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积极财政政策难点透析

2013积极财政政策难点透析

2013积极财政政策难点透析
2013积极财政政策难点透析

2013积极财政政策难点透析

◆经济虽然增长了,但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或者矛盾反倒可能更多。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2013年的中央赤字预算可能较2012年有所扩大。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控制赤字和债务累积的规模带来的财政运行风险

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保增长”和“调结构”并行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带来了内生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和我国审时度势的灵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有直接的关系。表现较为突出的是,1998年和2008年在应对国外经济危机时我国采取的两轮积极财政政策。这其中,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了淡出和转型,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行使得一系列财政改革得以顺利推进。2008年的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应对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下推出的,以四万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为载体,从而在整个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客观的说,2008年的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是以投资为主要手段,其主要的目的是保证经济增长,同时在货币政策方面也实行了适度宽松的导向,结果在2009年之后的一段时间中,我们面临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困境。

2012年的前三个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这里有国际经济整体形势不佳的影响因素,也和我们自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有关。一般情况下,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常会有两个重要的关系或者叫目标需要很好地解决。那就是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简言之即“保增长”和“调结构”。从以往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增长目标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结构调整往往就会有序的推动;而一旦经济增长成为了主要的目标,结构调整通常就要退居其后。所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经济虽然增长了,但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或者矛盾反倒可能更多。这就需要我们在下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好的注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做好收支两方面工作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为此作出了明年的政策安排。会议提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组合有别于2008年的政策安排。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货币政策会以相对保守的姿态进行配合,这样则会有效的防止出现“双松”政策带来的通胀的压力。回到

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理论上看,其政策手段无外乎是减税和增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明确地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我们可以解读为贯彻积极财政政策所要做的就是围绕经济结构的调整来做好收支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收入方面,进一步扩大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如果单从税收收入的总量来看,我国的税收收入连年都是在增长的,到2011年税收收入已经接近了9万亿,而且也和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周期没有很明显的直接吻合关系。

事实上,我国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是体现了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导向的。具体而言,在促投资方面,实行了诸如增值税转型、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个体户费用扣除标准并降低税率、促进区域发展和中小企业的相关措施和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等措施;在促消费和就业方面实行了诸如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储蓄利息免征所得税、车购税和契税调整、土地增值税免税、普通住宅销售营业税政策调整、再就业人员减免税、安置残疾人加计扣除和福利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措施,这些都是减税的措施,也就是所说的税收上的“减法”。在调整结构方则采取了诸如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提高、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取消专属于外资企业、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税收优惠政策;取消部分农药产品等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调整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提高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较高的货物增值税退税率、增值税扩围和资源税改革等措施,这些则是所说的税收上的“加法”。

下一步的工作应该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这里有一个突破口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2013年如果继续扩大范围的话,事实上是实施更大范围的结构性减税,这可能引发很多方面的调整,包括财政体制。同时落实好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完善稳定出口政策,落实好其他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加大力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第二,支出方面,增加对民生的投入,包括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这些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增加,另外,对重大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将适度增加,同时推进农田水利、环保、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绿色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投资。具体而言:一是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这就包括了财政要在我国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有较大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二是加大医疗体制改革,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三是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四是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切实降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本。

谨防财政赤字所带来的风险

应该说,上述的支出都属于民生开支,都是需要财政加大投入才可能完成的。财政要有切实的举措来减轻居民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但要看到,这些支出数量是巨大的,相关项目的投资周期往往比较长,这时就需要注意其规模的合理性,要与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不应该太过超前,因为这些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规模。2008年年初的财政赤字已经安排的相当少,赤字率仅为0.6%,但2009年我国的赤字一下增加到9500亿,2010年更是突破1万亿,赤字率接近国际公认的3%警戒线,这会大大增加财政运行的风险。

按照目前的安排,2013年的中央赤字预算可能较2012年有所扩大。一般来讲,伴随着赤字的扩大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提高,加大国债基础建设投资,或者加大财政民生支出,都是财政政策积极的表现。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控制赤字和债务累积的规模带来的财政运行风险,因为我国虽然还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但事实上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超过了中央政府的国债余额,所以在加大财政赤字规模的同时,的确要重视对政府债务的管理。这就需要深化国债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抓紧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形成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积极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在支出安排的另一个方面还需要做到的是,加强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到民生支出方面。这也是有增有减的支出结构调整,而这样的调整也是符合民意,顺应发展形势的。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应该感觉到,2013年要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以往的积极财政政策还是有很多变化之处的。可以在此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调整成为“稳增长”和“调结构”并行。过去,保增长往往是一个我们追求的硬性指标,为了达到这一指标可能会忽视调结构,甚至为了保增长不计代价而付出过多的成本,这与“十八大”提出的有质量的经济增长的要求是不符的。所以,由“保”改“稳”,恰恰是保证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保证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抓住时机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应该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这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就需要财政政策的工具和作用点本身要符合这两个目标协调运行的要求。再放眼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层面,我们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或者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要同时追求并兼顾好这两个目标,应该成为2013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格局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一)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一) 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因为当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刺激国内需求,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阻止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并努力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所在。时至今日,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了六年了,分析研究该政策的效果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 作为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它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上。 1.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消费。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一直呈现负增长,分别为- 2.6%、- 3.0%、-1.5%和-0.8%.与上年相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为-0.8%和-1.4%,虽然从2000年开始由负转正,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0.4%和+0.7%.但是,以1985年价格计算的从1998~2001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只有6.8%,比从1991~1996年9.0%的水平低了2.2个百分点。这说明,整个社会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仍处于低迷状态。 2.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投资。从1991~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 3.9%、4 4.4%、61.8%、30.4%、17.5%和14.8%,年均增长32.6%.其中,国有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6.4%(1996年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4%);集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9.2%(1996年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 5.9%);个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2.1%(1996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0%);其他经济从1993~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4.1%(1996年其他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7%)。而从1997~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8.8%、13.9%、5.1%、10.3%和13.1%,年均增长10.5%.其中,国有经济年均增长7.7%、集体经济年均增长8.2%、个体经济年均增长10.6%、其他经济年均增长18.1%.这说明从趋势上看,与1997年以前相比,1997年以后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不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各种经济来看都呈现下降态势。 从1993~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分别为55.6%、28.4%、24.0%和12.5%,而从1997~2001年的这一比率则分别只有5.9%、3.8%、3.9%、5.9%和15.3%;从1993~1997年,按支出法计算的GDP中的资本形成率的分别为43.5%、41.3%、40.8%、39.3%,而从1998~2001年的这一比率则分别是37.4%、37.1%、36.4%和38.0%. 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额中,分别有14.5%、62.9%、7.7%和9.0%的投资是国家预算内资金形成的,而从1996~1997年的这一比例分别只有0.2%和3.7%;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基本建设投资增加额中,分别有22.3%、84.9%、11.9%和32.9%的投资是国家预算内资金形成的,而从1996~1997年的这一比例分别只有2.5%和4.0%. 这说明:与亚洲金融危机以前相比,1998年以后从增长趋势上看,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资本形成率基本上呈下降状态,而且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速度降低的也比较快;全社会固定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财政投资的结果。 3.积极财政政策与出口。从1991~1997年,我国以美元计算的出口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6.7%,而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的增长速度分别是0.5%、6.1%、27.8%和6.8%.除2000年我国由于出口退税率提高等原因使出口增长较快外,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都比较慢。这说明,我国仍然没有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后不利影响的阴影。 4.积极财政破策与经济增长。从1998~2002年,我国保持了7.8%、7.1%、8.0%、7.3%和8.0%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pdf

为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适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出口增长等政策。这些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积极的。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市场型过冷状态,直接表明我国的企业部门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已拥有“过剩”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并且必须转用到政府部门上来了。因此,市场过冷的根本经济涵义就在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从以往过多注重个人产品的生产,转到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产品的供应上来,具体地看主要是应当较大幅度增加政府的预算支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首先需要作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的先期准备;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赶上世界发展潮流和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问题。由于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增大个人产品的产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首要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也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欠债”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路不畅,电不明,水不足,话不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愈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离满足经济腾飞的需要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样,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就不仅是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实现8%增长率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运作,调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GDP中的相对份额,从而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基础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国债大规模增发的背景下,国债的发行收入应基本上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不应用于填补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亏空,这应是我国财政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的基本前提。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必须以经常性收入为来源,而国债作为财政的临时性和补充性的收入来源,显然不宜用于经常性开支,否则必将出现国债规模逐年递增的惯性膨胀状态,而使财政陷入债务危机之中。相反,基础设施等投资是财政的非经常性支出,其年度投资规模是可以依据当年经济的宏观景气状态而灵活地扩张和压缩,不仅可以产生有力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效应,而且当经济景气时还可以相应压缩债务发行规模,减少债务负担。此外,由于投资性支出将形成相应的国有资产,这就使得国家债务与国有资产形成对称状态,因而此时的国债具有“虚”国债的性质,这与被用于经常性支出而纯消耗的“实”国债,是有着根本差异的。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伴之以财政管理上的严格“增收节支”。我国目前国债的发行收入有相当份额是用于填补经常性支出亏空的,其弊端人所共知,也一直在努力纠正,因而是有着很大的不得已性的。这就需要严格财政管理,通过增收节支,力求以税收等经常性收入去满足经常性支出的需要。此外,我国正在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各级财政是其主要的财力来源之一,但这是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因而是不能以国债和各级地方财政的准公债收入为来源的。但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又需要庞大的财力投入,这也需要严格加强财政管理,才能解决所需财力。 第三,目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其中又以扩大财政投资为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运作,主要是通过增大货币供应量来影响企业和个人需求以产生政策效应,如果企业和个人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相应回应,就不能出现预期的需求扩张。财政的公共投资政策运作则不同,它直接形成着社会需求,而无需企业和个人需求的相应回应,从而可以产生货币政策所不具有的政策效应。目前我国已连续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刺激经济,但市场远未作出相应的反应,因而远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为此,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抉择,应当从货币政策为主转到财政政策为主,而其中又要以财政投资政策为主上来。这就是应主要依靠大规模增加政府的投资来刺激经济回升。否则目前的连续降低利率和扩大贷款规模,已产生了巨大规模的货币存量,一旦我国的市场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复苏,则可能立即转入急剧的通货膨胀之中,“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其结果将是宏观经济的过分波动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过度摇摆。如果联系到对我国金融状况有着巨大压力的亚洲金融危机一时难以结束,我国更应未雨绸缪,尽可能消弭通货膨胀危险于未然。因此,不仅从加大今年经济发展速度,而且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着眼,都必须将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心转到大规模增大财政的基础设施投资上来。 论文在线·张馨

复习专题 非谓语 动词难点汇总

复习专题非谓语动词难点汇总 一、非谓语动词 1.—What should I do, doctor? —_____ healthy, you should do more exercise. A. Keep B. Keeping C. To keep D. To be kept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我应该做什么,医生?——为了保持健康,你应该多锻炼。keep healthy,保持健康,固定搭配,排除D。多锻炼的目的是保持健康,所以用to do不定式表目的,故选C。 【点评】考查to do不定式表目的,注意平时识记其用法,理解句意。 2.To my surprise, Daniel's parents allowed him ___________ Shanghai Disneyland with me. A. to visit B. visiting C. visit D. visits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让我吃惊的的,戴尔的父母允许他和我去上海迪士尼乐园。allow sb. to do sth.允许某人做某事,固定短语,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动词不定式。注意固定短语allow sb. to do sth。 3.When you are tired, in the countryside is a wonderful experience. A. relaxing B. relaxed C. relax D. relaxes 【答案】 A 【解析】【分析】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当你累的时候,在农村放松是一个奇妙的体验。所填动词在句中作主语,该用动名词形式,所以选A。 4.We should do what we can our English. A. improve B. improved C. to improve D. improving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意:我们应该做我们能做的事提高我们的英语。句子主语是we, 谓语是should do,宾语是what we can,后边的部分作目的状语,用不定式形式,故选C。 5.It was raining. My father asked me _______ a raincoat. A. take B. takes C. took D. to take 【答案】 D 【解析】【分析】句意:正下雨。我父亲要我带上雨衣。根据关键词 asked me,再结合选项,可判断出此处考查的是 ask sb. to do sth.的用法,故答案选 D。 【点评】考查固定搭配ask sb. to do sth.。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

论现代女性的十大消费心理特征

论现代女性的十大消费心理特征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这句话极其恰当地概括了女性的消费心理的复杂性。虽然,因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水平和年龄性格的不同,使女性消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特性。但总的来说,女性消费的一般心理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由于女性的性别特征、多重角色和经济地位,使她们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消费心理。 一、消费的主动心理 由于诸多原因,女性在家务上往往居于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妇女把操持家务视为责无旁贷,其心理具有一种职业特点。她们时常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解市场动态上,如遇到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要涨价,便会争先恐后地去购买以备后用。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也会有计划地提前购买,很少出现断米断面的现象,表现出很强的消费主动性。 二、消费的爱美心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在女性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尤其是青年女性。莎

士比亚曾说过:“上帝创造女人一张脸,女人又给自己一张脸。”换句话说,就是女人有两张脸,一张是老天给予的;另一张是自我期望的。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而中老年女性也不甘示弱,她们也会定期美容,用靓丽的外表来掩饰岁月带来的沧桑。女性求美之心,胜过其它一切,这是女性最敏感之处,也是很多企业大打“女人牌”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漂亮,她们可以扩大消费,把各种产品或服务逐一尝试,期望用钱留住青春,找回一个全新、靓丽又充满自信的自我。 三、消费的实用心理 这是以追求商品的实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心理,其核心是“实用”。z hlzw.com中华勵志网一般的家庭消费,多由女性操持,她们掌管家庭收支, 负责安排全家衣食住行的开销。在我国长期低收入、低消费的环境里,女性普遍养成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习惯。这已经成为传统,并被社会视为一种美德。 四、消费的自尊心理 女性消费者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外在事物反映敏感形成了一种自尊、自重的心理即某种程度的“我行我素”和“随心所欲”。zhlzw.com中华勵志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有几年的时间,对抑制通货滞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迫在眉睫。 [关键字]:积极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上的增债,扩支来拉动需求,弥补需求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利的,但其消极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一.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分析 (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二)“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二.理论界关于我国经济财政政策的走势分析: (一)尽快淡出的观点 即逐年增大的财政风险给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令人担忧,积极财政政策应尽快淡出。 (二)步步淡出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反周期财政措施,要求控制债务规模、压缩赤字的宗旨不能放弃。积极财政政策不能长期坚持,淡出是必然趋势,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型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要适时适当地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式和重点,根据国家财政状况的许可程度,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对市场的补充作用,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异同

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异同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张型财政政策的争论很多,争议很大,主要有“同一说”、“趋同说”之分。前者认为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种提法,后者认为两者都是西方经济学中的观点,在刺激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层面上是一致的,但认为作为观点提出的是“扩张”而不是“积极”。事实上,通观西方经济、财政思想,扩张型财政政策是指鼓励、刺激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却是政府主动、积极参与经济调控的思想,落实到政策层面上即包括刺激发展的政策,也包括制约发展的,政策,或者在同一时期将两者一并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各种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政策趋向。所谓的“积极的”,是指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在经济萎缩时采用扩张型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型财政政策,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态度是“积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和紧缩型财政政策均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一点是必须首先加以说明的。 严格地说,从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渊源来看,积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历史应当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现代财税经济理论中,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型财政政策一般被认为是来自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参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正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极力主张,才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为财政理论宝库的宝物的。后凯恩斯主义者虽然对凯恩斯的理论有所发展,但其宗旨大致仍然不能摆脱凯恩斯理论的窠臼。 按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财政政策通过调节总需求,发挥其调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财政学说为基础,按照既定的财政目标——赤字或盈余,通过税收、财政支出、公债等财政范畴和财政活动方面的相关手段表现出来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世纪常见的中性财政政策已经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随着国家干预主义占据主要地位而退居次要地位,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政府刺激和抑制经济发展常用的财政经济手段。 从特征和产生的前提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产生,是因为国家采用干预主义政策,积极的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用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取代市场竞争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所以,国家或政府干预经济和个人收入水平,既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前提,又是区别于“夜警”国家或政府的主要特征。 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利用来看,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现代西方国家产生并被广泛利用,但由其特征和产生前提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的利用要早得多,也普遍的多。我国建国后,就一直运用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即生产(流通)和消费进行调控,且在各个经济时期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保证了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任务的完成。但是,由于我们坚持的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思想,喊出的财政思想口号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好象没有采用过积

(完整word版)高考英语非谓语动词重难点终结篇

高考英语非谓语动词重难点终结篇 一. 非谓语动词的含义 非谓语动词首先是一种动词形式,其次是这种动词形式不能做谓语,综合这两点,我们将其叫做非谓语动词。 二. 非谓语动词的形式 非谓语动词包含四种形式,即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其中,每种形式按照发生时间和主被动又包括不同的子形式。具体如下: 1. 不定式 ①基本形式:to do(表示主动,并且一般表示将来) ②被动式:to be done(表示被动,并且一般表示将来) ③进行式:to be doing (表示主动和进行) ④完成时:to have done(表示主动和完成) ⑤完成被动式:to have been done(表示被动和完成) ⑥完成进行式:to have been doing (表示主动和完成进行) 例如: The teacher told us to do morning exercises . 老师让我们做早操。 The car to be bought is for his sister. 要买的这辆车是给他的姐姐的。 She pretended to be reading when 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老师进来时,她假装正在读书。 The thief is said to have escaped. 据说小偷已经逃跑了。 The thief is said to have been arrested. 据说小偷已经被抓住了。 She is said to have been working in the factory over the last 20 years. 据说在过去的20年里,她一直在这家工厂工作。 2. 动名词 ①基本形式:doing (表示主动) ②被动式:being done(表示被动)

解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一)

解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一) 一、从理论特征上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半个多世纪的宏观经济理论的争论和发展,主要围绕着政府是否应对经济进行干预、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干预的问题展开的。众所周知,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并主要实施需求管理,突出了政府赤字支出对总需求的扩张作用,认为在总需求不足,即经济陷入产出水平远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状况下,如果政府增加其购买量,总需求就会增加。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货币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一般强调长期经济增长,主张放弃稳定商业周期的政策,尤其是货币主义明确主张政府应实行固定规则,政府对经济不宜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供给学派承认并强调财政政策在决定经济增长和供给方面的刺激作用,认为政府过多地运用税收政策增加收入或刺激需求,而忽视了税收负担对企业和个人的激励影响,高税收会使得人们减少劳动和资本供给,从而影响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因此主张政府应更多地通过减税政策,实行供给管理。 目前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对于这种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有限性至今还缺乏深入而有说服力的研究。从以下的分析中,将提出支持前面判断的论据。 二、从政策出台的背景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许多文章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成冲击之后,为了防止国内经济衰退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个论点是正确无疑的,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分析。众所周知的事实是,80年代中期到1998年这一期间我国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除去对外贸易因素外,主要是金融业的间接和直接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财力的80%左右集中在金融领域,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GDP比重的10%多一点,财政对经济的影响和控制力已弱化到极点。在启动积极财政政策之前,政府主要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来调控经济。在1993—1995年间,政府主要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以后,从1996—1998年初,银行连续7次降息,事实上货币政策已经由“适度从紧”转变为“适度从松”。但此时的财政依然实行以压缩财政赤字为主要特征的“适度从紧”政策。在连续降息之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经济,仍然呈现下滑趋势,“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必须进行调整的建议被提出。 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受到高度关注,在防范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为主要任务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发挥受到了金融业自身不健康和外部金融危机冲机的约束,在经济运行中难以发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财政政策不得不但当起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表述,是含有财政政策更为主动和主要发挥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含义的。 三、从宏观政策战略思路上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从“稳定、安全”的宏观政策战略思路考虑,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金融的安全。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地方政府财政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基金会的清算问题;财政拨款100亿元启动和支持“债转股”,以剥离国有企业在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化解银行风险等等。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稳定”和发展经济的作用,如国债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债贴息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些已广为宣传,为人所知。 从宏观政策的总体组合和搭配上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搭配,包括的总体政策含义是,在主要保证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同时,相对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当然也要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看,对积极财政政策仅从“松”“紧”角度和层次上考虑,可能难以描述其政策的更高或更深的含义。

现代女性的十大消费心理特征

现代女性的十大消费心理特征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这句话极其恰当地概括了女性的消费心理的复杂性。虽然,因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水平和年龄性格的不同,使女性消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特性。但总的来说,女性消费的一般心理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由于女性的性别特征、多重角色和经济地位,使她们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消费心理。 一、消费的主动心理 由于诸多原因,女性在家务上往往居于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妇女把操持家务视为责无旁贷,其心理具有一种职业特点。她们时常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解市场动态上,如遇到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要涨价,便会争先恐后地去购买以备后用。对于日常生活用品,也会有计划地提前购买,很少出现断米断面的现象,表现出很强的消费主动性。 二、消费的爱美心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在女性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尤其是青年女性。莎士比亚曾说过:“上帝创造女人一张脸,女人又给自己一张脸。”换句话说,就是女人有两张脸,一张是老天给予的;另一张是自我期望的。很多女性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而中老年女性也不甘示弱,她们也会定期美容,用靓丽的外表来掩饰岁月带来的沧桑。女性求美之心,胜过其它一切,这是女性最敏感之处,也是很多企业大打“女人牌”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漂亮,她们可以扩大消费,把各种产品或服务逐一尝试,期望用钱留住青春,找回一个全新、靓丽又充满自信的自我。 三、消费的实用心理 这是以追求商品的实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心理,其核心是“实用”。一般的家庭消费,多由女性操持,她们掌管家庭收支,负责安排全家衣食住行的开销。在我国长期低收入、低消费的环境里,女性普遍养成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的习惯。这已经成为传统,并被社会视为一种美德。 四、消费的自尊心理 女性消费者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外在事物反映敏感形成了一种自尊、自重的心理即某种程度的“我行我素”和“随心所欲”。她们往往以选择眼光、购买内容及购买标准来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希望自己的购买最有价值、最明智,喜欢独立自主地选购商品,还希望别人仿效自己。她们不愿意别人说自己不了解商品、不懂行、不会挑选,即使作为旁观者也愿意发表意见,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采纳。在购买活动中,营销人员的表情、语言、广告宣传及评论,都会影响女性消费者的自尊心,进而影响消费行为的实现。 五、消费的冲动心理 冲动消费,指没有一定指向的盲目采购行为,多为非计划性的临时购买行为。施行冲动消费的人群中以女性占绝大多数。女性无论在个人消费还是家庭消费过程中都会表现出“冲动”和非理性,也就是说,女性购买欲望受直观感觉影响大,容易因商品品名、款式、价格、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环境因素、服务因素等产生购买行为。经常可以看到,她们在购买商品时,尽管是自已所喜欢的,如若无人问津或遇到态度恶劣的营业员,往往要打退堂鼓,放弃自已的购买意图相反,即使是她们不甚喜欢或不很需要的商品,如“处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困扰我国经济 发展的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核心 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扩大政府投资,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仅有 效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加快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 伐,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经济收益开始得到恢复性增长。在这两 年的实践中,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地充实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 注意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运用的相互配合。这些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宏观调控的内容,也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抑制通货紧缩问题提供了有益 的经验借鉴。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促进经济景气尽快回升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千年。尽管在新千年纪元的头一年里,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趋势好于上个千年里最后两年的曙光已经开始显现。全球经济增长形势趋好有利于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其国内需求的扩大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深受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从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在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例如城镇失业及低收入居民阶层收入下降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社会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振等问题更加显化,加深这些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抑或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力度,促进经济景气回升仍然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 两年来的实践进一步说明,如同当年抑制总需求扩张、治理通货膨胀一样,扩大国内需求、抑制通货紧缩也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在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登上一个新台阶之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包括经济体制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性矛盾制约日益凸显出来。如果经

财政政策有效性

财政政策有效性 一、凯恩斯主义者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者非常喜欢使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他们认为,对总需求的调控,财政政策比之货币政策更有效,财政政策是一 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既可以被用来变动总需求,以对付严重 的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也可以被用来微调经济,熨平经济周期的 较大的波动。财政政策的措施十分简单明了,如果经济正处于严重的 萧条时期,财政政策就采取“减收增支”的办法,减收就是减税,增 支就是增加政府开支和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 减税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会使漏出减少,注入增加,会很快刺激总需求 的增加。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涉及到政府预算的制订和实施,由于时 间间隔较短,效应也就较显著。在西方国家,减税,主要是减个人所 得税,既减少漏出,又对个人的劳动和投资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增加 支出和社会福利的作用是直接扩大总需求。但是,减税和增加社会福 利究竟会使总需求增加多少,最终使GDP增加多少,很难作出估计。 如果人们把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部分钱用于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并且边际进口倾向较高的话,则总需求的扩大就不会很大了。 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对总需求的扩大作用甚小。增加政府支出是刺 激经济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政府支出可直接作用于总需求,因而有 较充分的乘数效应。同时,政府支出可以直接为宏观调控目标服务, 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 以扩大总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国民经济的瓶颈缺口,增加社会的 生产能力。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经济特别萧条的地区以帮助该地区的 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不太使用进口品的项目上,尽可 能以乘数效应增加GDP.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增加就业的项目上,以减 少失业人口。但是,政府支出如果花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话,就会耗费 较长的时间,很难立竿见影。当然在对付长期性经济萧条方面还是有

中国中青年女性消费心理简析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开展,社会物质生活迅速提高,人们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今日中国中青年女性不仅已成为主导中国日用消费品市场消费观念主力军,而且正在日益成为影响中国耐用消费品市场消费观念生力军。毫不夸张地说,女性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一支主导力量,对商家而言,深入了解女性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重要性更加凸显。 那么,什么是中青年女性消费心理呢?中青年女性消费市场具有些什么特点?中青年女性消费心理又会如何影响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洞察时代女性消费心理,把准女性消费脉搏,发现引领她们消费先机? 第一,中青年女性消费心理即中青年女性消费者心理活动: 是指针对中青年女性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消耗商品或劳务过程中反映出心理态势。在社会范围内消费者干百万次购买、使用和消耗行为总和就构成了消费者心理活动社会总体消费行为。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体消费行为又影响并制约着消费者个体心理变化趋向及发展趋势。 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研究消费者需求,我们知道:消费者消费行为不仅表现在购买、使用及消耗各种物质产品方面,同时也表现为对精神、文化等非物质产品需要与追求。正如现代白领愿意拿出自己一个月薪水购买一套Dior化妆品,她希望购买到不仅仅是高质量名牌香水、补水乳液或隔离霜,还希望通过购买来表达一种诉求—有可能是来自法国上层社会高贵和浪漫,也可能是对Dior这一品牌内涵文化深刻认同。以后,随着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内容日趋多样化,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消费在总消费中各自所占比重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变化,这种变化趋向与社会总体消费环境变化趋向趋一致性。 因此,确切说,女性消费心理就是指女性消费者在社会总体消费环境影响下,调节、控制自身消费行为心理现象。这里所指消费者行为主要是女性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及消耗各种消费品过程中活动表现。 第二,中青年女性消费市场具有哪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中青年女性市场是范围及其广阔,可以无限细分。 顾名思义,中青年女性市场是指女性特别是20岁到50岁中青年女性,尤其是成熟已婚女性,由于她们在家庭中既要操持家务劳动,又要处理家庭和人际关系,既要抚育儿女,又要赡养老人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消费市场中购买者主要由中青年女性来承担。她们不但要为自己购买商品,而且还要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购买商品。据统计资料表明,家庭消费品购买,女性占70%,男性占30%,夫妻共同购买占3%,儿童购买占4%。中青年女性消费市场潜力从“市场=人+购买力+购买欲望”这一市场营销公式可以看出,在我国,中青年女性消费者是一个潜力极大市场。这主要源于中青年女性消费者数量庞大。1994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女性约5860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48 9%,其中在消费活动中有较大影响是中青年女性(30~50岁这一年龄阶段女性),约占全国总人口21%。如此范围广阔市场可以根据年龄、职业、收入等不同标准进行细分。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因为当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刺激国内需求,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阻止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并努力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所在。时至今日,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了六年了,分析研究该政策的效果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 作为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它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上。 1.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消费。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一直呈现负增长,分别为- 2.6%、- 3.0%、-1.5%和-0.8%.与上年相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为-0.8%和-1.4%,虽然从2000年开始由负转正,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0.4%和+0.7%.但是,以1985年价格计算的从1998~2001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只有6.8%,比从1991~1996年9.0%的水平低了2.2个百分点。这说明,整个社会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仍处于低迷状态。 2.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投资。从1991~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 3.9%、4 4.4%、61.8%、30.4%、17.5%和14.8%,年均增长32.6%.其中,国有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6.4%(1996年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4%);集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9.2%(1996年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 5.9%);个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2.1%(1996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0%);其他经济从1993~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4.1%(1996年其他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17.7%)。而从1997~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8.8%、13.9%、5.1%、10.3%和13.1%,年均增长10.5%.其中,国有经济年均增长 7.7%、集体经济年均增长8.2%、个体经济年均增长10.6%、其他经济年均增长18.1%.这说明从趋势上看,与1997年以前相比,1997年以后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不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各种经济来看都呈现下降态势。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 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 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 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 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 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 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 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 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 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 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 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 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 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 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 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 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 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

非谓语动词难点、易错点含答案解析百度文库

非谓语动词难点、易错点含答案解析百度文库 一、非谓语动词 1.Running ______ a good way to exercise every day. A. is B. was C. are D. were 【答案】A 【解析】【分析】句意:每天跑步是一种锻炼的好方式。“跑步”作句子的主语,动词短语作主语,用成动名词形式;动名词作主语时,谓语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主谓一致。以及is was ,are,were四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2.My friend invited me ______ the Art Club , and I accepted it with pleasure. A. join B. to join C. joined D. joining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我的朋友邀请我参加艺术俱乐部,我愉快地接受了。A.动词原形;B.动词不定式;C. 动词过去式;D.动词的ing形式。invite sb. to do sth.邀请某人做某事。结合句意及结构,故选B。 3.My little brother didn't go to bed until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last night. A. do B. doing C. to do 【答案】B 【解析】【分析】句意:昨天晚上我弟弟直到完成作业才睡觉。finish doing sth完成做某事,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动名词的用法,掌握固定搭配。 4. Whenever we kids come over, Auntie Susan just stands there and watches us ________ sure we don't break anything. A. make B. made C. to make D. making 【答案】 C 【解析】【分析】句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们来到这里,Susan姨妈只是站在那里,看着我们以确保我们不打破什么东西。此处是目的状语,故用动词不定式to make。watch sb do/doing sth看着某人做了/正在做某事,但是make sure的意思是“保证;确保”,在本句中不符合逻辑,故排除AD;watch sth done看着某事被做,也不符合句意,故选C。 【点评】考查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5.Lucy and Lily decided their aunt in the countryside. A. see B. to see C. see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