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部分复习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部分复习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部分复习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部分复习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部分复习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互补:在饲粮的配合中,利用各种饲料氨基酸含量和比例的不同,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饲料蛋白质配合,相互取长补短,弥补氨基酸的缺陷,使饲粮氨基酸的比例达到理想的状态。

2、氨基酸的平衡:指配合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比例等于鱼、虾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3、必需氨基酸:动物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需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4、氮的平衡: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

5、必需脂肪酸:鱼虾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提供或仅能通过一些特定的前体物形成的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

6、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的饲料。

7、能量饲料:指粗纤维的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小于20%的饲料。

8、预混料:是由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置的均匀混合物。

9、浓缩料:是由蛋白原料和添加剂预混而成,饲喂时需补加能量料。浓缩料=预混料+蛋白饲料

10、总能:指饲料中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

11、消化能:饲料中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12、代谢能: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鳃排泄能后剩余的能量。

13、能量蛋白比:1磅饲料所含总能(KJ)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比值。

二、简答:

1、如何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根据水生动物的营养需求配制全价均衡的配合饲料是保证饲料蛋白质高效利用的重要条件。①由于草食性的水生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水平低于杂食性的水生动物,杂食性的水生动物低于肉食性的水生动物,要根据水生动物的食性合理供应其蛋白质需要,既不要少,更不能多。②水生动物有不同的摄食习性,对于撕食的水生动物如鳗鱼、河豚鱼,要将粉状饲料做成面团状;对于吞食的水生动物,适宜于投喂颗粒料,对其稳定性要求不高;对于抱食的水生动物如虾蟹类,其采食的颗粒水中稳定性要好;对于滤食性的贝类,如鲍鱼,其配合饲料有2种形态,一种是粉状饲料,主要用来投喂稚鲍和幼鲍,另一种是沉性片状饲料。③生活于水体上层的水生动物,要投喂浮性颗粒饲料或粉状饲料;生活于水体中层的水生动物,要投喂慢沉性颗粒饲料;生活于水体下层的水生动物,要投喂沉性颗粒饲料。④水生动物幼体阶段代谢旺盛,生长潜力大,并且消化机能低,对蛋白质的质和量要求都较高,随着水生动物的逐渐长大,对饲料蛋白质水平的要求也降低。

2、鱼虾对糖的利用率为什么低?

①胰岛素的水平低下,胰岛素高峰值与血糖高峰值不一致。②糖代谢机能低下,糖类不能有效的刺激胰岛素的分泌。③鱼体肌肉中胰岛素受体数量少,致使控制血糖代谢机能差④鱼体肌肉中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低,即亲和力差⑤糖原分解酶活性低,而糖原合成酶活性高

3、不同种鱼对糖、纤维素的利用率范围?

①肉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在5%-10%,对纤维素的利用在4%-8% ②草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在50%左右,对纤维素的利用在10%-15% ③杂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在40%左右,对纤维素的利用在10%

4、鱼苗、鱼种、成鱼对脂肪酸的利用率如何?

①淡水鱼对脂肪的需要比海水鱼低②鱼苗的需要比成鱼高③肉食性的鱼蛋白质越高,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糖越高,脂肪可以降低

5、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1、参与羟化酶的合成,参与胶原蛋白质和细胞间质合成;在结缔组织、骨骼、牙齿和血管细胞间质的形成很重要;维持体内羟化酶活性,参与本丙氨酸羟化为酪氨酸,酪氨酸转化为儿茶酚胺的反应。色氨酸转化为5-OH色胺的反应;胆固醇羟化后转化为胆汁酸盐然后排出,维生素C参与其羟化反应。

2、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VE和硒的协同作用,保护DNA,蛋白质和生物膜。其强还原性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化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巯基酶的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与重金属结合,促进其排出,解除重金素毒性;还原3价铁,帮助铁的吸收;促进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

3、促进抗体的合成,增进白细胞对对病毒的反应性,促进H2O2在粒细胞中的杀菌作用,提高

水产动物的抗病性。4、提高水产动物的抗应激性。特别是对低氧和低温的适应能力。

6、怎样防止维生素C氧化?

①低温保存或加工②加入超量的维生素C ③使用维生素C磷酸酯等稳定性产品

7、水产动物对Ca、P的吸收

①有胃鱼可以利用鱼粉中的磷酸三钙,无胃鱼利用率较低。②米糠中的有机磷有胃鱼和无胃鱼利用率都低③酵母中的磷利用率有胃鱼和无胃鱼都很高。

8、鱼类饲料中需加入的微量元素:铁、铜、锌、锰、钴、碘、硒

9、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

1、生物学评定法(1),测定体重的评定法:增重率=WT-W0/W0 *100 :WT---饲喂T时间的体重;W0 ---放养时的体重;蛋白质效率=体重增加量/蛋白质摄入量*100

净蛋白效率=(蛋白质饲料组体重增加量+无蛋白质饲料组体重减少量)/蛋白质摄入量(此法一般不用)

(2),测定体氮量评定法:蛋白质的净利用率=(蛋白质饲料组体氮增加量+无蛋白质饲料组体氮减少量)/蛋白N的摄入量*100

(3),测定氮的平衡评定法:蛋白质生物价=体氮保留量/从消化道吸收的氮量*100 BV=I-(F-F0)-(U-U0)/I-(F-F0) *100 I—摄入的N; F —粪中排除的N; F0 —代谢N; U —尿中排除的N; U0 —内生N.

2、化学评价法蛋白价(PS,CS)=试验蛋白质中某氨基酸量/标准蛋白质中某氨基酸的量*100

3、生物化学评定法血浆的必需氨基酸平衡:用标准饲料和试验饲料养鱼,经一段时间后,分析血浆氨基酸的含量,计算试验饲料和标准饲料必需氨基酸总量的百分率.

10、怎样提高蛋白质的转化率

补充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满足需求的同时,多种饲料合理搭配使用,可以使日粮氨基酸互补而接近平衡,从而相对提高蛋白质的转化率

11、鱼与虾蟹对脂肪酸的利用率

鱼一般为0.5%-2% -甲壳类亚油酸和亚麻酸各占1%效果最好

12、对脂肪酸抗氧化的措施

①于密闭不透光的容器中,低温干燥处保存②金属离子诱发油脂变质,防止油脂与铜等金属的接触③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如BHT BHA,按每吨200g加入。④制造颗粒饲料时,在原料中先加入3%左右制成颗粒后,剩余的油脂可用喷雾方法直接加入热的颗粒状饲料。这样加入12%左右的动物性油脂,颗粒饲料颗粒良好。

13、几种能量饲料的特点

①谷类籽实类:无氮浸出物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赖氨酸和色氨酸比较缺乏;粗脂肪含量低,平均2.5%左右,大部分集中于胚中。矿物质含量不平衡,一般是钙少磷多,磷主要是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利用率低。维生素含量不平衡。适口性好,各种动物都喜欢采食。②谷类加工副产品:无氮浸出物含量低;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矿物质含量高,维生素含量丰富;③块根、茎类:新鲜者水分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矿物质含量不均匀,维生素含量变化大,适口性一般较好④油脂:水产动物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它比任何饲料原料提供更多的能量,在生产渔用配合饲料时,可以减少粉尘、减少饲料浪费、增加饲料适口性、延长制粒机环模使用寿命、提高饲料质量。

14、三种饼粕的特点

(1)、大豆饼粕①风味好,色泽好,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②成分变异少,质量稳定,数量多,大量经常供应;

③氨基酸组成平衡,消化率高;④可取代部分昂贵的蛋白源;⑤合理加工的大豆饼粕不含抗营养因子,不需考虑用量限制;⑥不易变质,霉菌、细菌的污染较少。营养价值方面: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约40%~47%。氨基酸的组成优于其它饼粕类饲料其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可达2.9%,位居所有饼粕类之首,仅低于鱼粉。且赖氨酸和精氨酸之间的比例也较适合,异亮氨酸(2.3%)和亮氨酸(3.4%)含量较高且比例适当

(2)棉籽(仁)饼粕:棉仁饼粕的蛋白质含量达40%以上,甚至可达44%,与大豆饼粕不相上下。未去壳的棉饼粕蛋白质含量为24%左右,带有部分壳的棉饼粕蛋白质含量34%左右,粗纤维含量在12%~15%。赖氨酸不足,精氨酸过高。赖氨酸的含量为1.3%~1.6%,约为大豆饼粕的50%,而精氨酸含量高达3.6%~3.8%,是饼粕类饲料含精氨酸高的第二位。棉仁饼粕中蛋氨酸的含量也较低,约为0.4%左右,仅为菜籽饼的55%。碳水化合物以戊聚糖

为主,粗纤维含量约12%左右,含胡萝卜素很少,维生素D含量也很低,钙少磷多,磷以植酸磷为主,占71%,利用率很低,

(3)菜籽饼粕:粗蛋白质水平一般在36%~39%,低于大豆饼粕蛋白质的含量,且蛋白质的消化率也较低.赖氨酸的含量为1.2%~1.4%,低于大豆饼粕,与棉饼粕相似,蛋氨酸含量为0.6%~0.8%,高于大豆饼粕和棉饼粕。精氨酸的含量只有棉饼粕的一半。赖氨酸与精氨酸之比大约为100∶100。粗纤维的含量约为大豆饼粕的两倍。钙磷含量和比例比较合适。

15、鱼粉的营养学特点

①蛋白质含量丰富(45%~75%),优良②氨基酸齐全,平衡性好,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植物蛋白质③矿物质磷、钙、微量元素(硒、铜、铁、锌等)丰富④维生素B12、胆碱的含量为谷、豆类的数倍和数十倍,丰富的维生素B2、生物素、烟酸及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

16、配合饲料的生产程序?原料清洗、粉碎、混合、制粒、破碎、包装、贮存。

17、饲料在贮存中会有哪些变化?

1.呼吸作用:谷物籽实类饲料,块根块茎类饲料,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在进行呼吸生理过程,在活的细胞内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的过程,同时,使其中的糖类等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放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2.微生物活动:籽实类饲料和块根块茎类饲料上都带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真菌(霉菌、酵母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有的寄附在籽实或块茎的表面,有的侵入籽粒或块茎的组织内部。在条件适宜的时候,这些微生物通过分泌各种水解酶如糖分解酶、蛋白酶、脂肪酶,把饲料中的高分子糖类(如纤维素、果胶、淀粉等)、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低分子的可溶性物质,如低聚糖、单糖、肽类、氨基酸、甘油及脂肪酸等,然后,以这些物质作为培养基大量繁殖,对饲料进一步侵蚀,使其霉变等。

3.其他因素影响:如老鼠昆虫偷食破坏等

18、水产动物和畜禽动物在营养需求方面有哪些不同?

①能量需求要少由于是变温动物,水浮力的支持②蛋白质要求要高③对淀粉的要求低,消化酶和胰岛素. ④脂肪及脂肪酸的要求高,利用好,加工注意⑤对维生素的要求:维生素C不能合成,蛋白质高,维生素B6和烟酸高.维生素D 少. ⑥对矿物质的要求:水体中可以吸收. 锌,磷,钙,铁,锰等

19、脂溶性维生素有哪些?缺乏症?

1、维生素A:缺乏症:鱼种类不同,缺乏症有差异。主要损害眼和骨骼,生长缓慢、视力差、上皮组织角化、夜盲、鳍基部出血、骨骼形成不正常。

2、维生素D:缺乏症:不易出现,水体中含钙量丰富。肉食性鱼可能出现钙磷失衡,肌肉抽搐,骨灰分减少等。对虾出现软壳病

3、维生素E :缺乏症:鱼类饲料脂肪含量较高,对维生素E的需要较高,各种鱼的缺乏症相似,贫血(红细胞生长受阻),肌肉营养不良(白肌纤维萎缩和肌肉营养不良),引起渗出液(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脏、肌肉等组织水肿),肝脏蜡样沉积,色素减退。

4、维生素K:缺乏症:鱼的凝血时间增加3-5倍,腮眼皮下和胃肠呈出血症。如虹鳟出现贫血和肝脏微缩;大鳞大麻哈鱼出现贫血和轻度出血

20、常用酶制剂的种类及功能?

①蛋白酶:主要作用于蛋白质或多肽催化肽键水解的酶,主要来源有动物类脏、植物和微生物,其受温度、PH 变化影响大②纤维素酶:具有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他们协同分解纤维素。主要来自真菌和细菌不能直接被吸入血液,对底物有选择性,保存条件严格③植酸酶:提高植酸盐中磷的利用率,提高具有阳离子的钙、锌、铁、镁、铜及蛋白质的利用率。可减少无机磷源的添加量,使动物排泄物中磷的排出量减少以减少水体污染。其不耐高温,受水分、PH、作用时间、底物浓度等的影响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常量矿物元素在鱼体内的含量一般最高的两种元素是钙或Ca和磷或P。饲料中缺乏矿物质,摄食这种饲料的鱼容易产生缺乏症,但一般需要四或4周才会表现出来。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代谢具有协同作用时,铁与维生素C 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2、常用的α-淀粉有:α-马铃薯淀粉、α-木薯淀粉、α-玉米淀粉。

3、豆类籽实中的磷含量较高,但多为植酸磷,动物难于利用。

4、高粱、生豆饼(粕)、棉粕和菜粕中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分是单宁、抗胰蛋白酶和棉酚、硫葡萄糖苷

5、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八或8 大类。

6、赖氨酸的英文缩写是Lys,色氨酸的英文缩写是Trp 。

7、配方设计时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原则。

8、在实验和生产实际中,常采用外源性指示剂法来测定消化率,但外源性指示剂的种类较多,通常采用三氧化二铬(Cr2O3)作外源性指示剂。

9、按形状可将水产配合饲料分为粉料、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微粒饲料、团状饲料)等。

10、米糠和蚯蚓粉分别属于能量(植物性) 和蛋白(动物性) 饲料。生产中确定最适投饲量常用的方法有投饲率表法和投饲量年分配法。

11、水产饲养标准中能量指标现多用消化能。

14、淡水鱼的必需脂肪酸有四种,分别为亚油酸、亚麻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15、可代谢能指的是除去鳃排泄能和尿能后剩下的那部分可消化能。

16、饲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是指摄食量与增重之比值。

17 、某些维生素缺乏会引起鱼类出现贫血症,这些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3烟酸叶酸、维生素C

18、渔用微颗粒饲料按其制备方法和性状可分为微胶囊饲料、微包膜饲料和微粘合饲料。

二、判断题

19、晒和维生素E 在鱼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 20、当氮平衡值为0时,表明鱼体的生长速度为0。( √) 21、动物性饲料中含有淀粉,植物性饲料含有纤维素。( ×)22、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 23、维持需要量是指鱼类维持其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最低营养物质含量。( ×) 24、维生素E很容易被氧化,它对维生素A和脂肪的氧化具有保护作用。( √) 25、麦芽糖和糖原都为低聚糖。( ×) 26、粗脂肪中除真脂肪外,还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其他溶于乙醚的有机物质。( ) 27、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大于真实消化率。( ×) 28、预混料和浓缩料均是半成品,可以单独饲喂水产动物。( ×) 29、维生素含量分析属于概略养分分析。( ×)

二、请说明以下英文专业术语的中文含义(每小题1分,共10分)

30、ME:代谢能31、EAAI:必需氨基酸指数32、PER:蛋白质效率33、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34、RQ:呼吸熵35、BV:生物学效价36、EFA:必需脂肪酸37、GE:总能38、SDA:特殊动力效应39、FCR:饲料转化率40、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41、EPA:二十碳五烯酸42、DHA:二十二碳六烯酸43、ANF:抗营养因子44:NPU:净蛋白质利用率

四、名词解释题

45、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小于18% ,粗蛋白大于20%的饲料。主要包括豆类、饼柏类、粮食深加工产品、动物蛋白、微生物蛋白饲料等

46、硬颗粒饲料:指用压模将粉状饲料挤压,并经干燥而成的粒状饲料。

47、饵料系数:一定时期内动物所摄食的饲料总量与动物所增加体重的比值。

48、非必需氨基酸:是指鱼体内可以合成,能够满足鱼体的需要,不须由饲料中供应的氨基酸。

49、净能:代谢能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量,或总能减去粪能、减去尿能和鲤能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量。

50、能量饲料:指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小于18%,粗蛋白小于20%的饲料。如次粉等。

51、饲料系数:一定时期内动物所摄食的饲料总量与动物所增加体重的比值。

52、必需氨基酸:是指鱼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中供应的氨基酸。

53、摄食率:也可指摄食量,即一次投饵鱼所吃的食物量;还可指摄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54、等级化摄饵模式:同一养殖单位中,由于动物种内竞争使得大的活泼的个体优势行为会导致弱小个体的紧张状态而摄食不足,这种摄食活动的等级化现象称为等级化摄饵模式。

55、抗营养因子:抗营养因子指的是饲料原料中所含有的一些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代谢及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

56、蛋白质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少于18%,粗蛋白含量大于20%的饲料。

57、配合饲料: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而成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58、标准代谢:一尾不受惊动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

59、粪能: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必需首先经过消化和吸收,其所含的能量才能够供机体代谢使用。没有被动物消化吸收的那部分物质被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其所含的能量称为粪能。

五、简答题

60、与人工配合饵料相比,生物饵料具有哪些优点?

答:1)对养殖水体水质的负面影响较小;2)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含有的未知生物活性物质;3)不同规格的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4)有利于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地摄食,并易于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

61、影响水产饲料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降低饲料系数?

答:1)养殖方式:改进养殖方式,采用新型养殖技术2) 品种: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优良品种进行放养3) 水域环境:建立良好的水域环境条件,进行良性生态养殖的饲料本身:饲料本身的品种、规格、质量及加工工艺水平等因素,对饵料系数的影响5) 放养技术:科学合理的放养技术,包括放养密度、放养对象质量、放养操作方法等6) 饲养管理、投饲技术:科学的饲养管理、投饲技术可降低饵料系数7) 饲料贮存:做好饲料的贮存管理,使用保质期以内的饲料8) 天然饵料:注意天然饵料对降低人工饲料系数的促进作用

62、简述影响鱼类对矿物质利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矿物盐的存在形式(化学结构);鱼的品种、生理状态等;饲料中各元素之间的配比、协同作用等;水环境因素如pH、O2、水温等。

63、简述被鱼虾消化吸收后的氨基酸的分配去向。

答: I=Im + Ie + Ig + Ir。其中Im: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部分;Ig:用于生长的部分;Ir:用于性腺发育的部分;Ie:分解作为能量的部分。

64、简述蛋白质在鱼虾体内的功能。

答: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组织生长、更新、修补的物质来源;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为鱼类提供能量;参与机体免疫;运输功能;参与血凝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65、简述脂肪的营养功用。答:供能;组织、细胞的构成;某些维生素的溶剂;热、电绝缘体;助沉浮;供EFA;作某些维生素和激素的合成原料。

66、与陆生动物相比较,水生动物在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需求方面有何特点?

答:(1)能量:鱼虾是变温动物,故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恒定的体温;鱼虾生活在水中,依靠水的浮力,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能供给肌肉活动和保持在水中的位置;鱼虾的氮排泄废物是氨或者三甲胺与陆生动物的氮排泄废物尿素或尿酸相比,其形成和分泌过程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因此,水生动物的能量消耗远远低于陆生动物。主要表现在基础代谢方面。(2)蛋白质和氨基酸:鱼虾对饲料中的蛋白质需求量较高,约为陆生畜禽动物的2-3倍。通常,畜禽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14-22%,草食性鱼类为22-30%,杂食性鱼类为30-40%,肉食性鱼类为35-45%。鱼虾类的必需氨基酸种类与畜禽类相同。然而,鱼虾不能象畜禽一样很好的利用饲料中的晶体氨基酸。(3)碳水化合物:鱼虾等水生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远远低于陆生畜禽动物,原因是鱼虾消化道内淀粉酶的活性较低;体内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的活性较低;鱼虾体内胰岛素分泌缓慢,与体内糖类的吸收不同步;鱼虾体内胰岛素受体较少,影响了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67、写出营养定量需要的折线模型和二次曲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决定使用何种数学模型的依据是什么?

答:折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Y=L+U(R-XRL)二次曲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Y=a+bX+cX2 决定使用何种数学模型的依据一方面是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考察用不同模型拟合后的误差大小。

68、假设白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为62.20%,粗脂肪的含量为6.30%,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0.50%,粗灰分的含量为21.3%。请问1克白鱼粉在鱼体内氧化后产生多少千焦的热量?

答:0.622×23.64+0.063×39.54+0.005×17.15=14.70+2.49+0.08=17.27千焦。

69、设计人工配合饲料配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营养性、经济性、稳定性、灵活性、实际性、卫生性。

六、论述题

70、试述动物体化学组成与植物体化学组成的共性和差异。

答:动物体体内含蛋白质较多,且各种氨基酸较齐全,组成较合理,故营养价值较高,而植物体中则有些缺限,且含氨化物较多;动物体体内含有糖原,不含淀粉、不含纤锥素,碳水化合物植物体含有的是淀粉.不是糖原,且含有粗纤维;动物体含中性脂肪酸较多,且大多是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而植物饲料所含中性脂肪大多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但含色素、蜡质等脂类;动物体内肝脏是维生素的贮存主要组织器官,但动物体内一般合成的维生素较少,主要来源植物;植物是维生素的生产场所,许多维生素均在植物体合成。

71、水产全价配合饲料由哪几大类原料组分构成?可从哪几方面衡量其质量?

答:水产全价配合饲料由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预混合饲料等原料构成。评价全价配合饲料品质的好坏标准:(1)感官观质量:颜色,气味等;(2)加工和储存质量:粉碎粒度、均匀度、颗粒粒度、水中稳定性等加工质量指标;贮藏环境、气温、时何等;(3)营养特性:依据饲养标准;(4)饲料的卫生标准;(5)安全性标准;(6)饲料行业标准指标衡量动物饲料品质。

一、选择(举例)

1.下列微生物中可以用作微生态制剂的是A.芽孢杆菌B.沙门氏菌C.乳酸菌D.双歧杆菌

2.下列原料中,既能作为能量源,还可起到粘合剂作用的是A.肉粉B.糙米C.小麦D.米糠

二、解释1.体增热;2.抗氧化剂;3.呼吸商;4.预混料;5.补偿生长;6.表观消化率;7.鱼类营养;8.饲料陈化;9.抗维生素;10.能量饲料;11.真消化率;12.氨基酸平衡;13.浓缩饲料;14.氮平衡;15.精制饲料;16.蛋白质饲料;17.饲料添加剂;18.抗营养因子;19.营养素;20.必需脂肪酸;21.糊化淀粉;22.必需氨基酸;23.配合饲料;24.褐变反应;25.脂肪酸败;

三、填空(举例) 1.脂溶性维生素中:属于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出血动能;

2.鱼虾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精制饲料常用的蛋白源有哪些?

三、问答(含简述、论述、辨析)1.蛋白质(或脂肪、糖类)的生理功能有哪些?2.为什么鱼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并非越高越好?3.为什么增加投喂次数可以改善鱼类对低分子糖类的利用?4.粉碎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鱼虾饲料比畜禽饲料要求更细的粉碎粒度?5.试从营养与饲料的角度论述淡水鱼类营养性脂肪肝。6.淡水鱼和海水鱼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有什么不同?为什么?7.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原料分为哪几大类?8.对虾饲料中直接添加游离氨基酸的效果不佳,其原因何在?如何解决?9.影响大豆饼(粕)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10.比较豆粕、菜粕、棉粕的营养特点。11.配合饲料相对生鲜饵料有何优点?12.鱼粉作为饲料原料有何优点和不足之处?当鱼粉价格上涨时,如何应对?13.比较鱼虾配合饲料与畜禽配合饲料的异同。14.鱼类摄食某饲料后出现“浮粪”现象,分析其原因,有何解决办法?15.鱼类摄食后饲料中的能量在鱼体内如何转化?16.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鱼体内是如何互相转变的?17.如何提高硬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18.水产饲料的主要加工流程有哪些?20.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时鱼虾的主要症状有哪些?21.饲料资源开发应遵循什么原则?22.抗生素有哪些副作用,列举三种环保型水产饲料添加剂。23.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有哪些?24.比较膨化饲料和硬颗粒饲料。25.引起淡水养殖鱼类体色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营养调控?

四、计算

1.饲料总产热量的计算。 2. 采用方块法进行配方设计。3.间接法测定营养成分的消化率。4.计算饲料系数、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等指标。5.维生素、无机盐预混剂的计算。

水产动物疾病学试题库完整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病原是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致病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生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疾病的发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时期;疾病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决定病原体能否致病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NH3-N中毒往往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时,H2S中毒容易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_时;浮头发生在水体的DO值偏________时,气泡病发生在水中的DO值偏_______时;如果浮头在夜晚12时就开始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如果浮头仅发生在凌晨6时以后,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5.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能与之结合而引起特异性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限制性氨基酸绝食代谢RDP 理想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热增耗(HI)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氨基酸拮抗 二、辨析题(判断并改正) 1.反刍动物消化的特点是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中进行。() 2.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的最有效的营养素。() 3.当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会下降,生长会受阻,严重时会引起动物死亡。() 4.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低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5.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故现行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都用ADE。() 6.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但甲状腺肿不全是因为缺碘。() 7. 脂溶性维生素的排泄途径主要经胆汁从粪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从尿排出。() 8.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和改变核酸代谢。() 9. 消化实验与代谢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化实验在代谢实验的基础上准确收集排粪量,排尿量。() 10.“标准”为了适应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对每一种动物或每一类动物分别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性能制定营养定额。() 11. 妊娠期营养水平对母猪体重的影响:高营养水平下,增重与失重表现明显,妊娠期增重越多,哺乳期失重就越多,其净增重较低;低营养水平下,增重和失重均较小,则净增重较高。() 12. 由于反刍动物能将NPN转化为菌体蛋白供宿主的利用,故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不需考虑蛋白质的品质。()

13. 一般以水中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盐类含量指标来评价水的品质。() 14. 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15. 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黏,进而增强养分接近肠黏膜 表面,最终增加养分消化率。() 16. NPN对非反刍动物基本上没有利用价值。() 17.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大于0.01%。() 18. 只要动物的体重不变,维持需要量就不会改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通常作为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 A、中性洗涤纤维 B、酸性洗涤纤维 C、淀粉 D、酸性洗涤木质素 2.动物对理想蛋白的利用率是()。 A、100% B、90% C、80% D、50% 3.通常,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赖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色氨酸 4.下列元素以离子的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选项是( )。 A、Na、K、Cl B、Mg、S、Fe C、I、F、Cu D 、Zn、Mn、Se 5.幼龄动物缺钙会造成( );成年动物缺钙会导致( )。 A、骨松症 B、佝偻症 C、骨软化症 D 、草痉挛 6.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哪三类( )。 A、丁酸 B、丙酸 C、戊酸 D 、乙酸 7.下列属于常量矿物元素的是() A、Ca P Mg Cu B、Ca Co Fe Mg C、Ca P Cl Mg D、P Cl Se Mg 8.营养性添加剂包括以下哪些?() A、维生素 B、微量元素 C、氨基酸 D、益生素 9.在蛋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的利用率。() A、N B、P C、Ca D、Mg 10.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以()为主。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精)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水生动物疾病充血继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开天窗最小有效浓度安全范围继发性感染寄生囊泛池抗生素赤潮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经常提及的“面条虫”是指()。 A 、锚头鳋 B 、舌状绦虫 C 、中华鳋 D 、九江头槽绦虫 2、()寄生在草鱼鳃丝上,可见白色虫体悬挂于鳃丝,称作“鳃蛆病”。 A 、鳃隐鞭虫 B 、鱼怪 C 、大中华鳋 D 、锚头鳋 3、“打粉病”的病原是()。 A 、嗜水气单胞菌 B 、嗜酸性卵甲藻 C 、水霉 D 、鳃隐鞭虫 4、双穴吸虫的囊蚴常寄生在()体内? A 、剑水蚤 B 、欧鸟 C 、椎实螺 D 、鱼 5、鲢疯狂病是由于()寄生在病鱼的神经系统而发生的。 A 、鲢碘泡虫 B 、艾美耳球虫

C 、饼形碘泡虫 D 、单极虫 6. 海水鱼养殖中,对寄生虫疾病最常用、有效、安全的方法是() A. 抗菌素海水浸泡 B. 口服抗寄生虫药物 C. 淡水浸洗 D. 注射抗病毒药物 7、下列病原中()属固着类纤毛虫。 A. 小瓜虫 B. 车轮虫 C. 本尼登虫 D. 杯体虫 8、双穴吸虫的尾蚴在()发育成囊蚴。 A. 鸥鸟肠内 B. 鱼体肌肉内 C. 锥实螺 D. 鱼的视觉器官 9、四极虫寄生在鱼的()部位。 A. 腹腔 B. 胆囊 C. 鳃 D. 鳍 10、一天中最易发生浮头的时间是() A. 中午 B. 凌晨 C. 傍晚 D. 下午 11、细菌革蓝氏染色阳性呈()颜色。 A. 红色 B. 紫色 C. 黄色 D. 橙色 12、淋巴囊肿病的病原体是()。 A. 细菌 B. 病毒 C. 寄生虫 13、()是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高峰季节。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D. 夏天 14、小瓜虫的最适繁殖温度为()。 A. 25-35℃ B. 5-15 ℃ C. 15-25℃ D. 12-18℃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 1.水产动物营养:动物将外界物质经摄食﹑消化﹑吸收利用,转化为自身机体组织的过程,称为营养。 2.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⑴对能量的需求量低;⑵对人工饲料的需求相对较少;⑶对饲料的消化能 力低;⑷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需要的氨基酸种类多;⑸对脂肪的消化率高;⑹对糖类的消化率低; ⑺对饲料中矿物质的需求量较少;⑻对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多;⑼对营养素的需求受环境的影响 大;⑽摄食情况不易观察。 3.水:水是水产动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饲料中的水分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含于机体细胞间、与 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易挥发的水,称为游离水或自由水 ;另一种是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 ....... 。 一起﹑形成胶体水膜﹑难以挥发的水,称为结合水 ... 4.蛋白质的定义: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所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5.蛋白质的分类:①按形状溶解度分类可分为纤维状蛋白质,球状蛋白和结合蛋白;②按结构可分为简 单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和衍生蛋白质;③按来源可分为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6.蛋白质的营养功能:⑴供给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生长⑵供给机体组织蛋白质更新、修补以及维持体蛋 白现状⑶可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及转化为糖类、脂肪⑷机体内一些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物质的组成成分。 7.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根据来源可分为: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 ⑴必需氨基酸:只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和数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 酸。鱼类的必需氨基酸有十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⑵非必需氨基酸:指动物体自身能够合成,而不需要从饲料中获得的氨基酸。鱼类自身能够合成八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8.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①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②添加相应的必需氨基酸;③供给充足的非 氮能量物质;④加热处理;⑤抗氧化剂处理。 9.确定水产动物对饲料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方法:①蛋白质浓度梯度法;②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 料,使氮的平衡达到最高的正平衡由摄取的氮量计算出蛋白质的最大需要量;③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饲养鱼、虾类,经过一定时间达到鱼体氮的最大增加量,计算出蛋白质的最大需要量。10.糖:又称碳水化合物,糖类按结构分类可分为①单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② 低聚糖: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③多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等。11.糖类的营养功能:①构成体组织成分;②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③合成体脂的重要原料;④为非 必需氨基酸的合成提供碳架;⑤节约饲料蛋白质;⑥其他作用。 12.水产动物对糖类的利用特点:①水产动物对不同糖类的利用不同;②水产动物对糖的利用能力有限, 且不同水产动物对糖类的利用不同;③水产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 13.脂肪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两大类;①真脂肪:即中性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或三酸甘油酯。②类脂肪: 类脂肪是指含磷或含糖或其他含氮物的脂肪。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及蜡等。 14.脂类的性质:①脂类一般不溶于水;②脂肪的熔点与其结构密切相关;③皂化作用;④加氢作用;⑤ 加碘作用;⑥氧化酸败作用。 15.预防脂类氧化酸败的措施①饲料中应用过氧化值低的新鲜油类;②提油后存储;③添加抗氧化剂;④ 合理储存饲料;⑤应用抗氧化油脂;⑥充N2储存。 16.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常用的有四种,即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17.维生素D: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是类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类关系钙、磷代谢的活性物质。维生素D 的生理功能: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促成骨作用,是保持钙、磷和鱼体内平衡必不可少的物质。 18.维生素E: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相类似的酚类化合物的总称。维生 素E的生理作用:①抑制脂类过氧化物的生成;②可以防止红细胞破裂溶血,延长红细胞寿命;③保护巯基不被氧化以保持某些酶的活性;④调节性腺的发育和功能。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2015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安排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上午现场调查 给药方法操作: 泼洒法 挂袋挂篓 口服法鱼苗鱼种检查 成鱼检查 收集 锥体虫并染 色 染色: 锚头鳋、 中华鳋、 鲺 考试 下午鱼类甲壳动物病及 其病原体的观察 收集锚头鳋、中华鳋等 成鱼检查 收集车轮虫、锚 头鳋、中华鳋、 鱼虱等 收集车轮虫 并染色 染色交寄生虫染 色切片标本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是为了满足现代水产养殖行业对生产、培养科研技术操作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疾病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及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水产养殖行业防病治病的技术人才。 2. 通过实验了解水产动物疾病种类及其特点;能较准确地诊断水产动物疾病。 3. 能正确地使用渔药,能有效地防治水产动物疾病。 二、实验内容: 1. 现场调查; 2. 渔药使用:泼洒法;挂袋挂篓法;口服法; 3. 显微镜诊断疾病; 4. 寄生虫标本的收集与染色; 三、实验操作及其步骤: 1.现场调查: 池塘是水生动物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除了由病原生物直接感染和侵袭外,首先应了解池塘周围的环境和水体物理、化学因素的变化对养殖生物发病的影响。发病现场的调查可为全面查明发病原因,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病鱼提供依据。 ①调查发病养殖水体环境和发病史 发病养殖水体环境是指养殖水体周围有哪些工厂,工厂是否排放污(废)水,这些污(废)水是否含有对鱼类有毒的物质,是否经过处理后排放等。同时,还要着重强调调查养殖水体情况,了解放养前清塘的方法、清塘药物的剂量、清塘

后放养鱼种的时间、鱼种消毒的药量等。这些与养殖生物疾病的发生关系较大,同时还应了解养殖水体近几年发生疾病的危害程度,以及所采用的防治方法和效果等。 ②了解池塘水质状况 水温水温是养殖生物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温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病毒性鱼病和细菌性鱼病,在水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因此江苏、浙江和湖南、湖北一带,每年5~6月和8~9月份是细菌病、病毒病流行高峰。暴发性鱼病需要需要的水温范围较大,流行的时间也更长些。有些寄生虫病,如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是夏季危害鱼苗、鱼种的流行病,而有些疾病如水霉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和鱼波豆虫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的流行病。 A.谁的酸碱度(pH)由于高密度养殖,池塘有机质多氢离子浓度微偏高 (pH偏低),易发生水霉病。酸性水也常常引起嗜酸性卵甲藻病的暴发。在氢离子浓度较低(pH较高)的盐碱养殖水体,水温较低时易大量繁殖三毛金藻,分泌毒素,致使池鱼中毒死亡。 B.溶解氧水中含氧量的多少关系到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生存,同疾病的发生 有明显的相关性。正常池塘的溶解氧含量要求4毫克/升,最低不能低于1毫克/升,对于各种不同的鱼类和不同的生长阶段,因其生理需求不一样而对溶氧的需求不同。溶解氧长时间过低会影响鱼类生长,降低鱼体的抗病能力,同时为病原菌的繁殖,生长创造了条件。 C.检测水质对发病水体进行水的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 硬度、化学耗氧量的分析,了解水质的基本营养盐变化情况,对可能因环境因子致病的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析。 ③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A.了解鱼种放养情况: 放养数量过多就会出现相互拥挤、摄食不足、生长不良 的现象,导致养殖生物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原菌的感染和传播。夏花培育至冬片鱼种一般亩放养量为7000~10000尾。 B.了解投饲和施肥状况: 投喂的饲料不新鲜或不按照“四定”投喂,鱼类很容 易患细菌性肠炎病。夏天在池塘内施用不经发酵的有机肥,易使池塘水质恶化、缺氧、并促使致病菌核寄生虫大量繁殖。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 7、非必需氨基酸: 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 15、瘤胃未降解蛋白: 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18、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9、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0、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 21、真代谢能: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 "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复习题 1、水产动物细胞和组织变性的类型有哪些? (1)颗粒变性:一种最早和最轻微的细胞变性,很容易恢复,其特点是变性细胞体积肿大,胞浆内水分增多,出现许多微细红染的蛋白性颗粒,故称颗粒变性。 (2).水泡变性水泡变性是指在细胞的胞浆内或胞核内出现多量水分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的现象. (3).脂肪变性是指在实质细胞的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的现象,简称脂变。 2、阐明寄生虫、宿主与外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阐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A. 自然条件 1).养殖水体的空间因素: 养殖密度。2).养殖水体的水质因素:水质的好坏(溶氧、PH 值等)。3).养殖水体的底质因素: 淤泥的影响。 B. 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比例不当(青鱼与鲤鱼的搭配)。2)饲养管理不当(用药方法、用药量不当,饲料投喂不当等)3)机械损伤(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而继法感染,引起发病,水霉病)。 c 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甲壳动物、钩介幼虫、螨类等生物性因素。 D 机体自身因素主要是指鱼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这与鱼的种类、年龄、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有关。 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外界条件和内在的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综合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药物治疗过程中有哪些不良反应? (1)副作用:是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一般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引起。(3)过敏反应: (4)继发反应: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5、阐明水产动物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细菌胞体外有一层坚韧的细胞壁,具有维持细菌形态和保护功能。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可药物通过各种环节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最终使细胞壁缺损,导致菌体破裂溶解死亡。(2)增高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位于细胞壁内侧的胞膜是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渗透屏障,具有物质交换,合成粘肽,保护菌体等功能。一些抗菌药物(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等)可与细胞膜结合导致胞浆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菌体内氨基酸、嘌呤、蛋白质、盐类外逸,导致细菌死亡。 (3)抑制蛋白质合成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4)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四氢叶酸合成,阻碍核酸前体物质嘌呤、嘧啶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5)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可抑制DNA螺旋酶,进而抑制DNA的合成。 6、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 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水源充沛,无污染 B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养殖场 A 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 B 药物清塘 a. 生石灰清塘(图1) 干池清塘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667平方米(相当于1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 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 b. 漂白粉清塘 按照鱼池中水的容量进行计算,每立方米用药量为20克。 (3)保持良好的水质 A 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 B 定期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质 C 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D 采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 2. 增强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1)加强饲养管理 A 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比例 B 科学投饵与施肥 a.投饵:品质良好,营养全面,做好“四定” b.施肥:应根据池底质的肥瘦以及肥料种类等灵活掌握,有机肥应进行发酵处理。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是试验蛋白质或饲料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与标准蛋白质中相应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之比的几次根。 EAAI=[(a/A100) (b/B 100) …… (j/J 100)]1/n n-代表氨基酸数目;a,b,c……j—试验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A,B,C……J—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量。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可以鱼、虾体蛋白质或鱼卵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作为标准量。 2、蛋白质互补作用:各种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配比虽然不同,但可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使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补偿,使其比值接近鱼、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亦可称为氨基酸互补作用。 3、氮平衡:所谓氮的平衡是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可用下式表示B=I-(F+U) 式中B—氮的平衡;I--摄入的氮量;F—粪中排出的氮量;U—尿中排出的氮量; 4、饲料系数=饲料消耗量 / 增重量×100% 饲料系数越低,说明该饲料转化率提高,该饲料使用效果越好。 5、必需脂肪酸(EAA):是指那些为鱼虾类生长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 6、摄食率:单位时间(常指一昼夜)单位体重的鱼体的摄食量 7、特定生长率(SGR):反应单位时间鱼体生长速率的指标。SGR=(ln wt-ln w0)/t 9、抗营养因子:指的是食品或饲料中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及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植物蛋白源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单宁酸、植酸、非淀粉性多糖、棉酚、皂甙、环丙烯脂肪酸、抗维生素、脂肪氧化酶等. 10、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使肝脏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病症。 11、标准代谢:一尾不受惊动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是鱼虾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的消耗。 12、净能(NE):代谢能(ME)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HI)量,即NE=ME-HI。是完全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能量。 13、体增量:动物摄食后体产热的增加量。 17、高密度脂蛋白(HDL):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外胆固醇转运至肝脏,由于其密度很高,所以称为高密度脂蛋白。 18、低密度脂蛋白(LDL):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内胆固醇转运出去,其密度很低,故称为低密度脂蛋白。 19、氮能比:指1kg饲料的总热能值与其粗蛋白质含量(%)的比值。C/P=1磅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后来也写作C/P=1kg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1kg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g) 20、载体: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的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料,常用作载体的有玉米,麸皮,小麦粉,大豆粉,机榨油粕,脱脂米糠和稻壳等。 21、稀释剂:指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可做稀释剂的原料有,脱脂玉米粉,葡萄糖,磷酸二钙,石灰石粉,高岭土,沸石,蛎壳粉,食盐,硫酸钠,次麦粉等。 二、问答 1、水产饲料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1)规范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与操作规程,统一研究方法,规范实验设计。 (2)完善主要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量。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_复习题分析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本科总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理想蛋白:所谓理想蛋白质,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2.平衡试验:也是代谢试验,它是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衡定律,通过测定营养物质食入、排泄和沉积或产品中的数量,并用以估计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常用于研究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和利用情况。 3.妊娠合成代谢:妊娠母猪既使饲喂与空怀母猪相等的维持日粮,除能满足一窝仔猪和乳腺组织增长的需要外,母体本身仍可增重,这种现象为“妊娠合成代谢”。即在相同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养分的能力。 4.热增耗:又称特殊的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部分。 5.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称为饲养标准。 6.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的先体物质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7.必需氨基酸:人和动物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或食物提供,营养学上把这种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 8. 短期优饲:即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营养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9.内源尿能:尿中的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氮,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 10.采食量:通常指动物24小时内采食饲料的重量,分为随意采食量和实际采食量。 11.维持:是指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内营养素相对衡定;生长动物或生产产品动物体重保持不变,体内营养素周转代谢保持动态平衡。动物的这种状态,称为维持。维持需要是指满维持状态下动物对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需要。 12.饲料添加剂:指在配合饲料中加入的各种微量成分,包括: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完善日粮的全价性,提高饲料利用率、促生长、防治疾病、减少饲料贮藏中营养物质损失和改善饲料及畜禽产品品质。13.营养需要:动物为了正常生长、健康和理想的生产成绩,在适宜的条件和内容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营养需要是一个群体平均植,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14.限制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日龄的某一种或几种必须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而且由于它们的不足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汇总(精)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 1、漂白粉(30%用于全池泼洒的浓度一般是( ppm 。 A.0.1-0.2 B.0.2-0.7 C.1-1.2 D.5-10 2、三氯异氰尿酸又名()。 A. 漂粉精 B. 优氯净 C. 防消散 D. 强氯精 3、痢特灵即 __________。 A .呋喃西林 B .呋喃唑铜 C .土霉素 D . 氟哌酸 4、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用于全池泼洒的浓度比( 。 A.0.2ppm ∶0.5ppm B.0.5ppm ∶0.2ppm B.0.7ppm ∶0.2ppm C.5ppm ∶2ppm 5、乌桕叶常用( 浸泡,使有效成分游离出来,可提高药效。 A. 氨水 B. 食盐水 C. 生石灰水 D. 孔雀石绿水 6、大黄常用( 浸泡,使蒽醌衍生物游离出来,可提高疗效。 A. 氨水 B. 生石灰水 C. 食盐水 D.小苏打水溶液 7、高锰酸钾属于___________。 A .重金属盐类 B .强氧化剂 C .卤素类化合物 D .染料 8、嗜酸性卵鞭虫是一种( 。 A. 单细胞藻类 B. 单细胞真菌 C. 鞭毛虫 D 原生动物

9、球虫是一种( 。 A. 单细胞藻类 B. 鞭毛虫 C. 孢子虫 D. 蠕虫 10、鳃隐鞭虫主要危害( 。 A. 鲢鳙夏花 B. 草鱼夏花 C. 异育银鲫 D. 鲤亲鱼 11、( 是打粉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A. 池水有机物含量过高 B. 池水PH 值太低 C. 鱼体受伤 D. 池鱼密度过大 12、球虫以( 经口感染新的寄主。 A. 孢子 B. 裂殖子 C. 孢子体 D. 卵囊 13、锥体虫以( 的方式感染寄主。 A. 经口 B. 垂直传播 C. 主动经皮 D. 被动经皮 14、鲢碘泡虫引起( 。 A. 白皮病 B. 赤皮病 C. 水臌病 D. 鲢疯狂病 15、多子小瓜虫常在( 引起鱼类发病大量死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6、( 可在冬季较低的水温中繁殖感染鲤鱼。 A. 鲤斜管虫 B. 多子小瓜虫 C. 鲤中华鳋 D. 多态锚头鳋 17、柱状纤维粘细菌(Cyfophaga columnaris引起___________。 A .白皮病 B .细菌性烂鳃病 C .赤皮病 D .竖鳞病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 ):是试验蛋白质或饲料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与标准蛋白质中相应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之比的几次根。 EAAI=[(a/A 100)(b/B 100)……(j/J 100)]1/n n-代表氨基酸数目;a,b,c……j —验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A,B,C……J —标准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量。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可以鱼、虾体蛋白质或鱼卵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作为标准量。 2、蛋白质互补作用:各种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配比虽然不同,但可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使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补偿,使其比值接近鱼、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亦可称为氨基酸互补作用。 3、氮平衡:所谓氮的平衡是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可用下式表示B=I-(F+U)式中B—氮的平衡;I--摄入的氮量;F—粪中排出的氮量;U—尿中排出的氮量; 4、饲料系数二饲料消耗量/增重量X100%饲料系数越低,说明该饲料转化率提高,该饲料使用效果越好。 5、必需脂肪酸(EAA ):是指那些为鱼虾类生长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 6、摄食率:单位时间(常指一昼夜)单位体重的鱼体的摄食量 7、特定生长率(SGR):反应单位时间鱼体生长速率的指标。SGR= (In wt-ln w0)/t 9、抗营养因子:指的是食品或饲料中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及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植物蛋白源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单宁酸、植酸、非淀粉性多糖、棉酚、皂甙、环丙烯脂肪酸、抗维生素、脂肪氧化酶等? 10、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使肝脏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病症。 11、标准代谢:一尾不受惊动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是鱼虾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的消耗。 12、净能(NE):代谢能(ME)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HI)量,即NE=ME-HI。是完全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能量。 13、体增量:动物摄食后体产热的增加量。 17、高密度脂蛋白(HDL ):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外胆固醇转运至肝脏,由于其密度很高,所以称为高密度脂蛋白。 18、低密度脂蛋白(LDL ):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内胆固醇转运出去,其密度很低,故称为低密度脂蛋白。 19、氮能比:指1kg饲料的总热能值与其粗蛋白质含量(%)的比值。C/P=1磅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后来也写作C/P=1kg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1kg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g) 20、载体: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的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料,常用作载体的有玉米,麸皮,小麦粉,大豆粉,机榨油粕,脱脂米糠和稻壳等。 21、稀释剂:指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可做稀释剂的原料有,脱脂玉米粉,葡萄糖,磷酸二钙,石灰石粉,高岭土,沸石,蛎壳粉,食盐,硫酸钠,次麦粉等。 二、问答 1、水产饲料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1)规范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与操作规程,统一研究方法,规范实验设计。 (2)完善主要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量。 (3)营养代谢和调控的深入研究,蛋白质,脂肪酸和糖类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途径,以及与营养水平的关系等。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8分,每小题2分) ?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 ?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痊愈后,第二次又患同样的疾病。 ?重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后,一般症状已消失,但仍遗留有病原体,机体和病原体间保持着暂时的平衡,当新的同种病原体入侵后,平衡被破坏,就会重新发病。 ?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 ?充血:机体的某一区域(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超过正常的现象。 ?栓塞:在正常状况下并不存在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或小块,随血流而被带到较小的血管中,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 ?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水肿:组织间隙大量液体的积储。 ?萎缩:物质代谢发生改变,使组织或器官的体积较正常缩小的过程。 ?湖靛:池中微囊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花。 ?泛池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二、填空题(共17分,每空0.5分) ?1、根据症状区分,草鱼出血病有(肠炎型、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三种类型。 ?2、贝类的血液一般无色,如扇贝、牡蛎、文蛤等,是因为其血液含(血蓝蛋白)。 ?3、有些种类血液是红色的,如泥蚶,魁蚶等,是因为其血液中含(血红蛋白)。 ?4、锥体虫寄生在鱼的(血液)里,通过(水蛭)传播。 ?5、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主要有(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三个方面。 ?6、药物的剂量必须达到(最小有效剂量)才能产生效应,但是超过(最大剂量)又会引起中毒。 ?7、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迅速降解为(敌敌畏),其毒性增强近10倍,它是一种胆碱脂酶抑制剂。 ?8、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典型症状是(烂鳃和开天窗)。 ?9、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鱼的(苗种)阶段。 ?10、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11、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水平感染)与(垂直感染)。 ?12、发现鱼浮头的急救办法有(加注新水、开机增氧机、泼洒增氧药物)等。 ?13、鱼苗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2)℃,鱼种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5)℃。 ?14、在复口吸虫的生活史中,(螺类)为第一中间宿主,(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鸥鸟为终末宿主。?15、病鱼“跑马”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口饵料)(池塘漏水)(车轮虫寄生)。 ?16、竖鳞病的主要症状为(全身鳞片竖立),主要危害(鲤鱼、金鱼)。 ?17、疾病发生与(环境)、病原体与鱼类的体质有关。 ?18、大黄使用前用(氨水)浸泡12小时,目的是使蒽琨衍生物游离出来。 ?19、鲢碘泡虫主要寄生在白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0、烂鳃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鳃丝(溃烂),常粘有污泥。患严重烂鳃病的病鱼,鳃盖内表皮中间部分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病灶区,这个病灶区俗称(开天窗)。 ?21、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可大致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 ?22、九江头槽绦虫生活史需经(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才能发育为成虫。 ?23、九江头槽绦虫的中间寄主是(剑水蚤)。九江头槽绦虫寄生在鱼体的(肠道)部位。 ?24、清塘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其中(生石灰)还具有增加肥效和调节pH的作用。?25、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展期)三个时期。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8分,每小题2分) ?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 ?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痊愈后,第二次又患同样的疾病。 ?重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后,一般症状已消失,但仍遗留有病原体,机体和病原体间保持着暂时的平衡,当新的同种病原体入侵后,平衡被破坏,就会重新发病。 ?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充血:机体的某一区域(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超过正常的现象。 ?栓塞:在正常状况下并不存在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或小块,随血流而被带到较小的血管中,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 ?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水肿:组织间隙大量液体的积储。 ?萎缩:物质代谢发生改变,使组织或器官的体积较正常缩小的过程。 ?湖靛:池中微囊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花。?泛池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二、填空题(共17分,每空0.5分) ?1、根据症状区分,草鱼出血病有(肠炎型、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三种类型。 ?2、贝类的血液一般无色,如扇贝、牡蛎、文蛤等,是因为其血液含(血蓝蛋白)。 ?3、有些种类血液是红色的,如泥蚶,魁蚶等,是因为其血液中含(血红蛋白)。 ?4、锥体虫寄生在鱼的(血液)里,通过(水蛭)传播。 ?5、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主要有(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三个方面。 ?6、药物的剂量必须达到(最小有效剂量)才能产生效应,但是超过(最大剂量)又会引起中毒。?7、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迅速降解为(敌敌畏),其毒性增强近10倍,它是一种胆碱脂酶抑制剂。 ?8、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典型症状是(烂鳃和开天窗)。 ?9、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鱼的(苗种)阶段。 ?10、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11、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水平感染)与(垂直感染)。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大纲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李爱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 选择题20%;填空题20%;是非题10%;简答题25%;论述、计算题25% 二、考试内容 要求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配合饲料的设计与加工,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主要内容: 1 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 蛋白质(氨基酸)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与氮平衡;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平衡、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必需氨基酸的确定方法 2 脂肪营养 脂肪生理功能;脂肪的消化吸收代谢;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与生物学功能;脂肪的氧化及其危害 3 碳水化合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鱼虾的糖类代谢及对糖类的利用;糖类的消化吸收代谢4 能量营养 能量评定体系;能量代谢与测定 5 维生素 维生素的种类及主要生理功能 6 矿物质 矿物质的种类及主要生理功能;影响矿物质吸收利用的因素 7 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8 鱼虾营养试验的研究方法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试验饲料;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需要的

研究;试验结果的处理与计算 9 鱼虾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 鱼虾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酶;消化吸收的途径与机制;影响消化率的因素10 饲料原料 饲料原料的分类;主要植物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抗营养因子;鱼粉的加工与营养特点;能量饲料的营养特点 11 添加剂 添加剂、载体、稀释剂的概念与种类;添加剂的主要种类及作用;水产动物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加工使用维生素添加剂的注意事项;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的设计 12 饲料配方设计与加工 配合饲料的定义与种类;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试差法和方块法进行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饲料加工的工艺流程与主要工序 13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定 饲料质量包含的内容;影响饲料质量的因素;化学分析评定法的主要内容;生产性评定法的主要内容 14 投饲技术 影响投饲率的因素;投饲方法;“四定”;“三看” 14 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 15 消化试验、代谢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题名词解释 限制性氨基酸绝食代谢RDP 理想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热增耗(HI)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的周转代谢氨基酸拮抗 辨析题(判断并改正) 1.反刍动物消化的特点是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中进行。() 2.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的最有效的营养素。() 3.当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会下降,生长会受阻,严重时会引起动物死亡。() 4.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低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5.用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较难,故现行动物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表一般都用ADE。() 6.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但甲状腺肿不全是因为缺碘。() 7. 脂溶性维生素的排泄途径主要经胆汁从粪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从尿排出。() 8.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和改变核酸代谢。() 9. 消化实验与代谢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化实验在代谢实验的基础上准确收集排粪量,排尿量。() 10.“标准”为了适应动物的营养生理特点,对每一种动物或每一类动物分别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生产性能制定营养定额。()11. 妊娠期营养水平对母猪体重的影响:高营养水平下,增重与失重表现明显,妊娠期增重越多,哺乳期失重就越多,其净增重较低;低营养水平下,增重和失重均较小,则净增重较高。() 12. 由于反刍动物能将NPN转化为菌体蛋白供宿主的利用,故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不需考虑蛋白质的品质。() 13. 一般以水中总可溶性固形物(TDS),即各种溶解盐类含量指标来评价水的品质。() 14. 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15. 可溶性的非淀粉多糖(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黏,进而增强养分接近肠黏膜表面,最终增加养分消化率。() 16. NPN对非反刍动物基本上没有利用价值。() 17.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大于0.01%。() 18. 只要动物的体重不变,维持需要量就不会改变。() 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通常作为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 A、中性洗涤纤维 B、酸性洗涤纤维 C、淀粉 D、酸性洗涤木质素 2.动物对理想蛋白的利用率是()。 A、100% B、90% C、80% D、50% 3.通常,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A、赖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色氨酸 4.下列元素以离子的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的选项是( )。 A、Na、K、Cl B、Mg、S、Fe C、I、F、Cu D 、Zn、Mn、Se 5.幼龄动物缺钙会造成( );成年动物缺钙会导致( )。 A、骨松症 B、佝偻症 C、骨软化症 D 、草痉挛 6.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哪三类( )。 A、丁酸 B、丙酸 C、戊酸 D 、乙酸7.下列属于常量矿物元素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