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试题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试题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试题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试题总结

高校教师考试心理学试题总

心理学考试提纲

1、心理学及结构(个体心理系统)?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多层次相关联的复杂的大系统。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子系统。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就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称之为心理状态。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心理状态:注意、

灵感、激情、犹豫等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

性心理特点

以上所述,就是心理学研究

的主要容

2、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

理学定义、容、学科特点、

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

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学

科,是研究教与学的心理规

律的学科。它不仅重视人与

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交

往,而且也强调数量化的客

观科学研究;它最关注与教

育教学过程中有着直接和间

接关系的事情,但也重视基

本理论问题的讨论。因此教

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

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介于社

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

的交叉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

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

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

学的重要分支。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主要领域有:高等教育心理

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

教学心理、高等学校的德育

心理与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

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

科特征: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

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

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是大学生;

4)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

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

供心理学依据。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

任务,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

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

理论任务;第二,用理论指

导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

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

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

3、学习及作用?学生的学

习?大学生学习特点

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

有的社会现象。人类的学习

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

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

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

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

地过程。学习是人类生存发

展地基本手段。作用:只有

通过学习,人才能成为全面

发展的新人。

1)获取知识。人们要获得知

识,就得通过一定形式和一

定时间的学习活动,把人类

千百年来积累的最基本最主

要的知识学到手,把前人积

累的经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

经验。

2)发展智能。人们通过学习,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发展

了人的智力和能力。

3)提高素质。学习在全面提高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

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耶有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的分类;1、计划性,2、

间接性,3、高效性。

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把

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增强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发展。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

群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一)大学生学习容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3、学科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4、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

以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接受学习是将学生将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容不直

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

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

5、动机与基本结构?动机的机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

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

目标的部动力。是直接推动

个体活动的动力。动机主要

包括两个方面的容:其一,

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

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

强度和效果;其二,具有某

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

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

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动机的形成。1、需要

是动机形成的在基础。人的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

的。人们一旦有需要,就会

设法满足这个需要,只要外

界环境中存在着能满足个体

需要的对象,个体活动的动

机就可能出现。但是只有需

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

转化为相应的动机,还要有

诱因的作用。2、诱因是动机

形成的外部条件。诱因是指

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

物,是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6、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大学

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

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

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刺

激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

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

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和

部动力。

学生的行为要受到动机

的支配,动机的激发是指通

过某些刺激使人发奋起来。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起源于大

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

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

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

起来。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

式教学;

2)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

趣味性;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

用;

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

表扬与批评;

5)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

的成功感;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

学生继续努力;

7)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

控制动机水平。

7、学习迁移及类型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

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

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

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

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

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

类型:1、普遍迁移与特殊

迁移(根据迁移围的大小划

分)。前者指的是具体知识

与技能的迁移,围较小,后

者指的是观念或态度的迁

移,围较大。2、顺向迁移与

逆向迁移。前者指的是先前

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

者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

的影响。3、侧向迁移和纵向

迁移。前者是指习得的概念

和一般规则在新情境中的简

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

规则;后者是指习得概念和

规则在新情境中运用之后产

生新的高级规则。4、低路迁移与高路迁移。前者是指经过充分的变式练习之后,技能运用达到了自动化境地,这样技能就可以产生自动迁移,不需要反省认知的参与;后者式指在新的情境中有意识地运用先前学习地抽象知识解决问题。5、两类知识迁移。把知识分为述性和程序性两类,共四种迁移(程序-程序,称述-成述,程序-述,述-程序)

8、问题解决?问题情境?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有那些?

问题就是疑难、疑惑或难题,就是个体所遇到的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的疑难情境。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疑难引起的,需要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对这一情境予以顺利排除的过程。它通常具有四个基本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其主要形式有两种: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前者解决的是有现成方法和固定答案的问题,后

者解决的是没有现成方法和

固定答案的问题。

问题情境是指问题解决

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

景和刺激模式,通常称为问

题条件。在问题超过了个人

已有知识经验的围或隐蔽不

清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问题

情境。问题情境与个人的认

知结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

难解决,相反则问题容易解

决。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有:1、情绪与动机。动机影

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

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

同。情绪对问题解决也有一

定影响,消极情绪会阻碍问

题解决的速度,积极的情绪

有助于问题的解决。2、对问

题情境的知觉。问题情境与

个人的认知结构差异越大,

问题就越难解决,相反则问

题容易解决。3、定势。定势

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

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

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

的。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某

一思维程度解决同类问题,

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的反

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

然沿用习惯程度去解决问

题,影响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4、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指一

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惯

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

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

的物体越重要,就越难看出

它的其他用途。在功能固着

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

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

接影响人们灵活地解决问

题。5、原型启发。对解决问

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十事物

叫原型。原型对事物产生启

发作用就是原型启发。原型

之所以有启发作用,是因为

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

在者某些共同点、相似之处,

通过联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

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原

型启发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具有很大作用。

9、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

产生启发作用的十事物叫原

型。原型对事物产生启发作用

就是原型启发。原型之所以有

启发作用,是因为原型与要解

决的问题之间存在者某些共同

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人们可

以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

方法。原型启发对创造性地解

决问题具有很大作用。

10、元认知

元认知是一种学习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

的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

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

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

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

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

和控制。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

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

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

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

元认知控制则是运用自我监视

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

知道何时做什么、如何做,是

对认知行为的管理与控制。元

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1、计

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

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

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

务。2、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

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

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

速度和时间等。有两种具体的

监控策略-领会监控和集中注

意。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学习行为,使他们能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11、作为教师,你是如何理解高校教师角色的?

角色,亦即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由于教育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和专业性,教师具有多种角色。根据我国教师的活动、职责和任务,教师的角色划分为: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2、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2、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角色;4、榜样、模公民角色;5、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6、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总的来说,教师的角色功能都是为了完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12、创造性及其实质?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就是想出新方法、

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

东西。创造力就是一种创造的

能力,也成称为创造性思维能

力。创造力具有以下的属性:1、

创造能力是由个人产品决定

的;2、创造能力是一种心理过

程;3、创造能力是由测验和评

价结果决定的,4、创造能力与

人格特质有关,创造能力决定

于某种人格特征与动机特性。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可以

概括为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

大类:1、认知因素,包括智商、

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方

面。研究表明,高创造力必须

由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低智

商不可能有高创造力;创造力

一般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

学习者需要以一定的知识经验

为背景,去理解问题的含义和

结构,去寻找创造性解决问题

的办法。2、人格因素。创造力

与创造者的人格特质关系更加

密切。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

创造兴趣,勇敢而独立的个性

和批判精神,积极的心理承受

力和开放的心胸对创造力的形

成尤其有很大影响。

培养创造力应着重进行

创造性思维方法训练,通过创

造性思维方法训练,每个人的

创造力可以充分地挖掘出来。

综合教育心理学地研究,应该

训练大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创造

性思维方法:1、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训练是训练创造性思

维地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主要

容是用途发散、结构发散、形

态发散、方法发散。2、类比思

维法。类比思维法是根据两个

对象的相似关系受到启发而产

生类推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

法。3、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

指从一定的事物、事理和观点、

方法等相反或相对的角度来思

考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创造性

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4、转换

思维法。转换思维法即指通过

对某种观念、理论或策略、方

法等进行变换,而使问题最终

获得创造性解决的一种方法。

5、直觉思维法。训练大学生直

觉思维的途径和方法有:进行

跳跃性思维训练,进行灵感性

思维训练,进行整合性思维训

练,进行猜测性思维训练。

13、品德、品德心理结构及相

互关系?道德意识的形成过

程?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

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

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

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

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

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部

分及其相互关系。品德是由道

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

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组成。1、

道德认识,又称道德观念,是

指个体对于道德行为规中的是

非、善恶、好坏以及执行意义

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

德上的表现。2、道德情感,是

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

其所引起的一种心体验,也就

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

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

体验。3、道德意志,是人在产

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的意志

品质,是人们自觉克服履行道

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

能力与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

道德目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

程,是道德意识向道德实践转

化的过程。4、道德行为,是个

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和道

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对他人

和社会的行为。品德结构中道

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

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是彼此联

系互相促进的,处在一个互动

的、开放的统一整体中。道德

认识是基础,是道德情感和道

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并对道德

行为具有调节作用;道德情感

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动力;道德

行为是品德的综合表现和检验

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

精神支柱。

14、耶克斯多德逊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多德逊(Dodson)研究发现,动机的激活水平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呈现倒 U 型的函数关系:激活水平太低,影响行为效率;激活水平过高,行为发生紊乱,同样缺乏行为效率;而当激活水平适当时,其行为效率高。由此提出了著名的耶克斯-多德逊定律。研究还发现,动机激活水平与任务难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最佳的动机激活水平与任务难度有关:任务越容易,动机激发的水平高;任务越困难,动机激发的水平越低;而任务难度中等时,动机激发水平适当。根据这个理论,科学设计大学生学习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活水平,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优良成绩的目的。

15、你是怎样认识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保持

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

合三项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

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2、

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性原

则,3、个性特征的行对稳定性

原则。心理健康标志着人的心

理调试能力和发展水平,即人

在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能持

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

诸多的心理因素在良好的心理

功能状态下运作的综合体现。

根据心理健康界定的原

则以及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

角色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标准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1、

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

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

5、自我意识正确;

6、人际关

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16、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心理

学和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

于揭示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

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

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

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从而使

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

础上,提高高等教育的科学性

和效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

发展。同时,高等教育心理学

对教师有效地独立学习和自我

培养也可提供必要的帮助。高

校青年教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

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十分必

要的。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

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2、高

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提升

教学能力;3、高等教育心理

学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

力;4、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

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17、心理定势?功能固着?二

者的联系与区别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

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

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

消极的。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

某一思维程度解决同类问题,

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的反

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

沿用习惯程度去解决问题,影

响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在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问题,

具有积极作用,但在条件变化

的情况下解决创造性问题,思

维定势就可能使思维受到旧框

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

性,表现出消极影响。

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

某个物体的一种惯常用途后,

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如果初次看到的物体越重要,

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

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

的情境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

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的影

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

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人

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心理定势和功能固着都

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都是

指以前的观念或方法对解决现

有的问题的影响。不同的是,

心理定势的影响有积极也有消

极,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

类似问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解决创造

性问题,表现出消极影响。而

功能固着则会干扰和限制人们

的创造性思维,影响新假设的

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18、自我意识?大学生自我意

识发展特点?如何帮助大学生

自我意识的完善?如何对大学

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也被称为自

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

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

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

向。首先,自我意识是人的意

识活动的一种形式。其次,自

我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与动物

心理的基本特点。最后,自我

意识作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

特点: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

充分性、完整性与社会性。随着大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水平得到增强,更具有完整性、社会性。大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明显提高,变得客观主动全面,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有着深度的认知,并强烈关心自己的社会发展,力图将社会的期望化为自我的品质。二、大学生自我体验的丰富性、波动性与敏感性。大学生自我体验十分丰富,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从方向上有正有负,在层次上有深有浅。同时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仍有一定程度的波动性,而且敏感性极强,他们对涉及“我”以及与“我”相联系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敏感。三、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独立性与自主性。随着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的深入,大学生的理性认识增强,经验增多,行为过程中常能以社会行为规和心自省信念要求自己,自控意识明显提高。四、大学生自我规划的稳定性、长远性与现实性。自我规划是自我意识中重要的因素,大学生的自我规划,在动机上由波动性向稳定性发展,在目标上由短暂型向长远型发展,把较长远的目标作为规划的重点,在容上,大学生逐步能结合自己的实际,都自我规划的容进行选择和判断,由幻想到实际。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是在社会和大学生自我的教育

中逐步实现的。社会和高校的

教育要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我

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教

育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教育系统,逐步实现大学生自

我意识的完善。一、建立大学

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

统。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

展的规律入手,教育和引导当

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观,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自

我意识的导向系统。二、帮助

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教

育系统。自我意识的完善归根

结底是依靠每个个体在社会生

活中最终形成的。因此,大学

生自我意识的完善,更需要大

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实现自我

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

自我意识各成分的协调发展。

在高校中要引导大学生

及时、恰当、有效地监督、调

节自己的行为活动,实现自我

与理想自我地积极统一,这是

自我教育的主要容,也使自我

完善的过程。1、引导大学生正

确认识自我。大学生正确的自

我认识是其自我意识完善的基

础。首先,通过与他人比较,

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把握现

实自我。其次,从他人对自己

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做

到投射自我的客观评价。再次,

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

为来认识评价自我,积极实现

理想自我。2、引导大学生积极

悦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

面目持认可、肯定的态度。引

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客观

展示自我,让别人了解自己,

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

我,有助于维护和增进心理健

康,有助于密切人际关系。3、

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自我、完

善自我。塑造自我、自我完善

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

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

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

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19、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及维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有

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助于

提高生活、学习和工作效率,

而且也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

展、心理健康和知识学习,并

将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产生深远

的影响。大力加强教师心理健

康研究、维护和促进意义重大。

1、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

健康;2、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

于提高工作效率;3、教师的心

理健康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

成长。(1)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

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2)教师

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知

识学习;(3)教师的心理健康直

接影响师生关系;(4)教师的心

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

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

健康,必须要综合考虑,从多

方面着手。(一)优化社会环

境。1、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

善教师生活条件;2、深化教育

改革,减轻教师心理压力;3、

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师的职

业满意感;4、坚持正确舆论导

向,重塑教师形象;5、开展教

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

理素质。(二)完善学校管理。

1、优化学校环境;

2、端正领

导作风;3、健全激励机制;4、

密切人际关系;5、开展健康休

闲。(三)注重自我维护。1、

树立科学观念;2、进行身体锻

炼;3、学会科学用脑;4、丰

富业余生活;5、扩大人际交往;

6、善于调节情绪。

20、人际交往的功能及影响因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活

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际交往

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从动态

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

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

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

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

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功能:1、信息交流功能;2、促进发展功能;

3、协调整合功能;

4、自我认识功能;

5、心理保健功能。

影响因素:1、仪表;2、空间距离;3、交往频率;4、相似性;5、互补性;6、能力;

7、个性品质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12)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它既包括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要求做出的外在言行,也指人不愿展露的真实自我。 凯程2014年心理学考研保录班考入北师大心理学5人,首师大3人,再创心理学保录班新高,心理学大题全部压中,学员通过全日制封闭式高三式培训,加上凯程关系疏导,顺利考入理想院校。有考研择校问题,对考研复习不熟悉的地方,请联系凯程咨询老师。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互相作下形成的。 (2)稳定性:偶然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人格,但随着自身和环境的成熟和改变人格也能或多或少地变化。 (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 3.人格的结构(新增)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测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特定社会文化形态下,群体或多数人共有的特质 个人特质:个人身上独具的特质,根据在生活中作用可分为以下三种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和概括性的特质,影响人各方面行为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次要特质:不太重要,较少表露的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随环境而变化,是从外部可观

教师个人职称评定工作总结范文2篇

教师个人职称评定工作总结范文2篇A summary of teacher's personal title evalua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教师个人职称评定工作总结范文2篇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教师个人职称评定工作总结范文 2、篇章2:教师职称评定的个人总结范文 篇章1:教师个人职称评定工作总结范文 教师要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 般的教育。下面小泰就和大家分享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总结,来欣赏一下吧。 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总结 我自XX年取得小学高级教师以来,以“服务学生,培养 学生各有所长”为工作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教育教

学观念,团结教师,热爱学生,用知识和智慧尽心尽责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现将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方面 始终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国家 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不忘人民教师根本职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真挚的事业心,务实求真的态度,履行本职工作,并透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潜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在实际的教育中,用心转变思想观念,探新课程理念 的教育教学方式,深入研究理论课和学生实训课,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尤其近年来职业教育的飞跃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经济发展,我把理论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把获得知识结合在实操训练课上,提高学生的动手潜力和社会适应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目前学生的来源多渠道,思想复杂,素质水平差异很大,给职业教育带来很高的难度,我根据学生的各种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 彭聃龄版

精心整理 心理学重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高校新教师工作总结

高校新教师工作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校新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一在紧张与忙碌中,已经参加工作两年多,回首这两年多的工作学习,我的感触很多,现就以下方面做工作总结:在思想上,加强个人教育理论与专业技能学习,为了提高个人教育理论水平,坚持学习《高等教育学》《大学教学论》等教育理论。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学习《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大量的学习笔记。 在教学方面,听从领导安排,保质保量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主要担任了高职会计专业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电子商务专业《基础会计》、物流管理专业《成本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累计工作量达1000个学时。在完成正常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两期会计证的社会培训任务,教学效果良好,深受领导和学生们的好评。 在科研方面,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了,我全身心的投入科研工作,主要方向是进一步加深在自己专业方面的深度,撰写实证论文《洛川果农参加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洛川县的调研数据》、《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绿色会计》两篇(待发),在学生工作方面,通过调研分析撰写论文《民办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篇(待发),此外,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发表跨学科论文《基于SWOT分析的传统媒体生存策略探究》一篇。在这个交叉领域中,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同时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教材编写方面,参与编写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项目化教程》项目十八 "财务报表的编制"。为进一步申请科研立项打下基础。 在个人发展方面,积极参与学院及系部组织的各种培训,积极落实系部组织的听课评课制度,积极主动听取经验丰富教师的公开课,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听互评,使我深刻认识到能够把一个复杂的东西讲得很浅显易懂才是一个教师最高的境界。在专业方面,2010年五年参加了会计师考试,6月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 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力过程)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的实质主要包括三方面: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一种非流利型表达性失语症。患者说话时发音困难,语言不流利威尔尼克区:接受性(接受性或印入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 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一.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主要作用:接受和传送信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神经系统 二.1.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脊神经31对:肌肉,脏器 脑神经12对:头部器官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机体兴奋)副交感神经:(机体抑制) 2.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 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位,“司令部” 脑:脑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不对称性叫“单侧化”。大脑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与言语有关的方面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也占优势。右半球的优势体现在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上,如音乐、美术、情绪表达、识别能力等。 额叶躯体运动(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躯体感觉(温、触、动感觉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忱叶的枕极 颞叶听觉颐上回和额中回 边缘叶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调节、情绪调节大脑底而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皮层 脊髓调节四肢活动、体内器官工作等先天性反应(如膝跳反射)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脑干

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_2434138.

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2020-06-28 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是时候在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校教师评职称(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1 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塑造。作为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几点。 1、准确定位,认识自身特点 作为一名踏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1)优势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大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由于接触教学工作时间较短,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套路,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引进新视角、新方法,从而推陈出新,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劣势 青年教师往往由于教材熟悉程度不够,对教学内容缺乏全面掌握,从而极易忽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强调,导致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由于本身经验不足,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教法僵硬,教学过程缺乏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外,由于年青教师本身阅历不足,知识存在缺陷,不能很好地起到学习引导者的作用。 只有当高校的青年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多方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劣势转化为优势,让优势保持为优势,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取得进步。 2、扎实基础,提高业务素质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疆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1、意识的基本特征是觉知性、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 2、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周围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意识叫做(自我意识)。 3、(脑干网状结构)使大脑皮层保持觉醒状态,使注意成为可能。 4、鲁里亚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调节高级有意注意中(额叶)起着重要作用。 5、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重要原因。 6、间接兴趣是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7、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8、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的特点)。 9、如果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 10、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11、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12、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13、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4、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原来注意的强度)。 15、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是(语言、思维)。

1、动物没有意识。 2、意识是人特有的。 3、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4、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5、“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高度注意时的一种特殊表现。 6、“一目十行”是注意广度很大。 7、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能相互转化。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1、能够引起某种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叫做(感觉阀限)。 2、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阀限)。 3、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做(感受性)。 4、把被试所感觉和觉察的阀上刺激强度和阀下刺激强度给予算术平均数,即使他的(感觉阀限)。 5、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值得大小来度量的。 6、当某一分析器刚刚能够察觉出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7、神经纤维束穿过视网膜进入脑内的地方叫做(盲点)。 8、大脑皮层上的(枕叶)区是产生视觉的中枢地位。 9、人的可见光谱范围是在(380nm-760nm)。 10、通俗的说,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根本标准是(色度)。它是由光线的波长所决定的,是彩色的最重要属性。 11、在某一种颜色中,决定其色调的光线与混合其中的白色光线的比例叫做(饱和度)。 12、彩色和非彩色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是(明度),它是由物体的反射系数决定的。 13、色光混合是一种(加色法)。 14、互补律、间色律和代替律是应用于(色光混合)的三条规律。 15、在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做(后象)。

2019年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个人计划为依据,制定个人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以下为大家收集了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篇一: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能够做到自觉、认真、扎实的备好课,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上好课,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技术,并且努力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针对自己的特点和所教专业,努力学习,积极钻研,认真授课,热情辅导,按时按质批改作业,尽心尽力完成好各个教学环节,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日常教学工作: AutoCAD课程是每周8学时,3dsMAX和毕业设计是每周20学时,课时量比较多、又是跨科目教学,所以准备起来不太容易,需要大量时间去备课备学生。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上好每一节课,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三认真”要求,即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要认真备好每节课;认真上好每节课;认真批改每本作业。通过努力,我觉得自己还是做到了,为了备好一节课,我往往会花上一个晚上来反复钻研教材,翻阅各类教学教参,就是想备出一节让自己满意的课,上一节让学生有收获的课。 二、训练与比赛: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是与应用技术紧密结合的,那么训练学生参加竞赛是对学生实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对老师教学成果的检验。所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也是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之一。 1、5月参加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动画片制作教师组二等奖。 2、6月组织并带领学生参加20XX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三、学习与提高: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缸水。对于教师来讲就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我时很注重对自己知识的储备。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飞快,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来讲也是需要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为了让学生掌握到新的动画制作技术,我假期接受了Maya技术的培训。此次收获很大,使我在专业技术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高校教师评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对人才的塑造。作为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填空题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按照_____________ 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记忆过程理解为大脑对信息的输入、储存和提取。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研究瞬时记忆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__________ ,它有两种表现:其中积极而能够实现 的我们叫理想;消极而不能实现的我们叫空想。 4 ?解决问题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_________ 。 5?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客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 的_______________ 。 6.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 7.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典型稳定的__________ 特征。 8?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认为,瘦长型的人内向而孤僻,不善交际,神经过敏,他们具有分裂气质,易患的精神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o 9?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 ___________ 、意志特征和____________ o 10. 为了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其高度发展就是天才。

11?情景记忆是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12?你对骑自行车的记忆是________ ___ 记忆。 13 .表象是从___________ 过渡至y _________ 的中间环节。 14 ?认知心理学界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分三种状态,即_________________ 、中介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 5 .人的原始情绪(基本情绪)有快乐、 ________ 、愤怒和 ______ o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填空、单选: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多选: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 简答、论述: 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4——15 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17——18 第二章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填空、单选: 1、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3、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完成的条件反射活动。 4、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5、大脑皮层可分为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的回应,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8、心理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里发展 9、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选 1、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条件: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劳动;语言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 3、中学生心里发展的一般特征: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简答、论述: 1、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点35 相同:基本原理相同,以强化为基础,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不同:反应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根本区别;操作水平不同(不随意与随意);学习模式不同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39 遗传因素:遗传,生理成熟;二、自然因素;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表现:

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总结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总结,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总结探讨了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定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提出了职称评定的综合评价方法,开发出职称评定决策支持系统,今天我们给大家找来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篇一 ___,男,现年40岁(1967年1月25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双专科毕业。1985年6月毕业于四川省三台师范学校,同年7月分配到三台县___学校任教,先后在__学校、__学校、__中学工作。从xx年起担任__中校教导主任,负责全校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主持教导处全面工作,先后分管xx级、xx级年级工作。任教中学政治(思想品德)学科,xx年6月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带头落实《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安心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任现职以来,一直坚持出全勤,从未出现过迟到、早退和旷工现象。工作上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常常超负荷地工作。我始终坚持以“三用心”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即: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坚持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xx年被评为___优秀共产党员。xx年――xx年,连续五年均被评为学校先进教师或优秀教育工作者,xx年被评为三台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到县委、县府的隆重表彰。 二、业务能力 (一)教学能力 1、勤勉教学,更新理念,成绩突出。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更新教育理念,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

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7、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10、人的心理实质: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2、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做斗争;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实践意义: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地影响。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 ②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完整word版,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韩中元 **注:不包含第三、十、十三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分为认识、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方面。 3.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简述和论述 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心理过程和个性。 2.简述心理的实质 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有哪些? A: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无(非)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3.**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5.条件性抑制: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6.非条件性抑制: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二、简述和论述 1. 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脑的三个机能系统 A: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脊髓和脑。 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 2.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的异同 A: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同样依赖于强化,都很重视强化的作用; 区别:操作性条件无条件刺激不明确;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达到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3.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和系统性功能 A: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两天必过):教育心理学

重点记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容的载体、教学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