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知识经济概论第四章

4知识经济概论第四章

4知识经济概论第四章
4知识经济概论第四章

知识经济概论
第四章 刘则渊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08.11.24
1

第四章
知识经济活动与 创新三螺旋
2

知识经济活动与创新三螺旋
人类知识活动与知识经济活动的过程 ? 社会再生产与人类知识活动系统 ? 知识活动系统的全息性、自相似性 ? 知识活动与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 的形成 ? 基于知识活动系统的产学研联合 ? 面向知识经济的的产学研创新三螺旋
?
3

4.1 人类知识活动与知识经济活动的过程
知识经济活动
社会知识活动系统
现代资本结构
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知识经济体系
知识生产系统 知识传播系统 知识应用系统
知识资本 智力资本 物质资本
知 识 人 才 资 金
产学研共同体
技术创新活动
知识业 知识服务业 高技术工业 高技术农业
4

4.2 社会再生产与人类知识活动系统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一般思想,社会再 生产包括三大基本生产领域:物质再生产、精神再 生产和人口再生产。对此可以抽象和简化为: ? 物质再生产:知识的应用系统 ? 精神再生产:知识的生产系统 ? 人口再生产:知识的传播系统 ? 而知识经济活动作为社会再 生产,恰恰包括知识生产、 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三方面
?
5

物质再生产:知识的应用系统
物质再生产是满足社会人们物质生活的基 本生产活动,是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而改 造自然又离不开对自然的认识,认识的成果 就是知识。物质生产属于将人类知识应用 于改造自然的经济系统。 ? 因此,物质再生产是一个知识的应用系统, 是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活动。
?
6

精神再生产:知识的生产系统
精神再生产是对客观世界(包括自然和社 会)的主观认识,是依赖于物质生产和社会 生活的认识活动,涉及到各种精神观念的 生产过程。其活动领域很广泛,其中的一 个方面是人类知识的再生产活动,特别是 科技系统。 ? 因此,精神再生产可以简化为一个知识再 生产系统, 特别是生产科学技术知识的科 技系统。
?
7

人口再生产:知识的传播系统
人口再生产或人力再生产,属于社会生活领 域,是物质再生产和精神再生产的前提与目 的,因为物质再生产和精神再生产既需要有 知识的人力资源,又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与 发展的需要。人的成长包括体力和智力两方 面的成长,后一方面的承担者就是从事智力 再生产、进行知识传播活动的教育系统。 ? 因此,人口再生产就其智力再生产方面看,可 以简化为知识的传播系统。
?
8

基于知识活动系统的社会再生产系统
?
?
?
这样,社会再生产系统可以简化或抽象为人类知 识活动系统。就社会分工而言,人类知识活动系 统是由作为知识生产的科技系统、作为知识传播 的教育系统和作为知识应用的经济系统所组成。 物质再生产的经济活动为科技和教育提供了物质 保证和现实需求;而科技和教育则为经济活动提 供了知识支持和智力基础,是经济发展的两大战 略支撑点。 但各个分系统除了本身子系统为主之外,又都或 多或少包含其他两个辅助的子系统。
9

4.3 知识活动系统的全息性、自相似性
?
?
?
?
经济系统、科技系统和教育系统是人类活动系统的 三大子系统,每一子系统当中都包含知识生产、知 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三方面。 经济系统(产业部门及生产企业)以物质再生产为主, 同时也从事研究开发(更突出技术创新)的知识再生 产和技术培训的智力再生产(知识传播); 科技系统(科研机构)以知识再生产为主,也从事知 识传播及科技培训的智力再生产和参与技术创新及 知识应用的物质再生产; 教育系统(特别是大学)以智力再生产为主,亦从事 研究开发的知识再生产和参与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 的物质再生产。实际上这三方面已成为现代大学的 基本职能。
10

知识活动系统全息结构的普遍性特征
?
?
?
?
因此,知识活动系统具有全息结构特征:任何一个子 系统结构都大致包含人类知识活动系统结构的全部 信息。这很有点分形几何图形的自相似特征。 曼德布罗特(B.B.Mandelbrot)研究发现,分形常显示出 无规则的表征,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其绝对无规则,分 形具有 “ 自相似 ” 的特征,即取分形图形的任一部分进 行适当放大,便仍可得到与原来整个图形相似的图 形。 如果我们把整个社会活动视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 生产、传播与应用的基础上的活动,那么无论是企 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还是社会上的个人 和家庭,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学习、创造、传播和应 用各种各样知识的活动。 11 全息结构是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内在原因。

知识创造 科技系统 知识再生产
知识传播 教育系统 智力再生产
知识应用 经济系统 物质再生产
12

科研
知识生产 科技系统
培训 服务
科研
开发
教学
知识传播 教育系统
服务
培训
知识应用 经济系统
生产
13

左图中每一个小 图由左至右后一 个图形是前一个 图形中的一部分
?
右图表示了上一 彩图形成的过程
14

周恩来论“一主、二从、三结合”
周恩来经济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第403-408页
?
?
1959年12月24日,周恩来总理在《目前社会主义建设 的四项任务》的报告中,提出了建成独立的经济体 系、掌握尖端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培养大量的建设 人才、加强党的团结等四项任务。 实行“一主、二从、三结合”,发动大家办教育。工厂 企业、教育机关、研究机构都要搞生产、教育和科学 研究,各以本业为主,以其余二业为从,三业结合起 来。企业就以生产为主,但是可以办学校、搞研究, 而且应该办学校、搞研究,这就是以生产为主,教 育、研究为辅;学校里也可以办研究所和附属车间, 以教育为主,以生产、研究为辅;再就是研究机构, 以研究为主,但也可以办学校,办附属车间和附属工 厂,也是一主二辅。微观三结合反映了宏观三结合。 15

人类知识活动系统: 物质再生产、知识再生产、智力再生产的统一体
物质再生产 经济 系统
服务
科研
教育 系统
教学
知识再生产
科技 系统
教育 系统
智力再生产
16

大学的基本职能为人类知识活动系统的缩影: 智力再生产、知识再生产、物质再生产的统一体
物质再生产 知识应用系统
社会 服务 科学 研究 教学 育人 智力再生产 知识传播系统
知识再生产 知识生产系统
17

4.4 知识活动与知识资本、智力资本、 物质资本的形成
?
上一章论及知识价值论时,提出将知识资本与智 力资本加以区别。Intellectual Capital,通常译为 知识资本;我们从中文语义的角度,知识资本的 英文用Knowledge Capital,而智力资本的英文 采用Intellectual Capital。这里深入探讨知识资本 和智力资本的形成:
? 知识生产与知识资本的形成 ? 知识传播与智力资本的形成 ? 知识应用与物质资本的形成
18

知识生产与知识资本的形成
?
?
知识资本的定义:生产资料中一部分的无形资产, 是相对于生产资料中物质资本即有形资产而言的, 是智力劳动的外化,是对知识的生产或应用进行投 资而积累的产物。如专利、诀窍、商标以及计算机 软件、产品设计管理技术和营销技巧一类无形的知 识资产。 如果将知识资本看成是一个状态量,而把价值看成 是一种过程量的话,我们就可以把知识资本的本质 看成是能带来市场交易价值的价值,是企业所有能 够带来利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只有那些能创造市 场交易价值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知识资本 是外化的.
19

?
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在商品社会中,并不是一切科 技知识都可以成为资本的,而且即使已经 “ 物化于资 本品中的知识”也会“随着资本品的折旧而消失,随新 的资本品而更新”。这种新的资本品应该是具有市场 价值的资本品,也就是物化于该资本品中的知识必须 是具有某种新的市场价值的。而那些为新的知识所 更新的知识就会降低其市场价值。
?
我们知道书本知识是不会自动具有市场价值的,更不 会自己成为知识资本的。
20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习题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 添祖)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第四章 海洋经济学概述(课堂讲义)

第四章海洋资源 第一节海洋产业及其分类 一、产业与海洋产业 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是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企业和家庭)与宏观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所形成的生产门类。 海洋产业发展既是海洋经济发展历史的一个主要标志.也是目前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近几十年中.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正在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海洋产业群。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和海洋旅游业等,正在迅速崛起.逐步上升为海洋支柱产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海洋能利用和海洋药物等未来的海洋产业正在努力开发.在21世纪初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深海采矿和海洋生物利用等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海洋产业体系的出现、建立和发展,不仅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世界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1. 海洋产业的出现使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内容发生了变化 在海洋产业体系未形成之前,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只有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海洋经济活动分散在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之中。海洋产业的发展和独立化,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的产业部门,并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200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2297.0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世界发达国家海洋产业增加值巳占国内生产总值10%以上。 2. 海洋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的技术素质发生了变化 由于海洋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使之在其产业中聚集了很多高新技术,如海洋农牧化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深海采矿和冶炼技术以及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技术等,不仅提高了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也改变了整个产业的素质面貌。 3. 海洋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 海洋产业中除了海水养殖业等少数几个产业适宜家庭小规模经营外,大部分产业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才能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抵御海上风险,从而产生了一批大型的甚至巨型的产业组织。例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船工业集团就是这样的大型组织,它们的产值分别占该行业的86.24%和46.49%。 4. 海洋产业的发展使产业布局发生了变化 在海洋产业体系未形成之前,产业布局仅限于陆地,即使传统海洋产业也仍以陆域布局为主。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使各种产业广泛分布在海岸带、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大洋及海底,扩大了产业布局的空间,也改变了陆域产业布局密度过高和空间拥挤的局面。 5. 海洋产业的出现使国民经济增长理论和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 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一般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我国“八五”期间和“九五”期间海洋经济增长速度分别比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出约10多个百分点。海洋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持领域,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领域。 随着人类和海洋认识的逐步加深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兴海洋产业出现。积极推动海洋产业发展,改善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海洋就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治经济学第四章 资本积累

第四章资本积累 1关于资本积累再生产的内容. 再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 (一)再生产的特征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政经研究的起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和条件 2、资本价值的再生产:工人创造价值→剩余价值→创造全部资本 3、经济关系的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方式决定社会经济形态 再生产按其规模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 (二)再生产的形式 1、简单再生产(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原因: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都用于个人消费。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 2、扩大再生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原因: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 2.扩大再生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资本积累:指投资者把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新的资本,追加投入生产过程,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重复进行。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3.资本有机构成含义: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可用公式C:V表示。变化趋势: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而不断提高,可变资本的绝对量有可能会增加,但它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却会下降。 4.相对过剩人口含义:就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形成原因;人口过多;经济体制改革作用:劳动力“蓄水池”(产业后备军);有利于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5.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 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另一方面,资本集中的速度加快了,又会过来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 区别:资本积聚是社会总资本的扩大;资本集中只是原有资本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不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积聚带来的资本扩大的速度比较慢;资本集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集中大量的资本 6.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内容:资本主义的积累包含两极相反的积累,一极是财富作为资本在资本家手里的积累,另一极则是创造这些财富的无产阶级的贫困的积累。(2)实质: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社会阶级的两级分化。 7.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 (1)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2)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即在无产阶级新创造的价值中,无产阶级的工资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工人同资本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8.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资本循环和周转 1.资本循环含义: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出卖三个阶段,相继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实现资本增值的运动过程。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和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章知识点

商品 1.体现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关系。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统一。 3.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 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5.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不体现特定社会经济关系的。 6.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7.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就是价值。 8.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或二重性,因而,商品总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9.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可以从具体形态和抽象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区分为具体劳动和 抽象劳动。 10.具体劳动:具有一定形式的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 11.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 12.抽象价值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生产 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耗费一定量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进行量上比较的可能性。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等量抽象劳动相交换。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交换价值上才能得到独立的体现。 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1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存在,但是性质不同,一个 具体形式,一个单纯的从人类脑力体力支出考虑。)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6.私人劳动:具有私人性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 品也归自己占有和支配。 17.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表现为私人劳动,同时,商品生产者互 相联系、相互依赖。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表现为社会劳动。 18.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由私人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而成为社会劳动,需要两方面条件:一方 面,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其他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并且是等量劳动时,私人劳动才能成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劳动的性质,不能直接在生产者那里得到表现和承认。各个商品生产者是在社会分工的特定部门独立经营,各自在独立经营条件下提供劳动产品。 19.私人劳动要成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市场交换。 20.商品商品被市场接受,能,这使私人劳动得到了社会承认,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如 果不能,私人劳动就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让渡出去,由此产生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消耗就得不到补偿,再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商品生产者可能会因此而破产。 21.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

专利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经济法概论(财)》第五章第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 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6e379134.html,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经济法概论(财)》第五章第二节讲义 专利法 一、专利和专利法的概念 (一)专利:一方面,是指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另一方面,专利是专利权,即专利法保护的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专利法:调整在确认、保护发明创造的专有权,以及使用专有的发明创造过程中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专利权的客体(识记)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依法可以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一)发明: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包括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 (二)实用新型: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必须具有实用价值;必须具有形状或者构造。又称为“小发明”。 (三)外观设计: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三、专利权的主体 专利权主体的含义(识记):是指有权向国务院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取得利权的单位和个人。 (一)发明人、申请人和专利权人; 1.发明人:直接完成发明创造的人。必须是自然人。 2.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行政主管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的人。发明人与申请人可能是同一人,也可能不是。 3.专利权人:享有专利权的人。专利权人也不一定是专利申请人。 (二)专利权的归属(简单应用) 1.职务发明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是指:(1)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是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订立合同,做出约定,从其约定。 2.非职务发明 不是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没有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非职务发明创造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为专利权人。 3.共同发明和委托发明 (1)共同发明:一项发明创造为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 (2)委托发明: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有约定的依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发明创造的单位或个人。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习题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 版)(吴添祖)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经济学概论作业(第4~7章)

经济学概论作业(第4~7章) 单选题 1.GDP低于均衡水平,每当() A 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 B 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 C 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 D 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 正确答案:D 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A 20亿元; B 60亿元; C 180亿元; D 200亿元。 正确答案:D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正确答案:B 4.当消费函数为C=a+bY,a>0,1>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正确答案:A 5.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 A 他的产品供给曲线表示; B 他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C 行业的产品供给曲线表示; D 行业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正确答案:B 6.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 A 自发性消费; B 储蓄; C 收入; D 总消费。 正确答案:B 7.要能有效地实行差别定价,下列哪一条以外都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A 分割市场的能力; B 一个巨大的无弹性的总需求; C 每个分市场上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国际经济法概论第五章2013

国际经济法概论讲义(6) 2013-2014第一学期 祁欢 第五章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 第一节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 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的概念 贸易政策的次优选择 一、关贸总协定(GATT)的产生 (一)国际贸易组织(ITO)的破产 (二)GATT的产生 二、GATT的基本内容 三、GATT的法律地位 (一)临时生效,根据《临时适用议定书》而成立 (二)国际协定,而非国际组织 第二节WTO多边贸易体制 一、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 (一)GATT的多边谈判 GATT主持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从第五轮开始有名字)第一轮在日内瓦举行 第二轮在安纳西举行 第三轮在托奎举行 第四轮在日内瓦举行 第五轮狄龙回合 第六轮肯尼迪回合 第七轮东京回合 第八轮乌拉圭回合 (二)乌拉圭回合谈判主要成果 二、世界贸易组织机构体制 (一)WTO的产生、宗旨和职能

1.产生 并非乌拉圭回合谈判议题 倡议的提出和产生的原因 2.WTO宗旨是GATT宗旨的再版和补充 服务贸易问题; 保护环境问题 发展中国家发展贸易的特殊问题 3. 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第3条) 制定规则,执行规则,政策审议(监督),争端解决 (二)WTO成员、组织机构和决策方式 1.成员分为创始成员和加入成员 2.组织机构(《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第4条) 按照WTO协议的规定,世界贸易组织设有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专门理事会、委员会、总干事、秘书处等机构。 (1)部长级会议。它是世界贸易组织最高决策机构,由WTO所有成员的代表组成,至少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 (2)总理事会。它是WTO常设执行机构。由所有成员的代表组成,在部长级会议闭会期间履行部长会议的职能,并执行《建立世贸组织协议》授予的职能,如WTO争端解决机构和贸易政策评审机构。 (3)总干事和秘书处。世贸组织下设秘书处,由部长级会议任命的总干事领导,秘书处的其他职员由总干事任命。 3.决策方式 (三)WTO的法律地位(《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第8条) 1.具有完全的法律人格 2.永久的国际组织,每个成员向世贸组织提供为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特权与豁免 三、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法律体系 (一)法律框架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种类: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料获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⑤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经济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6分单选题 1.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A减少; ? B增加; ? C不变;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辩护,是因为()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5.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假设条件是消费者偏好不变,因此,对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样的效用。() * A正确;

4 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6.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同; ?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供给增加; *B供给量增加; *C供给减少; D供给量减少。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8.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点所回答的问题在下列几点中只有哪一点才不是?() *A如何生产; *B生产什么; *C为谁生产; *D在哪里生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9.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 A 1/2; *B2 ; *C1 ;

《政治经济学》各章节必背大题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3.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1. 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2.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哪些? 3. 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的作用是什么? 4.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5. 试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6. 论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7. 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1. 何为再生产?它的内容是什么? 2. 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及其实质? 3. 国民经济中有哪些主要比例关系? 4. 产业结构的类型及其演进趋势是怎样的? 5.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何联系与区别? 6.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 经济增长方式有哪些类型? 第四章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势 1. 说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的区别与联系。 2. 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3. 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 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什么劳动为基础计量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区分、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 5.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6.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有哪些职能? 7. 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或简单商品经济)有哪些作用? (价值规律在简单商品经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中发生作用的形式有什么不同) 8.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或为什么说价值规律对我国国有企业重视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起着促进作用? 第五章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1. 社会资源配置的原因、任务、目标是什么? 2. 社会资源配置的机制是什么?资源配置有哪些方式? 3.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电大经济法概论练习经济法第三章至第五章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法的调整对像是() A.企业内部社会经济关系 B.企业外部社会经济关系 C.企业内部社会经济关系 D.企业与社会的经济关系 2.国有企业是( ) A.国家管理和经营的企业 B.政府管理和经营的企业 C.政府投资或者参股设立的企业 D.政府拥有所有权的企业 3.国有企业经营权的核心是( ) A.投资决策权 B.留用资金支配权 C.资产处置权 D.生产经营决策权 4.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 ) A.国有企业承包责任制 B.厂长(经理)负责制 C.国有企业全员聘任制 D.职工代表大会制 5.职工代表大会是国有企业的( ) A.经营管理决策机构 B.生产指挥机构 C.厂长的咨询参谋机构 D.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 6.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法宝代表人是( ) A.国家 B.政府 C.职工大会 D.厂长(经理) 7.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按顺序首先清偿() A.所欠银行贷款 B.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C.所欠税款 D.其他债务 8.在普通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 ) A.承担有限责任 B.承担有限连带责任 C.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承担按份额比例责任 9.债权人会议设主席( ) A.4人 B.3人 C.2人 D.1人 10.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 ),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 A.1年内 B.2年内 C.6个月内 D.9个月内 11.在下列财产中,不属于破产财产的是( ) A.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B.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 C.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 D.破产企业应在宣告破产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 12.破产财产先拨付破产财产费用后的第一清偿顺序是( ) A.破产企业所欠税款 B. 破产企业所欠银行贷款 C.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 D.破产债务

经济学概论第2次(第4-7章)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 产量提高了; ? B 成本增加了; ? 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增加了; ? 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增加了。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 A 可变成本; ? B 平均成本; ? C 机会成本; ? D 固定成本。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 B 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 C 规模报酬递减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 D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 A MRTSLK=PL/PK; ? B MPPL/PL=MPPK/PK; ? C 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 ? D 上述都正确。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5.如果商品在短期内供应量既定,则该商品的价格()

? B 仅由市场供给曲线决定; ? C 由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 D 以上任一条都不能决定。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6.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自行车; ? B 购买普通股票; ?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 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已知某厂商的产量是500单位,总收益是500美元,总成本是800美元,总不变成本时200美元,边际成本是1美元,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他应该() ? A 增加产量; ? B 停止生产; ? C 减少产量; ? D 以上任一个措施都采取。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8.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纵轴相交; ? B 经过原点; ? 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 D 与横轴相交。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9.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 A 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 B 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经济法概论 名词解释(整理版)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和相关经济法律制度 1.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经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所有旨在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2.法的渊源是指国家制定和认可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是从法的制定、认可的具体来源上看法的形式的。) 3.政策就是一定的阶级根据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从具体的阶级关系出发,通过其政党制定的本阶级的行动路线、方针和原则。 4.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指法人所具有的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5.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6.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在代理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进行的,确立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一定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行为。 7.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支配)的权利。 8.使用权是指依据财物的性能和用途加以运用和利用、以满足一定的经济需要的权利。 9.收益权是指从财物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10.处分权是所有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处置其财产、决定其财产命运的权利。 11.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依照法律规定,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即债权和债务。12.按份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主体各自按照一定份额(等份或不等份)享有债权或承担债务的债。13.连带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主体享有连带权利或承担连带义务的债。14.时效制度是指法律所确认的一定的事实状态继续存在一定期间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制度。 15.取得时效亦称占有时效,指法律规定的非所有人的占有人,善意地占有他人财产,持续达到法定期限,即可依法取得该项财产所有权的时效。16.消灭时效即诉讼时效。在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期间,即依法发生权利不受法律保护的时效。 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1.中国经济法是国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完善和稳定协调发展而制定的有有关调整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系(总称)。 2.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税收是强制性的。 3.经济法律关系概念 4.经济法主体 5.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经济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具体而言经济法律客体一般强调双方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所指向的对象。 6.事件是指客观上发生和存在的、与经济法主体主观意志和自觉行为无关的,但能够引发经济法律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不可抗力、偶发事故均属此类。这些事件都是当事人不可预知或不可控制的客观事实和过程。它们也常常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诱因,故列为经济法律事实。 7.行为是由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其主观意志支配下自觉实施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 第三章企业法1.企业是一种历史概念范畴,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基本的社会经济组织。 2.企业法主体是指参加企业法律关系,依照企业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以及一定条件下的个人。 3.财产权是指企业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或依法授予经营的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4.管理权:即经济管理权,指企业在有关组织机构、人事劳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组织、指挥等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课后答案

目录 目录 (1)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 (2) 习题答案 (2) 第一章导论 (2) 第二章技术创新 (2) 第三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2) 第四章经济性评价基本方法 (7) 第五章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15) 第六章设备更新与租赁的经济分析 (16) 第七章价值工程 (19) 第八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24) 第九章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36)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 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略 第二章技术创新 略 第三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1、答: 资金利润率、利率。 2、答: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二者的区别在于:(1)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形成劳动手段,对企业未来的生产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流动资产投资的结果是劳动对象,而且流动资产投资的数量其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结构所决定的。(2)固定资产投资从项目动工上马到建成交付使用,常常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只投入,不产出,投入的资金好像被冻结。而流动资产投资,一半时间较短,只要流动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适应,产品适销对路,流动资产投资可很快收回。 3、答: 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都是投资决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例如:

某企业有一台多用机床,将其出租则获得7000元的年净收益,自用则获得6000元的年净收益。若采用出租方案,则机会成本为自用方案的年净收益6000元;若采用自用方案,则机会成本为出租方案的年净收益7000元。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显性成本是企业所发生的看得见的实际成本,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动力支付借款利息等;隐性成本是企业的自有资源,是实际上已投入,但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例如:某人利用自己的地产和建筑物开了一个企业,那么此人就放弃了向别的厂商出租土地和房子的租金收入,也放弃了受雇于别的企业而可赚得的工资,这就是隐性成本。 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对决策没有影响。例如:某企业一个月前以3300元/吨的购入价格钢材5000吨,而现在钢材价格已降为3000元/吨,则企业在决策是否出售这批钢材时,则不应受3300元/吨购入价格这一沉没成本的影响。 4、答: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修理修配等各种环节的增值额。 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对我境内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5、答: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20*8000-1500000*8000/10000-100000-60000-8000*220*(3%+5%) =560000-160000-140800 =25.92(元)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5.92(元) 税后利润=利润总额-应缴所得税 =259200-259200*33% =173664(元) =17.37(万元) 6、答: (1)P(F/P,i,5)+P=A(F/A,i,4)*(F/P,i,1)+A(P/A,i,5) => P= A(F/A,i,4)*(F/P,i,1)+ A(P/A,i,5)- P(F/P,i,5) (2)P(F/P,i,5)+ P= A(F/A,i,4)*(F/P,i,1)+ A(P/A,i,5)

浙大经济学概论在线作业答案

浙大《经济学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得分:60V 1. 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 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价格提高 D. 价格下降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 2.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替代关系 B. 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替代关系 C.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同时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D. 当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 3.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A. 经常项目 B. 资本项目 C. 官方储备项目 D. 外汇流入项目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 4.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其所代表的效用水平( )A. 越高 B. 越低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 5. 古诺模型的均衡产量为()A. 市场总容量/厂商数量 B. 市场总容量÷(1+厂商数量) C. 市场总容量×厂商数量 D. 市场总容量÷(厂商数量-1)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 6. 如果一种商品表现为供过于求,说明这时的价格()A. 处于均衡状态 B. 不久将会上升 C. 高于均衡状态 D. 低于均衡价格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得分:2 7. 对有负向外部经济影响厂商征税的目的是()A. 增加财政收入 B. 减少财政支出 C. 加大商品生产的成本 D. 减少产品生产的成本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 8. 假设1英镑的价格为2美元,1马克的价格为0.4美元,那么英镑对马克的价格是()A. 1英镑=0.4马克 B. 1英镑=2马克 C. 1英镑=0.8马克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总目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第二章企业法 第三章公司法 第四章企业破产法 第五章合同法 第六章金融法 第七章支付结算法 第八章票据法 第九章证券法 第十章会计法 第十一章税法 第十二章公平竞争法 第十三章产品质量法 第十四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五章劳动法 第十六章知识产权法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1.2006年9月1日,甲市A区A国家税务局对B公司作出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并于当日以信函方式寄出,A公司于9月5日收到该信函。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A公司如对该行政机关地决定不服,可以在一定期间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问: (1)B公司应在何期间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为什么? (2)受理B公司申请复议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是谁? (3)申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是谁?被申请人是谁? 答案: (1)9月5日至11月4日。 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3)申请人是B公司,被申请人是甲市A区A国家税务局。 2.A公司与B公司依法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但由于该合同履行前发生了地震,致使合同无法履行。A公司据此依法解除了双方的买卖合同。 问: (1)A与B之间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中,指出主体、客体、内容是什么? (2)引起A与B双方法律关系的产生、终止的法律事实是什么? 答案: (1)A与B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中,主体是A公司与B公司。客体是买卖的标的、货物。内容是A公司与B公司的合同权利和义务。 (2)引起A与B双方法律关系的产生的法律事实是A、B依法签订合同的行为引起A、B双方法律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是地震这一事由。 3.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并在合同中单独制定了仲裁条款。 事后甲公司发现在订立合同时对该有关事项存在重大误解。 问: (1)甲公司可否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某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 〔2〕如果甲公司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受理? 答案: (1)甲公司可以向某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 (2)如果甲公司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仲裁协议独立有效,即使合同变更、解除、终止或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协议合法有效的,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2006年8月10日A县甲皮鞋厂与B市的橡胶厂签定一份购销合同,由橡胶厂供货,货到后15日甲公司付款。合同规定,由橡胶厂代办托运。乙橡胶厂按期发货后,甲皮鞋厂以该货物质量不合格为由拒付货款,并要求退货。乙橡胶厂表示不同意,于是发生合同争议。乙橡胶厂准备提起诉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