反思与行动研究的能力,提升教师实施科学探究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水准的提高,也是目的之一。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性教学主要涉及如下方面 (1)实验课中课堂的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因此,导入的设计在知识深度上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实施教学目标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上要增强趣味性,在思维的训练上要具有启发性,在情感意志的培养上要具有引导性,为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实验课中探究问题的设计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有质量的提问是一节课的课眼所在,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钥匙。也是教学重难点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究竟哪些问题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任务驱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学生探讨问题,而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探微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探微 发表时间:2018-04-09T09:51:54.34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4期作者:白开权 [导读] 新时期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中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领域之一,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白开权(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云南宣威 655400) 摘要:新时期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中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领域之一,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探究式学习的系统研究进入我国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体应用并形成一种参照模式的研究还是个空白。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091-01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比起其他任何学科都理应具有更为突出的鲜活性、生命性和动态性。它能使学生从生命现象中更多地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运用生物学的有关原理解释或解决生物界存在的问题,自主选择、探究学习。因此,探究式教学日益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改革的重要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把握时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讲为主,而在现代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在探究式教学中,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要更好的开展探究,合理的把握时机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是合理把握问题探究时机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是以知识的重点、难点和新旧知识更新和衔接处提出问题,问题要具有一定开放性和思维容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最适宜的课内外学习条件。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自主参与。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在教学中,要注重善于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除了指导学生读书、预习、看书、提问外,还要指导学生领悟每堂生物课的教学目标,学会区分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自学的能力。 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回答每一个问题,因此提问要做到分层,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发言、讨论中,这样不仅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 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的动机。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感知问题,让其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掌握新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恰当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和问题意识就尤为重要。例如新课的导入以“探究”为起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植物的矿质营养”教学中,实施“情景―问题”驱动式自主探究过程:①由旧知识导入: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哪些?②铺设情景:这些化学元素为什么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③展开探究:讨论的最终答案是运用溶液培养法,确定具体的矿质元素。 利用学生凭借原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设置问题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内容介绍一些生物现象或有关生物学问题,要求学生用原有知识解答。如在学习“基因连锁互换规律”时,教师可先介绍果蝇的2对相对性状,要求学生试计算测交后代表现型和比例。学生会利用已学过的“自由组合规律”得出4种表现型。这时,如果教师向学生出示不同的实验结果,学生就会受到启发――必须学习新知识才能解释。这样设置问题情景,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实施探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在学生发现问题后,教师可围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合理假设,并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可以说这一环节是整个探究过程的核心环节,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合作精神。具体实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设计方案,运用教师的知识和经验缩小学生的探索范围,节省时间。同时要注意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例如,在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时,如何设置单一的光照变量?根据什么预测实验结果?各小组进行讨论,从理论上论证是否可行。方案确定后,各组进行实验论证。由于所设计方案是学生自己的拟定的,学生的兴趣很高,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有关的实验论证过程,认真地记录实验结果。在学生对实验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不需要任何引导和启发,以免阻碍学生思维,只要求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改进。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但对学生所提方案可先不作评价,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这样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很快得到问题的答案,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探究能力也得到培养。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的理念以及由此理念而产生的各种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探究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基础、关键和保证。“自主探究”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图式,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钻研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