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涪陵区综合交通规划

涪陵区综合交通规划

涪陵区综合交通规划
涪陵区综合交通规划

涪陵区综合交通规划

目录

一、规划目标

二、规划范围

第一个层面为全域规划范围

第二个层面为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第三个层面为2004版《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

三、规划年限

四、区域交通现状

公路

铁路

水运

五、交通发展策略

(一)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二)交通引导发展策略

(三)一体化交通发展策略

(四)城乡交通均衡化发展策略

六、区域交通规划

(一)一小时经济圈对外通道规划

(二)对外通道规划

(三)铁路规划

(四)港口码头规划

(五)疏港通道规划

(六)高速公路规划

(七)区域干线公路网规划

(八)中心城区与白涛联系通道规划

(九)站场设施规划

七、交通发展预测

八、中心城区交通规划

(一)高速公路

(二)高等级公路

(三)公路站场

九、规划方案评价

十、步行道规划

十一、物流通道规划

十二、近期建设规划

十三、发展设想

正文

一、规划目标

在区域范围内落实重大交通设施调整,通过整合公、铁、水等规划交通设施,明确适应涪陵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优势;在城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与涪陵城市布局和形态相匹配的,紧密联系重庆主城与三峡库区并辐射周边区县,符合未来发展要求、协调、高效、可持续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以适应和支持涪陵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建设畅通涪陵,快捷涪陵打好基础,支撑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范围

第一个层面为全域规划范围,包括整个涪陵区的行政区划,规划范围面积为2941.46平方公里;

第二个层面为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主要包括江南片区、江东片区、江北片区、李渡片区、南岸浦片区、北拱片区等,总面积为83平方公里;

第三个层面为2004版《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本次交通规划将现状城市核心区约4.6平方公里范围作为重点研究区域。

三、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以2008年为基础年,以便与未来不同年限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规划年限包括了远期(2020年)和近期(2012年)。

四、区域交通现状

公路:截至2007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3632公里,公路面积密度为12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人口密度32.07公里/万人。乡镇公路通达率为100%,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99.72%。

铁路:区内现有渝怀铁路一条线路通过,涪陵境内75公里,涪陵石和、石沱、蔺市、龙桥、荔枝、天台、白涛、武陵山等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计标准为国家一级铁路,是川渝地区铁路对外运输东南方向的主要通道。

水运:涪陵境内航道里程176公里,其中长江三级航道77公里,乌江五级航道33公里,其它航道69公里。港区港口码头主要布置在长江和乌江沿线,现有作业区12个,生产性码头泊位163个。

五、交通发展策略

(一)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依据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中的交通战略目标,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和换乘枢纽为纽带,强化与涪陵区和周边区县之间的交通联系,引导和带动涪陵区的发展。

(二)交通引导发展策略

通过对高速路、快速路、铁路和港口等交通设施的规划,引导和带动城市发展,同时通过规划的超前性和前瞻性,来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构建大运量、高速化的交通网络,

从与相邻区县的点线单一通道连接转向更加紧密的高速度、高密度、高质量的网状多通道连接,提高等级公路的覆盖密度。

(三)一体化交通发展策略

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连接贯通,加强港口、铁路、公路网络之间的有机衔接,实现多式联运,形成布局合理、高效便捷的公、铁、水路交通网络,完善涪陵区综合交通体系。

(四)城乡交通均衡化发展策略

大力提高农村公路网的密度和等级,建设城乡客货运站场,加强与高速公路节点、城市铁路站点和各级交通换乘枢纽的联系,全面提高农村客货运交通服务水平,构建城乡均衡化的客货运交通系统。

六、区域交通规划

(一)一小时经济圈对外通道规划

一小时经济圈规划通过整合区域内机场、水上通道、高速公路和铁路干线等对外交通设施,建立了与陇海兰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南贵昆及东盟等经济区直接相连的综合运输通道。

(二)对外通道规划

涪陵是一小时经济圈规划长三角方向综合运输通道和珠三角方向综合运输通道上的重要支点。使涪陵可以与国内的长三角城镇群、珠三角城镇群、华中城镇群、成渝城镇群便捷沟通。

(三)铁路规划

1、渝利铁路改为北线方案,新涪陵北站将成为区域内重要的客运枢纽。

2、涪陵西站规划通过能力无法满足未来的货运需求。随着南涪铁路、渝利铁路、渝利铁路复线的规划建设,为涪陵铁路货运站场调整创造了条件,扩建涪陵西站,增设白涛站。

(四)港口码头规划

涪陵港区规划中,明确了涪陵港区的各主要码头作业区的功能定位,确定了港口的总体布局结构,以及每个作业区的通过能力和吞吐量,规划年各作业区共有泊位81个,总的通过能力为104万TEU、1640万吨、18万辆标准车。

(五)疏港通道规划

规划区域内(不含中心城区)主要的码头作业区有蔺市码头区、白涛码头区、网背沱码头区、小溪码头区和卫东码头区。

蔺市码头区:规划年通过能力为80万吨,日均疏港交通量约为900辆标准货车。规划货运专用通道一条,连接南涪路,规划为二级公路;规划一般通道一条,联系蔺市镇区,规划为三级公路。

白涛码头区:规划年通过能力为240万吨,日均疏港交通量约为2600辆标准货车。规划货运专用通道一条,与白涛汽车货运站场和白涛铁路货运站衔接,规划为二级公路;规划一般通道一条,联系白涛工业园区,规划控制为双向4车道的次干路。

网背沱码头区:规划年通过能力为120万吨,日均疏港交通量约为1200辆标准货车。规划货运专用通道一条,联系国道319,规划为二级公路。

(六)高速公路规划

在现有渝涪高速的基础上,在涪陵区域内规划建设沿江高速、渝湘高速联络线、环城北线和长南高速,形成“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网布局。

区域内规划高速公路立交共14处,其中高速公路互通立交4处,城区高速公路出入口5处,区域高速公路出入口5处。

(七)区域干线公路网规划

由于涪陵区城镇体系变化较大,共撤销16个乡6个镇,并新设李渡街道、白涛街道和龙桥街道三个街道。涪陵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也在向组团式转变,为了更好的连通区域内外重要节点,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区域内构建“六横七纵多联线”的干线公路网。

(八)中心城区与白涛联系通道规划

考虑到白涛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提高白涛街道与中心城区联系的便捷度,本规划结合区域干线公路网,规划白涛街道与中心城区间的通道共三条:除现状国道319线和乌江东侧规划二级路外,规划一条一级路向西连接渝湘高速公路涪陵联络线。另规划白涛连接沿江高速公路的二级公路。

(九)站场设施规划

结合涪陵区的对外客运交通需求,适应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在涪陵区域内规划布局3处一级客运站,6处二级客运站,6处三级客运站,10处四级客运站。其中,城区客运站共6处。

货运站规划充分考虑多式联运的需求,兼顾对外通道布局,实现铁公水联运。共规划4处一级货运站场,5处二级货运站场,其中城区货运站场共4处。

七、交通发展预测

根据涪陵区居民出行特征调查,参考国内外类似城市的经验,规划年规划居民人均出行次数取2.7次/人*日,规划年涪陵城区居民出行总量为217.1万人次*日。

八、中心城区交通规划

(一)高速公路

涪陵中心城区范围内为高速路有长涪高速路、环城高速北线、重庆—安康高速路、渝湘高速公路涪陵联络线,由这几条高速路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形成了“一环四射”高速路网骨架。

(二)高等级公路

进入中心城区的主要高等级公路有:涪陵—武隆(G319)、涪陵—长寿(G319)、茶(园)涪路(S103)、涪丰路(S103)、南(川)涪路(S303)、垫涪路(S303)、李渡-石龙公路(S312)、涪丰北路、李渡—镇安。高等级公路作为中心城区对外交通疏散通道的补充,做好中心城区交通入口的衔接将有效截流过境交通对城区的影响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公路站场

一级:涪陵客运中心(乌江大桥西侧)、李渡汽车客运站(涪陵北站)

二级:沙溪沟汽车站(涪陵站)、城西客运站(鹅颈关)、李渡客运南站(李渡新城)

四级:滨江路客运站(香江豪庭)

九、规划方案评价

通过对涪陵区道路网的规划调整,到2020年规划期,涪陵主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道路网总长度为487.56公里(不含外环高速公路53.96公里)、其中主干道111.44公里、次干道218.26公里、支路157.86公里。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的级配比为1:1.96:1.42。

十、步行道规划

充分利用涪陵中心城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景观条件资源,结合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构筑一个高效快捷、环境宜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富有山城特色的绿色立体步行系统。

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通过建立发达、便捷的步行系统,使步行出行成为城市机动出行的有效补充,有效分流市民出行。

十一、物流通道规划

物流通道的布局结合物流园、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集散地与对外交通设施,以“减少对城市的影响,提高运输效率”为目标,构建起主次分明的物流通道体系。

十二、近期建设规划

涪陵港区近期规划改扩建7个货运作业区,分别是:黄旗集装箱作业区、北拱作业区、白涛作业区、李渡作业区、南岸浦作业区、小溪作业区和蔺市作业区。

近期积极配合南涪铁路建设,并尽快推进渝怀铁路复线实施,扩大现有涪陵西站和白涛站的用地规模,配合北拱公铁水联运枢纽建设;修建支线至白涛化工园区;加强沪汉渝蓉客运专线铁路的论证。

高速公路建设近期重在推进江南通道和南涪高速尽快实施。公路建设近期重点加强白涛街道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以及中心镇与中心城区、中心镇之间的干线公路建设。

十三、发展设想

两条通过涪陵区内的干线铁路渝利铁路与渝怀铁路分居长江南北两岸,在涪陵区境内两条铁路线之间无任何连接,最近的跨江连接在西侧长寿区境内。同时,涪陵中心城区长江两岸有李渡、龙桥-北拱两个工业大型片区,两片区的对外铁路运输如需跨越长江也须绕行长寿区。跨江铁路连接的缺乏对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工业、物流发展都带来直接影响。

《苏州高新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苏州高新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日前,《苏州高新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未来3年,高新区将斥资 3亿多元进行公共交通的升级改造,新增13个公交枢纽站、10个公交首末站,新辟59公里公交专用道,新设近20条公交线路,新增210辆公交车。 根据规划,至2015年,高新区将设置A类公交枢纽新区城际站,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集散点;B1类枢纽苏州乐园站,作为高新区内外客流最大转换点;另设B2类 湿地公园、生态城、华山路、汾湖路、竹园路、新亭路枢纽和B3类管委会、大阳山、通安、阳山花苑、白马涧枢纽。另外,高新区将结合公交枢纽场站所处区位和用地条件,对周边区域进行商业、办公、居住等综合开发。与此相关,高新区将在未来3年新增10个公交首末站。分别为:汽车城站、理想城站、文昌路站、华为路站、湿地公园东站、玉屏路站、湿地公园枢纽站、生态城站、大阳山枢纽站、石湖 景区站,并改建兰凤寺公交首末站。 在公交线网方面将做进一步优化。按照规划,高新区未来3年将新增苏州乐园至苏州北站、生态城至东南环立交枢纽站的主干线;新增分别串联北部商贸点、南部商贸点的环线;新增苏州科技城至湿地公园、兰凤寺至苏州乐园、理想城站至苏州乐园线路,以加强山河佳苑、理想城等区域的公交联系;新增金市站至玉屏路首末站线路,以加强苏州科技城南北联系;新增中心城西部环线(新区公园站-何山路-长江路-马运路-珠江路)、科技城环线、大阳山站至白马涧枢纽线路,以方便有轨电车换乘; 新增东渚站至生态城站,以加强龙景花园公交覆盖;新增浒墅关工业园环线,以加强该工业园公交覆盖。另外,353路、333路与有轨电车重合的太湖大道段,将改线走马涧路西延伸段。 在便利高新区新行政中心交通方面,将新辟苏福路至科普路(经滨河路、马运路)、青花路至科普路(经浒杨路、兴贤路)、建林路至科普路(经通浒路、中唐路、松花江路、五台山路、金沙江路)的公交线路。 目前,高新区公交专用道总长度为16.8公里,占高新区主干路长度的比例不足7%,分布零散,未形成网络。针对这一现状,高新区将在2020年结束前新建共计约59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其中,未来3年内,将对长江路、何山路、苏福路等路段进行改造,至2020年,建林路、苏浒路、兴贤路等路段也将开辟公交“专属通道”。

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研究报告2018版

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研究报 告2018版

序言 本报告针对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的运营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对主要指标成交额,市场数量,总摊位数,年末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坪效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借助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的实际经营状况,从全面立体的角度了解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的现状,把握行业前景。 本报告借助权威多维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当前成交额亿元以上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现状,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相信对了解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的运营现状具有极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亦对商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研究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

目录 第一节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数量指标分析 (2) 一、全国摩托车交易市场数量现状统计 (2) 二、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数量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2) 三、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2) 四、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数量占重庆市总商品交易市场比重统计分析 (3) 五、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3) 六、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七、全国摩托车交易市场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八、全国摩托车交易市场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九、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同全国同类市场(2016-2017)市场数量变动对比分析 (5) 第三节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成交额指标分析 (6) 一、全国摩托车交易市场成交额现状统计 (6) 二、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成交额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6) 三、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成交额现状统计分析 (6) 四、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成交额占重庆市总商品交易市场比重统计分析 (7) 五、重庆市摩托车交易市场成交额(2015-2017)统计分析 (7)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及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pdf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及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规划编制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一六年十一月

1 规划概况 1.1 规划名称 规划名称: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 主持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编制单位: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2 规划背景 《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4~2013年)于2005年底通过国家批准。2008年成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并获得国家批准(发改基础〔2009〕1691号),批复至2015年建设由4条线路组成“米”字形放射网络的建设方案,建设轨道交通网络总规模达到104.1公里。此阶段可简称为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及其调整。 2012年11月,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国发改基础〔2013〕269号文)。至2020年,批复建设9个项目,线路长约183.3公里。2014年9月,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拟优化方案》。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以国发改基础〔2015〕958号文批复了《关于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调整后新增线路长度79.1公里,预计2020年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383公里。此阶段可简称为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及其调整。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成都市于2015年编制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并于2016年报送国家发改委。鉴于该规划修编提出的内容全部为新规划线路,且此前已批复过成都市两期建设规划,国家发改为将该建设规划明确为第三期建设规划。2 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16〕]1493号批复了《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发改基础〔2016〕]1493号)。综合以上三轮建设规划,到2020 年,成都市将建成运营13 条线路、总长约508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截至2016年9月底,成都市第一期建设规划极其调整所批复项目已全部建成运营,运营总规模达108km,日均客流量近200万人次,客运效果十分理想。第二期建设规划及其调整所批复的项目已全部开工,预计至2020年,年均开通运营2~3个项目。第三期建设规划所批复项目中,8 号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目录 一、概述 1.1 区域概况 1.2 规划背景 1.3规划依据 1.4规划理念 1.5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 二、规划目标 2.1区域发展现状 2.2交通愿景 2.3远期发展目标 2.4近期发展目标 三、交通发展战略 四、高新区交通发展现状 4.1.高新区道路一览表 4.2高新区主要道路路段的交通调查 4.3高新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调查 4.4高新区主要路段高峰期路况 五、交通发展趋势 六、综合交通规划 6.1 对外交通规划

6.2 干路网规划 6.3 公共交通规划 6.4 停车规划 6.5 交通管理规划 6.6客货运系统 6.7近期建设重点 6.8近期管理举措附录图

一、概述 1.1 区域概况 郑州市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由西南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宏观区位1.2 规划背景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9月份开始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编制完成了《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国家、中原经济区、郑州市域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作为郑州市"两翼齐飞"的战略西翼对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的发展要求按照新兴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的发展定位并结合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提升、空间提升、功能提升、环境提升、形象提升等五大规划发展策略努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中观区位

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序言 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汽车产量,轿车产量等,对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重庆市汽车产量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重庆市汽车产量指标分析 (3) 一、重庆市汽车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汽车产量现状统计 (3) 三、重庆市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比重统计 (3) 四、重庆市汽车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重庆市汽车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汽车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汽车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重庆市汽车产量同全国汽车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重庆市轿车产量指标分析 (7) 一、重庆市轿车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轿车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重庆市轿车产量占全国轿车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重庆市轿车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重庆市轿车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轿车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佛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与管理办法

xx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编制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随着城市扩张不断加快和机动车高速增长带来的交通量快速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未经交通论证即进行建设,加剧了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或给今后城市交通问题留下隐患。根据交通影响的程度判断建设项目选址、建设规模、开发强度及性质等方面的合理性,提出内部、外部交通设施及交通组织等方面措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第二条为统一、规范xx市城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促进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同时结合xx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xx 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其他区域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编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除应执行本办法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xx市现行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由市交通主管部门出具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评审意见和意见函均作为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方案阶段或详细规划的依据之一。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五条交通影响评价主要分析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对策,使建设项目的交通设施配置与内外交通组织符合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和管理要求,减小项目开发对周边道路交通产生的冲击。 第六条交通影响评价主要依据应包括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

准,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综合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与之紧密联系的区城市总体规划及片区详细规划、《通行能力手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建设项目本身规划方案等。 第七条交通影响评价分为详细规划、项目选址和方案阶段三个阶段。 第八条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应作为规划的内容之一,与详细规划同时报审,其费用纳入规划编制经费中。详细规划阶段交通影响分析主要目标是对研究范围内的道路交通设施的配置提出布局建议,同时在核算交通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对规划土地开发强度提出要求和建议。 第九条项目选址阶段(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审批之前)主要目标是从交通影响角度论证建设项目选址的可行性,确定建设项目停车配建、出入口位置设置等技术指标,并提出建设项目开发强度建议。 第十条项目方案阶段(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之前)主要目标是从交通角度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调整修改意见,验证和检查建设项目的开发强度是否适应周边交通设施的承受能力。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指的建设项目为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表1所列规模的拟建(新建、改建和扩建)永久性或临时性项目。建设项目详细规划阶段和方案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应符合表1规定。

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VIP专享】

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文本 (公示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1)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2) 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2) 第五章公共服务设施 (6) 第六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7)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为加强石家庄高新区开发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落实有关上位规划的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促进石家庄高新区合理地开发与 建设,特编制《石家庄市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第1.2条: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各项规划及建设活动,均应遵照本规划执行,下一层次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也应遵循本规划的原则和 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1.3条:规划范围:北至北二环路东延,南至南三环,西至现状京珠高速公路,东至东三环,规划面积为74.68平方公里。 第1.4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3.《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2012.3); 4.《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12);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2002年版);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0.《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11.《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12.《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 13.《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9.6); 14.《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2009.7.1); 15.《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12.1); 16.《石家庄市城乡规划条例》(2014.6.1); 17.《河北省城市红线管理规定》(2012.12.1); 18.《河北省城市黄线管理规定》(2012.12.1); 19.《河北省城市蓝线管理规定》(2012.12.1); 20.《河北省城市绿线管理规定》(2012.12.1); 21.《河北省城市紫线管理规定》(2012.12.1); 22.《石家庄都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2012.5.1); 23.《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3); 24.《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管理程序规定》(2015.3)。 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第2.1条:功能定位:集优良的生态环境、前沿的新兴产业、活跃的创新氛围和优质的生活服务四位一体的产城融合的科技创新城。 第2.2条:发展目标 1. 京津冀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2. 河北省自主创新创业园区建设示范基地; 3. 石家庄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建设标杆。 第2.2条: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50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规模为74.6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 60.10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规模14.58平方公里。

重庆市汽车4S行业发展调查报告

2011重庆市汽车4S行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行业宏观分析 1. 行业概况 汽车4S主要是指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为一体汽车销售特许经营模式。1998年,广州本田第一店正式成立,掀开了汽车4S店建设的热潮。由于它与各个厂家之间建立了紧密的产销关系,具有购物环境优美、品牌意识强等优势。 4S店一般采取一个品牌在一个地区分布一个或相对等距离的几个专卖店,按照生产厂家的统一店内外设计要求建造,投资巨大。4S店模式这几年在国内发展极为迅速。汽车行业的4S店就是汽车厂家为了满足客户在服务方面的需求而推出的一种业务模式。4S店的核心含义是“汽车终身服务解决方案”。 2.行业政策 2010年国内企业销售汽车1,804万辆,同比增长32%。从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汽车销售市场受宏观政策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出台的: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购置税优惠等刺激性政策使2009、2010年的汽车销售量呈井喷式增长。 但是从2010年年底,这三大政策陆续的取消,以及北京等地的限制政策出台,对汽车的销售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然而在2011年,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的主要推动部分。所以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表明了对购买新能源车给予大力度的补贴。同时在重庆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打造的十大集群之一,重点是发展混合动力和寸电动汽车。因此从2011年开始,国家对汽车的销售政策主要是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这有可能对消费者购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区域优势 1.汽摩行业是重庆的传统支柱行业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汽摩产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且历来有“汽摩之都”的称号。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庆汽车产量仍居全国第三,摩托车出口量则居全国第一。2.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分布 重庆市区汽车4S店主要分布有五大块:分别是汽博中心、黄泥磅、二郎、南岸四公里至八公里和鹅岭。其中发展最好的是汽博中心,鹅岭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是重庆市内最早开始经营进口车型的区域,但是受到地形和规划的限制,不能得到扩展。 3.树立了重庆汽车销售的品牌 发展了一批有实力的汽车销售企业,如重庆中汽西南有限公司、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互邦集团等。 4.市场需求量仍然巨大 相较于因限污限堵而制定相关限制汽车销售政策的城市和地区来说,重庆地处西南,汽车的需求限制仍然巨大,所以销售市场仍然活跃。而相较于主城,区县对于微型车和功能用车的市场潜力更大。 三、产业链 汽车4S店销售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车一般也就是进口车,销售量虽然不高,但是利润大大高于行业的平均利润。中档车型一般为合资的车型。而大多将国产的车型归入

西安高新区智能交通方案

西安高新区智能交 通方案 1

西安高新区智能交通方案 1.1.项目概述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综合指标位于全国56个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全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10000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列入国家各类产业计划居全国高新区前茅。 如今,西安高新区已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最大的经济增长极、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是国家确定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高新区之一,陕西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区域规划智能交通系统是相得益彰的。经过实施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电子通信、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运筹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有效、综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服务、管理与控制,建立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使道路交通朝着“有序、安全、畅通,充分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效率”的方向发展,在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改进交通环境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现代化的需求。 1.2.项目的整体规划 1.2.1.建设目标 以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提高交通管控效率为目的,建设一套符合西安高新区实际需求的智能交通系统,提高高新支队交通指挥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交通管控中心的工作效能。 1.2.2.建设内容 1.实时、自动的交通信息采集 采用线圈、视频等检测手段,实时自动的采集道路交通的流量信息 实时的采集区内停车、占道停车信息

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研究报告2018版

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研究报告 2018版

序言 本报告针对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的运营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对主要指标成交额,市场数量,总摊位数,年末出租摊位数,营业面积,坪效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借助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的实际经营状况,从全面立体的角度了解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的现状,把握行业前景。 本报告借助权威多维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当前成交额亿元以上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现状,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相信对了解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的运营现状具有极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亦对商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研究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

目录 第一节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数量指标分析 (2) 一、全国汽车交易市场数量现状统计 (2) 二、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数量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2) 三、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2) 四、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数量占重庆市总商品交易市场比重统计分析 (3) 五、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3) 六、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七、全国汽车交易市场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八、全国汽车交易市场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九、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同全国同类市场(2016-2017)市场数量变动对比分析 (5) 第三节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成交额指标分析 (6) 一、全国汽车交易市场成交额现状统计 (6) 二、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成交额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6) 三、重庆市商品交易市场总成交额现状统计分析 (6) 四、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成交额占重庆市总商品交易市场比重统计分析 (7) 五、重庆市汽车交易市场成交额(2015-2017)统计分析 (7)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 办法

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 建城[2010]1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天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规划局: 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日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控交通资源,倡导绿色交通、引导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支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设施单项规划、客货运系统组织规划、近期交通规划、局部地区交通改

善规划等专业规划的依据。 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管理。 第五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相互反馈与协调。 第六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 第七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八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城市应急交通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障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第九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第十条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域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编制范围相一致。 第十一条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调查分析:以调查为依据,评估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交通存在的问题,构建交通战略分析模型。

城市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规划:成都市综合交通规划 一、项目概况: 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发达城市,是四川省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面对西部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压力,城市交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与城市用地开发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本次交通规划的目标就是要为城市未来发展创造和谐的交通与经济发展关系。 此次综合交通规划是成都市1993年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后进行的第二次城市交通规划。如何根据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促进城市交通设施布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良性互动,解决当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组织运行效率,以适应城市经济增长和开发建设中的需要,使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是本次交通规划的重点。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为成都市域范围,规划重点在中心城(外环路内地区),面积为598平方公里,在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系统的分析中,研究范围扩大至成都市域。规划年限与总体规划一致为2020年,近期为2005年、中期为2010年,在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和轨道交通研究中,将适当考虑城市的远景发展。 二、规划主要内容: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分析手段,对包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地规划研究,并充分考虑城市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了交通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的协调。 综合交通规划的工作和成果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城市机动车出行调查和大型设施交通发生源单位调查 在中心城区范围进行机动车出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现状城市机动车出行特征,并完成机动车的现状、2010年和2020年的出行OD;大型设施交通发生源调查,通过选取不同位置、有代表性的城市交通发生源单位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类型交通发生源单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交通特征。 2、建立城市交通规划信息数据库 针对成都市城市交通特点和需要,在交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都市交通规划数

(推荐)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深村东片区调整 一、项目概况 1、调整背景 为贯彻佛山市委、市政府关于“三旧”改造的方针政策,根据禅城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精品禅城、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的工作部署,禅城区计划于近期对石湾镇街道深村东片区实施旧城改造。为进一步增强整体改造的可操作性,由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向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 府提出规划调整申请。 2、调整范围 此次控规调整的范围位于《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下文简称《北片控规》)的编制范围之内。用地北至绿景路、东至文华中路、西至岭南大道、南至深宁路,总面积约58公顷。 二、调整目标和原则 贯彻佛山市、禅城区政府关于“三旧”改造的工作计划,传承深村历史文化特色,将深村东片区整体改造成为传统与

现代相结合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精品片区,同时实现物质形态景观与集体经济收入的双重提升,使深村东片区成为禅城区都市产业发展的良好承载空间之一,并将其打造成为禅城区三旧改造工作的又一亮点。 调整原则:合法、合乎规范原则、延续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文脉传承原则 三、具体调整内容 1、规划结构调整 本次调整将深村东片区视作一个相对完整的社区对待,规划结构方面,总体呈现出一心、两轴、六组团的形态。 两轴:深村大道发展轴、港口路中央文化绿轴 延续深村大道作为片区发展轴的功能,两侧利用底层商业设施承载主要的配套服务功能,并且向西与深村西片区进行衔接。 根据《北片控规》,港口路是连通文华公园与东平河的一条生活休闲的林荫大道,本次调整继续控制港口路作为片区的中央绿轴,结合现状祠堂以及具有景观价值的历史民居的迁建,向其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将片区内的港口路打造成融绿化景观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景观轴线。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材料2015130

《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为加快高新区发展转型、深化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合理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的存量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编制《苏州高新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编制将合理挖潜存量用地,科学引导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彰显山水特色,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细化道路交通组织和绿地景观体系,进一步优化市政设施配套,全面引导高新区中心城区科学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4年5月份启动,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专家论证。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月29日——2015年2月27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doczj.com/doc/6d1146527.html, 一、规划范围 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狮山街道行政边界、西至金枫路(中环快速路)、北至枫津河,总规划用地面积19.01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州主城中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发展高效、乐活宜居的生态型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25.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755.75公顷;军事用地1.93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145.23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十字、一环、八片”的空间结构: 1、“一带”: 即运河景观带,沿京杭运河构建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带,将滨河绿化景观建设与大运河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居民,对话主城,彰显特色。 2、“十字”: 由东西向狮山路城市发展轴和南北向长江路片区发展轴形成十字型发展主轴,依托轨道交通及城市中心建设,沿轴线集中布局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 3、“一环”: 即两山周边的环状发展公共设施,以两山城市中央公园为核心,环狮山和何山布局文化、体育、创意、商业商务等公共设施,打造围绕两山的中央活力区。 4、“八片”: 即八大功能片区,包括狮山路商务商业区、狮山-何山活力休闲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金山浜总部经济区、向阳路创意研发区以及南、北两大生活区。

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简本) 佛山市规划局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背景和过程 (1) 第二章 目标和策略 (2) 第三章 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 第四章 持续道路网络建设 (5) 第五章 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8) 第六章 大力扶持公共交通发展 (10) 第七章 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12) 第八章 引导货运交通发展 (13) 第九章 协调停车设施供应 (14) 第十章 加强交通需求管理 (15) 第十一章 构筑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空间 (16) 第十二章 加强交通管理 (17) 第十三章 加强交通环境的保护 (18) 第十四章 近期行动与保障措施 (19) 附图

第一章背景和过程 一、规划背景 在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广佛都市圈初步形成以及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佛山市既有交通体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挑战。为实现佛山市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佛山市迫切需要大力构筑与区域合作、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此,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规划局会同市交通局组织编制“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市域,面积约3848km2,重点研究区域为“2+5组团”,面积约1913 km2。规划年限近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 本次规划工作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围绕珠三角区域融合和广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研究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整合;二是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体化发展目标,明确城市交通方式和结构,制定一体化发展政策;三是合理安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四是提出交通近期建设计划和实施时序,制定统一的行动计划。 二、工作过程 第一阶段: 2007年4月-2007年12月,开展全市综合交通调查并制定初步规划方案。调查涉及交通需求、供应和运行各方面,包括覆盖全市所有740个村(居)的居民出行入户调查,抽样3.7万户,14.7万人。在此基础上完成初步方案编制,并于2007年12月向市政府进行专题汇报。 第二阶段: 2008年1月-2008年3月,在初步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交通发展战略及干线路网、轨道网、公交、交通管理等专项方案,形成中期规划成果,期间三轮征求市、区各部门及周边城市的意见。中期成果于2008年3月经专家咨询会评审通过。 第三阶段:2008年4月-2008年11月,修改完善中期成果,重点落实高等级道路方案与各组团及外围城镇的主次干道网络、公交场站和线网等专项规划方案,期间多次走访搜集各部门及各区、街道、镇的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完善,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2008年11月形成本次送审成果。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五月

目录 序言 (1) 1. 总则 (1) 1.1. 目的 (1) 1.2. 作用 (1) 1.3. 编制原则 (1) 1.4. 规划范围与期限 (2) 2. 工作阶段与要求 (2) 2.1. 工作阶段 (2) 2.2. 工作要求 (2) 3. 规划内容 (3) 3.1. 交通发展战略 (3) 3.2. 综合交通体系组织 (3) 3.3. 对外交通系统 (4) 3.4. 城市道路系统 (4) 3.5. 公共交通系统 (5) 3.6. 步行与自行车系统 (5) 3.7. 客运枢纽 (5) 3.8. 城市停车系统 (6) 3.9. 货运系统 (6) 3.10. 交通管理与交通信息化 (6) 3.11. 近期规划 (6) 3.12.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 4. 技术要点 (7) 4.1. 现状调研 (7) 4.2. 交通调查 (8) 4.3. 现状分析 (10) 4.4. 需求分析 (11) 4.5. 方案制定 (13) 4.6. 方案评价 (13) 4.7. 强制性内容 (13) 5. 成果要求 (14) 5.1. 成果形式 (14) 5.2. 规划文本 (14) 5.3. 规划说明书 (15) 5.4. 规划图纸 (16) 5.5. 基础资料汇编 (17)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序言 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定位及作用,规定了编制的基本要求、主要编制内容、规划成果组成,以及编制管理与审查制度。为了指导各城市做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本《导则》提出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目的、原则、主要内容、技术要点及编制程序,并明确了规划成果形式和要求。 1.总则 1.1.目的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旨在科学配置交通资源,发展绿色交通,合理安排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统筹城市内外、客货、近远期交通发展,形成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1.2.作用 1.2.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城市综合 交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1.2.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的依据,对外交通、 道路、公共交通、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交通枢纽、停车、交通管理、交通信息化建设等子系统规划及近期规划应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1.3.编制原则 1.3.1.应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 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 1.3. 2.应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 系,统筹各交通子系统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班级:09城乡 城市规划原理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5-2020) 小组成员:邓静管念廖灿鹏 小帕刘谨赫樊琪 指导老师:张贞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川府发〔1997〕15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1、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理利用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成都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3、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326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要优化中心城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心城北部和西部的开发,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要加强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的快速交通联系,严格保护规划的绿色隔离地带,防止连片发展。 4、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到200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72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26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的城市实际居住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另行报批。 5、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重点建设中心城周边卫星城镇,特别是龙泉、华阳等中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严格控制好的净空条件和铁路站场及公路枢纽建设用地。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安全、高速的轨道交通体系。加快城市路网系统的建设,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促进城市新区的发展。要重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加强城市电网改造建设和城市防灾设施建设,建立包括防洪、抗震、人防、消防等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7、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成都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切实保护好文殊院、大慈寺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要按规划控制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保持其传统风貌和格局。在城市建设中要重视城市设计,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8、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综合治理污染源,特别要搞好河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 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规划 (简本)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文本名目 第一部分目标 (1) 1、项目概况4 2、目标与策略5 第二部分协同建立适应都市圈进展的区域交通设施 (7) 3、主动引入国家铁路系统8 4、加大与城际轨道交通衔接9 5、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11 6、完善物流货运交通体系12 第三部分构建支持都市整合的轨道和道路网络 (14) 7、优化都市轨道交通布局13 8、引入中运量公交系统16 9、构建一体化的都市道路网络17 第四部分提升交通设施及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32) 10、创新公共交通进展模式28 11、完善慢行交通设施30 12、构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31 13、打造平稳和谐的静态交通32 14、实施主动有效的交通治理33 第五部分行动打算 (39)

15、近期行动33

第一部分目标 项目概况 规划背景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进展规划纲要(2008-2020)》出台,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广佛同城化加快推进,顺德区列入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努力争当“五个示范区”,面临区域化进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 《佛山市顺德区总体规划(2009-2020)》提出“由街镇群到大都市区”进展战略,实现从镇街到都市的进展、从都市到都市区的融入,都市进展模式和进展格局面临重大转型。 规划目标 (1)立足于区域一体化和广佛同城化,构建有辐射力的区域对外交通体系。 (2)协同顺德区都市总体规划、顺德东部新城规划等同期开展的都市规划,构建支撑和引导都市进展的交通体系。 (3)衔接和和谐上层次《佛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等有关规划,落实轨道、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合重点交通设施和近期都市交通热点咨询题,制定详细规划方案。 (4)制定顺德区近期交通行动打算,指导顺德区交通规划建设。 规划范畴、年限 规划范畴为顺德全区十个街镇,总面积约806km2。 规划年限2009-2020年,近期2009-2015年。 指导思想 (1)战略提升-把握机遇,将顺德的进展上升到区域层面乃至国家战略层面 (2)理念更新-以交通引导都市进展理念为核心,支持都市布局结构(3)突出重点-面向中心区等热点咨询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4)重在落实-强调规划的操纵性和可操作性,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

重庆市高新区城市开发建设规划

市高新区城市开发建设规划 工作大纲初稿 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 二〇一五年八月

市高新区城市开发建设规划 (4) 前言 (4) 1城市开发建设的基础 (5) 1.1高新区建设发展沿革 (5) 1.2十二五期间主要成就 (6) 1.2.1城市空间骨架 (6) 1.2.2城市产业建设 (7) 1.2.3城市交通建设 (10) 1.2.4城市设施配套 (10) 1.3高新区建设面临问题 (11) 2城市开发建设面临的形势 (13) 2.1面临的环境 (13) 2.2面临的机遇 (15) 3城市开发建设的思路 (17) 3.1高新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17) 3.2高新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17) 3.3高新区建设的具体目标 (19) 4城市开发建设的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19) 4.1城市建设重大事件 (19) 4.2城市功能设施建设 (20) 4.2.1城市产业功能建设 (20) 4.2.2城市商贸设施建设 (22) 4.2.3城市房地产建设 (23) 4.2.4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25) 4.3城市交通设施建设 (38) 4.4城市公共设施建设 (46) 4.5城市风貌风貌建设 (52) 4.6城市智慧系统建设 (54) 5城市开发建设保障措施 (56) 5.1强化组织落实力度 (56)

5.2全面谋求政策支持 (57) 5.3创新投融资体制 (57) 5.4增强人才保障能力 (58)

市高新区城市开发建设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是我市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攻坚时期。 在此背景下,市高新区根据国家、市相关规划、政策要求,编制《高新区城市开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综合分析高新区基础设施、房地产、交通等城市开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分析城市开发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高新区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明确城市开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该规划作为《市九龙坡区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将重点从影响城市建设的重大事件、城市建设重大功能设施(产业、商贸、房地产、生态系统)、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城市风貌建设、城市智慧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库,并提出十三五期间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