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纯培养条件下细菌需氯量和存活性的试验研究

纯培养条件下细菌需氯量和存活性的试验研究

纯培养条件下细菌需氯量和存活性的试验研究
纯培养条件下细菌需氯量和存活性的试验研究

细菌保种方法

https://www.doczj.com/doc/604043086.html,/dxyz-b109-99-t-345518非常详细 各菌种保存方法的优缺点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充分生长后,棉塞部分用油纸包扎好,移至2—8℃的冰箱中保藏。 保藏时间依微生物的种类而有不同,霉菌、放线菌及有芽孢的细菌保存2—4个月,移种一次。酵母菌两个月,细菌最好每月移种一次。 此法为实验室和工厂菌种室常用的保藏法,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能随时检查所保藏的菌株是否死亡、变异与污染杂菌等。缺点是容易变异,因为培养基的物理、化学特性不是严格恒定的,屡次传代会使微生物的代谢改变,而影响微生物的性状;污染杂菌的机会亦较多。 2.液体石蜡保藏法 (1)将液体石蜡分装于三角烧瓶内,塞上棉塞,并用牛皮纸包扎, 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然后放在40℃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 (2)将需要保藏的菌种,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使得到健壮的菌体或孢子。 (3)用灭菌吸管吸取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已长好菌的斜面上,其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1cm为准,使菌种与空气隔绝。 (4)将试管直立,置低温或室温下保存(有的微生物在室温下比冰箱中保存的时间还要长)。 此法实用而效果好。霉菌、放线菌、芽孢细菌可保藏2年以上不死,酵母菌可保藏1—2年,一般无芽孢细菌也可保藏1年左右,甚至用一般方法很难保藏的脑膜炎球菌,在37℃温箱内,亦可保藏3个月之久。此法的优点是制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不需经常移种。缺点是保存时必须直立放置,所占位置较大,同时也不便携带。从液体石蜡下面取培养物移种后,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时,培养物容易与残留的液体石蜡一起飞溅,应特别注意。 3.滤纸保藏法 (1)将滤纸剪成0.5×1.2cm的小条,装入0.6×8cm的安瓿管中,每管1—2张,塞以棉塞,1.05kg/cm2>,121.3℃灭菌30分钟。 (2)将需要保存的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培养,使充分生长。 (3)取灭菌脱脂牛乳1—2ml滴加在灭菌培养皿或试管内,取数环菌苔在牛乳内混匀,制成浓悬液。 (4)用灭菌镊子自安瓿管取滤纸条浸入菌悬液内,使其吸饱,再放回至安瓿管中,塞上棉塞。 (5)将安瓿管放入内有五氧化二磷作吸水剂的干燥器中,用真空泵抽气至干。 (6)将棉花塞入管内,用火焰按图Ⅶ-13熔封,保存于低温下。 (7)需要使用菌种,复活培养时,可将安瓿管口在火焰上烧热,滴一滴冷水在烧热的部位,使玻璃破裂,再用镊子敲掉口端的玻璃,待安瓿管开启后,取出滤纸,放入液体培养基内,置温箱中培养。 细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均可用此法保藏,前两者可保藏2年左右,有些丝状真菌甚至可保藏14—17年之久。此法较液氮、冷冻干燥法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

细菌的概念

细菌的概念 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细菌的形态基本形态 (1)球菌:按其排列方式(繁殖时细菌分裂平面不同分裂后菌体间黏附程度不同)和又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2)杆菌:细胞形态较复杂,有短杆状、棒杆状、梭状、月亮状、分枝状。 (3)螺旋状:可分为弧菌(螺旋不满一环)和螺菌(螺旋满2~6环,小的坚硬的螺旋状细菌)。此外,人们还发现星状和方形细菌。细胞大小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球菌直径一般为0.5~1微米,杆菌直径与球菌相似。 细胞壁 细胞壁厚度因细菌不同而异,一般为15-30nm。主要成分是

肽聚糖,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构成双糖单元,以β-1,4糖苷键连接成大分子。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有四肽侧链,相邻聚糖纤维之间的短肽通过肽桥(革兰阳性菌)或肽键(革兰阴性菌)桥接起来,形成了肽聚糖片层,像胶合板一样,粘合成多层。 肽聚糖中的多糖链在各物种中都一样,而横向短肽链却有种间差异。革兰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有15-50层肽聚糖片层,每层厚1nm,含20-40%的磷壁酸(teichoic acid),有的还具有少量蛋白质。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仅2-3层肽聚糖,其他成分较为复杂,由外向内依次为脂多糖、细菌外膜和脂蛋白。此外,外膜与细胞之间还有间隙。 肽聚糖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有抑菌或杀菌作用。如溶菌酶是N-乙酰胞壁酸酶,青霉素抑制转肽酶的活性,抑制肽桥形成。细菌细胞壁的功能包括:①保持细胞外形,提高机械强度; ②抑制机械和渗透损伤(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能耐受 20kg/cm2的压力);③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侵入宿主)④;防止大分子入侵;⑤协助细胞运动和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 ⑥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其中还有一些缺壁细菌,分为四类:①L型细菌,是指某些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形成细胞壁缺陷的变异菌株;②原生质体,是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或青霉

各种细菌的培养

海水中的微生物分离 (一)厌气细菌的分离和无氧装置 在水层及沉积物中都有厌气细菌生长着。要将它们分离培养需要创造缺氧环境,其方法很多,通常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方法。物理方法是将接种物置于抽气(或加充非氧气)密闭箱中,使其在缺氧下培养长出。化学吸氧法是用化学药品把培养器中的氧气吸去.造成缺氧的培养环境。生物吸氧法是利用燕麦萌发时的旺盛呼吸作用,吸收培养环境中的氧气,形成缺氧的环境条件. 1.焦性没食子酸吸氧法 利用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溶液中吸收游离氧气,造成决氧的培养环境.此法较适用于小型的科学实验。每克没食子酸(淡绿色)在过量碱性溶液中能吸收100毫升空气中的氧.生成深棕色的焦性没食橙。 试验步骤 ①把样品稀释液接种于加1%葡萄糖、0.1%硫化甘醇酸钠和0.0002%美蓝的2216E 培养基中,这种培养基灭菌后应避免与大气接触。如果所接种的是淡水样品,可用葡萄糖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替代2216E 培养基。 ②吸20%氢氧化钠溶液2.5 毫升于小玻璃皿或试剂瓶的塑料盖中,将此皿放于玻璃板或搪瓷盘上。 ③加焦性没食子酸0.5 克。 ④立即将预先接种好的培养皿倒扣于小玻璃皿上。 ⑤用溶化的石腊将培养皿与玻璃板之间的缝隙封固,置于适当温度下培养至长出明显的菌落后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 ①可将吸氧剂改用等量的焦性没食子酸与无水碳酸钠混合物(l -2 克),不必加水,这样有利于吸水,便于形成单颗菌落。 ②必须选用适当高度的培养皿和盛吸氧剂小皿(或试剂瓶盖)以防吸氧剂同培养基接触. 2 .圆形玻璃板隔绝空气培养法 当平板培养基接种后.立即用比平皿稍小的无菌圆形玻璃板盖上,以避免培养基同空气接触。而后送入培养箱培养。在长出菌落后.除玻璃圆板周围外 , 美蓝的颜色会很快恢复,即处于还原状态.没有同氧起氧化作用,这说明培养基上的细菌处于缺氧状态,长出的菌落为厌氧细菌菌落。 3 .机械抽气法 把已接种的平板培养物立即放入干燥器中,用真空泵抽出空气,而后通入CO2以维持干燥器内外压力平衡,以利于细菌生长。在一定温度下培养至长出明显菌落,观察其形态。 4 ,生物吸氧法 将培养有发芽旺盛的燕麦小平皿放在玻璃板上,把已接种的大培养皿倒盖在上面,以石蜡密封大平皿与玻璃板间的缝隙,置一定温度下培养至长出明显的菌落 . 将其中的小玻璃皿换成培养有发芽旺盛燕麦芽的小平皿)。 5 .注意事项 厌氧菌的培养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当氧气与培养基接触期间和在培养基制备中不能产生有毒的氧化作用产物。 (2)保温和培养期间.需保持培养基排除空气的条件.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1.土壤中的细菌 土壤具备了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因此,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土壤中的细菌来自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和腐物寄生菌以及随动物排泄物及其尸体进入土壤的细菌。它们大部分在离地面10 cm~20 cm深的土壤处存在。土层越深,菌数越少,暴露于土层表面的细菌由于日光照射和干燥,不利于其生存,所以细菌数量少。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次之,另外还有真菌、螺旋体等。土壤中微生物绝大多数对人是有益的,它们参与大自然的物质循环,分解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固定大气中的氮,供给植物利用;土壤中可分离出许多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进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死亡,但是一些能形成芽胞的细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炭疽芽胞杆菌等可在土壤中存活几年或几十年。因此土壤与创伤的厌氧性感染有很大关系。 2.水中的细菌 水也是微生物存在的天然环境,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污水、人畜排泄物及垃圾等。水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因水源不同而异。一般地面水比地下水含菌数量多,并易被病原菌污染。在自然界中,水源虽不断受到污染,但也经常地进行着自净作用。日光及紫外线可使表面水中的细菌死亡,水中原生生物可以吞噬细菌,藻类和噬菌体能抑制一些细菌生长;另外水中的微生物常随一些颗粒下沉于水底污泥中,使水中的细菌大为减少。水中的病菌如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等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及污染物。因此,粪便管理对控制和消灭消化道传染病有重要意义。但直接检查水中的病原菌是比较困难的,常用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埃希菌的菌群数,来判断水的污染程度,目前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为1 ml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每1升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超过此数,表示水源可能受粪便等污染严重,水中可能有病原菌存在。 3.空气中的细菌 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种类和数量因环境不同有所差别。空气中的微生物来源于人畜呼吸道的飞沫及地面飘扬起来的尘埃。由于空气中缺乏营养物及合适的温度,细菌不能繁殖,且因阳光照射和干燥作用而被消灭。只有抵抗力较强的细菌和真菌或细菌芽胞才能存留较长时间。室外空气中常见产芽胞杆菌、产色素细菌及真菌孢子等;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比室外多,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医院病房、门诊等处,容易受到带菌者和病人污染。如飞沫、皮屑、痰液、脓汁和粪便等携带大量的微生物,可严重污染空气。某些医疗操作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如高速牙钻修补或超声波清洗牙石时,可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穿衣、铺床时使织

院感细菌培养

第一部分 卫生标准 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岀值见表1 表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1.2致病性微生物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岀沙门氏菌。 ________ 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2.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w 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岀。 3、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3.1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w 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岀。 3.2、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4、污物处理卫生标准 污染物品无论是回收再使用的物品,或是废弃的物品,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检岀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第二部分 采样方法 1、采样及检查原则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0—4C条件时,送检时间不 得超过24h。

2、空气采样方法 2.1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2.2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2.3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w 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既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2.4 采样方法 用9cm 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 后送检培养。 3、物体表面采样方法 3.1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h 内进行采样。 3.2 采样面积 被采表面v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3.3 采样方法 用5 x 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纸1支,在规格板内横 竖往返各涂抹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纸,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纸放入装10ml 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纸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4、医护人员手采样方法 4.1 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4.2 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纸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 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纸,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纸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计算。 5、医疗用品采样方法 5.1 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5.2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 可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规定执行。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 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v 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 cm2。 6、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6.1 采样时间采取更换钱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 6.2 采样量及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ml 被检样液,加入9ml 稀释液中混均,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氯消毒剂、含典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于 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 (w/v )吐温80和0.3%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 加入0.3%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 (w/v)吐温80,以中和备检样 液的残效作用。 6.3 结果分析 平板上有菌生长,证明被检样液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处理(但不能用于灭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再用。 7、污染采样方法 7.1 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进行采样 7.2 采样量及采样方法按5.2 执行

微生物各种细菌存活条件

大肠菌群1、大肠菌群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若水中或食品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即可证实已被粪便污染,也可能就有肠道病原菌存在。据此,可以认为含有大肠菌群的水或食品是不安全的。2、生存环境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15—46℃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水和土壤中大量存在,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主要污染的食品是肉类、水产品、蔬菜等。85℃热水1~3分钟内杀灭本菌。300ppm次氯酸纳溶液1~3分钟内杀灭本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条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在12~45℃生长繁殖,最适生长温度为37℃,由于常引起人和动物化脓性疾病,又称化脓性球菌。杀灭条件加热80℃30分钟才能杀死,煮沸可迅速使它死亡。 沙门氏菌1、生存环境该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25℃可存活10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2、繁殖条件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生熟食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也是防止该菌污染的至为重要的措施。沙门氏菌3、污染渠道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患病的人和动物,及人和动物的带菌者。,其中在肉类中最为多见。淡水鱼虾有时带菌,海产鱼虾一般带菌者较小。菌不耐热。4、杀灭条件沙门氏菌对热及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属于中等,60℃20—30分钟、75℃5分钟即被杀死,100℃条件下该菌立即被杀死。 真菌(霉菌、酵母菌)1、生存环境和繁殖条件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土壤、空气、水、和生物体内外到处都有,其最适生长温度是25℃,在20—30℃大部分霉菌都能生长,小于10℃和大于30℃时霉菌生长显著减弱,在0℃时几乎不生长2、污染渠道由于霉菌种类多且分布广,物体水分含量高时,容易滋生霉菌。霉菌中的毛霉常在果实、果酱、蔬菜、糕点、乳制品、肉类等食品上生长,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水量高的粮食容易滋生霉菌。3、杀灭条件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87.8—90.6℃才能杀死霉菌,90℃10—30分钟可以杀死其中的孢子

益生菌的5个条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04043086.html, 益生菌的5个条件 作者:宋颖 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11期 在超市,我们可以看到益生菌酸奶、乳酸菌饮料、活力C饮料、益生元等,这些乳制品都宣称可以调节肠道健康。这些五花八门的概念把我们弄得晕头晕脑,它们都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益生菌、乳酸菌、活力C、益生元这几个名词。 益生菌,它不是一种菌,它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定植于人体的肠道,可以调节肠道功能、帮助营养物质吸收、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等作用。 乳酸菌属于益生菌,它是一类革兰氏阳性、厌氧生长的细菌。在食品发酵过程将原料中的糖转变为乳酸的细菌。乳酸菌广泛的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肠道乳酸菌与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有抑制病原菌,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改善血脂、抗高血压等作用。 活力C菌,也是益生菌的一种,它来自丹麦,全称叫做LCP-37,是活性干酪乳杆菌的一种。促进人体肠道消化吸收及通畅,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改善均有显著的效果。 益生元与益生菌虽然是一字之差,却区别甚远。益生元被称为益生菌的食物,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增强其活性,从而达到改善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让消费者头晕的名词确实都与肠道有关系。是不是我们选择了含有这些名字的产品就可以改善肠道健康呢?其实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的定义可知,只有摄入足够量的活菌,益生菌才对宿主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并且益生菌要符合5个条件: 1.益生菌必须具有存活能力,且能大规模生产。 2.益生菌在使用和储藏期间,应保持存活状态和稳定。 3.益生菌应能保持在肠道生态环境系统中存活。 4.益生菌必须对宿主产生有益的作用。

细菌培养实验报告(新)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名刘伟 学号 专业生物科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 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 (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1.液体培养基配制

细菌培养技术

第二节细菌培养检测技术 节概述 细菌的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实验中基本技术之一。大多数细菌均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只有将细菌培养出来才能对它进行研究和鉴定 知识点导航 一.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人工制品。适宜的培养基 能使细菌在体外迅速生长繁殖,便于对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别。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 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菌用培养基和特殊培养基。 (一)基础培养基 只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应用最广泛,为制备多种培养基的基础,常见的有肉 汤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二)营养培养基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腹水或酵母浸膏等有机物,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 菌生长需要或增菌用。如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中添加鸡蛋、马铃薯、甘油等。 (三)选择培养基 利用不同种类细菌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而制成,使分离菌大量繁殖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 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的抑制剂能抑制非目的菌生长或使其生长不佳,有利于目的菌的检出和识别 。选择培养基多为固体平板,用于从标本中分离某些特定的细菌。 (四)鉴别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有某些特定成分,如糖、醇类和指示剂等,用于检查细菌的各种生化反应,以资鉴 别和鉴定细菌。 (五)厌氧菌用培养基 专性厌氧菌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故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半胱氨酸、硫乙醇酸钠等还原剂,降低培养基中氧化还原电势,并应与外界空气隔绝,使培养基本身为无氧的环境。 (六)特殊培养基 为某些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培养之用。如高渗盐增菌培养基、高渗糖增菌培养基、改良Kagan氏培养基等。 二.培养基的制备 制备一般培养基的主要过程基本相似,包括调配、溶化、调整pH、过滤、分装、灭菌及检定和 保存。 三.细菌检验室的注意事项及无菌技术

大肠杆菌生长的条件

大肠杆菌生长的条件 大肠杆菌生长的条件是什么呢?大肠杆菌是寄生在人体大肠里对人体无害的一种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那么,大肠杆菌生长的条件是什么呢?小编这就来告诉你。 文章目录 一、大肠杆菌生长的条件 二、大肠杆菌的作用 三、大肠杆菌的培养方法 大肠杆菌生长的条件 1、大肠杆菌生长的条件 它是寄生在人体大肠里对人体无害的一种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培养容易,它是生物学上重要的实验材料。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小时内,大肠杆菌就经过吞咽在肠道内定居了。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况下,这些平日里的良民才会兴风作浪,移居到肠道以外的地方,例如胆囊、尿道、膀胱、阑尾等地,造成相应部位的感染或全身播散性感染。因此,大部分大肠杆菌通常被看作机会致病菌。

2、大肠杆菌的致病物质 2.1、定居因子:也称粘附素(Adhesin),即大肠杆菌的菌毛。致病大肠杆菌须先粘附于宿主肠壁,以免被肠蠕动和肠分泌液清除。使人类致泻的定居因子为CFAⅠ、CTAⅡ,定居因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2.2、黏附素能使细菌紧密黏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的细胞上,避免因排尿时尿液的冲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大肠杆菌黏附素的特点是具有高特异性。 3、大肠杆菌的危害

3.1、肠道外感染:大肠杆菌离开肠道后,最容易引发的就是尿路感染,比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这些炎症的发生都是因为大肠杆菌所引起。除了这些之外,大肠杆菌还会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特别是一些抵抗力较弱的婴幼儿以及老年人,大肠杆菌还会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败血症。 3.2、急性腹泻:大肠杆菌同时还会有暖气各种腹泻症状,而患有腹泻的人群通常以婴幼儿以及旅游者为主,其程度各有所不同,除了轻度的水泻以外,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霍乱样症状。患有腹泻的人一般两到三天就会自行痊愈,但如果是体质较弱的人群,其腹泻症状会延长至数周。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其特点是有着高度的传染性,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致死。并且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会引起散发性或暴发性出血性结肠炎,可产生志贺氏毒素样细胞毒素。 大肠杆菌的作用

菌株保存要求

【菌株保存要求】 菌种作为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对微生物学教学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菌种保存方法因微生物的不同而异。在菌种保存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故菌种保存方法多依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菌种保存方法有多种,最理想的为真空冷冻干燥法,具有保存时间长、成活率高、变异小等优点,但操作技术难度大,花费高,需特殊设备,一般单位不易做到,而一些常规方法,常因传代次数多、易污染、易变异,给保存带来诸多不利。多年来,微生物学工作者们一直在研究摸索简便而行之有效的菌种保存方法,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吸取同行工作者们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几种方法简便、效果好的保存方法,现介绍如下。 需要4℃冰箱保存的保存法 1.液体石蜡保存法 先将液体石蜡灭菌,然后放于37℃恒温箱中,使水汽蒸发掉备用。再将需要保存的菌种在最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中培养,用无菌吸管吸取已灭菌的液体石蜡,注入已长好的斜面培养基上,用量以高出斜面顶端1cm?为准。试管需直立,置4℃或室温下保存,一般无芽胞细菌可保存1年左右。 2.高层半固体琼脂石蜡保存法 将需保存的菌种经平板划线分离后,挑单个菌落用接种针反复穿刺接种到高层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中,经37℃12小时培养后取出,用无菌操作将灭菌的液体石蜡滴加半固体琼脂菌种管表层约高度,存放4℃冰箱,1年转种1次。 3.蒸馏水保存法 取灭菌蒸馏水6~7mL加于试管斜面上,用吸管研磨,洗下菌苔充分混匀,将此菌液分装于灭菌的螺旋小瓶中,或用胶塞密封,置4℃保存可存活数年。 需-20℃冰箱冷冻保存的保存法 1.甘油保存法 甘油一生理盐水保存液的制备: 取甘油(分析纯)8份加入生理盐水2份,充分混合后,经℃,30分钟灭菌备用。 将纯化后的菌株根据菌种不同分别划线接种于其最适宜生长的培养基上培养后,用接种针取典型菌落接种肉汤管37℃培养6~8小时(链球菌和奈瑟氏菌接种血清肉汤管,5~10%CO2环境下8~10小时培养,真菌直接用接种环取菌洗入肉汤管,不培养)。此为培养液。

微生物各种细菌存活条件

微生物各种细菌存活条 件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肠菌群 1、大肠菌群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若水中或食品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即可证实已被粪便污染,也可能就有肠道病原菌存在。据此,可以认为含有大肠菌群的水或食品是不安全的。 2、生存环境 ? ? 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15—46℃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水和土壤中大量存在,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主要污染的食品是肉类、水产品、蔬菜等。85℃热水1~3分钟内杀灭本菌。 300ppm次氯酸纳溶液 1~3分钟内杀灭本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条件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在12~45℃生长繁殖,最适生长温度为37℃,由于常引起人和动物化脓性疾病,又称化脓性球菌。杀灭条件 ? ?? ?加热80℃30分钟才能杀死,煮沸可迅速使它死亡。 沙门氏菌 1、生存环境? ? 该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25℃可存活10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 2、繁殖条件 ? ???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生熟食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也是防止该菌污染的至为重要的措施。沙门氏菌 3、污染渠道 ? ???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患病的人和动物,及人和动物的带菌者。,其中在肉类中最为多见。淡水鱼虾有时带菌,海产鱼虾一般带菌者较小。菌不耐热。 4、杀灭条件 ? ? 沙门氏菌对热及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属于中等,60℃20—30分钟、75℃5分钟即被杀死,100℃条件下该菌立即被杀死。 ? ?

细菌培养操作

细菌培养 灭菌物品:试管、枪头、平皿、ep管、涂布棒、培养基。 无菌室灭菌:桌子、凳子用质量分数为2%-3%的来苏水擦洗,再用紫外灯照射15分钟。LB培养基的配制:(用于肺炎克雷伯杆菌) (1)称取NaCl 1g/100ML 胰蛋白胨(Tryptone)1g/100ML 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0.5g/100ML 琼脂1.5-2g/100ML (只在配固体培养基时加) (2)加热溶解 (3)调PH 7.2-7.4 (用NaOH) (4)分装,加塞,包扎 (5)灭菌0.1Mpa 121.3摄氏度20分钟 (6)无菌观察:将已灭好菌的培养基放入37摄氏度的温箱中培养1-2天, 若无菌生长放入冰箱储存备用。 肉汤培养基的配置:(用于金葡菌) (1)营养肉汤18g/100ML (2)其余步骤同上,但不用调PH 玻璃器皿须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1)试管:每个管口用铝铂纸包好,2个一组用报纸包好。 平皿:每组5个,用报纸包好 (2)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烘箱中,但摆放不要太挤,不要接触内壁的铁 板,以防止报纸着火。 (3)升温至160摄氏度,2小时 (4)降温,切断电源自然降温,70摄氏度以下打开箱门,取出物品,防 止温度骤降导致玻璃器皿炸裂。 镜检: (1)涂片: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接种环,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烧红灭菌,烧至伸入试管的部位。用右手的小手指及手边缘部位拔出试管的塞子,将试管口在火焰 上烧一圈,然后将接种环伸入试管内取出一环,迅速将试管口在火焰上烧一圈, 塞上塞子(此过程塞子一直在手中)。将接种环上的菌液轻轻涂在平板上,均匀 涂成直径为1 cm的圆。(若在涂的过程中出现回缩现象说明载波片没有洗干净)(2)干燥:涂片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有时为了加快干燥,可将标本面朝上,手持载波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微微加热,切勿靠近火焰,热度以不宜烫手 为宜。 (3)固定:加热法:标本面朝上,在酒精灯火焰外层来回通过3-4次,共约2-3秒,并不时以载波片反面触皮肤,以热而不烫为度,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4)染色:标本固定后采用合适的染料进行染色,一般1-3分钟。我们用沙红(也叫番红)safranine 染色2分钟。 (5)水洗:一般用自来水,将载波片倾斜,沿着上侧使水流缓缓冲下染液,一般以冲下来的水基本无色为度,(不要对者标本直接冲,以免冲去被检标本)(6)干燥:室温中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轻轻敷在标本上吸干,干透后镜检(不可在标本上擦拭,以免损伤标本)。 显微镜观察: (1)先用低倍镜观察,将载物台升至最高,然后再用粗准焦螺旋慢慢下降,当

院感细菌培养操作

1.目的: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加之化疗、放疗等手段的采用,影响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以及先进医疗仪器广泛应用等原因,增加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实践的严重障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进一步规范院内感染监测标本的程序,更好、更快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设备、试剂与材料 VITEK 2 compact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VITEK 32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美国FORMAⅡ级生物安全柜 显微镜 酒精灯 接种环 恒温培养箱 各种培养基 革兰氏染色液 触酶试剂 氧化酶试剂 移液器 无菌吸嘴 3.院感标本采集 3.1空气的采样 3.1.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3.1.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1.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三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3.1.4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3.2物体表面采样 3.2.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3.2.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则取100cm2。3.2.3采样方法用5×5 cm2的标准来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支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3.3医护人员手采样 3.3.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3.3.2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枝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3.4医疗用品采样 3.4.1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3.4.2采样方法右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取其中的一部分放培养液中培养。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3.5使用中消毒剂的采集

细菌培养的基本条件

(一)细菌实验室细菌实验室是进行细菌学实验的场所。标本的接种、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等工作都要在此完成。所以细菌室应该符合一定的条件。 1.细菌室必须安装严密的门窗,以防室内环境受到外界的污染。且室内禁用风扇,避免细菌的播散。 2.细菌室必须安装供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置于操作台上面lm处,每天开始工作前照射20min。对其消毒效果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失效的灯管。 3.室内应备有消毒剂,用于试验中发生菌液洒溅时的及时消毒处理。同时还应备有供工作人员浸手用的盛有消毒剂的水盆、肥皂及自来水源等。 4.室内操作台须每日用消毒剂擦洗,地面至少一周用消毒剂擦洗l次。 5.对接收的标本、无菌器具、用过的物品等应明显分开并放在指定位置。同时要对用过的物品及时进行灭菌处理。 6.细菌室根据当地的气温特点,安装空调机,以适合细菌实验工作。同时室内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备。(二)无菌实验室无菌实验室是细菌实验室内用于无菌操作的小室,其内部装饰、消毒条件要求更严格。 1.无菌室应完全封闭,人员出入应有两道门,其间应隔有缓冲区。 2.用前应以紫外线消毒30min,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彻底消毒。 3.在无菌室中一般仅限于分装无菌的培养基及传染性强的细菌的接种,不进行有菌标本的分离及其他操作。 4.无菌室内应仅限操作人员进入,而且进入无菌室应着隔离衣和专用鞋,操作时戴口罩,随时保证室内的无菌状态。 5.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可用超净工作台代替无菌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操作。超净工作台应选择垂直气流通风方式。 6.无菌室应配备空调设备,保证不因室温而影响工作。(三)基本设备和器具细菌实验室内必须具备的设备和器具有:用于细菌培养的温箱、C02培养箱、厌氧培养设备;用于观察细菌形态及标本直接镜检的显微镜;用于物品灭菌的高压蒸气灭菌器、干烤箱;用于储存培养基、诊断用血清、抗生素及菌种等的冰箱和冷藏柜;用于挑取标本、接种等的接种器具,包括接种环和接种针;制备培养基时用的pH计;细菌检验操作时用于接种器具灭菌的火焰灯或酒精灯;还有各种必用的平皿、试管、吸管等玻璃器皿,以及离心机、天平等。

微生物各种细菌存活条件

微生物各种细菌存活条 件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大肠菌群1、大肠菌群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若水中或食品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即可证实已被粪便污染,也可能就有肠道病原菌存在。据此,可以认为含有大肠菌群的水或食品是不安全的。 2、生存环境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15—46℃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水和土壤中大量存在,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主要污染的食品是肉类、水产品、蔬菜等。85℃热水1~3分钟内杀灭本菌。300ppm次氯酸纳溶液1~3分钟内杀灭本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条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在12~45℃生长繁殖,最适生长温度为37℃,由于常引起人和动物化脓性疾病,又称化脓性球菌。杀灭条件加热80℃30分钟才能杀死,煮沸可迅速使它死亡。 沙门氏菌 1、生存环境该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25℃可存活10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 2、繁殖条件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生熟食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也是防止该菌污染的至为重要的措施。沙门氏菌 3、污染渠道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患病的人和动物,及人和动物的带菌者。,其中在肉类中最为多见。淡水鱼虾有时带菌,海产鱼虾一般带菌者较小。菌不耐热。 4、杀灭条件沙门氏菌对热及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属于中等,60℃20—30分钟、75℃5分钟即被杀死,100℃条件下该菌立即被杀死。 真菌(霉菌、酵母菌) 1、生存环境和繁殖条件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土壤、空气、水、和生物体内外到处都有,其最适生长温度是25℃,在20—30℃大部分霉菌都能生长,小于10℃和大于30℃时霉菌生长显着减弱,在0℃时几乎不生长 2、污染渠道由于霉菌种类多且分布广,物体水分含量高时,容易滋生霉菌。霉菌中的毛霉常在果实、果酱、蔬菜、糕点、乳制品、肉类等食品上生长,引起食品的腐败变

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

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 在细菌学诊断中,分离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分离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在含多种细菌的病料或培养物中挑选出某种细菌。在分离培养时应注意:选择适合于所分离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温度、气体条件等。同时应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并做好标记。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 (2)掌握厌氧菌培养的原理及其方法。 [实验材料] 菌种:大肠杆菌斜面、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肉汤等。 器械:剪刀、记号笔(以上小组共用)。 培养基:普通肉汤和普通琼脂斜面、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平板、酒精灯、接种环(以上每人一套)。 [需氧性细菌分离培养法] 1.划线分离培养法此法为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培养的方法甚多,可按各人的习惯选择应用,其目的都是达到使被检材料适当的稀释,以求获得独立单在的菌落,防止发育成菌苔,以致不易鉴别其菌落性状。划线培养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左手持皿,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及 中指将皿盖揭开呈20。左右的角度(角度愈小愈好,以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皿中将培养基污染)。 (2)右手持接种环,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肉汤中取少许材料涂布于培养基边缘,然后将接种环上多余的材料在火焰中烧毁,待接种环冷却后,再与所涂材料的地方轻轻接触,开始划线,方法如图(5-l)。 (3)划线前先将接种环稍稍弯曲,这样易和平皿内琼脂面平行,不致划破培养基。 (4)划线中不宜过多地重复旧线,以免形成菌苔。 (5)接种完毕,在皿底上作好菌名、日期和接种者等标记,平皿倒扣,置37℃培养。 2.纯培养的获得与移植法将划线分离培养37℃24h的平板从温箱取出,挑取单个菌落,经染色镜检,证明不含杂菌,此时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移植于琼脂斜面培养,得到的培养物,即为纯培养物,再作其他各项试验检查和致病性试验等。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其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掌握细菌形态结构特征,对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诊断疾病和防治原则等都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细菌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细菌体积微小,一般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观察到。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其大小的单位。细菌种类不同,大小差异很大,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生长环境中,或在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有差别。 二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及螺旋状,根据形态特征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大类. (一)球菌(coccus) 球菌单个菌细胞基本上呈球状。按细菌生长繁殖时的分裂平面及分裂后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球菌分为: 1.双球菌:细菌在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个菌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 2.链球菌:细菌由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葡萄球菌:细菌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菌细胞聚集在一起似葡萄串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四联球菌:细菌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5.八叠球菌:细菌在上下、前后和左右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八个菌细胞联在一起。 (二)杆菌(bacillus) 杆菌呈杆状,多数为直杆状,也有稍弯的。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差异很大。大杆菌如炭疽杆菌长3~10μm,中等的如大肠杆菌长2~3μm,小的如流感杆菌长0.7~1.5μm。菌体粗短呈卵园形的称为球杆菌;菌体末端膨大成棒状,称棒状杆菌;菌体常呈分枝生长趋势,称为分枝杆菌,大多数杆菌是单个、分散排列的,但有少数杆菌分裂后菌细胞连在一起呈链状,称为链杆菌。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螺形菌菌细胞呈弯曲或旋转状,可分为两类: 1.弧菌:菌细胞只有一个弯曲呈弧形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 2.螺菌:菌细胞有多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呈“S”或海鸥形者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四个部分组成。某些细菌除具有其基本结构外,还有荚膜、鞕毛、菌毛、芽胞等特殊结构。 一、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壁位于细菌的最外层,是一层质地坚韧而略有弹性的膜状结构,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并随不同细菌而异。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两类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但各自还有其特殊组成成分。 1.肽聚糖(peptidoglycan) 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是肽聚糖,又称粘肽。它是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组成与连接的方式亦有差别。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