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勘测设计习题

公路勘测设计习题

公路勘测设计习题
公路勘测设计习题

内蒙古工业大学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集(供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学生使用)

*** 编著

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二00二年十月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集 (2)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 (3)

第三章平面设计 (5)

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8)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10)

第六章选线与定线 (10)

第七章道路的交叉设计 (11)

第八章道路排水设计 (12)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13)

附表1路基设计表 (17)

附表2路基土石方表 (18)

附表3圆曲线半径与超高 (19)

附表4边、中轴旋转超高计算公式 (20)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我国现行规范对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有那些?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应具备哪些主要技术指标?2.公路勘测设计有几种设计程序?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设计车速,在确定其值时主要考虑那些因素?

4.试分析公路和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有何异同?5.为什么线形设计时要假定公路为一条空间曲线?6.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

7.名词解释

路线设计车速平均技术车速设计车辆设计交通量车头时距车头间距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

1.汽车行驶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线形设计可从哪些方面来保证这些基本条件?

2.何谓动力特性图?在汽车行驶计算中有何作用?3.汽车行驶有哪些阻力?当汽车行驶状态和道路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阻力发生怎样的变化?

4.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什么?

5.名词解释

动力因素道路阻力惯性阻力最小稳定车速

(习题一)在海拔H=1500M的山岭地区,拟设计一条三级公路,要求满载的解放牌CA—10B型拖挂汽车能以20KM/h的速度持续行驶。请问:

(1)拖挂车可用哪一个档位行驶?

(2)为满足拖挂车的行驶要求,该公路的最大设计纵坡,你认为应选用多大?

(习题二)根据解放牌CA—10B型的动力特性图,请你分析下列几个问题:

(1)沿海道路的f=0.01,i=1%,满载汽车能作等速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用什么档位?

(2)海拔H=1000M的山区公路,半载汽车用3档以V=32KM/h作等速行驶时,进入f=0.02,i=8.8%的路段,该半载汽车能否再继续作等速行驶?

V=?,用几档?

m ax

(3)已知条件和第(2)个问题相同,汽车驶入另一路段,i=1.6%,

f=0.02,该半载汽车能否再继续作等速行驶?

V=?用

m ax

几档?

(习题三)带拖挂车的解放牌CA—10B型卡车在海拔H=500M的公路上用3档继续上坡行驶,坡道上的f=0.02,请问:

(1)如该拖挂车要求不换档(用3档)上坡行驶,该坡道的

最大纵坡和坡长限制是多少?

(2)如按照你所确定的最大纵坡和坡长来设计该坡道,该拖挂车如仍要求用3档不换档连续上坡行驶,能否作加速、等速、减速行驶?为什么?

(习题四)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1)当R=500m,I=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2)当V=80Km/h,i=-2%(反超高),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习题五)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的速度在半径为250m,超高横坡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

(习题六)如果弯道半径很小,路面横坡i不适当,汽车的轮距b较窄,装载重心高度h又过大,车速v很高,则汽车有倾覆的可能性。试分析在开始倾覆时上述诸因

素的关系。假定b=1.7m ,h=1.8m ,R=50m ,路面横坡I c =-0.03(反超高),求倾覆的临界速度。

第三章平面设计

1.何谓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2.综述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形特征,并简述这三种线形在道路平面线形中应用的条件和注意问题。

3.为什么说过长的直线不是好的线形。

4.《标准》对公路平曲线半径规定了那些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对路线平面设计有何意义?

5.为什么道路缓和曲线要采用回旋线?缓和曲线在公路平面线形中有何作用?

6.试从控制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出发,推导出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计算公式。

7.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省略缓和曲线?省略缓和曲线在路线平面设计中有何意义?

8.为什么小偏角要设置大半径曲线?

9.在怎样的情况下需要验算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如何计算?凡满足停车视距要求,就一定能满足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的要求,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0.简要回答同向曲线,反向曲线和回头曲线的线形特征。在平面线形运用中要注意那些问题?

11.名词解释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缓和曲线 停车视距 超车视距 最大横净距 卵形曲线 凸形曲线 S 形曲线 C 形曲线

(习题一)请你求出教材表3-2中各级公路的最小平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一般m i n R 、不设超高m i n R )的计

算值,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与标准值进行对照。

(习题二)山岭区某四级公路平面道路的定线图如图所

示,转角1α=55°41ˊ06″,1l =456.25M,选用1R =200M 。

请你计算1JD 的平曲线主点桩(ZY 、QZ 、YZ 、)的桩号,

并说明主点桩的测设方法。

(习题三)山岭区三级公路黑色路面平面定线的12JD 如图所示,12JD =K9+123.45,α12=27°10ˊ24″,在弯道内

侧有一古建筑不能迁移,基座离12JD 的距离l=30.25M,

拟在12JD 与古建筑之间设置弯道,公路路基宽度B=7.5M,

要求路基边缘离开基座至少10M 。试合理选定该平曲线半径,是否可以设缓和曲线?

(习题四)求出教材表3-10中缓和曲线和曲线最小长度的计算值,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与标准值进行对照。

(习题五)平原区某二级公路4JD 的桩号为

4JD =K3+476.21,4α= 37°16ˊ00″,选用R=300M ,按《标

准》要求应该设置缓和曲线,试设计该弯道的平曲线,并计算主点桩的桩号,列出该缓和曲线的测设程序。(习题六)在微丘区三级公路上某平曲线转角

=45°

r

20ˊ00″,该交点在桩号为K60+450.00处,平曲线半径选取R=180M,路拱横坡

i=2%,土路肩横坡3i=4%。试

1

设计该曲线的超高和加宽。

(习题七)如下几组路线图,每组包括两种不同的线形,试就行车质量(安全或美观)评价其优劣,并扼要说明理由。

a)a)a)

b)b)b)(1)(2)(3)

a) a) a)

b) b) b)

(4)(5)(6)

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哪些要求?在设计时应怎样满足这些要求?

2.为什么《标准》要对路线最大纵坡加以限制?规定最大纵坡值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3.纵断面设计应满足哪些技术指标要求?运用这些技术指标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简述纵断面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5.在纵断面变坡处为什么要设置竖曲线?《标准》在制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6.城市道路纵坡设计时,一般要考虑那些控制标高?7.平纵面组合设计有那些原则?

8.名词解释

合成纵坡坡度角施工高度控制点经济点

(习题一)某竖曲线

i=-0.06,2i=+0.05,竖曲线半径

1

R=2000M,变坡点桩号为K10+355,标高为250.50m,试计算竖曲线起、终点桩号及设计标高,以及K10+330、K10+345.50、K10+381各点的设计标高。

(习题二)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950,设计标高为120.78M,

i=+3.5%, 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

1

K5+02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有15M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的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

(习题三)某公路与铁路平交,其设计车速为60Km/h,要求交叉点的两端至少各有20m长较平坦的路段。已知其中一端由交叉点A到竖曲线转折点O的距离为30m,坡度角 =0.02(见图)。试问该竖曲线的半径最大为多少?验算选用值是否满足最小竖曲线半径及最小竖曲线长度的要求?

(习题四)微丘区二级公路某变坡点桩号为K40+520.00,切线高程为48.24M,两个相邻坡段的坡度

i=-5%,2i=+2%,试确定该处所设置的凹形竖曲线的1

最小半径,并进行竖曲线设计。

(习题五)某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半径为250m,该段纵坡初定为5%,超高横坡为8%,请检查合成纵坡,若不满足要求时,该弯道上允许最大纵坡度为多少?

(习题六)请用所学知识,评价以下几组平纵组合的优劣。

(a) (b) (c) (d)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1.划分公路用地和城市道路红线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划定公路的建筑界限?

2.公路路肩和城市道路人行道的组成及作用是什么?3.路拱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基本形式?

4.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试述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超高方式有何不同?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6.简述道路土石方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怎样对土石方计算进行校核?

7.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有那些基本形式?综述各基本形式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8.什么叫路缘带?其作用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公路需设置路缘带。

9.名词解释

建筑界限加宽计价土石方经济运距道路红线中间带右侧路缘带分离式断面积距法

第六章选线与定线

1.公路选线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简述各步骤的一般要求和要点。

2.综述公路选线的目的、任务和一般方法。

3.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有哪些?为什么说公路选线中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4.试根据平原区的地形地物特征简述平原区的路线特征,并简要回答平原区选线的要点。

5.山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有哪些?在这些自然特征影响下路线的一般特征是什么?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路线布置有哪些基本形式?

6.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选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掌握哪些要点?

7.什么叫越岭线?布线时应掌握哪些要点?

8.公路越岭展线有哪些基本形式?为什么说回头展线

是不理想的展线形式?

9.如何处理路线和桥位的关系?

10.简述纸上定线与实地定线的特点。

11.什么叫放坡?简述纸上放坡定线的要点。

12.城市道路路网结构有那些基本类型?试分析各类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13.城市道路规划有那些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对于指导城市道路规划有何作用?

14.名词解释

纸上定线越岭线导向线实地放线双交点法混和式路网非直线系数道路面积密度放射环式路网

第七章道路的交叉设计

1.道路交叉口有何交通特征和构造特征?

2.试述平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3.平面交叉口车辆交通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交通组织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一般平面交叉口设计主要确定哪些几何尺寸?交叉口缘石半径理论上如何计算?

5.环行交叉口由哪些部分组成?试分析环行交叉口的优、缺点。

6.怎样计算和比较环行交叉口的中心岛半径、交织长度、环道宽度?

7.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简述竖向设计的步骤。

8.综述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和基本特征。

9.三路立体交叉有哪些类型?其运用条件怎样?10.四路立体交叉有哪些类型?各类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1.名词解释

渠化交通冲突点Y形交叉口加铺转角式交叉口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视距三角形交织长度交织角匝道辅助车道喇叭形立交定向形立交部分苜蓿叶式立交

第八章道路排水设计

1.简述公路排水系统的作用极其组成。

2.公路坡面排水有哪些设施?简述这些排水设施设计要点。

3.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综述分流制、合流制排水系统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4.城市道路排水设施有哪些?简述设置雨水口及检查井的作用。

5.综述锯齿形街沟设计要点。

6.名词解释

地下排水管式渗沟分流制合流制雨水口检查井拦水带截水沟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目的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完《公路勘测设计》这门课程后,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他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公路平、纵、横线形设计的要求、原则和依据。初步掌握路线布置的一般原则,各类地形布线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纸上定线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并且培养学生进一步熟悉应用和理解《标准》《规范》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资料

1.等高线地形图,比例1:2000

2.交通量资料

该公路预计十五年末交通量为3500辆

3.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地质、水文等资料据实地调查,路线所经山岭重丘地区土壤多为第四纪残积层土质,表层厚1米,为粘性土,其土质密实;以下为岩石,岩石风化程度中等。

三.设计内容

1.确定公路的技术等级和主要的技术标准

2.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

3.道路平面设计

4.道路纵断面设计

四.具体做法指示

1.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研究路线的可能方案并经过比较论证确定最后路线方案。

山区路线依照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可能有越岭线、沿溪线、山脊线和山腰线。可根据地形图研究可能的路线布局形式。一条公路因地形、地貌的不同,应分段选用不同的路线形式,互相接通。

对于沿溪线,主要应解决:(1)选择地形开阔地质稳定,城镇多的河岸,(2)选择适宜的线位高度(3)需换岸时,选择换岸过河的桥位。

对于越岭线,由于地面纵坡大,首要解决的问题即为纵坡安排。主导坡度应参照《标准》的“平均纵坡”规定:“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的平均纵坡一般以接近5.5%(200<相对高差≤500〉和5%(相对高差>500〉为宜。并注意任意相连三公里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因此越岭线主要应解决的问题为:(1)选择过岭垭口,(2)确定垭口的切深,(3)选择两侧展现的位置。展线又包括自然展线与回头展线。

对于山脊线由于走向明确线位较高,其选线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连贯的山脊控制垭口。

2.道路的平面设计

根据拟订的路线方案,进行详细的精确定线,按交点和偏角结合地形地貌确定平曲线半径并计算平曲线要素。同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1)平曲线半径应大于一般最小半径,特别困难地段才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当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

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2)平曲线的最小长度应大于6s行程。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缓和段长度:圆曲线长度:缓和段长

度=1:1:1为好,整个平曲线的长度以9s行程

为宜。

(3)直线段的长度,在同向曲线之间最小长度为6V,如不能满足,可把同向曲线合并为单曲线或复曲

线;在反向曲线之间的最小长度为2V,如不能满

足,可把反向曲线合并为S型曲线。

(4)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满足 3 s行程,并同时考虑控制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在一定范围内,以及

满足超高渐变率的要求。

(5)保证平面视距的要求。

定线完成后标注主点桩号及里程桩号。

3.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上有两条线:地面线和设计线。

对于二、三、四级公路设计线的标高是指路基边缘的标高。

纵断面设计包括:纵坡设计及竖曲线设计。

(1)纵坡设计有如下要求:

为有利于行车最大纵坡不超过规范值,寒冷积雪地区不超过6%;

为有利于排水最小纵坡不低于0.5%;

在有超高的路段合成纵坡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和最小;

对于陡坡,应满足最大坡长限制,连续陡坡之间应加不超过3%的缓和坡段,同时也应满足最小坡长的限制。

(2)竖曲线设计有如下要求:

竖曲线半径应大于一般最小半径,多采用极限最小值的1.5~2.0倍;

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为3s行程;

同向竖曲线应避免出现“断臂曲线”;

反向竖曲线,一般由直坡段连接,也可径相连接。

五.设计成果

1.路线平面图一张(1:2000)

2.路线纵断面图一张(横1:2000,纵1:200)3.简要设计说明书一份。

六.设计要求:

1.一周内独立完成;

2.图纸应严格按照道路工程制图要求绘制,文字说明简洁扼要,设计说明书书写工整。

七.参考文献:

1.公路勘测设计,何景华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道路工程制图,郑国权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人民交通出版社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人民交通出版社

1简述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公路运输的优点是什么?

2试述汽车稳定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

3为什么要设置缓和曲线?其长度取决于什么?若缓和曲线长度L s=100m,终点半径R=900米,则缓和曲线长度A=?

4平纵线型组合设计的原则是什么?若配合不好,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5简述高速公路的横断面组成?

6曲线型定线方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7环形交叉口的优点,缺点及适用条件?

8已知某微丘区三级公路J D6,偏角为左偏28°30′51″,桩号为K9+643.38,圆曲线半径为R=400m,缓和曲线长度为L s=80m;该弯道附近的纵坡设计分别为(设计高程/桩号):17.95m/K9+220,13.00m/K9+550和22.50m/K9+930,K9+550处的半径为R=6000。路基宽度为8.5m,路面横坡i G=2%,路肩横坡i j=4%。设计高程以路基边缘为基准。试计算:

(1)弯道的平曲线参数及主点桩号;

(2)竖曲线范围内的设计高程(按间距20m);

(3)若在该弯道设置i h=6%超高(按绕中轴旋转法),求K9+600处内外侧路基边缘的设计高程;

(4)评价该弯道附近的平,纵线型配合(做图示意)

9谈谈你对道路勘测设现状与发展的认识。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及道路CAD》 一、单选题: 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 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 4、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5、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内边轴旋转 B.中轴旋转 C.外边轴旋转 6、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1:1:1 B.1:2:1 C. 1:2:3 7、横净距是指视距至()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行车轨迹线 C.路面内边缘线 . 8、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A.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B.两侧路面边缘标高 C.两侧路面中线标高 9、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10、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A.公路等级 B.排水要求 C.自然因素 11、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12、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 A. 0.3% B. 0.4% C. 0.5% 13、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14、护坡道的作用是()。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习题 一、单选题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B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 B. 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A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0 C. 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 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 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 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 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 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 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 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答:(1)作用: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到舒适; 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2)因素:旅客感到舒适;超高渐变率适中;行驶时间不过短。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 2. 纵断面图上两条主要的线形:地面线和设计线。 3. 纵断面设计线由直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4. 路基设计标高:路线纵断面图上的设计高程。 5. 最大纵坡;: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要求等因素所设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得各级公路所能适应得交通量就是指(A )。 A、年平均日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得最关键得参数就是(C)。 A、设计车辆 B 、交通 量C、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就是指超高后得(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得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外侧 B、内 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B、会车视 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得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C、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得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就是( B )。 A、3% B、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得理论轨迹为( C )。 A、二次抛物线 B、高次抛物 线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得路基设计标高一般就是指(C )。 A、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与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行程时间、离心力与视距 B、加速度、行车时间与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与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得代数与时,汽车就 ( B )行驶。 A、加速 B、等 速C、减速D、无法确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得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土石方填挖平 衡C、最小纵坡与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得界限距离称为( A )。 A、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C、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得比例尺一般为( B )。 A、1:100 B、1:20 0 C、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得关系,一般就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竣工决算 B、施工图预 算C、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 B、2738 0 m C、26000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一般最小半径 B、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C、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就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得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与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得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得三要素就是指直线 、缓与曲线与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得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 于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 统、高斯3o平面直角坐标系 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得距 离、制动距离与安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绪论 1.公路为什么要划分等级?公路分级的依据是什么?1997年11月26日交通部发布的《公路 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中是如何分级的? 2.简述设计速度的作用和道路设计时选用设计速度时考虑的因素 3.公路分级和城市道路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有哪些?并简述我国现行的公路分级和城市 道路分类情况。 4.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哪些?这些依据在公路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5.叙述设计速度的定义。设计速度对道路平、纵面线形的哪些有直接影响? 6.高速公路与其他等级公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简述道路的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关系。 8.各级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是最重要的指标。 10.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 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km/h。 1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 12.城市道路网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自由式、混合式。 1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的要求。A 行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 距 D 会车视距 14.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 通量为( )。A.60000~80000辆 B.25000~55000辆C.65000~90000辆 D.60000~100000辆 15.已知某公路现在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8000辆/d,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试问20年后 的远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 A.47760辆/d B.46520辆/d C.45485辆/d D.44378辆/d 16.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是以( )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的。A.交通 流状态 B.车流密度 C.延误率 D.平均运行速度 17.一条车道在理想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h)可以通过的车辆数,叫()。A.基 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18.高速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19.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15年 D.5年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_____ 、____公路___ 、_水运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______ 、__缓和曲线_____和___圆曲线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_____阻力、____道路____阻力、___惯性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________、____绕路中线旋转_______和____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_________、__逐段安排_________、____具体定线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纸上定线________、___实地定线________和_____航测定线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__________ 、__采用渠化交通_________和___修建立体交叉_________。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共 页,第 页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C )。 A 5m B 10m C 20m D 50m 装 订 线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 量 C. 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 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 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 C. 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 B. 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 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 B )行驶。 A. 加速 B. 等 速 C. 减速 D. 无法确

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 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 C. 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 0 C. 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 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 算 C. 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 B.2738 0 m C.26000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 于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 统、高斯3o平面直角坐标系 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的距

《道路勘测设计》历年试题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试题 课程号:06116301—01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交通2005 任课教师:游润卫 考试时间:备注:(A卷) 一、填空题(共25空,每空1.0分,共25分) 1.一种有代表性的、作为公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叫做_ _。 2.道路阻力又包括包括阻力,阻力。 3.当同向曲线间直线距离较短时,易引起驾驶失误,这种曲线叫。 4.设交点JD处路线转角为α,缓和曲线角为β,则设置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或能否设置缓和曲线的判别式)是。 5.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_ _和_ 组成的。 6.与容许速度 V对应的纵坡i称为。 7.中间带由及两条左侧组成。 = +_ _。 8.计价土石方数量V 计 9.考虑越岭线过岭方式,当垭口宽而厚,山坡平缓时宜采用,当垭口比较瘦削时宜采用。 10.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11.越岭线直接定线中修正导向线相当与纸上定线的,确定 了的合理位置。 12.设置曲线必须检查上下线间的最小横距。 13.交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车辆行驶变左转为右转。 14.适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大致有:、、。(回答任3个即可)。15.某双车道道路路面宽7.0米,一弯道ZH:K5+240,HY:K5+270,在全缓和长度内线性加宽,全加宽值b=1.5m,则K5+250处路面宽为 m。 二、选择题(14×1.5分=21分)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专供汽车行驶; B.专供小客行驶;

2.作为公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影响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是体现公路等级的速度指标是指() A.最高车速; B.经济车速; C.平均技术速度; D.设计车速 3.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行驶。 A.加速; B.等速; C.减速; D.无法确定 4.公路纵坡越大越长,则汽车越需要()。 A.较高排挡; B.较高车速; C.较大D值; D.A与D 5.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线形时,回旋线参数A=60米时,则在曲率半径为100米处的点,距离回旋线起点的曲线长度是( )米。 A.36; B.60; C.100; D.160 6.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D.B与C 7.当公路路线的转角小于等于7°时,平曲线设计()。 A.可以省略 B.可以不设加宽 C.可以不设超高 D.应设置较一般要求更长的平曲线 8.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以()标高为准。 A.路基中心; B.加宽后的路基内侧边缘; C.未加宽前的路肩外侧边缘 D.路基坡脚标高 9.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A.上坡; B.下坡; C.平坡; D.转弯 10.合成坡度不能过小,是因为( )。 A.汽车可能沿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 B.对排水不利; C.对路面施工不利; D.对平纵组合不利 11.各级公路都必须保证的视距是( )。 A.超车视距; B.停车视距; C.错车视距; D.会车视距 12.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的法线距离。 A.路中线; B.路面内边缘线; C.行车轨迹线; D.路基内边缘线 13.改建公路中,对技术指标较低的路段,如工程量增加很大而技术指标提高有限时,应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A.年平均日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设计车辆 B.交通 量 C.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B)进行。 A.外侧 B.内 侧C.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停车视距 B.会车视 距C.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B)。 A.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 C.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A.3% B.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C)。 A.二次抛物线 B.高次抛物 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A.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行驶。 A.加速

速 C.减速 D.无法确 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A)。 A.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土石方填挖平 衡 C.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A)。 A.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 C.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B)。 A.1:100 B.1:20 0 C.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C)。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C)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 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竣工决算 B.施工图预 算 C.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A)。 A.26029.16m B.2738 0m C.26000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B)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一般最小半径 B.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 C.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C)。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

道路勘测设计模拟题

道路专业 级《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 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 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铁路:运距长,远程客货运量大、连 续性较强、成本较低、速度较高,是运 输的骨干,一般用于大宗长距离及人流的运输,但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定点运行,中转多; 水运:利用天然水资源,水运通过能力高、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投资 省、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连续性较差、速度慢;航空:运输速度快、两点间运距短,但运量小、成本高,用于长途旅行、国际往来及鲜活、高档货物的运输; 管道:连续性强、成本低、安全性好、损耗少的优点,但其仅适用于油、气、水等货物运输。 道路运输的特点:1.机动灵活:汽车车辆可以随时调动,能迅速集散货物,并可随时发运,节省时间。 2.迅速直达:是“门到门”的运输方式。可将货物直接送到用户手中而不需中间转运,也不受运输路线等限制和影响。 3.适应性强:既可用于小批量运输,也可大量运输。4.服务面广: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小,可伸展到山区、农村、矿企业、机关、学校直到家庭用户。 5 .汽车的燃料较贵,单位运量小、污染大。 2. 公路、城市道路如何分级?其依据是什么?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选用的?我国的公路则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城市道路按照城市的规模、交通量和地形等因素分为I, U和川三级,大城市米用I级、中城市米用U级和小城市米用川级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为20 年;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为15 年:四级公路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 3. 城市道路如何分类的?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的城市道路相应地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快速路为仅供汽车行驶的道路。对于主干路,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行驶的形式。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答案第三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汽车行驶特性 2.1 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如果东风EQ -140型载重汽车装载90%时,挂IV 档以30km/h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解: f =0.015,G /G ′=1/0.9,负荷率取为:U =90%,则 海拔0m 时,海拔系数ξ=1.0,λ=(ξ G /G ′)=1.111 海拔1500m 时,海拔系数ξ=(1-2.26×105×1500)5.3=0.833,λ=0.925 IV 档时, 36T max N 32 N M 17.036()P =+=7.875710(-)21.15Ug h M M K A G g n n -??-?--????? 24T M max N 2N M 5.305Q =() 2.917510(-) Ug h n M M r G n n --=? 2-2max max 2-[-] 5.532210(-) N T M N M V M Ugh W M n rG n n = =? 2 5.699%D PV QV W =++= H =0时, 000arcsin0.04832.77 tan 4.839% i αα==== =故: 同理: H =1500时, 1500150015002.162 tan 3.775% i αα== =故: 2.3 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0.10,则: (1) 当R =500m ,i h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 (2) 当V =80km/h ,i h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解; 由2 h =127V i R μ-, (1 )97.6km /h V ===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课后习题

B A QD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24分 1.现行《标准》(JTJ01-97)规定,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 使用任务 、 功能 及 适应的交通量 分为 五个等级。(笔记)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型式有一块板(单幅路) 、二块板(二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P98 3.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离心力使之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一是 倾覆 ,二是 滑移 ,在发生横向倾 覆 之前先产生横向 滑移 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 滑移 ,从而保证汽车的横 向稳定性。P31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停车 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一般应满足 会车 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 隔内设置大于规定的 超车 视距的路段。P59 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 、 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和惯性阻力 。P20 6.展线的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 螺旋展线 和 回头展线 。P148 7.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 交通管制 、 渠化交通 和 立体交叉 。P190 8.一般选线要经过方案比较、 路线带选择 和 具体定线 三个步骤。P132 9.道路平面线形就是由 直线 、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的适当组合而构成的。P36 10.我国公路按路幅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 、 双幅多车道 和 单车道 三大类。P96 11.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P9 12.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P6 二、名词解释:20分 1.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P43 2.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 公路。(笔记) 3.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P30 4.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笔记) 5.渠化交通:利用车道线、绿岛和交通岛等分隔车流,使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P194 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 超高。P111 7.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 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P11 8.平均坡度: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P73 三.问答题:20分 1. 怎样选择垭口?P145。 垭口选择主要考虑四个方面:1)垭口的位置;2)垭口标高的选择;3)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4)垭口地 质条件的选择。 2. 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笔记) 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边缘的标高,其它各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 超高加宽路段,采用未设超高加宽前该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办理,也可按具体情况采用 行车道中线标高。 3. 为什么要加宽?加宽为何设置在内侧?(笔记)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因后轮通过前轮的内侧,原则上采用车道内侧加宽;2)内侧加宽工程量小;3)内侧 加宽线形美观。 4. 请介绍双车道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方式超高形成过程? 见书P113 5. 城市道路设置锯齿形街沟的目的和设置条件是什么? 见书P94 四.计算题:36分 1. 某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40Km/h ,路面横坡度为2%,最大超高横坡度为8%,试求该路的极限最小半径(取 f=0.14)。6分 R=40*40/[127(0.08+0.14)]=57.26m 可取60m 2. 山岭区某三级公路测设中,测得某相邻两交点偏角为JD14右偏17o 32 00 ,JD15左偏11o 20 30 ,取 Ls=30,R14=65m ,R15=120m 。若此段设为S 型曲线,试求两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为多少,并求JD15的曲线要 素? 15分 3.某一纵断面设计线如图所示,起点QD 桩号为K7+540,在变坡点A 、B 、C 处分别设有竖曲线,半径分别为4000, 6000,8000m ,试确定变坡点C 的竖曲线要素,若纵断面设计线起点高程为473.74m ,C 点的地面高程为 514.49m ,求C 点填挖高和K9+140的设计标高。15分 学号 姓名 班级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15)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A 1000-4000辆 B 3000-7500辆 C 5000~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B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 )行车速度。

道路勘测设计 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 高速公路为 全封闭 、全立交 并 全部控制出入 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 、六车道 和 八车道 三种。 2.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 方格网式 、放射式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 3.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小客车 、载重车 、鞍式车 三类。 4.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 直线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回头展线 和 螺旋展线 三种。 6. 道路建筑限界由 净空 和 净高 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 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 :、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 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 ) 2.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 ) 3. 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 √ ) 4. 对于半径大于250m 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5. 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 ) 6. 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 ) 7. 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 ) 8. 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9. 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 10. 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 ) 11. 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 ) 12. 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 )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 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值与平曲线半径,设计车辆的轴距有关,轴距越大,加宽值就越大。加宽值还与车速有关。 五.计算题:36分 1.(9‘)山岭区某四级公路上有一平曲线,R=15m 。路拱横坡3 %。⑴如要求保证横向力系数≯,试求超高横坡度i 超应为多少⑵如最大超高取i 超=,试问汽车通过此弯道时需要限制的车速多少 ⑶该弯道处的超高缓和长度应为多少 1) 06.015.015 127201272 2=-?=-=u R V i 2) 9.20)08.015.0(15127)(127=+??=+= i u R V 3) P B L i c ??= 2.(10‘)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十950,设计标高为120.78m ,i 1= %,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K5十04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有15m 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试设计一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并计算K5+030处设计标高. 解:由题意得:T = 93-15=78 w= 竖曲线为凸曲线 则L=156 反算得 R=156/=4457m 取R=4000 m 则T=Rw/2=70 m E =T 2 /2R =0.6125m 则K4+930的设计高程为:H=× – 502/8000 = = 119.77 m 3.(6‘)某平原区三级公路,路基宽为8.5m,路线交点受一建筑物限制,已定转角为α=47°24′,交点至建筑物距离实测为16.5m,初定该处填挖为0,边沟顶宽为1.75m,加宽暂定为1.0m,试问:不拆除建筑物的条件下能设多大的平曲线半径(假设不考虑设置缓和曲线) 解:10312447sec 175.12/5.85.161sec '0≈----=-=αE 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