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金属切削原理基础练习题

第1章 金属切削原理基础练习题

第1章 金属切削原理基础练习题
第1章 金属切削原理基础练习题

第1章练习题

一、是非题

1、计算车外圆的切削速度时,应按照已加工表面的直径数值进行计算。(×)

2、铣床的主运动是间歇运动而刨床的主运动是连续运动。(×)

3、刀具前角的大小,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而后角不能是负值。(×)

4、刀具的主偏角具有影响切削力、刀尖强度、刀具散热及主切削刃平均负荷的作用。(√)

5、车槽时的切削深度(背吃刀量)等于所切槽的宽度。(√)

6、金属的切削过程也是形成切屑和已加工表面的过程。(√)

7、精加工相对于粗加工而言,刀具应选择较大的前角和较小的后角。(×)

8、积屑瘤对切削加工总是有害的,应尽量避免。(×)

9、刃倾角的作用是控制切屑的流动方向并影响刀头的强度,所以粗加工应选负值。(√)

10、切削加工中,常见机床的主运动一般只有一个。(√)

11、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如车削细长轴),刀具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

二、选择题

1、扩孔钻扩孔时的背吃刀量(切削深度)等于(D)

A扩孔前孔的直径 B扩孔钻直径的1/2

C扩孔钻直径 D扩孔钻直径与扩孔前孔径之差的1/2

2、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C )

A前角和后角 B主偏角和副偏角

C刃倾角 D工作角度

3、切削用量中对切削热影响最大的是(A)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切削深度 D三者都一样

4、影响切削层公称厚度的主要因素是(C)

A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B切削深度和进给量

C进给量和主偏角 D进给量和刃倾角

5、通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是(A)

A垂直于主运动速度方向的平面 B与切削速度平行的平面

C与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D工件在加工位置向下的投影面

6、刀具磨钝的标准是规定控制(D)

A刀尖磨损量 B后刀面磨损高度

C前刀面月牙凹的深度 D后刀面磨损宽度

7、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剪切滑移区是( A)

A第Ⅰ变形区 B第Ⅱ变形区

C第Ⅲ变形区 D第Ⅳ变形区

8、确定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选用的三个主要基准平面是( C )

A切削表面、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B前刀面、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C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 D水平面、切向面和轴向面

9、刀具上能减小工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的几何要素是(D)

A增大前角 B增大刃倾角

C减小后角 D减小副偏角

10、当刀具产生了积屑瘤时,会使刀具的(B)

A前角减小 B前角增大

C后角减小 D后角增大

11、有色金属外圆精加工适合采用( B)

A磨削 B车削 C铣削 D镗削

12、车刀刀尖高于工件旋转中心时,刀具的工作角度(A)

A前角增大,后角减小 B前角减小、后角增大

C前角、后角都增大 D前角、后角都减小

13、车削时,切削热最主要的散热途径是( C)

A工件 B刀具 C切屑 D周围介质

14、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C)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切削深度 D三者一样

15、在主剖面(正交平面)内标注的角度有(A)

A前角和后角 B主偏角和副偏角 C刃倾角 D工作角度

16、切削铸铁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B)

A前刀面B后刀面C前、后刀面D副后刀面

17、影响刀头强度和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是(D)

A主偏角B前角C副偏角D刃倾角、

18、粗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A)

A前刀面B后刀面C前、后刀面D副后刀面

19、钻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B)

A刀具B工件C切屑D周围介质

20、车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C )

A刀具B工件C切屑D周围介质

21、ISO标准规定刀具的磨钝标准是控制(B)

A沿工件径向刀具的磨损量B后刀面上平均磨损带的宽度VB

C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KT D前刀面月牙洼的宽度

三、填空题

1、切削加工一般可以分为钳工和机械加工两大类。

2、刀具磨损一般经历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三个阶段。

3、产生积屑瘤的条件是以中等速度切削塑性材料,粗加工时可以利用积屑瘤,精加工时应尽量避免产生积屑瘤。

4、总切削力可分解主切削力、进给力和背向力三个分力。

5、刀具的耐用度指的是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的实际切削总时间。

6、切削热来源于切屑变形所产生的热,刀具与工件、刀具与切屑的摩擦热。

7、刀具的刃倾角是主切削刃在切削平面的投影和基面之间的夹角。

8、加工脆性材料宜选用YG类硬质合金,加工塑性材料宜选用YT类硬质合金。

9、切削用量三要素指的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吃刀深度。

10、为了减小残余面积,从而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值,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减小主偏角、偏小副偏角、减小进给量。

11、常见的切屑种类有节状、带状和崩碎状三种。

12、在钻床上钻孔时,钻头的旋转是主运动,钻头的直线移动是进给运动;在车床上钻孔时,工件的旋转是主运动,钻头的直线移动是进给运动。13、车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车刀主偏角应选用90°为宜,主要是为减小背向切

削力的大小。

四、综合题:

1、何谓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它与那些因素有关

答:切削加工性是指材料被切削加工成合格零件的难易程度。它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还取决于具体的加工要求和切削条件,即涉及到刀具耐用度、金属切除率、已加工表面质量、切削力及切屑碎断和控制等。

2、粗、精加工时,为何所选用的切削液不同?

答:粗加工时金属切除量大,产生的热量大,应着重考虑降低温度,选用以冷却为主的切削液。精加工时主要要求是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应选用以润滑性能为主的切削液。

3、说明前角的大小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答:增大前角,使刀具锋利减小摩擦,减小切削力和功率消耗,提高刀具耐用度,减小振动,改善加工质量。但也使切削刃和刀头强度降低易崩刃,还使散热体积减小,切削温度升高,造成刀具磨损,不利于断屑。

4、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答:积屑瘤产生的原因:由于刀-屑接触区(第一变形区)的粘结作用,使切屑底层的材料组织纤维化形成滞留层,形成加工硬化,使剪切滑移发生在滞留层内部某一表面,使滞留层金属停留在刀具前刀面上形成积屑瘤积屑瘤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保护前刀面,增大实际前角,提高刀具耐用度;由于积屑瘤时有时无,时小时大,不但使切削过程不稳,而且还会降低表面质量。

5、已知工件材料为钢,需钻Ф10mm 的孔,选择切削速度为31.4m/min ,进给量为0.1 mm/r 。试求2min 后钻孔的深度为多少?

解:解题要点: 转速:min /10001010004.31r d v n =??==

ππ

进给速度:min

/1001.01000mm f n v f =?=?=

所以2分钟后钻孔的深度:2×100=200mm

6、已知工件材料为HT200(退火状态),加工前直径为70 mm ,用主偏角为75 °的硬质合金车刀车外圆时,工件每秒钟的转数为 6r/s ,加工后直径为62 mm ,刀具每秒钟沿工件轴向移动2.4 mm ,单位切削力kc 为1118 N/mm2。求:1)切削用量三要素ap 、f 、v ;2)选择刀具材料牌号;3)计算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解: 解题要点: ⑴mm a p 426270=-=mm n v f f 4.06

4.2===s m n d v /32.1100067014.31000=??=??=π ⑵粗加工铸铁,选刀具材料牌号为YG8

⑶Fc=kc ×ap ×f=1118×4×0.4=1788.8 (N)

Pc=Fc vc/1000=1788.8×1.32/1000=2.36(KW)

7、弯头车刀刀头部分如下图所示,试填写车外圆、车端面两种情况下刀具的组成及角度。 车外圆时:主切削刃 BC ;副切削刃 CD ;刀尖 C ;主偏角 3 ;副偏角 4 ;前角 1 ;后角 2 ;

车端面时:主切削刃 BC ;副切削刃 AB ;刀尖 B ;主偏角 5 ;副偏角 6 ;前角 1 ;后角 2 ;

第1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

二、选择题

1、D

2、C

3、A

4、C

5、A

6、D

7、A

8、C

9、D 10、B 11、B 12、A 13、C 14、C 15、A 16、B 17、D 18、A 19、B 20、C 21、B

三、填空题

1、钳工,机械加工

2、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

3、以中等速度切削塑性材料,粗,精

4、主切削力、进给力和背向力

5、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的实际切削总时间。

6、切屑变形所产生的热,刀具与工件、刀具与切屑的摩擦热。

7、主切削刃在切削平面的投影,基面

8、YG,YT

9、切削速度、进给量、吃刀深度

10、减小主偏角,偏小副偏角,减小进给量

11、节状、带状和崩碎状

12、钻头的旋转,钻头的直线移动,工件的旋转,钻头的直线移动

13、90°,背向

四、综合题:

1、切削加工性是指材料被切削加工成合格零件的难易程度。它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还取决于具体的加工要求和切削条件,即涉及到刀具耐用度、金属切除率、已加工表面质量、切削力及切屑碎断和控制等。

2、粗加工时金属切除量大,产生的热量大,应着重考虑降低温度,选用以冷却为主的切削液。精加工时主要要求是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应选用以润滑性能为主的切削液。

3、增大前角,使刀具锋利减小摩擦,减小切削力和功率消耗,提高刀具耐用度,减小振动,改善加工质量。但也使切削刃和刀头强度降低易崩刃,还使散热体积减小,切削温度升高,造成刀具磨损,不利于断屑。

4、积屑瘤产生的原因:由于刀-屑接触区(第一变形区)的粘结作用,使切屑底层的材料组织纤维化形成滞留层,形成加工硬化,使剪切滑移发生在滞留层内部某一表面,使滞留层金属停留在刀具前刀面上形成积屑瘤积屑瘤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保护前刀面,增大实际前角,提高刀具耐用度;由于积屑瘤时有时无,时小时大,不但使切削过程不稳,而且还会降低表面质量。

5、解题要点: 转速:min /10001010004.31r d v n =??==

ππ

进给速度:min /1001.01000mm f n v f

=?=?=

所以2分钟后钻孔的深度:2×100=200mm

6、解题要点: ⑴mm a p 42

6270=-=

mm n v f f 4.06

4.2===s m n d v /32.1100067014.31000=??=??=π ⑵粗加工铸铁,选刀具材料牌号为YG8

⑶Fc=kc ×ap ×f=1118×4×0.4=1788.8 (N)

Pc=Fc vc/1000=1788.8×1.32/1000=2.36(KW)

7、解答:

车外圆时:主切削刃 BC ;副切削刃 CD ;刀尖 C ;主偏角 3 ;副偏角 4 ;前角 1 ;后角 2 ;

车端面时:主切削刃 BC ;副切削刃 AB ;刀尖 B ;主偏角 5 ;副

偏角 6 ;前角 1 ;后角 2 ;

机械基础练习题

第一章 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 第一节 摩擦轮传动 一、填空题 1.摩擦轮传动是利用( )所产生的(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2.在( )的情况下,摩擦轮传动会出现“打滑”现象,从而导致传动失效。 3.摩擦轮传动传递功率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两轮接触面处的( )和( )。 4.为了避免( ),通常以较硬轮面的摩擦轮作为( )。 5.摩擦轮传动主要用于两轴中心距( )的场合,适用于( )速、( )功率传动,传动效率( ), 传动比( ),但可以有( )保护作用。 6.锥形摩擦轮适用于两轴( )的场合,安装时应使两轮( )重合。 二、判断题 1.摩擦轮传动的打滑是不可避免的。( ) 2.摩擦轮传动主要是靠增加两轮之间的正压力来提高其承载能力的。( ) 3.在结构一定的情况下,改变主动轮的转速可以改变传动比的大小。( ) 4.在不打滑的情况下,摩擦轮传动的传动比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 5.摩擦轮传动噪声小,可在运转中实现变速、变向。( ) 6.摩擦轮传动适用于低速、小功率传动的场合。( ) 7.两轴平行的摩擦轮传动,两轮的旋向相反。( ) 8.摩擦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大,但过载会出现打滑。( ) 三、选择题 1.过载打滑时,轮面磨损均匀的是( ) A .较硬轮面的轮 B .较软轮面的轮 C .从动轮 D .主动轮 2.传递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打滑与速度的关系是( ) A .速度愈高愈容易打滑 B .速度愈低愈容易打滑 C .速度过高和速度过低都会导致打滑 D .打滑与速度无关 3.当摩擦轮无相对滑动时,传动比、转速和直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i 12=n 1n 2=D 1D 2 B .i 12=n 2n 1=D 1D 2 C .i 12=n 2n 1= D 2D 1 D .i 12=n 1n 2=D 2D 1 4.打滑时传动不正常的轮是( ) A .主动轮 B .从动轮 C .主动轮和从动轮 D .主动轮或从动轮 第二节 带传动(一) 一、 填空题 1.带传动是依靠( )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2.根据主、从动轴的相对位置不同,平带传动的形式有( )、( )、( )和角度传动。 3.包角是指( )所对的( )角。 4.为了保证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包角不能( )。一般要求平带传动的包角不得小于( );对于V 带传动,则要求( )轮的包角不得小于( )。 5.一般要求平带传动的传动比i ( );V 带传动的传动比i ( )。 6.(同步)带传动适用于中心较大,传动要求平稳且准确的场合。 二、判断题 1.摩擦类带传动,噪声小,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 ) 2.摩擦类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情况下,传动比衡定。( ) 3.摩擦类带传动,适用于传动要求比较准确的场合。(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系统? 答: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交往、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各自具备自主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由功能完善的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复合系统。 2.什么叫“信道”? 答:信道是数据信号传输的必经之路,一般由传输线路和传输设备组成。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及有关通信设备组成,而逻辑信道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使节点内部实现了其他“连接”。同一物理信道上可以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按传输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物理信道又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在模拟信道两边分别安装调制解调器。还可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交换信道。 3.什么叫“传输差错”? 答:由于来自信道内外的干扰与噪声,数据在传输与接收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错误。通常,把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数据与原来发送的数据不一致的现象称为传输差错,简称差错。 4.什么叫“通信协议”? 答: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为了保证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进行数据通信,必须使用一套通信规则,这套规则就是通信协议。 5.简答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答: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管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硬件系统:①网络服务器(server,通常由一台或多台规模大、功能强的计算机担任,有较高处理能力或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②网络工作站(workstation,用户使用的终端计算机); ③网络适配器(网卡,网络连接的接口电路板,属于通信子网设备); ④网络传输介质(物理连接线路); ⑤网络连接与互联设备(收发器、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等)。 其他组件:网络资源、用户、协议。 6.网络互联设备主要有哪些?其主要作用各是什么? 答:(1)中继器、集线器,主要作用:不同电缆段之间信号的复制、整形、再生和转发;(2)网桥、交换机,主要作用:数据存储、接收,根据物理地址进行过滤和有目的的转发数据帧;(3)路由器,主要作用:路径选择、拥塞控制和控制广播信息;(4)网关,主要作用:传输层及以上各层。 7.对三种使用共享资源的方法简要概括。 答:直接利用“网上邻居”浏览工作组中各计算机已经开放的共享资源; 直接在“我的电脑”地址栏或“开始”-“运行”中输入“\\被访问的电脑名(或IP地址)”; 映射驱动器:将共享资源映射为本机磁盘。 8.请解释下图中各参数意义。

热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1.3 题略 解: m 2.127481 .92.110)7893(3 =??-=??=??=?g p h h g p ρρ 1.5 题略 m 1.05.0 2.030sin m 2.0200kg/m 800/8.033=?======l h mm l cm g ρ已知: 烟气的真空度为: Pa 8.78430sin 2.081.9800=??=??=h g p v ρ ∵ 1 mmH 2O = 9.80665 Pa ∴ 1 Pa = 0.10197 mmH 2O O mmH 027.808.7842==Pa p v 烟气的绝对压力为: kPa 540.98Pa 388.985408.7843224.133745==-?=-= v b p p p 1.10 题略 解:锅内表压力 g 40.77kg 04077.081 .91041010063==???=?= ?= -g A p m A g m p g g 2.2填空缺数据(兰色): 2.9 题略 已知:D 1 = 0.4 m ,p 1 =150 kPa ,且气球内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即p = kD ,太阳辐射加热后D 2 = 0.45 m 求: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 解:由D 1=0.4 m ,p 1=150 kPa ,可求得:k =375 kPa/m

kJ 27.2) (8 2 2 )6 (41423 332 1 =-= == ?==? D D k dD kD W dD kD D d kD pdV dW D D π π π π 答: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为2.27 kJ 2.12 题略 解:(1)确定空气的初始状态参数 K 300)27273(m 10101010100kPa 1.29310100108.91951021332414 3 111=+==???===???+=+=+=-----T AH V A g m p p p p b g b (2)确定拿去重物后,空气的终了状态参数 由于活塞无摩擦,又能与外界充分换热,因此终了平衡状态时缸内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与外界的压力和温度相等。则 33-3211 2124 3222m 101.50231 .1951 .29310K 300kPa 1.19510100108.9)100195(102?=?=====???-+=+=+=---p p V V T T A g m p p p p b g b 活塞上升距离 cm 023.5m 05023.01010010)15023.1()(4 3 12==??-=-=?--A V V H 对外做功量 J 999.9710)15023.1(101.195332=?-??=?=-V p W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Q =△U+W ,因T 2 = T 1,故△U = 0。所以求得气体与外界的换热量为 Q =W=97.999 J 讨论:(1)本题活塞上升过程为不可逆过程,其功不能用pdV W ?=2 1计算, 本题是一种特殊情况,即已知外界压力,故可用外界参数计算功(多数情况下外

矿山机械基础知识练习题

《矿山机械》习题 第一章采煤机械 1 、采煤机械的作用是什么? 2 、滚筒式采煤机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3 、滚筒式采煤机是如何完成落煤和装煤的? 4 、滚筒式采煤机是如何实现牵引的? 5 、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是如何划分的,它们有何不同? 6 、什么是截齿排列图,该图表达了哪些内容? 7 、对于单滚筒采煤机,如何根据工作面方向确定螺旋滚筒的螺旋方向? 8 、截齿的基本形式有几种,各适用于什么煤层? 9 、什么是有链牵引,什么是无链牵引?什么是内牵引,什么是外牵引? 10 、紧链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11 、无链牵引的形式有哪些? 12 、滚筒式采煤机的截割部有哪些主要特点?

13 、滚筒式采煤机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14 、试分析 1MGD200 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说明该系统采用了哪些保护?这些保护分别由什么阀来完成? 15 、喷雾除尘供水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16、喷雾除尘供水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第二章液压支护设备 1 、液压支护设备的作用是什么? 2 、液压支护设备的种类有哪些? 3 、液压支架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4 、分析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即四个基本动作是如何完成的? 5 、液压支架的初撑力由哪些因素决定? 6 、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由哪些因素决定? 7 、按液压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类,将液压支架分为哪几种形式?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的煤层? 8、支护强度的定义是什么? 9 、液压支架中的液压缸是怎么称呼的,各起什么作用? 10 、立柱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何特点? 11 、控制阀由哪几种阀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12 、初撑力保持阀的作用是什么? 13 、顶梁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14 、掩护梁的作用是什么? 15、连接掩护梁和底座的四连杆机构有何作用? 16 、导向装置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导向装置是什么? 17、推移装置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推移装置有哪两种?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超详细版

第一章 思考题 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得概念? 答:平衡状态就是在不受外界影响得条件下,系统得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得状态.而稳定状态则就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得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得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得概念,就是为了能对系统得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得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得 压力表或真空计得读数就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就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得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得压力表或真空计得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得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得实际压力愈大还就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得实际压力愈小。 4、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得准平衡过程才就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就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就是可逆过程. 5、不可逆过程就是无法回复到初态得过程,这种说法就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就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得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得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就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没有盛满水得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就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得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得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得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得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就是有影响得,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得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得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题 1-1解: 1. 2. 3. 4. 1-2图1-8表示常用得斜管式微压计得工作原理。由于有引风机得抽吸,锅炉设备得烟道中得压力将略低于大气压力。如果微压机得斜管倾斜角,管内水 解:根据微压计原理,烟道中得压力应等于环境压力与水柱压力之差

网络基础题及答案

1、通常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____。 A、以共享资源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B、能按网络协议实现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C、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构成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D、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在物理上实现互联,按照网络协议实现相互间的通信,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技术包含的两个主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 A、微电子技术 B、通信技术 C、数据处理技术 D、自动化技术 3、计算机技术和____技术相结合,出现了计算机网络。 A、自动化 B、通信 C、信息 D、电缆 4、计算机网络是一个____系统。 A、管理信息系统 B、管理数据系统 C、编译系统 D、在协议控制下的多机互联系统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是____。 A、硬件和软件 B、软件和数据 C、外设和数据 D、硬件、软件和数据 6、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____。 A、数据处理 B、文献检索 C、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D、信息传输

7、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____。 A、运算速度快 B、精度高 C、资源共享 D、内存容量大 8、关于Internet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____。 A、Internet即国际互连网络 B、Internet具有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 C、在中国称为因特网 D、Internet是局域网的一种 9、下列4项内容中,不属于Internet(因特网)提供的服务的是____。 A、电子邮件 B、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 D、实时监测控制 10、万维网WWW以____方式提供世界范围的多媒体信息服务。 A、文本 B、信息 C、超文本 D、声音 11、计算机用户有了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系统后,一般需找一家____注册入 网。 A、软件公司 B、系统集成商 C、ISP D、电信局 12、因特网上每台计算机有一个规定的“地址”,这个地址被称为____地址。 A、TCP B、IP C、Web D、HTML 13、每台计算机必须知道对方的____ 才能在Internet上与之通信。 A、电话号码 B、主机号 C、IP地址 D、邮编与通信地址 14、当前使用的IP地址是一个____ 的二进制地址。 A、8位 B、16位 C、32位 D、128位 15、下列关于IP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IP地址在Internet上是唯一的 B、IP地址由32位十进制数组成 C、IP地址是Internet上主机的数字标识 D、IP地址指出了该计算机连接

热工基础习题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实现能和能相互转化的工作物质就叫做。 2.热能动力装置的工作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工质从吸取热能,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并把余下的一部分传给的过程。 3.热力系统与外界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有三种,即系统与外界间的交换、交换和交换。4.按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热力系统可分为和两类。 5.状态参数的变化量等于两状态下,该物理量的差值,而与无关。 6.决定简单可压缩系统状态的独立状态参数的数目只需个。 7.1mmHg=Pa;1mmH2O=Pa。 8.气压计读数为750mmHg,绝对压力为×105Pa的表压力为MPa。 9.用U形管差压计测量凝汽器的压力,采用水银作测量液体,测得水银柱高为。已知当时当地大气压力Pb=750mmHg,则凝汽器内蒸汽的绝对压力为MPa。 10.一个可逆过程必须是过程,而且在过程中没有。 11.只有状态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点表示,只有过程才能用参数坐标图上的连续实线表示。 12.热量和功都是系统与外界的度量,它们不是而是量。13.工质作膨胀功时w0,工质受到压缩时w0,功的大小决定于。二、名词解释 1.标准状态—— 2.平衡状态—— 3.准平衡过程—— 4.可逆过程—— 5.热机—— 6.热源—— 7.热力系统—— 8.体积变化功—— 9.热力学温标—— 10.孤立系—— 三、判断题 1.物质的温度越高,则所具有的热量愈多。 2.气体的压力越大,则所具有的功量愈大。 3.比体积和密度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 4.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都可以作为状态参数。 6.孤立系内工质的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7.可逆过程是不存在任何能量损耗的理想过程。 8.凝汽器的真空下降时,则其内蒸汽的绝对压力增大。 9.若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则压力表上的读数就一定不会改变。 四、选择题 1.下列各量可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是: (1)表压力;(2)真空;(3)绝对压力。 2.水的三相点温度比冰点温度应: (1)相等;(2)略高些;(3)略低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 (2)准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有摩擦的热力过程不可能是准平衡过程。

机械基础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 一、填空 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2、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3、柔性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为沿柔体伸长的方向的_拉_力。 4、铰链约束分为__固定铰链__和_ 活动铰链__。 5、活动铰链的约束反力必通过_铰链中心__并与__支承面__相垂直。 6、固定铰链的约束反力是随转动零件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通常可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表示。约束反力的作用线必定通过铰链的中心。 7、固定端约束反力一般情况下可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和一个阻止其转动的力偶矩。 8、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9、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_力多边形自行封闭_;平衡的解析条件是_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坐标轴 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___。 10、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为该两力的作用点,合力的大 小和方向用该两个分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11、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_力偶矩的大小_、_力偶的转向__和_力偶作用面的方位__三要素。 12、力偶是指_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对平行力_。 13、物体受到的力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力称为主动力;另一类是约束体对物体的 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力称为约束反力。 14、作用在刚体上各个力的作用线如果均在同一平面内,则这种力系称为平面力系;平面力系中如果各 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这样的力系又叫做平面汇交力系;若平面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均相互平行, 这种力系称为平面平行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若它们既不汇交于一点,又 不相互平行,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任意力系。 15、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该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 16、任意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均可向物体内的任一点进行简化,简化结果得到○1一个主矢,它等于原力 系中各力的矢量和,作用在简化中心;○2一个主矩,它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题库完整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广域网一般采用网状拓扑构型,该构型的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为了实现正 确的传输必须采用()。 I.光纤传输技术Ⅱ.路由选择算法Ⅲ.无线通信技术Ⅳ.流量控制方法 A)I和Ⅱ B)I和Ⅲ C)Ⅱ和Ⅳ D)Ⅲ和Ⅳ 答案:C)解析:网状拓扑结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可靠性高,结构复杂,广域网基本上都采用这种构型。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与流量控制方法来实现正确的传输。目前实际存在和使用的广域网基本上都是采用网状拓扑 构型。 (2)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A)1×103Mbps B)1×103Kbps C)l×106Mbps D)1×109Kbps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简单的单位换算。所谓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记做b/s或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l/T,常用位/秒千位/秒或兆位/秒作为单位。 lKbps=1 000bps, lMbps=1 000Kbps, lGbps=1 000Mbps。 (3)Internet 2可以连接到现在的Internet上,但其宗旨是组建一个为其成员组织服务的 专用网络,初始运行速率可以达到()。 A)51.84mbps B)155.520Mbps C)2.5Gbps D)10Gbps 答案:D)解析:Internet 2是非赢利组织UCAID的一个项目,初始运行速率可达10Gbps。 (4)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 A)提供可靠服务 B)提供无连接服务 C)提供端到端服务 D)提供全双工服务 答案: A)解析:传输层的作用定义了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与用户数据报服务协议UDP。其中,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5)VLAN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 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 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 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 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 答案:B)解析:同VLAN中的主机可以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交换机上,也可以连接在不同的 局域网交换机上,只要这些交换机是互联的。 (6)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A)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统一编址方案 C)政府标准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答案:C)解析:TCP/IP具有下列特点:①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②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

热工基础思考题答案(第1-6章)

思考题 第一章 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 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第二章

热工基础课后题答案

二零一七年,秋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用水银压力计测量容器中的压力,在水银柱上加一段水,若水柱高1020mm ,水银柱高900mm ,当时大气压力计上的度数为b 755mmHg p =。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 解:查表可知:21mmH O=9.80665Pa 1mmHg=133.3224Pa 由题中条件可知 2H O Hg b 1020 mm 9.80665 Pa 900mm 133.3224Pa 755mm 133.3224Pa 230.651 KPa 0.231MPa p p p p =++=?+?+?=≈容器 即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为0.231MPa 。 1-2容器中的真空度为600mmHg v p =,气压计上的高度是b 755mmHg p =,求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用Pa 表示)。如果容器中的绝对压力不变,而气压计上高度为 b 770mmHg p =,求此时真空表的度数(以mmHg 表示). 解:因为 600mmHg=600mm 133.3224Pa=79993.4Pa v p =? b 755mmHg=755mm 133.3224Pa=100658.4Pa p =? 容器中气体的绝对压力为 b v 100658.479993.420665Pa p p p =-=-= 若以mmHg 表示真空度,则 20665 20665Pa= mmHg 155mmHg 133.3224 p == 则当气压计高度为b 770mmHg p =时,真空表的读数为 770mmHg 155mmHg 615mmHg v b p p p '=-=-= 1-3用斜管压力计测量锅炉烟道气的真空度,管子倾斜角30α=?,压力计使用密度 30.8g/cm ρ=的煤油,斜管中液柱长200mm l =,当地大气压力b 745mmHg p =。求烟气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2.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 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 500 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A. 300 m/s B. 30 m/s C. 10 m/s D. 5 m/s 3.在时速达300 km/h匀速行驶的“和谐号”动车组车厢中,座位上的乘客将装满水的纸杯放置于身前的桌面上,杯中水都不会溢出,此时,选择什么为参照物,纸杯的速度也是300 km/h?() A.车厢 B.桌面 C.乘客 D.铁轨 4.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小鸟在空中飞行 B.河水流动 C.水凝固成冰

D.雨滴下落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 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 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 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 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 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 m 6.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 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B. 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C. 2s~5 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5s~7 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8.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B.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一)

[转载]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一) ( 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是()。 A)ARPA网 B)IBM网 C)Internet D)Intranet 分析:答案(C)。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将若干个计算机局域网互联起来,形成规模更大的网络,这样就解决了局域网的处理范围太小的问题,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ISO OSI RM)促进了网络互联的发展与完善。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全球范围内的Internet网,答案C正确。 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A)数据处理 B)信息传输与数据处理 C)文献查询 D)资源共享与信息传输 分析:答案(D)。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若干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相互之间可以传输信息和资源共享,而每台计算机又能独立完成自身的处理工作。 3、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运算速度快 B)运算精度高 C)存储容量大 D)资源共享 分析:答案(D)。资源共享指的是网上用户能部分成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包括软件、硬件及数据资源),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4、在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中“会话层”属第几层()。

A)1 B)3 C)5 D)7 分析:答案(C)。在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为: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第五层:会话层。第六层:表示层。第七层:应用层。所以应选C项。 5、在计算机网络中,服务器提供的共享资源主要是指硬件,软件和()资源。 分析:答案:信息。网络服务器提供的共享资源主要是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 6、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一层是()。 分析:答案:传输层。传输层的目的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它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细节。 7、局域网的网络软件主要包括()。 A)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B)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C)网络传输协议和网络应用软件 D)工作站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 分析:答案(B)。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三部分。所以答案B正确。 8、下列操作系统中,()不是网络操作系统。 A)OS/2 B)DOS C)Netware D)Windows NT 分析:答案(B)。DOS是磁盘操作系统的简写,是一个单用户的操作系统,不具备网络管理的功能。

热工基础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全)第二版

山东大学 热工基础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思考题 1.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U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 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 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 题 1-1 解: 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 1. kPa p p p g b 6.137********.100=+=+= 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 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 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 5.000 6.1==-==- 1-2 图1-8表示常用的斜管式微压计的工作原理。由于有引风机的抽吸,锅炉 设 备的烟道中的压力将略低于大气压力。如果微压机的斜管倾斜角?=30α, 管内水 解:根据微压计原理,烟道中的压力应等于环境压力和水柱压力之差 mmHg Pa gh p 35.79805.0102008.91000sin 3==????=-αρ=水柱 mmHg p p p b 65.74835.7756=-=-=水柱 1-3 解: bar p p p a b 07.210.197.01=+=+= bar p p p b 32.005.107.212=-=-= bar p p p b C 65.032.097.02=-=-= 1-4 解: kPa H p p p b 2g mm 15745760==-==汞柱真空室- kPa p p p a 36236021=+=+=真空室 kPa p p p b 19217036212=-=-=

(完整版)机械基础考试试题

机械基础考试试题 第一章机械概述 一、单选题(ABCD 4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对得1分;错不得分) 1、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专业的基础课。 A 必修的 B 综合的 C 理论的 D 选修的 2、常用的机械设备和工程部件都是由许多组成的。 A 零件 B 构件 C 钢件 D 合金钢 3、工程力学为分析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提供了基本理论与方法。 A 强度 B 寿命 C 受力 D 机械性能 4、机器由若干组成。 A 零件 B 部件 C 传动机构 D 齿轮 5、机械基础包括有等多方面的内容。 A 力学 B 机械零件 C 力学、零件 D 力学、材料、零件与传动 6、机械由组成。 A 原动机 B 传动机构 C 控制机构 D 原动机、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机构 7、构件是指相互之间能作相对的单元。 A 独立运动 B 构件组合 C 绝对运动 D 基本单元 8、零件是机械系统的的单元。 A 独立单元 B 基本组成 C 构件 D 机构 9、机构是人工的构件组合,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 A 作用 B 相对运动 C 独立运动 D 组成部分 10、机器特征包括。 A 人工性 B 相当运动 C 传递能量 D 人为、确定相对运动、传递

能量、代替减轻人类劳动 11、金属材料性能包括。 A 物理 B 化学 C 机械 D 理化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 12、密度、熔点、导热性、热膨胀性是金属材料的性能。 A 化学 B 物理 C 力学 D 工艺 13、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包括。 A 导电性 B 磁性 C 耐腐蚀性 D 塑性 14、强度、韧性和硬度属于金属材料的性能。 A 物理 B 化学 C 机械 D 工艺 15、强度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的能力。 A 抵抗变形和破坏 B 永久变形 C 表面抵抗压入 D 承受交变载荷 16、工艺性能包括。 A 密度 B 韧性 C 铸造、锻造性 D 强度 17、机械零件的强度就是。 A 断裂 B 过量变形 C 保持工作能力不失效 D 失效 18、机械零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称为载荷。 A 磨损 B 受到的力 C 接触 D 内力 19、磨损是由于构件之间相互的造成的。 A 摩擦 B 接触 C 运动 D 受力 20、磨损过程包括阶段。 A 磨合 B 稳定磨损 C 剧烈磨损 D 以上3个 二、判断题(对打√,错的打×,每题1分) 21、自行车架属于构件。()

机械基础第一章练习题

第1章 1.单选题(本大题共94小题) 1.(1分)以零部件装备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辅助加工与修配为条件的互换性,等于_______互换性。 A、绝对 B、完全 C、有限 D、不完全 2.(1分)分组装配法等于典型的________互换性,其方法是零件加工完后,根据零件实测尺寸的大小,将制成的零件分成若干组,使每组内的尺寸差别较小,然后对相应组的零件进行装配。 A、绝对 B、不完全 C、完全 D、有限 3.(1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号是________。 A、ISO B、ANSI C、JIS D、KS 4.(1分)不属于国家标准的代号是_________。 A、GB B、GB/T C、JB D、QB

5.(1分)__________℃为标准计量温度。 A、20 B、25 C、0 D、100 6.(1分)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圆柱形的内表面为孔,圆柱形的外表面为轴 B、孔和轴的形状一定都是圆的 C、从装配关系上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 D、从加工过程上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尺寸由大变小的为轴 7.(1分)基本尺寸是______。 A、测量时得到的 B、加工时得到的 C、装备后得到的 D、设计时给定的 8.(1分)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_______。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 9.(1分)某尺寸的实际偏差为零,则实际尺寸_________。 A、必定合格 B、为零件的真实尺寸 C、等于基本尺寸 D、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10.(1分)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在图样上进行标注时________。 A、必须标出 B、不用标出 C、标与不标皆可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1.(1分)极限偏差是________。 A、设计时确定的 B、加工后测量得到的 C、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的代数差 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12.(1分)关于尺寸公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尺寸公差只能大于零,故公差值前应标“+”号 B、尺寸公差是用绝对值定义的,没有正、负的含义,故公差值不应标“+”号 C、尺寸公差不能为负值,但可为零值 D、尺寸公差为允许尺寸变动范围的界限值 13.(1分)Φ20 0030 .0 + mm与Φ200 0072 .0 + mm相比,其尺寸精确程度________。 A、相同 B、前者高,后者低 C、前者低,后者高 D、无法比较 14.(1分)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_____。 A、最大间隙 B、最小间隙

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A)。 A.CSMA/CD B.令牌总线C.令牌环D.100VG-AnyLan 2、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义、语法、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3、X.25网络是(A)。 A.分组交换网B.专用线路网C.线路交换网D.局域网 4、Internet 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于(B) A.DECnet B.ARPANET C.NOVELL D.UNIX 5、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会话层与应用层之间的是(D)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表示层 6、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一个网络节点需要传输数据,首先传输到中心节点上,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C) 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 7、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C) A.集线器B.路由器C.交换机D.网关 8、令牌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由(D)定义的。 A、IEEE 802.2B、IEEE 802.3 C、IEEE 802.4 D、IEEE 802.5 9、物理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B) 。 A. 段 B. 位 C. 帧 D. 报文 10、100BASE-T4的最大网段长度是:(B) A.25米 B. 100米 C.185米 D. 2000米 11、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C) A、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B、IP地址到域名地址的解析 C、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解析 D、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12、在网络互联系统中,其中互联设备----路由器处于(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高层 13、三次握手主要是用于(B)。 A.流量控制B、传输连接的建立C、重复检测D、重传检测 14、托普学校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B) A.PAN https://www.doczj.com/doc/607115982.html,N C.MAN D.WAN 15、下列那项是局域网的特征(D) A、传输速率低 B、信息误码率高 C、分布在一个宽广的地理范围之内 D、提供给用户一个带宽高的访问环境 16、ATM采用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D)。 A.43字节 B.5字节 C.48字节 D.53字节 17、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小、信号传输衰减最大、抗干扰能力最弱的一类传输介质是(C) A.双绞线 B.光纤 C.同轴电缆 D.无线信道 18、在OSI/RM参考模型中,(A)处于模型的最底层。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9、使用载波信号的两种不同频率来表示二进制值的两种状态的数据编码方式称为(B) A.移幅键控法 B.移频键控法 C.移相键控法 D.幅度相位调制 20、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B) A.集线器B.路由器C.交换机D.网关 21、数据链路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C) 。

热工基础期末总复习重点(张学学)

热工基础总复习 第一章 1. 系统:在工程热力学中,通常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的对象,称之为 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2. 系统内部各处的宏观性质均匀一致、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3. 状态参数:用于描述系统平衡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 体积等。工程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比热力学能、 比焓、比熵等,其中可以直接测量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称为基本 状态参数。 4. 可逆过程:如果系统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可以沿原路逆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 并且不给外界留下任何变化,这样的过程为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状态的过程。 可逆过程的条件:准平衡过程+无耗散效应。 5. 绝对压力 P 、大气压力 P b 、表压力 P e 、真空度P v p = p + p p — p - p 只有绝对压力p 才是状态参数 N Nb W N Hb Nv 第二章 1. 热力学能:不涉及化学变化和核反应时的物质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的位 能之和(热能)。 热力学能符号:U ,单位:J 或kJ 。 热力系统储存能—宏观动能、宏观位能+热力学能 储存能:E ,单位为J 或kJ E U E k E p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就是热力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可表述为: a. 在热能与其它形式能的互相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始终不变。 b. 不花费能量就可以产生功的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C.进入系统的能量一离开系统的能量 —系统储存能量的变化 3. 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系统的质量始终保持恒定,也称为控制 质量系统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Q U W 对于微元过程 Q dU W 对于可逆过程 Q dU pdV Q 2 U 1 pdV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 q du w q u w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的可逆过程 = d// + pdv q = Aw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