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1讲 光与光合作用(Ⅱ)

2015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1讲 光与光合作用(Ⅱ)

2015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1讲 光与光合作用(Ⅱ)
2015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1讲 光与光合作用(Ⅱ)

第11讲 光与光合作用(Ⅱ)

[考纲要求]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考点一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合作用强度

(1)含义: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指标:一定时间内????? 原料消耗的数量产物生成的数量 2.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A 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

AB 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B 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BC 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C 点: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达到C 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

3.CO 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图1中A 点表示CO 2补偿点,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的CO 2浓度,图2中A ′点

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 2的最低浓度。B 和B ′点都表示CO 2饱和点。

4.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一般植物在10~35 ℃下正常进行光合

作用,其中AB 段(10~35 ℃)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强,B 点(35 ℃)以上由于光合酶活性下降,

光合作用开始下降,50 ℃左右光合作用停止。

[深度思考]

(1)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

延长,玻璃容器内的CO 2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玻璃容器内CO2浓度降至一定水平后保持相对稳定。

(2)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作物提高产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温,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题组一分析单一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1.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T)和光照强度(L)的影响。如图表示植物在3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分析在-5~0 ℃和20~30 ℃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A.L、T B.T和L都不是

C.T、L D.T、T

答案 C

解析在-5~0 ℃范围内,光合速率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所以限制因素是温度;在20~30 ℃范围内,光合速率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所以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2.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

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图曲

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 D

解析x点时,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较少,C3化合物的浓度较y点时高,A 项不正确;题目中提到已是在适宜温度下,如果再提高温度,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B项不正确;制约x点的光合作用因素是光照强度,C项不正确;一般情况下,在适宜温度和同等光照强度下,提高CO2浓度可大幅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D项正确。

思维建模

“三看法”解答坐标曲线题

解答坐标曲线图类的题目要遵循的步骤是:第一看坐标图中横、纵轴的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即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第三看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含义。

题组二多因素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分析

3.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

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

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

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

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

答案 A

解析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相同的CO2含量时,植物对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红光,因此光合作用强度较大,即a为白光,b为红光。

4.甲图和乙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浓度条件下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在a′点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在b′点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的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

答案 D

解析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乙图表示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分析甲图中某点上的限制因素时,要看其是否达到饱和点。如果没有达到饱和点(如a′点),则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即光照强度;当达到饱和点以后(如b′点),则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温度。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时,光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更多的[H]和ATP,短时间内C3的还原速率加快而CO2的固定速率不变,故C3的含量会减少。

归纳提升

多因子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分析

(1)曲线分析

P 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Q 点: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影响光合速率,要想提高光合速率,可适当提高图中的其他因子。

(2)应用: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酶的活性,提高光合

速率,也可同时适当增加CO 2浓度,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强

度和CO 2浓度以提高光合速率。

考点二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1.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区别

(1)物质方面:

C :CO 2暗反应,C 6H 12O 6――→有氧呼吸第一阶段C 3H 4O 3――→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CO 2 O :H 2O 光反应,O 2――→有氧呼吸

第三阶段H 2O H :H 2O 光反应,[H]暗反应,C 6H 12O 6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H]――→有氧呼吸

第三阶段H 2O (2)能量方面: 光能光反应,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C 6H 12O 6中稳定的化学能――→有氧

呼吸?????

热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各项生命活动 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气体变化

下列为叶肉细胞内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的气体变化图示,据图判断生理过程。

图①:表示黑暗中,只进行细胞呼吸;

图②: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图③: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图④: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速率。

4.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计算

(1)净光合速率和总光合速率的关系: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凡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同时也在进行着呼吸作用。在不考虑光照强度对呼吸速率影响的情况下,C点时,OA段代表植物呼吸速率,OD段代表植物净光合速率,OA+OD表示总光合速率,故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图中B点既不吸收也不释放二氧化碳,表示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为0。在考题中,常需根据图表中的信息找出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进而推出总光合速率。

(2)净光合速率和总光合速率的判定方法:

①若为坐标曲线形式,当光照强度为0时,CO2吸收值为0,则为总(真正)光合速率,若是负值则为净(表观)光合速率。

②若所给数值为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测定值,则为净光合速率。

③有机物积累量为净光合速率,制造量为总光合速率。

[深度思考]

(1)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什么?

提示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2)叶绿体吸收CO2的量属于总光合作用还是净光合作用?

提示总光合作用。

题组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比较

1.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过程利用的ATP 是由甲和丙过程共同提供的

B .乙中的ATP 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和还原三碳化合物

C .甲、丙中合成ATP 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

D .丁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发生的变化可判断,甲是光反应,乙是暗反应,丙是有氧呼吸,丁是ATP 的水解。

有氧呼吸产生的ATP 不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A 项错误;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ATP 用于还

原三碳化合物,B 项错误;光反应合成ATP 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光能,而丙过程合成ATP 所需的

能量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 项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

体蛋白但不消耗ATP ,D 项错误。

2.如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 .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 .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丙酮酸

C .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 .影响图1、2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照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图所示信息可判断,图1所示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其上进行的是光合作用的光

反应,图示生化反应是水的光解,[H]来自水。图2所示是线粒体内膜,其上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的第三阶段,[H]来自葡萄糖、丙酮酸和H 2O 。

疑难辨析

[H]、ATP 来源、去路的比较

3.如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 、b 箭头表示的是O 2进出细胞的过程

B .e 、f 箭头表示的是CO 2进出细胞的过程

C .以C 18O 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 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

中的d

D .以H 182O 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测得含

18O 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答案 C

解析 a 表示叶绿体吸收CO 2,b 表示叶绿体释放O 2,e 表示线粒体吸收O 2,f 表示线粒体释放

CO 2,

c

表示叶绿体产生的O 2被线粒体利用,d 表示线粒体产生的CO 2被叶绿体利用。以C 18O 2

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18O 的转移途径为C 18O 2→有机物→C 18O 2,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速率

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呼吸产物C 18O 2主要被叶绿体利用,即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 。以H 182O 作原

料进行光合作用,18O 全部生成氧气,在较强呼吸作用下,氧气主要被线粒体利用,进行有氧呼

吸,即主要去向是图中的c 。

4.下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那么该细胞单位时间放出的CO 2量即为呼吸速率

B .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O 2和CO 2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

D.对细胞④的分析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物质的量N1小于m2

答案 D

解析黑暗中叶肉细胞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A项正确;细胞②中线粒体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而叶绿体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用于线粒体的有氧呼吸,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项正确;细胞③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CO2,可见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细胞光合作用利用的CO2为线粒体呼吸释放CO2与从外界吸收CO2之和,C项正确;细胞④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O2,可见其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不足以供给线粒体呼吸,所以N1等于m2,D项错误。

题组三影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因素分析

5.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种植物在光照下和黑暗中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h)的影响情况。已知除了温度变化之外,其他环境条件(如光照强度等)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中曲线,无法确定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B.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表示光合作用所同化的二氧化碳量

C.图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环境温度超过25 ℃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减少

答案 A

解析曲线显示在黑暗中随着温度上升,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在逐渐增加,没有出现最大值,A项正确;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的二氧化碳量包括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B项错误;图中a点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真正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2倍,C项错误;环境温度超过25 ℃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并没有减少,仍在不断积累,D项错误。

6.(2012·天津,6)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

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答案 A

解析解答本题应从分析曲线图出发,注意辨析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与呼吸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A、B项考查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理解,C项考查对种群环境容纳量的理解,D项考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形成产物的区别。从图中可读出d1、d2、d3三个浓度下对应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根据题中公式可知d1、d2、d3浓度对应的光合速率大小为:d2>d1>d3,因此d1浓度下光反应形成的[H]多于d3浓度,A项正确。分析图像得出:d2时的呼吸速率大于d3时的呼吸速率,因此后者产生的ATP量少,B项错误。分析净光合速率曲线知,d2时有机物净积累量最大,可推知其环境条件较为适宜,其种群对应的K值应最大,C项错误。蓝藻在进行有氧呼吸时获得能量较多,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时细胞产生能量较少,繁殖速度慢,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其中的酒精能抑制自身繁殖,使种群密度减小,因此通过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可以判断出其代谢类型,D项错误。归纳提升

三种“速率”的表示方法

绿色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细胞呼吸,在光下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时,实际测得的数值应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即真正(或实际或总)光合速率=测得(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表示方法如下:

7.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

如图表示30 ℃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降到25 ℃(原

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的移动方

向分别是()

A.下移、右移、上移B.下移、左移、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D.上移、右移、上移

答案 C

解析图中a、b、d三点分别表示细胞呼吸强度、光补偿点和在光饱和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由题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可知,当温度从30 ℃降到25 ℃时,细胞呼吸强度降低,a点上移;光合作用强度增强,所以光饱和点(d点)时吸收的CO2增多,

d点上移。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在25 ℃时细胞呼吸作用强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在除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其仍然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需降低光照强度以使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即b点左移。

8.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

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

答案 B

解析对于甲植物而言,a点时CO2净吸收速率为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在a点之前,甲植物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增大,a点将左移;CO2浓度为b时,甲、乙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而总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由图可知,甲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乙,故b点时,甲的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乙;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的增大,甲、乙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随CO2浓度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归纳提升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曲线中关键点的移动

(1)CO2(或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方向:一般有左移、右移之分,

其中CO2(或光)补偿点B是曲线与横轴的交点,CO2(或光)饱和点C

则是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或光照强度),位于横轴上。

①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CO2(或光)补偿点B应右移,反

之左移。

②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O2(或

光)补偿点B应右移,反之左移。

③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CO2(或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应向左移动。

(2)曲线上其他点(补偿点之外的点)的移动方向: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分析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进而对曲线上某一点的纵、横坐标进行具体分析,确定横坐标左移或右移,纵坐标上移或下移,最后得到该点的移动方向。

①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曲线上的A点下移,其他点向左下方移动,反之A点上移,其他点向右上方移动。

②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曲线上的A点不动,其他点向左下方移动,反之向右上方移动。

题组五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计算规范审答案例

典例精做——全面审题精准答题

9.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7 ℃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 ℃

C.27~29 ℃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 ℃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 mg·h-1

问题导练——启迪思维优化审答

同点异构 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 ,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在13~16 ℃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 (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增强、减弱、不变)。

(2)恒定在上述 ℃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

重了

mg 。

答案 (1)X Y

+2X 增强 增强 (2)14 30

解析 (1)呼吸速率可用单位时间有机物的减少量来表示,所以是X 。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

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而总光合速率还要加上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所以是Y +2X 。在13~

1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很明显在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在逐渐增强。

(2)单位时间的净光合作用的积累量是Y +X,10小时的积累量是10(Y +X),再黑暗10小时,只

有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是10X ,经过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剩余的有机物的量是10Y ,

据此题图可知在14 ℃时,增重最多,增加的量是30 mg 。

网络构建

要语强记

1.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的速率,光反应产物[H]和ATP的数量多少会影响暗反应的速率。2.温度: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特别是影响暗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率。3.CO2浓度:是暗反应的原料,CO2浓度高低直接影响光合速率。

4.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例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氮对酶的含量有影响,磷是ATP的组成成分。

5.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1)绿色植物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数值表示呼吸速率。(2)绿色植物组织在有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值表示净光合速率。(3)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探究高考明确考向

1.(2014·新课标Ⅱ,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答案 C

解析A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有ATP的合成,需要原料ADP和磷酸。B项,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并转化光能的过程与酶的催化作用无关。C项,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在人体内不能继续分解供能,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是由葡萄糖分解提供的。D项,病毒无独立的代谢系统,病毒核酸的复制所需要的能量由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

2.(2011·福建,2)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答案 B

解析在9:30~11:00之间,随着光照的增强、温度的升高,植株的蒸腾作用加强,叶片上部

分气孔关闭,CO2进入植物体内的量减少。因玉米为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CO2,其暗反应过程无明显影响;而花生为C3植物,所以CO2吸收减少,导致暗反应过程减缓,A项正确。花生净光合速率对应的有机物量即为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由图示可知,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少,B项错误。在17:00时,两者的净光合速率相等,则玉米和花生单位叶面积从外界吸收的CO2量相等,向外界释放的O2量也相等,C项正确。在18:30时,玉米仍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为0,故此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D项正确。

3.(2014·四川,6)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答案 D

解析A项,当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由坐标图中数据可知,桑树间作时的呼吸强度比单作时的大,大豆间作时的呼吸强度比单作时的小。B项,由坐标图中数据可知,与单作相比,间作时桑树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增大,大豆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减小。C项,由坐标图中数据可知,在较低光照强度范围内,大豆间作时的光合速率比单作时增强,在较高光照强度范围内,大豆间作时的光合速率比单作时减弱。D项,由坐标图中数据可知,单作时大豆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大于间作时的。

4.(2013·浙江,30)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请据表分析回答:

(1)表中最大光合速率所对应的最小光强度称为。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原因是CO2被还原成的量减少,最大光合速率下降;而且有机物分解增加,上升。

(2)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膜受损,电解质外渗,使测定的升高。同时,根细胞周围盐浓度增高,细胞会因作用失水,造成植物萎蔫。

(3)高盐浓度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叶片中的增加,使气孔关闭,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答案(1)光饱和点减少三碳糖呼吸速率

(2)根相对电导率渗透(3)脱落酸

解析(1)光强度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之一。一定范围内,随着光强度增大,光合速率逐渐变大;达到某一光强度后,光合速率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对应的最小光强度我们称之为光饱和点。分析表格中数据,低盐(100 mmol·L-1)时,最大光合速率为36.59 μmol CO2·m-2·s-1,而呼吸速率为1.37 μmol CO2·m-2·s-1;对照组的最大光合速率为31.65 μmol CO2·m-2·s-1,而呼吸速率为1.44 μmol CO2·m-2·s-1;而高盐浓度(900 mmol·L-1)时,最大光合速率为14.45 μmol CO2·m-2·s-1,而呼吸速率为2.63 μmol CO2·m-2·s-1;所以高盐浓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减少。从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两方面进一步分析原因,因为植物吸收的CO2减少,所以还原产生的三碳糖减少;同时,呼吸速率上升,故积累的有机物减少。(2)分析表格信息,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相对电导率为71.3%,而低盐浓度条件下,根相对电导率为26.9%;对照组的为27.2%。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受损,电解质外渗,使测定的根相对电导率升高。另外,电解质外渗使得细胞外的液体浓度高于细胞液,根细胞因渗透作用而失水,造成植物萎蔫。(3)气孔的关闭和植物体内的脱落酸含量呈正相关。在高浓度条件下,细胞失水导致叶片中的脱落酸增加,从而叶片的气孔关闭,减少植物失水。

练出高分

A.②③均具有光合色素

B.①②③均具有合成ATP的酶

C.②处具有合成和转化C3的酶

D.①处生成的CO2可扩散至③处被利用

答案 C

解析 叶绿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③类囊体的薄膜上;②为叶绿体基质,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该过程没有ATP 的合成,因此②不含合成ATP 的酶;C 3的合成和转化发生于暗反应过程,因此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之相关的酶;①为线粒体内膜,此处不能产生CO 2,且CO 2在②处被利用。

2.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甲、乙两种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生化反应场所不同

B .两种生化反应可以同时进行

C .两种生化反应均伴随ATP 的产生

D .影响两种生化反应的因素相同

答案 D

解析 图中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乙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水的形成,两种生化反应分别在叶绿体、线粒体中进行,A 正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同时进行,B 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有ATP 的形成,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形成水的过程中也有ATP 的形成,C 正确;影响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因素不相同,D 错误。

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甲、乙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

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产生的ATP 可以被乙利用,乙产生的ATP 也可以被甲利用

B .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 .乙产生的CO 2被甲利用至少要经过8层磷脂双分子层

D .改变光照强度一定会改变甲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

答案 B

解析 从题图来看,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甲产生的ATP 只能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乙产生的ATP 不能用于光合作用,A 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叶绿体产生的O 2除供给线粒体外,还向细胞外释放,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 项正确;线粒体中产生的CO 2被同一细胞中的叶绿体利用,至少要通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C 项错误;当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后,再增大光照强度,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变,D 项错误。

4.白天用H 182O 浇花草,周围空气中CO 2会出现18O ,H 182O 中的18O 进入CO 2的途径是( )

A .经光反应进入O 2,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 2

B .经暗反应进入(CH 2O),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 2

C .经暗反应进入(CH 2O),再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CO 2

D .直接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CO 2

答案 D

解析 H 2O 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6CO 2+12H 2O ――→光叶绿体C 6H 12O 6+6H 2O +6O 2,其中,H 2O 中的氧经光反应阶段进入O 2,O 2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生成H2O。在细胞呼吸过程中,H2O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H2O中的氧经过转化进入CO2中。

5.下图表示芍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B.过程⑦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过程⑤⑥均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

D.过程①③产生的[H]是相同的物质,过程⑧在线粒体中进行

答案 A

解析过程①为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过程④为[H]与O2反应生成水的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项正确;过程⑦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项错误;过程⑤为暗反应阶段中CO2的固定,过程⑥为C3的还原,C3的还原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过程⑤不需要,C项错误;过程③为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H],与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D项错误。

6.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A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正光合速率

B.C-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

C.A-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D.实验过程中,乙组圆片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答案 C

解析C-A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C-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正光合速率;A-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乙装臵随着O2浓度下降,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也下降。

7.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

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

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

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装臵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光照强度为a时,氧气增加量为0,此时仍然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产生量。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故丙组装臵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越来越大。

8.下列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a点左移,b点右移

C.图3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

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答案 D

解析图4中“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植物净光合量(植物有机物积累量),“黑暗中CO2的释放量”为植物呼吸量,因此当温度高于25 ℃时,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而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植物总光合量)开始减少。

9.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 ℃时的2倍

答案 C

解析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积累量,黑暗中放出CO2的量代表的是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昼夜不停地光照,35 ℃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为3 mg/h,能正常生长;昼夜不停地光照,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为25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20 ℃时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为:3.25×12-1.5×12=21(mg),同理可算出其他温度条件下有机物的积累量,在所有的温度中20 ℃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在10 ℃时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为:1.75×12-0.75×12=12(mg),在30 ℃时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为:3.5×12-3.0×12=6(mg),在1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30 ℃时的2倍。10.在充满N2和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6~8 h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第10 h叶肉细胞仍能合成ATP

C.第2~4 h呼吸速率较低的原因是温度太低

D.第10 h后,瓶内CO2含量逐渐升高

答案 C

解析根据图中曲线可知,第6~8 h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第10 h,光合作用停止,但此时叶肉细胞仍然进行呼吸作用,能合成ATP;题中信息说明植物处在充满N2和CO2的密闭容器中,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少,导致植物呼吸速率较低;第10 h后光合作用停止,瓶内CO2含量逐渐升高,氧气含量逐渐降低。

11.图1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CO2浓度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的a点表示,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2)若图1中,甲曲线表示植物甲在25 ℃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5 ℃,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5 ℃,曲线中a、b、c三点位置应如何移动?。

(3)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填细胞结构)中脱氢,生成。

(4)图1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在晴转阴瞬间,叶肉细胞中C5相对量的变化趋势是。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乙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mg CO2/(100 cm2·h)。

答案(1)甲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从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方向移动低高(2)a点下移,b 点右移,c点下(左下)移(3)细胞质基质丙酮酸(4)甲植物减少 6

解析(1)a点对应光照强度为0,对应纵轴数值表示甲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c点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AT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图2中d点和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e点对应光照强度更强,产生的[H]和ATP量较多,更多的C3被还原,此时C3的含量较低;e点和f点光照强度相同,e点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固定的速率较快,生成的C3较多。(2)温度调节到35 ℃,呼吸作用速率加快,光合作用速率减慢,a点下移;在35 ℃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保持平衡,需要更强的光照,b点向右移动;由于温度的改变,光合作用速率减慢,最大光合作用速率对应的光照强度较弱,故c点向左下方移动。(3)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生成丙酮酸。(4)根据图1,甲植物生长需要更强的光照,乙植物生长所需光照比甲弱,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甲植物光合速率受影响较大,生长受到显著影响;在晴转阴的瞬间,叶肉细胞光反应减弱,生成的[H]和ATP减少,进而导致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量减少,产生的C5减少,同时二氧化碳的固定导致C5大量被消耗,导致叶肉细胞中的C5的含量减少。在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乙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12+4)-(8+2)=6[mg CO2/100 (cm2·h)]。12.为探究KHCO3对水稻四叶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 g四叶龄水稻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 ℃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 mm×1.0 mm小块,均分为4组,其他步骤与实验一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

§2.9 函数的应用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综合考查函数的性质;2.考查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及基本初等函数的建模问题;3.考查函数的最值.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讨论函数的性质一定要先考虑定义域;2.充分搜集、应用题目信息,正确建立函数模型;3.注重函数与不等式、数列、导数等知识的综合. 1. 几类函数模型及其增长差异 (1)几类函数模型 函数模型 函数解析式 一次函数模型 f (x )=ax +b (a 、b 为常数,a ≠0) 反比例函数模型 f (x )=k x +b (k ,b 为常数且k ≠0) 二次函数模型 f (x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a ≠0) 指数函数模型 f (x )=ba x +c (a ,b ,c 为常数,b ≠0,a >0且a ≠1) 对数函数模型 f (x )=b log a x +c (a ,b ,c 为常数,b ≠0,a >0且a ≠1) 幂函数模型 f (x )=ax n +b (a ,b 为常数,a ≠0) 函数 性质 y =a x (a >1) y =log a x (a >1) y =x n (n >0) 在(0,+∞)上的 增减性 单调递增 单调递增 单调递增 增长速度 越来越快 越来越慢 相对平稳 图像的变化 随x 的增大逐渐表现为 与y 轴平行 随x 的增大逐渐表现为 与x 轴平行 随n 值变化而各有不同 值的比较 存在一个x 0,当x >x 0时,有log a x

(1)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初步选择数学模型; (2)建模: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 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解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论; (4)还原:将数学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 以上过程用框图表示如下: [难点正本疑点清源] 1.要注意实际问题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合理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解决函数应用问题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阅读理解、整理数据:通过分析、画图、列表、归类等方法,快速弄清数据之间的关 系,数据的单位等等; (2)建立函数模型:关键是正确选择自变量将问题的目标表示为这个变量的函数,建立函 数的模型的过程主要是抓住某些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函数式,注意不要忘记考察函数的定义域; (3)求解函数模型:主要是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最大(小)值,计算函数的 特殊值等,注意发挥函数图像的作用; (4)回答实际问题结果:将函数问题的结论还原成实际问题,结果明确表述出来. 1.某物体一天中的温度T(单位:℃)是时间t(单位:h)的函数:T(t)=t3-3t+60,t=0表示中午12∶00,其后t取正值,则下午3时的温度为________. 答案78℃ 解析T(3)=33-3×3+60=78(℃). 2.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2 000万元,并且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成本增加10万元.又 知总收入K是单位产品数Q的函数,K(Q)=40Q-1 20 Q2,则总利润L(Q)的最大值是________万元. 答案 2 500 解析L(Q)=40Q-1 20 Q2-10Q-2 000

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选修45 不等式选讲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1.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 a>b?________;a=b?________;ab,那么________;如果________,那么a>b.即a>b?________. (2)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________. (3)可加性:如果a>b,那么____________. (4)可乘性:如果a>b,c>0,那么________;如果a>b,c<0,那么________. (5)乘方:如果a>b>0,那么a n________b n(n∈N,n>1). (6)开方:如果a>b>0,那么n a________ n b(n∈N,n>1). 3.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1)性质1:|a+b|≤________. (2)性质2:|a|-|b|≤________. 性质3:________≤|a-b|≤________. 4.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x|a的解集 (2)|ax+b|≤c (c>0)和|ax+b| ①|ax+b|≤c?______________; ②|ax+b|≥c?______________. (3)|x-a|+|x-b|≥c和|x-a|+|x-b|≤c型不等式的解法 ①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②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③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5.基本不等式 (1)定理:如果a ,b ∈R ,那么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2)定理(基本不等式):如果a ,b >0,那么a +b 2________ab ,当且仅当________时,等号成 立.也可以表述为:两个________的算术平均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几何平均. (3)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对两个正实数x ,y , ①如果它们的和S 是定值,则当且仅当________时,它们的积P 取得最________值; ②如果它们的积P 是定值,则当且仅当________时,它们的和S 取得最________值. 6.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1)定理 如果a ,b ,c 均为正数,那么a +b +c 3________3 abc ,当且仅当________时,等号 成立. 即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____________它们的几何平均. (2)基本不等式的推广 对于n 个正数a 1,a 2,…,a n ,它们的算术平均__________它们的几何平均,即 a 1+a 2+…+a n n ________n a 1a 2…a n , 当且仅当________________时,等号成立. 7.柯西不等式 (1)设a ,b ,c ,d 均为实数,则(a 2+b 2)(c 2+d 2)≥(ac +bd )2,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2)设a 1,a 2,a 3,…,a n ,b 1,b 2,b 3,…,b n 是实数,则(a 21+a 22+…+a 2n )(b 21+b 22+…+b 2 n )≥(a 1b 1 +a 2b 2+…+a n b n )2,当且仅当b i =0(i =1,2,…,n )或存在一个数k ,使得a i =kb i (i =1,2,…,n )时,等号成立. (3)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α=k β时,等号成立. 8.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1)比较法 ①求差比较法 知道a >b ?a -b >0,a b ,只要证明________即可,这种方法称为求差比较法. ②求商比较法 由a >b >0?a b >1且a >0,b >0,因此当a >0,b >0时要证明a >b ,只要证明________即可,这 种方法称为求商比较法.

2015年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极坐标系 (1)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 ,叫做________,从O 点引一条射线Ox ,叫做________,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确定了一个极坐标系. 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________,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角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作M (ρ,θ).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关系: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设M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x ,y ),极坐标为(ρ,θ),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x =______,y =________. 另一种关系为ρ2=________,tan θ=________. 2.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θ=α (ρ∈R )表示过极点且与极轴成α角的直线; ρcos θ=a 表示过(a,0)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 ρsin θ=b 表示过??? ?b ,π 2且平行于极轴的直线; ρsin(α-θ)=ρ1sin(α-θ1)表示过(ρ1,θ1)且与极轴成α角的直线方程. (2)圆的极坐标方程 ρ=2r cos θ表示圆心在(r,0),半径为|r |的圆; ρ=2r sin θ表示圆心在????r ,π 2,半径为|r |的圆; ρ=r 表示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 |的圆. 3.曲线的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量t 的函数? ???? x =f (t ), y =g (t ).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上式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则称上式为该曲线的________________,其中变量t 称为________. 4.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 (1)过点P 0(x 0,y 0),且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t 为参数). (2)圆的方程(x -a )2+(y -b )2=r 2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θ为参数). (3)椭圆方程x 2a 2+y 2 b 2=1(a >b >0)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θ为参数). (4)抛物线方程y 2=2px (p >0)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t 为参数). 1.在极坐标系中,直线ρsin(θ+π 4 )=2被圆ρ=4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 2.极坐标方程ρ=sin θ+2cos θ能表示的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点P (3,m )在以点F 为焦点的抛物线? ???? x =4t 2 , y =4t (t 为参数)上,则PF =________. 4.直线? ???? x =-1+t sin 40° ,y =3+t cos 40°(t 为参数)的倾斜角为________. 5.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 ???? x =3t , y =2t 2 +1(t 为参数).则点M 1(0,1),M 2(5,4)在曲线C 上的是________. 题型一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例1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π 3)=1,M ,N 分别为C 与x 轴、y 轴的交点. (1)写出C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求M 、N 的极坐标;

【免费下载】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1讲 归纳与类比

第十二章 推理证明、算法初步、复数 第1讲 归纳与类比一、选择题 1.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 A .76 B .80 C .86 D .92解析 由|x |+|y |=1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4,|x |+|y |=2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12,归纳推理得|x |+|y |=n 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4n ,故|x |+|y |=20的不同整数解的个数为80.故选B.答案 B 2.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 .289 B .1 024C .1 225 D .1 378解析 观察三角形数:1,3,6,10,…,记该数列为{a n },则a 1=1,a 2=a 1+2,a 3=a 2+3,…,a n =a n -1+n .∴a 1+a 2+…+a n =(a 1+a 2+…、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高中化学步步高二轮复习全套课件专题二

[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2.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4.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5.了解溶液的含义。 6.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7.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8.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 突破陷阱 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突破陷阱

2021届步步高数学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五章 5.4复数

§5.4复数

1.复数的有关概念 (1)定义:我们把集合C ={a +b i|a ,b ∈R }中的数,即形如a +b i(a ,b ∈R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 叫做复数z 的实部,b 叫做复数z 的虚部(i 为虚数单位). (2)分类: (3)复数相等:a +b i =c +d i ?a =c 且b =d (a ,b ,c ,d ∈R ). (4)共轭复数:a +b i 与c +d i 共轭?a =c ,b =-d (a ,b ,c ,d ∈R ). (5)模:向量OZ → 的模叫做复数z =a +b i 的模,记作|a +b i|或|z |,即|z |=|a +b i|=a 2+b 2(a ,b ∈R ). 2.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z =a +b i 与复平面内的点Z (a ,b )及平面向量OZ → =(a ,b )(a ,b ∈R )是一一对应关系. 3.复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设z 1=a +b i ,z 2=c +d i ,a ,b ,c ,d ∈R .

(2)几何意义:复数加减法可按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法则进行. 如图给出的平行四边形OZ 1ZZ 2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即OZ →=OZ 1→+OZ 2→ ,Z 1Z 2→=OZ 2→-OZ 1→.

概念方法微思考 1.复数a+b i的实部为a,虚部为b吗? 提示不一定.只有当a,b∈R时,a才是实部,b才是虚部. 2.如何理解复数的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 提示复数的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就是向量加法、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复数z =a +b i(a ,b ∈R )中,虚部为b i.( × ) (2)复数中有相等复数的概念,因此复数可以比较大小.( × ) (3)复平面中原点是实轴与虚轴的交点.( √ ) (4)复数的模实质上就是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也就是复数对应的向量的模.(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若复数z =(x 2-1)+(x -1)i 为纯虚数,则实数x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1或1 答案 A 解析 ∵z 为纯虚数,∴????? x 2-1=0, x -1≠0, ∴x =-1. 3.在复平面内,向量AB →对应的复数是2+i ,向量CB →对应的复数是-1-3i ,则向量CA → 对应的复数是( ) A .1-2i B .-1+2i C .3+4i D .-3-4i 答案 D 解析 CA →=CB →+BA → =-1-3i +(-2-i)=-3-4i. 4.若复数z 满足()3+4i z =1-i(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共轭复数z 等于( ) A .-15-75 i B .-15+75 i

【步步高】2019版高考化学(全国通用)考前三个月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

[高考关键词] 1.标准与分类、俗名与物质类别。2.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化学用语——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方程式。4.古文中蕴含的化学知识。 1.有下列10种物质:①明矾②消石灰③小苏打 ④SiO2⑤氯水⑥蛋白质溶液⑦生石灰 ⑧Na2O2⑨漂白粉⑩淀粉 (1)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酸式盐的是_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其中属于胶体的是__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④⑦⑧⑦③①②③⑦⑧ (2)⑤⑥⑨⑩⑤⑥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①煤的干馏②蒸馏③重油裂化④煤的气化 ⑤焰色反应⑥钝化⑦电镀⑧胶体聚沉⑨氧气转化为臭氧⑩137I转变为131I 答案①③④⑥⑦⑨

3.按要求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 (1)乙烯的结构式: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 (2)Na2O2、H2O2、HClO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MgCl2、NaOH、NaH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CH2===CH2 (2) (3)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总能量和总质量保持不变( ) (2)电解质溶液导电时,必然伴随着化学变化( ) (3)H2SO4、SO2、CH3COOH、NH3·H2O均为共价化合物( ) (4)因为Fe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它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 (5)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6)Al2O3可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SiO2可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因而二者均属于两性氧化物( ) (7)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的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答案(1)×(2)√(3)√(4)×(5)×(6)×(7)√

最新版2017教师用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习题详细答案第一章第一讲

1 第1章第1讲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题组一 有关分子(或特定组合)中微粒数的计算 1.答案 ①>⑥>⑤>③>②>④ 2.(1)答案 1.2 < 解析 n (SO 2 - 4)=3n [Al 2(SO 4)3]=3×0.4 mol =1.2 mol ,0.4 mol Al 2(SO 4)3中含有0.8 mol Al 3+ ,由于在 溶液中Al 3+ 水解,故Al 3+的物质的量小于0.8 mol 。 (2答案 小于 小于 题组二 通过n =m M =N N A ,突破质量与微粒数目之 间的换算 3.答案 C 解析 ③中摩尔质量的单位错误;由于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 g ,故a g 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④错。 4.答案 0.33N A 0.26 解析 晶体的摩尔质量约为122 g·mol - 1,n = 12.2 g 122 g·mol -1=0.1 mol ,故氧原子数目=0.1×(2+ 1.3)N A =0.33N A ,n (H)=0.1 mol ×1.3×2=0.26 mol 。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深度思考 2.答案 ③ 解析 ①、②中,1摩尔水或水蒸气的质量都为m 水 N A ;③中,水蒸气分子间间距比分子直径大的多, 仅由题给条件不能确定1摩尔水蒸气的体积。 题组一 有关“n =V V m =m M =N N A ”的应用 1.答案 D 解析 解法一 公式法: a g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p N A mol , 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 a g p N A mol = aN A p g·mol - 1, 所以b g 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b g aN A p g·mol - 1×22.4 L·mol - 1= 22.4pb aN A L 。 解法二 比例法: 同种气体其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b g 气体的分子数为N a g ~ p b g ~ N 则:N = bp a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pb aN A ,所以b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pb aN A L 。 2.答案 B 解析 X 除以N A 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乘以M 表示其质量;最后除以V 为1 L 该气体的质量。 题组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应用 3.答案 C 解析 等质量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或分子数)成反比,若M (甲)乙,A 错误;若M (甲)>M (乙),则物质的量:甲<乙,又气体体积相等,故气体摩尔体积:甲>乙,B 错误;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气体或混合气体,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C 正确;由质量和密度相等可知气体体积相等,D 错误。 4.答案 B 解析 A 项,三种气体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14,质子数相等的CO 、N 2、C 2H 2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等温等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三者体积之比为1∶1∶1,故A 错误;B 项,CO 、N 2、C 2H 2摩尔质量分别为28 g·mol - 1、 28 g·mol - 1、26 g·mol - 1,等温等压下,气体摩尔体 积相同,根据ρ=nM nV m =M V m 知,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密度之比为28∶28∶26=14∶14∶13,故B 正确;C 项,三种气体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14,质子数相等的CO 、N 2、C 2H 2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CO 、N 2、C 2H 2摩尔质量分别为28 g·mol - 1、28 g·mol - 1、26 g·mol - 1,根据m =nM 知: 质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为28∶28∶32=14∶14∶13,故C 错误;D 项,三种气体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14,质子数相等的CO 、N 2、C 2H 2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1分子CO 、N 2、

最新2015年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3讲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015年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3讲平面向量 的数量积

第3讲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一、选择题 1.设x∈R,向量a=(x,1),b=(1,-2),且a⊥b,则|a+b|=() A.5 B.10 C.2 5 D.10 解析∵a⊥b,∴x-2=0,∴x=2.∴|a+b|=a2+b2+2a·b=a2+b2=4+1+1+4=10.故选B. 答案 B 2.设向量a=(1,cos θ)与b=(-1,2cos θ)垂直,则cos 2θ等于() A. 2 2 B. 1 2 C.0 D.-1 解析∵a⊥b,∴1×(-1)+cos θ·2cos θ=0,即2cos2θ-1=0.又cos 2θ=2cos2θ-1. 答案 C 3.若向量a,b,c满足a∥b,且a⊥c,则c·(a+2b)= ().A.4 B.3 C.2 D.0 解析由a∥b及a⊥c,得b⊥c,则c·(a+2b)=c·a+2c·b=0. 答案 D 4.已知非零向量a,b,c满足a+b+c=0.向量a,b的夹角为60°,且|b|=|a|,则向量a与c的夹角为() A.60°B.30° C.120°D.150°解析由a+b+c=0得c=-a-b, ∴|c|2=|a+b|2=|a|2+|b|2+2|a||b|cos 60°=3|a|2, ∴|c|=3|a|,

又a ·c =a ·(-a -b )=-|a |2-a ·b =-|a |2-|a ||b |cos 60°=-32|a |2. 设a 与c 的夹角为θ, 则cos θ=a ·c |a ||c |= -32|a |2 |a |·3|a |=-32, ∵0°≤θ≤180°,∴θ=150°. 答案 D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向量OA →=(2,2),OB →=(4,1),在x 轴上取一点P ,使AP →·BP →有最小值,则P 点的坐标是 ( ). A .(-3,0) B .(2,0) C .(3,0) D .(4,0) 解析 设P 点坐标为(x,0), 则AP →=(x -2,-2),BP →=(x -4,-1). AP →·BP →=(x -2)(x -4)+(-2)×(-1) =x 2-6x +10=(x -3)2+1. 当x =3时,AP →·BP →有最小值1. ∴此时点P 坐标为(3,0),故选C. 答案 C 6.对任意两个非零的平面向量α和β,定义αβ=α·ββ· β.若平面向量a ,b 满足 |a |≥|b |>0,a 与b 的夹角θ∈? ????0,π4,且a b 和b a 都在集合???? ??n 2| n ∈Z 中,则a b = ( ). A.12 B .1 C.3 2 D.52 解析 由定义αβ=α·ββ2可得b a =a ·b a 2=|a |·|b |cos θ|a |2=|b |cos θ |a |,由|a |≥|b |>0,及

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1章末检测卷(三)

章末检测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固体X投入过量的Y中,能生成白色沉淀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能燃烧,不易溶于水,则X和Y分别可能是() A.钠和氯化铝溶液 B.铝和烧碱溶液 C.过氧化钠和氯化亚铁 D.锌和稀硫酸 答案 A 解析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过量的AlCl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A正确;2Al+2NaOH+2H2O===2NaAlO2+3H2↑,无沉淀生成,B错误;2Na2O2+2H2O===4NaOH+O2↑,NaOH与过量FeCl2溶液反应,生成Fe(OH)2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C错误;Zn+H2SO4===ZnSO4+H2↑,无沉淀生成,D 错误。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 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 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答案 C 解析铝因易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耐腐蚀,我们日常用的铝制品常采用特殊工艺将氧化膜变厚,保护作用更好,并不是铝不活泼。 3.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Na2O2、Fe(OH)3、Fe(SCN)3、CuSO4·5H2O的颜色分别是淡黄色、红褐色、红色、蓝色。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2

(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 为 。 (3)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1种)。 ①含有两个—NH 2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4)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 任选)。 答案(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 (2) (3) (4)CH 3CH 2OH ――→O 2/Cu △CH 3CHO ――→NaCN NH 4Cl ―――→ H + /H 2O ―――→ 一定条件 B 组 1.(2018·广东江门高考模拟)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 为 。 (3)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1种)。 ①含有两个—NH 2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4)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 任选)。 答案(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 (2) (3) (4)CH 3CH 2OH ――→O 2/Cu △CH 3CHO ――→NaCN NH 4Cl ―――→ H + /H 2O ―――→ 一定条件 B 组 1.(2018·广东江门高考模拟)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2)化合物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成环反应生成含3个六元环的有机物,其化学方程式 为 。 (3)写出1种满足下列条件的 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1种)。 ①含有两个—NH 2的芳香族化合物;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吸收峰。 (4)结合上述流程写出以乙醇为有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 任选)。 答案(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 (2) (3) (4)CH 3CH 2OH ――→O 2/Cu △CH 3CHO ――→NaCN NH 4Cl ―――→ H + /H 2O ―――→ 一定条件 B 组 1.(2018·广东江门高考模拟)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步步高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6.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7.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1)把以下物质按要求分类:H2,CaO,Ba(OH)2,Fe2O3,Al,浑浊的河水,CH3CH2OH,NaHSO4,Cu(OH)2,HNO3,H2SO4,CO2,H3PO4,NaOH,CuSO4,空气,CO,CH4,MgCl2,H2CO3,MgSO4。 ①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H2、Al②CH4、CH3CH2OH③CaO、Fe2O3、CO2、CO④HNO3、H2SO4、H3PO4、H2CO3⑤Cu(OH)2、Ba(OH)2、NaOH⑥NaHSO4、CuSO4、MgCl2、MgSO4⑦浑浊的河水、空气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⑤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呈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⑥在酸中有几个H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⑦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⑧纯碱属于盐,不属于碱() ⑨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⑩离子化合物均属于电解质,共价化合物均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乙烯、丙烯、甲烷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9)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 (10)铝热剂:铝粉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3.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的大小(1~100 nm),胶体的特性是丁达

最新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三章 3.1汇总

2015年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三章 3.1

§3.1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1.函数y=f(x)从x0到x1的平均变化率 Δy Δx=f(x1)-f(x0) x1-x0 = f(x0+Δx)-f(x0) Δx. 2.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 (1)定义 当x1趋于x0,即Δx趋于0时,如果平均变化率趋于一个固定的值,那么这个值就是函数y=f(x)在x0点的瞬时变化率.在数学中,称瞬时变化率为函数y=f(x)在x0点的导 数,通常用符号f′(x0)表示,记作f′(x0)=lim x1→x0f(x1)-f(x0) x1-x0 =lim Δx→0 f(x0+Δx)-f(x0) Δx. (2)几何意义 函数f(x)在点x0处的导数f′(x0)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地,切线方程为y-f(x0)=f′(x0)(x-x0). 3.函数f(x)的导函数 如果一个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每一点x处都有导数,导数值记为f′(x):f′(x)= lim Δx→0f(x+Δx)-f(x) Δx,则f′(x)是关于x的函数,称f′(x)为f(x)的导函数,通常也简称为 导数. 4.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5. (1)[f(x)±g(x)]′=f′(x)±g′(x); (2)[f(x)·g(x)]′=f′(x)g(x)+f(x)g′(x);

(3)??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g (x )]2 (g (x )≠0). 1.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f ′(x 0)与(f (x 0))′表示的意义相同. ( × ) (2)求f ′(x 0)时,可先求f (x 0)再求f ′(x 0). ( × ) (3)曲线的切线不一定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 √ ) (4)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一定是曲线的切线. ( × ) (5)若f (x )=a 3+2ax -x 2,则f ′(x )=3a 2+2x . ( × ) (6)函数f (x )=x 2ln x 的导函数为f ′(x )=2x ·1x =2. ( × ) 2. (2013·江西)设函数f (x )在(0,+∞)内可导,且f (e x )=x +e x ,则f ′(1)=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设e x =t ,则x =ln t (t >0),∴f (t )=ln t +t ∴f ′(t )=1 t +1,∴f ′(1)=2. 3. 已知曲线y =x 3在点(a ,b )处的切线与直线x +3y +1=0垂直,则a 的值是 ( ) A .-1 B .±1 C .1 D .±3 答案 B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 新人教版选修4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 与能量复习课新人教版选修4 1.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 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无关 答案 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及发生条件。化学反应是“断旧键,成新键”的过程。断键需要吸收能量,只有当反应物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时,才能使旧键断裂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许多放热反应仍需加热才能发生,如H2在空气(O2)中燃烧,开始应点燃,故A不正确;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一般不可能恰好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能量差一般通过“吸热”或“放热”途径找补(但热能不是化学反应的惟一能量变化方式,还有光能、声能、电能、动能等形式),B正确;有不少吸热反应不必加热也能发生,如盐类的水解就属于吸热反应,但升温可促进水解的进行,C、D均不正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B.化学反应的焓变用ΔH表示,单位是kJ·mol-1

C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 越大,表示放热越多 D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 答案 C 解析 ΔH 带符号,对于放热反应,ΔH 越大表示放热越少,对于吸热反应,ΔH 越大则表示吸热越多,故C 选项错误。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SO 2+O 22SO 3 ΔH =-196.6 kJ ·mol -1 B .H 2(g)+12 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 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 D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 答案 B 解析 A 项无状态;C 项ΔH 的单位错;D 项ΔH 的`符号错。 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它所生成的CO 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 g CaCO 3沉淀,则在此条件下完全燃烧1 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 A .0.5Q B .Q C .2Q D .5Q 答案 C 解析 C 2H 5OH ~2CO 2~2CaCO 3~热量 1 mol 200 g x 100 g Q x =200 g 100 g Q =2Q 5.已知:①C (石墨,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1 ②CO (g)+12 O 2(g)===CO 2(g) ΔH 2=-283.0 kJ·mol -1 则③C (石墨,s)+12 O 2(g)===CO(g)的反应热是 ( ) A .-123 kJ·mol -1 B .-676.5 kJ·mol -1 C .-55.0 kJ·mol -1 D .-110.5 kJ·mol -1 答案 D 解析 ①-②即得:C(石墨,s)+12 O 2(g)=CO(g) ΔH =-110.5 kJ·mol -1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稀溶液中,1 mol 酸和1 mol 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B .在101 kPa 时,1 mol 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C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D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C 解析 A 、B 两项要注意对中和热、燃烧热概念的理解,前者是以稀的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 2O 为标准,后者是以1 mol 纯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为标准;D 项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过程中需吸收能量,即为吸热反应。 7.在25°C、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H 3OH(l)+32 O 2(g)===CO 2(g)+2H 2O(l) ΔH =+725.8 kJ·mol -1 B .2CH 3OH(l)+3O 2(g)===2CO 2(g)+4H 2O(l) ΔH =-1 452 kJ·mol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