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

论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

论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
论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

论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

摘要:自古以来,时空就是一个令人们不断探索、追问的问题。在先辈前人不懈地努力下,时空的问题有了系统化的趋势。以巴赫金提出的时空体理论为代表,时空问题得到了新的进展与突破。巴赫金的这一理论是继承前人时空理论的基础上并且结合以欧洲小说的发展为线路,展现了时空在文学上的不同形式,表明了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割。

关键词:巴赫金;时空体;时间;空间

对时空问题的考察,古已有之,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历代学者中间,仅次于柏拉图的就是其徒弟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希腊哲学中时空的学者,他从多时空观方面以及多个角度来研究时空观,是研究时空观的集大成者。巴赫金在西方这深厚的积淀上,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时空观,展现了时空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上的不同表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割性。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主要见于《巴赫金全集·小说理论》中,还散见于《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等作品中。本文旨在从《小说理论》一书出发,初步探讨巴赫金的小说时空体理论。

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思想渊源的。巴赫金的时空体概念一是来源于乌赫托姆斯基和康德,同时还得益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是有上述三个理论渊源,巴赫金的时空体应运而生。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把巴赫金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文学研究和晚年的文化研究,并把狂欢化理论视为一种文化研究,但是,这个理论最初是他在研究长篇小说话语时提出来的,而且又由于文学和文化的不可割裂的关系。狂欢化理论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狂欢”这一术语出发,去阐释一下狂欢的新内涵。 对于“狂欢”这一术语,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洪晓先生的《狂欢正解——狂欢理解综议》一文中,总结和评价了目前的六种主要理解:娱乐说、非理性的激动情绪状态的理解、宣泄说、后现代说、颠覆说、自由说,并认为狂欢的内核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自由。洪先生认为,狂欢最核心的特质是自由,而这种自由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它通过顺应人的本能欲望来突破外界束缚,激发起人的生命潜能和生命欲求来超越现实的必然有限性,让生命得以自由驰骋,给予生命绚丽多姿的演绎。面对理性的过度发达,伦理理性、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等对人的丰富性、复杂性、能动性等的扼杀,它大声疾呼着感性的解放和满足,力图恢复人的完整性,用具体的、温馨的世俗情感对抗着冷冰冰、机械的理性机器;它敢于颠覆和打破权威的光环,让个体得到独立和自由,极大地激活了人的生命和个体意识;它不让生命受到任何的压抑,人们在其怀抱中可以尽情宣泄;也不让生命有任何的苦难阴影笼罩,倡导快乐原则,让人感受到 人的本质力量的张扬;面对异化的、残酷的现实,营造了一个“人化”的乌托邦世界,让人的各种愿望得到满足,让人的真性情得到尽情挥洒,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因为其对现实的批判和弥补,所以颠覆性和抗争就成了其最显著的特点。但其最终指向是个体的生命自由,饱含着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狂欢的作用就在于维持理性与非理性、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平衡,以促进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为己任,价值指向是真善美。 但我认为,所谓的狂欢,本质上是一种无奈的独白。文明的进步可能给人带来新的自由,也可能带来新的束缚。在人类各种文明高度发达,政治秩序及经济秩序格外完善,现代大机器生产的今天,人被强烈地异化和疏离,彼此的交流异变和隔离,是每个人成为“孤独者”。然而,人是感情的动物,没有交流是不可想象。面对社会,我们的自主意识被剥夺,我们都是小人物,没有言说的权力(即使有,也是鹦鹉学舌式的言说);面对他人,相互信任的基础已被世俗和

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诗学问题

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诗学问题(写作提纲) 2005-10-30 09:28:45 大中小研究背景 在近三十年的欧美文学批评界,从来没有一个批评家像巴赫金吸引了如此之多的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各种各样关于巴赫金的论文,专著,期刊,研讨会,甚至研究所,都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巴赫金这种经久不衰的魅力正是来源于他理论体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未完成性,兼容性和开放性。当然,更重要的是,巴赫金以其特有的睿智把思维的触角从文学批评发轫,揭示了人类文明中的某种共性的东西,并且将小说理论发展到正统的诗学的高度。而社会学者,政治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等都从他的思想中找到灵感,并在这个高度全球化的后现代语境中,发展出独特的文化诗学和历史诗学。一位学者称巴赫金为“诗人”,因为他和诗人一样,“充分的言说出了所有人心里都感觉到的但是却无法表达的东西。” 巴赫金的生前和生后际遇都是现代文学史上富于戏剧性的故事。这位出生于1895年苏联西部城市奥廖尔的天才思想家在他23岁的时候取得了圣彼得堡的古典文学学士学位。在二十年代,巴赫金终日浪迹于苏联的几个小城市,和他文学圈子里面的几个朋友们讨论各种各样的哲学,宗教,政治话题。早年的巴赫金受康德,克尔凯郭尔,克亨的影响颇深,自觉的把继承了欧洲的古老的哲学传统。俄罗斯内战后,巴赫金来到了列宁格勒,并开始在1929年写作他那本改变了以后文学理论面貌的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但是几乎在同时,斯大林的白色恐怖也开始伸向了苏联的知识分子。巴赫金被逮捕了,并遭到了流放。他本人连同他的著作一样在人们的视野中销声匿迹,很多西方偶尔对他感兴趣的学者甚至都以为他死掉了,而巴赫金提出的“创作问题”也被淹没了近三十年。直到1963年,当苏联的政治空气吹进几缕自由的暖风的时候,巴赫金才重新回来,并修订了当年的那本书,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为题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从此,欧美的文学研究者开始惊呼“发现巴赫金”,并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研究队伍,而俄罗斯也后来居上,凭借语言和文化优势,对巴赫金理论做了很多有意义的阐述和发展。在这一领域上,中国的学者一落伍就是二十年。一直到1998年,我们才由河北出版社推出了国内著名巴赫金学者白春仁先生主译的《巴赫金全集》(六卷)。目前,和国外的巴赫金热正日益降温相比,国内学者对于巴赫金的研究正越来越热,“复调”“对话”“狂欢化”等词频繁的出现于各种学术论文的标题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时髦。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a330296.html,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 作者:李颜伟李笑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8期 【摘要】本文用俄国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美国女作家埃伦·格拉斯哥的长篇小说《生命之轮》失败的爱情故事。认为作品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未能最终走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结于双方对话意识的缺失;双方在“所见之外”方面的障碍以及女主人公“独特自我感”的不足乃是导致恋爱失败的两大对话性因素。 【关键词】对话意识;缺少;所见之外;独特自我感;恋爱失败 美国女作家埃伦·格拉斯哥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史上的一位先驱,出版于1906年的长篇小说《生命之轮》便是她所创作的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青年女诗人 劳拉对生活的追求及其与出版商男友坎佩尔之间失败的爱情故事。从俄国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看,劳拉与坎佩尔之所以未能最终走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结于他们之间对话意识的缺失和对话情境的无法建立。 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作为俄国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他认为对话不仅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也是文学艺术的普遍现象。” [1] 巴赫金理论的对话性既包括外在言语行为又包括内在心理意识。因此,文本中的人物对话除了直接引语,也包括自语、眼神、肢体动作、心理活动等同样需要或预设外界给予一定应答的“潜对话”形式。[2]就交际模式研究而言,语境、发话人、话语、受话人等基本因素均应在考虑之列。可见,对小说的对话研究不能仅限于解读引号之内的人物交谈,文本中的对话情景以及对话人的性格特征、对话意识与对话内容等也都值得关注。 对话意识的存在是建立积极的对话情境,保障对话成功实现的重要环节。巴赫金认为对话意识包括“所见之外”和“独特自我感”。[3]换言之,对话人应该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对方的话语并且相应地做出一些改变,并且要对自我的独立性和与众不同性充满自信。 二、《生命之轮》的失败爱情 《生命之轮》主要讲述了青年女诗人劳拉对生活的追求及其与出版商男友坎佩尔之间失败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于19、20世纪之交走在美国工商业发展最前沿的大都市纽约。新工业革命使“美国社会从底层到上层,从经济到政治,从思想文化到社会习俗,甚至连美国人自身的生存方式都发了根本性的变化。” [4]其男女主角之间巨大的背景差异似乎注定了这场恋爱的有始无终。

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

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 【日期】1999.01.28 【来源】光明日报 您咨询的该报纸正文为: ■钟敬文 二三十年前,中国还很少有人知道巴赫金。近年不同了,国内开始出现了这位俄罗斯著名学者的译著,人们在越来越多地谈论他的名字。据说,在世界范围,自60年代以来,他的学术声誉也一直隆盛不衰。这样的国际性学者是不太多见的。最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巴赫金全集》的中译本,这将有利于中国读者全面认识这一位杰出的思想巨匠。 巴赫金的学问,涉及了人文科学的许多重要领域,包括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文艺学等。我只从与我的专业有关系的方面,就他的文学狂欢化的观点,简要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像大家所知道的,巴赫金在他的文艺学著作中,曾就探讨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法国的拉伯雷的名著,提出了文学描写中的狂欢化问题。他的这一创见,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这一观点的影响,早已超越了他的国界,对远在欧美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学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巴赫金的文学狂欢化思想确实具有比较普遍的学术意义。狂欢化的概念,的确可以被用于解释人类一般精神生活和叙事

文学中的某些特殊现象。但这个概念应该包含两个层次,即狂欢现象和狂欢化的文学现象。当然,从人类的精神现象讲,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在本质上是互有联系的。但就两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现形式来讲,它们又属于两个不同的方面,彼此又是有所区别的。因此,我们要全面地了解狂欢概念的内涵,就应该对两者加以区分。狂欢是人类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的特殊的文化现象。从历史上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狂欢活动。它们通过社会成员的群体聚会和传统的表演场面体现出来,洋溢着心灵的欢乐和生命的激情。对这些活动加以关注和研究,本来是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的课题,而巴赫金主要是一个文学批评家,并不是完全意义的民俗学家或人类学家,那么,他能够通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狂欢描写,揭示出那种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巨大的人类的狂欢热情,从而得出他的文学狂欢化的结论,这就体现了他所具有的一种人类学或民俗学的切入视角,反映了他的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他的研究,因此也不是一般文艺学的研究,而是特殊文艺学的研究。他由此开拓了以往的文艺学领域。他的著作,还引起了其他各种人文学者对各自文化的狂欢传统的回顾,这也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的魅力。 中国文化中的狂欢现象,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看,都是存在的。至于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论,同中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能不能挂上钩?如果能,彼此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或者说,中国文学中的狂欢描写是以什么样的中国风格体现出来的?这些都需要给予切实的回答。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分析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分析 word格式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借鉴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兵体分析喜别电影的生成过程,观众的观彩心态,提出真正优秀的喜别屯影应该超越狂欢化理论规范。 喜剧影片是一种颇难界定的电影类型,在电影评论界也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最近,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就像刚刚发掘出来的古董,被理论家所珍爱与赏析。使用狂欢化理论来分析喜剧影片,也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喜剧电影脱胎于戏剧中的喜剧,而古希腊的喜剧起源到祭祀酒神的即兴 word格式 表演,发展略晚于悲剧,可分为旧喜剧、中期喜剧和新喜剧三个时期。公元前487一前404年是旧喜剧时期,多是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讽刺的对象是社会名人,特别是当权人物。公元前404一前338年是中期喜剧时期,以讨论神学、哲学、文学和社会间题为主。公元前338一前120年是新喜剧时期,大都是世态喜剧,主要描写日常生活、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 到了中世纪,为了表现对官方宗教的令人苦恼的严肃性的反抗,人们通过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使得郁积的情感得以宣泄。喜剧便是狂欢节上的一种主要的表演形式。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不需要虔诚和严肃的调子,也不需要命令和允许,它只需要发出一个开始玩乐和戏耍的简单的信号。狂欢节使意识摆脱了官方世界观的支配,使人们可以用新的方式观世界;它没有恐俱,没有虔诚,它是以彻底批判的但又不是虚无主义的态度展示世界的,这种态度是积极的,因为它展示了世界无限丰富的物质基础,展示了生成和更替,展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制服和无往不胜,展示了人民大众的永生。狂欢不仅是一种深层的生命体验,而且还是一种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方

浅析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

浅析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 特征 论文关键词:巴赫金复调时空体对话存在 论文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一、概述了巴赫金对小说时空体的历史发展情况的研究,揭示了巴赫金时空观的艺术功能转变。二、从体裁诗学的角度论述了时空体的理论核心及其对复调小说类型的形成意义:时空的有机融合孕育了对话情境,使对话成为可能。而对话特征正是复调小说的核心。三、从文化诗学的视角彰显出复调小说时空体的文化精神。时空渗入人的心灵,是人的存在的理想家园。 西方哲学史上对时空的考察源远流长。“如果说柏拉图是第一个致力于空间本身专门研究的古希腊哲学家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就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了

几乎全部时空问题,并从多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论证的伟大学者。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时空界定为任何认识所必不可少的形式。在文学领域中,也有很多理论家对作品中的时空因素做过分析。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一文中就提出了“时间的空间化”概念,相似的理论在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中也有体现,但这里的时空考察仍只停留在作品外在环境的设置及情节结构的形式功能上。巴赫金则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时空观,主要表现在小说时空体理论的提出和阐析。时空体这一概念是巴赫金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引用而来,借用到文学理论中是一个比喻,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是巴赫金时空观的集中体现。巴赫金在其著作中对时空体并没有做明确的定义界定,而是把它放在欧洲小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各种小说类型中的具体体现中加以阐释。“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相互间的重要联系,

我们将称之为时空体。”简单来说,“时空体,即每种文学体裁内部时空两方面的一切特征”。时空体这一概念的出现,使得艺术作品中的时空性质、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文学里,时空体具有一种基本的类别意义。可以直接了当地说,体裁和体裁类别恰是时空体决定的。试图通过对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分析,来揭示其诗学特征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巴赫金认为,时空体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艺术因素。文学对时空体的艺术把握是一个复杂的、若断若续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时空体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艺术特征。而每一种艺术时空体的形成是建立在先前文学时空体的发展基础之上,同时又对后来者产生影响。巴赫金从历史诗学的角度揭示了欧洲小说发展过程各种艺术时空体的生成演变。其中对复调小说时空体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阶段,他们为后来的复调小说的时

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巴赫金文化诗学的哲学层面

关键字:文化诗学狂欢世界感受巴赫金在阐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同民间狂欢化文化深刻的内在联系时,特别强调民众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对这两位作家创作的影响,并且把这种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把它提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什么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这种世界感受主要的哲学蕴含是什么?这种世界感受对于所谓高级的思想精神领域有什么冲击?这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巴赫金文化诗学哲学层面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一.作为世界观的狂欢式世界感受 1.两种生活和两种世界感受。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巴赫金在研究狂欢化文化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阶级社会生活中,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日常的生活,一种是狂欢式的生活,而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世界感受,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他把狂欢节中所产生的民众的世界感受明确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并拿它同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相对立。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的狂欢节和狂欢化文化时,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大城市(如罗马、拿波里、威尼斯、巴黎、里昂、纽伦堡、科隆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有时更多些)的时间,过着全面的狂欢节的生活。他说:“不妨说(当然是在一定前提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他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1] 首先,巴赫金提出了存在两种生活的概念。一种是所谓日常的生活、正规的生活、常规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特点一是服从于官方和教会严格的等级和秩序,服从于权力和权威;二是充满教条、崇敬、虔诚和恐惧,是十分严肃的;三是相对稳定和长久的。另一种生活是所谓狂欢式的生活,即狂欢节的生活。巴赫金把这种生活称之为第二种生活,他说:“狂欢式的生活,是脱离了常轨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翻了个的生活’,是‘反面的生活’。”[2] 在狂欢节中,人人都生活在狂欢式的生活当中,按照狂欢节的规律生活。这种狂欢式生活的特点一是取消日常生活的等级、权力和禁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随便和亲昵的,不管你是国王还是平民,是长辈还是晚辈,彼此不分高低贵贱;二是摆脱了等级制度带来的虔诚、严肃和恐惧,过着自由、欢乐的生活,处处充满狂欢节的笑声,人人得到彻底的自由和解放;三是相对多变和比较短暂,狂欢节虽好,但总不能天天狂欢,人们过后还得回到日常生活中去。日常的生活和狂欢式的生活贯穿于人类历史长河之中,特别是阶级社会的历史长河之中,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它构成人类生活的两个方面。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界限的严格程度是不同的。这两种生活在中世纪是有严格界限的,而在古希腊罗马,特别是在希腊,则没有中世纪那种严格的界限。文艺复兴时期是狂欢生活的顶峰,自17世纪起民间狂欢生活便趋于没落。其次,巴赫金指出由于两种生活所产生的两种世界感受和两种世界观是相互排斥和相互对抗的。常规生活严格的等级和秩序所造成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是官方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它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是不平等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不自由的,把现实世界和现存秩序看成是凝固的、不变的,把官方的权威看成是绝对的权威,是不可动摇的。狂欢式的生活所造成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则完全相反,它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把人看成是自由的,把现实世界和现存秩序看成是可以变化的,它对一切僵化的教条提出挑战。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对官方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很强的摧毁力量。巴赫金指出,“狂欢节的世界感受,是有强大的蓬勃的改造力量,是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3] 在中世纪,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对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提出挑战,对官方和教会的权威充满不敬。在文艺复兴时期,“狂欢节的潮流可以说是打破了许多壁垒而闯入了常规生活常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对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等又予重温,更对其复调小说理论有了新的了解,现就相关札记分别叙述。 1、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如经文曲、赋格曲与复调幻想曲等。巴赫金借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从上述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复调艺术作品中由不同的人物及其命运所构成的统一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在作者的统一的意识支配下一层一层地展开的,而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主人公)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被结合在了某种统一的事件之中,他们相互之间不发生融合,而是处于彼此交锋、对话和争论之中。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就是这样的复调艺术作品。 2、复调小说中的主要主人公全是“自我意识”,全是“未完成的和不能完成的”个性,这是对传统小说的一个重大突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主人公,是由于复调小说和传统小说在根源上的不同:后者从创作构思上讲体现出作者声音“大”于主人公声音,或者作者干脆化身为主人公,也就是说,主人公成为作者声音的传声筒;作者整合主人公的视野、世界观,将其一股脑儿地纳入自己庞大而又统一的世界中。复调艺术思维则说明作者声音和主人公声音处于平等的地位,主人公们反抗别人对自己的背后评判,通过纯粹的意识-思想之间的对话获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张扬。 3、复调小说的哲学基础 巴赫金借助哲学眼光发现了他人的重要性,认为我与他人须臾不可分离,独白世界则往往表现为世界的一元性,要么缺乏自我(人云亦云、惟命是从),要么只有自我(妄自尊大、唯我独尊)。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镜中人》、《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问题》和一些来不及成文的笔记中,巴赫金谈到了他对“我与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正是复调小说的哲学基础。 a、意识的统一性与存在的统一性 巴赫金认为,现代思想文化所遵循的一些原则是“危险”的。一元论便是这种“危险”的原则之一。一元论原则肯定存在的统一性,在唯心主义哲学中则变成了意识的统一性(独白性)原则。欧洲的理性主义及其对统一的和唯一的理智的崇拜,特别是在启蒙时代大力促进了独白性原则在现代的巩固,并使其渗入了意识形态的几乎所有领域。一个意识能够自足的信念成为现代意识形态领域中创作

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_话语_

中国俄语教学(季刊)1999年第1期(总第80期) 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 概念“话语”(слово) 凌建侯 中国人民大学 一、引言 巴赫金(М.М.Б.Бахтин,1895—1975)是本世纪一位极具影响的思想家。自60年代他的学术思想被介绍到法国开始,西方学界对他及其思想的研究热情始终有增无减。特别是80年代初,美国也掀起了“巴赫金热”,其声势远远超过巴黎。不仅有人为他著书立传,而且两年一度的“巴赫金学国际研讨会”已渡过8个生日,成立了“国际巴赫金学研究协会”,在白俄罗斯和英国定期出版巴赫金学专刊《Диалог?Карнавал?Хронотоп》与《Dialogue》。至此,巴赫金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人们把它称作“特殊的人文科学”,将他本人归入下个千年思想家的行列。 勿庸置疑,巴赫金思想在本世纪最后25年里,已被推到了人文领域学术研究的中心。 二、对话精神贯穿巴赫金整个学术遗产 1)提起巴赫金的思想,了解者都说博大精深,因为他涉足哲学、美学、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而且常常寥寥数语,却能引人深思、启人心智。说有“点铁成金”①之效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正因为巴赫金视野广博,又观点新颖,所以各人文学科的学者们对之都有亲切之感,从其不同的理论中获得启发。这一点,中外学界早已有了共识。 但巴赫金思想的过人之处,我们觉得并非仅用“博大精深”所能涵盖。古今中外学问大而博者有之,观点见解颖异独到者有之,他们的思想并不全能“走运”,被人们称作“某某学”而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赫金是一部人文领域的“理论百科全书”。然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对人的启迪毕竟有限,就象弗雷泽(Frazer)在《金枝)中为我们提供的那样。他的魅力恰恰在于给人类学的研究拓宽了方法思路。巴赫金同样如此。他的著作读来震撼人心,因为他“意味着智慧而不是知识”②,意味着人文研究的对话主义视角与方法,而不仅是一整套的术语以及一些精辟的结论。 2)在最早的一篇长文《论行为哲学》中,巴赫金立足个人本位主义与个人直接面向社会的欧洲传统思想,且又有较大突破,主要表现在用动态的历史眼光看待个人,并在其身上引出道义责任,即赋予每个人的生活以道德的含义。这里的道德不是普遍遵行的规范。道德的普遍性只在于形式,即“我”有义务和责任积极地承认自己实有的(дан2ный)唯一性,从而实现设定的(заданный)自我,“我”的生命因此不断获得完成。巴赫金认为,个人的生活是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起 35① ②白春仁:《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 钱中文在“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此会于1998年5月11—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上论及巴赫金符号理论时强调说,“巴赫金对符号学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他阐述符号思想出语并不多,但点铁成金;见解独到而深刻,给你启发,给你思考的余地。”

狂欢理论

狂欢理论 1、狂欢理论的概述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前提是两种世界、两种生活的划分。 第一世界是官方的、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权力,而平民大众则过着常规的、谨小慎微的日常生活,对权威、权力、真理、教条、死亡充满屈从、崇敬与恐惧。 第二世界(第二生活)则是狂欢广场式生活,是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起的完全“颠倒的世界”,这是平民大众的世界,打破了阶级、财产、门第、职位、等级、年龄、身份的区分与界限, “国王”也被打翻在地,小丑加冕成“王”,人们平等而亲昵地交往、对话与游戏,尽情狂欢,对一切神圣物和日常生活的正常逻辑予以颠倒、亵渎、嘲弄、戏耍、贬低、歪曲与戏仿。 而一切非平民阶层要想在第二世界生活,只有放弃在第一世界的一切权力、身份、地位,才能够为第二世界所容纳。这是“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是暂时通向乌托邦世界之路”。 2、狂欢理论表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中 (1)全民性:充分体现了电视节目的平民视角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不是由某一个特权阶级来组织的,是民间性的活动,是真正的全民广场节日的象征与体现,在狂欢节期间,所有人都是参与者,中心场地是广场,因为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包罗万象的、所有人都参与的亲昵的交际。 这一点与电视综艺节目关联起来看,表现为平民的视角 巴赫金特别指出,在狂欢的活动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演员和观众的分工,所有的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在表演,又观赏别人的演出。 而在2004年之前的以前的表演类综艺节目运作模式即“明星+表演”。明星是节目的当然主角,明星的舞台表演是构成节目的主要内容,而各个不相干的节目之间的串联则由主持人来完成。传播学意义上与传者具有互动功能的受众,在这里也成为一个纯粹的“看客”或“他者”。这显然并不符合狂欢理论中全民参与的观点,所以这样的节目形式虽然一开始取得成功,但也渐渐使得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观众开始需要一种能使自身融入进去的综艺节目形式。 而2004年在中国开始兴起的真人选秀节目为受众提供了消解权威性的途径,把电视节目关注普通人的趋势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先,真人秀节目对于参赛选手仅仅有性别和年龄上的限制,没有其他门槛:如《快乐女声》、《梦想中国》只要求选手年满18周岁,《加油!好男儿》仅面向男性参赛者。镜头面对的是普通大众,不问出处、不问专业水平,每个人都有“秀”一把的机会。因为参与者是普通人,和受众没什么区别,受众的身份被认同,拉近了距离,他们更愿意看下去。其次,去留由观众决定,评委无法左右最终的结果。观众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投票系统被赋予了表决权。“喜欢谁就把谁留下”,受众用自己的行动来决定选手的去留,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积极的参与感提升了观众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体验,赋予了普通观众的话语权。 (2)仪式性:通过对节目参演者和观众的“加冕、脱冕”获得娱乐效果 狂欢节有一定的仪式和礼仪。狂欢节上主要的仪式,是笑谑地给狂欢节国王加冕和随后脱冕,还存着换装礼仪,即人们化妆,戴上面具,暂时地、象征性地实现自己改变地位和命运,拥有财富、权力、自由的美梦 这种仪式性的“加冕”“脱冕”同样表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中 在真人选秀节目兴起之前的表演类综艺节目中以明星和主持人作为绝对的舞台主角,传统表演美学和播音美学决定了表演类综艺节目的整体面貌与审美形态,“舞台”和“话筒”

狂欢化2

试析《路的尽头》中的狂欢化世界 李秀娟 摘要:《路的尽头》是美国著名后现代小说家约翰·巴斯进行小说叙事实验的成功典范。小说塑造的内部世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狂欢化诗学理论为基点,试从小说情节及人物塑造两方面来分析小说内部的狂欢化世界,以及狂欢背后所折射的当时现实世界的普遍意识形态。 关键词:《路的尽头》;狂欢化;情节;人物形象 引言 《路的尽头》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继1958年发表后引起了世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与浩劫之后,西方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怀疑主义、非理性主义的冲击,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成为一个普遍的哲学命题。《路的尽头》即创作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美国后现代小说杰出代表人物约翰·巴斯最富有黑色幽默的作品之一。无论是小说中的戏仿(Parody)、黑色幽默(Black Homor),还是微型叙事(Petit Recit)都带有明显的后现代小说特征。但是,除了独特叙事之外,这一作品中塑造的怪诞世界同样值得大家关注和思考,毕竟巴斯使用炫目、新颖的创作手法之终极目的也是力求展现社会真实。因此本文着眼于小说的内部世界,试图通过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分析小说叙事试验背后所要展现的历史真实。 《路的尽头》这部小说情节比较简单。讲述了一个年轻人雅各布·霍纳因生病治疗需要,到一所学院任教,而后插足另一家庭,与乔·摩根以及他的妻子莱尼发生三角恋情的故事。中间的一系列匪夷所思、荒诞不羁的事件都被作者黑色幽默的笔触层层喜剧化,变成一幕幕引人发笑的闹剧,似乎就像巴赫金叙述下的狂欢。 《路的尽头》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与浩劫之后,西方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怀疑主义、非理性主义的冲击,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成为一个普遍的哲学命题。《路的尽头》即创作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这部小说情节比较简单。主人公雅各布·霍纳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一个持怀疑论的虚无主义者。在毕业后(论文尚未完成),霍纳患了选择性瘫痪症,即面对诸多的可能性,他无从选择,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一种选择都是有理由的,同时又似乎没什么理由。正当他在火车站的大厅里由于面临几个可能的休假地点无法选择而身体僵直时——从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清早——霍纳遇到了一位来历不明但自称“专治各种身体僵固症”的医生并随他来到了“康复诊所”。(引文均来自约翰·巴思(著),王艾、修芸(译):《路的尽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医生以一种基于存在主义的神话疗法或角色扮演法来为霍纳治病,该疗法针对霍纳选择能力的丧失,分配给他一个角色要他认真演下去。于是雅各布·霍纳来到了威克米克的马里兰州立师范学院做语法教师。在这里,霍纳结识了同事乔·摩根和其妻伦尼。后来,霍纳和伦尼发生了性关系。不久,伦尼怀孕。由于无法确定孩子的父亲是谁,伦尼决定去做人工流产,结果在手术中意外死亡。乔·摩根被校方解雇,而霍纳在绝望中又回到“康复诊所”,或许开始新一轮的治疗,因为他仍无法承担生活中的责任、无法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这部作品看似荒诞不经,却充溢着哲学思辨的氛围,展现了一个虚无主义者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活悲剧。小说以调侃、幽默的笔触,通过理性和非理性、逻辑与反逻辑的对立、冲突,揭示了人生的荒诞、生命之游戏本质,凸现了存在先于本质、世界和人的处境的荒诞性以及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主人公雅各布·霍纳基本的怀疑主义论调和面对各种选择时的不作为态度,体现了虚无主义者的思维逻辑。书中的所谓“神话疗法”、霍纳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与摩根夫妇的冲突等情节安排,都凸显出荒诞与虚无主义的哲学思想。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启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启示 作者:吴承笃, Wu Chengdu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刊名: 东疆学刊 英文刊名:DONGJIANG JOURNAL 年,卷(期):2006,23(1)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7条) 1.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2001 2.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1986 3.阿多诺文化工业的再思考 1992 4.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期刊论文]-江汉论坛 2001(10) 5.伊布哈·哈桑后现代景现中的多元论 1992 6.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大) 1998 7.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文化转向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邹赞.ZOU Zan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期刊论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26(4) 2.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1(10) 3.李勇梅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32) 4.黎青.LI Qing试论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快感理论[期刊论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9(4) 5.邱戈.Qiu Ge巴赫金理论的传播思想史意义[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2) 6.鄢鸣.YAN Ming狂欢:真实抑或想象——狂欢理论的应用与反思[期刊论文]-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 7.曾军.Zeng Jun中国巴赫金接受二十年[期刊论文]-人文杂志2005(2) 8.石开斌.SHI Kai-bin费斯克的微观政治思想解析[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 9.梅东伟.Mei Dongwei文艺民俗学的一个范畴——狂欢化再解读[期刊论文]-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26(2) 10.曹海峰.CAO Hai-feng詹姆逊视野中的精神分析[期刊论文]-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 引证文献(6条) 1.何树勋.鲁绵茸.冯丽君浅论中国当下的大众文化[期刊论文]-焦作大学学报 2011(2) 2.邹赞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大众文化[期刊论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4) 3.杨丽娟卡尔维诺作品的"元小说"特征分析[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4.史原.李英庆.刘媛网络文化与文化价值意识建构[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 5.王军大众文化:何来狂欢——谈约翰·菲斯克对狂欢理论的应用[期刊论文]-江淮论坛 2007(4) 6.周卫忠狂欢人格的双重性与基督位格的双重性——从狂欢论与位格论的内在一致看巴赫金思想的基督教背景[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脱冕与加冕 巴赫金的史诗与小说

(一) 巴赫金(MikhailBakhtin,1875—1975)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前苏联文艺理论家。他从事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诗学等方面的研究,被世人誉为文学批评的奇才。其主要著作有《弗洛伊德主义》(1927)、《文学中的形式方法》(1928)、《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哲学》(1929)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1929)等。他在许多领域标新立异,提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理论洞见:杂语性(或众声喧哗)、复调理论、对话理论、时空体理论、狂欢化诗学理论、未完成性等。其中狂欢化诗学理论在他的整个批评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从发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1929)起直到他生命的终结,几乎从未间断过对此的研究。因此成为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不少学者忽略了对他提出的有关小说理论的研究。 巴赫金的小说理论观体现在他的“史诗与小说:长篇小说研究方法论”一文中,该文收录在他的著作《小说理论》里。本文开宗明义,提出了体裁(文类)概念,尤其是小说体裁的概念。小说是处于发展变化的年轻体裁:“在所有重要体裁中,唯有长篇小说比文字和书籍年轻,也唯有他能很自然地适应新的无声的接受形式,即阅读形式。”最重要的是长篇小说没有其他体裁固定不变的程式,研究其他体裁恰如研究业已死亡的语言,而研究小说却像研究活着的语言,而且是年轻的语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其他体裁相比照,小说从不墨守成规,讲求变动不居,即使在小说占统治地位时期,其他体裁也都不同程度地“小说化”了,其进程表现为其他体裁可塑性增强,语言杂语化,出现了“对话化”;它们中间广泛渗进了笑谑、讽刺、幽默和自我讽拟的成分;小说赋予这些体裁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未完成性,与未定型、正在形成中的现代生活发生密切联系。与此相适应,巴赫金归纳出长篇小说固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1)修辞上的三维性,这与小说中现实的多语意识相关联; (2)文学形象的时间坐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文学形象的塑造,获得新的领域,即最大限度与未完成的现时(现代生活)进行交往的领域。 (二) 巴赫金在论证小说第一个特点时,直接切入主题:小说在修辞上的特点,即同新世界、新文化、新的文学创作意识中积极的多语现象相联系的一个特点。他指出,多语现象古已有之,古典的希腊人不仅感到有不同的语言,而且感觉到语言的不同时代特性,以及希腊多样化的文学方言,小说恰恰是形成和成长在外在和内在多语现象急剧积极化的条件下,这是最适宜它的环境。在论证小说的另外两个特点时,巴赫金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小说与史诗比较)来揭示这两个特点。首先列举长篇史诗作为既定体裁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然后进行逐一分析,这些特点是:(1)长篇史诗描写的对象,是一个民族庄严的过去,是“绝对的过去”(歌德和席勒语);(2)长篇史诗源于民间传说(不是自由的虚构);(3)史诗的世界远离当代,即远离歌手(作者和听众)的时代,期间横亘着绝对的史诗距离。在此基础上,巴赫金进行了庖丁解牛式的解读。他分析指出,史诗的世界,是民族英勇的过去,是民族历史的“根基”和“高峰”构成的边界,是父辈和祖先的世界,是“先驱”和“精英”的世界;长篇史诗已经是彻头彻尾的现成的体裁,已经僵化、几乎死亡。其体裁内的歌手和听众与被描述的英雄不仅不在同一水平,而且处于两极对立的状况,二者永远无法处在同一平面进行对话,两者隔着史诗的距离,其媒介是无可怀疑的民间传说;因为它是完成的、闭锁的,听众和歌手只能被动接受,没有任何解释和阐发的权利。 巴赫金特别强调,“绝对过去”并非通常所说的局限而准确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它是某种兼具价值和时间的等级范畴。像长篇史诗一样的其它一切崇高体裁,亦即整个正统文学,与尚未完结的现时不可能有任何关联。崇高体裁里对过去的理想化,具有官方性质;而小说却永远同非官方语言和思想(节日形式、亲昵话语、亵渎行为等)联系在一起。换言之,崇高体之于小说犹如官方之于非官方,形成了高贵与低下的对立体系。但是由于希腊小说“庄谐体”的出现(如苏格拉底的对话和梅尼普讽刺)在民间笑谑中降格。 笑谑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作用,正是它消灭了史 “脱冕”与“加冕”:巴赫金的“史诗与小说” 湖北民族学院李权文 106

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

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 郑国民黄显涵 一、对话理论兴起的背景 大多数人认为,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但是,如果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对话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以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对话”还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话既是当时学者的一种思维方法,同时也是学者之间进行学术研讨、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主要方式。自从巴赫金探讨对话性之后,对话,这个具有多元价值指向的词语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开始活跃于人文主义者的视野之中。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理论”中把对话更多地视为一种方法论,认为对话是达成现代交往最为合理、最为有效的一条途经。一些教育研究者提出要以对话为基础,促使教育的方法、程序和价值发生变革。 巴赫金认为,人类只有依托语言或话语才能生存、思考与交流。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为基础。“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归结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

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对话的对语之间,而是存在于各种声音之间、完整的形象之间、小说的完整层面之间,而同时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 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中,理解是对话得以发生的关键要素,理解又是受教育者形成关于自身知识和生活智慧的基础。因此,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个体才能走向他人,走向意义的不断生成,使具有真正意义的对话关系拥有构建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对话无法脱离语言这个领域,但是对话关系又是超出语言学领域的一种特殊关系。因此,现代人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对处于不同时期、地域的文本或观点进行对话,不断丰富个体体验,那么人类的优秀文化就可以得到传承,同时也使得人类获得更加完满的教育目的成为可能。 二、对话理论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语文教育由于受工具理性思潮的影响,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属性,追求知识本位,使单一的知性分析代替了综合的感受。语文教育存在的诸多痼疾、弊端,促使人们寻找解决语文教育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虽然不能说对话理论是针对语文教育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

狂欢化的《仲夏夜之梦》

狂欢化的《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是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后一部也是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整部戏剧情调轻松,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乱点鸳鸯谱"的故事。剧中穿插了小闹剧当作笑料,即众工匠为婚礼所排的"风马牛不相及"的喜剧以及排戏经过。传统评论者认为, 这部戏剧所包含的,只是纯净的快乐,仿佛是一部戏剧的狂欢,中间也掠过一丝爱情所固有的烦恼,但亦是加以欢乐化、喜剧化的。人们认为作品中无拘无束的喜剧氛围蕴含着青年莎士比亚对于人类和世界的早期理想。但在巴赫金看来,这即是一种狂欢精神。巴赫金认为文艺复兴是意识、世界观和文学的直接狂欢化,而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狂欢化文学的典范之一。巴赫金认为莎士比亚作品不仅具有很多外在的狂欢化特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即莎士比亚相信人们可以从现有秩序中解脱出来,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认识世界和人类的方法。本文将探讨《仲夏夜之梦》具有的狂欢化特征,指出该剧对旧的价值观念进行了重审,颠覆了既有秩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般的狂欢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关系。 一、巴赫金与莎士比亚

在他的论著中,巴赫金曾经多次提及莎士比亚。他认为,在许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狂欢节的种种形式、象征、感受世界的方式被不断吸收到多种文学体裁中去,变成它们的构成因素,成为文学发展中一个确定的强大的支脉,对17、18、19世纪的欧洲文学来说,狂欢化的一个基本来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首先是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在《拉伯雷及他的世界中》,巴赫金更是做了进一步阐述: 对于拉伯雷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探讨莎剧中的本质的 狂欢特征。……首先,这种“相信人类可以从现有秩序中解脱出来”的思想决定了莎士比亚大无畏的,温和(而非尖刻)的现实主义及非教条主义。…… 评论界已有不少学者对于莎剧的狂欢特征做过研究,但都倾向于将理论要点与作品一一对照,不免显得牵强。巴伯和弗莱对于莎士比亚喜剧的研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使我们认识到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所蕴涵的社会意义与内涵。莎士比亚喜剧不仅具有狂欢化特征,而且其中所描述的乌托邦世界更是对等级制社会的颠覆。 二、外在的狂欢化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