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暑假初一升初二数学(学生)

暑假初一升初二数学(学生)

暑假初一升初二数学(学生)
暑假初一升初二数学(学生)

第一讲 和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一、 绝对值的意义:

(1)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 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 ②负数的绝对值是

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也可以写成: ()()()

||0a a a a a a ???

=??-??当为正数当为0当为负数

说明:(Ⅰ)|a|≥0即|a|是一个非负数;

(Ⅱ)|a|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 二、 典型例题

例1.(数形结合思想)已知a 、b 、c 在数轴上位置如图:

则代数式 | a | + | a+b | + | c-a | - | b-c | 的值等于( ) A .-3a B . 2c -a C .2a -2b D . b

例2.已知:z x <<0,0>xy ,且x z y >>, 那么y x z y z x --+++

的值( C )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是零

D .不能确定符号

例3.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3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求这两个数;若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呢?

例4.方程x x -=-20082008 的解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穷多个 例5.已知|a b -2|与|a -1|互为相互数,试求下式的值.

()()()()

()()

1111

112220072007ab a b a b a b ++++

++++++

例6.观察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间的距离 4与2-,3与5,2-与6-,4-与3.

并回答下列各题:

(1)你能发现所得距离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吗?答:____ .

(2)若数轴上的点A 表示的数为x ,点B 表示的数为―1,则A 与B 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 (3)结合数轴求得23x x -++的最小值为 ,取得最小值时x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 (4) 满足341>+++x x 的x 的取值范围为

练习:

1.阅读下面材料:点A 、B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 当A 、B 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 在原点如图1, ∣AB ∣=∣OB ∣=∣b ∣=∣a-b ∣; 当A 、B 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1)如图2,点A 、B 都在原点的右边∣AB ∣=∣OB ∣-∣OA ∣=∣b ∣-∣a ∣=b-a=∣a-b ∣;

(2)如图3,点A 、B 都在原点的左边,∣AB ∣=∣OB ∣-∣OA ∣=∣b ∣-∣a ∣=-b-(-a )=∣a-b ∣; (3)如图4,点A 、B 在原点的两边, ∣AB ∣=∣OB ∣+∣OA ∣=∣a ∣+∣b ∣ = a +(-b )=∣a-b ∣; (2)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如果∣AB ∣=2,那么x 为____________;

③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0 O b B ? ? 图2 ? a A 0 O(A) b B ? ? 图1

b B a A

0 O ? ? ? 图3

b B a A ? ? 图4 0 ? O

第二讲:代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

一、知识链接

1、“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把数字或表示数字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它包括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内容,是初中阶段同学们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之一。

2.用具体的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得的数值,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

注:一般来说,代数式的值随着字母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让我们从中体会简单的数学建模的好处,为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典型例题

例1.若多项式(

)

x y x x x mx 5378522

2

2

+--++-的值与x 无关,

求()[]

m m m m +---45222

的值.

例2.x=-2时,代635-++cx bx ax 的值为8,求当x=2时,代数式63

5-++cx bx ax 的值。

例3.当代数式532

++x x 的值为7时,求代数式2932

-+x x 的值.

例4. 已知012

=-+a a ,求200722

3

++a a 的值.

例5.(实际应用)A 和B 两家公司都准备向社会招聘人才,两家公司招聘条件基本相同,只有工资待遇有如下差异:A 公司,年薪一万元,每年加工龄工资200元;B 公司,半年薪五千元,每半年加工龄工资50元。从收入的角度考虑,选择哪家公司有利?

例6.三个数a 、b 、c 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bc

bc

ac ac ab ab c c b b a a x +

++++=,

例7.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 ,OB ,OC ,OD ,OE ,OF ,从射线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

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

(1)“17”在射线 ____上,

“2008”在射线___________上. (2)若n 为正整数,则射线OA 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可以用含n 的 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8. 将正奇数按下表排成5列: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第一行 1 3 5 7 第二行 15 13 11 9

第三行 17 19 21 23 第四行 31 29 27 25

根据上面规律,2007应在

A .125行,3列 B. 125行,2列 C. 251行,2列 D . 251行,5列

D

C

B

A

D

C

B

A

E

B

A F

E

D

C

B

A

例9.(2006年嘉兴市)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 的“F ”运算:①当n 为奇数时,结果为3n +5;②当n 为偶数时,结

果为k n 2(其中k 是使k

n

2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n =26,则:

若n =449,则第449次“F 运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

第三讲: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B 到AC 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 到AB 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 是点D 到BC 的垂线段;

D.线段BD 是点B 到AD 的垂线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一学员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 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5.如图,若AC ⊥BC 于C ,CD ⊥AB 于D ,则下列结论必定成立....的是( ) A. CD>AD B.ACBD D. CD

6.如图,已知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CD 于E,F,EG?平分∠BEF,若∠1=72°,

则∠2=_______.

26

13

44

11

第一次

F ② 第二次

F ① 第三次

F ② …

7.如图,AB ∥EF ∥CD,EG ∥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8. 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321∠∠∠,,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11. 如图所示,已知AB ∥CD,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P 与∠A,∠C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

P

D C

B

A P

D

C B

A

P D

C

B A

P

D

C

B A

(1) (2) (3) (4)

12.如图,若AB//EF ,∠C= 90°,求x+y-z 度数。

13.已知:如图,∠+∠=∠=∠BAP APD 18012

, 求证:∠=∠E F

1

2

3

第四讲: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要点:

(1)点A ),(y x 到轴的距离:点A 到x 轴的距离为 ;点A 到y 轴的距离为 ; (2)同一坐标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A )0,(A x 、

B )0,(B x ,则||B A x x AB -=;A ),0(A y 、B ),0(B y ,则||B A y y AB -=;

二、典型例题

1、已知点M 的坐标为(x ,y ),如果xy<0 , 则点M 的位置( ) (A)第二、第三象限 (B)第三、第四象限 (C)第二、第四象限 (D)第一、第四象限

2.点P (m ,1)在第二象限内,则点Q (-m ,0)在( )

A .x 轴正半轴上

B .x 轴负半轴上

C .y 轴正半轴上

D .y 轴负半轴上 3.已知点A (a ,b )在第四象限,那么点B (b ,a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点P (1,-2)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 .(-1,-2) B .(1,2) C .(-1,2) D .(-2,1)

5.如果点M (1-x ,1-y )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 (1-x ,y-1)在第 象限, 点Q (x-1,1-y )在第 象限。 6.如图是中国象棋的一盘残局,如果用(4,o)表示帅的位置, 用(3,9)表示将的位置,那么炮的位置应表示为 A .(8,7) B .(7,8) C .(8,9)D .(8,8)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0,0),(5,0),(2,3)则顶点C 的坐标为( )

A .(3,7)

B .(5,3)

C .(7,3)

D .(8,2) 8.已知点P (x , x ),则点P 一定 ( )

A .在第一象限

B .在第一或第四象限

C .在x 轴上方

D .不在x 轴下方

9.已知长方形ABCD 中,AB=5,BC=8,并且A B ∥x 轴,若点A 的坐标为(-2,4),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 10.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4,-1),B (1,1),C (-1,4),将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 ) A .(2,2),(3,4),(1,7) B .(-2,2),(4,3),(1,7) C .(-2,2),(3,4),(1,7) D .(2,-2),(3,3),(1,7) 11.“若点P 、Q 的坐标是(x 1,y 1)、(x 2,y 2),则线段PQ 中点的坐标为( ).”

已知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5,0)、(3,0)、(1,4),利用上述结论求线段AC 、BC 的中点D 、E 的坐标,并判断DE 与AB 的位置关系

12.如图,三角形AOB 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6),

(-6,-3),求三角形AOB 的面积

14.如图,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2,8),(–11,6),(–14,0),(0,0)。 (1)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你是怎么做的? (2)如果把原来ABCD 各个顶点纵坐标保持不变,

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多少?

第五讲:二元一次方程组

1.若下列三个二元一次方程:3x-y=7;2x+3y=1;y=kx-9有公共解,那么k 的取值应是( ) A 、k=-4 B 、k=4 C 、k=-3 D 、k=3

2.已知方程组???=+=-9.30531332b a b a 的解是???==2.13.8b a ,则方程组()()()()?

??=-++=--+9.30152313

1322y x y x 的解是( C )

A .??

?==2.13.8y x B .???==2.23.10y x C .???==2.23.6y x D .???==2

.03

.10y x

3.字母系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1)当a 为何值时,方程组21

33ax y x y +=??+=?

有唯一的解

(1) 当m 为何值时,方程组21

22

x y x my +=??

+=?有无穷多解

4.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

张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出264元,请问张强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

第六讲: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知识链接: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若a>b ,则a+c>b+c (a-c>b-c )。 性质2:若a>b 且c>0,则ac>bc 。 性质3:若a>b 且c<0,则acb 则(1)当??

?>>b

x a

x 时,则 ,即“大大取大”

(2)当?

??<

x 时,则 ,即“小小取小”

(3)当??

?>

x a

x 时,则 ,即“大小小大取中间”

(4)当?

??<>b x a

x 时,则 ,即“大大小小取不了”

二、典型例题:

1.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若b a >,则a b <

B .若b a >,c b >,则c a >

C .若b a >,d c >,则d b c a +>+

D .若b a >,d c >,则d b c a ->- 2.已知y x >且0- B . y a x a 2

2

> C .a y a x +-<+- D .y x -> 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0>ab ,0

B .若0>>b a ,则b

a 1

1< C .若0>a ,0

a 1

1> 4.若不等式ax >b 的解集是x >a

b

,则a 的范围是( )

A 、a≥0 B、a≤0 C、a >0 D 、a <0 5.解关于x 的不等式 ()2355mx m x m ->+≠

6.解关于x 的不等式()21a x a -<+。

7.不等式组??

?≥-->+0

21

372x 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

8.若不等式组841

x x x m

+<-??

≥?的解是x>3,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9. 关于x 的不等式组23(3)1324

x x x x a <-+??

?+>+?? 有四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542a -<≤-

B .11542a -≤<-

C .11542a -≤≤-

D .115

42

a -<<-

10.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1

21

x y a x y a -=+??+=-?的解适合不等式21x y ->,求a 的取值范围.

11.解下列不等式(1)5x ≤ (2)2x >

思考题:解下列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1)213x -< (2)21

43

x -≥

第七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1.m 取什么样的负整数时,关于x 的方程

1

12

x m -=的解不小于-3.

2.已知x 、y 满足()2

2210x y a x y a -++--+=且31x y -<-,求a 的取值范围.

3.比较2

31a a -+和2

25a a +-的大小

4.阅读下列不等式的解法,按要求解不等式.

不等式

1

02

x x ->-的解的过程如下: 解:根据题意,得1020x x ->??

->?○1或10

20

x x -

-;解不等式组○2,得1x <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为2x >或1x < 请你按照上述方法求出不等式

2

05

x x +≥-的解.

5.某饮料厂开发了A 、B 两种新型饮料,主要原料均为甲和乙,每瓶饮料中甲、乙的含量如下表所示,现用甲原料和乙原料各2800克进行试生产,计划生产A 、B 两种饮料共100瓶,设生产A 种饮料x 瓶,解答下列问题:(1)有几种符合题意的生产方案?写出解答过程;(2)如果A 种饮料每瓶的成本为2.60元,B 种饮料每瓶的成本为2.80

6.某家电生产企业根据市场调查分析决定调整生产方案,准备每周(按120个工时计算)生产空调器,彩电,冰箱共360台,且冰箱至少生产40台,已知生产这些家电产品每台所需工

问:每周应生产空调器、彩电、冰箱各多少台,才能使产值最高,最

高产值是多少万元?

初一升初二暑假计划3篇

初一升初二暑假计划3篇 (1057字) 数学一定要提前做大预习: 对于数学来说,即将成为初二的同学,初二这一年是关键年。 初二数学所学的部分,占整个初中阶段知识点的一半。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分量。中考几何的重头戏:三角形全等和它的三大转换,都要在初二全部讲完。这一部分学习的难度,大家可以问问学校里的学哥学姐。即使是在初一学习不错的,对三角形全等这一块的中高等题还是感到很麻手。除此之外,还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加入。 初二的代数主要分两部分来讲:式和函数。 初一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代“数”上,对学生整体思想的要求不够。到了初二,分式、根式、、乘法公式、整式乘除、因式分解,全部是式子间的运算。这对学生的思维要求立马上了一个台阶。学生学起来,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要么提前培养;要么在初二学习上挤出这部分适应的时间。

另外,函数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对变化的数有整体趋势的把握。也是一种新的思维要求。 初二这一年,之所以说对数学很关键,不单单因为数学任务变多变难,还有一个原因是:一门新的理科类学科要和数学抢时间。那就是“物理”。 物理是你能不能保持优势的考验: 物理这门学科,入门很快,但真正要学懂,其难度不亚于数学。初二年级开设的物理对初一孩子是个全新的领域,如果不能够提前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在知识点比较难以理解的时候,就很难跟上实验班的步伐。所以孩子们可以在暑期提前学习以更好的做好迎接两极分化的初二的准备。物理学习的好坏也是决定你在初二能否保持优势学习的重中之重。 英语的学习决不能忽视: 很多孩子都在外面学习英语,有的都学到新三了,会感觉初中英语没什么,认为可不用学。错了,记住英语一定要

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

初一衔接班语文(一)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五:虚词假意文言文翻译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一词 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 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 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 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积累:从①跟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②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③顺着,随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④依从乃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⑤介词,由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⑥介词,向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故 ①旧的,原来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②原因,缘故孔 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③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④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具①详细,详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② 具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③工具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④备,置办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⑤同“俱”,全,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书①字条,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②书信烽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③文书,公文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④著作,书籍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⑤书写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2 已①停止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②完结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③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④同“以”自董卓 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⑤已经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隆中对》)比①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②比较,较量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③及,等到比至陈,车 六七百乘(《陈涉世家》)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六: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

初一升初二暑假数学练习

初一升初二暑假超强学习班练习一 1、如图1是二环三角形,S=∠A1+∠A2+…+∠A6=360°,图2是二环四边形,S=∠A1+∠A2+…+∠A8=720°, 图3是二环五边形,S=∠A1+∠A2+…+∠A10=1080°…,则在二环八边形中,S=() 2.如图,用一条足够长的长方形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五边形 ....ABCDE.在图2中,∠ACD的度数为度. 3.如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8,宽为6,从长方形纸片中剪去两个全等的小长方形卡片,那 么余下的两块阴影部分的周长之和是 . 4.对x,y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F(x,y)= y x ny mx - + 2 (其中m,n均为非零常数),例如:F(0,1)= 1 2 1 - ? ? + ?n m =-n.已知F(0,1)=-2,F(1,0)= 2 1 ,若关于p的不等式组 ? ? ? ≤ + > + a p p F p p F ) 4 3, 2( 4 ) 2 2, ( 恰好有3个整数解,求有理数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 . 5、如如如如6 8?如如如如如如如如A、B、C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如 如1如如如如如如如ABC ?如如如如l如如如如如C B A' ' ?如 如2如如如如l如如如如P如如PC PB+如如如如如如如画如如如如画如如如如 6、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 ? ? ? - = + - = - a y x a y x 5 2 3 4 . (1)请用a的代数式表示x; (2)若x,y互为相反数,求a的值. 第16题 6 8

7、在ABC ?中,?=∠=∠=∠60C ABC A ,点F 和E 分别为射线CA 和射线BC 上 的一个点,连结BF 和EF ,且FEB BFE ∠=∠. (1) 如图1,点F 在线段AC 上,点E 在线段BC 上时 ①当?=∠20ABF 时,则CFE ∠=________度; ②ABF ∠和CFE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图2,当点F 在CA 延长线上,点E 在BC 延长线上时,ABF ∠和CFE ∠是否仍然存 在(1)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25.(14分)如图,将南北向的中山路与东西向的北京路看成两条直线,十字路口记作点A .甲 从中山路上距离点A 点1000米的B 点出发,以240米/分的速度骑车向北匀速直行;与此同时,乙从点A 出发沿 北京路以60米/分的速度步行向东匀速直行.设出发t 分钟时,甲、乙两人与点A 的距离分别为1y 、2y 米. (1)t 为何值时,1y =2y ; (2)当甲行驶到距离A 点800米的C 点,突然想到有急事要找乙,然后甲就在C 点立刻调头以原来的速度去 追乙(调头所花的时间忽略不计). ① 请问甲从C 点调头后开始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够追上乙? ② 如果甲从C 点调头后须在8分钟内追上乙,当行驶到A 点的时候,又因某事耽误了2 分钟,那么接下来甲的速度至少要提高到每分钟多少米,才能够在8分钟内追上乙?

初一升初二数学衔接班课程

初一升初二衔接课程 数学

代数部分 专题一 有理数及其运算 专题说明 本专题内容从引入负数开始,与小学学习的整数、分数数纳入初中的有理数范畴,并进行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 了解并利用数轴这一工具,方便地解决问题。 一、数的分类 (1)按大小来分 (2)按学习顺序来分 二、重要概念讲解 ①数的产生与发展(数的局限性) ②相反数 ③绝对值(非负数性质) ④倒数 ⑤大于1的数的科学记数法 三、工具--------数轴(三要素) 数形结合法 四、有理数的运算 1、加法(符号、绝对值) 2、减法(转化) 3、乘法(符号、绝对值) 4、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a b b a +=+ 加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5、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例题解析 【例1】已知023=-+-b a a ,求b a 2+的值。

【例2】计算: (1))()(3 17-31211-3-61-1÷??? ??++? ??? ??; (2)3 2211-811-321--31-1)()()(??? ????? ?÷??? ??。 【例3】9867000000000= (科学记数法)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03-3-= B .0=+-a a c .1)9 8 1(89=-?- D .1553=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0是最小的整数; B .任何数的绝对值是正数 C .a -是负数 D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和0 3.在有理数一(一4),一2 3,一 2 1,3)5(一, 0,一3 3)(+中,负数有 ( )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计算 3)2()32(31273-+?? ? ???--÷的值是 ( ) A .316 - B .767- C .718 D .3 2 9 5.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且x 与y 互为倒数,那么xy b a 2)(2 -+的值为 ( )

初一升初二数学试卷

初一升初二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 1.为了解某地区初一年级7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现从中抽测了5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70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5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500 2.小明要从长度分别为5、6、11、16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 ( ) A.5、6、11 B. 6、11、16 C.5、11、16 D. 5、6、16 3.∠l 与∠2是内错角,∠l =40°,则 ( ) A 、∠2=40° B 、∠2=140° C 、∠2=40°或∠2=140° D 、∠2的大小不确定 4.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2m n m mn n --=++ B .22242)2(b ab a b a ++=+ C .12)1(422++=+a a a D .222)(b a b a -=- 5. 一个数等于它的倒数的9倍,则这个数是 ( ). (A )3 (B )13 (C )±3 (D )±1 3 6. 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相等,则这个数是 ( ) (A )1 (B )±1 (C )0 (D )-1 7.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是 ( ) (A )整数 (B )有理数 (C )无理数 (D )实数 8.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为 ( ) (A )12 (B )16 (C )20 (D )24 9、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 A 、1243a a a =? B 、(-2x 2y)3=-6x 6y 3 C 、3ab 2?(-2a)=-6a 2b 2 D 、(-5xy)2÷5x 2y =5y

2018暑假初一升初二数学

复习专题一重点解答题型: 1、方程(k2-4)x2+(k+2)x+(k-6)y=k+8是关于x、y的方程,则当k为何值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当k为何值时,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 3、a取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a+1与2(x-1)=5a-6的解相同. 4、已知x=2时代数式2x2+5x+c的值是14,求x=-2时代数式的值. 5、已知 2 1 x y = ? ? = ? 是方程组 7 1 ax by ax by += ? ? -= ? 的解,求a b -的值。 6、方程组 2, 3 x y x y ?+= ? ? += ?? 的解为 2, . x y = ?? ? = ??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分别为多少? 7、已知方程组 ? ? ? = + = - 6 4 by ax by ax 与方程组 ? ? ? = - = - 1 7 4 5 3 y x y x 的解相同,求a,b的值 8、若2 |327|(521)0 a b a b +++-+=,则a b +的值为多少? 9、已知方程组 ? ? ? = - + - = + - 16 6 3 1 2 z y x z y x ,则y x+为多少?

10、已知4520 430x y z x y z -+=??+-=?,且0xyz ≠,则::x y z 的值为多少? *11、当正整数a 为何值时,方程组???=-=+0 216 2y x ay x 有正整数解?并求出正整数解. 复习专题二 不等式(组)与方程(组)综合运用 1. 关于x 的方程 4)3(2-=-a x 的解不小于方程132+=-x a x 的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 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m y x m y x 13213,(1) 若x+y<0,则k 的取值范围是 。(2)如果x>y ,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3. 若不等式22≥+-a x 的解集是1-≤x ,则a 值是_______________ 4. 若不等式组?? ?+<-≥-1 22b a x b a x 的解集为53<≤x ,则a b 的值是__________ 5. 若不等式组?? ?<->+0 421x a x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6. 关于x 的不等式组??? ??<++>+0 1234a x x x 的解集为x<-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7. 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a y x a y x 523 的解满足x>y>0,化简a a -+3=_____________ 8. 已知? ? ?-=-+=+1341 323k y x k y x 且y x >,则k 的取值范围是 9. 已知不等式组1 32 1 6 3+>>-m x m x 的解集是3 2m x +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10. 若方程组?? ?=-=+1 29 3y x y ax 无解,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 11. 关于的方程x kx -=6的解集为正整数,则k 的值为 。 12. 已知?? ?=-+=+-9 855 2z y x z y x ,则x+y= ,x :y :z= . 二、解答题: 1、已知不等式5(x -2)+8<6(x -1)+7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2x -ax =4的解,求a 的值. a x

初一升初二衔接语文

精益学堂 2012 — 2013年寒假辅导培训班期末考试题 初二年级语文 学生姓名: 注意:1、本考试答题时间为90分钟,不得延时; 2 、考试过程中禁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 3 、禁止携带或夹带一切与考试有关的资料、 书籍,否则视作作弊处理。 一、 看拼音写词语或给词语注音。(每空1分,共10 分) Hudng k dig ( ) h e zh e zh du ( ( ) 丘()()皱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卜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止确的一项是 ( 栩栩 ) 如生x U A.干涸h e 恣意C 1 履行1 U B.魁梧w u 双赢y ing 解剖pou 谆谆教诲zh m C.脑髓su i 迂腐y u 萧索 s 0 恰如其分f m D ?濒临bin 刹那sh d 胆怯 qi e 功亏 一篑 ku 1 2.下列词组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噤 鞠躬 触目伤怀 B. 肃穆 惶急 情郁于中 C.狼籍 蹒跚 鸡零狗碎 D. 噩耗 焦灼 月明风清 u ( ) h d ng g m g d 殷红 ( )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今年是白岩松主持《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第九个年头。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一双巧手,剪出了菠萝,蝴蝶,燕鱼等图案。 “没问题,”小王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D.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5.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 (国别)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B.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C.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D. 《望岳》 杜甫 宋朝 6. F 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这道数学题的解法, 我还是执迷不悟,请给我解释一下。 B. 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C.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 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宇宙观光旅行,乍一听似乎是异想天开,但在 21世纪将成为现实 三、 填空题。(每空2分, 共10分) 1. ,一览众山小。 2. .大漠孤烟直, 。 3. ,恨别鸟惊心。 4. .登临吴蜀横分地, 。 5.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 文言文阅读。(共17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这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 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之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 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 1.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B.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C. 其子趋而往视之 D. 闵其苗之不长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3分) (1) 谓其人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予助苗长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其子趋而往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4. A. B. C.

2020暑期期末初一升初二衔接班物理试题

2020暑期期末初一升初二衔接班物理试题姓名:班级: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 B、奔驰骏马的运动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 B.静止的物体可以选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不可以 C.参照物可以看情况而选 D.对某一物体来说,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也可能不同 3.(2012福建福州)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 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l所示是刘翔在跨栏 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可选的参照物是:() A.刘翔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4.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 是()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6、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7、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9、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初一升初二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案

一对一VIP个性化教学部 个性化辅导方案 七(年级) (姓名)同学(科目) 首先,本方案是XXXXX一对一VIP个性化教学部依据同学一对一VIP学员情况表所提供的信息,专为同学定制的个性化方案,其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同学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老师一对一的指导,让同学今后学习更快更有效!下面是对此次测试的全面系统分析: 一、智力因素分析 1.学生存在的学科问题 (1)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例:多项式次数的判断,比较代数式大小的方法,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2)不能进行简便的计算,并且计算时还容易出现概念性的错误。例:幂的乘除运算。 (3)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不会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去做证明题和比较代数式大小。 2.学科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 (1)在公立校上课时可能因为老师讲解不到位,或者学生听课时不能抓住知识的重、难点,或者虽然掌握了知识的重、难点,但是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对数学公式只会机械的死记硬背,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完全掌握。 (3)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扎实,缺乏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或者学习时没有理解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审题时无法找出关键词和重点词,对题中的关键条件不能有 效的提取和运用,做题思路不够开阔、分析问题的思路不够清晰。例:对完全 平方公式,正着用非常熟练,但对于一些需要反过来用的题就不会了;对添加 辅助线证三角形全等很陌生。 解决方案: (1)在教学中,老师一方面对课本中已学过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查缺补漏,对于易错点,设置同类型的习题,强化练习;另一方面,把往年中 考中经常出的同类型的题,进行专项测试,为学生将来的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习数学,理解是最重要的。在课堂上,老师讲到一个公式,学生如果只是会用了并没有达到目的,只有当学生真正明白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出来的,并能熟 练使用才算达到目的。 (3)在顺利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题,教会学生如何找题目中的关键词、重点词,对问题进行归类、分 析、总结,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并且在综合训练中 形成规范的做题习惯。 二、非智力因素(学习习惯、态度、方法)分析及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 (1)习惯方面:审题方面、检查错误方面不够认真仔细。 (2)态度方面:学习比较被动,不能积极主动的去找一些资料学习巩固,拓展思路; 不爱思考,遇到难一点的题就放弃了。

初一升初二物理衔接班结业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测试卷 日期:班别: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36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似剑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 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4.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18℃ B.20℃ C.22℃ D.26℃ 5.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6.如图2所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7. 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8. 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 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戴上耳罩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9.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10.沈括纪念馆要浇铸纪念铜像.在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12.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13.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作“B超” 14.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B.39℃,40℃ C.38℃,40℃ D. 39℃,39℃ 15.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声音的音色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17.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8.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响度 B.改变音调 C.改变音色 D.减小声音的分散 19. 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 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 20. 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 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21.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 是声音大。“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高。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完整)初一升初二数学摸底试卷

A D C B 第8题 初一升初二数学摸底试卷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173.0_______. 2.据统计,我市今年参加初三毕业会考的学生为46000人.为了了解全市初三考生毕业会考数 学考试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 3.计算: =?-2007200920082_________. 4.不等式830x -≥的最大整数解是 . 5.若162++m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有理数m =_______. 6.已知0)112(322=+++--y x y x ,则224y x -的值为 . 7.一个n 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60°,则这个n 边形的内角和为 . 8.商店里把塑料凳整齐地叠放在一起,据下图的信息,当有10张塑料凳整齐地叠放在一起时的 高度是 cm . 9.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ABC ,10cm 7cm 6cm AB BC AC ===,,,沿过点B 的 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BD ,则AED △ 的周长为 cm . 10.将下面各事件前的序号写在最能代表它的概率的点上: ③掷一个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得到点数为6; ④投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 )11.下列各式中,错误.. 的是 (A )02=1 (B )2)2(--=4 1 - (C )3)5(-=35- (D )3)21(--=8- 第9题 1 29cm 35cm

初一升初二暑假衔接补习课-物理

初一升初二物理暑假衔接课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回声及回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观察的方法,探究回声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的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重难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预习导航】 1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 能够发声的物体叫作_________.著名的歌曲《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中有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__传入人耳. 4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 _____. 5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靠____________传播的. 7一架在3015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则飞机发出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_秒. 8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最近距离_______. 9人耳能区分开回声和声源的条件是二者相差_______秒以上. 10 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优美动听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些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

初一升初二衔接教材

第一讲无理数与平方根 【学习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及无理数的概念,并且会用根号表示; 2.会进行有关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运算; 3.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同学们的抽象概括能力。 一、【基础知识精讲】 1.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 平方根: 如果x2=a(a≥0),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3. 平方根的表示方法:①当a>0时,a的平方根记为±a; 。②当a=0时,a的平方根是a,即0=0; ③当a<0时,a没有平方根. 4. 平方根的性质: ①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②0有一个平方根,它就是0本身; ③负数没有平方根. 5. 算术平方根:①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②0的算术平方根是0. 6. 算术平方根的性质: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即当a≥0时,a≥0. 7. 开平方:①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被开方数。 ②开平方是一种运算方法,与加、减、乘、除、乘方一样,都是一种运算。 ③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8. (1) (a)2= a,(a≥0)(2) 0 0 0 0 a a a a a a > ? ? === ? ?-< ? 二、【例题精讲】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6的平方根是36;( ) ②1的平方根是1;( )

③ -9的平方根是±3;( ) ④ 19361±=; ( ) ⑤ 9是2 )9(-的算术平方根;( ) ⑥ |-16|的平方根是±4;( ) 例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1)169; (2)225 14; (3)10- 2; 例3:填空题 (1) 121 4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2) (-41)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3) 9-2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4) 若|x -4|+y x +2=0, 那么x=__, y=__. 例4:求下列各式中的x: (1)92 x =34; (2)(3x -1)2=25 三、【同步练习】 A 组 1.填空题 (1)0.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0.16的平方是_________. (2)若17是m 的一个平方根,则m 的另一个平方根是_____. (3)9的平方根是_____,81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2.求下列各式中的x: (1)49(x 2+1)=50; (2)(3x -1)2=(-5)2.

初一升初二数学衔接班测试试卷

初一升初二数学衔接测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分/题) 1、方程y-21 -y =5的解是 ( ) A .y=9, B.y=-9, C.y=3, D.y=-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是-4的算术平方根 B . 5是2)5(- 的算术平方根 C . 9的平方根是± 3 D . 27的立方根是±3 3、一个多项式与x 2-2x+1的和等于-3x+2,则此多项式是 ( ) A.-x 2+x+1 B.-x 2+x-1 C.-x 2-x-1 D.-x 2-x+1 4、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其中能摆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6cm ,8cm ,10cm B. 7cm ,8cm ,9cm C .5cm ,6cm ,7cm D. 5cm ,5cm ,11cm 5、若方程组? ??=-=+a y x y x 224中的x 是y 的2倍,则a 等于( ) A .-9 B .8 C .-7 D .-6 6、22 ,,674π --?(从左往右两个2之间依次多一个0)中,无理数共有( ) 个 A. 1 B. 2 C. 3 D. 4 7、已知某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5cm ,12cm,则第三边长为( )cm. A.13 B.13或12 C.13 D.12 8、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 等边三角形 (B ) 钝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 锐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4分/题) 9. 若32b a y x +与y x b a --54是同类项,则x = ,y = 。 10. 如果9=x ,那么x =________;如果92=x ,那么=x ________. 11. 三角形有两边的长为2cm 和6cm ,第三边的长为xcm ,则x 的范围是 。 12. 若(x -2)2+|y+31 |=0,则x y =

初一升初二暑假计划表

初一升初二暑假计划表 篇一:初一升初二暑假安排 初一升初二暑假学习计划: (以一周为学习周期,每周可安排2天休息时间,可户外运动进行身心放松) 上午:(6:45—7:00起床) 1.晨练30分钟(晨练前必须先吃少量水果垫垫肚子,不能空腹锻炼,锻炼身体非常重要) 2.看书(看阅读记忆性书籍,如语文、英语等,因为早上记忆力最佳) 3.可参加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辅导(可以选择针对性的科目,如有偏科现象的同学) 下午:(中午最好午休1—2小时,因为下午容易犯困) 1.复习上午在补习学校学习的内容,查漏补缺(最好用笔记本做好记录) 2.做暑假的假期作业2小时(暑假作业一定要合理安排,有计划的完成) 3.预习新课,进行适当的休息(将重点难点做上记号,上课时专心听讲) 4.去图书馆看书1小(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初一升初二暑假计划表)时(最好看些课外书籍,丰富课外知识)晚上:

1.饭后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外出散步(一天满满的安排下来肯定很累,需要好好放松放松) 2.睡前可以适当的看看书 3.休息(22:00—22:30休息最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篇二:初一升初二暑假计划表XX 初一升初二暑假计划表XX 数学一定要提前做大预习: 对于数学来说,即将成为初二的同学,初二这一年是关键年。 初二数学所学的部分,占整个初中阶段知识点的一半。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分量。中考几何的重头戏:三角形全等和它的三大转换,都要在初二全部讲完。这一部分学习的难度,大家可以问问学校里的学哥学姐。即使是在初一学习不错的,对三角形全等这一块的中高等题还是感到很麻手。除此之外,还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加入。 初二的代数主要分两部分来讲:式和函数。 初一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代“数”上,对学生整体思想的要求不够。到了初二,分式、根式、乘法公式、整式乘除、因式分解,全部是式子间的运算。这对学生的思维要求立马上了一个台阶。学生学起来,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要么提前培养;要么在初二学习上挤出这部分适应的时间。

初一升初二暑假学习计划【参考】

初一升初二暑假学习计划【参考】 初一升初二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开始,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暑假这个阶段要进行适应衔接,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初一升初二暑假学习计划,欢迎 1. 看数学书,尽量把基础的知识懂透。暑假时间比较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所以要好好把握。把平时没学懂的学懂,为下学期的学习做下铺垫。 2. 学数学,不做题是不行的,数学讲究见多识广,很多题目看起来比较难,但是如果是你做过的,就很容易。 3. 数学,假期补课可以适当安排,毕竟初一,不用太紧张,补课要有针对性,对自己不懂,或不是很懂的东西才补。 4. 适当的预习也是有必要的,初二的重点应该是分式和三角形,可先对较基础的东西进行预习。当然,能力不同,要求不同。 语文学起来应该比较轻松,主要是背诵下期的一些古 文,这个很重要,为开学的学习打下号基础。 记单词,尽量在开学前将课本上的单词记下来,还可以买跟教材配套的磁带进行跟读,这很有用。复习就是记学 过的单词,尽量都会写。还有就是背课文,增强语感。 物理是初二新增加的科目,虽然之前孩子们没有学习过,但是肯定接触过,所以孩子自己也是可以进行预习的,如果还是不放心,那么可以配备一本基础的课辅书籍。

对即将到来的初二物理学习,初一升初二的家长们可 能有些困惑,对此,提出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家长们参考 1、态度:学生在初二刚开始接触物理,所以初中物理学习带有启蒙的性质。一方面要学习一定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对物理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接触到的问题,学生要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物理意义上认识物理现象,逐步学会提出问题,逐步学会深入地思考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初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课难学,所以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这门课程中的内容学生在小学中是接触过的,不同的是小学中涉及的是很普通而且很浅显的物理知识,并且是跟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混在一起学习的。初中开设的物理课是初级的、系统的基础物理学课程。初中物理的学习,除了知识外,更重要是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包括阅读,笔记,作图,解答等等方面的习惯养成。 2、认识:学好物理课,要重视各学科的横向关联作用,比如:语文的阅读能力就直接影响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数学知识在物理课中有目的的迁移应用就是物理学习中的计算能力,可以说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是决定物理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物理又绝不同于数学,这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逐步体会。 3、方法: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各学科是相通的.不过物理 学习会有它的预习方法,阅读方法,笔记方法,解题方法,规范表达方法等。

初一升初二数学试题04793

周南中学初一升初二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2222)(b ab a b a ++=+ 2222b)-(a b ab a +-= bn bm an am n m b a +++=++))(( ))((22b a b a b a -+=- ()0,0≥≥=?b a ab b a 姓名: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点M(2,3)在直线2y x b =+上,则b =( ) A。-2 B 。-1 C .1 D。2 2。 以下列数组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1,3 B.2,3,5 C .0.2,0。3,0.5 D.31 , 41,5 1 3. 下列各数中,3.14,38-,0.131131113……,π,25,7 1 - ,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的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零; B. 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 负数没有立方根; D . 一个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同号,零的立方根是零。 5。 下列说法中: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 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其 中正确的说法有( ) A.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 点A(x ,y )在第二象限内,且||2||3x y ==,,则点A 坐标为(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英语初一升初二衔接

第一章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 Unit 5 and unit 6 频度副词及用法:频度副词主要指一定时间内动作发生的次数。 I always go to school by bike.(100%) I usually go to work by car.(80%) 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us.(60%) I sometimes go to school by subway.(40%) I seldom go to school on foot.(20%) I never go to school by taxi.(0%) 除此之外,常见的这类副词及短语还有:everyday, twice a week, once a week等 注意:对频度副词用 How often 提问: 例: 1. How often does he go to the park?Twice a week. 2. 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library?Everyday ! 2.交通方式的表达 A.交通工具 : bus taxi bike train plane subway car等等。 B. 乘坐交通工具,用 by+交通工具,中间不加任何词:by bike, by bus, by plane/by air?除此之外,还可用其他词汇这样表达:take a bus, ride a bike, take a taxi, walk to? C.对交通方式或者方式的提问用 how,e.g.How do you go home? I go home on foot. How does she go to work? By bu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